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游记

楼主:zhuyuans 时间:2013-09-25 18:25:00

黄鹤楼游记

黎秋山

2013年9月10日,我携夫人来到湖北武汉黄鹤楼游览。

黄鹤楼座落在武昌长江边的蛇山西坡,属于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并称中国江南三大名楼。景区东、西、南三个方向均有入口。南大门的城楼墙上,镌刻有米芾“天下江山第一楼”的草书,十分醒目,远远就吸引着游客。

黄鹤楼之所以能吸引天南地北的众多游客,首先在于其与楼并生的美丽的神话传说和屡遭劫难的沧桑身世。据历史文献记载,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本是一座供军事卫戍的瞭望塔楼。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记曰:“吴黄武二年,城江夏.以安戍地也。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三国归晋后,该楼失去军事意义,被商家据为酒店,并逐渐演变成为游人观光赏景的楼阁。而与楼名有关的种种神话传说也衍生、传播开来,并在一些颇有影响的野史志怪小说中得到辑录,如南朝科学家祖冲之的《述异记》、萧子显撰的《南齐书》、唐朝阎伯理转述之《图经》、宋代乐史的《太平寰宇记》、清朝褚人获的《坚瓠集》、以及《江夏县志》所引《报应录》和鲁迅先生辑录的《古小说钩沉》等。传说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说曾有人得道成仙,在此楼驾驭黄鹤升天而去。二说有仙道云游至此,为答谢店家热情款待,在楼墙上画了一只黄鹤。这只画在楼墙上的黄鹤能随歌声乐曲婆娑变幻,翩翩起舞,酒店因此声名远噪,顾客盈门,生意兴隆。后来有一地方恶霸企图霸占酒楼,道仙重来,召下黄鹤,乘鹤飞去。关于黄鹤楼的传说富于想象力,趣味盎然,浪漫动人,充满神异色彩,而现实中的黄鹤楼却频经兵燹焚祸,屡建屡废,劫难重重。仅在明清两代,黄鹤楼就曾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最后一座建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遗址上唯一遗留一个铜铸楼顶,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如今的黄鹤楼,是1981年10月重建的,1985年6月落成开放。

黄鹤楼名闻天下,吸引游人,还在于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后所留下的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黄鹤楼至唐时已颇具规模,登高望远,长江汉水交汇,潇湘原野渺茫,湖沼丘陵逶迤,享有三楚胜境,天下绝景之誉,江夏名士“游必于是,宴必于是”,往往诗兴大发。据粗略统计,今人收集到歌咏黄鹤楼的诗词共有1700多首,其中从唐朝到清代的著名诗词就有二百多首。历代名士如鲍照、崔颢、李白、王维、孟浩然、顾况、韩愈、刘禹锡、白居易、贾岛、杜牧、夏竦、苏轼、岳飞、陆游、辛弃疾、文天祥、贾岛、杨慎、张居正、孔尚任、袁枚、林则徐、康有为、毛泽东等都曾在黄鹤楼留下不朽篇章。被称为千古绝唱的首推唐朝诗人崔颢的七律《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的诗歌摹景抒情,感情真挚,自然宏丽,气概苍莽,奔放不羁,把黄鹤楼的环境、雄姿、传说和登临感受写得出神入化,淋漓尽致,以至于严羽《沧浪诗话》高度评曰:“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传说大诗人李白登临黄鹤楼,看到了崔颢的佳作,一度搁笔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尔后李白曾写过不下五首与黄鹤楼相关的诗词,最为著名的是七言绝句《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全诗气势磅礴,情景交融,与崔颢的诗同为人所称道,堪称珠联璧合,千古流传,黄鹤楼因此名气大盛。

黄鹤楼之所以引人入胜,更重要的原因是其瑰丽的自然与人文景色。黄鹤楼自古以来都不是一座孤立的楼阁建筑,进入景区,茵青叶绿,花红水碧,可以看到鹅池、碑廊、落梅轩、紫薇园、岳飞广场、涌月台、白云阁、文苑、紫竹苑、崔颢题诗图、搁笔亭、毛泽东词亭、九九归鹤图、千禧钟等池、亭、轩、廊、坊仿古建筑群,前呼后拥,高低错落,布列有序、构思精妙,无不突显渲染神话、传说、历史的文化氛围,让人浮想联翩,如临仙境,如入世外,为黄鹤楼平添几分神秘与诗意。尤其是黄鹤楼台阶前的黄鹤池人工喷雾时,烟绕雾罩,龟、蛇、鹤三种吉祥动物的铜雕在云蒸霞蔚中忽隐忽现,栩栩如生,更让人觉得神秘莫测,飘然若仙。

黄鹤楼在景区高坡上巍然耸立。这是一座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楼阁式建筑物,平面设计为中国古建筑传统的四面套八边形,象征“四面八方”。楼高约五十余米,分五层,每层均设抱厦(俗称跑马廊、回廊),形成“外五内九”层次结构。72根红色大圆柱拔地而起,雄浑稳健支撑着大楼。层层飞檐,每层飞檐有12个翘角,共计60个。飞檐斗拱,昂然向上,凌空舒展,仿佛鹤翼举翅腾飞。每个翘角下均悬挂铜铃,迎风清韵,悠远雅馨。各层檐面及楼顶上均铺黄琉璃瓦,屋顶正中置彩色琉璃砖镶嵌而成的葫芦形宝顶。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十分瑰丽堂皇。古朴里饱凝隽逸,雄伟中流露精致,庄重而不失典雅,大方而个性张扬,极富韵律与美感。正如时人所誉:“黄鹤楼,有一个腾空而起的雄姿,也有一个从天而降的气势”。

徐步环绕仰瞻黄鹤楼,东南西北,以西为正,四面皆有名家撰写题书的牌匾楹联。顶层檐下博凤板之间有四块黑底金字巨匾。西方匾额为“黄鹤楼”,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舒同老人所书。楼东匾额为“楚天极目”,取自毛泽东词句“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楼北匾额为“北斗平临”,形容楼之高。楼南匾额为“南维高拱”,南维:指南边星宿;高拱:高高在上。楼底层四面门廊门柱中,亦悬挂匾额联语。西门匾额“气吞云梦”,为赵朴初先生所书,出自唐孟浩然诗句“气吞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极言黄鹤楼气魄之盛;联语为“由是路入是门奇树穿云诗外蓬瀛来眼底,登斯楼览斯景怒江劈峡画中天地壮人间”。东门匾额为“帘卷乾坤”,联语为“龟伏蛇盘对唱大江东去也,天高地阔且看黄鹤再来兮”。北门匾额为“云横九派”,取自毛泽东诗句“云横九派浮黄鹤”;联语为“鹤舞帆飞两水浪开东海日,楼成景换五洲客醉楚天春”。南门匾额为“势连衡岳”,联语为“飞阁出重霄环顾三楚风云顿觉诗情来眼底,名城留胜迹相迎五洲宾客常怀友谊话楼头”。这些匾额楹联笔力雄厚,意境深远,给黄鹤楼平添不少风韵,读之胸怡襟畅,神气荡然。

走进黄鹤楼,沿楼梯逐层拾级而上,各层雕梁画栋,都绘有以仙鹤为主体,龙凤、云纹、花草为陪衬的图案,围绕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进行精心布置和陈列,层层内容不同,风格各有特色。一层大厅墙壁镶嵌一幅高达9米的《白云黄鹤图》彩色陶瓷壁画,绘有黄鹤楼,白云江水,仙人横吹玉笛,骑鹤腾空,非常生动逼真。厅柱悬“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楹联,厅内陈列着历代有关黄鹤楼的重要文献、著作和绘画的影印本或复制件。二楼大厅正面墙上用大理石镌刻唐代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两侧墙上分别镶嵌主题为《孙权筑城》、《周瑜设宴》的瓷画。三楼厅内系列壁画名为《文人荟萃风流千古》,绘有崔颢、李白、杜牧、白居易、刘禹锡、王维、孟浩然、贾岛、顾况、宋之问、岳飞、陆游、范成大等13位唐宋著名人物的绣像,并将他们歌咏黄鹤楼的诗词题录旁边。四楼以红木屏风间隔,展示一些当代名人书画作品,供游客欣赏、选购。五楼厅内墙上悬有10幅壁画,以“江天浩瀚”为共同主题,表现长江的自然风光、人文风采及黄鹤楼的沧桑变化。厅柱悬“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楹联,与壁画相得益彰,气概非凡。然而,走出厅堂,站在顶层回廊凭栏眺览,我更感觉心旷神怡,虑清气爽。李白笔下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之情景已不可眼前再现了,崔颢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之意境尚能够萦绕心头。黄鹤楼上擎青天,临江而立,楼阁重叠,飞檐交错,似与云霞比翼。蛇山匍匐,龟山逶迤,长江烟波浩渺,长江大桥犹如巨龙卧江蜿蜒,桥上大小车辆川流不息,桥旁高低楼厦星罗棋布,一派都市繁华气息。民谚云:“国运昌则楼运盛。”我想,这也许才是黄鹤楼受人青睐、被人吟诵的真正因素所在?!

楼主:zhuyuans 时间:2013-09-25 18:25:00

黄鹤楼游记

黎秋山

2013年9月10日,我携夫人来到湖北武汉黄鹤楼游览。

黄鹤楼座落在武昌长江边的蛇山西坡,属于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并称中国江南三大名楼。景区东、西、南三个方向均有入口。南大门的城楼墙上,镌刻有米芾“天下江山第一楼”的草书,十分醒目,远远就吸引着游客。

黄鹤楼之所以能吸引天南地北的众多游客,首先在于其与楼并生的美丽的神话传说和屡遭劫难的沧桑身世。据历史文献记载,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本是一座供军事卫戍的瞭望塔楼。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记曰:“吴黄武二年,城江夏.以安戍地也。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三国归晋后,该楼失去军事意义,被商家据为酒店,并逐渐演变成为游人观光赏景的楼阁。而与楼名有关的种种神话传说也衍生、传播开来,并在一些颇有影响的野史志怪小说中得到辑录,如南朝科学家祖冲之的《述异记》、萧子显撰的《南齐书》、唐朝阎伯理转述之《图经》、宋代乐史的《太平寰宇记》、清朝褚人获的《坚瓠集》、以及《江夏县志》所引《报应录》和鲁迅先生辑录的《古小说钩沉》等。传说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说曾有人得道成仙,在此楼驾驭黄鹤升天而去。二说有仙道云游至此,为答谢店家热情款待,在楼墙上画了一只黄鹤。这只画在楼墙上的黄鹤能随歌声乐曲婆娑变幻,翩翩起舞,酒店因此声名远噪,顾客盈门,生意兴隆。后来有一地方恶霸企图霸占酒楼,道仙重来,召下黄鹤,乘鹤飞去。关于黄鹤楼的传说富于想象力,趣味盎然,浪漫动人,充满神异色彩,而现实中的黄鹤楼却频经兵燹焚祸,屡建屡废,劫难重重。仅在明清两代,黄鹤楼就曾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最后一座建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遗址上唯一遗留一个铜铸楼顶,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如今的黄鹤楼,是1981年10月重建的,1985年6月落成开放。

黄鹤楼名闻天下,吸引游人,还在于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后所留下的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黄鹤楼至唐时已颇具规模,登高望远,长江汉水交汇,潇湘原野渺茫,湖沼丘陵逶迤,享有三楚胜境,天下绝景之誉,江夏名士“游必于是,宴必于是”,往往诗兴大发。据粗略统计,今人收集到歌咏黄鹤楼的诗词共有1700多首,其中从唐朝到清代的著名诗词就有二百多首。历代名士如鲍照、崔颢、李白、王维、孟浩然、顾况、韩愈、刘禹锡、白居易、贾岛、杜牧、夏竦、苏轼、岳飞、陆游、辛弃疾、文天祥、贾岛、杨慎、张居正、孔尚任、袁枚、林则徐、康有为、毛泽东等都曾在黄鹤楼留下不朽篇章。被称为千古绝唱的首推唐朝诗人崔颢的七律《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的诗歌摹景抒情,感情真挚,自然宏丽,气概苍莽,奔放不羁,把黄鹤楼的环境、雄姿、传说和登临感受写得出神入化,淋漓尽致,以至于严羽《沧浪诗话》高度评曰:“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传说大诗人李白登临黄鹤楼,看到了崔颢的佳作,一度搁笔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尔后李白曾写过不下五首与黄鹤楼相关的诗词,最为著名的是七言绝句《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全诗气势磅礴,情景交融,与崔颢的诗同为人所称道,堪称珠联璧合,千古流传,黄鹤楼因此名气大盛。

黄鹤楼之所以引人入胜,更重要的原因是其瑰丽的自然与人文景色。黄鹤楼自古以来都不是一座孤立的楼阁建筑,进入景区,茵青叶绿,花红水碧,可以看到鹅池、碑廊、落梅轩、紫薇园、岳飞广场、涌月台、白云阁、文苑、紫竹苑、崔颢题诗图、搁笔亭、毛泽东词亭、九九归鹤图、千禧钟等池、亭、轩、廊、坊仿古建筑群,前呼后拥,高低错落,布列有序、构思精妙,无不突显渲染神话、传说、历史的文化氛围,让人浮想联翩,如临仙境,如入世外,为黄鹤楼平添几分神秘与诗意。尤其是黄鹤楼台阶前的黄鹤池人工喷雾时,烟绕雾罩,龟、蛇、鹤三种吉祥动物的铜雕在云蒸霞蔚中忽隐忽现,栩栩如生,更让人觉得神秘莫测,飘然若仙。

黄鹤楼在景区高坡上巍然耸立。这是一座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楼阁式建筑物,平面设计为中国古建筑传统的四面套八边形,象征“四面八方”。楼高约五十余米,分五层,每层均设抱厦(俗称跑马廊、回廊),形成“外五内九”层次结构。72根红色大圆柱拔地而起,雄浑稳健支撑着大楼。层层飞檐,每层飞檐有12个翘角,共计60个。飞檐斗拱,昂然向上,凌空舒展,仿佛鹤翼举翅腾飞。每个翘角下均悬挂铜铃,迎风清韵,悠远雅馨。各层檐面及楼顶上均铺黄琉璃瓦,屋顶正中置彩色琉璃砖镶嵌而成的葫芦形宝顶。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十分瑰丽堂皇。古朴里饱凝隽逸,雄伟中流露精致,庄重而不失典雅,大方而个性张扬,极富韵律与美感。正如时人所誉:“黄鹤楼,有一个腾空而起的雄姿,也有一个从天而降的气势”。

徐步环绕仰瞻黄鹤楼,东南西北,以西为正,四面皆有名家撰写题书的牌匾楹联。顶层檐下博凤板之间有四块黑底金字巨匾。西方匾额为“黄鹤楼”,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舒同老人所书。楼东匾额为“楚天极目”,取自毛泽东词句“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楼北匾额为“北斗平临”,形容楼之高。楼南匾额为“南维高拱”,南维:指南边星宿;高拱:高高在上。楼底层四面门廊门柱中,亦悬挂匾额联语。西门匾额“气吞云梦”,为赵朴初先生所书,出自唐孟浩然诗句“气吞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极言黄鹤楼气魄之盛;联语为“由是路入是门奇树穿云诗外蓬瀛来眼底,登斯楼览斯景怒江劈峡画中天地壮人间”。东门匾额为“帘卷乾坤”,联语为“龟伏蛇盘对唱大江东去也,天高地阔且看黄鹤再来兮”。北门匾额为“云横九派”,取自毛泽东诗句“云横九派浮黄鹤”;联语为“鹤舞帆飞两水浪开东海日,楼成景换五洲客醉楚天春”。南门匾额为“势连衡岳”,联语为“飞阁出重霄环顾三楚风云顿觉诗情来眼底,名城留胜迹相迎五洲宾客常怀友谊话楼头”。这些匾额楹联笔力雄厚,意境深远,给黄鹤楼平添不少风韵,读之胸怡襟畅,神气荡然。

走进黄鹤楼,沿楼梯逐层拾级而上,各层雕梁画栋,都绘有以仙鹤为主体,龙凤、云纹、花草为陪衬的图案,围绕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进行精心布置和陈列,层层内容不同,风格各有特色。一层大厅墙壁镶嵌一幅高达9米的《白云黄鹤图》彩色陶瓷壁画,绘有黄鹤楼,白云江水,仙人横吹玉笛,骑鹤腾空,非常生动逼真。厅柱悬“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楹联,厅内陈列着历代有关黄鹤楼的重要文献、著作和绘画的影印本或复制件。二楼大厅正面墙上用大理石镌刻唐代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两侧墙上分别镶嵌主题为《孙权筑城》、《周瑜设宴》的瓷画。三楼厅内系列壁画名为《文人荟萃风流千古》,绘有崔颢、李白、杜牧、白居易、刘禹锡、王维、孟浩然、贾岛、顾况、宋之问、岳飞、陆游、范成大等13位唐宋著名人物的绣像,并将他们歌咏黄鹤楼的诗词题录旁边。四楼以红木屏风间隔,展示一些当代名人书画作品,供游客欣赏、选购。五楼厅内墙上悬有10幅壁画,以“江天浩瀚”为共同主题,表现长江的自然风光、人文风采及黄鹤楼的沧桑变化。厅柱悬“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楹联,与壁画相得益彰,气概非凡。然而,走出厅堂,站在顶层回廊凭栏眺览,我更感觉心旷神怡,虑清气爽。李白笔下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之情景已不可眼前再现了,崔颢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之意境尚能够萦绕心头。黄鹤楼上擎青天,临江而立,楼阁重叠,飞檐交错,似与云霞比翼。蛇山匍匐,龟山逶迤,长江烟波浩渺,长江大桥犹如巨龙卧江蜿蜒,桥上大小车辆川流不息,桥旁高低楼厦星罗棋布,一派都市繁华气息。民谚云:“国运昌则楼运盛。”我想,这也许才是黄鹤楼受人青睐、被人吟诵的真正因素所在?!


相关内容

  • 春节游记作文700字
  • 篇一:春节游记 今年过年,坐着老爸开的车,我来到了山东济南. 济南是山东省会,有"泉城"之称.既然是泉城,那就肯定有许多泉啦!而我们去的,就是济南最大的泉,"趵突泉". 来到了趵突泉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大石头,长满了青苔.上面刻着三个字:趵突泉. 绕过大石头 ...

  • 罗雪婷:黄鹤楼游记
  • 黄鹤楼游记 罗雪婷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我高声吟诵着崔颢的<黄鹤楼>,站在了黄鹤楼公园的南大门前.此刻我心潮澎湃.因为今天,这个伟大的日子,我们一行四人,即将登上这"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 ...

  • 天鹅湖游记
  • 天鹅湖游记 一个人类的奇迹--天鹅湖,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天鹅湖原名广南水库,位于东营市东营区东部广利河南岸滨海地带,距东营市东城15公里. 乘车来到天鹅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波光粼粼的湖面.丽日晴空,墨绿色的湖面上水禽在嬉戏,不时有金色的大鲤鱼跃出水面:烟雨朦胧中,湖中太阳岛上的亭台楼 ...

  • 七年级期末复习资料(0415)
  • 七年级期末复习资料 一. 生字词 <松鼠>: 驯xùn良 矫jiǎo健 缨yīng 榛zhēn 榉jǔ实 蛰zhã伏 苔tái藓xiǎn <松树金龟子>: 锹qiāo 颚â 献媚mâi 无动于衷zhōng 抑yì郁yù 螽zhōng斯 <国宝-大熊猫>: 濒bīn ...

  • 小学生背诵优秀诗文
  • 关于小学生优秀诗文推荐篇目的建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现推荐如下必背古诗文70篇,其他由任课教师补充推荐. 一.<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第一学段(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

  • 国庆节游记
  • 10月1日和我父母一起搭火车去武汉玩,那天雨我们冲在那里住了.下午我们去了动物园,动物有狮子,老虎,猴子和大象,特别是大象,会跳舞,水,田野尖叫.水族表演更是有趣,小海狮真的很聪明,它会打球,也会打圈,我很高兴拍手.第二天早上,我们来到武汉汉口,终点,上了豪华巡航到武昌.我第一次看到长江和长江大桥, ...

  • 中考语文名著与诗词赏析阅读试题
  • 中考名著与诗词赏析阅读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语文课程标准: 第四学段(7-9年级)"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 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 2007 年宜宾市语文科考试说明:" ...

  • 中国传统文化积累
  • 一.数字 (2)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 墨 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 杜牧 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乐府双璧:木兰词 孔雀东南飞 史学双璧:史记 资治通鉴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 郭沫若 (3)佛教三宝:佛(大知大觉的) 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 ...

  • 小升初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 小升初语文文学常识大全(一) 1.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