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理解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的意义

无论强迫症状的程度如何,我们先明确以下原理。

一,强迫行为和强迫思维是人体对自己的保护,是有意义的,即使它并不是最佳的自我保护方式;

二、强迫行为的根源是强迫思维,即潜意识与显意识的对抗。

如果有人不停的洗手,虽然他的理性也就是显意识认为这种行为是不必要的,但他却无法停止这个行为,因为就种强迫行为背后有一种更强大但不被察觉的潜意识控制着它。当你努力停止强迫行为时,就会造成两股意识的冲突并引发焦虑。 我们可以把控制强迫行为的潜意识理解为后天建立的某种习惯思维。不断练习某个动作会越来熟练甚至无需意识控制,比如走路,成人可以一边走神一边进行,而刚刚学习婴儿就因为还没有将这个行为潜意识话而必须集中注意。同样的,当我们不断重复某种思维时,这股思维就可以像本能一样在我们没有察觉的情况下自动运作。

为什么我们会形成一段思维并熟练到进入了潜意识呢。这和生物的最大本能即获得自我存在有关。所有生物都有维护自身存在的本能,这种本能最开始仅仅体现在维护肉体安全方面,比如动物在受到攻击时激发保护反应。但进化到了人类,由于思维能力的壮大,人类可以提前采用某些方式来规避还没有发生的危险,比如为了防止车祸伤害提前绑上安全带。感到的危险越大,激发这种保护方式的动力就越强;而一旦某种保护方式有效,人类就会更多的重复这种方式,甚至形成类似本能的反应。

明白了原理,我们就可以分析一些强迫行为、思维背后的运作逻辑了。如果一个人毫无必要的重复洗手,就说明他的潜意识已经习得了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就是说,潜意识认为这种方式能保护他,也确实通过它获得了安全感。这表现为,当人们完成了强迫行为后,他的压力会获得部分释放,虽然很快他又会因为这种怪异的行为而更快积累压力。

换个角度,“洗手能保护我们”这段潜意识还同时认为 “不洗手我会很危险”。此时请注意,其中的洗手不一定是实指而是象征意义,它可能实际上代表着“不干净我会很危险”“不纯洁我会很危险”“不在别人面前表现出干净的状态我会很危险”“不优秀我会很危险”等等。 不同的人会对洗手赋予不同的象征。一个成长在极度严厉家庭中的孩子因为有一次见客人时有点脏而被父母重重责罚,那么这个孩子的潜意识中就可能形成“如果我不保持干净,我就会失去父母的爱”这样的思维。而对孩子来说,父母的爱是安全感的最大来源。

所以当这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被男、女朋友抛弃等导致孤立和丧失安全感的事件时,就可能因为激起记忆中的雷同事件,而开始洗手。在幼年的那起事件中,他还可能因为洗手而获得父母的谅解从而得到安全,但成年后的事件中就不能了。但潜意识并不会分辨其中的区别,它会因为执着曾经的洗手行为获得的安全感而习得压力事件下的洗手行为,并在下一次压力来临时再一次强化。

再举一位网友第一次出现强迫行为的过程为例。这位朋友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所以他一直在学习一个人写的关于如何让心理强大的帖子。当他看到那个帖子中的“如果只从理智上而非心理上认同这些道理,那么就无法获得进步”的字句时,他突然出现了强迫行为,开始强迫性的不断的阅读同一段文字。

这个例子说明,任何情况下都有可能引发强迫行为,只要那种情况激起了人们的不安全感,且这种不安全是长期存在且有较高强度。所以上述例子中的强迫行为背后的逻辑是“我必须马上学习到这个帖子中的道理,否则我就永远无法摆脱心理问题”。从心理层面获得某些体悟是很难的,所以他的潜意识就选择了不断重复阅读这种似乎是有效的方法。

当然,和其他强迫行为一样,潜意识选择的行为不能真正获得安全感。洗手并不能解决不被人爱的问题,不断的阅读某段文字也无法获得更深的体悟。所以,强迫行为只能让人更焦虑,更因为这种不正常行为而丧失安全感。

总结一下:强迫行为是潜意识为了缓解来自幼年或长期存在的心理焦虑,而这种焦虑来自不安全感。

这种不安全的丧失根源于过去,且一直没有解决。

潜意识运用了往往是幼年习得的幼稚或表面化的方法来解决现在的问题。

这种方法只能在表面上解决问题获得微弱的问题已经解决的安全感,但理智很明白的知道它是无效的。

人们会因为强迫行为的出现加深不安全感,从而导致强迫程度的加深或变异成一种更严重的强迫行为。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就可以推测强迫行为的解决方法:强迫行为的根源是长期的不安全感,只要消除了不安全感,强迫行为自然消失了。我们需要获得以下认知:

(1) 强迫行为是我们的自我保护方式,并不是坏的东西。我们可以把控制强迫行为的潜意识当成一个小孩、一个过去的自己。虽然他的行为比较幼稚,但就像一个孩子拿着自己储蓄罐中的全部硬币去帮助濒临破产的父母时,我们更应该感谢这个幼小的自己而非痛骂他,排斥他,让他带着这些没用的帮助滚蛋。

(2) 我们之所以没有安全感是因为幼年的我们无法保护自己,必须依赖外来力量,甚至不惜牺牲自我意志努力迎合、献媚能保护我们的人,比如父母。但现在的我们已经足够强大,足够保护自己了。我们可以轻松的克服幼年的我们无法克服的危险。我们感到不安全仅仅是因为内心那个幼年的我们在害怕,此刻的我们已经可以毫发无损的面对这种感觉。

(3) 每一次在不安全感、焦虑感出现时面对它们。就这样勇敢、平和、微笑的面对它们。一开始,潜意识中幼年的我们会大喊大叫,让我们逃避,但每一次勇敢的面对都会让我们明白一件事:这些负面情绪远比我们想象的弱小。一开始我

们很可能败下阵来,没关系,我们可以还是用幼稚的方式逃避不安全,只要每一次都先尝试着面对就好。很快,内心的小孩就会长大,直到他和现在的我们合二为一。

有一位曾经的强迫症患者说的好:我感谢强迫症,如果没有它,我不会这么了解过去的自己,不会成为一个如此完整的自己。

面对、接受、理解过去的、幼稚的自己,用更理性、积极的方式面对而非逃避压力是解决所有心理问题的方式。

无论强迫症状的程度如何,我们先明确以下原理。

一,强迫行为和强迫思维是人体对自己的保护,是有意义的,即使它并不是最佳的自我保护方式;

二、强迫行为的根源是强迫思维,即潜意识与显意识的对抗。

如果有人不停的洗手,虽然他的理性也就是显意识认为这种行为是不必要的,但他却无法停止这个行为,因为就种强迫行为背后有一种更强大但不被察觉的潜意识控制着它。当你努力停止强迫行为时,就会造成两股意识的冲突并引发焦虑。 我们可以把控制强迫行为的潜意识理解为后天建立的某种习惯思维。不断练习某个动作会越来熟练甚至无需意识控制,比如走路,成人可以一边走神一边进行,而刚刚学习婴儿就因为还没有将这个行为潜意识话而必须集中注意。同样的,当我们不断重复某种思维时,这股思维就可以像本能一样在我们没有察觉的情况下自动运作。

为什么我们会形成一段思维并熟练到进入了潜意识呢。这和生物的最大本能即获得自我存在有关。所有生物都有维护自身存在的本能,这种本能最开始仅仅体现在维护肉体安全方面,比如动物在受到攻击时激发保护反应。但进化到了人类,由于思维能力的壮大,人类可以提前采用某些方式来规避还没有发生的危险,比如为了防止车祸伤害提前绑上安全带。感到的危险越大,激发这种保护方式的动力就越强;而一旦某种保护方式有效,人类就会更多的重复这种方式,甚至形成类似本能的反应。

明白了原理,我们就可以分析一些强迫行为、思维背后的运作逻辑了。如果一个人毫无必要的重复洗手,就说明他的潜意识已经习得了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就是说,潜意识认为这种方式能保护他,也确实通过它获得了安全感。这表现为,当人们完成了强迫行为后,他的压力会获得部分释放,虽然很快他又会因为这种怪异的行为而更快积累压力。

换个角度,“洗手能保护我们”这段潜意识还同时认为 “不洗手我会很危险”。此时请注意,其中的洗手不一定是实指而是象征意义,它可能实际上代表着“不干净我会很危险”“不纯洁我会很危险”“不在别人面前表现出干净的状态我会很危险”“不优秀我会很危险”等等。 不同的人会对洗手赋予不同的象征。一个成长在极度严厉家庭中的孩子因为有一次见客人时有点脏而被父母重重责罚,那么这个孩子的潜意识中就可能形成“如果我不保持干净,我就会失去父母的爱”这样的思维。而对孩子来说,父母的爱是安全感的最大来源。

所以当这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被男、女朋友抛弃等导致孤立和丧失安全感的事件时,就可能因为激起记忆中的雷同事件,而开始洗手。在幼年的那起事件中,他还可能因为洗手而获得父母的谅解从而得到安全,但成年后的事件中就不能了。但潜意识并不会分辨其中的区别,它会因为执着曾经的洗手行为获得的安全感而习得压力事件下的洗手行为,并在下一次压力来临时再一次强化。

再举一位网友第一次出现强迫行为的过程为例。这位朋友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所以他一直在学习一个人写的关于如何让心理强大的帖子。当他看到那个帖子中的“如果只从理智上而非心理上认同这些道理,那么就无法获得进步”的字句时,他突然出现了强迫行为,开始强迫性的不断的阅读同一段文字。

这个例子说明,任何情况下都有可能引发强迫行为,只要那种情况激起了人们的不安全感,且这种不安全是长期存在且有较高强度。所以上述例子中的强迫行为背后的逻辑是“我必须马上学习到这个帖子中的道理,否则我就永远无法摆脱心理问题”。从心理层面获得某些体悟是很难的,所以他的潜意识就选择了不断重复阅读这种似乎是有效的方法。

当然,和其他强迫行为一样,潜意识选择的行为不能真正获得安全感。洗手并不能解决不被人爱的问题,不断的阅读某段文字也无法获得更深的体悟。所以,强迫行为只能让人更焦虑,更因为这种不正常行为而丧失安全感。

总结一下:强迫行为是潜意识为了缓解来自幼年或长期存在的心理焦虑,而这种焦虑来自不安全感。

这种不安全的丧失根源于过去,且一直没有解决。

潜意识运用了往往是幼年习得的幼稚或表面化的方法来解决现在的问题。

这种方法只能在表面上解决问题获得微弱的问题已经解决的安全感,但理智很明白的知道它是无效的。

人们会因为强迫行为的出现加深不安全感,从而导致强迫程度的加深或变异成一种更严重的强迫行为。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就可以推测强迫行为的解决方法:强迫行为的根源是长期的不安全感,只要消除了不安全感,强迫行为自然消失了。我们需要获得以下认知:

(1) 强迫行为是我们的自我保护方式,并不是坏的东西。我们可以把控制强迫行为的潜意识当成一个小孩、一个过去的自己。虽然他的行为比较幼稚,但就像一个孩子拿着自己储蓄罐中的全部硬币去帮助濒临破产的父母时,我们更应该感谢这个幼小的自己而非痛骂他,排斥他,让他带着这些没用的帮助滚蛋。

(2) 我们之所以没有安全感是因为幼年的我们无法保护自己,必须依赖外来力量,甚至不惜牺牲自我意志努力迎合、献媚能保护我们的人,比如父母。但现在的我们已经足够强大,足够保护自己了。我们可以轻松的克服幼年的我们无法克服的危险。我们感到不安全仅仅是因为内心那个幼年的我们在害怕,此刻的我们已经可以毫发无损的面对这种感觉。

(3) 每一次在不安全感、焦虑感出现时面对它们。就这样勇敢、平和、微笑的面对它们。一开始,潜意识中幼年的我们会大喊大叫,让我们逃避,但每一次勇敢的面对都会让我们明白一件事:这些负面情绪远比我们想象的弱小。一开始我

们很可能败下阵来,没关系,我们可以还是用幼稚的方式逃避不安全,只要每一次都先尝试着面对就好。很快,内心的小孩就会长大,直到他和现在的我们合二为一。

有一位曾经的强迫症患者说的好:我感谢强迫症,如果没有它,我不会这么了解过去的自己,不会成为一个如此完整的自己。

面对、接受、理解过去的、幼稚的自己,用更理性、积极的方式面对而非逃避压力是解决所有心理问题的方式。


相关内容

  • 强迫症的三个自我理论与自我心理疗法(孟刚)
  • 强迫症的三个自我理论与自我心理疗法 主讲:孟刚 概述:治疗强迫症的理论和方法有很多,咨询师也有很多,但强迫症并非是由某种理论和方法,或由某个咨询师治疗好的,真正的痊愈是由患者自己完成的.所谓治疗,其实就是帮助患者认识强迫.理解强迫,然后以正确的态度和适当的方法对待强迫和处理强迫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 ...

  •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以前一些不为人所熟知的心理疾病也开始成为耳熟能详的热门词汇."强迫症"就是其中之一,不仅仅是电影.电视里的题材新宠,也是都市人越来越常见的"心"问题. <科学生活>:王医生,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 ...

  • 2015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命题预测卷及答案(5)
  •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命题预测卷 (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 A.社会适应能力 B.社会化人格 C.精神面貌 D.精神状态 2.布卢姆将认知目标按智力水平由低 ...

  • 强迫症的认知表达与归纳推理的领域特殊性
  •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7, 7(1), 42-49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7 in Hans. Cognitive Expression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nd Domai ...

  • 一例强迫症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 摘 要:这是一例因美容手术而导致的强迫症案例.本文阐述了对求助者心理诊断和心理疏导的过程,采取了认知疗法.经过治疗,使求助者改变了原有的错误认知,建立起新的观念,能正确对待自我,自我接受.自我悦纳,达到了心理咨询的目标.根据来访者的生活状态和本人的回访证明本咨询案例为是效心理咨询. 关键词:强迫症 ...

  •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谢欢乐 很高兴在这里和老师们共同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话题,感谢你们给予我这样的机会,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谈谈我的看法: 一.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 ...

  • 精神病学重点
  • 第一章 绪论 1.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2.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是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包括:重性精神病和轻性精神障碍. 3.精神障碍的病 ...

  • 变态心理学名词解释
  • 变态心理学:也称病理心理,是心理学科中研究行为异常的一个分支.变态心理学就是探索,理解和预测人类行为异常的一门科学.它致力于研究人的认知,情感.意志,智力,人格等方面的异常表现,研究行为异常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并把这些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神经症: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 ...

  • 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报告
  • 摘要 作者选择"强迫症在高中生群体中的表现情况"为考察对象对母校某班学生作了有关心理健康的问卷调查,本文以此调查作为素材,并在此基础上集合自己的知识积累对中学生心理健康话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反映了自己的关注,统计了问卷结果,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重点向被测对象及单位作了回应,最后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