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以前一些不为人所熟知的心理疾病也开始成为耳熟能详的热门词汇。“强迫症”就是其中之一,不仅仅是电影、电视里的题材新宠,也是都市人越来越常见的“心”问题。

  《科学生活》:王医生,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明知没必要却忍不住要做的事情,如“出门后总在担心屋门是否忘记锁了”、“煤气是不是没关好”等等。我们往往困惑自己是不是得了强迫症。您可以先和我们说说医学上如何定义强迫症的吗?我们又如何确认自己有没有强迫症呢?

  王医生:从定义上来说,强迫症是一种以反复出现的强迫行为或强迫思维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这种心理疾病的主要表现正常人都有发生的可能,只是程度不同,偶尔、零星地出现某些强迫现象并不能算是强迫症,对工作、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时长较长、影响较大的才能算是强迫症。例如,生活中最多见的强迫行为是人们所说的“洁癖”,洗起东西来没完没了。但是偶尔多洗一两次,也算不上是强迫症。

  通常我们把“强迫”区分三个级别。首先是强迫现象,正常人一般都会碰到一两次,甚至更多,如偶尔发生出门时担心房门没有锁好,这都是正常的。其次是强迫症状,强迫现象经常发生,会浪费一些时间,但对生活或工作没有特别大的影响,此时可以认为有了强迫症状;强迫症状有时也见于其他心理障碍。最后才是强迫症,反复想、反复做同一件没有必要事,自己无法控制,给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明显影响,造成本人或周围人额外的痛苦。

  虽然临床上我们可以使用量表来判断强迫症与否,但核心依据仍然是病患者的自我表现。有些强迫症病人没有外在的表现,但他心里反复想着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如“1+1为什么等于2”、“宇宙之外是什么”等等,自己的内心非常痛苦,可家人及身边的朋友并不知道,只是觉得强迫症患者做事慢、注意力不集中、不爱搭理人。当然也有少数以强迫行为为主的病人自己不觉得痛苦,可周围的人却无法忍受,这也是强迫症的表现。

  强迫症患者不一定都会出现强迫行为,但是有强迫行为的强迫症患者一定会有强迫思维。强迫行为是为了改善或者说是为了减少强迫思维所带来的焦虑,但是这种焦虑的缓解只是暂时的,强迫思维是无法通过这些行为得到根本改善的,因此,强迫症状就会陷入了无休止的循环之中。

  《科学生活》:强迫症得到我们的重视,是否与该病在上海乃至全国的发病情况和发展趋势有关呢?我国发病情况与国际相比又如何呢?

  王医生:国际上强迫症的发病率大约1%~3%,我国80年代调查数据发现强迫症发病率并没有西方国家那样高,国内最近的调查显示强迫症发病率大约为4‰左右(不包括上海)。虽然在这方面的资料并不完善,但也可发现近些年来强迫症呈现逐年增高的态势,我们心理咨询中心门诊的强迫症患者每年以大约30%的速度增长。这与近些年来,社会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心理支持系统不健全、心理知识普及差等原因有关。虽然强迫症与文化、社会有关,但通常认为我国与西方国家的发病率是相似的。

  《科学生活》:王医生,哪些人是强迫症的多发人群?又有哪些特点呢?

  王医生:心理疾病一般除了有其生物学因素之外,也和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等有一些关系。

  在大家都很散漫的情况下,一个人非常准时,就会使他人觉得有异样感。同样的,在他国被认为是强迫症的患者,在德、日等一些以严谨著称的国家并不一定都会被认为患有强迫症。这也是由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对强迫症定性与患病统计差异的原因之一。

  有资料显示,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得强迫症比例较高,这是由于这一人群往往性格上追求完美、对自己学业要求高,因此有更多的机会达到高学历,但当这种高要求超出了自我承受水平时便容易诱发心理疾病,学生族在中考、高考阶段易得强迫症也正源于此。虽然这些人往往是为了达到传统意义上我们所推崇的“优秀”,但过犹不及,不过分强求不切实际的高目标对生活、对工作还是有益的。

  《科学生活》:王医生,那强迫症是一个单一的心理问题还是有着生理问题的心理反馈?是否是遗传性疾病?请您给我们说一说强迫症的发病机理。

  王医生:强迫症的发病机制还没有确切的结论,心理因素在其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的确也存在生物性的基础。有资料指出大脑前额叶、眶回等脑区与强迫症发病有关,所以现在国内外也出现了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强迫症的现象;但我个人不赞同手术治疗,首先手术的风险远大于其收益,其次大部分强迫症可以用药物辅以心理治疗来达到临床治愈。患者或家属切不可因为“难以承受痛苦”或“推卸责任”一味把心理问题归到生理问题上而采用极端的治疗方式,强迫症并不是无法治愈,家属也不必有太多的病耻感。

  有部分强迫症的确存在着家族聚集的现象,但国际上并没有明确强迫症的特异性致病基因。某个人可能有强迫症的遗传易感性,但患病与否更与基因表达有关,家庭教育、生活环境、个人经历都会激发潜在基因的表达而引起强迫症。

  心理方面,强迫症一般都与心理的安全感有关,即缺少安全感――恐艾症、反复洗手、反复锁门等都与安全感有关。一些从小对自己要求较高、缺乏安全感、努力、踏实的人一旦遇到严重挫折,心理无法保持其安全感就可能表现出强迫症的现象。

  《科学生活》:强迫症患者可以说非常痛苦,他们反复做着自己明知是无意义的动作。我在网上看到了很多强迫症患者无助而绝望的求助,因患强迫症而造成无法工作、休学的患者并不少见。究竟强迫症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会有多大?如何正视强迫症呢?

  王医生:实际上绝大多数强迫症患者生理上并没有明显的问题,但是反复的思绪纠葛确实给他们带来极大的痛苦。一些青少年患者为此无法听讲,整日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中;一些青壮年患者为此无法工作。周围的人对强迫症患者表现不理解,对其行为表示非议,这些流言蜚语也导致了病人的病耻感。家属认为强迫症患者意志力不强、无法克制自己的行为,不理解强迫症患者的恐惧感,这也加深了患者的痛苦。   从我院接诊的病人来看,早期强迫症患者就诊率只有10~20%,大多数病人都是患病多年才就诊,这也和普通老百姓对强迫症的认识不足有关。强迫症是实实在在的疾病,不以意志为转移的,也是可以治疗的。人们常常认为抑郁症、强迫症仅仅是心理作用、心理问题,而不将其视作疾病,这种错误的认知更加使患者或家人大意,阻碍了他们就医。其实绝大部分强迫症患者经过恰当的治疗,可以正常生活,恢复工作。

  《科学生活》:强迫症在心理治疗上有哪些重难点?请王医生为我们谈一谈您在治疗中的独特之处。

  王医生:之前我们说到“强迫症大多是心理缺乏安全感所致”,那么针对强迫症的心理治疗就要从这一点入手。一方面我们将尽力提高患者的心理安全感,为治疗提供良好的开端。另一方面我们鼓励病人勇于秉承责任。患者过度担忧不良后果,所以才因缺乏安全感而不愿一直肩负责任,只求尽快且彻底地将其脱手。当然,这并不是患者的性格懦弱,往往是成长经历造成的困扰。

  我在临床治疗中一般鼓励患者“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接受现实,带着症状生活”。患者正确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将有助于病情的好转。“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并不是指放任其强迫行为或放任其强迫思维,而是指摆脱强迫思维的控制,做自己应当做且力所能及的事情。当然,不强制性地按高标准做事,效率可能并不好,做不到满分,很多病患为此非常苦恼,甚至灰心,但在我看来,及时去做自己接下去应当做的事就比反复停留在同一件事情上做无关紧要的修葺要好很多。10分虽然不是100分,但也总比0分好。

  《科学生活》:强迫症作为一个心理问题主导的精神疾病,为何要用药物治疗?药物在治疗强迫症时起到什么作用?

  王医生:任何心理现象都有其神经系统基础即其物质基础。强迫症若是单纯地进行心理治疗,耗费的时间会特别长,而病患处于长期焦虑状态时会造成大脑受损、神经元受抑制,并进一步反馈到躯体上,故快速改善症状将减少患者神经系统乃至整个躯体受到的伤害。

  现在常用的药物都经过了严格的科学研究,药物本身比较安全,患者可以放心使用。如果患者不拒绝用药,那么药物治疗与心理疏导双管齐下,效果会好得多。尤其是症状明显,生活受较大影响的患者,必须两者结合治疗。但是也有一个例外,我不主张强迫症早期就用药治疗,即尚处于强迫现象的阶段就用药,尤其是青少年强迫症早期可不用药治疗。一是因为没有达到真正的强迫症阶段,二则是由于青少年可塑性强,这种情况心理疏导即可。

  这里有一个误区,就是一些患者自觉吃药了便个体不再努力了,心理上完全不调节,虽然一直坚持吃药,可一直没有好转。所以心理上自我调节也是非常重要的,要主动地承担责任并保持下去。

  《科学生活》:据网友所言,强迫症久治不愈、治愈后复发的概率较高,但王医生治疗强迫症却非常独到,很多患者给您好评。请您具体谈一谈您的见解。

  王医生:强迫症的确有着复发的可能性,正如前面提到的,强迫现象是正常人也会有的现象,所以不可能达到所谓的“痊愈”,而且这个病与心理压力有着较大的关系,当生活中压力变大到自身难以承受而又不懂得如何纾解时,强迫症就有复发的可能。

  要坚持巩固治疗,减少复发概率。平时工作中接触到的求诊病人中,很多人以前治疗时只是为了改善症状,并没有巩固治疗,可以说是治疗得不够彻底,而有些患者甚至连症状也没有彻底改善就擅自停药。一般我们推荐在症状缓解后再用药半年至一年,坚持用药疗程,才能减少复发。

  病患得到较好的治疗后,重新回到社会中去就会面对更多新的压力,如何预防焦虑出现、强迫症发生呢?这就要提前做心理辅导,学会如何应对。如何做好心理疏导呢?其实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自己的情绪说出来。我们一直在犯祥林嫂的错误,遇到事情我们只说事,不说自己的情绪,这往往达不到心理的宣泄。不要觉得自己滔滔不绝是种唠叨,其实唠叨反而不易生心病,所以闷声不响、理智的人应该学会把自己心里的问题说

  出来。

  复发不可怕,不要消极,要积极预防和治疗。打第一个喷嚏不可怕,只要及时处理就可以,等到流鼻涕了可就晚了。

  《科学生活》:强迫症患者在平时的衣食住行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点呢?

  王医生:强迫症在衣食住行上并没有太多的特殊要求,但平时要注意排解压力,我们的心就好像是个水桶,倒进来的水多了就会满,所以要学会把水倒出,不要等水溢出来再想办法;此外,充足的睡眠本身也有一定的缓解压力的作用。

  《科学生活》:在网上不难发现很多强迫症患者得病与其童年、青少年时期的经历有关,我们如何从小开始远离强迫症?

  王医生:中考、高考阶段的学生压力骤升,易得强迫症,而那些平时对自己要求严格的学生更容易得强迫症。这时一旦出现了强迫思维没有及时治疗加以改善的话,一生的轨迹都可能会被改变。

  在强迫思维出现时,人先感到的是疑惑,觉得自己突然有这样的变化而觉得奇怪,而不是焦虑,此时对强迫症的了解是早期发现的关键。我们对青少年尤其提倡早期心理教育、早期治疗。早期心理教育可以预防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也有助于学生有效感知、积极地面对心理问题。在加强宣传的同时,家长应细心留意,必要时多问一句。尤其是父母比较急躁、家庭不算和睦的学生需要父母特别的留意。

  《科学生活》:不少影视作品里都将强迫症与高智商联系在一起,许多人面对自己的强迫症并不做任何干预,而是本着听之任之的态度。这是正确的做法吗?

  王医生:做事认真的人易得强迫症,这也就是为什么强迫症患者的平均智商较高的原因。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高智商都有强迫症,或是说强迫症都是高智商,这两者间无必然的联系。若是出现了强迫现象,只要没有影响生活,就无需治疗,适当的排解压力即可;但若已经对工作或生活造成影响,给自己带来了不愉快的体验,还是应当及时治疗。

  《科学生活》:越来越多的白领患上了强迫症延伸出的一种单纯性心理疾病,如“手机依赖症”,很多人长期处于“待机”状态:总在期待电话带来的最新信息,甚至会诱发幻听。甚至有12.5%上班族因“强迫”迟到。您可以跟我们讲一讲单纯心理问题的“强迫”如何缓解呢?

  王医生:其实,一般做事较为认真的人易得强迫症,也易出现强迫现象,这是因为他们本身有着强迫个性。您所提到的“手机依赖症”的人往往存在强迫个性,有许多“不确定感”,所以会有期待新信息现象,但并非真正的“幻听”。有了强迫现象要积极应对,最好的办法是多与人交流,进行轻松的社交。电邮、短信虽然方便,但却减少了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也会助长进一步的回避行为,并使现实人际环境的“焦虑感”增加,所以适当的非工作性质的社交是最好的排压良药。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以前一些不为人所熟知的心理疾病也开始成为耳熟能详的热门词汇。“强迫症”就是其中之一,不仅仅是电影、电视里的题材新宠,也是都市人越来越常见的“心”问题。

  《科学生活》:王医生,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明知没必要却忍不住要做的事情,如“出门后总在担心屋门是否忘记锁了”、“煤气是不是没关好”等等。我们往往困惑自己是不是得了强迫症。您可以先和我们说说医学上如何定义强迫症的吗?我们又如何确认自己有没有强迫症呢?

  王医生:从定义上来说,强迫症是一种以反复出现的强迫行为或强迫思维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这种心理疾病的主要表现正常人都有发生的可能,只是程度不同,偶尔、零星地出现某些强迫现象并不能算是强迫症,对工作、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时长较长、影响较大的才能算是强迫症。例如,生活中最多见的强迫行为是人们所说的“洁癖”,洗起东西来没完没了。但是偶尔多洗一两次,也算不上是强迫症。

  通常我们把“强迫”区分三个级别。首先是强迫现象,正常人一般都会碰到一两次,甚至更多,如偶尔发生出门时担心房门没有锁好,这都是正常的。其次是强迫症状,强迫现象经常发生,会浪费一些时间,但对生活或工作没有特别大的影响,此时可以认为有了强迫症状;强迫症状有时也见于其他心理障碍。最后才是强迫症,反复想、反复做同一件没有必要事,自己无法控制,给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明显影响,造成本人或周围人额外的痛苦。

  虽然临床上我们可以使用量表来判断强迫症与否,但核心依据仍然是病患者的自我表现。有些强迫症病人没有外在的表现,但他心里反复想着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如“1+1为什么等于2”、“宇宙之外是什么”等等,自己的内心非常痛苦,可家人及身边的朋友并不知道,只是觉得强迫症患者做事慢、注意力不集中、不爱搭理人。当然也有少数以强迫行为为主的病人自己不觉得痛苦,可周围的人却无法忍受,这也是强迫症的表现。

  强迫症患者不一定都会出现强迫行为,但是有强迫行为的强迫症患者一定会有强迫思维。强迫行为是为了改善或者说是为了减少强迫思维所带来的焦虑,但是这种焦虑的缓解只是暂时的,强迫思维是无法通过这些行为得到根本改善的,因此,强迫症状就会陷入了无休止的循环之中。

  《科学生活》:强迫症得到我们的重视,是否与该病在上海乃至全国的发病情况和发展趋势有关呢?我国发病情况与国际相比又如何呢?

  王医生:国际上强迫症的发病率大约1%~3%,我国80年代调查数据发现强迫症发病率并没有西方国家那样高,国内最近的调查显示强迫症发病率大约为4‰左右(不包括上海)。虽然在这方面的资料并不完善,但也可发现近些年来强迫症呈现逐年增高的态势,我们心理咨询中心门诊的强迫症患者每年以大约30%的速度增长。这与近些年来,社会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心理支持系统不健全、心理知识普及差等原因有关。虽然强迫症与文化、社会有关,但通常认为我国与西方国家的发病率是相似的。

  《科学生活》:王医生,哪些人是强迫症的多发人群?又有哪些特点呢?

  王医生:心理疾病一般除了有其生物学因素之外,也和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等有一些关系。

  在大家都很散漫的情况下,一个人非常准时,就会使他人觉得有异样感。同样的,在他国被认为是强迫症的患者,在德、日等一些以严谨著称的国家并不一定都会被认为患有强迫症。这也是由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对强迫症定性与患病统计差异的原因之一。

  有资料显示,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得强迫症比例较高,这是由于这一人群往往性格上追求完美、对自己学业要求高,因此有更多的机会达到高学历,但当这种高要求超出了自我承受水平时便容易诱发心理疾病,学生族在中考、高考阶段易得强迫症也正源于此。虽然这些人往往是为了达到传统意义上我们所推崇的“优秀”,但过犹不及,不过分强求不切实际的高目标对生活、对工作还是有益的。

  《科学生活》:王医生,那强迫症是一个单一的心理问题还是有着生理问题的心理反馈?是否是遗传性疾病?请您给我们说一说强迫症的发病机理。

  王医生:强迫症的发病机制还没有确切的结论,心理因素在其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的确也存在生物性的基础。有资料指出大脑前额叶、眶回等脑区与强迫症发病有关,所以现在国内外也出现了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强迫症的现象;但我个人不赞同手术治疗,首先手术的风险远大于其收益,其次大部分强迫症可以用药物辅以心理治疗来达到临床治愈。患者或家属切不可因为“难以承受痛苦”或“推卸责任”一味把心理问题归到生理问题上而采用极端的治疗方式,强迫症并不是无法治愈,家属也不必有太多的病耻感。

  有部分强迫症的确存在着家族聚集的现象,但国际上并没有明确强迫症的特异性致病基因。某个人可能有强迫症的遗传易感性,但患病与否更与基因表达有关,家庭教育、生活环境、个人经历都会激发潜在基因的表达而引起强迫症。

  心理方面,强迫症一般都与心理的安全感有关,即缺少安全感――恐艾症、反复洗手、反复锁门等都与安全感有关。一些从小对自己要求较高、缺乏安全感、努力、踏实的人一旦遇到严重挫折,心理无法保持其安全感就可能表现出强迫症的现象。

  《科学生活》:强迫症患者可以说非常痛苦,他们反复做着自己明知是无意义的动作。我在网上看到了很多强迫症患者无助而绝望的求助,因患强迫症而造成无法工作、休学的患者并不少见。究竟强迫症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会有多大?如何正视强迫症呢?

  王医生:实际上绝大多数强迫症患者生理上并没有明显的问题,但是反复的思绪纠葛确实给他们带来极大的痛苦。一些青少年患者为此无法听讲,整日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中;一些青壮年患者为此无法工作。周围的人对强迫症患者表现不理解,对其行为表示非议,这些流言蜚语也导致了病人的病耻感。家属认为强迫症患者意志力不强、无法克制自己的行为,不理解强迫症患者的恐惧感,这也加深了患者的痛苦。   从我院接诊的病人来看,早期强迫症患者就诊率只有10~20%,大多数病人都是患病多年才就诊,这也和普通老百姓对强迫症的认识不足有关。强迫症是实实在在的疾病,不以意志为转移的,也是可以治疗的。人们常常认为抑郁症、强迫症仅仅是心理作用、心理问题,而不将其视作疾病,这种错误的认知更加使患者或家人大意,阻碍了他们就医。其实绝大部分强迫症患者经过恰当的治疗,可以正常生活,恢复工作。

  《科学生活》:强迫症在心理治疗上有哪些重难点?请王医生为我们谈一谈您在治疗中的独特之处。

  王医生:之前我们说到“强迫症大多是心理缺乏安全感所致”,那么针对强迫症的心理治疗就要从这一点入手。一方面我们将尽力提高患者的心理安全感,为治疗提供良好的开端。另一方面我们鼓励病人勇于秉承责任。患者过度担忧不良后果,所以才因缺乏安全感而不愿一直肩负责任,只求尽快且彻底地将其脱手。当然,这并不是患者的性格懦弱,往往是成长经历造成的困扰。

  我在临床治疗中一般鼓励患者“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接受现实,带着症状生活”。患者正确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将有助于病情的好转。“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并不是指放任其强迫行为或放任其强迫思维,而是指摆脱强迫思维的控制,做自己应当做且力所能及的事情。当然,不强制性地按高标准做事,效率可能并不好,做不到满分,很多病患为此非常苦恼,甚至灰心,但在我看来,及时去做自己接下去应当做的事就比反复停留在同一件事情上做无关紧要的修葺要好很多。10分虽然不是100分,但也总比0分好。

  《科学生活》:强迫症作为一个心理问题主导的精神疾病,为何要用药物治疗?药物在治疗强迫症时起到什么作用?

  王医生:任何心理现象都有其神经系统基础即其物质基础。强迫症若是单纯地进行心理治疗,耗费的时间会特别长,而病患处于长期焦虑状态时会造成大脑受损、神经元受抑制,并进一步反馈到躯体上,故快速改善症状将减少患者神经系统乃至整个躯体受到的伤害。

  现在常用的药物都经过了严格的科学研究,药物本身比较安全,患者可以放心使用。如果患者不拒绝用药,那么药物治疗与心理疏导双管齐下,效果会好得多。尤其是症状明显,生活受较大影响的患者,必须两者结合治疗。但是也有一个例外,我不主张强迫症早期就用药治疗,即尚处于强迫现象的阶段就用药,尤其是青少年强迫症早期可不用药治疗。一是因为没有达到真正的强迫症阶段,二则是由于青少年可塑性强,这种情况心理疏导即可。

  这里有一个误区,就是一些患者自觉吃药了便个体不再努力了,心理上完全不调节,虽然一直坚持吃药,可一直没有好转。所以心理上自我调节也是非常重要的,要主动地承担责任并保持下去。

  《科学生活》:据网友所言,强迫症久治不愈、治愈后复发的概率较高,但王医生治疗强迫症却非常独到,很多患者给您好评。请您具体谈一谈您的见解。

  王医生:强迫症的确有着复发的可能性,正如前面提到的,强迫现象是正常人也会有的现象,所以不可能达到所谓的“痊愈”,而且这个病与心理压力有着较大的关系,当生活中压力变大到自身难以承受而又不懂得如何纾解时,强迫症就有复发的可能。

  要坚持巩固治疗,减少复发概率。平时工作中接触到的求诊病人中,很多人以前治疗时只是为了改善症状,并没有巩固治疗,可以说是治疗得不够彻底,而有些患者甚至连症状也没有彻底改善就擅自停药。一般我们推荐在症状缓解后再用药半年至一年,坚持用药疗程,才能减少复发。

  病患得到较好的治疗后,重新回到社会中去就会面对更多新的压力,如何预防焦虑出现、强迫症发生呢?这就要提前做心理辅导,学会如何应对。如何做好心理疏导呢?其实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自己的情绪说出来。我们一直在犯祥林嫂的错误,遇到事情我们只说事,不说自己的情绪,这往往达不到心理的宣泄。不要觉得自己滔滔不绝是种唠叨,其实唠叨反而不易生心病,所以闷声不响、理智的人应该学会把自己心里的问题说

  出来。

  复发不可怕,不要消极,要积极预防和治疗。打第一个喷嚏不可怕,只要及时处理就可以,等到流鼻涕了可就晚了。

  《科学生活》:强迫症患者在平时的衣食住行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点呢?

  王医生:强迫症在衣食住行上并没有太多的特殊要求,但平时要注意排解压力,我们的心就好像是个水桶,倒进来的水多了就会满,所以要学会把水倒出,不要等水溢出来再想办法;此外,充足的睡眠本身也有一定的缓解压力的作用。

  《科学生活》:在网上不难发现很多强迫症患者得病与其童年、青少年时期的经历有关,我们如何从小开始远离强迫症?

  王医生:中考、高考阶段的学生压力骤升,易得强迫症,而那些平时对自己要求严格的学生更容易得强迫症。这时一旦出现了强迫思维没有及时治疗加以改善的话,一生的轨迹都可能会被改变。

  在强迫思维出现时,人先感到的是疑惑,觉得自己突然有这样的变化而觉得奇怪,而不是焦虑,此时对强迫症的了解是早期发现的关键。我们对青少年尤其提倡早期心理教育、早期治疗。早期心理教育可以预防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也有助于学生有效感知、积极地面对心理问题。在加强宣传的同时,家长应细心留意,必要时多问一句。尤其是父母比较急躁、家庭不算和睦的学生需要父母特别的留意。

  《科学生活》:不少影视作品里都将强迫症与高智商联系在一起,许多人面对自己的强迫症并不做任何干预,而是本着听之任之的态度。这是正确的做法吗?

  王医生:做事认真的人易得强迫症,这也就是为什么强迫症患者的平均智商较高的原因。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高智商都有强迫症,或是说强迫症都是高智商,这两者间无必然的联系。若是出现了强迫现象,只要没有影响生活,就无需治疗,适当的排解压力即可;但若已经对工作或生活造成影响,给自己带来了不愉快的体验,还是应当及时治疗。

  《科学生活》:越来越多的白领患上了强迫症延伸出的一种单纯性心理疾病,如“手机依赖症”,很多人长期处于“待机”状态:总在期待电话带来的最新信息,甚至会诱发幻听。甚至有12.5%上班族因“强迫”迟到。您可以跟我们讲一讲单纯心理问题的“强迫”如何缓解呢?

  王医生:其实,一般做事较为认真的人易得强迫症,也易出现强迫现象,这是因为他们本身有着强迫个性。您所提到的“手机依赖症”的人往往存在强迫个性,有许多“不确定感”,所以会有期待新信息现象,但并非真正的“幻听”。有了强迫现象要积极应对,最好的办法是多与人交流,进行轻松的社交。电邮、短信虽然方便,但却减少了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也会助长进一步的回避行为,并使现实人际环境的“焦虑感”增加,所以适当的非工作性质的社交是最好的排压良药。


相关内容

  • 从人工自然观到生态自然观
  • 作者:肖玲 南京社会科学:文史哲版 1998年03期 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的总的看法,它实际上是对人类生存状况的一种揭示和度量,也是对人类自身能力和发展状况的一种反映和表现.人类最基本的生存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科学技术介入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类的生存方式后,人类最重要的能力即科技能力.因而,自然 ...

  • 顺其自然的句子
  • 1.顺其自然,是把握了发展大势之后暂时的搁置,是通透了消长生息之后惬意的等待,是经历了潮起潮落.看惯花开花落之后的那份淡泊.顺其自然,是一种更加积极健康的生命状态,是一种科学养生的生存方式.2.人需了明,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永远也不是你的.得失未必重要,自在才更舒心.3.社会要进步,需要大家共同 ...

  • 48.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概述_张明国
  • 2012年第4期总第80期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BeijingUniversityofChemicalTechnology (SocialSciencesEdition) No.4.2012TotalNo.80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概述 张明国 (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 ...

  • 论法学意境中的自然资源概念
  • 摘要:自然资源的概念是自然资源物权法律制度的核心,也是构建自然资源物权法律制度的基石,更是研究自然资源物权法律制度的起点.如何科学构建法学意义上的自然资源,界定其内涵和外延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在考察资源的原始字义和自然资源词义的演变的基础上,认为,法学意义上的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存在 ...

  • [自然辨证法]结课论文
  • 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再认识 摘 要: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是统一的,是同 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从空间方面来看,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界即是人的自然化 过程的场所,也是自然界的人化过程的产物,也就是说,人类是自然界存在的特 定状态,演化的特定阶段的产物,然而在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问题上 ...

  • 自然与艺术:关于自然美学的恰当起点
  • 摘 要:当代西方美学家研究自然美学大多从艺术与自然比较开始,从中找出自然的独特审美个性,并强调自然审美的独立性: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样做同时也为自然美学带来巨大的理论误区.在历史上,我们无法想象艺术产生之前人类欣赏自然的情形:在逻辑上,没有艺术这一参照,自然美学似乎就无法建立.中国古代美学资源则支 ...

  • 马克思的自然观与恩格斯的自然观
  • 作者:费多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1年02期 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是恩格斯创立的,即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并把它仅仅理解为对自然界发展辩证性的一种肯定和描述(注:Antonio Gramsci.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 ...

  • 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念中人与自然的关系_李丹
  • 第26卷第7期 2009年7月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ofLiaoning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InstituteVol.26No.7 Jul2009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念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李丹 110034)(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 [摘要]人类源于自然,通过劳 ...

  • 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试行)
  • 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 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 发的通知>(中发[2015]25号) 要求,规范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建立统一的确权登记系统, 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法 ...

  • 中国古代自然观对当代人的启示
  • [摘 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回溯中国古代的自然观,从老子到王夫之,在论述人与自然关系时,都十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追求天.地.人三者的统一,对当代人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人与自然:中国古代:自然观 一.导论 自然这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