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的街道

纽约的街道

陈海涛

每个人旅游都有不同的方式,我喜欢逛街。我觉得当你走在异乡的街道,穿过熙来攘往的人群,仔细的端详那些似曾相识的建筑,轻轻的呼吸着街角咖啡店飘出的香味,才能有真正的旅行意义。

此次旅行的目的地是美国,而作为美国价值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城市莫过于纽约,所以我要说的也就是纽约的街道。在说街道之前有必要对纽约这座城市做个简略的了解。

纽约在纽约州东南角哈得孙河口,濒临着大西洋。它由五个区组成:布朗克斯区(The Bronx)、布鲁克林区(Brooklyn)、曼哈顿(Manhattan)、皇后区(Queens)、斯塔滕岛(Staten Island)。曼哈顿岛是纽约的核心,在五个区中面积最小,仅57。91平方公里。但这个东西窄、南北长的小岛却是美国的金融中心。而位于曼哈顿岛南部的华尔街(Wall Street)是美国财富和经济实力的象征,也是美国垄断资本的大本营和金融寡头的代名词。这条长度仅540米的街道两旁有2900多家金融和外贸机构,著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美国证券交易所均设于此。我们首先来逛逛这条如雷贯耳的街道:华尔街。

.华尔街:全球经济晴雨表

华尔街是纽约曼哈顿区南部从百老汇路延伸到东河的一条大街道的名字,长不超过一英里的狭窄街道,宽仅11米,是英文“墙街”的音译。荷兰统治时,

在这里筑过一道防卫墙。英国人赶走荷兰人后,拆墙建街,因而得名。今日,“华尔街”一词已超越这条街道本身,成为附近区域的代称。

在进入华尔街之前有个必经的景点──铜牛。对许多观光游客来说,华尔街上的铜牛依旧是最聚人气的代表。前来观赏“铜牛”的人络绎不绝,争抢位置与

“铜牛”照相,我们也不能免俗的上下其手留影存证。

从百老汇街与华尔街的交界处,抬头就可以看到了著名的三位一体教堂(Trinity Church);早在华尔街还是一堵破烂不堪的城墙的时候,它就已经是这附近的标志性建筑了。三位一体教堂的正前方是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背后是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左右两侧都是高耸的写字楼,只有周围的一小块地方还保存着17世纪的花园和墓地。

纽约证券交易所是华尔街的“财神庙”。这“财神庙“的门面倒像是古希腊的巴特农神庙,6根粗大挥圆的大理石巨柱擎起几立着许多雕像的三角壁,显示出财神庙的非凡气势。从教堂门前穿越百老汇,就算正式进入了华尔街──这条街又短又窄,街口设下了重重路障,街心正在进行翻修,到处都是坑坑洼洼。几个荷枪实弹的警察如临大敌地站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前,他们的头顶是一幅巨大的美国国旗。说了这么多,有个感受:比想象的平凡太多。没有眼花缭乱的电子走马灯,没有大批的西装革履的金融人士,更没有金碧辉煌的摩天大楼,倒是有些咖啡店什么的,飘散着慵懒的气息。导游说,现在的华尔街只是一个旅游胜地,经常有成群结队的外国人带着敬畏的表情到此一游,希望看看“全世界的金融中心”是什么样子;然而看到的只是一个冷清的商业区、几栋陈旧的摩天大楼,以及许多露天茶座或咖啡馆。华尔街上的建筑风格多以镀金年代为基础,附近地区同时

也受到装饰艺术的影响。我们基本上用了半小时就走出了华尔街,我的心里一直在憧憬另一条闻名遐迩的名街──第五大道。我想应该比华尔街有趣得多。

.第五大道:耀眼钻石路

第五大道(Fitth Avenue)是曼哈顿的中央大街,道路两侧林立着世界著名的商业大厦,玻璃墙幕烁烁闪光。百多年来它一直领导着世界时尚潮流,是最高品位的代名词。第五大道──有人称她是“美国之窗”,其地位与日本东京的银座,英国伦敦的牛津大街并驾齐驱。

我们到达第五大道是在逛完中央公园后。街口就是人山人海的苹果专卖店,是个玻璃房子。商铺位于玻璃的地下层。人太多了,我们直接往南继续走了。接着我们又遇见了另一个中国人必逛的Tiffany & Co。走吧,人还是太多。这条街聚集了基本上你所能想像名品店。看到了一家Abercrombie&Fitch便钻了进去。门口站了一对穿着暴露的模特尽情的卖弄着性感,店内充斥着舞曲的重低音。不

会吧,服装店基本上就是个迪厅的氛围。虽然吵了点,却别有趣味。

相比华尔街,这里弥漫着纽约生活的气息。不过从第五大道的字眼联想,总觉得应该象香榭里大道。相比之下少了绿化和浪漫,却多了物欲横流的真实。街道两旁就像电影里看到的栉比鳞次的高楼,人行道上人很多。在纽约的此时此地,我终于感觉到美国的真实。他和我们的想象如此接近。人种的大熔炉,黄的,白的,黑的,红的,还有半黄半黑,半黑半白以及说不出是什么的。文化的聚会,西方的,东方的,雅皮的,嬉皮的,古典的,现代的,地下的,流行的。站在街道上东张西望,

有着站在世界交汇点的奇妙感受。

接着走吧,天色渐暗,霓虹灯下的第五大道更令人陶醉。中国的夜景工程从来都让你往上看,纽约却是以街道为重心。所有的灯光铺陈着你夜生活的绚丽。和欧洲不同的是不少纽约的商店夜里继续营业。我们找了家餐馆点了冰激淋。豪迈,一球比国内两球还大,甚至从杯里溢了出来。甜食在美国饮食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口味上来说,过甜了些。也难怪街头的胖人无论从质量和数量都远大于国内。

纽约的街道从人行道到行车道是基本平的,车道也不设置逆向隔离,因此从视线上是比较舒服的。从一侧人行道可以很轻易的看到对面的招牌。由于街区规划以建筑为基本单元,人行横道的设置很多,过往的人流交织出如电影画面般的流光溢彩。当走到第13街我们吃饭的日式餐馆,我们结束了第五大道的难忘之旅。

除了中国人最熟悉的华尔街和第五大道,有一条街是不得不说的,那就是百老汇大街,一条纽约最长最绚烂的街道。这里有举世闻名的时代广场。饭后我们来到了时代广场,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时代广场:新年希望象征

1907年1月1日迎接新年的降球仪式在这里首次举行,自此以后时代广场更成为纽约市庆祝新年时的主要地点。当晚数以十万计的人群都会聚集观看由 Waterford Crystal 出品的水晶球从高处降到地面,象征新一年的开始。

时代广场是游客高度聚集的区域。夜晚的霓虹和电子屏异常的精彩。连续几个街区尺度的广告看板让你目不暇接。广场有很多的长椅,人们可以喝咖啡歇歇脚,这也正是广告看板最好的宣传资源。我看到了一个MM的巧克力广告特别的有趣,我甚至看了5分钟,并最终到了商店消费了80美元。在美国,感觉所有人的消费欲望被无限的拉涨,这和装修精美的店面与精彩绝伦的广告绝对有关。

时代广场充斥着众多宣传版中,其中一个著名的是位于广场四座纳斯达克交易所外的纳斯达克标志与股市行情表屏幕。屏幕用了3700万美元制作,屏幕高达120呎(36。6米),于2000年1

月揭幕启用。光是租用这个位置,就花费

纳斯达克每年至少200万美元。在广告市场内这其实已经算是一个优惠的价格,因为广告“出现”的次数远超于其它类型的广告所能达到的。我还很自豪的看到了国内的某个品牌的看板,中国企业开始牛啦。

我要了杯星巴克坐在长椅上,邻座的是欧洲游客,正热烈的讨论着什么。我喜欢这样的气氛,大家在空气中传递着旅游的快乐。我想他们是不是在说,隔壁那家伙是日本人吧。

大家一定听说过麦迪逊广场花园球馆,那一定要看看麦迪逊大街(Madison Avenue)。

麦迪逊大道:时尚集中营

麦迪逊大道是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区一条南北走向的大道。该路得名于麦迪逊广场,麦迪逊是指第四任美国总统詹姆士·麦迪逊。

在57街和85街之间的麦迪逊大道被认为是“时尚街”,这一区域聚集了大部分著名的时尚设计师和上流社会发型沙龙。高度发达、奢侈华贵正是这条时尚走廊的代名词,尤以 57 街和 79 街之间的奢华为最。这里有大量经典的意大利、法国和美国时装店,是精品服饰的“集中营”,可以找到世界上所有顶尖的牌子,象CD、Gucci、Zegna、Versace、Herms、LV的服饰、Tiffany & Co的珠宝等等。置身于此,随时都能感受到奢靡繁华的上流社会气质。

虽然奢侈品离我们有距离,但商店装潢却都很有设计感,值得一看。从店招到橱窗到外墙表皮处理都透着不同品牌所传达的意涵。想起东京的表参道,那可是名店加名家的结合,就像是建筑精品展示中心。这里的店都是在老房子的基础上改建,重装修,也是饶有趣味的。我很喜欢一家叫LANA MARKS的店,在5层以下的部分改建。最后就像一个新建筑硬生生的垫在一栋大楼的一角,很有戏剧感。有时看商店的外表就能直观的区分商店所贩卖的商品的品质。麦迪逊大街的很多专卖店本身就像一件高品质商品分布于街道的两侧。街道尺度比第五大道小,人流也少很多,沿街有很多豪宅,大概这也是精品喜欢选择这里开店铺的原因。麦迪逊大道有很多酒吧和餐馆更好的烘托出闲适的气氛。如果说第五大道像上海的淮海路,这里就是新天地了。

曼哈顿街头匆匆一撇,尽管时间不待我深度体验,浮光掠影的纽约文化已在我脑海中深烙。

END

纽约的街道

陈海涛

每个人旅游都有不同的方式,我喜欢逛街。我觉得当你走在异乡的街道,穿过熙来攘往的人群,仔细的端详那些似曾相识的建筑,轻轻的呼吸着街角咖啡店飘出的香味,才能有真正的旅行意义。

此次旅行的目的地是美国,而作为美国价值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城市莫过于纽约,所以我要说的也就是纽约的街道。在说街道之前有必要对纽约这座城市做个简略的了解。

纽约在纽约州东南角哈得孙河口,濒临着大西洋。它由五个区组成:布朗克斯区(The Bronx)、布鲁克林区(Brooklyn)、曼哈顿(Manhattan)、皇后区(Queens)、斯塔滕岛(Staten Island)。曼哈顿岛是纽约的核心,在五个区中面积最小,仅57。91平方公里。但这个东西窄、南北长的小岛却是美国的金融中心。而位于曼哈顿岛南部的华尔街(Wall Street)是美国财富和经济实力的象征,也是美国垄断资本的大本营和金融寡头的代名词。这条长度仅540米的街道两旁有2900多家金融和外贸机构,著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美国证券交易所均设于此。我们首先来逛逛这条如雷贯耳的街道:华尔街。

.华尔街:全球经济晴雨表

华尔街是纽约曼哈顿区南部从百老汇路延伸到东河的一条大街道的名字,长不超过一英里的狭窄街道,宽仅11米,是英文“墙街”的音译。荷兰统治时,

在这里筑过一道防卫墙。英国人赶走荷兰人后,拆墙建街,因而得名。今日,“华尔街”一词已超越这条街道本身,成为附近区域的代称。

在进入华尔街之前有个必经的景点──铜牛。对许多观光游客来说,华尔街上的铜牛依旧是最聚人气的代表。前来观赏“铜牛”的人络绎不绝,争抢位置与

“铜牛”照相,我们也不能免俗的上下其手留影存证。

从百老汇街与华尔街的交界处,抬头就可以看到了著名的三位一体教堂(Trinity Church);早在华尔街还是一堵破烂不堪的城墙的时候,它就已经是这附近的标志性建筑了。三位一体教堂的正前方是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背后是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左右两侧都是高耸的写字楼,只有周围的一小块地方还保存着17世纪的花园和墓地。

纽约证券交易所是华尔街的“财神庙”。这“财神庙“的门面倒像是古希腊的巴特农神庙,6根粗大挥圆的大理石巨柱擎起几立着许多雕像的三角壁,显示出财神庙的非凡气势。从教堂门前穿越百老汇,就算正式进入了华尔街──这条街又短又窄,街口设下了重重路障,街心正在进行翻修,到处都是坑坑洼洼。几个荷枪实弹的警察如临大敌地站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前,他们的头顶是一幅巨大的美国国旗。说了这么多,有个感受:比想象的平凡太多。没有眼花缭乱的电子走马灯,没有大批的西装革履的金融人士,更没有金碧辉煌的摩天大楼,倒是有些咖啡店什么的,飘散着慵懒的气息。导游说,现在的华尔街只是一个旅游胜地,经常有成群结队的外国人带着敬畏的表情到此一游,希望看看“全世界的金融中心”是什么样子;然而看到的只是一个冷清的商业区、几栋陈旧的摩天大楼,以及许多露天茶座或咖啡馆。华尔街上的建筑风格多以镀金年代为基础,附近地区同时

也受到装饰艺术的影响。我们基本上用了半小时就走出了华尔街,我的心里一直在憧憬另一条闻名遐迩的名街──第五大道。我想应该比华尔街有趣得多。

.第五大道:耀眼钻石路

第五大道(Fitth Avenue)是曼哈顿的中央大街,道路两侧林立着世界著名的商业大厦,玻璃墙幕烁烁闪光。百多年来它一直领导着世界时尚潮流,是最高品位的代名词。第五大道──有人称她是“美国之窗”,其地位与日本东京的银座,英国伦敦的牛津大街并驾齐驱。

我们到达第五大道是在逛完中央公园后。街口就是人山人海的苹果专卖店,是个玻璃房子。商铺位于玻璃的地下层。人太多了,我们直接往南继续走了。接着我们又遇见了另一个中国人必逛的Tiffany & Co。走吧,人还是太多。这条街聚集了基本上你所能想像名品店。看到了一家Abercrombie&Fitch便钻了进去。门口站了一对穿着暴露的模特尽情的卖弄着性感,店内充斥着舞曲的重低音。不

会吧,服装店基本上就是个迪厅的氛围。虽然吵了点,却别有趣味。

相比华尔街,这里弥漫着纽约生活的气息。不过从第五大道的字眼联想,总觉得应该象香榭里大道。相比之下少了绿化和浪漫,却多了物欲横流的真实。街道两旁就像电影里看到的栉比鳞次的高楼,人行道上人很多。在纽约的此时此地,我终于感觉到美国的真实。他和我们的想象如此接近。人种的大熔炉,黄的,白的,黑的,红的,还有半黄半黑,半黑半白以及说不出是什么的。文化的聚会,西方的,东方的,雅皮的,嬉皮的,古典的,现代的,地下的,流行的。站在街道上东张西望,

有着站在世界交汇点的奇妙感受。

接着走吧,天色渐暗,霓虹灯下的第五大道更令人陶醉。中国的夜景工程从来都让你往上看,纽约却是以街道为重心。所有的灯光铺陈着你夜生活的绚丽。和欧洲不同的是不少纽约的商店夜里继续营业。我们找了家餐馆点了冰激淋。豪迈,一球比国内两球还大,甚至从杯里溢了出来。甜食在美国饮食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口味上来说,过甜了些。也难怪街头的胖人无论从质量和数量都远大于国内。

纽约的街道从人行道到行车道是基本平的,车道也不设置逆向隔离,因此从视线上是比较舒服的。从一侧人行道可以很轻易的看到对面的招牌。由于街区规划以建筑为基本单元,人行横道的设置很多,过往的人流交织出如电影画面般的流光溢彩。当走到第13街我们吃饭的日式餐馆,我们结束了第五大道的难忘之旅。

除了中国人最熟悉的华尔街和第五大道,有一条街是不得不说的,那就是百老汇大街,一条纽约最长最绚烂的街道。这里有举世闻名的时代广场。饭后我们来到了时代广场,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时代广场:新年希望象征

1907年1月1日迎接新年的降球仪式在这里首次举行,自此以后时代广场更成为纽约市庆祝新年时的主要地点。当晚数以十万计的人群都会聚集观看由 Waterford Crystal 出品的水晶球从高处降到地面,象征新一年的开始。

时代广场是游客高度聚集的区域。夜晚的霓虹和电子屏异常的精彩。连续几个街区尺度的广告看板让你目不暇接。广场有很多的长椅,人们可以喝咖啡歇歇脚,这也正是广告看板最好的宣传资源。我看到了一个MM的巧克力广告特别的有趣,我甚至看了5分钟,并最终到了商店消费了80美元。在美国,感觉所有人的消费欲望被无限的拉涨,这和装修精美的店面与精彩绝伦的广告绝对有关。

时代广场充斥着众多宣传版中,其中一个著名的是位于广场四座纳斯达克交易所外的纳斯达克标志与股市行情表屏幕。屏幕用了3700万美元制作,屏幕高达120呎(36。6米),于2000年1

月揭幕启用。光是租用这个位置,就花费

纳斯达克每年至少200万美元。在广告市场内这其实已经算是一个优惠的价格,因为广告“出现”的次数远超于其它类型的广告所能达到的。我还很自豪的看到了国内的某个品牌的看板,中国企业开始牛啦。

我要了杯星巴克坐在长椅上,邻座的是欧洲游客,正热烈的讨论着什么。我喜欢这样的气氛,大家在空气中传递着旅游的快乐。我想他们是不是在说,隔壁那家伙是日本人吧。

大家一定听说过麦迪逊广场花园球馆,那一定要看看麦迪逊大街(Madison Avenue)。

麦迪逊大道:时尚集中营

麦迪逊大道是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区一条南北走向的大道。该路得名于麦迪逊广场,麦迪逊是指第四任美国总统詹姆士·麦迪逊。

在57街和85街之间的麦迪逊大道被认为是“时尚街”,这一区域聚集了大部分著名的时尚设计师和上流社会发型沙龙。高度发达、奢侈华贵正是这条时尚走廊的代名词,尤以 57 街和 79 街之间的奢华为最。这里有大量经典的意大利、法国和美国时装店,是精品服饰的“集中营”,可以找到世界上所有顶尖的牌子,象CD、Gucci、Zegna、Versace、Herms、LV的服饰、Tiffany & Co的珠宝等等。置身于此,随时都能感受到奢靡繁华的上流社会气质。

虽然奢侈品离我们有距离,但商店装潢却都很有设计感,值得一看。从店招到橱窗到外墙表皮处理都透着不同品牌所传达的意涵。想起东京的表参道,那可是名店加名家的结合,就像是建筑精品展示中心。这里的店都是在老房子的基础上改建,重装修,也是饶有趣味的。我很喜欢一家叫LANA MARKS的店,在5层以下的部分改建。最后就像一个新建筑硬生生的垫在一栋大楼的一角,很有戏剧感。有时看商店的外表就能直观的区分商店所贩卖的商品的品质。麦迪逊大街的很多专卖店本身就像一件高品质商品分布于街道的两侧。街道尺度比第五大道小,人流也少很多,沿街有很多豪宅,大概这也是精品喜欢选择这里开店铺的原因。麦迪逊大道有很多酒吧和餐馆更好的烘托出闲适的气氛。如果说第五大道像上海的淮海路,这里就是新天地了。

曼哈顿街头匆匆一撇,尽管时间不待我深度体验,浮光掠影的纽约文化已在我脑海中深烙。

END


相关内容

  • 美国大城市生与死
  • <美国大城市生与死>之魅力缘何经久不衰--从一个侧面看美国战后旧城更新的发展与演变 摘 要:本文将<美国大城市生与死>一书放在美国战后城市更新的历史过程中进行考察,提示该书的产生背景.核心思想与不足之处,并进一步论述了该书在美国旧城更新理论与实践演变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 ...

  • 中山影视城导游词(改)
  •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中山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中山影视城位于中山市翠亨村孙中山故居旁,东濒珠江水,西傍五桂山,环境优雅,景色秀丽.京珠高速公路.广珠公路主干道从旁经过,交通十分便捷.是新世纪集旅游观光.爱国主义教育和影视拍摄等于一体的新主题文化旅游景点. 主要景点 中国景区 中国景 ...

  • 读城·纽约|听一位作家讲述他的家乡在过去80年里的变化
  • 曼哈顿的天际线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东河另一端的布鲁克林区和皇后区也是如此.世贸中心一号大楼(美国最高的大楼)从炮台公园北面拔地而起,而最初的定居者就是在这片地区建立起他们的家园. 几年前我读到诺贝尔奖得主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的一段话,阐明了我们这类人内心的想法.他说:"如果你的心中有 ...

  • 纽约8大免费热门景点
  • 1.自由女神像 地址:Statue of Liberty National Monument, Liberty Island, New York, NY 开放时间:自由岛除12月25日外全年开放 乘坐地铁1号线至South Ferry站后步行至炮台公园,后坐轮渡前往自由岛 2.中央公园 中央公园(C ...

  • 美国城市规划的历史沿革和未来发展趋势
  • 美国城市规划的历史沿革和未来发展趋势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American City Planning and Its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陈雪明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美国城市规划学的历史沿革以及影响城市规划的重大历史事件.美 ...

  • 国外街区制范例
  • 1.1967年,英国政府制定了<街区保护法>,这对英国城市历史环境的保护和良好居住环境的维持起了很大作用.到了1971年城县规划法修改时,英国便把街区保护法纳入了城乡规划法的体系之中,作为城乡规划的街区保护制度而存在至今并一直维护着英国的街区安宁. 英国:把街区保护纳入立法 英国在城市历 ...

  • 中国涂鸦史
  • 从涂鸦艺术到中国涂鸦的发展 摘要 1. 涂鸦(Graffita)的意大利文之意是(乱写),而涂鸦(Graffiti)(其复数形式)则是指在墙壁上乱涂乱写出的图像或画.基本上,Graffiti是一种近于书写的行为,文字占的比重很大,形象的符号或标志.图形也是常见的内容,但多半的形象是以类似书写的方式, ...

  • 如何打造一条智慧的街道(伟大街道系列5)
  • 大家好,云规划伟大街道系列第5期 我们一起来聊聊如何打造一条智慧的街道 我们将从三个方向来展开,包括 智慧设施和交互.智能出行和辅助.智能监控和管理 熟悉云规划文章的各位应该熟悉我们的逻辑 不讲大道理和高深理论 通过介绍国内外相关的十几个案例让大家自己来理解和判断吧 一.智慧设施和交互 案例1-1: ...

  • 走到哪里都是家
  • 放眼世界,华人足迹遍布全球.华人多了,唐人街也就多了.唐人街是华人在海外的聚集地,也是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保留地和生长点.唐人街的蓬勃发展,彰显中华民族崛起世界和海外华人的沧桑巨变. 英国伦敦华埠 英国的唐人街是全欧洲规模最大的,遍布伦敦.曼彻斯特.利兹.利物浦.伯明翰五大城市.200多年前,在伦敦东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