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遗传实验设计(内部资料)

高考生物遗传实验设计题总结

一、显隐性(完全显性)的判断(确定某一性状的显隐性)

基本思路是依据相对性状和性状分离的概念进行判断。以下野生型(或自然种群)指显性中既有纯合体也有杂合体。 1.若已知亲本皆为纯合体:杂交法(定义法)

2.若已知亲本是野生型(或自然种群):性状分离法:选取具有相同性状的多对亲本杂交,看后代有无性状分离。若有则

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若无则亲本为隐性性状。

3.若已知亲本是野生型:可选取多对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中比例大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4.若亲本未知类型 植物:

方案一:杂交 分别自交

若后代只表现甲(或乙)性状,则甲(或乙)为显性

若后代甲、乙性状均出现,再分别自交,若甲(或乙)出现性状分离则甲(或乙)为显性

方案二:分别自交

若甲(或乙)出现性状分离则甲(或乙)为显性

若甲、乙均未出现性状分离,再杂交,若后代为甲(乙)性状则甲(乙)为显性 动物:将上述分别自交换为同性状的多对个体杂交。

注意:上述方法主要针对常染色体遗传,若是X染色体则用下面方法。 5. X染色体

⑴亲本皆为纯合体:选具有相对性状的雌雄个体交配。

⑵亲本是野生型(或自然种群):选多对多对(或一雄多雌)具有相对性状的雌雄个体交配。

【例2】果蝇的灰身、黑身由常染色体上一对基因控制,但不清楚其显隐性关系。现提供一自然果蝇种群,假设其中灰身、黑身性状个体各占一半,且雌雄各半。要求用一代交配试验(即P→F1)来确定其显隐性关系。(写出亲本的交配组合,并预测实验结果)

【例3】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

【例4】石刁柏是一种名贵蔬菜,属于XY型性别决定 。野生型石刁柏叶窄,产量低。在某野生种群中,发现生长着少数几

株阔叶石刁柏,雌株、雄株均有,雄株的产量高于雌株。现已证明阔叶为基因突变所致,有两种可能:一是显性突变,二是隐性突变,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加以判定(要求写出杂交组合,杂交结果,结论)。

二、显性性状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的判断(某一个体的基因型)

假设待测个体为甲(显性) ,乙为隐性

1.测交:(动物或植物)将待测显性个体与隐性类型杂交,若后代显性性状:隐性性状=1:1,则为杂合子,若后代全

为显性性状,则为纯合子。

甲×乙→全甲(纯合) 甲×乙→甲:乙=1:1(杂合)

2.自交:(植物、尤其是两性花) 将待测显性个体自交,若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则为纯合子,若后代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3:1,则为杂合子。

3.杂交:(动物)待测个体甲×多个同性状个体(结果同上) 4.单倍体育种:针对植物

【例1】某农场养了一群马,有栗色马和白色马。已知栗色基因(B〉对白色基因(b)呈完全显性。育种工作者从中选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请你根据毛色这一性状鉴定它是杂种还是纯种。

(1)为了在一个配种季节里完成这一鉴定所需要的杂交工作,你应怎样配种? (2)杂交后代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并对每一结果作出相应的鉴定。

【例2】一个自然繁殖、表现型正常的果蝇种群,性别比例偏离较大,经研究发现该种群的基因库中存在致死基因,它能引起某种基因型的个体死亡。从该种群中选取一对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1中有202个雌性个体和98个雄性个体。请回答:

(1)导致上述结果的致死基因具有 性致死效应,位于 染色体上。让F1中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出现致死的几率为 。

(2)从该种群中任选一只雌果蝇,用一次杂交实验来鉴别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请写出遗传图解(有关基因用A、a表示),并用文字简要说明你的推断过程。

三、确定某变异性状是否为可遗传变异 (变异仅由环境引起还是环境引起基因变化导致)的实验探究

总的思路:探究变异是否遗传,实质是探究变异个体的遗传物质或基因型是否改变,也就是要检测变异个体的基因型。一般

要看其后代的情况,如果是遗传物质引起的,则该性状能遗传给后代,如果是环境引起的,则该性状不能遗传给后代。

基本方法:

1.利用该性状的多对个体交配(自交或杂交)

结果结论:若后代仍有该变异性状,则为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遗传变异

若后代无该变异性状,则为环境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

2.该性状个体×正常隐性性状个体(类似测交) 结果结论:分两种情况 ㈠变异性状为显性,

若后代仍有该变异性状,则为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遗传变异 若后代无该变异性状,则为环境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

㈡变异性状为隐性

若后代只有该变异性状,则为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遗传变异 若后代有正常性状,则为环境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

即:

【例1】正常温度条件下(25℃左右)发育的果蝇,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这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即便是纯合长翅品种(VV)的果蝇幼虫,在35℃温度条件下培养,长成的成体果蝇却表现为残翅,这种现象叫“表型模拟”。

是由环境造成的类似于某种基因型所产生的表现型。现有一只残翅果蝇,如何判断它是否属于纯合残翅(vv)还是“表型模拟”?请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结果分析。 方法步骤: 结果分析:

O

【例2】在正常的培养温度25C时,果蝇经过12d就可以完成一个世代,每只雌果蝇能产生几百个后代。某一生物兴趣小组,

OO

在暑期饲养了一批纯合长翅红眼果准备做遗传学实验,因当时天气炎热气温高达35C-37C,他们将果蝇幼虫放在有空调的实

O

验室中,调节室温至25C培养。不料培养的第7d停电,空调停用一天,也未采取别的降温措施。结果培养出的成虫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残翅果蝇(有雌有雄)。

(1)残翅性状的出现在遗传学上称为 。你认为残翅最可能是由于什么造成的。

(2)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你关于残翅形成原因的推测,简要写出你的实验设计思路,并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分析。

【例3】在一外貌正常的牛群中,偶然产出一头矮生的雄犊。这种矮生究竟是由于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还是由于隐性矮生基因的“携带者”偶尔交配后发生的分离呢?请加以探究。

(1)如果矮生是由于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则该突变一般是 (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该矮生雄牛为 。据此,设计杂交实验,确定“是由于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请写出遗传图解(有关基因用A、a表示),并用文字简要说明你的推断过程。

(2)设计杂交实验,确定“是由于隐性矮生基因的“携带者”偶尔交配后发生的分离”。请写出遗传图解(有关基因用A、a表示),并用文字简要说明你的推断过程。

四、细胞质遗传与细胞核遗传的判断 基本方法:正反交法 结果预期和结论:

(1)对于无性别区分的生物,它的结果预期和结论有两种情况:

①如果正交和反交的子代表现相同,则为细胞核遗传; ②如果正交和反交的子代表现不同(总与母本性状相同),则为细胞质遗传。 (2)对于有性别区分的生物,它的结果预期和结论有三种情况:

①如果正交和反交的子代表现相同,则为核遗传中的常染色体遗传; ②如果正交和反交的子代表现不同,但都为母本性状,则为细胞质遗传;

③如果正交和反交的子代表现不同,但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雌雄个体表现相同性状,另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雌雄个体性状表现不同,雌性表现一个性状(为显性性状),雄性表现为另一个性状(为隐性性状),则为细胞核遗传中的伴X染色体

注意:若题中要求显隐性和遗传方式(核遗传或质遗传)综合判断,则考虑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据F1表现型作出判断。总之,要灵活运用实验设计方法,针对具体问题选出最佳实验组合方案。

【例1】玉米为单性花且雌雄同株,绿茎和紫茎为一对相对性状,现以纯种绿茎和纯种紫茎为材料,设计实验探究控制绿茎和紫茎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质还是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请写出实验思路,并推测预期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例2】实验室有三个不同的纯种果蝇突变品系a、b、c,均由某纯种野生型果蝇突变而来。现以这些未交配过的果蝇为材料,设计实验探究突变基因a、b、c位于细胞质还是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请写出实验思路,并推测预期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五、遗传定律的实验探究

1.如何验证一对相对性状(或两对相对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或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即遵守基因分离定律或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基本方法:先选具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获得F1

(1)测交或自交(动物则杂交)看是否符合相应的特殊比例(2)单倍体育种(植物)(3)花粉鉴定(某些特殊植物) 【例1】某品种有玉米显性高蛋白植株(纯合子)和低蛋白植株。为验证该性状是否由一对基因控制(即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请参与实验设计并完善实验方案:

①步骤1:选择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杂交。预期结果:____________。 ②步骤2:____________。预期结果:____________。

③观察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如果__________与__________相符,可证明该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

【例2】已知豌豆红花对白花、高茎对矮茎、籽粒饱满对籽粒皱缩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红花、白花用A、a表示,高茎对矮茎用B、b表示、籽粒饱满、籽粒皱缩用D、d表示。

1)为了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以及它们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现选用表现型为白花高茎籽粒皱缩和

____________两个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如果F1表现红花高茎籽粒饱满,则可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并可确定以上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为验证这三对相对性状是否满足自由组合现象,请参与实验设计并完善实验方案: ①步骤1:选择红花高茎籽粒皱缩纯合子和____________杂交。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步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观察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可证明这三对相对性状满足自由组合现象。 【例3】实验室中有一批未交配的纯种灰体紫眼和纯种黑体红眼果蝇,每种果蝇雌雄个体都有。已知:上述两对相对性状均属完全显性遗传,性状的遗传遵循遗传的基本定律,灰体和黑体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位于第Ⅱ号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所有果蝇都能正常生活。如果控制果蝇紫眼和红眼的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请设计一套杂交方案,以确定控制紫眼和红眼的基因是否也位于第Ⅱ号同源染色体上,并预期结果,作出相应的结论。

2.探究某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还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什么遗传定律

基本方法:先选具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获得F1,让F1测交或自交(动物则杂交)看F2 的性状分离比。 结果预期和结论:

(1)若F2 的性状分离比为3:1(或1:2:1),或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 (2)若F2 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或该比例的变形,如9: [3+3] :1),或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1:1(或

该比例的变形,如1: [1+1] :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3)若分离比跟典型的比例相关而又不完全相符,则可能存在基因间的相互作用或致死现象等情况。 六、探究控制某性状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还是在X 、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1、确定一对相对性状(完全显性)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遗传

aaA

方法一:用“雌隐×雄显”【 (aa) XX×XY (AA、Aa) 】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性状。 适用条件:已知性状的显隐性。 结果结论:

(1)若后代雌雄个体全部都是显性性状,说明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aa×AA)。 (2)若后代雌雄个体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说明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aa×Aa)。 (3)若后代雌性个体全部是显性性状,雄性个体全部是隐性性状,说明一定是

aaA

X染色体遗传,(XX×XY)。

方法二:用“正反交”法,观察分析F1性状。

适用条件:未知性状的显隐性。 结果结论:(1)若正交、反交结果相同,且与性别无关,是常染色体遗传;

(2)若正交反交的结果不同,其中的一种杂交后代的某一性状和性别明显相关,则是伴X遗传。

注意:在写具体的结果与结论时要分清亲本是纯合的还是野生型的?

【例1】自然界的大麻为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在研究中发现,大麻种群中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个体存在,已知该抗病性状受隐性基因b控制。

(1)若想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探究该抗病性状的遗传属于伴X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那么应选的杂交亲本性状为:父本___________,母本___________。

(2)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果蝇的眼色有红眼和白眼。且眼色的遗传是细胞核遗传,现有实验过程中所需要的纯种果蝇,请设计实验一次性探究出红眼和白眼的显隐性关系及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吗?

2、一对相对性状(完全显性)仅是X染色体遗传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 适用条件:已知性状的显隐性

aaAAA

方法一:用组合“雌隐×雄显(纯合)” 【XX×XY(XY)】进行杂交,观察

分析F1性状。(常用)

结果结论:(1)若子代中的雌雄果蝇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则此等位基因位于X、

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

(2)若子代中的雌果蝇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果蝇全部表现为隐

性性状,则此等位基因位仅位于X染色体上。

AaAAA

方法二:用组合“雌显(杂合)×雄显(纯合)” 【XX×XY(XY)】进行杂

交,观察分析F1性状。

结果结论:(1)若子代中的雌雄果蝇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则此等位基因位于X、

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上;

(2)若子代中的雌果蝇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果蝇出现性状分离,

则此等位基因位仅位于X染色体上。

【例1】 (2008年广东高考)科学家研究黑腹果蝇时发现,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若这对等位基因存在

BBBbbBB

于X和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则刚毛雄果蝇表示为XY、XY、XY,若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只表示为XY。现有各种雌雄纯种果蝇若干,可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测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 请你完成推断过程:

(1)选用______果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雌雄亲本果蝇的表现型分别是___________。 (2)预期结果及结论:

3、一对相对性状(完全显性)仅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 适用条件:已知性状的显隐性

aaAaaA

方法一:用组合“雌隐×雄显(杂合)” 【XX(aa)×XY/ XY(Aa)】进行

杂交,观察分析F1性状。

结果结论:(1)若子代中的雌(或雄)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或雌)全部表

现为隐性性状则此等位基因位于X、 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 aaAaaaaA【XX ×XY (XX ×XY)】

(2)若后代雌雄个体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则此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a×Aa)。

AaAaaA

方法二:用组合“雌显(杂合)×雄显(杂合)” 【XX(Aa)×XY/ XY(Aa)】

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性状。

结果结论:(1)若子代中的雌性(或雄性)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而雄性(或雌

性)发生性状分离,则此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

AaAaAaaA

段上;【XX ×XY (XX ×XY)】 (2)若后代雌雄个体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且性状分离比为3:1,则此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a×Aa)。

【例】将果蝇野生型和数种突变型的性状表现编号、控制性状的基因符号和基因所在位置如下表。

2.果蝇均为纯合体并可作为杂交实验的亲本 请回答:

(1)抗毒性性状的遗传特点是:

(2)若进行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验,观察和记载后代中运动器官的性状表现,选作杂交亲本的编号及基因型应是 (3)若进行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观察体色和体型的遗传表现,选作杂交亲本的编号及基因型应是 选择上述杂交亲本的理论依据是 表现为自由组合。

w

(4)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得到基因型为VvXY(长翅白眼♂)的果蝇,选作母本的类型编号及其基因型和表现型应是 ,选作父本的类型编号及其基因型和表现型应是 。

(5)果蝇的性染色体X和Y有非同源区和同源区。非同源区上的X和Y片段上无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同源区上的X和Y片段上有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控制果蝇眼型的基因不在非同源区,棒眼(E)对圆眼(e)为显性。现有足够的纯合雌、雄棒眼果蝇和雌、雄圆眼果蝇个体,请用杂交实验的方法推断这对基因是位于X和Y的同源区,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写出你的实验方法、推断过程和相应的遗传图解。

【例】果蝇的紫眼和红眼是一对相对性状,且雌雄果蝇均有紫眼和红眼。实验室现有一批未交配过的纯种紫眼和纯种红眼的雌雄果蝇,若要用一.代.交配实验即可证明这对基因的显隐性和位于何种染色体上,则选择的杂交组合方式为: ,请你推测杂交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哪一种眼色为显性性状,以及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做出相应的推断。(要求:只需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 七、确定亲子代

基本思路:先做亲子假设,再作基因型和表现型分析

八、“雌隐×雄显”【 XX×XY 】杂交组合的其它用途 1、通过性别选择性状2、通过性状选择性别

九、育种过程的实验设计 1.明确实验目的2.选择正确的实验方法3.正确书写遗传图解

【例】玉米籽粒的胚乳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两对性状自由组合,今有两种基因型纯合的玉米籽粒,其表现型分别为:黄色非糯、白色糯。

(1)请用以上两种玉米籽粒作为亲本,通过杂交试验获得4种籽粒表现型分别为黄色非糯、黄色糯、白色非糯、白色糯,比例接近1:1:1:1(用遗传图解回答)若亲本不变,要获得上述4种籽粒,但比例接近9:3:3:1,则这个杂交试验与前一个杂交试验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用文字回答)

(2)如果上述白色糯玉米不抗某种除草剂、纯合黄色非糯玉米抗该除草剂,其抗性基因位于叶绿体DNA上,那么,如何用这两种玉米作亲本通过杂交试验获得抗该除草剂的白色糯玉米?

(3)现有多株白色糯玉米,对其花粉进行射线处理后,再进行自交。另一些白色糯玉米植株,花粉不经射线处理,进行自

交。结果,前者出现黄色糯籽粒、后者全部结白色糯籽粒。由此可推测,黄色籽粒的出现是基因发生 的结果,其实质是射线诱发 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

(4)在适宜时期,取基因型杂合黄色非糯植株(体细胞染色体为20条)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对获得的幼苗用 进

行处理,得到一批可育的植株,其染色体数为 ,这些植株均自交,所得籽粒性状在同一植株上表现 (一致、不一致),在植株群体中表现 (一致、不一致)。

(5)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上述玉米的品质时,选用大豆种子贮藏蛋白基因为目的基因。该目的基因与作为 的质

粒组装成为重组DNA分子时,需要用 和连接酶。为便于筛选获得了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所用的质粒通常具有 。将目的基因导入离体的玉米体细胞后,需要采用 技术才能获得具有目的基因的玉米植株。

十、从性遗传

例2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软体动物,繁殖时一般进行异体受精。但是如果把它们一个一个地分开来饲养,它们就进行自体受精。椎实螺外壳的旋转方向可以是左旋的,也可以是右旋的。螺壳的右旋和左旋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右旋(D)左旋()显性。纯合子右旋个体作母本与纯合子左旋个体作父本交配时,子一代全为右旋,子二代也全为右旋,但子二代中,有3/4的个体作母本时,其子代全为右旋,另外1/4的个休作母本时,其子代全为左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椎实螺的表现型受母本————(细胞质基因、基因型)制约,而与本代个体的基因型无关,其基因的传递————(遵循、不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

(3)让纯合子左螺旋(母体)与纯合子(父本)交配: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是——————---;用遗传图解表示子二代相互交配得到子二代的遗传过程和结果;子三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综合练习【例】石刁柏(嫩茎俗称芦笋)是一种名贵蔬菜,为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野生型石刁柏叶窄,产量低。在某野生种群中,发现生长着少数几株阔叶石刁柏(突变型),雌株、雄株均有,雄株的产量高于雌株。

(1)要大面积扩大种植突变型石刁柏,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大量繁殖。有人认为阔叶突变型株是具有杂种优势

或具有多倍体特点的缘故。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来鉴定突变型的出现是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组加倍所致?

(2)若已证实阔叶为基因突变所致,有两种可能:一是显性突变、二是隐性突变,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加以判定。(要

求写出杂交组合,杂交结果,得出结论)

(3)若已证实为阔叶显性突变所致,突变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还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加

以判定(要求写出杂合组合,杂交结果,得出结论)

(4)同为突变型的阔叶石刁柏,其雄株的产量与质量都超过雌株,请你从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提出两种合理的育种方

案。

(5)野生石刁柏种群历经百年,窄叶基因频率由98%变为10%,则石刁柏是否已发生了生物的进化,为什么?

高考生物遗传实验设计题总结

一、显隐性(完全显性)的判断(确定某一性状的显隐性)

基本思路是依据相对性状和性状分离的概念进行判断。以下野生型(或自然种群)指显性中既有纯合体也有杂合体。 1.若已知亲本皆为纯合体:杂交法(定义法)

2.若已知亲本是野生型(或自然种群):性状分离法:选取具有相同性状的多对亲本杂交,看后代有无性状分离。若有则

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若无则亲本为隐性性状。

3.若已知亲本是野生型:可选取多对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中比例大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4.若亲本未知类型 植物:

方案一:杂交 分别自交

若后代只表现甲(或乙)性状,则甲(或乙)为显性

若后代甲、乙性状均出现,再分别自交,若甲(或乙)出现性状分离则甲(或乙)为显性

方案二:分别自交

若甲(或乙)出现性状分离则甲(或乙)为显性

若甲、乙均未出现性状分离,再杂交,若后代为甲(乙)性状则甲(乙)为显性 动物:将上述分别自交换为同性状的多对个体杂交。

注意:上述方法主要针对常染色体遗传,若是X染色体则用下面方法。 5. X染色体

⑴亲本皆为纯合体:选具有相对性状的雌雄个体交配。

⑵亲本是野生型(或自然种群):选多对多对(或一雄多雌)具有相对性状的雌雄个体交配。

【例2】果蝇的灰身、黑身由常染色体上一对基因控制,但不清楚其显隐性关系。现提供一自然果蝇种群,假设其中灰身、黑身性状个体各占一半,且雌雄各半。要求用一代交配试验(即P→F1)来确定其显隐性关系。(写出亲本的交配组合,并预测实验结果)

【例3】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

【例4】石刁柏是一种名贵蔬菜,属于XY型性别决定 。野生型石刁柏叶窄,产量低。在某野生种群中,发现生长着少数几

株阔叶石刁柏,雌株、雄株均有,雄株的产量高于雌株。现已证明阔叶为基因突变所致,有两种可能:一是显性突变,二是隐性突变,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加以判定(要求写出杂交组合,杂交结果,结论)。

二、显性性状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的判断(某一个体的基因型)

假设待测个体为甲(显性) ,乙为隐性

1.测交:(动物或植物)将待测显性个体与隐性类型杂交,若后代显性性状:隐性性状=1:1,则为杂合子,若后代全

为显性性状,则为纯合子。

甲×乙→全甲(纯合) 甲×乙→甲:乙=1:1(杂合)

2.自交:(植物、尤其是两性花) 将待测显性个体自交,若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则为纯合子,若后代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3:1,则为杂合子。

3.杂交:(动物)待测个体甲×多个同性状个体(结果同上) 4.单倍体育种:针对植物

【例1】某农场养了一群马,有栗色马和白色马。已知栗色基因(B〉对白色基因(b)呈完全显性。育种工作者从中选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请你根据毛色这一性状鉴定它是杂种还是纯种。

(1)为了在一个配种季节里完成这一鉴定所需要的杂交工作,你应怎样配种? (2)杂交后代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并对每一结果作出相应的鉴定。

【例2】一个自然繁殖、表现型正常的果蝇种群,性别比例偏离较大,经研究发现该种群的基因库中存在致死基因,它能引起某种基因型的个体死亡。从该种群中选取一对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1中有202个雌性个体和98个雄性个体。请回答:

(1)导致上述结果的致死基因具有 性致死效应,位于 染色体上。让F1中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出现致死的几率为 。

(2)从该种群中任选一只雌果蝇,用一次杂交实验来鉴别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请写出遗传图解(有关基因用A、a表示),并用文字简要说明你的推断过程。

三、确定某变异性状是否为可遗传变异 (变异仅由环境引起还是环境引起基因变化导致)的实验探究

总的思路:探究变异是否遗传,实质是探究变异个体的遗传物质或基因型是否改变,也就是要检测变异个体的基因型。一般

要看其后代的情况,如果是遗传物质引起的,则该性状能遗传给后代,如果是环境引起的,则该性状不能遗传给后代。

基本方法:

1.利用该性状的多对个体交配(自交或杂交)

结果结论:若后代仍有该变异性状,则为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遗传变异

若后代无该变异性状,则为环境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

2.该性状个体×正常隐性性状个体(类似测交) 结果结论:分两种情况 ㈠变异性状为显性,

若后代仍有该变异性状,则为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遗传变异 若后代无该变异性状,则为环境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

㈡变异性状为隐性

若后代只有该变异性状,则为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遗传变异 若后代有正常性状,则为环境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

即:

【例1】正常温度条件下(25℃左右)发育的果蝇,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这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即便是纯合长翅品种(VV)的果蝇幼虫,在35℃温度条件下培养,长成的成体果蝇却表现为残翅,这种现象叫“表型模拟”。

是由环境造成的类似于某种基因型所产生的表现型。现有一只残翅果蝇,如何判断它是否属于纯合残翅(vv)还是“表型模拟”?请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结果分析。 方法步骤: 结果分析:

O

【例2】在正常的培养温度25C时,果蝇经过12d就可以完成一个世代,每只雌果蝇能产生几百个后代。某一生物兴趣小组,

OO

在暑期饲养了一批纯合长翅红眼果准备做遗传学实验,因当时天气炎热气温高达35C-37C,他们将果蝇幼虫放在有空调的实

O

验室中,调节室温至25C培养。不料培养的第7d停电,空调停用一天,也未采取别的降温措施。结果培养出的成虫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残翅果蝇(有雌有雄)。

(1)残翅性状的出现在遗传学上称为 。你认为残翅最可能是由于什么造成的。

(2)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你关于残翅形成原因的推测,简要写出你的实验设计思路,并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分析。

【例3】在一外貌正常的牛群中,偶然产出一头矮生的雄犊。这种矮生究竟是由于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还是由于隐性矮生基因的“携带者”偶尔交配后发生的分离呢?请加以探究。

(1)如果矮生是由于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则该突变一般是 (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该矮生雄牛为 。据此,设计杂交实验,确定“是由于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请写出遗传图解(有关基因用A、a表示),并用文字简要说明你的推断过程。

(2)设计杂交实验,确定“是由于隐性矮生基因的“携带者”偶尔交配后发生的分离”。请写出遗传图解(有关基因用A、a表示),并用文字简要说明你的推断过程。

四、细胞质遗传与细胞核遗传的判断 基本方法:正反交法 结果预期和结论:

(1)对于无性别区分的生物,它的结果预期和结论有两种情况:

①如果正交和反交的子代表现相同,则为细胞核遗传; ②如果正交和反交的子代表现不同(总与母本性状相同),则为细胞质遗传。 (2)对于有性别区分的生物,它的结果预期和结论有三种情况:

①如果正交和反交的子代表现相同,则为核遗传中的常染色体遗传; ②如果正交和反交的子代表现不同,但都为母本性状,则为细胞质遗传;

③如果正交和反交的子代表现不同,但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雌雄个体表现相同性状,另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雌雄个体性状表现不同,雌性表现一个性状(为显性性状),雄性表现为另一个性状(为隐性性状),则为细胞核遗传中的伴X染色体

注意:若题中要求显隐性和遗传方式(核遗传或质遗传)综合判断,则考虑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据F1表现型作出判断。总之,要灵活运用实验设计方法,针对具体问题选出最佳实验组合方案。

【例1】玉米为单性花且雌雄同株,绿茎和紫茎为一对相对性状,现以纯种绿茎和纯种紫茎为材料,设计实验探究控制绿茎和紫茎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质还是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请写出实验思路,并推测预期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例2】实验室有三个不同的纯种果蝇突变品系a、b、c,均由某纯种野生型果蝇突变而来。现以这些未交配过的果蝇为材料,设计实验探究突变基因a、b、c位于细胞质还是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请写出实验思路,并推测预期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五、遗传定律的实验探究

1.如何验证一对相对性状(或两对相对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或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即遵守基因分离定律或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基本方法:先选具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获得F1

(1)测交或自交(动物则杂交)看是否符合相应的特殊比例(2)单倍体育种(植物)(3)花粉鉴定(某些特殊植物) 【例1】某品种有玉米显性高蛋白植株(纯合子)和低蛋白植株。为验证该性状是否由一对基因控制(即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请参与实验设计并完善实验方案:

①步骤1:选择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杂交。预期结果:____________。 ②步骤2:____________。预期结果:____________。

③观察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如果__________与__________相符,可证明该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

【例2】已知豌豆红花对白花、高茎对矮茎、籽粒饱满对籽粒皱缩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红花、白花用A、a表示,高茎对矮茎用B、b表示、籽粒饱满、籽粒皱缩用D、d表示。

1)为了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以及它们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现选用表现型为白花高茎籽粒皱缩和

____________两个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如果F1表现红花高茎籽粒饱满,则可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并可确定以上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为验证这三对相对性状是否满足自由组合现象,请参与实验设计并完善实验方案: ①步骤1:选择红花高茎籽粒皱缩纯合子和____________杂交。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步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观察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可证明这三对相对性状满足自由组合现象。 【例3】实验室中有一批未交配的纯种灰体紫眼和纯种黑体红眼果蝇,每种果蝇雌雄个体都有。已知:上述两对相对性状均属完全显性遗传,性状的遗传遵循遗传的基本定律,灰体和黑体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位于第Ⅱ号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所有果蝇都能正常生活。如果控制果蝇紫眼和红眼的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请设计一套杂交方案,以确定控制紫眼和红眼的基因是否也位于第Ⅱ号同源染色体上,并预期结果,作出相应的结论。

2.探究某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还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什么遗传定律

基本方法:先选具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获得F1,让F1测交或自交(动物则杂交)看F2 的性状分离比。 结果预期和结论:

(1)若F2 的性状分离比为3:1(或1:2:1),或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 (2)若F2 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或该比例的变形,如9: [3+3] :1),或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1:1(或

该比例的变形,如1: [1+1] :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3)若分离比跟典型的比例相关而又不完全相符,则可能存在基因间的相互作用或致死现象等情况。 六、探究控制某性状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还是在X 、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1、确定一对相对性状(完全显性)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遗传

aaA

方法一:用“雌隐×雄显”【 (aa) XX×XY (AA、Aa) 】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性状。 适用条件:已知性状的显隐性。 结果结论:

(1)若后代雌雄个体全部都是显性性状,说明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aa×AA)。 (2)若后代雌雄个体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说明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aa×Aa)。 (3)若后代雌性个体全部是显性性状,雄性个体全部是隐性性状,说明一定是

aaA

X染色体遗传,(XX×XY)。

方法二:用“正反交”法,观察分析F1性状。

适用条件:未知性状的显隐性。 结果结论:(1)若正交、反交结果相同,且与性别无关,是常染色体遗传;

(2)若正交反交的结果不同,其中的一种杂交后代的某一性状和性别明显相关,则是伴X遗传。

注意:在写具体的结果与结论时要分清亲本是纯合的还是野生型的?

【例1】自然界的大麻为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在研究中发现,大麻种群中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个体存在,已知该抗病性状受隐性基因b控制。

(1)若想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探究该抗病性状的遗传属于伴X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那么应选的杂交亲本性状为:父本___________,母本___________。

(2)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果蝇的眼色有红眼和白眼。且眼色的遗传是细胞核遗传,现有实验过程中所需要的纯种果蝇,请设计实验一次性探究出红眼和白眼的显隐性关系及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吗?

2、一对相对性状(完全显性)仅是X染色体遗传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 适用条件:已知性状的显隐性

aaAAA

方法一:用组合“雌隐×雄显(纯合)” 【XX×XY(XY)】进行杂交,观察

分析F1性状。(常用)

结果结论:(1)若子代中的雌雄果蝇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则此等位基因位于X、

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

(2)若子代中的雌果蝇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果蝇全部表现为隐

性性状,则此等位基因位仅位于X染色体上。

AaAAA

方法二:用组合“雌显(杂合)×雄显(纯合)” 【XX×XY(XY)】进行杂

交,观察分析F1性状。

结果结论:(1)若子代中的雌雄果蝇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则此等位基因位于X、

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上;

(2)若子代中的雌果蝇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果蝇出现性状分离,

则此等位基因位仅位于X染色体上。

【例1】 (2008年广东高考)科学家研究黑腹果蝇时发现,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若这对等位基因存在

BBBbbBB

于X和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则刚毛雄果蝇表示为XY、XY、XY,若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只表示为XY。现有各种雌雄纯种果蝇若干,可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测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 请你完成推断过程:

(1)选用______果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雌雄亲本果蝇的表现型分别是___________。 (2)预期结果及结论:

3、一对相对性状(完全显性)仅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 适用条件:已知性状的显隐性

aaAaaA

方法一:用组合“雌隐×雄显(杂合)” 【XX(aa)×XY/ XY(Aa)】进行

杂交,观察分析F1性状。

结果结论:(1)若子代中的雌(或雄)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或雌)全部表

现为隐性性状则此等位基因位于X、 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 aaAaaaaA【XX ×XY (XX ×XY)】

(2)若后代雌雄个体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则此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a×Aa)。

AaAaaA

方法二:用组合“雌显(杂合)×雄显(杂合)” 【XX(Aa)×XY/ XY(Aa)】

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性状。

结果结论:(1)若子代中的雌性(或雄性)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而雄性(或雌

性)发生性状分离,则此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

AaAaAaaA

段上;【XX ×XY (XX ×XY)】 (2)若后代雌雄个体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且性状分离比为3:1,则此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a×Aa)。

【例】将果蝇野生型和数种突变型的性状表现编号、控制性状的基因符号和基因所在位置如下表。

2.果蝇均为纯合体并可作为杂交实验的亲本 请回答:

(1)抗毒性性状的遗传特点是:

(2)若进行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验,观察和记载后代中运动器官的性状表现,选作杂交亲本的编号及基因型应是 (3)若进行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观察体色和体型的遗传表现,选作杂交亲本的编号及基因型应是 选择上述杂交亲本的理论依据是 表现为自由组合。

w

(4)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得到基因型为VvXY(长翅白眼♂)的果蝇,选作母本的类型编号及其基因型和表现型应是 ,选作父本的类型编号及其基因型和表现型应是 。

(5)果蝇的性染色体X和Y有非同源区和同源区。非同源区上的X和Y片段上无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同源区上的X和Y片段上有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控制果蝇眼型的基因不在非同源区,棒眼(E)对圆眼(e)为显性。现有足够的纯合雌、雄棒眼果蝇和雌、雄圆眼果蝇个体,请用杂交实验的方法推断这对基因是位于X和Y的同源区,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写出你的实验方法、推断过程和相应的遗传图解。

【例】果蝇的紫眼和红眼是一对相对性状,且雌雄果蝇均有紫眼和红眼。实验室现有一批未交配过的纯种紫眼和纯种红眼的雌雄果蝇,若要用一.代.交配实验即可证明这对基因的显隐性和位于何种染色体上,则选择的杂交组合方式为: ,请你推测杂交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哪一种眼色为显性性状,以及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做出相应的推断。(要求:只需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 七、确定亲子代

基本思路:先做亲子假设,再作基因型和表现型分析

八、“雌隐×雄显”【 XX×XY 】杂交组合的其它用途 1、通过性别选择性状2、通过性状选择性别

九、育种过程的实验设计 1.明确实验目的2.选择正确的实验方法3.正确书写遗传图解

【例】玉米籽粒的胚乳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两对性状自由组合,今有两种基因型纯合的玉米籽粒,其表现型分别为:黄色非糯、白色糯。

(1)请用以上两种玉米籽粒作为亲本,通过杂交试验获得4种籽粒表现型分别为黄色非糯、黄色糯、白色非糯、白色糯,比例接近1:1:1:1(用遗传图解回答)若亲本不变,要获得上述4种籽粒,但比例接近9:3:3:1,则这个杂交试验与前一个杂交试验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用文字回答)

(2)如果上述白色糯玉米不抗某种除草剂、纯合黄色非糯玉米抗该除草剂,其抗性基因位于叶绿体DNA上,那么,如何用这两种玉米作亲本通过杂交试验获得抗该除草剂的白色糯玉米?

(3)现有多株白色糯玉米,对其花粉进行射线处理后,再进行自交。另一些白色糯玉米植株,花粉不经射线处理,进行自

交。结果,前者出现黄色糯籽粒、后者全部结白色糯籽粒。由此可推测,黄色籽粒的出现是基因发生 的结果,其实质是射线诱发 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

(4)在适宜时期,取基因型杂合黄色非糯植株(体细胞染色体为20条)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对获得的幼苗用 进

行处理,得到一批可育的植株,其染色体数为 ,这些植株均自交,所得籽粒性状在同一植株上表现 (一致、不一致),在植株群体中表现 (一致、不一致)。

(5)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上述玉米的品质时,选用大豆种子贮藏蛋白基因为目的基因。该目的基因与作为 的质

粒组装成为重组DNA分子时,需要用 和连接酶。为便于筛选获得了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所用的质粒通常具有 。将目的基因导入离体的玉米体细胞后,需要采用 技术才能获得具有目的基因的玉米植株。

十、从性遗传

例2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软体动物,繁殖时一般进行异体受精。但是如果把它们一个一个地分开来饲养,它们就进行自体受精。椎实螺外壳的旋转方向可以是左旋的,也可以是右旋的。螺壳的右旋和左旋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右旋(D)左旋()显性。纯合子右旋个体作母本与纯合子左旋个体作父本交配时,子一代全为右旋,子二代也全为右旋,但子二代中,有3/4的个体作母本时,其子代全为右旋,另外1/4的个休作母本时,其子代全为左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椎实螺的表现型受母本————(细胞质基因、基因型)制约,而与本代个体的基因型无关,其基因的传递————(遵循、不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

(3)让纯合子左螺旋(母体)与纯合子(父本)交配: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是——————---;用遗传图解表示子二代相互交配得到子二代的遗传过程和结果;子三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综合练习【例】石刁柏(嫩茎俗称芦笋)是一种名贵蔬菜,为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野生型石刁柏叶窄,产量低。在某野生种群中,发现生长着少数几株阔叶石刁柏(突变型),雌株、雄株均有,雄株的产量高于雌株。

(1)要大面积扩大种植突变型石刁柏,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大量繁殖。有人认为阔叶突变型株是具有杂种优势

或具有多倍体特点的缘故。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来鉴定突变型的出现是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组加倍所致?

(2)若已证实阔叶为基因突变所致,有两种可能:一是显性突变、二是隐性突变,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加以判定。(要

求写出杂交组合,杂交结果,得出结论)

(3)若已证实为阔叶显性突变所致,突变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还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加

以判定(要求写出杂合组合,杂交结果,得出结论)

(4)同为突变型的阔叶石刁柏,其雄株的产量与质量都超过雌株,请你从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提出两种合理的育种方

案。

(5)野生石刁柏种群历经百年,窄叶基因频率由98%变为10%,则石刁柏是否已发生了生物的进化,为什么?


相关内容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一.单元名称:显微镜下的世界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 2.能利用各种感官直接观察自然事物并能语言和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 特征. 3.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病毒也是生命中的一类. 知道细胞 ...

  • 高一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人教版
  • 高一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所采用的方法,是目前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2)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能力目标 (1)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最 ...

  • 稳态概念的构建
  • 新课标<稳态与环境>模块研究结题论文 稳态概念的构建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分为三个模块:<分子与细胞>模块生命的物质性观点.系统论观点比较突出:<遗传与进化>模块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变与不变相统一的观点比较突出:<稳态与环境>模块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

  • 2014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 2014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一.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文献法.实验法等. (一)实验法的基本步骤 (1)发现并提出问题 (2)收集相关信息 (3)作出假设 (4)设计实验方案 (5)实施实验并记录 (6)分析实验现象 (7)得出结论 (8)表达与交流 (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 ...

  • 生物说课稿
  •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上午好!我是XX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在说课前请允许我板书相应的内容.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课:分别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我 ...

  • 新课程标准教材与大纲版教材对比
  •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教材与大纲版教材对比解析 一.能力要求方面的对比分析 大纲版<考试说明>对学生生物学科能力的考查要求包括: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的能力四个方面.新课程标准的<考试大纲>对生物学科能力的考查依然是这四个能力,但是四个能力中的都有一 ...

  •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 课标大纲-课程标准 · · · · · · · · · · · · · · 第一部分 前 言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生物1:分子与细胞 生物2:遗传与进化 生物3:稳态与环境 二.选修部分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一.教学建议 二.评 ...

  •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
  •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1 ...

  •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打印精排
  • 七年级初中生物的第一课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实验课程的第一课,本节教材符合课标的要求,在教材编排上,文字优美,行云流水:安插了先进的科学知识以及许多精美的图片,并就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提出了很多问题,设置悬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本节的教学目标侧重放在情感.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