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社会学概论]大纲复习资料整理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 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社会学的创立与早期代表人物

1. 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1)社会变革的需要

(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3)社会思想和社会经验研究的产物

2. 创立时期代表人物:

(1)奥古斯特. 孔德《实证哲学教程》。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人,被称为“社会学之父”。学说:

①科学的序列。

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个部分。

三阶段法则(人类理性发展:神学、哲学、实证;人类社会:军事、过渡、工业) 秩序和进步是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核心概念。

③研究方法。必须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 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法。

(2)赫伯特·斯宾塞:《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伦理学原理》。 ①社会有机体论;②社会进化论

(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读物》,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第一本教科书

3. 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

(1)涂尔干:《社会劳动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自杀论》。创办《社会学年鉴》。社会学年鉴学派的创始人,继承和发展了孔德创立的社会学。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是由涂尔干创建的。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②个人与社会③功能分析

(2)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

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①理解社会学②社会行动类型③理想类型④科层制(官僚制)

第二节 社会学的发展

1. 社会学中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欧洲转移的美国,首先在美国发展为制度化学科。(1)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斯莫尔、托马斯、帕克、伯吉斯。后期的主帅布鲁斯 主要学术成就:

第一,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研究,使社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第二,开创了人文区位学研究的先河。

第三,创建符号互动论。 (2)现代结构功能学派

2. 二战后欧洲社会学的发展特点:

(1)社会学的研究重心转向现实社会

(2)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多样化

(3)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已趋向多元化

(4)欧洲社会学的制度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3. 苏俄社会学:米海洛夫斯基创立了主观社会学,列宁和普列汉诺夫对他们的主观社会学

进行了有力的批评。普列汉诺夫和布哈林是当时苏联社会学的主要人物。

4. 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历史分期:

传入时期(1891-1911):谭嗣同/严复/章太炎

成长时期(1912-1927):余天休/陈达

建设时期(1928-1952):许仕廉/张鸿钧/晏阳初/李景汉/费孝通 毛泽东

恢复重建(1979- ):费孝通/田汝康/雷洁琼/王康

第三节 社会学本土化

1. 本土化:使移植进来的某一事物扎根于本乡本土,适应本土的特性,并萌芽、成长、壮大。社会学本土化是一种使外来社会学与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学术过程。

2. 社会学在中国的本土化的主要倡导人物:许仕廉/孙本文/吴文藻。晏阳初等人的乡村建设和社区发展理论、潘光旦的“位育”理论、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等已经成为具有影响的研究中国社会的重要理论观点。

3. 实现社会学中国化的基本做法:

(1)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应当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把研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社会化作为社会学的基本任务;

(3)立足中国社会的现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理论经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使社会学的研究与教学能切实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4)采取积极的态度,在借鉴国外社会学的中国过去社会学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逐步建立中国社会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形成中国社会学学派;

(5)造就一支愿意并有能力为奋斗的社会学专业队伍。

4. 社会学本土化是社会学发展的必然进程,在中国,社会学本土化是与社会学中国化相一

致的,起步于20世纪20、30年代,20世纪后期得到了更自觉、更明确、更有组织的推行。在中国,社会学本土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第二章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学

1. 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

2. 社会学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实证性和应用性。

3. 研究对象/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节 社会学的功能 1. 研究功能:

①描述性功能:指那些为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②解释性功能:指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

③预测性功能:和描述、解释功能相联系的高一层次的目标是预测功能。是要提示将来的社会事件和状态是怎样的。 ④规范性功能:社会研究在回答‘将会怎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应该怎样’的问题。

2. 教育功能:①帮助人们自觉的完成社会化。②帮助人们合理选择。

3. 社会管理功能:①建立规范②提供模式③反馈信息。

4. 社会批评功能:对旧的思想、旧的观念和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行为进行揭露,实事求

是地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克服和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节 社会学研究方法

1. 社会学研究方法:主要是指以实证的方式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所产生、形成、变化的人们的关系、行为、态度以及各种社会现象进行科学探索的一种研究方法。

2. 社会学实证研究的一般程序:筹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

3. 社会学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 (1)问卷调查:是以问题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

(2)实地研究:又称田野调查(英国马林诺夫斯基),它是一种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交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可分为参与观察和个案研究。①参与观察是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社会活动中,使自己成为被研究群体中的一员的一种观察方法。②个案研究:对某个社会单位的生活全过程或关于它的某方面的个别事例和整体相关联的一种研究方法。

(3)社会实验方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证实社会现象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4)非介入性研究方法:是通过搜集现在了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分析和探讨各种个人与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4. 社会学研究的分析方法:

(1)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实地研究和非介入性研究属于定性方法。

(2)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问卷调查和实验方法属于定量方法。

5.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

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是经常配合使用的。在进行定量分析之前,研究者须借助定性方法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压电行定性分析过程中,研究者又须借助定量研究确定现象发生质变的数量界限和引起质变的原因。

两者的不同点有:①着重点不同②依据不同③手段不同④学科基础不同⑤在研究中所处的层次不同⑥结论表述形式不同。定性方法是定量方法的基础,是它的指南,但只有同时运用定量方法,才能在精确定量的根据下准确定性。这是二者的辩证关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是社会学研究的正确方向。

第四节 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观点

1. 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依他们的意志

为转移的生产关系。

2. 结构功能理论:美国帕森斯

社会行动的三个要素:目标、情境和规范

3. 冲突理论:

功能冲突论(刘易斯. 科塞)

辩证冲突论:(R. 达伦多夫)

雷克斯:社会分配、社会整合、社会变迁

4. 交换理论(霍曼斯和布劳创立):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

5. 符号互动论(赫伯特. 布鲁诺、欧文. 戈夫曼):社会是人们运用符号互动的结果。

6. 其他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舒茨的现象社会学理论、加芬克尔为代表的常人方法学、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哈贝马斯的沟通理论、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布迪厄的结构主义的建构主义。

第三章 社 会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

1. 社会的含义:是以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2. 基本特征是:

①社会以人为主体 ②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③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④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

3. 社会唯名论:只有个人才是真正的存在,而社会只有一个名称,用来方便地称呼构成社

会的许多的个人,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主要代表人物:马克斯·韦伯)

4. 社会唯实论:社会唯实论者也称社会实在论,和社会唯名论者相反,它把社会视为超越

个人的客观存在。(主要代表人物:阿奎那、法国的涂尔干)

5. 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的基本观点:

(1)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2)劳动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3)需要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动力

(4)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5)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科学的社会观。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其科学性:

①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

②发展性和创造性是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的生命之所在。

③马克思主义社会观与具体社会生活相结合,创造性地促进社会关系良性运行,从而推进了自身的丰富和发展。

④马克思主义社会观在同形形色色的错误社会观的不断斗争中发展,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总之,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一种发展创造的、开放的、生气勃勃的思想体系,而不是一个封闭的、僵化的思想体系。

第二节 社会结构

1. 个人与社会:相互联系的具有层次性的四个体系

①角色人格体系②价值规范体系③权力制度体系④行为交换体系

2.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初级社会关系与次级社会关系

结合关系和对应关系

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3. 如何建立与发展新型的社会关系?

①逐步建立健全新型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②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③加强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建设

④加速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用法律形式保护已经建立的新型关系和促进消除陈旧落后的社会关系。

4. 社会结构:一般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5.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观

6. 以劳动或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作为社会的基础,社会的基本结构必然是生产力与生

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体系。

第三节 社会的基本要素

1. 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自然资源、人口资源和文化资源。

2. 人口资源:是指在特定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的人的总称。

具有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3. 人力资源:指表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体现了包含在人体

内的生产能力。其是在各种生产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主动要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经济资源。 4. 人口数量:是对人口资源的量的规定性,指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有生命的个体总和,通

常人口数量指的是人口规模。 5. 人口质量:也称人口素质,是对人口资源的质的规定性,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

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等。

6. 自然资源:是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

条件。

7. 自然资源分类:①环境资源②生物资源 ③矿产资源。

8. 自然资源特点:有限性、潜力无限性、系统性和空间分布不均匀。

9.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和机会构成

危害的发展。

10. 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矛盾: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决定了可持续发展

的内在矛盾。

①从人与自然的矛盾来看,人类的祖先类人猿原来是自然界的怀部分,与其他动物一样处于又斗争又互助的自然系统之中。人们必须寻求一种使人类得以持续发展的道路,即人与自然团伙调发展的道路。然而人口高速增长与资源短缺短时间内不可调和。

②从人与人的关系及其矛盾来看,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不可能以个人为单位各自孤立地进行,人们必须在活动中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才能取得成功。然而,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的不平衡不平等与利益冲突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

11. 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意义深远的。

①可持有异议续发展尤其突出强调的是发展,消除贫困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

②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并强调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进程一个重要弧形成部分,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要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

③强调代际之间的机会均等,指出当代人享有的正当的环境权利,后代人出同样享有这些权利。

④强调了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法,要求人们在生产时要少投入多产出在消费时要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

⑤要求人们必须彻底改变对自然界的传统态度,建立起新的伦理道德和价值标准,不再把自然界看作是被人类随意盘剥和利用的对象,而应看作人类的资源和价值源泉。

第四章 文 化

第一节 什么是文化

1. 文化: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去解释。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

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精神文化,甚至是专指文学艺术、音乐、体育等。

2. 文化的特征:创造性、习得性、共享性、连续积累性、特殊性和共性

3. 文化的构成要素:

物质形态要素、精神形态要素、语言符号要素、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要素

4. 文化的结构 ①文化特质: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也称文化元素。

②文化集丛:功能上互相整合的一组文化特质,它们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一项功能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这些文化特质就组成一个文化集丛。 ③文化模式:指由许多文化集丛结合而成的一个文化整体,而与其他文化模式互相区别。

5. 文化的功能:①社会整合功能②社会导向功能③反功能(文化也会对社会整合与社会进

步起着阻碍甚至破坏作用,此即文化的反功能。一般发生在两种情况下:一是文化滞后现象发生时,精神文化会对物质文化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另一种情况是发生在反文化群体和某些亚文化群体中。每个社会除了主流文化之外,都存在着一引起次属文化,也称亚文化。)

第二节 文化的规范体系(习俗、道德、法律和宗教)

1. 习俗

概念:也称民俗,是指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被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模式。

特征:①习俗根植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

②习俗还和社会环境有关

③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④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功能:是调整人们行为的重要社会规范,它的调整范围最普遍。 2. 道德

概念: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的行为的观念和规范,是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价值标准。现阶段我国的道德标准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3. 法律 概念: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行的社会规范。

本质:统治阶级意志,是最具有强制力的社会行为规范。 特征:①公正性,是指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强制性与社会习俗和道德不同,法律是依靠国家权力保证其施行的。

社会功能:①惩罚功能②威慑功能③教育功能

4. 宗教 概念:从本质上说是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幻想,是对神的敬畏与信仰。

正向功能:①促进社会团结,维持社会秩序

②振奋民众精神,促进社会发展

③寻求生活意义,为个人提供精神安慰。

5. 宗教和邪教的区别:邪教是打着宗教幌子的反人类,反文化的组织。邪教与宗教有本质

不同,①宗教劝人热爱生活,尊重世俗维护社会秩序;邪教宣扬世界是末日,贬低世俗,劝人毁灭,破坏社会秩序。②宗教的神是超人间的,宗教教义有经典;邪教的神就在人间,它把生活在现世的教主当作神,把教主的话视为经典。③宗教宣传博爱、爱教徒、爱大众;邪教害人,以残忍手段残害信徒,残害他人。

第三节 文化交流

1. 文化交流:是指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文化交流是文化的固有属性,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2. 文化交流包括:

(1)文化传播 概念:指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采借或吸必的过程。

过程:(美国人类学家林顿把文化传播分为三个阶段)

A接触与显示阶段 B选择阶段 C采纳融合阶段。

媒体:最原始最基本的媒体是人。书籍、大众传媒、电子网络。

(2)文化采借(又译文化杂交) 概念:指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 文化融合:对采借过来的文化元素,要放在本土文化中进行磨合,乃至改造,使之于本土文化协调起来,融为一体的过程。

(3)文化冲突

概念:指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态

根源:除了民族性之外,更有阶级性。

第五章 社会化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化 1. 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每一个个体都是这两种属性的统一。

2. 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的社会过

程。其内涵从三方面理解:

①时间上,个人社会化涉及到人生发展的全过程;

②内容上,个人社会化关注到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有的全部文化遗产;

③社会关系上,个人社会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以及个人社会化的结果。 3. 社会化既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新陈代谢、稳定发展的需要。

4. 社会化的主要功能:文化传承、社会稳定发展、个体自我完善。 5.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生活技能社会化:是人们学习并获得维持生存状态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本领的过程。 ①是衣食技能②职业技能

(2)价值观念社会化:是人们认知与认同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过程。

(3)政治社会化:是个人逐渐学习和接受被现有政治制度采用和确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 (4)行为社会化:是人们按照通行的社会行为规范模塑自身行为的过程。

(5)角色社会化:是按照社会上规定的角色的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使个人行为符合于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

6. 社会化对人的角色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是分清自己角色类型的能力

②是健全角色扮演的心理状态

③是全面理解角色规范化的程度

④明确角色目标。

第二节 社会化的类型与过程

1. 社会化的类型:

(1)基本社会化

概念:就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

任务:①生理性成熟即通过人化的生理发育过程,形成完善健全的身心基础②社会性成熟即通过社会文化的教化与自我内化,成为具有独特个性物为能力的社会成员。 (2)继续社会化:是指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或称二级社会化。

(3)再社会化

概念:也称重新社会化,它是使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和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意义:使人们能够适应日常社会生活的要求,实现与其他社会成员的正常交往,按照社会要求安排生活,维持人与社会的正常关系与社会秩序。

(4) 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

正向社会化:是指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

反向社会化:是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这种社会化又称为文化反哺。

2. E ·埃里克森《童年和社会》把个人必理成长的历程划分为八个阶段:

婴儿期 幼儿期 幼儿后期 学龄期 青年期 成年早期 成年期 成熟期

3. R ·哈维格斯特把人一生的社会化过程分为六个阶段:

幼儿期 儿童期 青年期 成年早期 中年期 老年期

第三节 社会化的条件

1. 生物因素:

概念:个人所带有的一种由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遗传素质。

主要表现:人有异于其他动物的身体结构,为人发展自己的社会性准备了首要的先天生理条件;人有一个组织特殊的大脑,为认识世界,学习社会文化接受社会教化提供了生理物质基础;人还具有高级神经活动系统,有第二信号系统----语言活动,而语言又是社会化的强有力的工具和杠杆。

2. 环境因素 概念:指影响个人社会化过程的全部社会环境。

主要内容:包括家庭、学校、伙伴群体、工作单位、社区和大众传媒

3. 社会实践:

概念:是实现知识内化与积累,达到社会化目标的根本途径。

形式:生产活动,科学实验,社会斗争和人际交往等。

主要表现:观察学习、角色扮演、知识积累等环节。

地位和作用:社会实践是社会化的根本环节,在社会化过程中,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广泛拓展生活实践的空间,是尤其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

第四节 人的全面发展

1. 社会化的基本目标:从根本上说,是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社会化的现实结果,就是培

养人适应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角色能力。

2. 社会化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过程。当代人的全面发

展就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3.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一切属性的全面发展

4.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5.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

6. 人的现代化的意义

第六章 社会互动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互动

1. 社会互动:就是个人和个人之间、个人和群体之间、群体和群体之间,基于对行动“意

义”的理解,发生的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过程。人们对他人采取行动或对他人的行动作出反应的过程。

2. 社会互动的构成要素:

(1)必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动主体、 (2)互动主体之间必须发生某种形式的接触、

(3)参与互动的各方有意识地考虑到行动“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3. 社会互动的理论:

(1)符号互动论(代表人物:米德、库利、布鲁默)

原理:第一,我们通常用符号来代表一些事物。这些符号都是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另一些事物地,这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第二,我们针对我们对符号的意义来采取行动;第三,我们在对彼此的行动有所反应之前,经历了一个内有阐释的过程-------对当时情境意义的了解,然后决定如何行动。

(2)拟剧论(代表人物:戈夫曼)

基本观点:社会是一个舞台,全体社会成员是在这个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他们都在社会互动中“表演”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并更好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3)常人方法学(代表人物:加芬克)

基本假设: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进行社会互动,这些日常活动中不成文的、大家公认的互动规则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形式

1. 交换

概念: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之间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

构成要素:目标/付出/回报/效益。

类型:①物质的交换,最典型的是商品交换

②非物质的交换,指的是感情、文化等交流形式。

社会基础:社会差异

2. 合作

概念:指在社会互动中,行为者之间为达到某些共同的利益目标彼此密切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类型:①自发性合作②制度化的传统合作③指导性合作④契约式合作

3. 竞争

概念:是指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 类型:

社会意义:在于从个人的角度,它可以激发个人的热情,能量,人们在竞争中可以相互激发,相互促进。从社会的角度,竞争对社会发展和进步也是有利的。

4. 冲突

概念:是不同行动者之间相互反对或阻止对方意图的自觉行动, 根源:也是因为某种社会资源的稀缺。

类型:从规模上分,为群体之间的冲突和个人之间的冲突;

从冲突的性质上分,为经济冲突、政治冲突、文化冲突、种族冲突以及阶级冲突; 从冲突的方式或程度上分,为显性冲突、隐性冲突,其中显性冲突方式分为: ①争论②拳斗和械斗③仇斗④战争⑤其他。

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符号

1. 符号:指的是由一群人所共同认可的,有意义地代表其自身以外的别的事物的东西。

2. 社会互动的重要符号: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身体语言。

3. 语言:指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定的系统。

4. 语言的重要性:语言,作为社会互动中的最重要的符号系统,它的重要性几乎是不言自

明的。通过口头和书面语言为媒介,人类文化得以更好的建构的传递,语言作为一个有力的媒介符号,在日常生活中更是帮助了人们之间复杂而微妙的互动

5. 语言的多样性:语言的词汇反映了言语者互动的文化和环境。

6. 身体语言:是用身体代替语言来表达意思的动作或方式。

7. 个人空间:指环绕一个人周围的直接的物理区域。

8. 个人空间理论(霍尔):他认为人们相距的远近代表了不同的情感距离,因此他认为存

在四种不同的个人空间,人们选择特定的空间距离进行互动,不仅可以反映互动各方的关系,而且还塑造他们之间的关系。①亲密距离②个人距离③社会距离④公众距离。

第四节 社会网络

1. 定义:是经过各种媒介、通过社会互动所形成的个人之间的复杂联系网。

2. 特征:①社会网络的形成是地缘、血缘、学缘、业缘等多方面的因素使然

②反映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本质

③是经过个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所形成的

④对个人来说具有效益

⑤是相对稳定的

3. 形态:①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以个人进出该社会网络的难易程度的不同来区分。

②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以个人和社会网络的连接的紧密程度不同来区分 ③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以个人在社会网络中获得的利益来区分。

4. 功能:个人在社会网络中获得各种信息、获得各种精神上的支持以及物质上的资源。社

会网络影响到个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就社会而言,社会网络的功能体现在社会网络具有社会控制和社会整合的功能。

第七章 群体

第一节 什么是群体

1. 群体的含义:人们通过某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和感情交流的集体

2. 群体的特征:

①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

②有一定的为群体成员所接受的目标

③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并形成归属感

④有一定的行为准则;

⑤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3. 群体的类型:

①初级群体:又称为首属群体。由面对面的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是社会群体中最古老最基本的形式,是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础群体,

次级群体:又称为次属群体,是用来表示与初级群体相对应的各种群体,如学校,职业群体,社团。 ②正式群体:也就是社会组织

非正式群体: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无正式组织结构,无正式章程的群体。如朋友群 ③内群体和外群体:又称作我群和他群。凡是成员感到自己与群体关系密切,对群体有强烈归属感的,就是内群体。而那些由他人结合而成,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群体,就属于外群体。

④成员群体:也就是内群体,个人属于该群体的成员。

参照群体:被某一群体成员用来作为某种参照对象并试图效法的群体。

⑤大群体和小群体:是以群体的规模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众分类。大群体一般指规模较大,人数较多,人员之间较少互动的群体。小群体则是指那些规模较小,成员之间能够直接互动的群体。

4. 初级群体的特征:①规模小

②是有长期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

③是成员的人格特征可以得到比较全面的表现

④成员之间的角色位置难以替代

⑤习惯伦理道德和感情在维系群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 初级群体的类型:①家庭②邻里③伙伴群体。

6.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初级群体出现了衰落的趋势。

第二节 家庭

1. 概念:是个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的人们组成的长期共同生活的群体,是人类生活中最

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群体形式。

2. 基本关系: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

3. 基础:婚姻。

4. 特征:①至少有两个不同性别的成年人居住在一起

②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劳动分工

③他们进行许多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换

④他们共享许多事物

⑤成年人与其子女之间有着亲子关系

⑥孩子之间存在着兄弟姐妹关系。

5. 结构:①核心家庭,一般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

②主干家庭是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

③联合家庭 是由父母和多对已婚子女以及孙(外孙)子女组成的家庭。

④其他家庭,指一些不完全的家庭,残缺家庭、断代家庭、单身家庭等类型。

6. 功能:①规范性行为功能;

②经济生活功能;

③精神生活功能;

④教育功能;

⑤抚养、赡养功能。

7. 生命周期:建立、扩展、抚育、收缩、空巢、消亡

8. 我国家庭的现状:

①家庭规模趋于缩小;

②家庭功能有所变化一是家庭的消费功能在加强,二是家庭的生育与抚育功能的层次在提高,三是家庭的精神生活功能逐渐增加,四是家庭的事业功能不断扩大;

③家庭价值观的认识趋向现代化。

第三节 利益群体

1. 概念:是在社会利益体系中具有相同的利益地位、有着共同的利害和需求、共同的境遇与命运的群体。

2. 特征:①利益关系是利益群体的核心关系

②群体规模具有不确定性

③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具有多样性。

3. 类型

①从群体目标特点分为:经济利益群体、政治与社会权利利益群体、社会公众利益群体 ②从群体组织形式分为:机构性利益群体、社团性利益群体、自组性利益群体

4. 既得利益集团

概念:指对公共资源享有支配权的社会阶层,为了共有的特殊利益而结成的共同体。 最大特点:为维护少部分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

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与此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建设的步伐,是防止既得利益集团产生和存在的根本举措。

第八章 组织

第一节 什么是组织

1. 概念:是指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有计划的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严密的结构的制度化的群体。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组织的普遍存在提高了人民的社会活动效率,延伸和扩展人类自身的能力。

2. 特征:①具有特定的组织目标

②具有一定的权威体系

③组织成员的角色化

④正式而比较明确的规定。

3. 组织过程

(1)组织决策:

概念:是指组织成员从两个以上的行动方案中进行选择决断,以期最优化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四个阶段:①情报阶段②设计阶段③抉择阶段④审查阶段

(2)组织沟通

概念:是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即组织成员之间通过种形式的交往以传达思想观点态度感情或情报的过程。

①纵向沟通:指组织内部的信息由上层到下层或由下层到上层的传递过程。 ②横向沟通:指组织内同一层次的部门和组织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

(3)组织控制

概念:组织用各种规章制度和奖惩手段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以保证组织的决策和指令能够有效地贯彻执行,维护组织的各项秩序。

①预先控制:是指在组织行为发生之前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控制活动。

②现场控制:又叫同步控制是对正在实际进行操作的组织成员的待业进行指导和监控,使组织成员的行为始终指向组织的目标。 ③反馈控制:是针对组织成员的活动结果来进行控制。

4. 三种组织过程的关系:不是相互割裂的过程,而是在具体的现实组织运行过程中相互联系和交织在一起在,任何的组织行动都包含了这三种过程。

第二节 组织理论

1. 科层制(官僚制)

(1)概念:是指建立在法理型统治基础上的,以正式规则为管理主体的,具有职权分工和职位等级体系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科层制是马克斯·韦伯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学概念,它对以后的组织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合法性统治类型:传统型、魅力型、法理型

(3)特征:①明确规定的固定权限;

②明确规定的职位等级;

③执行职务建立在公文基础上;

④职务的专业化和量才录用;

⑤照章办事。 (4)优点:相比其它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行政管理效率高

弊端:形式方义、繁文缛节、用人不当、欠缺人情味、对外界变化反应不灵敏

2. 组织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组织行为理论、权变理论和系统理论等)

(1)科学管理理论(美国工程师泰罗、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为了使组织更有效地实现它的目标,必需使组织的结构和过程科学化和合理化。

(2)人际关系理论(梅约、罗伊斯里斯伯格、“霍桑实验”):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因素,组织中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以及在工作中形成的人际关系。

(3)组织行为理论(巴纳德“组织平衡论”观点、麦克戈的“X 理论”和“Y 理论”):是从人际关系理论发展而来的组织管理理论。呼吁组织采取民主而非集权专制的领导方式,认为民主型领导比转制型领导的组织效果更好

第三节 现代社会的组织格局

1. 公共部门

概念:是指被国家授予公共权力,并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管理各项社会公共事务,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法定服务的政府组织。

特征:①公共部门向社会提供的主要是公共物品

②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是公共部门的主要职能

③掌握的资源属于公共资源

④用来从事公共管理的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

⑤目标在于实现公共利益。

2. 私人部门

概念:是指为私人所拥有,并以利润最大化为组织目标,通过在市场上出售其产品或提供服务以求得利润的各类工商企业组织,通过在市场上出售其产品或提供服务以求得利润的各类工商企业组织。

特征:①私人部门向社会提供的主要是私人物品

②组织由私人作为投资主体,其权益归私人所有其组织资源因而变属于私人资源 ③私人部门的组织目标在于本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④市场是私人部门实现目标的竞争性活动领域,也是私人部门主要调节机制。

3. 第三部门

概念:在政府组织和营利组织之外,还有一类组织,它们既不是政府的某个部门或下属组织,又不追求组织拥有者的私人利益。它介于国家和市场之间,一般统称为第三部门。 特征:①以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

②独立于政府组织

③不以营利为组织目标

④是自主管理的自治组织

⑤依靠组织成员的志愿参与。

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①可以提供公共部门尚未提供的公共物品

②可以满足不同人群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需求

③可以向弱势群体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物品

④常常是更可靠的物品和服务提供渠道

⑤公民参与的一条重要途径

⑥是倡导公民意识和志愿精神的实践领域。

第九章 社会制度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制度

1. 概念:基于一定的价值标准而设立和形成的一套相对稳定的、模式化的、被人们习惯和自觉遵守的规范体系。

2. 起源:社会制度产生的基础应当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方式。从人类需要的角度去探究社会制度的起源是比较合适的,因为任何社会制度都是为适应一定条件下的人类需要而产生的。但是如果仅仅把目光停留在人类需要上,忽略满足需要的手段和途径,就无法从根本上解释社会制度的变异性。

3. 形成的途径:

①自发形成,从民俗升格为民德,再从民德发展为制度;

②立法产生,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制度如政治、思想文化等,一般立法产生。

4. 构成要素: (1)价值要素(价值标准):指主体对客体的有用性以及用出大小的判断。

(2)规范要素:标准、规则和模式,是一系列有关角色行为规范的决定。

(3)组织要素:是社会制度的实体部分,是价值和规范的载体。包括组织领导、职能机构和组织成员。

(4)设备要素:社会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分为:象征性物质设备、运行性物质设备。

5. 基本特征:

①社会制度的核心是价值标准;

②社会制度是非人格化的权威力量;

③社会制度具有稳定性和差异性;

④社会制度具有抑扬性。

6. 基本功能:①行为导向功能;②行为调控功能;③文化创新功能;④社会化促进功能

第二节 社会的基本制度

1. 社会制度的分类:

(1)按照形成方式,分为自发产生的制度和根据客观历史需要而有计划建立的制度。

(2)按照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对个性形成产生的影响,分为

①本源制度:指反映并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基础的原始的关系——生产关系以及与其紧密相连的经济活动的规范和制度,包括婚姻家庭制度和经济制度。

②派生制度:建立在本源制度基础上的其他一切制度,如政治制度、教育科学制度

(3)按照社会制度的具体性质和作用,分为:

婚姻家庭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教育制度、思想文化制度

2. 从人类生存与发展对制度的需求层面看,最基本的社会制度是以下五种:

(1)家庭制度(生育制度) 概念:是关于家庭的性质、形式、关系、功能、权利和义务的一整套规范体系。 功能:繁衍人口,禁止乱伦,提高人口素质。

目前中国家庭制度的主要特征:

①家庭结构和功能的过渡性;②家庭关系和分工的过渡性;③家庭问题的复杂性 (2)经济制度(生存制度)

概念:是社会用以限制调节或促进人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行为的社会规范体系。 功能:包括规范经济活动调整经济关系保障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内容:①对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②对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劳动分工的规定

③对社会经济运行中交换活动的规定

④对市场运行的规定

⑤对经济活动中相互承诺的规定。

(3)教育制度(发展制度)

概念:是社会的启导延续和发展制度是社会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织部分,是社会传授知识与科学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社会规范体系及其组织机构的总和,它的目的主要是把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和科学技术代代相传并使之发扬光大,通过人的素质培养促进社会进步。

功能:①外显功能(传授知识与科学技术的功能;实现社会化的功能;文凭功能;社会选择功能);②内潜功能(社会控制功能;调整、协调社会职业体系和社会分层体系;缩小收入差距;吸收剩余劳动力)

(4)政治制度(主导制度)

概念:是国家权力如何产生如何行使和有关权力结构的规定,由国家颁布并强制执行的,用以约束社会成员和群体活动的规范体系。

功能:①规范社会秩序②管理公共事务。

(5)宗教制度(信仰制度)

概念:是包括宗教观念、信仰、宗教仪式以及宗教组织形式在内的规范体系。

第三节 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1. 社会制度的生命周期:就是指一种具体的社会制度从产生、发展、成熟、消失,最后被

新的制度替代的过程。

2. 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规律:

①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

②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③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④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变革与创新的主要表现

4. 转型期我国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特征:

①国家和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权威作用加强。

②各种社会群体的利益在制度创新中重新定位。

③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切制度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十章 社区

第一节 什么是社区

1. 概念:是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 构成要素:人口、区位、经济、文化、组织。

3. 功能:经济生活、社会化、社会控制、社会参与、社会保障

4. 社区横向格局

概念:是指一个社区的各种单位或子系统在本社区内彼此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关系。

特点:社区各社会单位和子系统以地缘关系为纽带,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在功能上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由此形成一个社区组织体系。

5. 社区纵向格局 概念:是指一个社区的各种社会单位和子系统与外部社区的结构和功能关系。

特点:其中的组织关系带有更多的法理性计划性和科层制的特征。

6. 社区研究的发展

(1)类型学研究(代表人物:德国的滕尼斯)

(2)区位学理论

(3)社区全貌研究(美国的林德夫妇)

(4)中国的社区研究

第二节 社区类型

1. 农村社区(乡村社区)

概念: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们为主体构成的同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特点:①人囗密度低;

②经济活动相对简单;

③社会结构相对简单;

④传统农村社区的社会变迁比较缓慢。

形态:散村和集村

2. 城市社区(都市社区)

概念:是指以从不各种非农业生产为谋生手段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口所构成的异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现代城市社区的生活方式的特点:

①社会分工复杂,居民从不更专门化的工作;

②家庭和初级群体作用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正式组织;

③人际互动趋向功利化、理性化、和肤浅化;

④存在和包容了更多的文化差异。

郊区化:指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大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由城市的中心向城市边缘的郊区迁移和发展的过程。

3. 集镇社区

概念:是一种介于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之间的中间形态,是联接两者桥梁,是一种由农村向城市过渡的社区形式。集镇社区是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也是农村基层政权机构和各种服务设施的集中地,能够为周边农村提供各项生活服务。集镇社区是其周围若干农村社区的中心,发挥着主导作用。

类型:县城镇、中心镇、一般集镇。

特点:①起着桥梁中介的作用

②人口结构比较复杂

③集镇经济的自筹、自主性

④地理环境优越

⑤城乡结合的社区文化。

中国小城镇发展的特点:以集镇为重点,以乡镇企业为依托,建设一批布局合理、节约土地、设施配套、交通方便、文明卫生,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乡镇。

第三节 社区发展

1. 概念:指在城乡基层社区中社区居民领先社区自身力量,在政府和其他组织机构的支持

下,推动社区有计划地社会变迁,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社区发展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方法和策略。

2. 基本原则:①民主;②需要;③自力;④自下向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⑤物质文

明与精神文化并重原则。

3. 社区建设试验区对居委会进行的5项改革:

①建立新的社区自治组织

②研究确定社区建设的内容

③改革社区居委会干部制度

④推进社区建设的领导机制 ⑤科学合理划分社区。

4. “单位制”、消解的表现:①单位体制外人员的增加;②传统单位的功能型转变

5. 推动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的根本原因: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位制”的城市社区管理

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发展的新变化、新情况和新要求。

6.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本质:是对传统城市社会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7. 社区建设:就是以人们日常居住和生活的基层社区为载体,通过社区居民自治,社区与

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合作,来建立一个和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城市管理制度和社会化服务网络相适应的社区支持系统。

第十一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一节 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分层

1. 社会不平等

广义:就是社会差别,指个人或群体间的任何差异。(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狭义:指个人或群体之间的等级差异。(美国学者赫勒)

2. 卢梭的思想:《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论证了不平等的产生是随着私有制而来的,

是建立在私有制确立的唯一基础之上的。

但从社会分工这个前提条件出发,对社会不平等进行科学探讨的,是亚当. 斯密(“分工理论的最早阐发者”,《国富论》最先创立“分工”概念)和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3.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不平等根源于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其实质是以生产资料占有关

生活费为核心的生产关系。

4. 涂尔干:《社会劳动分工论》,提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两个概念。

5. 社会不平等的主要范畴

(1)阶级、阶层和社会分层,

阶级:依据社会资源的不同占有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所组成的社会集团。

阶层:①是指阶级内部的层次划分②泛指具有不同社会地位的群体。

社会分层:是指依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划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

(2)种姓、种族和等级

种姓:或种姓制度是以血统、血缘和职业为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或社会集团的社会等级制度。

种族:亦称人种,指在体质形态上具有共同生活遗传特征的人群。

等级:指按经济地位和政治法律地位不同而互相区别的群体或社会集团。

(3)性别和年龄 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别。

两性的突出的区别:

①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女性优于男性

②在视觉平衡能力方面女性则不如男性

③在逻辑思维数学能力方面男性较高于女性

④在触觉方面女性一般比男性敏感,反应更快

⑤在竟争性、好胜心和合群方面,男性明显优于女性

⑥在记忆和观察方面男性则较女性逊色。

第二节 社会分层理论

1. 经典社会分层理论

(1)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揭示了阶级产生的真正根源和阶级本质,建立了科学的阶级、阶层分析方法对于是韦伯社会分层理论。

①社会分工是阶级产生和演变的基础

②生产资料和劳动的占有关系是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准

③共同的生活方式、阶级利益和教育程度是划分阶级的必要条件 ④阶级的划分并不排除社会分层的方法

(2)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主张用经济(财富)、政治(权力)和社会(声望)三项标准划分阶层。

(3)帕累托社会分层理论:《普通社会学总论》①社会是个异质系统;②“精英”理论。

2. 当代社会分层理论:功能主义和冲突论的社会分层理论各自解释了部分社会现实,存在

片面性。进化论者试图提出折中的社会分层理论,认为社会有必要鼓励难得的天才,同时社会也需要有相互竞争。

第三节 中国的社会分层

1. 社会分层的历史意义:70多年前,毛泽东通过调查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

文章,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特征以及彼此关系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的首要问题。今天我国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期,阶级阶层关系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也需要加强研究。

2. 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社会分层 (1)以经济和政治相结合为标准的划分

(2)身分制(以户籍、工作单位和人事管理等一套非财产所有权为标准的社会分层制度体系)为标准的划分 ①户籍制度

特点:①以城乡划界,把人固定在自己的出生地

②户籍与劳动用工制度、人事档案制度和生活资源供应制度相配套。 ②单位制度

③人事管理制度:把社会成员划分为干部、工人和农民。

3.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分层

(1)从身分到契约的转化 契约:是根据一定权利义务关系订立的协议。

(2)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动:①农村阶层结构的变动;②城镇阶层结构的变动;

③军人阶层; ④社会边缘阶层

第四节 社会流动

1. 社会流动: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的移动。

2. 社会流动的意义:

社会流动是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合理的社会流动是现代化社会生存和发展必需的。 ①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实现劳动力流动和人才流动,实现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②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的基于个人出身的地位获得模式正逐步被基于个人业绩的现代模式所取代,社会流动成为个人取得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

③社会流动加强了个人才能和成就与其社会地位之间的联系,有利于造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增强社会的活力;

④社会流动有利于加强各社会集团之间的联系,消除可能存在的隔阂,促进社会成员目标方面的一致认同,从而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3. 社会流动的类型和模式

(1)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

结构性流动:由于生产技术或社会体制方面的变革而引起的规模较大的社会流动。 自由流动:是指那不是由于体制的门类化而是由于个人特殊的原因而导致的社会流动。 (2)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垂直流动: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层结构中跨越等级界限的位置移动分为上向流动和下向流动。

水平流动:是社会成员在同一等级的不同位置之间的横向移动。 (3)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代内流动:是指个人一生中特别是其工作生涯里社会地位的变化,它可以通过比较个人一生中某几个时期的工作反映出来。

代际流动:是指子女相对于其父母来说的地位的变化。

(4)竞争式流动和赞助式流动 (5)个人地位获得模式:美国社会学家布劳和邓肯提出,探讨了代际流动的影响因素。

4. 社会流动的动力机制:

①工业化和科学技术进步(根本动力);②城镇化;③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5. 社会流动的制约因素:

人口因素、自然因素、地区发展因素、制度因素、政策因素和个人因素。

第十二章 社会控制与偏差行为

第一节 什么是偏差行为

1. 偏差行为:指在一定的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

为,也被称为越轨行为、离轨行为、差异行为等。

2. 社会规范:每个社会都存在一套对其社会成员行为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以调节人们

之间的社会关系,指导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

3. 偏差行为的类型

(1)按照表现方式分为

①偏差行动:以具体的行动或动作显示出来的偏差行为。如偷抢/强奸/杀人/自杀。 ②偏差习惯:个人行为嗜好因不被社会所认可而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如打麻将。 ③偏差心理:因为心理或精神的原因导致无法进行常规的社会交往或社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

④偏差文化:以与社会主流或主导文化所不同的文化变现出来的偏差行为。

(2)按行为所偏离的社会行为准则的标准分为:违法行为、违章行为、违规行为。 ①违法行为:违反国家法律条文的行为,包括犯罪和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

②违章行为:违反有关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的规章条例。如交通违章, 考试作弊。 ③违规行为:指一切违反既定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行为。如不适应行为, 不从众、不道德行为。

4. 偏差行为的功能

负功能:①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②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③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

④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正功能:①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社会规范

②有助于加强社会团结

③有助于社会预警

④有助于促进社会变迁。

第二节 偏差行为的理论解释

1. 生物学解释(隆布罗梭和谢尔顿):是从个人的生物性和生理性特征来解释偏差行为发

生的原因,尤其强调遗传因素的作用。

根本缺陷:在于它无法区分产生偏差行为的生理因素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的界限,也无法指出生理特征和偏差行为之间的实际联系, 查理斯戈林发现。

2. 心理学解释(费洛伊德):重视个人的精神、情绪、性格等心理因素对行为的影响,认

为之所以出现偏差行为是因为个人心理方面的原因造成偏差者没有能力去学习和遵守有关的社会规范。心理学主要从个人层面出发解释偏差行为,有助于我们了解个人产生偏差行为的心理过程,特别是特定的偏差行为的个体发生机制。

3. 社会学解释:更强调社会结构性因素对偏差行为的影响。

(1)失范理论:(涂尔干,默顿)认为是社会失范导致了个人的偏差行为。

(2)文化传递理论:也称为亚文化理论,认为偏差行为者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是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中习得的,他们不是偏离了社会规范,而是遵循着所在团体的社会规范,他们的行为之所以被视为偏差行为,只是因为他们所在团体的规范和主流的社会规范不一致甚至是矛盾的。

(3)标签理论:认为一种行为之所以被视为偏差行为是因社会的权力集团给这种行为贴上了偏差的标签、偏差行为只是一种社会定义为偏差的行为。

第二节 社会控制

1. 社会控制: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通过社会规范以及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

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进行指导和限制,对各类社会关系加以调节和制约,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和约束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则主要指对偏差行为给予惩处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2. 社会控制的内容:包括对社会行为的控制、对社会关系的控制、对社会价值的控制。

3. 社会控制的特点:普遍性/规范性/多重性。

4. 社会控制的必要性:

①社会生活中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目标不一致上;

②稳定各种社会关系上;③制止社会生活中各种失控现象方面。

5. 社会控制的类型 (1)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

宏观控制:指社会利用政权、法律、政策、条令等手段对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加以控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控制。对稳定社会、促进社会进步意义重大。 微观控制:相对于宏观控制而言,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具体领域所实现的控制,这些领域涉及人们最基本的社会生活需求。 (2)制度化控制和非制度化控制

制度化控制:指按照一整套条文规定,由某种组织体系加以推行的一种社会控制形式。包括法律控制、宗教控制、规章制度控制等。

非制度化控制:指社会控制的形式并不以明文规定的条文来实现,而是通过社会成员日常互动所形成的共识来实现。包括习俗控制, 道德控制, 社会舆论控制。 (3)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

外在控制:利用外部社会力量促使社会成员遵从社会规范。包括法律控制, 规章制度, 习俗, 道德控制。

内在控制: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持有的观念,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 (4)积极性控制和消极性控制

积极性控制:利用奖赏性手段来鼓励社会成员按照社会规范行事,这些手段包括物质性奖励和精神性奖励。

消极性控制:利用惩罚性手段来限制社会成员不要做一些行为。

6. 社会控制的方式:

①法律控制:由国家强制力推行的,对社会成员具有最强约束力的社会控制方式,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社会规范,是所有社会规范中最有权威的一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以国家权力为依托,给予强制执行的一种社会控制方式。

②道德控制:是人们在集体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一套辨别是非、辨别善恶、辨别正义与非正义的价值标准。

③习俗控制:是人们在集体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原始的一种社会控制方式。

④宗教控制: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控制方式,能够对其教徒产生很强的约束力。

7. 社会控制的度:社会控制应避免社会过控和失控,合理适度的社会控制将有助于社会稳

定繁荣,也有助于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以及创造性的发挥。 社会过控:过分强调了社会控制的一面,忽视了社会成员的个性表达及自由要求的一面。 社会失控:指社会控制相对削弱,社会成员的自由散漫性提高。

第十三章 社会问题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问题

1. 社会问题:是指因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失调或社会结构与环境失调而影响相当数量社会

成员的正常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

2. 形成条件:

①某些社会现象产生了失调情况

②这种失调影响了许多人正常的社会生活

③这种失调引起了相当多社会成员的关注。

3. 社会问题与个人困扰的区别:

①个人困扰必须和个人的自我联系在一起,只关系到个人直接体验的有限的社会生活领域而社会问题所牵涉的事情超出个人的局部环境,超出个人一己的生活领域

②困扰只涉及个人而社会问题涉及的是公众

③个人困扰具有个人的特点他只发生在个人与他人直接的关系区域里而社会问题具有公众的特点。

4. 特征:普遍性、特殊性、复杂性、群体性。

5. 社会问题研究的理论:

社会病理学、社会解组理论、价值冲突理论、行为偏差理论、社会建构理论。

第二节 当代社会问题

1. 结构性社会问题:指社会制度或社会政策失调诱发的社会问题。

(1)腐败问题

定义:是权力的滥用,即不正当地利用政府和公众所赋予的权力和权威来为个人或个人所效忠的某个集团谋取利益。

分类:海登海姆

①以公共职位为中心的腐败

②以市场为中心的腐败

③以公共利益为中心的腐败。

危害:①腐败会严重削弱党和政府的威信,直接危及政治稳定

②会制约社会经济发展,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③会削弱中央的权威,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④会造成社会思想混乱,是社会整体道德水平滑坡

⑤会破环法制,使社会处于无序状态

⑥腐败滋生蔓延会对社会心理稳定做成冲击

⑦腐败得不到遏制,还会影响新一代的成长。 (2)恐怖主义

定义:亚国家组织或秘密团体对非战斗目标发起的有预谋的,有政治目的的,通常故意影响视听的暴力行为。 要素:政治性、暴力性、不可预测性、象征性

主要恐怖活动:①爆炸;②绑架、劫持人质;③暗杀;④劫持飞机 ⑤写恐怖信或打恐怖电话;⑥网络恐怖活动。

恐怖组织:①民族主义恐怖组织

②极端宗教恐怖组织如: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恐怖组织

③极左翼恐怖组织如:意大利的红色旅,德国的红军派,日本的赤军 ④极右翼恐怖组织如欧洲的光头联盟 ⑤黑社会恐怖组织如:意大利的黑手党,美国的三K 党,卡利贩毒集团

2. 偏差性社会问题:一般指偏离或违反一定社会行为规范造成的社会问题。

(1)毒品问题

定义: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危害:①危害身体健康;②破坏家庭和睦;

③败坏社会风气;④腐蚀政权组织;

⑤妨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2)家庭暴力

概念:(联合国在《清除对妇女暴力宣言》)指在家庭内发生的身心方面和性方面的暴力行为,包括殴打、家庭中对女童的性虐待、强奸配偶和其他有害于妇女的传统习俗、非配偶的暴力行为和与剥削有关的暴力行为。(婚姻法)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新特点:①家庭施暴者涉及各个阶层

②夫妻互殴现象增多

③家庭暴力的攻击性增强,后果严重。

3. 自然性社会问题:自然灾害问题,指一种人类无法控制的自然力量造成的问题。

特征:潜在性/突发性/有限性。

不能称为灾害的是:海底地震/深海暗流/无人荒岛的沉降/北极圈内的风暴等。

第三节 社会问题的防治

1. 实质: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调动社会上的一切积极因素,组织相关部门,分工协作,

运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科学技术和行政等多种手段,对潜在或显露的社会问题进行科学分析,采取相应的对策、避免、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或使社会问题得以缓解和解决的过程。又称社会问题的综合治理。

2. 内涵

3. 意义:

①做好社会问题的防治,可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和民众的安全感 ②可避免和减少社会问题给社会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损失,物质和精神的损失

③可以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

④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⑤可以改善、提高有关机构的应对能力和效率。

4. 理论依据:

①社会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如同其他事物一样是可以认识的

②人类社会积聚了大量社会问题防治的经验和理论,为制定社会问题防治的战略和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③世界和各国内部管理体制存在的抑制社会问题的机制,为社会问题的防治提供了物质基础

④在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为社会问题的预防提供了国际条件。

5. 战略思想:①全球性思想

②全局性思想

③长期性思想

6. 战略措施: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改革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

③发展科学技术

④建立社会预警系统

⑤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第十四章 社会变迁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变迁

1. 社会变迁: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基本形态的变异。

2. 内容:①社会关系的基本制度,既社会行为基本规范体系。

②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包括组织结构、阶级结构、职业结构 ③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即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

3. 特点:①必然性;②前进性;③非直线性;④全面性

4. 基本类型:

(1)按照社会变迁的发展方向,分为:社会进化和社会倒退

进化过程的特征:长期性、缓慢性、渐进性、局部性

(2)按照社会变迁的性质与特点,分为: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

社会改革:使人们有意识的规划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的社会局部调整或全面改良的过程。

社会革命:是一种急剧的、对整个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的社会变迁形式, 其目的是为了根本变革社会制度, 改变生产关系

(3)按照社会变迁的规模,分为:整体变迁和局部变迁

(4)按照变迁的人为参与和控制程度,分为:自发变迁和有计划变迁

5. 原因:①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②社会物质需要和利益冲突

③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也是导致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因素

④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⑤意识形态的改变

⑥人口状况的改变 ⑦外敌侵入、环境破坏、自然灾害等因素,也可能引起社会变迁。

6. 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实质上就是对社会运行过程进行干预,对社会系统施加定向影响。

7. 社会发展计划:是对社会发展总的方向、大目标、主要步骤与重大措施的设想。

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

1. 概念:是社会变迁上的跃进,是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涉及政治、法律、社会结构、心理、文化各个领域的全面性发展过程。

2. 主要内容:①工业化,②城市化,③民主化,④管理科层化,⑤社会结构分化,⑥人的现代化,⑦生活方式的世俗化。

3. 特征:①现代化是一项革命进程

②是一项长期的全球化进程

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④不是“全盘欧化”或“全盘西化”的过程。

4. 社会现代化理论:

①帕森斯的模式变项;②信息社会论;③后工业社会论;④风险社会论

5. 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特点:

①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前提

②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③坚持对外开放,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第三节 全球化

1. 含义:一方面,全球化概念具有空间性内涵,指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涉及政治、经济、

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客观历史进程和趋势。另一方面,全球化也蕴涵着世界共同体的各个国家、社会彼此之间的交往和交换关系的进一步加强以及依存性、关联性程度的不断深化。

2. 特征:①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

②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

③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相统一的客观要求

④全球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出现矛盾和冲突的过程。

3. 四个发展阶段:萌芽阶段、开始阶段、起飞阶段、增强阶段。

4. 主要表现:①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

②交通与通讯的全球化

③信息全球化

④政治的多极化

⑤文化全球化。

5. 问题:人口爆炸、资源和能源枯竭、生态恶化、艾滋病泛滥、贩毒、战乱等。

6. 发展趋势两种观点:

①以道德为基础公开反对全球化将导致乌托邦的到来

②认为技术和经济的变革可带来积极的后果。

全球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事实全球未来的方向掌握在我们这些普通的世界居民手中,取决于我们选择的道德立场和奋斗目标。

7.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

①经济上, 我国经济同国际市场逐渐接轨, 进出口贸易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外资在投资与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扩大

②政治上中国建立了民主政治体制, 加强了与西方各国的接触融洽了曾经因冷战而冻结的关系, 可以更广泛地参与国际事务, 称为多极中的一极

③文化上, 思想解放运动为全球先进思想文化的引入创造了条件, 促进了全球文化同中国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机遇.

8. 目前面临的挑战:

①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居支配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外围和边缘的地位

②政治方面,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动摇了西方霸权的地位,引起它们的恐慌

③随着中国对全球化参与程度的加深,中国的文化建设受到了两方面的挑战:一是西方意识形态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挑战, 二是西方一些腐朽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④国家安全方面, 目前还存在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并不乐观。

9. 应对策略:

①必须明确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位置,以此为制定全球战略的前提。

②要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发展自己。

③增强综合国力以确保国家安全。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 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社会学的创立与早期代表人物

1. 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1)社会变革的需要

(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3)社会思想和社会经验研究的产物

2. 创立时期代表人物:

(1)奥古斯特. 孔德《实证哲学教程》。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人,被称为“社会学之父”。学说:

①科学的序列。

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个部分。

三阶段法则(人类理性发展:神学、哲学、实证;人类社会:军事、过渡、工业) 秩序和进步是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核心概念。

③研究方法。必须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 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法。

(2)赫伯特·斯宾塞:《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伦理学原理》。 ①社会有机体论;②社会进化论

(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读物》,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第一本教科书

3. 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

(1)涂尔干:《社会劳动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自杀论》。创办《社会学年鉴》。社会学年鉴学派的创始人,继承和发展了孔德创立的社会学。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是由涂尔干创建的。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②个人与社会③功能分析

(2)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

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①理解社会学②社会行动类型③理想类型④科层制(官僚制)

第二节 社会学的发展

1. 社会学中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欧洲转移的美国,首先在美国发展为制度化学科。(1)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斯莫尔、托马斯、帕克、伯吉斯。后期的主帅布鲁斯 主要学术成就:

第一,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研究,使社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第二,开创了人文区位学研究的先河。

第三,创建符号互动论。 (2)现代结构功能学派

2. 二战后欧洲社会学的发展特点:

(1)社会学的研究重心转向现实社会

(2)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多样化

(3)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已趋向多元化

(4)欧洲社会学的制度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3. 苏俄社会学:米海洛夫斯基创立了主观社会学,列宁和普列汉诺夫对他们的主观社会学

进行了有力的批评。普列汉诺夫和布哈林是当时苏联社会学的主要人物。

4. 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历史分期:

传入时期(1891-1911):谭嗣同/严复/章太炎

成长时期(1912-1927):余天休/陈达

建设时期(1928-1952):许仕廉/张鸿钧/晏阳初/李景汉/费孝通 毛泽东

恢复重建(1979- ):费孝通/田汝康/雷洁琼/王康

第三节 社会学本土化

1. 本土化:使移植进来的某一事物扎根于本乡本土,适应本土的特性,并萌芽、成长、壮大。社会学本土化是一种使外来社会学与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学术过程。

2. 社会学在中国的本土化的主要倡导人物:许仕廉/孙本文/吴文藻。晏阳初等人的乡村建设和社区发展理论、潘光旦的“位育”理论、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等已经成为具有影响的研究中国社会的重要理论观点。

3. 实现社会学中国化的基本做法:

(1)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应当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把研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社会化作为社会学的基本任务;

(3)立足中国社会的现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理论经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使社会学的研究与教学能切实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4)采取积极的态度,在借鉴国外社会学的中国过去社会学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逐步建立中国社会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形成中国社会学学派;

(5)造就一支愿意并有能力为奋斗的社会学专业队伍。

4. 社会学本土化是社会学发展的必然进程,在中国,社会学本土化是与社会学中国化相一

致的,起步于20世纪20、30年代,20世纪后期得到了更自觉、更明确、更有组织的推行。在中国,社会学本土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第二章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学

1. 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

2. 社会学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实证性和应用性。

3. 研究对象/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节 社会学的功能 1. 研究功能:

①描述性功能:指那些为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②解释性功能:指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

③预测性功能:和描述、解释功能相联系的高一层次的目标是预测功能。是要提示将来的社会事件和状态是怎样的。 ④规范性功能:社会研究在回答‘将会怎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应该怎样’的问题。

2. 教育功能:①帮助人们自觉的完成社会化。②帮助人们合理选择。

3. 社会管理功能:①建立规范②提供模式③反馈信息。

4. 社会批评功能:对旧的思想、旧的观念和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行为进行揭露,实事求

是地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克服和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节 社会学研究方法

1. 社会学研究方法:主要是指以实证的方式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所产生、形成、变化的人们的关系、行为、态度以及各种社会现象进行科学探索的一种研究方法。

2. 社会学实证研究的一般程序:筹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

3. 社会学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 (1)问卷调查:是以问题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

(2)实地研究:又称田野调查(英国马林诺夫斯基),它是一种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交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可分为参与观察和个案研究。①参与观察是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社会活动中,使自己成为被研究群体中的一员的一种观察方法。②个案研究:对某个社会单位的生活全过程或关于它的某方面的个别事例和整体相关联的一种研究方法。

(3)社会实验方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证实社会现象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4)非介入性研究方法:是通过搜集现在了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分析和探讨各种个人与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4. 社会学研究的分析方法:

(1)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实地研究和非介入性研究属于定性方法。

(2)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问卷调查和实验方法属于定量方法。

5.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

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是经常配合使用的。在进行定量分析之前,研究者须借助定性方法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压电行定性分析过程中,研究者又须借助定量研究确定现象发生质变的数量界限和引起质变的原因。

两者的不同点有:①着重点不同②依据不同③手段不同④学科基础不同⑤在研究中所处的层次不同⑥结论表述形式不同。定性方法是定量方法的基础,是它的指南,但只有同时运用定量方法,才能在精确定量的根据下准确定性。这是二者的辩证关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是社会学研究的正确方向。

第四节 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观点

1. 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依他们的意志

为转移的生产关系。

2. 结构功能理论:美国帕森斯

社会行动的三个要素:目标、情境和规范

3. 冲突理论:

功能冲突论(刘易斯. 科塞)

辩证冲突论:(R. 达伦多夫)

雷克斯:社会分配、社会整合、社会变迁

4. 交换理论(霍曼斯和布劳创立):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

5. 符号互动论(赫伯特. 布鲁诺、欧文. 戈夫曼):社会是人们运用符号互动的结果。

6. 其他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舒茨的现象社会学理论、加芬克尔为代表的常人方法学、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哈贝马斯的沟通理论、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布迪厄的结构主义的建构主义。

第三章 社 会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

1. 社会的含义:是以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2. 基本特征是:

①社会以人为主体 ②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③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④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

3. 社会唯名论:只有个人才是真正的存在,而社会只有一个名称,用来方便地称呼构成社

会的许多的个人,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主要代表人物:马克斯·韦伯)

4. 社会唯实论:社会唯实论者也称社会实在论,和社会唯名论者相反,它把社会视为超越

个人的客观存在。(主要代表人物:阿奎那、法国的涂尔干)

5. 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的基本观点:

(1)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2)劳动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3)需要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动力

(4)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5)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科学的社会观。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其科学性:

①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

②发展性和创造性是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的生命之所在。

③马克思主义社会观与具体社会生活相结合,创造性地促进社会关系良性运行,从而推进了自身的丰富和发展。

④马克思主义社会观在同形形色色的错误社会观的不断斗争中发展,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总之,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一种发展创造的、开放的、生气勃勃的思想体系,而不是一个封闭的、僵化的思想体系。

第二节 社会结构

1. 个人与社会:相互联系的具有层次性的四个体系

①角色人格体系②价值规范体系③权力制度体系④行为交换体系

2.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初级社会关系与次级社会关系

结合关系和对应关系

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3. 如何建立与发展新型的社会关系?

①逐步建立健全新型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②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③加强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建设

④加速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用法律形式保护已经建立的新型关系和促进消除陈旧落后的社会关系。

4. 社会结构:一般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5.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观

6. 以劳动或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作为社会的基础,社会的基本结构必然是生产力与生

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体系。

第三节 社会的基本要素

1. 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自然资源、人口资源和文化资源。

2. 人口资源:是指在特定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的人的总称。

具有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3. 人力资源:指表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体现了包含在人体

内的生产能力。其是在各种生产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主动要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经济资源。 4. 人口数量:是对人口资源的量的规定性,指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有生命的个体总和,通

常人口数量指的是人口规模。 5. 人口质量:也称人口素质,是对人口资源的质的规定性,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

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等。

6. 自然资源:是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

条件。

7. 自然资源分类:①环境资源②生物资源 ③矿产资源。

8. 自然资源特点:有限性、潜力无限性、系统性和空间分布不均匀。

9.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和机会构成

危害的发展。

10. 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矛盾: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决定了可持续发展

的内在矛盾。

①从人与自然的矛盾来看,人类的祖先类人猿原来是自然界的怀部分,与其他动物一样处于又斗争又互助的自然系统之中。人们必须寻求一种使人类得以持续发展的道路,即人与自然团伙调发展的道路。然而人口高速增长与资源短缺短时间内不可调和。

②从人与人的关系及其矛盾来看,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不可能以个人为单位各自孤立地进行,人们必须在活动中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才能取得成功。然而,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的不平衡不平等与利益冲突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

11. 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意义深远的。

①可持有异议续发展尤其突出强调的是发展,消除贫困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

②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并强调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进程一个重要弧形成部分,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要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

③强调代际之间的机会均等,指出当代人享有的正当的环境权利,后代人出同样享有这些权利。

④强调了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法,要求人们在生产时要少投入多产出在消费时要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

⑤要求人们必须彻底改变对自然界的传统态度,建立起新的伦理道德和价值标准,不再把自然界看作是被人类随意盘剥和利用的对象,而应看作人类的资源和价值源泉。

第四章 文 化

第一节 什么是文化

1. 文化: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去解释。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

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精神文化,甚至是专指文学艺术、音乐、体育等。

2. 文化的特征:创造性、习得性、共享性、连续积累性、特殊性和共性

3. 文化的构成要素:

物质形态要素、精神形态要素、语言符号要素、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要素

4. 文化的结构 ①文化特质: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也称文化元素。

②文化集丛:功能上互相整合的一组文化特质,它们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一项功能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这些文化特质就组成一个文化集丛。 ③文化模式:指由许多文化集丛结合而成的一个文化整体,而与其他文化模式互相区别。

5. 文化的功能:①社会整合功能②社会导向功能③反功能(文化也会对社会整合与社会进

步起着阻碍甚至破坏作用,此即文化的反功能。一般发生在两种情况下:一是文化滞后现象发生时,精神文化会对物质文化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另一种情况是发生在反文化群体和某些亚文化群体中。每个社会除了主流文化之外,都存在着一引起次属文化,也称亚文化。)

第二节 文化的规范体系(习俗、道德、法律和宗教)

1. 习俗

概念:也称民俗,是指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被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模式。

特征:①习俗根植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

②习俗还和社会环境有关

③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④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功能:是调整人们行为的重要社会规范,它的调整范围最普遍。 2. 道德

概念: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的行为的观念和规范,是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价值标准。现阶段我国的道德标准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3. 法律 概念: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行的社会规范。

本质:统治阶级意志,是最具有强制力的社会行为规范。 特征:①公正性,是指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强制性与社会习俗和道德不同,法律是依靠国家权力保证其施行的。

社会功能:①惩罚功能②威慑功能③教育功能

4. 宗教 概念:从本质上说是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幻想,是对神的敬畏与信仰。

正向功能:①促进社会团结,维持社会秩序

②振奋民众精神,促进社会发展

③寻求生活意义,为个人提供精神安慰。

5. 宗教和邪教的区别:邪教是打着宗教幌子的反人类,反文化的组织。邪教与宗教有本质

不同,①宗教劝人热爱生活,尊重世俗维护社会秩序;邪教宣扬世界是末日,贬低世俗,劝人毁灭,破坏社会秩序。②宗教的神是超人间的,宗教教义有经典;邪教的神就在人间,它把生活在现世的教主当作神,把教主的话视为经典。③宗教宣传博爱、爱教徒、爱大众;邪教害人,以残忍手段残害信徒,残害他人。

第三节 文化交流

1. 文化交流:是指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文化交流是文化的固有属性,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2. 文化交流包括:

(1)文化传播 概念:指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采借或吸必的过程。

过程:(美国人类学家林顿把文化传播分为三个阶段)

A接触与显示阶段 B选择阶段 C采纳融合阶段。

媒体:最原始最基本的媒体是人。书籍、大众传媒、电子网络。

(2)文化采借(又译文化杂交) 概念:指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 文化融合:对采借过来的文化元素,要放在本土文化中进行磨合,乃至改造,使之于本土文化协调起来,融为一体的过程。

(3)文化冲突

概念:指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态

根源:除了民族性之外,更有阶级性。

第五章 社会化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化 1. 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每一个个体都是这两种属性的统一。

2. 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的社会过

程。其内涵从三方面理解:

①时间上,个人社会化涉及到人生发展的全过程;

②内容上,个人社会化关注到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有的全部文化遗产;

③社会关系上,个人社会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以及个人社会化的结果。 3. 社会化既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新陈代谢、稳定发展的需要。

4. 社会化的主要功能:文化传承、社会稳定发展、个体自我完善。 5.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生活技能社会化:是人们学习并获得维持生存状态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本领的过程。 ①是衣食技能②职业技能

(2)价值观念社会化:是人们认知与认同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过程。

(3)政治社会化:是个人逐渐学习和接受被现有政治制度采用和确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 (4)行为社会化:是人们按照通行的社会行为规范模塑自身行为的过程。

(5)角色社会化:是按照社会上规定的角色的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使个人行为符合于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

6. 社会化对人的角色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是分清自己角色类型的能力

②是健全角色扮演的心理状态

③是全面理解角色规范化的程度

④明确角色目标。

第二节 社会化的类型与过程

1. 社会化的类型:

(1)基本社会化

概念:就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

任务:①生理性成熟即通过人化的生理发育过程,形成完善健全的身心基础②社会性成熟即通过社会文化的教化与自我内化,成为具有独特个性物为能力的社会成员。 (2)继续社会化:是指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或称二级社会化。

(3)再社会化

概念:也称重新社会化,它是使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和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意义:使人们能够适应日常社会生活的要求,实现与其他社会成员的正常交往,按照社会要求安排生活,维持人与社会的正常关系与社会秩序。

(4) 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

正向社会化:是指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

反向社会化:是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这种社会化又称为文化反哺。

2. E ·埃里克森《童年和社会》把个人必理成长的历程划分为八个阶段:

婴儿期 幼儿期 幼儿后期 学龄期 青年期 成年早期 成年期 成熟期

3. R ·哈维格斯特把人一生的社会化过程分为六个阶段:

幼儿期 儿童期 青年期 成年早期 中年期 老年期

第三节 社会化的条件

1. 生物因素:

概念:个人所带有的一种由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遗传素质。

主要表现:人有异于其他动物的身体结构,为人发展自己的社会性准备了首要的先天生理条件;人有一个组织特殊的大脑,为认识世界,学习社会文化接受社会教化提供了生理物质基础;人还具有高级神经活动系统,有第二信号系统----语言活动,而语言又是社会化的强有力的工具和杠杆。

2. 环境因素 概念:指影响个人社会化过程的全部社会环境。

主要内容:包括家庭、学校、伙伴群体、工作单位、社区和大众传媒

3. 社会实践:

概念:是实现知识内化与积累,达到社会化目标的根本途径。

形式:生产活动,科学实验,社会斗争和人际交往等。

主要表现:观察学习、角色扮演、知识积累等环节。

地位和作用:社会实践是社会化的根本环节,在社会化过程中,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广泛拓展生活实践的空间,是尤其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

第四节 人的全面发展

1. 社会化的基本目标:从根本上说,是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社会化的现实结果,就是培

养人适应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角色能力。

2. 社会化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过程。当代人的全面发

展就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3.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一切属性的全面发展

4.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5.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

6. 人的现代化的意义

第六章 社会互动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互动

1. 社会互动:就是个人和个人之间、个人和群体之间、群体和群体之间,基于对行动“意

义”的理解,发生的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过程。人们对他人采取行动或对他人的行动作出反应的过程。

2. 社会互动的构成要素:

(1)必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动主体、 (2)互动主体之间必须发生某种形式的接触、

(3)参与互动的各方有意识地考虑到行动“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3. 社会互动的理论:

(1)符号互动论(代表人物:米德、库利、布鲁默)

原理:第一,我们通常用符号来代表一些事物。这些符号都是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另一些事物地,这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第二,我们针对我们对符号的意义来采取行动;第三,我们在对彼此的行动有所反应之前,经历了一个内有阐释的过程-------对当时情境意义的了解,然后决定如何行动。

(2)拟剧论(代表人物:戈夫曼)

基本观点:社会是一个舞台,全体社会成员是在这个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他们都在社会互动中“表演”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并更好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3)常人方法学(代表人物:加芬克)

基本假设: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进行社会互动,这些日常活动中不成文的、大家公认的互动规则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形式

1. 交换

概念: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之间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

构成要素:目标/付出/回报/效益。

类型:①物质的交换,最典型的是商品交换

②非物质的交换,指的是感情、文化等交流形式。

社会基础:社会差异

2. 合作

概念:指在社会互动中,行为者之间为达到某些共同的利益目标彼此密切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类型:①自发性合作②制度化的传统合作③指导性合作④契约式合作

3. 竞争

概念:是指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 类型:

社会意义:在于从个人的角度,它可以激发个人的热情,能量,人们在竞争中可以相互激发,相互促进。从社会的角度,竞争对社会发展和进步也是有利的。

4. 冲突

概念:是不同行动者之间相互反对或阻止对方意图的自觉行动, 根源:也是因为某种社会资源的稀缺。

类型:从规模上分,为群体之间的冲突和个人之间的冲突;

从冲突的性质上分,为经济冲突、政治冲突、文化冲突、种族冲突以及阶级冲突; 从冲突的方式或程度上分,为显性冲突、隐性冲突,其中显性冲突方式分为: ①争论②拳斗和械斗③仇斗④战争⑤其他。

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符号

1. 符号:指的是由一群人所共同认可的,有意义地代表其自身以外的别的事物的东西。

2. 社会互动的重要符号: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身体语言。

3. 语言:指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定的系统。

4. 语言的重要性:语言,作为社会互动中的最重要的符号系统,它的重要性几乎是不言自

明的。通过口头和书面语言为媒介,人类文化得以更好的建构的传递,语言作为一个有力的媒介符号,在日常生活中更是帮助了人们之间复杂而微妙的互动

5. 语言的多样性:语言的词汇反映了言语者互动的文化和环境。

6. 身体语言:是用身体代替语言来表达意思的动作或方式。

7. 个人空间:指环绕一个人周围的直接的物理区域。

8. 个人空间理论(霍尔):他认为人们相距的远近代表了不同的情感距离,因此他认为存

在四种不同的个人空间,人们选择特定的空间距离进行互动,不仅可以反映互动各方的关系,而且还塑造他们之间的关系。①亲密距离②个人距离③社会距离④公众距离。

第四节 社会网络

1. 定义:是经过各种媒介、通过社会互动所形成的个人之间的复杂联系网。

2. 特征:①社会网络的形成是地缘、血缘、学缘、业缘等多方面的因素使然

②反映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本质

③是经过个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所形成的

④对个人来说具有效益

⑤是相对稳定的

3. 形态:①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以个人进出该社会网络的难易程度的不同来区分。

②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以个人和社会网络的连接的紧密程度不同来区分 ③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以个人在社会网络中获得的利益来区分。

4. 功能:个人在社会网络中获得各种信息、获得各种精神上的支持以及物质上的资源。社

会网络影响到个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就社会而言,社会网络的功能体现在社会网络具有社会控制和社会整合的功能。

第七章 群体

第一节 什么是群体

1. 群体的含义:人们通过某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和感情交流的集体

2. 群体的特征:

①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

②有一定的为群体成员所接受的目标

③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并形成归属感

④有一定的行为准则;

⑤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3. 群体的类型:

①初级群体:又称为首属群体。由面对面的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是社会群体中最古老最基本的形式,是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础群体,

次级群体:又称为次属群体,是用来表示与初级群体相对应的各种群体,如学校,职业群体,社团。 ②正式群体:也就是社会组织

非正式群体: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无正式组织结构,无正式章程的群体。如朋友群 ③内群体和外群体:又称作我群和他群。凡是成员感到自己与群体关系密切,对群体有强烈归属感的,就是内群体。而那些由他人结合而成,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群体,就属于外群体。

④成员群体:也就是内群体,个人属于该群体的成员。

参照群体:被某一群体成员用来作为某种参照对象并试图效法的群体。

⑤大群体和小群体:是以群体的规模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众分类。大群体一般指规模较大,人数较多,人员之间较少互动的群体。小群体则是指那些规模较小,成员之间能够直接互动的群体。

4. 初级群体的特征:①规模小

②是有长期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

③是成员的人格特征可以得到比较全面的表现

④成员之间的角色位置难以替代

⑤习惯伦理道德和感情在维系群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 初级群体的类型:①家庭②邻里③伙伴群体。

6.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初级群体出现了衰落的趋势。

第二节 家庭

1. 概念:是个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的人们组成的长期共同生活的群体,是人类生活中最

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群体形式。

2. 基本关系: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

3. 基础:婚姻。

4. 特征:①至少有两个不同性别的成年人居住在一起

②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劳动分工

③他们进行许多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换

④他们共享许多事物

⑤成年人与其子女之间有着亲子关系

⑥孩子之间存在着兄弟姐妹关系。

5. 结构:①核心家庭,一般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

②主干家庭是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

③联合家庭 是由父母和多对已婚子女以及孙(外孙)子女组成的家庭。

④其他家庭,指一些不完全的家庭,残缺家庭、断代家庭、单身家庭等类型。

6. 功能:①规范性行为功能;

②经济生活功能;

③精神生活功能;

④教育功能;

⑤抚养、赡养功能。

7. 生命周期:建立、扩展、抚育、收缩、空巢、消亡

8. 我国家庭的现状:

①家庭规模趋于缩小;

②家庭功能有所变化一是家庭的消费功能在加强,二是家庭的生育与抚育功能的层次在提高,三是家庭的精神生活功能逐渐增加,四是家庭的事业功能不断扩大;

③家庭价值观的认识趋向现代化。

第三节 利益群体

1. 概念:是在社会利益体系中具有相同的利益地位、有着共同的利害和需求、共同的境遇与命运的群体。

2. 特征:①利益关系是利益群体的核心关系

②群体规模具有不确定性

③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具有多样性。

3. 类型

①从群体目标特点分为:经济利益群体、政治与社会权利利益群体、社会公众利益群体 ②从群体组织形式分为:机构性利益群体、社团性利益群体、自组性利益群体

4. 既得利益集团

概念:指对公共资源享有支配权的社会阶层,为了共有的特殊利益而结成的共同体。 最大特点:为维护少部分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

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与此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建设的步伐,是防止既得利益集团产生和存在的根本举措。

第八章 组织

第一节 什么是组织

1. 概念:是指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有计划的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严密的结构的制度化的群体。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组织的普遍存在提高了人民的社会活动效率,延伸和扩展人类自身的能力。

2. 特征:①具有特定的组织目标

②具有一定的权威体系

③组织成员的角色化

④正式而比较明确的规定。

3. 组织过程

(1)组织决策:

概念:是指组织成员从两个以上的行动方案中进行选择决断,以期最优化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四个阶段:①情报阶段②设计阶段③抉择阶段④审查阶段

(2)组织沟通

概念:是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即组织成员之间通过种形式的交往以传达思想观点态度感情或情报的过程。

①纵向沟通:指组织内部的信息由上层到下层或由下层到上层的传递过程。 ②横向沟通:指组织内同一层次的部门和组织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

(3)组织控制

概念:组织用各种规章制度和奖惩手段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以保证组织的决策和指令能够有效地贯彻执行,维护组织的各项秩序。

①预先控制:是指在组织行为发生之前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控制活动。

②现场控制:又叫同步控制是对正在实际进行操作的组织成员的待业进行指导和监控,使组织成员的行为始终指向组织的目标。 ③反馈控制:是针对组织成员的活动结果来进行控制。

4. 三种组织过程的关系:不是相互割裂的过程,而是在具体的现实组织运行过程中相互联系和交织在一起在,任何的组织行动都包含了这三种过程。

第二节 组织理论

1. 科层制(官僚制)

(1)概念:是指建立在法理型统治基础上的,以正式规则为管理主体的,具有职权分工和职位等级体系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科层制是马克斯·韦伯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学概念,它对以后的组织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合法性统治类型:传统型、魅力型、法理型

(3)特征:①明确规定的固定权限;

②明确规定的职位等级;

③执行职务建立在公文基础上;

④职务的专业化和量才录用;

⑤照章办事。 (4)优点:相比其它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行政管理效率高

弊端:形式方义、繁文缛节、用人不当、欠缺人情味、对外界变化反应不灵敏

2. 组织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组织行为理论、权变理论和系统理论等)

(1)科学管理理论(美国工程师泰罗、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为了使组织更有效地实现它的目标,必需使组织的结构和过程科学化和合理化。

(2)人际关系理论(梅约、罗伊斯里斯伯格、“霍桑实验”):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因素,组织中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以及在工作中形成的人际关系。

(3)组织行为理论(巴纳德“组织平衡论”观点、麦克戈的“X 理论”和“Y 理论”):是从人际关系理论发展而来的组织管理理论。呼吁组织采取民主而非集权专制的领导方式,认为民主型领导比转制型领导的组织效果更好

第三节 现代社会的组织格局

1. 公共部门

概念:是指被国家授予公共权力,并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管理各项社会公共事务,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法定服务的政府组织。

特征:①公共部门向社会提供的主要是公共物品

②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是公共部门的主要职能

③掌握的资源属于公共资源

④用来从事公共管理的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

⑤目标在于实现公共利益。

2. 私人部门

概念:是指为私人所拥有,并以利润最大化为组织目标,通过在市场上出售其产品或提供服务以求得利润的各类工商企业组织,通过在市场上出售其产品或提供服务以求得利润的各类工商企业组织。

特征:①私人部门向社会提供的主要是私人物品

②组织由私人作为投资主体,其权益归私人所有其组织资源因而变属于私人资源 ③私人部门的组织目标在于本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④市场是私人部门实现目标的竞争性活动领域,也是私人部门主要调节机制。

3. 第三部门

概念:在政府组织和营利组织之外,还有一类组织,它们既不是政府的某个部门或下属组织,又不追求组织拥有者的私人利益。它介于国家和市场之间,一般统称为第三部门。 特征:①以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

②独立于政府组织

③不以营利为组织目标

④是自主管理的自治组织

⑤依靠组织成员的志愿参与。

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①可以提供公共部门尚未提供的公共物品

②可以满足不同人群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需求

③可以向弱势群体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物品

④常常是更可靠的物品和服务提供渠道

⑤公民参与的一条重要途径

⑥是倡导公民意识和志愿精神的实践领域。

第九章 社会制度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制度

1. 概念:基于一定的价值标准而设立和形成的一套相对稳定的、模式化的、被人们习惯和自觉遵守的规范体系。

2. 起源:社会制度产生的基础应当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方式。从人类需要的角度去探究社会制度的起源是比较合适的,因为任何社会制度都是为适应一定条件下的人类需要而产生的。但是如果仅仅把目光停留在人类需要上,忽略满足需要的手段和途径,就无法从根本上解释社会制度的变异性。

3. 形成的途径:

①自发形成,从民俗升格为民德,再从民德发展为制度;

②立法产生,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制度如政治、思想文化等,一般立法产生。

4. 构成要素: (1)价值要素(价值标准):指主体对客体的有用性以及用出大小的判断。

(2)规范要素:标准、规则和模式,是一系列有关角色行为规范的决定。

(3)组织要素:是社会制度的实体部分,是价值和规范的载体。包括组织领导、职能机构和组织成员。

(4)设备要素:社会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分为:象征性物质设备、运行性物质设备。

5. 基本特征:

①社会制度的核心是价值标准;

②社会制度是非人格化的权威力量;

③社会制度具有稳定性和差异性;

④社会制度具有抑扬性。

6. 基本功能:①行为导向功能;②行为调控功能;③文化创新功能;④社会化促进功能

第二节 社会的基本制度

1. 社会制度的分类:

(1)按照形成方式,分为自发产生的制度和根据客观历史需要而有计划建立的制度。

(2)按照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对个性形成产生的影响,分为

①本源制度:指反映并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基础的原始的关系——生产关系以及与其紧密相连的经济活动的规范和制度,包括婚姻家庭制度和经济制度。

②派生制度:建立在本源制度基础上的其他一切制度,如政治制度、教育科学制度

(3)按照社会制度的具体性质和作用,分为:

婚姻家庭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教育制度、思想文化制度

2. 从人类生存与发展对制度的需求层面看,最基本的社会制度是以下五种:

(1)家庭制度(生育制度) 概念:是关于家庭的性质、形式、关系、功能、权利和义务的一整套规范体系。 功能:繁衍人口,禁止乱伦,提高人口素质。

目前中国家庭制度的主要特征:

①家庭结构和功能的过渡性;②家庭关系和分工的过渡性;③家庭问题的复杂性 (2)经济制度(生存制度)

概念:是社会用以限制调节或促进人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行为的社会规范体系。 功能:包括规范经济活动调整经济关系保障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内容:①对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②对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劳动分工的规定

③对社会经济运行中交换活动的规定

④对市场运行的规定

⑤对经济活动中相互承诺的规定。

(3)教育制度(发展制度)

概念:是社会的启导延续和发展制度是社会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织部分,是社会传授知识与科学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社会规范体系及其组织机构的总和,它的目的主要是把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和科学技术代代相传并使之发扬光大,通过人的素质培养促进社会进步。

功能:①外显功能(传授知识与科学技术的功能;实现社会化的功能;文凭功能;社会选择功能);②内潜功能(社会控制功能;调整、协调社会职业体系和社会分层体系;缩小收入差距;吸收剩余劳动力)

(4)政治制度(主导制度)

概念:是国家权力如何产生如何行使和有关权力结构的规定,由国家颁布并强制执行的,用以约束社会成员和群体活动的规范体系。

功能:①规范社会秩序②管理公共事务。

(5)宗教制度(信仰制度)

概念:是包括宗教观念、信仰、宗教仪式以及宗教组织形式在内的规范体系。

第三节 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1. 社会制度的生命周期:就是指一种具体的社会制度从产生、发展、成熟、消失,最后被

新的制度替代的过程。

2. 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规律:

①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

②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③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④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变革与创新的主要表现

4. 转型期我国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特征:

①国家和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权威作用加强。

②各种社会群体的利益在制度创新中重新定位。

③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切制度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十章 社区

第一节 什么是社区

1. 概念:是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 构成要素:人口、区位、经济、文化、组织。

3. 功能:经济生活、社会化、社会控制、社会参与、社会保障

4. 社区横向格局

概念:是指一个社区的各种单位或子系统在本社区内彼此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关系。

特点:社区各社会单位和子系统以地缘关系为纽带,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在功能上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由此形成一个社区组织体系。

5. 社区纵向格局 概念:是指一个社区的各种社会单位和子系统与外部社区的结构和功能关系。

特点:其中的组织关系带有更多的法理性计划性和科层制的特征。

6. 社区研究的发展

(1)类型学研究(代表人物:德国的滕尼斯)

(2)区位学理论

(3)社区全貌研究(美国的林德夫妇)

(4)中国的社区研究

第二节 社区类型

1. 农村社区(乡村社区)

概念: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们为主体构成的同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特点:①人囗密度低;

②经济活动相对简单;

③社会结构相对简单;

④传统农村社区的社会变迁比较缓慢。

形态:散村和集村

2. 城市社区(都市社区)

概念:是指以从不各种非农业生产为谋生手段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口所构成的异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现代城市社区的生活方式的特点:

①社会分工复杂,居民从不更专门化的工作;

②家庭和初级群体作用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正式组织;

③人际互动趋向功利化、理性化、和肤浅化;

④存在和包容了更多的文化差异。

郊区化:指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大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由城市的中心向城市边缘的郊区迁移和发展的过程。

3. 集镇社区

概念:是一种介于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之间的中间形态,是联接两者桥梁,是一种由农村向城市过渡的社区形式。集镇社区是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也是农村基层政权机构和各种服务设施的集中地,能够为周边农村提供各项生活服务。集镇社区是其周围若干农村社区的中心,发挥着主导作用。

类型:县城镇、中心镇、一般集镇。

特点:①起着桥梁中介的作用

②人口结构比较复杂

③集镇经济的自筹、自主性

④地理环境优越

⑤城乡结合的社区文化。

中国小城镇发展的特点:以集镇为重点,以乡镇企业为依托,建设一批布局合理、节约土地、设施配套、交通方便、文明卫生,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乡镇。

第三节 社区发展

1. 概念:指在城乡基层社区中社区居民领先社区自身力量,在政府和其他组织机构的支持

下,推动社区有计划地社会变迁,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社区发展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方法和策略。

2. 基本原则:①民主;②需要;③自力;④自下向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⑤物质文

明与精神文化并重原则。

3. 社区建设试验区对居委会进行的5项改革:

①建立新的社区自治组织

②研究确定社区建设的内容

③改革社区居委会干部制度

④推进社区建设的领导机制 ⑤科学合理划分社区。

4. “单位制”、消解的表现:①单位体制外人员的增加;②传统单位的功能型转变

5. 推动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的根本原因: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位制”的城市社区管理

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发展的新变化、新情况和新要求。

6.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本质:是对传统城市社会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7. 社区建设:就是以人们日常居住和生活的基层社区为载体,通过社区居民自治,社区与

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合作,来建立一个和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城市管理制度和社会化服务网络相适应的社区支持系统。

第十一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一节 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分层

1. 社会不平等

广义:就是社会差别,指个人或群体间的任何差异。(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狭义:指个人或群体之间的等级差异。(美国学者赫勒)

2. 卢梭的思想:《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论证了不平等的产生是随着私有制而来的,

是建立在私有制确立的唯一基础之上的。

但从社会分工这个前提条件出发,对社会不平等进行科学探讨的,是亚当. 斯密(“分工理论的最早阐发者”,《国富论》最先创立“分工”概念)和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3.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不平等根源于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其实质是以生产资料占有关

生活费为核心的生产关系。

4. 涂尔干:《社会劳动分工论》,提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两个概念。

5. 社会不平等的主要范畴

(1)阶级、阶层和社会分层,

阶级:依据社会资源的不同占有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所组成的社会集团。

阶层:①是指阶级内部的层次划分②泛指具有不同社会地位的群体。

社会分层:是指依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划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

(2)种姓、种族和等级

种姓:或种姓制度是以血统、血缘和职业为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或社会集团的社会等级制度。

种族:亦称人种,指在体质形态上具有共同生活遗传特征的人群。

等级:指按经济地位和政治法律地位不同而互相区别的群体或社会集团。

(3)性别和年龄 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别。

两性的突出的区别:

①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女性优于男性

②在视觉平衡能力方面女性则不如男性

③在逻辑思维数学能力方面男性较高于女性

④在触觉方面女性一般比男性敏感,反应更快

⑤在竟争性、好胜心和合群方面,男性明显优于女性

⑥在记忆和观察方面男性则较女性逊色。

第二节 社会分层理论

1. 经典社会分层理论

(1)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揭示了阶级产生的真正根源和阶级本质,建立了科学的阶级、阶层分析方法对于是韦伯社会分层理论。

①社会分工是阶级产生和演变的基础

②生产资料和劳动的占有关系是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准

③共同的生活方式、阶级利益和教育程度是划分阶级的必要条件 ④阶级的划分并不排除社会分层的方法

(2)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主张用经济(财富)、政治(权力)和社会(声望)三项标准划分阶层。

(3)帕累托社会分层理论:《普通社会学总论》①社会是个异质系统;②“精英”理论。

2. 当代社会分层理论:功能主义和冲突论的社会分层理论各自解释了部分社会现实,存在

片面性。进化论者试图提出折中的社会分层理论,认为社会有必要鼓励难得的天才,同时社会也需要有相互竞争。

第三节 中国的社会分层

1. 社会分层的历史意义:70多年前,毛泽东通过调查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

文章,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特征以及彼此关系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的首要问题。今天我国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期,阶级阶层关系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也需要加强研究。

2. 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社会分层 (1)以经济和政治相结合为标准的划分

(2)身分制(以户籍、工作单位和人事管理等一套非财产所有权为标准的社会分层制度体系)为标准的划分 ①户籍制度

特点:①以城乡划界,把人固定在自己的出生地

②户籍与劳动用工制度、人事档案制度和生活资源供应制度相配套。 ②单位制度

③人事管理制度:把社会成员划分为干部、工人和农民。

3.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分层

(1)从身分到契约的转化 契约:是根据一定权利义务关系订立的协议。

(2)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动:①农村阶层结构的变动;②城镇阶层结构的变动;

③军人阶层; ④社会边缘阶层

第四节 社会流动

1. 社会流动: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的移动。

2. 社会流动的意义:

社会流动是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合理的社会流动是现代化社会生存和发展必需的。 ①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实现劳动力流动和人才流动,实现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②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的基于个人出身的地位获得模式正逐步被基于个人业绩的现代模式所取代,社会流动成为个人取得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

③社会流动加强了个人才能和成就与其社会地位之间的联系,有利于造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增强社会的活力;

④社会流动有利于加强各社会集团之间的联系,消除可能存在的隔阂,促进社会成员目标方面的一致认同,从而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3. 社会流动的类型和模式

(1)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

结构性流动:由于生产技术或社会体制方面的变革而引起的规模较大的社会流动。 自由流动:是指那不是由于体制的门类化而是由于个人特殊的原因而导致的社会流动。 (2)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垂直流动: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层结构中跨越等级界限的位置移动分为上向流动和下向流动。

水平流动:是社会成员在同一等级的不同位置之间的横向移动。 (3)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代内流动:是指个人一生中特别是其工作生涯里社会地位的变化,它可以通过比较个人一生中某几个时期的工作反映出来。

代际流动:是指子女相对于其父母来说的地位的变化。

(4)竞争式流动和赞助式流动 (5)个人地位获得模式:美国社会学家布劳和邓肯提出,探讨了代际流动的影响因素。

4. 社会流动的动力机制:

①工业化和科学技术进步(根本动力);②城镇化;③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5. 社会流动的制约因素:

人口因素、自然因素、地区发展因素、制度因素、政策因素和个人因素。

第十二章 社会控制与偏差行为

第一节 什么是偏差行为

1. 偏差行为:指在一定的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

为,也被称为越轨行为、离轨行为、差异行为等。

2. 社会规范:每个社会都存在一套对其社会成员行为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以调节人们

之间的社会关系,指导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

3. 偏差行为的类型

(1)按照表现方式分为

①偏差行动:以具体的行动或动作显示出来的偏差行为。如偷抢/强奸/杀人/自杀。 ②偏差习惯:个人行为嗜好因不被社会所认可而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如打麻将。 ③偏差心理:因为心理或精神的原因导致无法进行常规的社会交往或社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

④偏差文化:以与社会主流或主导文化所不同的文化变现出来的偏差行为。

(2)按行为所偏离的社会行为准则的标准分为:违法行为、违章行为、违规行为。 ①违法行为:违反国家法律条文的行为,包括犯罪和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

②违章行为:违反有关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的规章条例。如交通违章, 考试作弊。 ③违规行为:指一切违反既定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行为。如不适应行为, 不从众、不道德行为。

4. 偏差行为的功能

负功能:①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②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③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

④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正功能:①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社会规范

②有助于加强社会团结

③有助于社会预警

④有助于促进社会变迁。

第二节 偏差行为的理论解释

1. 生物学解释(隆布罗梭和谢尔顿):是从个人的生物性和生理性特征来解释偏差行为发

生的原因,尤其强调遗传因素的作用。

根本缺陷:在于它无法区分产生偏差行为的生理因素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的界限,也无法指出生理特征和偏差行为之间的实际联系, 查理斯戈林发现。

2. 心理学解释(费洛伊德):重视个人的精神、情绪、性格等心理因素对行为的影响,认

为之所以出现偏差行为是因为个人心理方面的原因造成偏差者没有能力去学习和遵守有关的社会规范。心理学主要从个人层面出发解释偏差行为,有助于我们了解个人产生偏差行为的心理过程,特别是特定的偏差行为的个体发生机制。

3. 社会学解释:更强调社会结构性因素对偏差行为的影响。

(1)失范理论:(涂尔干,默顿)认为是社会失范导致了个人的偏差行为。

(2)文化传递理论:也称为亚文化理论,认为偏差行为者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是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中习得的,他们不是偏离了社会规范,而是遵循着所在团体的社会规范,他们的行为之所以被视为偏差行为,只是因为他们所在团体的规范和主流的社会规范不一致甚至是矛盾的。

(3)标签理论:认为一种行为之所以被视为偏差行为是因社会的权力集团给这种行为贴上了偏差的标签、偏差行为只是一种社会定义为偏差的行为。

第二节 社会控制

1. 社会控制: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通过社会规范以及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

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进行指导和限制,对各类社会关系加以调节和制约,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和约束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则主要指对偏差行为给予惩处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2. 社会控制的内容:包括对社会行为的控制、对社会关系的控制、对社会价值的控制。

3. 社会控制的特点:普遍性/规范性/多重性。

4. 社会控制的必要性:

①社会生活中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目标不一致上;

②稳定各种社会关系上;③制止社会生活中各种失控现象方面。

5. 社会控制的类型 (1)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

宏观控制:指社会利用政权、法律、政策、条令等手段对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加以控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控制。对稳定社会、促进社会进步意义重大。 微观控制:相对于宏观控制而言,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具体领域所实现的控制,这些领域涉及人们最基本的社会生活需求。 (2)制度化控制和非制度化控制

制度化控制:指按照一整套条文规定,由某种组织体系加以推行的一种社会控制形式。包括法律控制、宗教控制、规章制度控制等。

非制度化控制:指社会控制的形式并不以明文规定的条文来实现,而是通过社会成员日常互动所形成的共识来实现。包括习俗控制, 道德控制, 社会舆论控制。 (3)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

外在控制:利用外部社会力量促使社会成员遵从社会规范。包括法律控制, 规章制度, 习俗, 道德控制。

内在控制: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持有的观念,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 (4)积极性控制和消极性控制

积极性控制:利用奖赏性手段来鼓励社会成员按照社会规范行事,这些手段包括物质性奖励和精神性奖励。

消极性控制:利用惩罚性手段来限制社会成员不要做一些行为。

6. 社会控制的方式:

①法律控制:由国家强制力推行的,对社会成员具有最强约束力的社会控制方式,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社会规范,是所有社会规范中最有权威的一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以国家权力为依托,给予强制执行的一种社会控制方式。

②道德控制:是人们在集体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一套辨别是非、辨别善恶、辨别正义与非正义的价值标准。

③习俗控制:是人们在集体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原始的一种社会控制方式。

④宗教控制: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控制方式,能够对其教徒产生很强的约束力。

7. 社会控制的度:社会控制应避免社会过控和失控,合理适度的社会控制将有助于社会稳

定繁荣,也有助于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以及创造性的发挥。 社会过控:过分强调了社会控制的一面,忽视了社会成员的个性表达及自由要求的一面。 社会失控:指社会控制相对削弱,社会成员的自由散漫性提高。

第十三章 社会问题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问题

1. 社会问题:是指因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失调或社会结构与环境失调而影响相当数量社会

成员的正常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

2. 形成条件:

①某些社会现象产生了失调情况

②这种失调影响了许多人正常的社会生活

③这种失调引起了相当多社会成员的关注。

3. 社会问题与个人困扰的区别:

①个人困扰必须和个人的自我联系在一起,只关系到个人直接体验的有限的社会生活领域而社会问题所牵涉的事情超出个人的局部环境,超出个人一己的生活领域

②困扰只涉及个人而社会问题涉及的是公众

③个人困扰具有个人的特点他只发生在个人与他人直接的关系区域里而社会问题具有公众的特点。

4. 特征:普遍性、特殊性、复杂性、群体性。

5. 社会问题研究的理论:

社会病理学、社会解组理论、价值冲突理论、行为偏差理论、社会建构理论。

第二节 当代社会问题

1. 结构性社会问题:指社会制度或社会政策失调诱发的社会问题。

(1)腐败问题

定义:是权力的滥用,即不正当地利用政府和公众所赋予的权力和权威来为个人或个人所效忠的某个集团谋取利益。

分类:海登海姆

①以公共职位为中心的腐败

②以市场为中心的腐败

③以公共利益为中心的腐败。

危害:①腐败会严重削弱党和政府的威信,直接危及政治稳定

②会制约社会经济发展,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③会削弱中央的权威,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④会造成社会思想混乱,是社会整体道德水平滑坡

⑤会破环法制,使社会处于无序状态

⑥腐败滋生蔓延会对社会心理稳定做成冲击

⑦腐败得不到遏制,还会影响新一代的成长。 (2)恐怖主义

定义:亚国家组织或秘密团体对非战斗目标发起的有预谋的,有政治目的的,通常故意影响视听的暴力行为。 要素:政治性、暴力性、不可预测性、象征性

主要恐怖活动:①爆炸;②绑架、劫持人质;③暗杀;④劫持飞机 ⑤写恐怖信或打恐怖电话;⑥网络恐怖活动。

恐怖组织:①民族主义恐怖组织

②极端宗教恐怖组织如: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恐怖组织

③极左翼恐怖组织如:意大利的红色旅,德国的红军派,日本的赤军 ④极右翼恐怖组织如欧洲的光头联盟 ⑤黑社会恐怖组织如:意大利的黑手党,美国的三K 党,卡利贩毒集团

2. 偏差性社会问题:一般指偏离或违反一定社会行为规范造成的社会问题。

(1)毒品问题

定义: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危害:①危害身体健康;②破坏家庭和睦;

③败坏社会风气;④腐蚀政权组织;

⑤妨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2)家庭暴力

概念:(联合国在《清除对妇女暴力宣言》)指在家庭内发生的身心方面和性方面的暴力行为,包括殴打、家庭中对女童的性虐待、强奸配偶和其他有害于妇女的传统习俗、非配偶的暴力行为和与剥削有关的暴力行为。(婚姻法)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新特点:①家庭施暴者涉及各个阶层

②夫妻互殴现象增多

③家庭暴力的攻击性增强,后果严重。

3. 自然性社会问题:自然灾害问题,指一种人类无法控制的自然力量造成的问题。

特征:潜在性/突发性/有限性。

不能称为灾害的是:海底地震/深海暗流/无人荒岛的沉降/北极圈内的风暴等。

第三节 社会问题的防治

1. 实质: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调动社会上的一切积极因素,组织相关部门,分工协作,

运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科学技术和行政等多种手段,对潜在或显露的社会问题进行科学分析,采取相应的对策、避免、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或使社会问题得以缓解和解决的过程。又称社会问题的综合治理。

2. 内涵

3. 意义:

①做好社会问题的防治,可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和民众的安全感 ②可避免和减少社会问题给社会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损失,物质和精神的损失

③可以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

④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⑤可以改善、提高有关机构的应对能力和效率。

4. 理论依据:

①社会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如同其他事物一样是可以认识的

②人类社会积聚了大量社会问题防治的经验和理论,为制定社会问题防治的战略和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③世界和各国内部管理体制存在的抑制社会问题的机制,为社会问题的防治提供了物质基础

④在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为社会问题的预防提供了国际条件。

5. 战略思想:①全球性思想

②全局性思想

③长期性思想

6. 战略措施: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改革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

③发展科学技术

④建立社会预警系统

⑤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第十四章 社会变迁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变迁

1. 社会变迁: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基本形态的变异。

2. 内容:①社会关系的基本制度,既社会行为基本规范体系。

②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包括组织结构、阶级结构、职业结构 ③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即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

3. 特点:①必然性;②前进性;③非直线性;④全面性

4. 基本类型:

(1)按照社会变迁的发展方向,分为:社会进化和社会倒退

进化过程的特征:长期性、缓慢性、渐进性、局部性

(2)按照社会变迁的性质与特点,分为: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

社会改革:使人们有意识的规划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的社会局部调整或全面改良的过程。

社会革命:是一种急剧的、对整个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的社会变迁形式, 其目的是为了根本变革社会制度, 改变生产关系

(3)按照社会变迁的规模,分为:整体变迁和局部变迁

(4)按照变迁的人为参与和控制程度,分为:自发变迁和有计划变迁

5. 原因:①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②社会物质需要和利益冲突

③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也是导致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因素

④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⑤意识形态的改变

⑥人口状况的改变 ⑦外敌侵入、环境破坏、自然灾害等因素,也可能引起社会变迁。

6. 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实质上就是对社会运行过程进行干预,对社会系统施加定向影响。

7. 社会发展计划:是对社会发展总的方向、大目标、主要步骤与重大措施的设想。

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

1. 概念:是社会变迁上的跃进,是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涉及政治、法律、社会结构、心理、文化各个领域的全面性发展过程。

2. 主要内容:①工业化,②城市化,③民主化,④管理科层化,⑤社会结构分化,⑥人的现代化,⑦生活方式的世俗化。

3. 特征:①现代化是一项革命进程

②是一项长期的全球化进程

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④不是“全盘欧化”或“全盘西化”的过程。

4. 社会现代化理论:

①帕森斯的模式变项;②信息社会论;③后工业社会论;④风险社会论

5. 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特点:

①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前提

②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③坚持对外开放,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第三节 全球化

1. 含义:一方面,全球化概念具有空间性内涵,指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涉及政治、经济、

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客观历史进程和趋势。另一方面,全球化也蕴涵着世界共同体的各个国家、社会彼此之间的交往和交换关系的进一步加强以及依存性、关联性程度的不断深化。

2. 特征:①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

②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

③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相统一的客观要求

④全球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出现矛盾和冲突的过程。

3. 四个发展阶段:萌芽阶段、开始阶段、起飞阶段、增强阶段。

4. 主要表现:①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

②交通与通讯的全球化

③信息全球化

④政治的多极化

⑤文化全球化。

5. 问题:人口爆炸、资源和能源枯竭、生态恶化、艾滋病泛滥、贩毒、战乱等。

6. 发展趋势两种观点:

①以道德为基础公开反对全球化将导致乌托邦的到来

②认为技术和经济的变革可带来积极的后果。

全球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事实全球未来的方向掌握在我们这些普通的世界居民手中,取决于我们选择的道德立场和奋斗目标。

7.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

①经济上, 我国经济同国际市场逐渐接轨, 进出口贸易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外资在投资与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扩大

②政治上中国建立了民主政治体制, 加强了与西方各国的接触融洽了曾经因冷战而冻结的关系, 可以更广泛地参与国际事务, 称为多极中的一极

③文化上, 思想解放运动为全球先进思想文化的引入创造了条件, 促进了全球文化同中国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机遇.

8. 目前面临的挑战:

①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居支配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外围和边缘的地位

②政治方面,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动摇了西方霸权的地位,引起它们的恐慌

③随着中国对全球化参与程度的加深,中国的文化建设受到了两方面的挑战:一是西方意识形态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挑战, 二是西方一些腐朽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④国家安全方面, 目前还存在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并不乐观。

9. 应对策略:

①必须明确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位置,以此为制定全球战略的前提。

②要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发展自己。

③增强综合国力以确保国家安全。


相关内容

  • 2015年湖北自考国际经济法概论考试大纲国际经济组织法
  • 湖北自考网(www.hbzkw.com)信息最齐全最实用的湖北自考门户网站. 2015年湖北自考国际经济法概论考试大纲国际经济组织法 学习本章的目的和要求 了解国际经济组织有关组织结构方面的法律规范,理解国际经济组织法的一般理论知识,着重领会对国际经济交往活动影响较大的世界性国际经济组织.区域性国际 ...

  • 专插本--
  • 专插本 一.什么叫专插本? 答:专插本是专升本的一种,是专科毕业生踏入本科学校深造的其中一种途径,其性质是普通高等教育. 二.问:专插本的报考条件是什么? 答: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决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勤奋学习且具有培养前途. 2.我省普通高校(含高职班和各类成人高 ...

  • 2017年历史学考研:你必须知道的10个方面
  • 2017年历史学考研:你必须知道的10个方面 2017历史学考研的复习也进入了暑期阶段,大家的历史学复习得怎么样了?下面勤思教育历史学考研辅导班的老师整理了10个方面,2017历史学考研的考生注意 一.历史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历史学专业从2007年改为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命 ...

  • 全国2011年07月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真题及答案
  • 考试学习软件商城(examebook.com )出品 自考笔记.真题及答案.题库软件.录音课件! 全国 2011年 7月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6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分,共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 ...

  • 社会学概论小抄复习自考通答案简答题(纯手工整理)
  • a.社会学具有哪些功能 (1)研究功能,包括:①描述性功能;②解释性功能;③顶测性功能;④规范性功能. (2)教育功能,包括:①帮助人们自觉地完成社会化;②帮助人们合理选择 (3)社会管理功能,包括①建文视范:②提供模式:③反馈信息 (4)社会批评功能 b.社会化的内涵 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 ...

  • 自考新闻学概论真题整理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简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指导方式. 37.简述舆论行为的基本要素. 38.简述1956年以<人民日报>改版为标志的新闻工作改革的主要内容. 39.陆定一的新闻定义具有哪些优点? 40.新闻传播的群众性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 ...

  •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笔记资料
  • 2012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辅导资料一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这一章内容不太复杂,掌握划定的重点即可. 1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是指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整个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也称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生态环境) 2 .人文地理环境分为经济地 ...

  • 人力资源自考科目和教材信息
  •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段)考试计划 (专业代码:2020218) 主考学校:南京大学 为推动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事业的发展,培养能够适应江苏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并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竞争意识.创新理念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门人才,结合我省实际,制定高等教育自学 ...

  • 自考企业管理概论复习
  • 自考企业管理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企业 第一节企业的概念与类型 一.企业的概念及要点(★重点,常考★) 企业是指适应市场需要,以获取盈利,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单位. 要点:①以市场为导向.盈利为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经济组织 ②自主经营.自负 ...

  • 社会学概论_自考
  • 社会学概论_自考.txt2008太不正常了,一切都不正常!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男足挺身而出,向全世界证明:中国男足还是正常的!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一)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也就是从一个"自然人"或"生物人&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