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第二章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第一节 中药知识的起源与本草沿革

中药鉴别知识是人类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医疗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追溯到远古时代,人们在寻找食物的同时,发现了许多具有特殊作用的植物可以用来防治疾病,这些发现的内涵则是鉴定知识的起源。相传在公元前有“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余毒”的说法。也就是说,中药鉴定的知识是随着中药的发现而产生的,在没有文字的太古时代,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流传后世。有了文字以后,中药鉴定的知识逐渐间接或直接地被记录下来,出现了医药书籍,古代记载中药的著作称为“本草”(Herbals),从秦汉时期到清代,本草著作约有400种之多。这些著作是我国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宝贵经验和鉴别中药的丰富知识的总结,是中医药学的宝贵财富,并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记载有治病的药物,该书叙述了葛、苓、芍药、蒿、芩等50多种药用植物的采集、性状、产地等知识,已有了初步的性状鉴别方法。《淮南子》载有秦皮“以水浸之正青”的水试鉴别法。《山海经》中有十巫采用百药的记载。《周礼·天官》载有“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并有草、木、虫、石、谷“五药”的记载。据专家推论,《五十二病方》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古医学方书,其中收载了247种中药材、283首中药处方和饼、曲、酒、丸、散等中药剂型。

《神农本草经》为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成书于东汉末年,作者不详,载中药材365种,按医疗作用分为上、中、下三品(three grades of drugs),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从所记载的药名推求,当时已经具备了较为完整的性状鉴别方法,如人参、丹参、木香、苦参等,均与经验鉴别的看法、嗅法、尝法有关。

南北朝时期刘宋时代,雷敩撰写了《雷公炮炙论》,该书对中药质量鉴别方面的内容记载颇多,出现了采用比重法评价中药材质量的实例。如对沉香的质量评价为:“沉水者为上,半沉水者次之,不沉水者劣”。药材鉴定单凭文字记述不易详尽,也不易理解。公元5世纪,出现了早期的药图,这在中药鉴定的发展史上是一大进步。

梁·陶弘景以《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为基础编成《本草经集注》(七卷),载药730种,全书以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7类。本书对药物的产地、采收、形态、鉴别等有所论述,有的还记载了火烧试验、对光照视的鉴别方法。如硝石“以火烧之藩黛青烟起”;云母“向日视之,色青白多黑”;朱砂以“光色如云可拆者良”等。

唐代李勣、苏敬等22人集体撰成《新修本草》,该书又称《唐本草》,载药850种,该书由政府颁布,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行的药典,它比欧洲地方性的《佛洛伦斯药典》(1498年)早839年,比欧洲第一部全国性的《丹麦药典》(1772年)早1113年。该书按药材的属性分为11部,新增山楂、芸苔子、人中白等114种新的药物,其中不少是外来药物,如由印度传入的豆蔻、丁香等;波斯传入的茉莉、青黛;南洋传入的木香、槟榔、没药等。该书采用了图文并行的编写方式,有本草20卷、目录2卷、图经7卷、药图25卷,图文并茂,可谓较为完整的中药材图文鉴别方法的专著。该书出版不久即流传到国外,对世界医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唐代陈藏器著成《本草拾遗》,收载了《新修本草》未载的中药692种,该书提出了按照药效宣、通、补、泄、轻、重、燥、湿、滑、涩的分类方法,在内容上重视中药的性味功能、生长环境、产地、形态描述、混淆品种考证等。尤其对药材的描述真实可靠,如“海马出南海,形如马,长五六寸,虾类也”。

宋代刘翰、马志等撰成《开宝新详定本草》,简称《开宝本草》,载药983种。为了加强中药的质量管理和普及中药鉴别知识,1061年,苏颂等校注药种图说,编成《图经本草》,对中药的产地、形态、用途等均有说明。该书首创版印墨线药图,图的绝大多数为实地写生绘制,药图的名称大多冠以州县名,反映了当时十分重视道地药材和药材的质量评价。该书是后世本草图说的范本,但已亡佚,其所载药图930余幅均在其他本草中得以保存。

北宋时期蜀医唐慎微编撰了《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该书载药1746种,是研究中药鉴定方法的重要文献,也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本草著作,该书载药470种,侧重药材的鉴别,提出了药材产地与质量关系的论点,甚为后世推崇。

明代的本草著作《本草纲目》,该书载药1892种、药方11096首、药图1109

幅。该书自立分类系统,将药材按其来源的自然属性分为16部60类。该书对中药材的性状鉴别记载较为完善,如对樟脑的描述为:“状似龙脑,白色如雪,樟脑脂膏也”。《本草纲目》不仅继承了唐、宋时代本草图文并茂的优点,而且把所有的药材鉴定内容归于“集解”项下,使之条理化,并且“集解”项中引录了很多现已失传的古代本草对药物鉴别的记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史料。《本草纲目》的出版,对中外医药学和生物学科都有巨大的影响。十七世纪初传到国外,曾翻译成多国文字,畅销世界各地,成为世界性重要药学文献之一。

明代的刘文泰等编写了《本草品汇精要》,载药1815种,新增药48种,该书以苗、形、色、味、嗅等项逐条记载了与性状鉴别有关的内容,并附有彩色药图,具备了现代中药性状鉴定法的雏形。陈嘉谟编撰的《本草蒙荃》载药742种,该书对中药材的“生产择土地”、“收采按时月”、“贸易别真假”进行了专述,提出了药用植物体与其生长环境统一的规律性、不同药用部位采收的一般规律,以及产地与药材质量的关系。对中药市场掺伪作假的现象进行了详细调查,指出了“枸杞子蜜拌为甜、蜈蚣朱其足”等以劣充优的现象。

清代赵学敏著成《本草纲目拾遗》,载药材921种,书中有716种中药材是《本草纲目》中未记载的,如冬虫夏草、西洋参、浙贝母等,它是清代新增中药材品种最多的一部本草著作。1848年,吴其濬编著了《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和《植物名实图考》,分别收载植物838种和1714种,该书虽非药物学专著,但其中记载了很多药用植物,对现代植物药的来源鉴定和考证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二节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国外药学大量传入我国。在西方生药学传入我国以前,中国的学者主要以传统方法研究中药。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大生产的建立和近代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兴起,促进了中药学科的发展。在传统本草学(Bencaology)的基础上,欧洲出现了中药鉴定学的相关学科-生药学(Pharmacognosy)。生药学是从药物学中分离出来的独立学科,当时生药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商品生药的来源、鉴定商品药材的真伪优劣(品种和质量)。“生药”是指天然来源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由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中药商品的流通领域和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品种和数量也逐渐增多,中药已经成为国际上的特殊商品。

1803年,法国学者Derosne等从植物药中分离得到了生物碱,并证明了其药理作用。1806年,德国药师Sertüner从阿片中分离得到了吗啡碱,开创了生药有效成分研究的先河。

1838年,德国学者Schleiden阐明了细胞是植物体构造的基本单位以后,显微镜也被用来研究生药的内部构造,出现了中药的显微鉴定法。1857年,Schleiden出版了《植物性生药学基础》(Grundniss der Pharmakognosie des Pflanzenreiches)一书,记载了部分植物药的显微鉴别特征。从此,植物药的显微鉴定逐渐成为了鉴别中药的重要手段之一。Berg于1865年,Vogl于1887年先后发表了生药解剖图谱,于是利用显微镜来鉴定生药的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生药鉴定的重要手段之一。1880年,日本学者大井玄洞译著生药学,系由德文“Pharmakognosie”一词日译而成,并将生药学研究的对象“drogen”译为“生药”。1890年,山下顺一郎编著的第一版《生药学》问世。

1916年,英国生物学家Wallis首创了石松孢子法(lycopodium spore method),以石松子为参考标准来测定混合粉末生药的比例量或粉末生药中外界掺杂物的含量,使粉末生药的纯度鉴定获得了显微定量方法的有力武器。其后又发展了一系列生药的显微常数测定,如栅表细胞比、气孔数、气孔指数、脉岛数等。

20世纪30年代,国外的生药学传入我国。在这一时期,采用药物作用强度(生物效价法)鉴别生药的方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中药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随着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和分析仪器的发明,1930年以后,物理化学的分析方法如荧光分析法、毛细管像分析法、比色法等逐渐应用到中药鉴定中来。1934年赵燏黄和徐伯鋆编著出版了《现代本草生药学》上卷,1937年叶三多广集西欧及日本书籍的有关资料,写出了《生药学》下卷,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医药教育的必修课。上下两编《生药学》的内容,大多着重于介绍国外书中收载的或供西医应用的生药,对我国常用中药则收载较少,但它引进了现代鉴定中药的理论和方法,这对后来应用“生药学”的现代鉴定知识和技术,整理研究中药及中药鉴定学科的建立,起到了先导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人民政府对中医药事业十分重视,中药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许多药学工作者,在中药鉴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

运用近代科学技术,对中药进行研究、调查、考证,使中药由传统的经验鉴别和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发展到了现代的科学方法,扩大了中药资源和使用范围。

随着色谱技术、光谱技术、电镜技术等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得到广泛推广,中药理化鉴定的系统方法逐渐形成并趋于完善,中药鉴定学的理论体系逐渐形成。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迅速发展,加强对中药的品种和质量鉴定工作、加速培养现代的中医药高级人才、确保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经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出现了一些用现代植物学、生物学、药物化学等理论和方法对传统的本草学进行整理研究的实例,开始了专门的中药教学和研究工作。这一时期,相继出现了部分以中药鉴定为主要内容的学术著作,如《中药材鉴别手册》、《中药志》、《药材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书籍,分别从中药材的来源、鉴别特征、质量标志、鉴定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为中药鉴定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64年,我国中医药院校开设了《中药材鉴定学》课程;1977年,由成都中医学院主编出版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协编教材《中药鉴定学》,并作为中药专业的专业课程;根据教学的需要,相继对《中药鉴定学》进行了3次修订(1980年,1986年,1996年),其基本内容是研究和探讨中药材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指标和寻找新药等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问题。

自1985年Mullis首创了PCR技术之后,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和mRNA差异显示技术也相继试用于中药的品种和质量鉴定。这期间,中药鉴定方法和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得到了应用和发展,如粉末X射线衍射法、傅立叶变换拉曼光谱法、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中药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技术等。90年代中期,我国出现了用X射线衍射傅立叶谱分析研究道地药材的实例;与此同时,出现了非线性科学用于中药分类的技术,如采用工程技术手段模拟生物神经网结构、特征、功能一类的人工神经网络鉴定系统,并对厚朴等中药进行了质量评价研究。中药鉴定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一大批专业学术著作陆续问世,如《中药材及饮片原色图鉴》、《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与质量研究》、《常用中药鉴定大全》、《中药大辞典》、《中成药分析》、《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中国道地药材》、《中国民族药志》等。为了加快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速度,国家在“七五”、“八五”期间,组织

专家对223种常用中药材进行了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1983年,国家组织了全国性中药资源普查,基本查清了我国中药资源的现状。“九五”、“十五”期间,组织实施了“中药复方药物标准化(范例)研究”项目,进行了71种常用“中药材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和5个代表性方剂的研究;实施了“中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项目,进行了中药材化学对照品的研究。

为了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和有效,国家对中药的质量加强了管理,颁布了《中国药典》和部颁《药品标准》。50多年来《中国药典》先后出版了八版,即1953年版、1963年版、1977年版、1985年版、1990年版、1995年版、2000年版和2005年版,并于1998年起相继出版《中国药典》英文版。在中药鉴定的方法和内容方面,每版新药典都比前一版有所提高,药材检测标准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使中药品种更明确,质量更有保障,法定更有效。国家药典委员会还组织编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彩色图集》(1990、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薄层色谱彩色图集》(199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粉末显微鉴别彩色图集》(1999)等药典配套书籍,对于应用药典,控制中药的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电化学分析技术、色谱与光谱联用技术、差热分析技术、免疫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等离子体光谱(ICP)、药效学和药动学等边缘学科先进技术的应用,弥补了传统中药鉴定方法和技术上的不足,使中药的品种鉴定与质量评价从朴素的认识论向客观化、科学化的方法论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如采用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来检测近缘植物药和动物药的鉴别将成为中药鉴定工作的热点之一。采用生物免疫化学和放射免疫技术来筛选中药的微量有效成分,热分析、血清药物学也孕育而生。以高效液相(HPLC)、质谱(MS)、核磁共振(NMR)、红外光谱(IR)、气相色谱(GC)、毛细管电泳(CE)等及其联用技术进行化学指纹图谱定性和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的定量,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中药化学质量模式识别系统,用量化来提高中药鉴定的准确性,将是实现中药质量标准规范化、国际化的重要途径。

中药鉴定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已经形成了中药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和生物鉴定5大方法学体系,其中生物鉴定法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中药鉴定的概念逐渐趋于完善,研究对象已经由传统的中药材扩展到了

饮片和中成药,研究的范围不断拓宽。可以说,中药鉴定学的发展经历了师承口授的原始时代、经验总结时代、形态学时代、化学时代,现已经步入了生命科学时代。中药鉴定正向着标准化、科学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第二章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第一节 中药知识的起源与本草沿革

中药鉴别知识是人类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医疗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追溯到远古时代,人们在寻找食物的同时,发现了许多具有特殊作用的植物可以用来防治疾病,这些发现的内涵则是鉴定知识的起源。相传在公元前有“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余毒”的说法。也就是说,中药鉴定的知识是随着中药的发现而产生的,在没有文字的太古时代,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流传后世。有了文字以后,中药鉴定的知识逐渐间接或直接地被记录下来,出现了医药书籍,古代记载中药的著作称为“本草”(Herbals),从秦汉时期到清代,本草著作约有400种之多。这些著作是我国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宝贵经验和鉴别中药的丰富知识的总结,是中医药学的宝贵财富,并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记载有治病的药物,该书叙述了葛、苓、芍药、蒿、芩等50多种药用植物的采集、性状、产地等知识,已有了初步的性状鉴别方法。《淮南子》载有秦皮“以水浸之正青”的水试鉴别法。《山海经》中有十巫采用百药的记载。《周礼·天官》载有“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并有草、木、虫、石、谷“五药”的记载。据专家推论,《五十二病方》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古医学方书,其中收载了247种中药材、283首中药处方和饼、曲、酒、丸、散等中药剂型。

《神农本草经》为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成书于东汉末年,作者不详,载中药材365种,按医疗作用分为上、中、下三品(three grades of drugs),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从所记载的药名推求,当时已经具备了较为完整的性状鉴别方法,如人参、丹参、木香、苦参等,均与经验鉴别的看法、嗅法、尝法有关。

南北朝时期刘宋时代,雷敩撰写了《雷公炮炙论》,该书对中药质量鉴别方面的内容记载颇多,出现了采用比重法评价中药材质量的实例。如对沉香的质量评价为:“沉水者为上,半沉水者次之,不沉水者劣”。药材鉴定单凭文字记述不易详尽,也不易理解。公元5世纪,出现了早期的药图,这在中药鉴定的发展史上是一大进步。

梁·陶弘景以《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为基础编成《本草经集注》(七卷),载药730种,全书以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7类。本书对药物的产地、采收、形态、鉴别等有所论述,有的还记载了火烧试验、对光照视的鉴别方法。如硝石“以火烧之藩黛青烟起”;云母“向日视之,色青白多黑”;朱砂以“光色如云可拆者良”等。

唐代李勣、苏敬等22人集体撰成《新修本草》,该书又称《唐本草》,载药850种,该书由政府颁布,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行的药典,它比欧洲地方性的《佛洛伦斯药典》(1498年)早839年,比欧洲第一部全国性的《丹麦药典》(1772年)早1113年。该书按药材的属性分为11部,新增山楂、芸苔子、人中白等114种新的药物,其中不少是外来药物,如由印度传入的豆蔻、丁香等;波斯传入的茉莉、青黛;南洋传入的木香、槟榔、没药等。该书采用了图文并行的编写方式,有本草20卷、目录2卷、图经7卷、药图25卷,图文并茂,可谓较为完整的中药材图文鉴别方法的专著。该书出版不久即流传到国外,对世界医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唐代陈藏器著成《本草拾遗》,收载了《新修本草》未载的中药692种,该书提出了按照药效宣、通、补、泄、轻、重、燥、湿、滑、涩的分类方法,在内容上重视中药的性味功能、生长环境、产地、形态描述、混淆品种考证等。尤其对药材的描述真实可靠,如“海马出南海,形如马,长五六寸,虾类也”。

宋代刘翰、马志等撰成《开宝新详定本草》,简称《开宝本草》,载药983种。为了加强中药的质量管理和普及中药鉴别知识,1061年,苏颂等校注药种图说,编成《图经本草》,对中药的产地、形态、用途等均有说明。该书首创版印墨线药图,图的绝大多数为实地写生绘制,药图的名称大多冠以州县名,反映了当时十分重视道地药材和药材的质量评价。该书是后世本草图说的范本,但已亡佚,其所载药图930余幅均在其他本草中得以保存。

北宋时期蜀医唐慎微编撰了《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该书载药1746种,是研究中药鉴定方法的重要文献,也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本草著作,该书载药470种,侧重药材的鉴别,提出了药材产地与质量关系的论点,甚为后世推崇。

明代的本草著作《本草纲目》,该书载药1892种、药方11096首、药图1109

幅。该书自立分类系统,将药材按其来源的自然属性分为16部60类。该书对中药材的性状鉴别记载较为完善,如对樟脑的描述为:“状似龙脑,白色如雪,樟脑脂膏也”。《本草纲目》不仅继承了唐、宋时代本草图文并茂的优点,而且把所有的药材鉴定内容归于“集解”项下,使之条理化,并且“集解”项中引录了很多现已失传的古代本草对药物鉴别的记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史料。《本草纲目》的出版,对中外医药学和生物学科都有巨大的影响。十七世纪初传到国外,曾翻译成多国文字,畅销世界各地,成为世界性重要药学文献之一。

明代的刘文泰等编写了《本草品汇精要》,载药1815种,新增药48种,该书以苗、形、色、味、嗅等项逐条记载了与性状鉴别有关的内容,并附有彩色药图,具备了现代中药性状鉴定法的雏形。陈嘉谟编撰的《本草蒙荃》载药742种,该书对中药材的“生产择土地”、“收采按时月”、“贸易别真假”进行了专述,提出了药用植物体与其生长环境统一的规律性、不同药用部位采收的一般规律,以及产地与药材质量的关系。对中药市场掺伪作假的现象进行了详细调查,指出了“枸杞子蜜拌为甜、蜈蚣朱其足”等以劣充优的现象。

清代赵学敏著成《本草纲目拾遗》,载药材921种,书中有716种中药材是《本草纲目》中未记载的,如冬虫夏草、西洋参、浙贝母等,它是清代新增中药材品种最多的一部本草著作。1848年,吴其濬编著了《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和《植物名实图考》,分别收载植物838种和1714种,该书虽非药物学专著,但其中记载了很多药用植物,对现代植物药的来源鉴定和考证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二节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国外药学大量传入我国。在西方生药学传入我国以前,中国的学者主要以传统方法研究中药。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大生产的建立和近代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兴起,促进了中药学科的发展。在传统本草学(Bencaology)的基础上,欧洲出现了中药鉴定学的相关学科-生药学(Pharmacognosy)。生药学是从药物学中分离出来的独立学科,当时生药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商品生药的来源、鉴定商品药材的真伪优劣(品种和质量)。“生药”是指天然来源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由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中药商品的流通领域和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品种和数量也逐渐增多,中药已经成为国际上的特殊商品。

1803年,法国学者Derosne等从植物药中分离得到了生物碱,并证明了其药理作用。1806年,德国药师Sertüner从阿片中分离得到了吗啡碱,开创了生药有效成分研究的先河。

1838年,德国学者Schleiden阐明了细胞是植物体构造的基本单位以后,显微镜也被用来研究生药的内部构造,出现了中药的显微鉴定法。1857年,Schleiden出版了《植物性生药学基础》(Grundniss der Pharmakognosie des Pflanzenreiches)一书,记载了部分植物药的显微鉴别特征。从此,植物药的显微鉴定逐渐成为了鉴别中药的重要手段之一。Berg于1865年,Vogl于1887年先后发表了生药解剖图谱,于是利用显微镜来鉴定生药的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生药鉴定的重要手段之一。1880年,日本学者大井玄洞译著生药学,系由德文“Pharmakognosie”一词日译而成,并将生药学研究的对象“drogen”译为“生药”。1890年,山下顺一郎编著的第一版《生药学》问世。

1916年,英国生物学家Wallis首创了石松孢子法(lycopodium spore method),以石松子为参考标准来测定混合粉末生药的比例量或粉末生药中外界掺杂物的含量,使粉末生药的纯度鉴定获得了显微定量方法的有力武器。其后又发展了一系列生药的显微常数测定,如栅表细胞比、气孔数、气孔指数、脉岛数等。

20世纪30年代,国外的生药学传入我国。在这一时期,采用药物作用强度(生物效价法)鉴别生药的方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中药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随着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和分析仪器的发明,1930年以后,物理化学的分析方法如荧光分析法、毛细管像分析法、比色法等逐渐应用到中药鉴定中来。1934年赵燏黄和徐伯鋆编著出版了《现代本草生药学》上卷,1937年叶三多广集西欧及日本书籍的有关资料,写出了《生药学》下卷,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医药教育的必修课。上下两编《生药学》的内容,大多着重于介绍国外书中收载的或供西医应用的生药,对我国常用中药则收载较少,但它引进了现代鉴定中药的理论和方法,这对后来应用“生药学”的现代鉴定知识和技术,整理研究中药及中药鉴定学科的建立,起到了先导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人民政府对中医药事业十分重视,中药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许多药学工作者,在中药鉴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

运用近代科学技术,对中药进行研究、调查、考证,使中药由传统的经验鉴别和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发展到了现代的科学方法,扩大了中药资源和使用范围。

随着色谱技术、光谱技术、电镜技术等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得到广泛推广,中药理化鉴定的系统方法逐渐形成并趋于完善,中药鉴定学的理论体系逐渐形成。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迅速发展,加强对中药的品种和质量鉴定工作、加速培养现代的中医药高级人才、确保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经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出现了一些用现代植物学、生物学、药物化学等理论和方法对传统的本草学进行整理研究的实例,开始了专门的中药教学和研究工作。这一时期,相继出现了部分以中药鉴定为主要内容的学术著作,如《中药材鉴别手册》、《中药志》、《药材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书籍,分别从中药材的来源、鉴别特征、质量标志、鉴定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为中药鉴定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64年,我国中医药院校开设了《中药材鉴定学》课程;1977年,由成都中医学院主编出版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协编教材《中药鉴定学》,并作为中药专业的专业课程;根据教学的需要,相继对《中药鉴定学》进行了3次修订(1980年,1986年,1996年),其基本内容是研究和探讨中药材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指标和寻找新药等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问题。

自1985年Mullis首创了PCR技术之后,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和mRNA差异显示技术也相继试用于中药的品种和质量鉴定。这期间,中药鉴定方法和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得到了应用和发展,如粉末X射线衍射法、傅立叶变换拉曼光谱法、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中药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技术等。90年代中期,我国出现了用X射线衍射傅立叶谱分析研究道地药材的实例;与此同时,出现了非线性科学用于中药分类的技术,如采用工程技术手段模拟生物神经网结构、特征、功能一类的人工神经网络鉴定系统,并对厚朴等中药进行了质量评价研究。中药鉴定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一大批专业学术著作陆续问世,如《中药材及饮片原色图鉴》、《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与质量研究》、《常用中药鉴定大全》、《中药大辞典》、《中成药分析》、《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中国道地药材》、《中国民族药志》等。为了加快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速度,国家在“七五”、“八五”期间,组织

专家对223种常用中药材进行了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1983年,国家组织了全国性中药资源普查,基本查清了我国中药资源的现状。“九五”、“十五”期间,组织实施了“中药复方药物标准化(范例)研究”项目,进行了71种常用“中药材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和5个代表性方剂的研究;实施了“中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项目,进行了中药材化学对照品的研究。

为了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和有效,国家对中药的质量加强了管理,颁布了《中国药典》和部颁《药品标准》。50多年来《中国药典》先后出版了八版,即1953年版、1963年版、1977年版、1985年版、1990年版、1995年版、2000年版和2005年版,并于1998年起相继出版《中国药典》英文版。在中药鉴定的方法和内容方面,每版新药典都比前一版有所提高,药材检测标准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使中药品种更明确,质量更有保障,法定更有效。国家药典委员会还组织编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彩色图集》(1990、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薄层色谱彩色图集》(199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粉末显微鉴别彩色图集》(1999)等药典配套书籍,对于应用药典,控制中药的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电化学分析技术、色谱与光谱联用技术、差热分析技术、免疫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等离子体光谱(ICP)、药效学和药动学等边缘学科先进技术的应用,弥补了传统中药鉴定方法和技术上的不足,使中药的品种鉴定与质量评价从朴素的认识论向客观化、科学化的方法论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如采用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来检测近缘植物药和动物药的鉴别将成为中药鉴定工作的热点之一。采用生物免疫化学和放射免疫技术来筛选中药的微量有效成分,热分析、血清药物学也孕育而生。以高效液相(HPLC)、质谱(MS)、核磁共振(NMR)、红外光谱(IR)、气相色谱(GC)、毛细管电泳(CE)等及其联用技术进行化学指纹图谱定性和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的定量,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中药化学质量模式识别系统,用量化来提高中药鉴定的准确性,将是实现中药质量标准规范化、国际化的重要途径。

中药鉴定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已经形成了中药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和生物鉴定5大方法学体系,其中生物鉴定法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中药鉴定的概念逐渐趋于完善,研究对象已经由传统的中药材扩展到了

饮片和中成药,研究的范围不断拓宽。可以说,中药鉴定学的发展经历了师承口授的原始时代、经验总结时代、形态学时代、化学时代,现已经步入了生命科学时代。中药鉴定正向着标准化、科学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相关内容

  •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 摘 要: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中药产业也加快了现代化.国际化的步伐,现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该文阐述了加强中草药栽培与鉴定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探讨构建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关键词:中草药栽培与鉴 ...

  • 中药鉴定学复习资料
  • 要求掌握的内容 1.中药鉴定的依据 2.《中国药典》20xx年版(一部)凡例和附录中与中药材鉴别有关的规定 3.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 4.中药鉴定的常用方法 二、要求熟悉的内容 1.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2.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因素 3.中药材采收 4.中药材产地加工 5.中药的贮藏 6.中药的显微测量 7. ...

  • 2016年志愿填报之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解读
  •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开设课程: 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中草药资源学植物保护学.药用植物组织培养学.药用植物病虫防治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草药遗传育种学.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贮藏与加工等.专业实验包括:中药成分分析和提取.中药加工.中药炮制.药用植物栽培.中药鉴定等. 专业 ...

  •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
  • 二○○八年·第六期 综述与专论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 张丽娟 贾 俊 王 海 范国强 (北京同仁堂股份公司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079)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方法被应用到中药鉴定.质量控制.中药生产工艺现代化方面,推动中药药学的发展.本文简述 ...

  • 中药学(四年制)教学计划
  • 中药学专业教学计划 (四年制) 一.总体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㈠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中医药事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从事中药科学研究.开发.生产.应用.医药贸易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所必备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开拓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高级中药技术人才. ㈡ 基本要求 1. 拥护中国共产 ...

  • 中药鉴定学复习
  • 一、中药鉴定学的定义: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订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二、中药鉴定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是:在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的历史、来源、品种形态、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

  • 中药鉴定学总结
  • 总 论 一、中药鉴定学的定义: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订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二、中药鉴定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是:在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的历史、来源、品种形态、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检查、 ...

  • 中药鉴定学实验
  • 中药鉴定学的基础理论1 中药鉴定学的含义和任务 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订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保质寻新,整理提高” 1.1 鉴定中药的品种质量 1、品种 中药中泛指物种,物种不同、成分不同、疗 效不同。一定品种的中药,是中医治病的物质基矗”虽有良医而药为伪药,则良医无济于事”,影 ...

  • 中药显微鉴定研究与应用综述
  • 中药显微鉴别研究与应用综述 摘要:系统介绍近现代显微技术的变革,尤其是近些年来显微技术在中药材及中成药的研究及应用,文章从显微组织鉴别.粉末鉴别.化学鉴别.定量研究及现代显微技术发展5个方面展开论述.最后对显微鉴别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讨论. 关键词:中药:显微鉴别:研究与应用 中药显微鉴别是指利用显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