邹忌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重点理解

邹忌 鱼我所欲也 生于忧患 重点理解

1.中心意思:本文通过邹忌自己家庭亲友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讽劝齐王

纳谏除弊,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开言路,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

可以兴国。

2.启示:

作为领导,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偏听偏

信,要广泛听取人们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

的缺点和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

作为普通的人,在向别人提建议和意见的时候,要注意场合和对象,要讲究

方式方法,态度诚恳,语气委婉,能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到“忠言顺耳”,

便于对方接受。

3.邹忌讽谏齐王为什么能成功?

答:(1)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类比),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小

见大,启发诱导齐王认识到自己受蒙蔽的巨大危害性、纳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语气委婉,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

(2)齐王是一个贤明的君主,能够广开言路,纳谏除弊。

(3)齐国的确有许多弊端,需要改革。

4.齐威王纳谏后取得了哪些成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答:一是国内政治清明;二是提高了齐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

5.邹忌是怎样启发诱导齐威王纳谏的?

答:邹忌以事设喻(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由浅入深、推己及人等)委

婉规劝。他由“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

求于我也。”推及到“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

求于王。”从而使齐王猛醒、纳谏。

6. 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

答:从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

7.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的故事,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答:启示我们: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委婉得体。或:我们

在劝说他人时力求语言委婉,用语得体,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得启发、明

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

8.请分别写出文中表现齐威王纳谏后在国内和国外产生巨大成效的句子。

答:国内: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

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国外: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齐王虚心纳谏表现在哪些方面?收到了什么效果?请用自己的话表述出

来。

答:①齐王称赞邹忌的建议很好。并立刻下令:臣民们凡能指出君王错误的,

都能得到奖赏,并根据提意见的方式设立奖赏等级。②群臣纷纷进谏。 一年后,人们都找不到意见可提。燕赵韩魏都纷纷来齐国朝见。

10.进谏,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需要气度和胸怀,齐威王和邹忌个性鲜

明,你更欣赏哪一位,说说你的看法。

答:示例1:我更欣赏邹忌,因为邹忌能用生动委婉的方式劝说,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与他人交往的艺术。

示例2:我更欣赏齐王,他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接受他人规劝。我看到了他宽广的胸怀。 评分标准: 符合人物性格,谈出看法即可。

11.邹忌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没有得意忘形,还能保持清醒的判断,最后承认自己“弗如远甚”,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我们应该从邹忌身上学到些什么呢?探究文意,说说你的认识。

答:①对人对已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自己,论人客观等表述亦可)。②善于思考,有反思的习惯与自省的能力。③观察事物深入细致,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认识妻、妾、客的赞美动机等)

12.结尾说“燕、赵、魏、闻之,皆朝于齐”,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了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也从侧面反衬齐王纳谏的巨大成果。

13.怎样理解“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治国之道)

答:因为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齐国内政修明,兴利除弊,富国强兵,因而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

14.试简述本文的写作特色。

答:(1)人物形象刻画生动:

邹忌:精细、明智的谋臣,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明智精细,劝谏别人讲究方法和技巧,语言委婉含蓄,易于对方接受。

齐王:贤明的君主,广开言路,胸怀宽广,虚心纳谏。

(2)叙事简洁,剪裁生动。

(3)语言简练,繁简适度。

15.邹忌向齐威王进谏的方式与《曹刿论战》中曹刿向鲁庄公、《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答:邹忌用自身小事和切身感受对齐威王委婉讽劝;曹刿是主动面见鲁庄公向他直接进谏;诸葛亮则用奏表的形式向刘禅直接进言劝谏。

16.俗语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邹忌的进谏引发了你这样的思考?

答:忠言不一定逆耳。在与同学、父母、师长等的交往过程中,在向对方提出意见或建议时,如果能讲究说话的方式,语言委婉含蓄,态度诚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顺耳,从而使对方愉快接受。

17.妻、妾、客都认为邹忌“美于徐公”,而说话的语气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妻子的答话“君美甚”,先从正面肯定了邹忌之美,“徐公何能及君也”,后用反问的句式,语气非常肯定,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赞美,表现了对邹忌的偏爱的感情;妾的回答,少了“君美甚”一句,肯定程度有所不同,不像妻子那样热情称赞,表现出一种逢迎邹忌欢心的畏怯的心情;客人的回答“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用的是一种陈述的语气,语气平淡,是一种敷衍逢迎和礼节性应对的态度。

18.我国历史上有敢于直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明君,但有更多的谏难、纳谏更难的事例,请你举出这样的正面例子和反面例子。

答:正面例子:

①唐朝的魏征敢于直谏,他多次上书劝谏唐太宗。唐太宗是一代明君,对于魏征所言,他多能采纳,从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②战国时期,鲁庄公听从曹刿的正确意见,取得了齐鲁长勺之战的胜利。

反面例子:

①商朝的大臣比干,他力谏商纣王不要虐待人民,被纣王剖心而死;

②战国时楚国的杰出政治家、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因主张革新政治,联齐抗秦,遭到朝中亲秦派的陷害,被楚怀王流放,最后投汩罗江自尽。 课文重点理解

1.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

2.概括段意:

第一段: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

第二段:运用例证说明义重于生,舍生取义,不失本心。

第三段:再举例从反面说明功名利禄使人见利忘义,失其本心。

3.课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1)比喻论证;作用:以鱼和熊掌设喻,深入浅出地区别出“生”和“义”的价值高下,引出了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2)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作用:从正反两方面鲜明地论证了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4.儒家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阅读选文第一段,想想第一段中哪一句和这一观点相近,并写下来。

答: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古今中外有很多人仁人志士为了崇高的理想而“舍生取义”。请列举几例,简述他们的言或行。

参考:

(1)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陈 毅: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3)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枪口,宁可倒下,也不屈服;

(4)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愿领取美国的救济粮。

6.文反复论证了一个什么观点?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答:人在“生”与“义”不能兼顾时,应该舍生取义。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

7.本文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答:(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8.举例分析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答:论证方法: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修辞:排比。

比喻论证: “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

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论证:“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举例略)

作用: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9.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舍生取义”这一道理的理解?

答:(1)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义”放在首位,必要时还应做到“舍生取义”。(2)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慷慨赴难,为国捐躯。(3)“舍生取义” 不仅有其历史意义,也有其现实意义,这一观点仍然符合新时代的道德要求。

10.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教育部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的时候,一定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胁。

11. 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答: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12.孟子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张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一书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现存7篇。

重点理解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从正反两方面举例。

正面事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打败吴国成就复国大业。

反面事例: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

3.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什么感悟?

答:共同点:都出身贫贱,历经磨难,最终都有所作为。感悟:苦难是对人

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4.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答:孟子的观点,对我们的启示: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另一方面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挫折困顿能激发人的斗志,勤奋努力,这样才会有所作为。二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一个国家只有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5.你能联系实际谈谈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的理解吗? 答:我赞同这一观点。它不仅为过去,也为现在无数的事实所证明。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沉湎于舒适安乐的生活之中,人人要有忧患意识,这样才能振作精神,奋发有为,否则,就有国破家亡的危险。

6.语段主要论述了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请紧扣这一论述,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

如:勾践卧薪尝胆,终于打败吴国。

答:略(所举事例要实事求是,并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7.语段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不同见解。请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谈谈你的看法。

【相关链接材料】“有些错误没机会改正”。日前,48岁的喜剧演员牛振华因酒后驾车惨遭不幸。出事后牛振华的家属发表了情真意切的公开信:“一生谨慎的他犯了一次错误,而他唯一一次错误,却让他不再有改正的机会,也给我们造成终生的遗憾!„„”人们常说:“不要怕犯错误”、“不要怕‘交学费’”、“吃一堑,长一智”、“在哪里摔到,就在哪里爬起来”等等,这些话不能说不对,但有些错误是致命的,瞬间发生,没有纠正的机会。

答:略(不论考生就一点来谈或两点结合起来谈,不论考生持什么观点,只要所言有积极意义,符合情理即可)

8. 有人认为,国歌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应该改掉,因为现在中国的国力强大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请结合这篇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不同意。虽然我们国家现在国力强大,繁荣富强,令世人瞩目,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停滞不前,而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牢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积极进取。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永远繁荣富强,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邹忌 鱼我所欲也 生于忧患 重点理解

1.中心意思:本文通过邹忌自己家庭亲友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讽劝齐王

纳谏除弊,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开言路,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

可以兴国。

2.启示:

作为领导,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偏听偏

信,要广泛听取人们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

的缺点和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

作为普通的人,在向别人提建议和意见的时候,要注意场合和对象,要讲究

方式方法,态度诚恳,语气委婉,能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到“忠言顺耳”,

便于对方接受。

3.邹忌讽谏齐王为什么能成功?

答:(1)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类比),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小

见大,启发诱导齐王认识到自己受蒙蔽的巨大危害性、纳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语气委婉,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

(2)齐王是一个贤明的君主,能够广开言路,纳谏除弊。

(3)齐国的确有许多弊端,需要改革。

4.齐威王纳谏后取得了哪些成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答:一是国内政治清明;二是提高了齐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

5.邹忌是怎样启发诱导齐威王纳谏的?

答:邹忌以事设喻(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由浅入深、推己及人等)委

婉规劝。他由“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

求于我也。”推及到“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

求于王。”从而使齐王猛醒、纳谏。

6. 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

答:从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

7.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的故事,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答:启示我们: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委婉得体。或:我们

在劝说他人时力求语言委婉,用语得体,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得启发、明

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

8.请分别写出文中表现齐威王纳谏后在国内和国外产生巨大成效的句子。

答:国内: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

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国外: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齐王虚心纳谏表现在哪些方面?收到了什么效果?请用自己的话表述出

来。

答:①齐王称赞邹忌的建议很好。并立刻下令:臣民们凡能指出君王错误的,

都能得到奖赏,并根据提意见的方式设立奖赏等级。②群臣纷纷进谏。 一年后,人们都找不到意见可提。燕赵韩魏都纷纷来齐国朝见。

10.进谏,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需要气度和胸怀,齐威王和邹忌个性鲜

明,你更欣赏哪一位,说说你的看法。

答:示例1:我更欣赏邹忌,因为邹忌能用生动委婉的方式劝说,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与他人交往的艺术。

示例2:我更欣赏齐王,他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接受他人规劝。我看到了他宽广的胸怀。 评分标准: 符合人物性格,谈出看法即可。

11.邹忌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没有得意忘形,还能保持清醒的判断,最后承认自己“弗如远甚”,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我们应该从邹忌身上学到些什么呢?探究文意,说说你的认识。

答:①对人对已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自己,论人客观等表述亦可)。②善于思考,有反思的习惯与自省的能力。③观察事物深入细致,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认识妻、妾、客的赞美动机等)

12.结尾说“燕、赵、魏、闻之,皆朝于齐”,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了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也从侧面反衬齐王纳谏的巨大成果。

13.怎样理解“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治国之道)

答:因为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齐国内政修明,兴利除弊,富国强兵,因而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

14.试简述本文的写作特色。

答:(1)人物形象刻画生动:

邹忌:精细、明智的谋臣,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明智精细,劝谏别人讲究方法和技巧,语言委婉含蓄,易于对方接受。

齐王:贤明的君主,广开言路,胸怀宽广,虚心纳谏。

(2)叙事简洁,剪裁生动。

(3)语言简练,繁简适度。

15.邹忌向齐威王进谏的方式与《曹刿论战》中曹刿向鲁庄公、《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答:邹忌用自身小事和切身感受对齐威王委婉讽劝;曹刿是主动面见鲁庄公向他直接进谏;诸葛亮则用奏表的形式向刘禅直接进言劝谏。

16.俗语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邹忌的进谏引发了你这样的思考?

答:忠言不一定逆耳。在与同学、父母、师长等的交往过程中,在向对方提出意见或建议时,如果能讲究说话的方式,语言委婉含蓄,态度诚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顺耳,从而使对方愉快接受。

17.妻、妾、客都认为邹忌“美于徐公”,而说话的语气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妻子的答话“君美甚”,先从正面肯定了邹忌之美,“徐公何能及君也”,后用反问的句式,语气非常肯定,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赞美,表现了对邹忌的偏爱的感情;妾的回答,少了“君美甚”一句,肯定程度有所不同,不像妻子那样热情称赞,表现出一种逢迎邹忌欢心的畏怯的心情;客人的回答“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用的是一种陈述的语气,语气平淡,是一种敷衍逢迎和礼节性应对的态度。

18.我国历史上有敢于直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明君,但有更多的谏难、纳谏更难的事例,请你举出这样的正面例子和反面例子。

答:正面例子:

①唐朝的魏征敢于直谏,他多次上书劝谏唐太宗。唐太宗是一代明君,对于魏征所言,他多能采纳,从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②战国时期,鲁庄公听从曹刿的正确意见,取得了齐鲁长勺之战的胜利。

反面例子:

①商朝的大臣比干,他力谏商纣王不要虐待人民,被纣王剖心而死;

②战国时楚国的杰出政治家、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因主张革新政治,联齐抗秦,遭到朝中亲秦派的陷害,被楚怀王流放,最后投汩罗江自尽。 课文重点理解

1.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

2.概括段意:

第一段: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

第二段:运用例证说明义重于生,舍生取义,不失本心。

第三段:再举例从反面说明功名利禄使人见利忘义,失其本心。

3.课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1)比喻论证;作用:以鱼和熊掌设喻,深入浅出地区别出“生”和“义”的价值高下,引出了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2)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作用:从正反两方面鲜明地论证了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4.儒家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阅读选文第一段,想想第一段中哪一句和这一观点相近,并写下来。

答: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古今中外有很多人仁人志士为了崇高的理想而“舍生取义”。请列举几例,简述他们的言或行。

参考:

(1)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陈 毅: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3)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枪口,宁可倒下,也不屈服;

(4)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愿领取美国的救济粮。

6.文反复论证了一个什么观点?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答:人在“生”与“义”不能兼顾时,应该舍生取义。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

7.本文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答:(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8.举例分析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答:论证方法: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修辞:排比。

比喻论证: “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

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论证:“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举例略)

作用: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9.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舍生取义”这一道理的理解?

答:(1)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义”放在首位,必要时还应做到“舍生取义”。(2)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慷慨赴难,为国捐躯。(3)“舍生取义” 不仅有其历史意义,也有其现实意义,这一观点仍然符合新时代的道德要求。

10.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教育部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的时候,一定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胁。

11. 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答: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12.孟子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张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一书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现存7篇。

重点理解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从正反两方面举例。

正面事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打败吴国成就复国大业。

反面事例: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

3.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什么感悟?

答:共同点:都出身贫贱,历经磨难,最终都有所作为。感悟:苦难是对人

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4.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答:孟子的观点,对我们的启示: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另一方面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挫折困顿能激发人的斗志,勤奋努力,这样才会有所作为。二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一个国家只有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5.你能联系实际谈谈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的理解吗? 答:我赞同这一观点。它不仅为过去,也为现在无数的事实所证明。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沉湎于舒适安乐的生活之中,人人要有忧患意识,这样才能振作精神,奋发有为,否则,就有国破家亡的危险。

6.语段主要论述了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请紧扣这一论述,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

如:勾践卧薪尝胆,终于打败吴国。

答:略(所举事例要实事求是,并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7.语段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不同见解。请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谈谈你的看法。

【相关链接材料】“有些错误没机会改正”。日前,48岁的喜剧演员牛振华因酒后驾车惨遭不幸。出事后牛振华的家属发表了情真意切的公开信:“一生谨慎的他犯了一次错误,而他唯一一次错误,却让他不再有改正的机会,也给我们造成终生的遗憾!„„”人们常说:“不要怕犯错误”、“不要怕‘交学费’”、“吃一堑,长一智”、“在哪里摔到,就在哪里爬起来”等等,这些话不能说不对,但有些错误是致命的,瞬间发生,没有纠正的机会。

答:略(不论考生就一点来谈或两点结合起来谈,不论考生持什么观点,只要所言有积极意义,符合情理即可)

8. 有人认为,国歌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应该改掉,因为现在中国的国力强大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请结合这篇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不同意。虽然我们国家现在国力强大,繁荣富强,令世人瞩目,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停滞不前,而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牢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积极进取。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永远繁荣富强,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关内容

  • 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导学案
  • 九 年 级 语 文 导 学 案 课题:<〈孟子〉二章> 总课时:3 [学习目标] 2. 学习运用对比.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3. 联系实际谈谈对 "舍生取义"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鱼我所欲也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 ...

  • 七上语文导学案
  • 17<公输>导学案 [学习目的]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特征 2.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张 3.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 4.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 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 ...

  • 中考语文文言文
  • 九年级下 第一单元: 1.<我爱这土地>: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诗人,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乡愁>:余光中,台湾诗人,以诗与散文驰名文坛,文学评论及翻译亦卓有成就,代表诗集有<舟子的悲剧>.<天狼星>.<白云苦水>. ...

  • 九年级文言文总复习
  • 2009人教版九年级文言文总复习 第一篇:<陈涉世家> [知人论世]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 家.字子长,夏阳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在<史记> ...

  • 九年级语文上下册期末文言文复习
  • 九年级文言文复习 <陈涉世家> 一.文学常识 <陈涉世家>选自著名( )家.( )家,所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鲁迅称之为" , ". 二.课文思路图示 1.起义原因 :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2.起义准备: 策略口号: 舆论准 ...

  • 2012年至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 语文科 一.命题指导思想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

  • 九年级下第五单元教案
  • 17 公 输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特征. 2.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张, 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 2.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 ...

  •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一
  • <鱼我所欲也>(一) 课型:预习+展示 班级:_____ 学习小组:____ 小主人姓名:________ 编号 [抽 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单号抽测题: 1.原文默写: 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先____________ ,____ ...

  •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内容梳理(一)
  • 2011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单元复习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内容梳理(一) 篇 目 第五单元 17. 公输 18.<孟子>两章 19. 鱼我所欲也 20.<庄子>故事两则 教材精梳理 1. 重点字音 楩( ) 鹓( ) 郢( ) 蹴( ) 鸱( ) ..... 醴泉( ) 敝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