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及治理措施浅探

  摘 要: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状况的晴雨表,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信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从单位领导的自身利益、会计基础工作和会计人员素质等方面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列举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几种表现形式,并从完善会计法规体系、加强会计规范化管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会计 会计信息 信息失真 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6-159-02      会计信息在企业进行预测、控制、决策等管理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乃至整个宏观决策至关重要的一种媒介。真实性作为会计信息的本质属性,它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核心内容。但在会计实践中,由于主客观会计环境的影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1.单位领导受利益机制驱使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信息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有些单位的负责人法制观念不强,为追求个人不正当的经济利益或单位的局部利益,指使会计人员违心地编造虚假的会计信息。虽然制度规定会计人员要维护国家利益和单位利益,但在实际工作中,当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不一致时,会计人员往往受领导的指使,搞假账真做,真账假做。而守法的会计人员会遭到打击报复、被撤换,出现会计人员“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结果会计人员出于自我保护意识,往往屈服于单位领导,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2.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着薄弱环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单一的国有经济结构比例不断下降,乡镇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私有企业等非国有经济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会计基础工作不仅在国有经济实体内削弱,在非国有企业经济实体内更没有被重视。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东权益最大化成为企业的最大目标。有些单位无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会计机构设置不健全,会计人员数量少,岗位责任制不明晰,出现一人多岗、不相容职务未能有效分离的现象;会计交接手续不规范,存在着长期留存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现象;内部控制制度缺乏,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了制约机制未能发挥作用。   3.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较低。会计人员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主体,所有会计信息最终都出自会计之手。有些会计人员素质低、业务水平差、技术不过硬、责任心不强,在对会计规则、会计制度的理解和运用上存在着某些局限和偏差,业务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一直在低水平徘徊,这样在会计信息的处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差错,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还有就是经济待遇、工作安排、职务任免等等由企业领导决定,部分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存在主动迎合单位领导的不良心理,违反会计制度,歪曲会计人员的参谋作用;或直不起腰杆。另外,还有一些会计人员受经济利益驱动而进行违规操作,形成了会计信息失真。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表现   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资产不实。权属不明,账实不符,计量、确认随意性大,违反国家规定随意处置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二是盈亏不实。挤占虚列或漏计少列成本、费用,隐瞒转移或虚列收入。一些单位领导,有的追求政绩,“以数谋官”;有的无视国家规定,“以数谋私”,从本单位甚至小团体利益出发,人为扩大成本、费用,隐匿收入,擅自改变核算科目,致使一些收入应缴不交。   三是负债不实。为自身的利益考虑,虚增债权,虚减债务,手续不合法、不完备,确认不及时,名存实亡,有名无实,纠纷频繁。   四是资金不实。银行日记账、现金日记账、往来账等资金账务时有空挂漏失。与银行不按期对账,与业务往来单位不及时核对应收应付款项,造成现金账与银行存款和库存现金账实不符。   五是会计信息披露不实。首先是由于信息编制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编制的数据不准确,项目不齐全,内容不完整;其次是出于对本单位的某种考虑,有意欺骗会计信息使用者,隐瞒本单位经济运行的真实情况,对会计信息进行“技术处理”,从而误导会计信息使用人。   六是财务分析指标不实。特别是在选用会计数据作综合性分析时,有的时点数据和时期数据计算口径不一致,缺乏可比性,导致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失实。   七是会计核算不规范,财务管理混乱。不按国家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而是随心所欲乱设滥用会计科目,导致所反映的会计信息令人费解,以致失真。   三、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综合治理,不能单纯以会计治会计;同时,它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从而有效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1.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法规体系。会计法规是会计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准则,要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首先,必须以新《会计法》为龙头,逐步制定较为完善的会计法规体系,弥补法制缺位,使会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制定会计法规时,应尽量克服或减少其本身不确定性,其涵义及释义要清晰明确,对会计的不确定事项要作出必要规定。同时,在法规的制定过程中要对未来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合理预测。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的会计发展及建设的实际情况适时地修改有关会计法规,提高法规自身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其次,应制定各项法规相应的实施细则,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使会计法规具有可操作性。再次,在加强和完善会计法规建设的过程中,要认真做好各项会计法规的宣传工作,使各级领导干部和会计人员增强法制观念,提高维护法律尊严的自觉性。最后,要维护《会计法》的权威性,加大执法力度。对那些有法不依、知法犯法的人员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供法律保障。   2.应加强会计工作规范化管理。会计规范化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根据有关法规制度,按照会计工作程序和方法,从会计基础、内控制度、资金管理和监督分析等方面对单位会计的组织、计划、控制等实施全过程规范化管理活动。   实施会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可以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如果没有健全的会计制度,会计信息就会失去可靠性,会计工作水平就无法提高。同时,实施会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可以规范会计工作秩序。正常、有序的会计工作,是提供真实、准确会计信息的可靠保证。   实施会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必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为依据,在遵循其基本原则和各项要求的基础上,对会计工作方面的要求和内容进行具体化.并在实施中不断充实和完善。一方面尽可能适应不同类型单位的会计要求,根据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对会计最基本要素作出规范,以增强适应性和操作性;另一方面要突出重点,繁简兼顾,针对会计工作比较薄弱的环节,如填写凭证、登记账簿、进行会计核算、编制会计报表等,作出详细而具体的规定。   3.要完善会计监督机制。会计监督职能是对经济行为的监察和督促,目的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提高经济效益。   (1)应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明确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设置会计账簿、审核原始凭证、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报会计报表等整个会计核算过程和完整保存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中应负的行政和法律责任。建立严格的内部职责分工制度。如授权、审批、经办、财物保管、记账等人员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只有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加大监督力度。

  (2)要完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要加大审计部门的监督力度。审计是代表一级组织依据审计法规对同级或下级财务部门的会计账目、会计凭证、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具有法律强制性。审计部门要针对会计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仅对单位财经法规的落实情况和会计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而且更要侧重于对单位内控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实施情况进行整个年度的评价和审核。要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帮助单位对内控制度的缺陷和不足进行不断健全和更新,做好设计和完善单位内控制度的顾问,为内部会计监督营造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重要作用。财会职能部门和审计部门在实施外部监督过程中要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和配合,注重资源共享,避免重复检查,甚至出现互相推诿形成真空。   4.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会计管理活动中,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着单位会计管理水平的高低。只有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才能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坚持以人为本思想,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按《会计法》的要求,严格落实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结合单位编制体制和人员素质的实际情况,明确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完善用人制度,从源头上把好用人关。二是要建立一套统一的、法规性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以此来约束和规范会计人员的执业行为。同时,要依据《会计法》的规定,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行为的处罚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   (2)加强思想教育,强调以“德”理财。以德理财的主要内容就是以道德的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财务人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以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来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具体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会计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政策、法规观念和职业道德。能够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自律,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不贪图名利,热情为本单位本部门解决实际困难;工作中认真细致,不弄虚作假,不虚报冒领。二是会计人员要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能够熟练掌握各项财务制度,精通各种财务标准规定,业务技能娴熟;并熟悉相关现代财务管理知识及金融、保险、经济法等知识,知识面宽,结构合理;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和再教育。三是会计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会计人员必须热爱本职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对本职工作认真负责,坚持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有积极进取的工作精神,能够认真钻研本职业务,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项任务,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作者单位:湖北襄樊市95980部队 湖北襄樊 441021)   (责编:若佳)

  摘 要: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状况的晴雨表,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信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从单位领导的自身利益、会计基础工作和会计人员素质等方面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列举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几种表现形式,并从完善会计法规体系、加强会计规范化管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会计 会计信息 信息失真 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6-159-02      会计信息在企业进行预测、控制、决策等管理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乃至整个宏观决策至关重要的一种媒介。真实性作为会计信息的本质属性,它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核心内容。但在会计实践中,由于主客观会计环境的影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1.单位领导受利益机制驱使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信息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有些单位的负责人法制观念不强,为追求个人不正当的经济利益或单位的局部利益,指使会计人员违心地编造虚假的会计信息。虽然制度规定会计人员要维护国家利益和单位利益,但在实际工作中,当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不一致时,会计人员往往受领导的指使,搞假账真做,真账假做。而守法的会计人员会遭到打击报复、被撤换,出现会计人员“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结果会计人员出于自我保护意识,往往屈服于单位领导,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2.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着薄弱环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单一的国有经济结构比例不断下降,乡镇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私有企业等非国有经济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会计基础工作不仅在国有经济实体内削弱,在非国有企业经济实体内更没有被重视。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东权益最大化成为企业的最大目标。有些单位无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会计机构设置不健全,会计人员数量少,岗位责任制不明晰,出现一人多岗、不相容职务未能有效分离的现象;会计交接手续不规范,存在着长期留存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现象;内部控制制度缺乏,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了制约机制未能发挥作用。   3.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较低。会计人员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主体,所有会计信息最终都出自会计之手。有些会计人员素质低、业务水平差、技术不过硬、责任心不强,在对会计规则、会计制度的理解和运用上存在着某些局限和偏差,业务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一直在低水平徘徊,这样在会计信息的处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差错,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还有就是经济待遇、工作安排、职务任免等等由企业领导决定,部分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存在主动迎合单位领导的不良心理,违反会计制度,歪曲会计人员的参谋作用;或直不起腰杆。另外,还有一些会计人员受经济利益驱动而进行违规操作,形成了会计信息失真。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表现   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资产不实。权属不明,账实不符,计量、确认随意性大,违反国家规定随意处置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二是盈亏不实。挤占虚列或漏计少列成本、费用,隐瞒转移或虚列收入。一些单位领导,有的追求政绩,“以数谋官”;有的无视国家规定,“以数谋私”,从本单位甚至小团体利益出发,人为扩大成本、费用,隐匿收入,擅自改变核算科目,致使一些收入应缴不交。   三是负债不实。为自身的利益考虑,虚增债权,虚减债务,手续不合法、不完备,确认不及时,名存实亡,有名无实,纠纷频繁。   四是资金不实。银行日记账、现金日记账、往来账等资金账务时有空挂漏失。与银行不按期对账,与业务往来单位不及时核对应收应付款项,造成现金账与银行存款和库存现金账实不符。   五是会计信息披露不实。首先是由于信息编制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编制的数据不准确,项目不齐全,内容不完整;其次是出于对本单位的某种考虑,有意欺骗会计信息使用者,隐瞒本单位经济运行的真实情况,对会计信息进行“技术处理”,从而误导会计信息使用人。   六是财务分析指标不实。特别是在选用会计数据作综合性分析时,有的时点数据和时期数据计算口径不一致,缺乏可比性,导致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失实。   七是会计核算不规范,财务管理混乱。不按国家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而是随心所欲乱设滥用会计科目,导致所反映的会计信息令人费解,以致失真。   三、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综合治理,不能单纯以会计治会计;同时,它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从而有效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1.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法规体系。会计法规是会计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准则,要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首先,必须以新《会计法》为龙头,逐步制定较为完善的会计法规体系,弥补法制缺位,使会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制定会计法规时,应尽量克服或减少其本身不确定性,其涵义及释义要清晰明确,对会计的不确定事项要作出必要规定。同时,在法规的制定过程中要对未来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合理预测。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的会计发展及建设的实际情况适时地修改有关会计法规,提高法规自身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其次,应制定各项法规相应的实施细则,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使会计法规具有可操作性。再次,在加强和完善会计法规建设的过程中,要认真做好各项会计法规的宣传工作,使各级领导干部和会计人员增强法制观念,提高维护法律尊严的自觉性。最后,要维护《会计法》的权威性,加大执法力度。对那些有法不依、知法犯法的人员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供法律保障。   2.应加强会计工作规范化管理。会计规范化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根据有关法规制度,按照会计工作程序和方法,从会计基础、内控制度、资金管理和监督分析等方面对单位会计的组织、计划、控制等实施全过程规范化管理活动。   实施会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可以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如果没有健全的会计制度,会计信息就会失去可靠性,会计工作水平就无法提高。同时,实施会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可以规范会计工作秩序。正常、有序的会计工作,是提供真实、准确会计信息的可靠保证。   实施会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必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为依据,在遵循其基本原则和各项要求的基础上,对会计工作方面的要求和内容进行具体化.并在实施中不断充实和完善。一方面尽可能适应不同类型单位的会计要求,根据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对会计最基本要素作出规范,以增强适应性和操作性;另一方面要突出重点,繁简兼顾,针对会计工作比较薄弱的环节,如填写凭证、登记账簿、进行会计核算、编制会计报表等,作出详细而具体的规定。   3.要完善会计监督机制。会计监督职能是对经济行为的监察和督促,目的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提高经济效益。   (1)应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明确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设置会计账簿、审核原始凭证、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报会计报表等整个会计核算过程和完整保存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中应负的行政和法律责任。建立严格的内部职责分工制度。如授权、审批、经办、财物保管、记账等人员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只有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加大监督力度。

  (2)要完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要加大审计部门的监督力度。审计是代表一级组织依据审计法规对同级或下级财务部门的会计账目、会计凭证、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具有法律强制性。审计部门要针对会计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仅对单位财经法规的落实情况和会计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而且更要侧重于对单位内控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实施情况进行整个年度的评价和审核。要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帮助单位对内控制度的缺陷和不足进行不断健全和更新,做好设计和完善单位内控制度的顾问,为内部会计监督营造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重要作用。财会职能部门和审计部门在实施外部监督过程中要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和配合,注重资源共享,避免重复检查,甚至出现互相推诿形成真空。   4.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会计管理活动中,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着单位会计管理水平的高低。只有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才能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坚持以人为本思想,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按《会计法》的要求,严格落实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结合单位编制体制和人员素质的实际情况,明确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完善用人制度,从源头上把好用人关。二是要建立一套统一的、法规性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以此来约束和规范会计人员的执业行为。同时,要依据《会计法》的规定,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行为的处罚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   (2)加强思想教育,强调以“德”理财。以德理财的主要内容就是以道德的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财务人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以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来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具体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会计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政策、法规观念和职业道德。能够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自律,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不贪图名利,热情为本单位本部门解决实际困难;工作中认真细致,不弄虚作假,不虚报冒领。二是会计人员要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能够熟练掌握各项财务制度,精通各种财务标准规定,业务技能娴熟;并熟悉相关现代财务管理知识及金融、保险、经济法等知识,知识面宽,结构合理;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和再教育。三是会计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会计人员必须热爱本职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对本职工作认真负责,坚持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有积极进取的工作精神,能够认真钻研本职业务,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项任务,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作者单位:湖北襄樊市95980部队 湖北襄樊 441021)   (责编:若佳)


相关内容

  •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治理毕业论文
  •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治理 √ 课 题 类 别: 设计 □ 论文 □ 学 生 姓 名: 周增 学 号: 班 级: 专业(全称): 会计学 指 导 教 师: 2011 年 5 月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治理 摘要 近些年来,世界各国都出现了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会计造假案件频频 ...

  • 会计本科论文题目
  • 2014会计本科论文题目 2013-12-28 15:39匿名 | 分类:文档/报告共享 | 浏览1864次 希望是资料好找一些的,不要广告! 分享到: 2013-12-28 15:44 提问者采纳 1 标题: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研究目的:了解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相关方法,结合我国国情,比较分析适应我国 ...

  • 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
  • 滨州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 学 生 邵雪飞 学 号 [1**********]6 专业班级 2012级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七班 系院名称 会计学院 指导教师 二○一五年六月三十日 [摘要]当今社会中,会计信息真实性关乎整个经济秩序.社会秩序.财经法纪能否正常进行 ...

  • 会计信息失真影响论文
  •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对策 我国加入WTO以后,会计信息对现代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但由于受到传统的影响和个体利益的驱使,当前一些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严重,某种意义上与世贸组织对企业的发展要求很不相称,甚至危害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会计领域的一大顽疾.其风气之盛.牵 ...

  •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治理
  •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治理 目录 1会计信息失真的相关理论与概念术语 .......................................... 1 1.1文献综述 ........................................................... ...

  • 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对策论文
  • 目录 前言(中英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现状 ---------------------------------------( ...

  • 浅析会计人员做假账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 浅析会计人员做假账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严孥莉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 摘要:本文通过时当前形势下会计人员做假账的原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的措施. 关键词:会计假账 中图分类号:F:231.6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信息越来越被广大决策者. ...

  • 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分析
  • 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分析 随着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及大众资产性投资的兴起,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前一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低劣,不仅相关性不高,而且可靠性缺失,严重影响投资者的利益,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会计信息失真. 一.会计信息失真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从广义上理解,是指会 ...

  • 企业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 摘要:本文分析了企业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问题,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知识资本信息的披露不够完备,信息披露的时效性不足,缺少对社会贡献的披露.提出完善企业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对策,加强法制建设,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管理,加强注册会计师队伍建设,提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