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中国道路

对话人

王英津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谢 韬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

张清敏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经过38年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的发展,关键在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论坛如是说。近年来,“中国”因素逐渐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热点。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海外学者纷纷将目光聚焦于中国快速发展的原因。本期“学海观潮”邀请学者探析中国道路与经验,试图回答为何中国道路在人类文明多样化发展进程中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道路根植于中国实践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经验是近年来备受国际舆论关注的关键词之一,此外还有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等。该如何评价中国的发展道路?

王英津:衡量一个政治体制模式好或不好的标准是: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否解决社会所面临的问题。依此标准来审视,中国的政治体制模式值得肯定。

中国的政治体制模式必须以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原则为基础,能有效地保证政治体制的效率,保障政治一体化和社会稳定发展,同时必须适应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条件。在建立中国特色政治体制模式过程中,需要警惕法国学者佩雷菲特在《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中所揭示的发展逻辑,避免出现因转型过急而导致的“风化脱落或解体”风险,适时完成国家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的现代化转型,注重打造政府的法理型权威。

张清敏:谈到中国经验时,人们往往关注中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我想强调,中国在经济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与中国在外交领域的杰出工作是分不开的。政治的连续性决定了外交工作的连续性,外交工作的连续性又体现国内政治的连续性。中国始终谋求与西方大国关系的稳定,积极发展合作,坚持和平外交政策,遵循了外交的本质,保持了外交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可以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走了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与历史上大国通过战争争夺世界霸权、走向权力之巅的老路有着根本的不同。

从地缘角度看,中国有着众多的“邻居”,保持周边关系的良好发展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经验。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改善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进而通过实际行动建立和加深相互之间的信任。比如,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积极行动赢得了周边国家的信赖。再如,中国把历史遗留的、敏感的海洋领土争议问题,置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发展大战略中考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而不是让这些争议主导中国与邻国发展合作关系的大局,进而与东盟形成了命运共同体,迎来双边发展的“黄金十年”。这些外交经验,都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中国崩溃论”在实践中破产

《中国社会科学报》: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西方也有一些诸如“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声音。这些声音经过实践的检验,并没有成为现实。是什么导致这些声音在西方层出不穷?

谢韬:“中国崩溃论”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章家敦。他在2001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中国即将崩溃》,宣称他的“预言”将在5—10年内成为现实。然而,中国并没有像他所预言的那样,在2006年或者2011年“崩溃”。因此,章家敦在2011年发表了一篇文章《中国即将崩溃:2012版》。在文章中,他承认自己原来的预言错了,但是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预言:“我敢打赌,中国将在2012年崩溃。”今年已经是2017年了,章家敦已无力再来一个“中国即将崩溃:2018版”。

不可否认,新世纪以来中国在经济、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正面临严峻挑战。然而环顾世界,其他国家也都面临类似的挑战。尤其是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社会贫富差距严重,基础设施破旧不堪,公共教育水平下滑,财政赤字巨大。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他的畅销书《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败》中如此描述美国:家族统治重新抬头,法院和政党治国,由于多重否决而深陷政治僵局。在大西洋彼岸,许多欧洲民主国家也面临着相似的问题。然而,却从未有人宣称美国或者欧洲即将崩溃。

“所有国家,威权或民主,都会走向衰败”,福山这样写道,“关键是看这些国家是否有能力解决自身问题并重新焕发活力”。然而,面对社会矛盾的高发期,中国正在经历不同以往的政治历练,但与多数西方民主国家陷入危机困境不同,中华民族在浴火新生中的伟大复兴必将为世人所敬重。

第一页1 2 >>最后页

对话人

王英津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谢 韬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

张清敏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经过38年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的发展,关键在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论坛如是说。近年来,“中国”因素逐渐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热点。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海外学者纷纷将目光聚焦于中国快速发展的原因。本期“学海观潮”邀请学者探析中国道路与经验,试图回答为何中国道路在人类文明多样化发展进程中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道路根植于中国实践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经验是近年来备受国际舆论关注的关键词之一,此外还有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等。该如何评价中国的发展道路?

王英津:衡量一个政治体制模式好或不好的标准是: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否解决社会所面临的问题。依此标准来审视,中国的政治体制模式值得肯定。

中国的政治体制模式必须以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原则为基础,能有效地保证政治体制的效率,保障政治一体化和社会稳定发展,同时必须适应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条件。在建立中国特色政治体制模式过程中,需要警惕法国学者佩雷菲特在《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中所揭示的发展逻辑,避免出现因转型过急而导致的“风化脱落或解体”风险,适时完成国家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的现代化转型,注重打造政府的法理型权威。

张清敏:谈到中国经验时,人们往往关注中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我想强调,中国在经济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与中国在外交领域的杰出工作是分不开的。政治的连续性决定了外交工作的连续性,外交工作的连续性又体现国内政治的连续性。中国始终谋求与西方大国关系的稳定,积极发展合作,坚持和平外交政策,遵循了外交的本质,保持了外交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可以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走了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与历史上大国通过战争争夺世界霸权、走向权力之巅的老路有着根本的不同。

从地缘角度看,中国有着众多的“邻居”,保持周边关系的良好发展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经验。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改善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进而通过实际行动建立和加深相互之间的信任。比如,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积极行动赢得了周边国家的信赖。再如,中国把历史遗留的、敏感的海洋领土争议问题,置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发展大战略中考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而不是让这些争议主导中国与邻国发展合作关系的大局,进而与东盟形成了命运共同体,迎来双边发展的“黄金十年”。这些外交经验,都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中国崩溃论”在实践中破产

《中国社会科学报》: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西方也有一些诸如“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声音。这些声音经过实践的检验,并没有成为现实。是什么导致这些声音在西方层出不穷?

谢韬:“中国崩溃论”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章家敦。他在2001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中国即将崩溃》,宣称他的“预言”将在5—10年内成为现实。然而,中国并没有像他所预言的那样,在2006年或者2011年“崩溃”。因此,章家敦在2011年发表了一篇文章《中国即将崩溃:2012版》。在文章中,他承认自己原来的预言错了,但是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预言:“我敢打赌,中国将在2012年崩溃。”今年已经是2017年了,章家敦已无力再来一个“中国即将崩溃:2018版”。

不可否认,新世纪以来中国在经济、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正面临严峻挑战。然而环顾世界,其他国家也都面临类似的挑战。尤其是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社会贫富差距严重,基础设施破旧不堪,公共教育水平下滑,财政赤字巨大。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他的畅销书《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败》中如此描述美国:家族统治重新抬头,法院和政党治国,由于多重否决而深陷政治僵局。在大西洋彼岸,许多欧洲民主国家也面临着相似的问题。然而,却从未有人宣称美国或者欧洲即将崩溃。

“所有国家,威权或民主,都会走向衰败”,福山这样写道,“关键是看这些国家是否有能力解决自身问题并重新焕发活力”。然而,面对社会矛盾的高发期,中国正在经历不同以往的政治历练,但与多数西方民主国家陷入危机困境不同,中华民族在浴火新生中的伟大复兴必将为世人所敬重。

第一页1 2 >>最后页


相关内容

  • 浅论我国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进程
  • 浅论我国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进程 二十世纪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建设事业从无到有,由基础逐渐深入,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被置于越来越高的地位,不断发展完善.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 ...

  • 中国梦统合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 2014年10月29日 16:51: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孙向军 字号:[ 大 中 小 ]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在新的历史起点和水平上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中国梦无疑是一个全新的.独创性的同时又对全体人 ...

  • 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研究
  •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2月/28日/第007版 理论月刊・特稿 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几个问题 王巍 文明的形成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重大的变革之一,对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的研究是人类历史研究中几个最为重大的课题之一. 一.对"文明"以及"文明起源"相关概 ...

  • 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 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求是>2016年第07期 孙正聿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这不是自封的,也不是一句空洞的套话,更不是一种狭隘的宗派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在于它的实事求是的理论力量.改变世界的实践力量和与时俱进的生命活力,在于它是真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和& ...

  • 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 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指出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思想.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中国特色 ...

  • 江苏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 江苏省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本书按模块编写,共有三个必修模块,六个选修模块.每个模块先综述其课程目标,然后通过"内容标准--教学要求--教学建议--史论共享"四个栏目,具体解读和阐释每个专题的内容标准.教学要求和教学建议. " ...

  • 谱写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壮丽篇章
  • 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回顾中国共产党团结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为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增强了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

  •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世界意义
  •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世界意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 神) 李 文 < 人民日报 >( 2016年10月27日 07 版)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没有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 ...

  • 2014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考前指导历史试题含答案
  • 2014年高考历史考前辅导材料 一.社会现实七大热点讲解与训练 热点1 中国梦 热点扫描 2012年11月29日,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不久的习近 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 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