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凯末尔改革

土耳其凯末尔改革

军事胜利对真正解放来说是不够的,在民族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在民族的思想教育中,我们的指南将是科学和技术,能否成为现代文明的国家,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凯末尔

我的微小的躯体总有一天要埋于地下,但土耳其共和国却要永远屹立于世界。

——凯末尔

一、社会背景

1、无比沉重的帝国遗产: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封建性

(1)历史源起:土耳其发源地是中国新疆阿尔泰山一带,史称突厥。7世纪东、西突厥被唐所灭。8世纪突厥人西迁至小亚细亚。13世纪建立政教合一的奥斯曼帝国,鼎盛期版图扩及欧亚非三洲。

(2)政治状况:帝国为政教合一的军事性封建国家,“苏丹(素丹)哈里发”为最高统治者,集政治、军事、司法、宗教权力于一身,实行世袭制。

(3)经济状况:以农业为主,重视商业和外贸,但新航路开辟后传统商路逐渐衰亡,经济衰退。

(4)宗教状况:帝国为伊斯兰教国家,中央设立“伊斯兰委员会”作为最高宗教权力机构,其职责是从事宗教立法、司法的教律裁决,管理清真寺、宗教基金和社会慈善事业,领导和管理宗教学校和全国的宗教事务。以伊斯兰教长老为首的欧莱玛阶层享有崇高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特权。

(5)法律状况:奥斯曼帝国的司法系统采纳宗教法,制定了民事、刑事、商事及行政实体法规,完善和全面实施伊斯兰教法。

(6)民族状况:帝国民族成份复杂,土耳其人通过军事征服维系对各地的统治,但各政府地区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

2、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一战的惨败和屈辱的《色佛尔条约》

一战爆发时,土耳其加入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作战,300万军队全军覆没。战败后被迫签订《色佛尔条约》,该条约使土耳其只能保留原帝国领土的五分之一,也使土耳其丧失独立,沦为半殖民地,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危亡时刻的民族民主革命:赢得民族独立,为改革扫除内外障碍

凯末尔领导了民族民主革命(1919—1923),击败了英法等帝国主义支持的希腊侵略军,结束了奥斯曼帝国6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和神权统治,建立了土耳其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民族国家——土耳其共和国。

4、救国救民的凯末尔主义:指导革命和改革的理论指南

在1919—1931年的革命和改革过程中,凯末尔综合了民族民主运动的实践和理论,系统完成了东方的“世俗改革型”的民族主义——凯末尔主义。

(1)共和主义:反对君主专制主义,坚持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体原则;

(2)民族主义:保卫土耳其的领土完整、民族独立和国际上应有的地位的原则;

(3)平民主义:公民主权,即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公民和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4)国家主义:以国营经济为基础、同时鼓励私人工商业和坚持经济独立自主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原则;

(5)世俗主义:反对伊斯兰封建神权势力干预国家政权、法律、教育和社会生活的原则;

(6)改革主义:反对满足现状、盲目保守和听天由命的思想,体现坚持不懈进行社会经济改革的原则。

二、凯末尔改革的措施

1、政治改革

奥斯曼封建专制制度的特点是王权(素丹制)和教权(伊斯兰教的哈里发制)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封建专制制度。

(1)措施:为改变这种政教合一的封建专制制度,凯末尔采取了三项带有决定性的政治措施:

①废除素丹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废除哈里发制度,国家政权世俗化;

③政教和军政分离。

(2)意义:土耳其的封建君权和神权政体变为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保障资产阶级政权,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

2、法制改革

(1)措施

①废除了宗教法和宗教法院,确定了国民议会的立法权;

②颁布了以民主共和制为指导的国家根本大法——土耳其共和国宪法;

③仿效西欧建立资产阶级的法律体系。

(2)意义:经过法制改革,改变了原来宗教法院与欧洲式法院并存的混乱局面,土耳其人民在法律领域内摆脱了宗教法的束缚,从而获得了现代人世俗化的生活环境。尤其是废除了男女间不平等的规定,占半数人口的妇女在政治和社会上的权利被承认,这具有解放妇女的进步意义。

3、教育改革

在旧土耳其,教育掌握在教会手中,虽有一些现代学校,但宗教学校仍占多数。宗教基金事务部管理伊斯兰学校。各少数民族学校,由各自的教会管理。外国人办的学校归各国领事馆管理。建国之初,文盲占全国人数的89%。

(1)措施:

①教育世俗化:规定学校必须在国家监督之下,取消宗教学校和神学课程,

②教育现代化:学校必须向受教育者提供非宗教的现代化教育,向受教育者传授西方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和思维方式;

③加强民族意识教育:土耳其语文、历史和地理课均需由土耳其教师担任,对外国人开办的学校要求执行教育部的教学计划;

④推行义务教育和职业专科教育,兴办扩建高等学校。

(2)意义:提高了国民文化水平,培养了大批人才,为以后融入西方社会准备了条件。

4、文化改革

文化改革的主要特点,在于抛弃了宗教精神,树立起土耳其的民族精神。

(1)措施:

①文字改革:用拉丁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

②编写教本《土耳其历史纲要》。

(2)意义:文字改革有利于国际贸易交往,而且简便易学;民族主义与历史学相结合,加强了民族意识。

5、社会生活与习俗改革

(1)措施

①破除迷信和提倡科学的现代化精神:政府关闭了女修道院和坟院,取消了筛海、托钵僧一类人的活动,并禁止这类人用荒诞咒语治病误人;

②历法改革:正式采用世界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元历;

③采用姓氏:改变了土耳其人以往有名无姓的习惯;

④称谓改革:取消了象征封建等级的旧称号和头衔,如帕沙,而代之以贝依(先生)、贝扬(女士)等新称呼;

⑤改革服饰和其他传统象征物:凯末尔身体力行,脱去传统服饰和军装,身穿西服出现在国人中间。

⑥提高妇女地位:禁止一夫多妻制;女子除去面纱,提倡男女同校,给妇女以选举权。

(2)意义:废除了旧的习俗,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6、经济改革

(1)指导思想:国家主义是凯末尔进行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由国家统一管理国民经济计划、经济建设和国家直接在工业、交通运输业、银行等方面直接投资经营的民族国家资本主义。苏联工业化的经验,是国家主义的借鉴之一。

(2)措施:

①以苏俄为师,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②颁布发展工商业的法令;

③鼓励民族工业、保护关税、严格控制外汇及控制外国投资;

④分土地给农民,废除农村的封建义务,在农村建银行和信贷合作社。

(3)实践:1933—1937年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38—1942年第二个五年计划被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打断。

(4)意义: 国家主义的经济政策促进了30年代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奠立了土耳其轻工业的基础,为国民经济现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5)缺陷:国营企业管理不善,缺乏效率;忽视了农业,影响到最大资源的开发。

三、对凯末尔改革的分析

1、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革运动

2、特点:世俗化、西化、全面彻底、影响深远。

3、评价:

(1)积极:促使土耳其走上国家复兴和现代化的道路。30年代,土耳其成为世界上工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为经济现代化奠定基础,有利于巩固国家政权。它代表了土耳其民

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并使国民素质得到发展。

(2)消极:长期忽视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暴露出凯末尔国家主义经济体制的局限性。

4、成功的原因

(1)国家的独立是改革成功的前提条件;

(2)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对西方先进国家及苏联的经验的借鉴是重要条件;

(3)凯末尔主义对指导革命和改革起了关键作用;

(4)采取了比较彻底的不妥协的态度;

(5)反封建斗争较为彻底。

土耳其凯末尔改革

军事胜利对真正解放来说是不够的,在民族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在民族的思想教育中,我们的指南将是科学和技术,能否成为现代文明的国家,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凯末尔

我的微小的躯体总有一天要埋于地下,但土耳其共和国却要永远屹立于世界。

——凯末尔

一、社会背景

1、无比沉重的帝国遗产: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封建性

(1)历史源起:土耳其发源地是中国新疆阿尔泰山一带,史称突厥。7世纪东、西突厥被唐所灭。8世纪突厥人西迁至小亚细亚。13世纪建立政教合一的奥斯曼帝国,鼎盛期版图扩及欧亚非三洲。

(2)政治状况:帝国为政教合一的军事性封建国家,“苏丹(素丹)哈里发”为最高统治者,集政治、军事、司法、宗教权力于一身,实行世袭制。

(3)经济状况:以农业为主,重视商业和外贸,但新航路开辟后传统商路逐渐衰亡,经济衰退。

(4)宗教状况:帝国为伊斯兰教国家,中央设立“伊斯兰委员会”作为最高宗教权力机构,其职责是从事宗教立法、司法的教律裁决,管理清真寺、宗教基金和社会慈善事业,领导和管理宗教学校和全国的宗教事务。以伊斯兰教长老为首的欧莱玛阶层享有崇高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特权。

(5)法律状况:奥斯曼帝国的司法系统采纳宗教法,制定了民事、刑事、商事及行政实体法规,完善和全面实施伊斯兰教法。

(6)民族状况:帝国民族成份复杂,土耳其人通过军事征服维系对各地的统治,但各政府地区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

2、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一战的惨败和屈辱的《色佛尔条约》

一战爆发时,土耳其加入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作战,300万军队全军覆没。战败后被迫签订《色佛尔条约》,该条约使土耳其只能保留原帝国领土的五分之一,也使土耳其丧失独立,沦为半殖民地,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危亡时刻的民族民主革命:赢得民族独立,为改革扫除内外障碍

凯末尔领导了民族民主革命(1919—1923),击败了英法等帝国主义支持的希腊侵略军,结束了奥斯曼帝国6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和神权统治,建立了土耳其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民族国家——土耳其共和国。

4、救国救民的凯末尔主义:指导革命和改革的理论指南

在1919—1931年的革命和改革过程中,凯末尔综合了民族民主运动的实践和理论,系统完成了东方的“世俗改革型”的民族主义——凯末尔主义。

(1)共和主义:反对君主专制主义,坚持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体原则;

(2)民族主义:保卫土耳其的领土完整、民族独立和国际上应有的地位的原则;

(3)平民主义:公民主权,即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公民和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4)国家主义:以国营经济为基础、同时鼓励私人工商业和坚持经济独立自主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原则;

(5)世俗主义:反对伊斯兰封建神权势力干预国家政权、法律、教育和社会生活的原则;

(6)改革主义:反对满足现状、盲目保守和听天由命的思想,体现坚持不懈进行社会经济改革的原则。

二、凯末尔改革的措施

1、政治改革

奥斯曼封建专制制度的特点是王权(素丹制)和教权(伊斯兰教的哈里发制)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封建专制制度。

(1)措施:为改变这种政教合一的封建专制制度,凯末尔采取了三项带有决定性的政治措施:

①废除素丹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废除哈里发制度,国家政权世俗化;

③政教和军政分离。

(2)意义:土耳其的封建君权和神权政体变为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保障资产阶级政权,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

2、法制改革

(1)措施

①废除了宗教法和宗教法院,确定了国民议会的立法权;

②颁布了以民主共和制为指导的国家根本大法——土耳其共和国宪法;

③仿效西欧建立资产阶级的法律体系。

(2)意义:经过法制改革,改变了原来宗教法院与欧洲式法院并存的混乱局面,土耳其人民在法律领域内摆脱了宗教法的束缚,从而获得了现代人世俗化的生活环境。尤其是废除了男女间不平等的规定,占半数人口的妇女在政治和社会上的权利被承认,这具有解放妇女的进步意义。

3、教育改革

在旧土耳其,教育掌握在教会手中,虽有一些现代学校,但宗教学校仍占多数。宗教基金事务部管理伊斯兰学校。各少数民族学校,由各自的教会管理。外国人办的学校归各国领事馆管理。建国之初,文盲占全国人数的89%。

(1)措施:

①教育世俗化:规定学校必须在国家监督之下,取消宗教学校和神学课程,

②教育现代化:学校必须向受教育者提供非宗教的现代化教育,向受教育者传授西方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和思维方式;

③加强民族意识教育:土耳其语文、历史和地理课均需由土耳其教师担任,对外国人开办的学校要求执行教育部的教学计划;

④推行义务教育和职业专科教育,兴办扩建高等学校。

(2)意义:提高了国民文化水平,培养了大批人才,为以后融入西方社会准备了条件。

4、文化改革

文化改革的主要特点,在于抛弃了宗教精神,树立起土耳其的民族精神。

(1)措施:

①文字改革:用拉丁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

②编写教本《土耳其历史纲要》。

(2)意义:文字改革有利于国际贸易交往,而且简便易学;民族主义与历史学相结合,加强了民族意识。

5、社会生活与习俗改革

(1)措施

①破除迷信和提倡科学的现代化精神:政府关闭了女修道院和坟院,取消了筛海、托钵僧一类人的活动,并禁止这类人用荒诞咒语治病误人;

②历法改革:正式采用世界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元历;

③采用姓氏:改变了土耳其人以往有名无姓的习惯;

④称谓改革:取消了象征封建等级的旧称号和头衔,如帕沙,而代之以贝依(先生)、贝扬(女士)等新称呼;

⑤改革服饰和其他传统象征物:凯末尔身体力行,脱去传统服饰和军装,身穿西服出现在国人中间。

⑥提高妇女地位:禁止一夫多妻制;女子除去面纱,提倡男女同校,给妇女以选举权。

(2)意义:废除了旧的习俗,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6、经济改革

(1)指导思想:国家主义是凯末尔进行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由国家统一管理国民经济计划、经济建设和国家直接在工业、交通运输业、银行等方面直接投资经营的民族国家资本主义。苏联工业化的经验,是国家主义的借鉴之一。

(2)措施:

①以苏俄为师,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②颁布发展工商业的法令;

③鼓励民族工业、保护关税、严格控制外汇及控制外国投资;

④分土地给农民,废除农村的封建义务,在农村建银行和信贷合作社。

(3)实践:1933—1937年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38—1942年第二个五年计划被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打断。

(4)意义: 国家主义的经济政策促进了30年代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奠立了土耳其轻工业的基础,为国民经济现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5)缺陷:国营企业管理不善,缺乏效率;忽视了农业,影响到最大资源的开发。

三、对凯末尔改革的分析

1、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革运动

2、特点:世俗化、西化、全面彻底、影响深远。

3、评价:

(1)积极:促使土耳其走上国家复兴和现代化的道路。30年代,土耳其成为世界上工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为经济现代化奠定基础,有利于巩固国家政权。它代表了土耳其民

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并使国民素质得到发展。

(2)消极:长期忽视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暴露出凯末尔国家主义经济体制的局限性。

4、成功的原因

(1)国家的独立是改革成功的前提条件;

(2)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对西方先进国家及苏联的经验的借鉴是重要条件;

(3)凯末尔主义对指导革命和改革起了关键作用;

(4)采取了比较彻底的不妥协的态度;

(5)反封建斗争较为彻底。


相关内容

  • 12课土耳其国父凯末尔导学
  • 第12课 土耳其国父凯末尔导学 [学习目标] 了解凯末尔在领导土耳其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主要活动,评价其在土耳其民族独立和复兴中的贡献. [教材重难点]重点:凯末尔在领导土耳其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主要活动. 难点:评价其在土耳其民族独立和复兴中的贡献,分析土耳其革命的性质及特点. [知识梳理] 自主探究过程 ...

  • 高考历史-知识库-对凯末尔改革的几点评价
  • 凯末尔为土耳其选择世俗化发展方向具有非凡的远见和魄力.近代以来,在伊斯兰国家,伊斯兰教旨主义和世俗化成为两种并存的趋势.世界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无论在科学技术还是在思想文化方面,都表现为强者为先.而奥斯曼土耳其与时代相比,则显得过于沉重,拖着庞大却不堪一击的躯壳蹒跚于历史之后.用一句话概括而言,此时的 ...

  • 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
  • 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 一. 青少年时代的凯末尔 (一)凯末尔的成长经历 1.1881年,凯末尔出生在巴尔干半岛萨洛泥卡,生活在奥斯曼帝国封建专制统治之下: 2.进入新式小学读书: 3.父亲早逝后,投奔乡下的亲戚家,艰难度日: 4.12岁考入当地军校,接受职业军事教育 5.24岁时,毕业于伊斯坦布尔 ...

  • 第七单元第二课[开辟新的发展道路](三课时全)
  • <开辟新的发展道路>备课资料 课程标准 4-4 列举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了解它(他)们是如何影响当 代中国和世界面貌的. 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5-4 通过叙述有关史实,展现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伟大作用. 2-3 选择中外不同时期典型的 ...

  • 土耳其革命与辛亥革命的不同
  • 土耳其革命与辛亥革命的不同: 发生在20世纪前期的土耳其凯末尔革命与中国辛亥革命,同为东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但前者使土耳其成功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而后者的革命果实则被袁世凯所窃取,陷入军阀混战的局面.导致不同结果的原因何在,本文试从两次革命的诸多不同之处寻找答案. 一.两国国内 ...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下)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4-6单元知识总结 编稿:张爱华 责编:陈敏 考点提示 选考内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亚洲觉醒的先驱 无产阶级革命家 杰出的科学家 知识清单 一.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2.主要活动 1.背景:半殖半封社会,社会危机日益严重. (1)革命前两次思想转变:①弃医 ...

  •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
  • 一.列举. 1.二战摧毁的欧洲三大帝国:沙皇俄国(罗曼诺夫王朝).奥匈帝国(哈布斯堡王朝).德意志第二帝国(霍亨索伦王朝). 2.20世纪初亚洲民族独立运动:伊朗1905年革命.印度的民族主义运动.青年土耳其革命.中国义和团运动及辛亥革命. 3.雅尔塔体制确立的标志:联合国.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 ...

  • 凯末尔主义-与-泛突厥主义-关系探析
  • <世界民族>!""#年第#期 "凯末尔主义"与"泛突厥主义"关系探析 敏敬 内容摘要$泛突厥主义是奥斯曼帝国末期产生的重要社会思潮和意识形 态.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后,民族主义者以凯末尔主义思想作为立国基础,反对泛 突厥主义.但是在 ...

  • 中东乱局中的铁腕强人
  • 从2003年掌权至今的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不仅是土耳其历史上执政最长的总理,还于2014年8月成功"转型"为首任全民直选总统.他是媒体话语中的"中东王""新时代的苏丹",反对派口中的"土耳其第一狂人".201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