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过泊湖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渡过泊湖

刘鹏程

我要到泊湖的对岸去。穿过阳光下宽阔的湖面,隐隐约约望见远方的村庄,船经过湖面掀起白花花的水,发出细细的、温暖而又亲切的声音。这是我二十年以后第一次踏进泊湖。

我出生在泊湖的边上,我童年和少年的梦想都与泊湖有关。今天我再次踏进泊湖,并非寻梦,而是要到对岸的那个水产开发公司去作一次新闻采访。这些年,泊湖已经被网屏黄金分割成许多养殖公司。这次和我同行的几个人,他们或者兴致盎然,或者若无其事,我知道我的泊湖跟他们的完全两样,我们同时踏进的不是一个泊湖。

实际上,现在渡过泊湖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因为船是飞快的。在我看来,我们乘坐的船不是真正意义的船,至少我在心底始终拒绝把它叫做船,而把它叫做汽艇。我想,真正的船是我20多年前坐的船,那种划着桨或扯着帆的船。而装载我沉甸甸的梦想的,是划着四支桨,或者六支桨的渔船,至今它留给我的仍然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在我少年的时光,我就是在这种船上跟我的族兄们打青丝网。也是像现在这样的夏季,湖水满涨,湖面宽阔。我们的渔船趁夜间凉快,日落而作,日出而息。我们沿着泊湖的边上,或者湖头汊尾,在水面上划一个半圆把网放下,然后从网的两头往岸边一步一步地拉,最后收网。收网的时候是最快乐和幸福的,这时候,我们最盼望的是能把船装得满满的,那样我们会幸福地回家。当然,有时候也收获甚微,这时我们便是最疲惫的时候;但不管怎样,我们的亲人――我的母亲,还有族兄们的堂客,都会早早地站在堰坝上等候我们平安地归来。

船行得飞快,掀起细细的、咝咝的水声。其实我记忆中的水声是那种缓缓的、一串一串的、咕咚咕咚的声音,珠子一般的明亮。我望见了我老家的那个湖汊――高家寨,正是这个高家寨,留给了我许多神奇的记忆。有一年冬天出奇的冷,湖面上结满了厚厚的冰层,各色各样的鱼被冻结在冰上,好像生物化石的标本。我们扛着鱼叉从冰面上打了不少鱼。还有一个晚秋的季节,湖水退得浅浅的,变得冰凉,人们每天穿着齐腰深的裤靴在湖汊里摸河蚌,因为那年的河蚌价格奇高。突然有一天下午,一场东风把泊湖深处的水吹到湖汊里来了,湖汊里一时水涨,我们纷纷上岸,而没等我的两位堂兄上岸,水就把穿着笨重的裤靴的他们给淹没了……

随着飞快地行驶,不觉船开始进入望江的水面,这里不像我记忆中的生满蒿禾的望江。那时侯,我们每年的秋天都要到属于望江的湖上去割蒿禾,以备足一年的柴火。我们很多人同坐一条船,划到望江的篙禾林中,然后分散,各人垒起一个蒿禾排,垒一个蒿禾排需要两、三天的时间,这几天我们就在蒿禾排上吃喝拉撒睡,这中间最苦的是夜间,水上蒿禾林里的蚊子特别多特别大。当蒿禾排连日带夜从望江撑回家的时候,我母亲一年的柴火就无忧了。只可惜,往日的蒿禾林,在我们的眼前消失了。

现在,船靠岸了,我们和船已经飞快地完成了一次渡过。可是,这样的渡过让我孤独;因为我无法真正地进入泊湖;甚至让我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我似乎仍然停留在泊湖的此岸。

但是,我思想的船,那种古典的船,已经从我的内心开始,向着我一个人的泊湖出发……

[注]泊湖是安徽宿松县和望江县交界处的一个淡水湖。

14.作者写和我同行的人“或者兴致盎然,或者若无其事”有什么作用和好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如何理解“至今它留给我的仍然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这句话?(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在渡湖时回想起了哪些往事?请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在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觉得“仍然停留在泊湖的此岸”?(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着我一个人的泊湖出发”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4.作用:将他们和“我”进行对比,他们感知的是眼前的泊湖,而“我”想到的是与年少生活有关的泊湖。(3分)好处:为下文作铺垫,引出下文“我”的回忆、感慨。(3分)

15.渔船虽小却曾给我们收网、满载时的快乐和幸福,也曾给我们收获甚微时的疲惫感,

(2分)更重要的是,它还承载着对生命至关重要的亲情,所以至今“我”还能觉察它的重量。(3分)

16.乘坐划着桨或扯着帆的船;夜间和冬天在湖上打渔;摸蚌时湖水淹没了两位堂兄的裤靴;到湖上去割蒿禾。(每点1分,共4分)

17.(1)现在的泊湖与“我”记忆中的泊湖差别很大,所以虽然渡过了现在的泊湖,却似乎渡不过记忆中的泊湖,仍然让“我”觉得还停留在此岸。(意思对即可,3分)

(2)写对记忆中的泊湖的依恋,表达“我”对年少时的梦想、生活的艰辛与快乐、亲情的幸福或悲伤的深深怀念。(意思对即可,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渡过泊湖

刘鹏程

我要到泊湖的对岸去。穿过阳光下宽阔的湖面,隐隐约约望见远方的村庄,船经过湖面掀起白花花的水,发出细细的、温暖而又亲切的声音。这是我二十年以后第一次踏进泊湖。

我出生在泊湖的边上,我童年和少年的梦想都与泊湖有关。今天我再次踏进泊湖,并非寻梦,而是要到对岸的那个水产开发公司去作一次新闻采访。这些年,泊湖已经被网屏黄金分割成许多养殖公司。这次和我同行的几个人,他们或者兴致盎然,或者若无其事,我知道我的泊湖跟他们的完全两样,我们同时踏进的不是一个泊湖。

实际上,现在渡过泊湖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因为船是飞快的。在我看来,我们乘坐的船不是真正意义的船,至少我在心底始终拒绝把它叫做船,而把它叫做汽艇。我想,真正的船是我20多年前坐的船,那种划着桨或扯着帆的船。而装载我沉甸甸的梦想的,是划着四支桨,或者六支桨的渔船,至今它留给我的仍然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在我少年的时光,我就是在这种船上跟我的族兄们打青丝网。也是像现在这样的夏季,湖水满涨,湖面宽阔。我们的渔船趁夜间凉快,日落而作,日出而息。我们沿着泊湖的边上,或者湖头汊尾,在水面上划一个半圆把网放下,然后从网的两头往岸边一步一步地拉,最后收网。收网的时候是最快乐和幸福的,这时候,我们最盼望的是能把船装得满满的,那样我们会幸福地回家。当然,有时候也收获甚微,这时我们便是最疲惫的时候;但不管怎样,我们的亲人――我的母亲,还有族兄们的堂客,都会早早地站在堰坝上等候我们平安地归来。

船行得飞快,掀起细细的、咝咝的水声。其实我记忆中的水声是那种缓缓的、一串一串的、咕咚咕咚的声音,珠子一般的明亮。我望见了我老家的那个湖汊――高家寨,正是这个高家寨,留给了我许多神奇的记忆。有一年冬天出奇的冷,湖面上结满了厚厚的冰层,各色各样的鱼被冻结在冰上,好像生物化石的标本。我们扛着鱼叉从冰面上打了不少鱼。还有一个晚秋的季节,湖水退得浅浅的,变得冰凉,人们每天穿着齐腰深的裤靴在湖汊里摸河蚌,因为那年的河蚌价格奇高。突然有一天下午,一场东风把泊湖深处的水吹到湖汊里来了,湖汊里一时水涨,我们纷纷上岸,而没等我的两位堂兄上岸,水就把穿着笨重的裤靴的他们给淹没了……

随着飞快地行驶,不觉船开始进入望江的水面,这里不像我记忆中的生满蒿禾的望江。那时侯,我们每年的秋天都要到属于望江的湖上去割蒿禾,以备足一年的柴火。我们很多人同坐一条船,划到望江的篙禾林中,然后分散,各人垒起一个蒿禾排,垒一个蒿禾排需要两、三天的时间,这几天我们就在蒿禾排上吃喝拉撒睡,这中间最苦的是夜间,水上蒿禾林里的蚊子特别多特别大。当蒿禾排连日带夜从望江撑回家的时候,我母亲一年的柴火就无忧了。只可惜,往日的蒿禾林,在我们的眼前消失了。

现在,船靠岸了,我们和船已经飞快地完成了一次渡过。可是,这样的渡过让我孤独;因为我无法真正地进入泊湖;甚至让我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我似乎仍然停留在泊湖的此岸。

但是,我思想的船,那种古典的船,已经从我的内心开始,向着我一个人的泊湖出发……

[注]泊湖是安徽宿松县和望江县交界处的一个淡水湖。

14.作者写和我同行的人“或者兴致盎然,或者若无其事”有什么作用和好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如何理解“至今它留给我的仍然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这句话?(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在渡湖时回想起了哪些往事?请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在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觉得“仍然停留在泊湖的此岸”?(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着我一个人的泊湖出发”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4.作用:将他们和“我”进行对比,他们感知的是眼前的泊湖,而“我”想到的是与年少生活有关的泊湖。(3分)好处:为下文作铺垫,引出下文“我”的回忆、感慨。(3分)

15.渔船虽小却曾给我们收网、满载时的快乐和幸福,也曾给我们收获甚微时的疲惫感,

(2分)更重要的是,它还承载着对生命至关重要的亲情,所以至今“我”还能觉察它的重量。(3分)

16.乘坐划着桨或扯着帆的船;夜间和冬天在湖上打渔;摸蚌时湖水淹没了两位堂兄的裤靴;到湖上去割蒿禾。(每点1分,共4分)

17.(1)现在的泊湖与“我”记忆中的泊湖差别很大,所以虽然渡过了现在的泊湖,却似乎渡不过记忆中的泊湖,仍然让“我”觉得还停留在此岸。(意思对即可,3分)

(2)写对记忆中的泊湖的依恋,表达“我”对年少时的梦想、生活的艰辛与快乐、亲情的幸福或悲伤的深深怀念。(意思对即可,3分)


相关内容

  • 新月集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9分) 对岸 [印度]泰戈尔 我渴望到河的对岸去. 在那边,好些船只一行儿系在竹竿上:人们在早晨乘船渡过那边去,肩上扛着犁头,去耕耘他们的远处的田:在那边,牧人使他们鸣叫着的牛游泳到河旁的牧场去:黄昏的时候,他们都回家了,只留下豺狼在这满长着野草的岛上哀叫. 妈妈,如果你 ...

  • 对岸阅读答案
  • 阅读. 对岸 泰戈尔 我渴望到河的对岸去. 在那边,好些船只一行儿系在竹竿上. 人们在早晨乘船渡过那边去,肩上扛着犁头,去耕耘他们的远处的田: 在那边,牧人使他们呜叫着的牛游泳到河旁的牧场去: 黄昏的时候,他们都回家了,只留下豺狼在这满长着野草的岛上哀叫. 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 ...

  •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阅读答案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到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毫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 ...

  • 生命的日子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章.(16分) 生命的日子 ①生命的日子里,有晴天,也会有阴天雨天雪天. ②人生道路上,有平川坦途,也会撞上没有舟的渡口.没有桥的河岸.烦恼.苦闷常常像夏日里的雷雨,突然飘进来,将心淋湿.挫折.苦难常常猝不及防地扑过来,你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叹息就轰然被击倒. ③倒在挫折的岸边,苦难的岸边 ...

  • 宋定伯捉鬼阅读答案
  • 宋定伯捉鬼 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之,鬼言:"我是鬼."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言:"我亦鬼."鬼问:"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遂行. ...

  • 杨邦乂传阅读答案
  • 篇一:杨邦乂传阅读答案 篇二:杨邦乂传阅读答案 (1)邦乂立具狱囚赵明于庭,欲诛之,因谕之.(5分)(2)天子以若捍城,敌至不能抗,更与共宴乐,尚有面目见我乎!(5分)阅读答案:4.3分.c(迎接)5.3分.a(①③⑤表明其 节 (气节,操守) ②表明其 义 , ④是敌人的行为,⑥是对邦乂节义的褒扬 ...

  • 游庐山记阅读答案
  •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游庐山记 [清]敬恽 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故并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 嘉庆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绝宫亭①,泊左蠡.庚辰,舣星子②,因往游焉. ...

  • 清史稿·于成龙传阅读答案
  • 文言文阅读 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顺治十八年,授广西罗城知县.罗城居万山中,盛瘴疠,民犷悍.方兵后,遍地榛莽,县中居民仅六家,无城郭廨舍.成龙到官,召吏民拊循之,申明保甲.盗发即时捕治,请於上官,谳实即处决,民安其居,尽力耕耘.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牒上官请宽徭役,建学宫,创设养济院,凡所当兴罢 ...

  • 最佳路径阅读答案
  • 阅读短文,问答问题. 最佳路径 晴朗的夏夜,父亲和儿子在树下乘凉. 父亲突然说:"我考考你,如果从甲地到乙地,怎么走最近呢?" 儿子笑着说:"爸爸,这太简单了,几何书上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当然是走直线最近啦." 父亲摇摇头说:"如果这两地之间有绵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