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今与昔

丝绸之路的今与昔

摘要:我们都知道丝绸之路是沟通中国和西域,也就是西亚及欧洲的商路,是联结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及阿拉伯文明三大文明中心的纽带,对中国及世界有着深远影响。丝绸之路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对中国及西域印度在历史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的衰落及亚洲的沉沦,丝绸之路日渐萧条,以至于绝迹。但现代以来,随着中国和亚洲的崛起,给丝绸之路带来了新的变化,尤其是西亚及中亚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及天然气,而中国又是第二大经济体,对石油的需求有着巨大渴求,这些给丝绸之路带来了新的变化。本文从丝绸之路的开辟及来由,丝绸之路的变化,丝绸之路的影响等三个方面来进行浅析。 关键词:丝绸之路 开辟 变化 影响

一、 丝绸之路的开辟及来由。

丝绸之路的开辟是由西汉政府为断匈奴右臂,与西域的乌孙进行联合攻击匈奴,而由此派张骞出使西域,虽然军事目的没有达到,但是客观上对西域进行“凿空”,为丝绸之路这路的产生起了客观推动作用。终于在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成功而与西域建立了联系,由此丝绸之路正式被开辟出来。

丝绸之路指汉代从中国到西方的交通大道因大量中国丝和丝织品多经此路西运故称丝绸之路。在古代世界上,只有中国是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近年各地考古资料已充分证明,自商、周至战国时期,丝绸锦绣的生产技术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那时中国丝绸已经西北各民族之手少量地辗转贩到中亚、印度。汉初,河西走廊曾先后为乌孙、月氏、匈奴所占,西域绿洲诸小国亦为匈奴所控制,汉与西方的道路难以直达。元光二年(前133年)以后,汉武帝连年派大军进攻匈奴,巩固西北诸郡边塞,又陆续设立了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隔绝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系,得以沟通西域。又从敦煌到盐泽(今罗布泊)筑造了很多烽燧亭障,以防匈奴南侵。公元前77年汉兵攻克当道的楼兰国,更其国名曰鄯善,将其国都迁至以南扦泥城。公元前60年汉置西域都护,屯田于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以保西域通道。早自张骞西使乌孙结盟后,汉使者、商人便接踵西行,至此丝绸之路益加畅通,大量丝帛锦绣沿此路不断西运,同时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输入了中国。此后,王莽当政时和后汉期间,西域虽然几度因政局波动暂与汉廷短时中断关系,但商业往来并未受很大影响。通过这条丝绸之路,汉与欧、亚、非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达300年,影响十分深远。丝绸之路之路,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中国运的)。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二、 丝绸之路的变化

在汉代分为南北两道:南道指昆仑山北麓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沿之间的东西通道。其间主要交通点有今若羌、且末、和阗、莎车。从塔克什库尔干越过帕米尔,可南下至印度,或西行至西亚各国。北道指天山南麓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北沿之间的通道。经过的主要交通点有楼兰和今焉耆、库车、阿克苏。由此或西南经喀什西越阿赖山脉进入中亚;或西北越过天山进入中亚。

东汉明帝以后,北匈奴被迫西迁,汉朝开辟了另一条道路,称为新北道,即由敦煌转北经伊吾(今新疆哈密西)西至柳中、高昌壁,至焉耆与原北道合。在隋唐时期,又开辟了从瓜州以北的玉门关经伊州、北庭、轮台(今新疆乌鲁木齐北)、越伊犁河至碎叶进入中亚的道路。

唐朝以后至两宋,这个时候陆上丝绸之路随着北方的动乱,使陆上商路不畅,加之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航海知识的日益丰富,海上丝绸之路日益兴盛。陆上丝绸之路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

元朝短暂的建立空前的地域广茂的统治,使陆上丝绸之路得到复兴,但是这个时候海上丝绸之路也是异常活跃,海上和路上丝绸之路并举。公元1368年元朝的灭亡使陆上丝绸之路日益暗淡无光,已然非常萧条。

明朝中期后至清朝,随着封建王朝的统治日薄西山,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几近停止。

近代中国沉沦,经济日益落后,西方却步入工业社会,向世界倾销商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已然变样,传统意义的丝绸之路已经荡然无存。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加上中亚及俄罗斯石油及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丰富,陆上丝绸之丝绸之路;已然赋予了能源供应的新内容。

三、 丝绸之路的影响

传统的丝绸之路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有商品交流,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纸张等大宗商品的对外输出,及西域等国家将“奇珍异宝”输往中国;文化交流,以中国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三大文明的碰撞与融合;宗教交流,中国的道教,印度的佛教,以及伊斯里兰教,伊朗的袄火教等宗教进行交流相互融合。

着亚洲的崛起,中国的复兴,古老的丝绸之路又一次热闹起来,以能源供应为的主,商品交流占重要地位的新丝绸之路又影响非凡。具体的有:

1、东亚贸易大幅增长

2006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石油巨擘沙特阿美石油时,他不需要翻译,因为那里有很多会说中文的沙特人。早在几年前,沙特阿美石油就派遣数十名雇员到北京学习。毕竟,代表沙特石油出口未来增长的是中国,而不是美国。 同时,沙特赞助学生到印度、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韩国学习。

2005年,阿卜杜拉即位沙特总统后首先访问的四国中就包括了这些国家当中的印度、中国和马来西亚。

沙特学生代表了中东和东亚之间日增的贸易和商务走廊中的一小部分。这些地区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名曰“新丝绸之路”。在过去十年,这些贸易和投资增长了三倍,而且根据麦肯锡的说法,大幅增长会持续到2020年。

2、美国经济低迷让出投资机会

由于美国所能提供的商业机会大大减少———美国经济低迷,其投资环境对阿拉伯国家和部分东亚国家的不友好态度加深———新的商业交易大门因此在东亚和海湾国家之间打开。

东亚国家与中东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新生的平等互利的关系。拿中国与中东国家的贸易来说,最初只是中国单方面购买阿拉伯国家的石油,现在则发展成

了双向贸易,包括银行、房地产、工业和旅游等方面的往来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东亚和中东,这两个世界上资金流动最快的地区,正在创造一个新的贸易圈,同时也在重新分配世界经济格局。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因经济不景气而步履蹒跚之时,东亚和中东国家的经济仍然持续良性发展。

世界经济中心逐渐转移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贸易通道中,跨大西洋的通道仍然是最富有的———去年一年中,跨大西洋的贸易和投资总额达1.5万亿美元。同时,欧盟和美国仍然是对中东、东亚地区的最大出口市场。不过,“新丝绸之路”正在以飞快的速度成长。从2000年以来,中国与中东地区的贸易额已经翻番,达2400亿美元。迪拜国际金融中心的研究预计,这一数据将在未来10年内翻上几番。

以沙特为例,其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预计将从2006年的142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1000亿美元。

“我们看到,世界经济围绕着欧美地区发展,”投资家大卫·鲁宾斯坦说,“但是,世界的经济中心正在从美国和欧洲逐渐转移到中东和东亚地区。” 开放的市场吸引机会

北京麦健陆顾问有限公司的报告预计,中东地区未来5年内流入中国的资金将达2500亿美元。该报告同时指出,从2003年以来,海湾国家对美国减少的投资达2000亿美元,因为“9·11”之后,美国对可疑的资金流动警惕提高,对阿拉伯国家投资的不友好态度也有所加深。

开放度最高的市场自然会吸引更多商业机会。美国的国家安全政策已经对外来资金造成了不可弥补的反作用力,阿拉伯国家、东亚国家都缩回了投资。迪拜港口世界公司还被迫放弃了其在美国的资产。

毫无疑问,有类似遭遇的公司在“新丝绸之路”上发现了更为包容的商业环境。今年早些时候,迪拜港口世界公司就宣布在中国天津与中方共同开发一个集装箱码头。

“问问任何一个在美国做生意的人,”阿联酋的一名投资公司顾问阿沙夫·哈米德·福阿德说,“他都会告诉你,„跟美国做生意不值得,让我们等着瞧吧,美国人还有很多问题要克服‟。”

3、改变地缘政治景观

“新丝绸之路”不仅促进经济,而且在改变东部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景观,对美国政策有重要影响。

“新丝绸之路”很大程度上是中印经济增长和石油价格高涨的混合产物。中国和海湾合作委员会六个石油丰富的成员国———沙特、巴林、阿曼、科威特、卡塔尔和阿联酋有大把的钱。更重要的是,中国和印度能源需求将保证海湾合作委员会地区(等同于世界第十六大经济体)继续增长。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从波斯湾进口的石油将是美国的三倍。

“新丝绸之路”的重要“商队贸易站”是地区经济“胜利者”或新星:迪拜、北京、孟买、清奈、东京、多哈、吉隆坡、新加坡、香港、利雅得、上海、阿布扎比。旧“丝绸之路”的文明中心如波斯(伊朗)、累范特(黎巴嫩、叙利亚、约旦)和美索不达米亚(伊拉克)已经落后。

来自海湾合作组织的投资者把钱投入东南亚的房地产、银行和基础设施。同时,中国、韩国、印度和日本公司活跃于中东的房地产、消费产品和工业投资。

四、 结语

丝绸之路在古代对中国影响巨大,为中华文明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是沟通中国与西亚,印度、欧洲,非洲的纽带,是世界几大文明中心交流的平台,促进了世界的发展与进步。近现代以来,传统意义的丝绸之路早己不复存在。但随着亚洲的崛起与中国的复兴,丝绸之路迎来了新的春天。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旅游业的悄然兴起,大量石油、天然气的发现与开采,使丝绸之路成为一条能源大动脉,绸之路正发生着变化。

本文从丝绸之路进行一些浅析,也希望世人关注丝绸之路,开发和重视新的丝绸之路,使之成为中国崛起的助推器,推动中国和亚洲的发展,使之成为欧亚新的贸易之路,繁荣之路。

参考文献:

朱绍候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下册 福建人发出版社出版

徐德明编 《丝绸之路游》学林出版社出版

汴洪登 《丝绸之路》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年版

李庆新 《海上丝绸之路》 五洲出版社 2006年版

李进新 《丝绸之路宗教研究》新疆人民出版 2008年版 2000年版

丝绸之路的今与昔

摘要:我们都知道丝绸之路是沟通中国和西域,也就是西亚及欧洲的商路,是联结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及阿拉伯文明三大文明中心的纽带,对中国及世界有着深远影响。丝绸之路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对中国及西域印度在历史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的衰落及亚洲的沉沦,丝绸之路日渐萧条,以至于绝迹。但现代以来,随着中国和亚洲的崛起,给丝绸之路带来了新的变化,尤其是西亚及中亚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及天然气,而中国又是第二大经济体,对石油的需求有着巨大渴求,这些给丝绸之路带来了新的变化。本文从丝绸之路的开辟及来由,丝绸之路的变化,丝绸之路的影响等三个方面来进行浅析。 关键词:丝绸之路 开辟 变化 影响

一、 丝绸之路的开辟及来由。

丝绸之路的开辟是由西汉政府为断匈奴右臂,与西域的乌孙进行联合攻击匈奴,而由此派张骞出使西域,虽然军事目的没有达到,但是客观上对西域进行“凿空”,为丝绸之路这路的产生起了客观推动作用。终于在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成功而与西域建立了联系,由此丝绸之路正式被开辟出来。

丝绸之路指汉代从中国到西方的交通大道因大量中国丝和丝织品多经此路西运故称丝绸之路。在古代世界上,只有中国是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近年各地考古资料已充分证明,自商、周至战国时期,丝绸锦绣的生产技术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那时中国丝绸已经西北各民族之手少量地辗转贩到中亚、印度。汉初,河西走廊曾先后为乌孙、月氏、匈奴所占,西域绿洲诸小国亦为匈奴所控制,汉与西方的道路难以直达。元光二年(前133年)以后,汉武帝连年派大军进攻匈奴,巩固西北诸郡边塞,又陆续设立了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隔绝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系,得以沟通西域。又从敦煌到盐泽(今罗布泊)筑造了很多烽燧亭障,以防匈奴南侵。公元前77年汉兵攻克当道的楼兰国,更其国名曰鄯善,将其国都迁至以南扦泥城。公元前60年汉置西域都护,屯田于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以保西域通道。早自张骞西使乌孙结盟后,汉使者、商人便接踵西行,至此丝绸之路益加畅通,大量丝帛锦绣沿此路不断西运,同时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输入了中国。此后,王莽当政时和后汉期间,西域虽然几度因政局波动暂与汉廷短时中断关系,但商业往来并未受很大影响。通过这条丝绸之路,汉与欧、亚、非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达300年,影响十分深远。丝绸之路之路,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中国运的)。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二、 丝绸之路的变化

在汉代分为南北两道:南道指昆仑山北麓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沿之间的东西通道。其间主要交通点有今若羌、且末、和阗、莎车。从塔克什库尔干越过帕米尔,可南下至印度,或西行至西亚各国。北道指天山南麓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北沿之间的通道。经过的主要交通点有楼兰和今焉耆、库车、阿克苏。由此或西南经喀什西越阿赖山脉进入中亚;或西北越过天山进入中亚。

东汉明帝以后,北匈奴被迫西迁,汉朝开辟了另一条道路,称为新北道,即由敦煌转北经伊吾(今新疆哈密西)西至柳中、高昌壁,至焉耆与原北道合。在隋唐时期,又开辟了从瓜州以北的玉门关经伊州、北庭、轮台(今新疆乌鲁木齐北)、越伊犁河至碎叶进入中亚的道路。

唐朝以后至两宋,这个时候陆上丝绸之路随着北方的动乱,使陆上商路不畅,加之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航海知识的日益丰富,海上丝绸之路日益兴盛。陆上丝绸之路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

元朝短暂的建立空前的地域广茂的统治,使陆上丝绸之路得到复兴,但是这个时候海上丝绸之路也是异常活跃,海上和路上丝绸之路并举。公元1368年元朝的灭亡使陆上丝绸之路日益暗淡无光,已然非常萧条。

明朝中期后至清朝,随着封建王朝的统治日薄西山,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几近停止。

近代中国沉沦,经济日益落后,西方却步入工业社会,向世界倾销商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已然变样,传统意义的丝绸之路已经荡然无存。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加上中亚及俄罗斯石油及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丰富,陆上丝绸之丝绸之路;已然赋予了能源供应的新内容。

三、 丝绸之路的影响

传统的丝绸之路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有商品交流,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纸张等大宗商品的对外输出,及西域等国家将“奇珍异宝”输往中国;文化交流,以中国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三大文明的碰撞与融合;宗教交流,中国的道教,印度的佛教,以及伊斯里兰教,伊朗的袄火教等宗教进行交流相互融合。

着亚洲的崛起,中国的复兴,古老的丝绸之路又一次热闹起来,以能源供应为的主,商品交流占重要地位的新丝绸之路又影响非凡。具体的有:

1、东亚贸易大幅增长

2006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石油巨擘沙特阿美石油时,他不需要翻译,因为那里有很多会说中文的沙特人。早在几年前,沙特阿美石油就派遣数十名雇员到北京学习。毕竟,代表沙特石油出口未来增长的是中国,而不是美国。 同时,沙特赞助学生到印度、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韩国学习。

2005年,阿卜杜拉即位沙特总统后首先访问的四国中就包括了这些国家当中的印度、中国和马来西亚。

沙特学生代表了中东和东亚之间日增的贸易和商务走廊中的一小部分。这些地区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名曰“新丝绸之路”。在过去十年,这些贸易和投资增长了三倍,而且根据麦肯锡的说法,大幅增长会持续到2020年。

2、美国经济低迷让出投资机会

由于美国所能提供的商业机会大大减少———美国经济低迷,其投资环境对阿拉伯国家和部分东亚国家的不友好态度加深———新的商业交易大门因此在东亚和海湾国家之间打开。

东亚国家与中东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新生的平等互利的关系。拿中国与中东国家的贸易来说,最初只是中国单方面购买阿拉伯国家的石油,现在则发展成

了双向贸易,包括银行、房地产、工业和旅游等方面的往来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东亚和中东,这两个世界上资金流动最快的地区,正在创造一个新的贸易圈,同时也在重新分配世界经济格局。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因经济不景气而步履蹒跚之时,东亚和中东国家的经济仍然持续良性发展。

世界经济中心逐渐转移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贸易通道中,跨大西洋的通道仍然是最富有的———去年一年中,跨大西洋的贸易和投资总额达1.5万亿美元。同时,欧盟和美国仍然是对中东、东亚地区的最大出口市场。不过,“新丝绸之路”正在以飞快的速度成长。从2000年以来,中国与中东地区的贸易额已经翻番,达2400亿美元。迪拜国际金融中心的研究预计,这一数据将在未来10年内翻上几番。

以沙特为例,其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预计将从2006年的142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1000亿美元。

“我们看到,世界经济围绕着欧美地区发展,”投资家大卫·鲁宾斯坦说,“但是,世界的经济中心正在从美国和欧洲逐渐转移到中东和东亚地区。” 开放的市场吸引机会

北京麦健陆顾问有限公司的报告预计,中东地区未来5年内流入中国的资金将达2500亿美元。该报告同时指出,从2003年以来,海湾国家对美国减少的投资达2000亿美元,因为“9·11”之后,美国对可疑的资金流动警惕提高,对阿拉伯国家投资的不友好态度也有所加深。

开放度最高的市场自然会吸引更多商业机会。美国的国家安全政策已经对外来资金造成了不可弥补的反作用力,阿拉伯国家、东亚国家都缩回了投资。迪拜港口世界公司还被迫放弃了其在美国的资产。

毫无疑问,有类似遭遇的公司在“新丝绸之路”上发现了更为包容的商业环境。今年早些时候,迪拜港口世界公司就宣布在中国天津与中方共同开发一个集装箱码头。

“问问任何一个在美国做生意的人,”阿联酋的一名投资公司顾问阿沙夫·哈米德·福阿德说,“他都会告诉你,„跟美国做生意不值得,让我们等着瞧吧,美国人还有很多问题要克服‟。”

3、改变地缘政治景观

“新丝绸之路”不仅促进经济,而且在改变东部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景观,对美国政策有重要影响。

“新丝绸之路”很大程度上是中印经济增长和石油价格高涨的混合产物。中国和海湾合作委员会六个石油丰富的成员国———沙特、巴林、阿曼、科威特、卡塔尔和阿联酋有大把的钱。更重要的是,中国和印度能源需求将保证海湾合作委员会地区(等同于世界第十六大经济体)继续增长。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从波斯湾进口的石油将是美国的三倍。

“新丝绸之路”的重要“商队贸易站”是地区经济“胜利者”或新星:迪拜、北京、孟买、清奈、东京、多哈、吉隆坡、新加坡、香港、利雅得、上海、阿布扎比。旧“丝绸之路”的文明中心如波斯(伊朗)、累范特(黎巴嫩、叙利亚、约旦)和美索不达米亚(伊拉克)已经落后。

来自海湾合作组织的投资者把钱投入东南亚的房地产、银行和基础设施。同时,中国、韩国、印度和日本公司活跃于中东的房地产、消费产品和工业投资。

四、 结语

丝绸之路在古代对中国影响巨大,为中华文明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是沟通中国与西亚,印度、欧洲,非洲的纽带,是世界几大文明中心交流的平台,促进了世界的发展与进步。近现代以来,传统意义的丝绸之路早己不复存在。但随着亚洲的崛起与中国的复兴,丝绸之路迎来了新的春天。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旅游业的悄然兴起,大量石油、天然气的发现与开采,使丝绸之路成为一条能源大动脉,绸之路正发生着变化。

本文从丝绸之路进行一些浅析,也希望世人关注丝绸之路,开发和重视新的丝绸之路,使之成为中国崛起的助推器,推动中国和亚洲的发展,使之成为欧亚新的贸易之路,繁荣之路。

参考文献:

朱绍候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下册 福建人发出版社出版

徐德明编 《丝绸之路游》学林出版社出版

汴洪登 《丝绸之路》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年版

李庆新 《海上丝绸之路》 五洲出版社 2006年版

李进新 《丝绸之路宗教研究》新疆人民出版 2008年版 2000年版


相关内容

  • 基于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研究
  • [摘 要]中华民族开发利用海洋有久远的历史,古代研究中西方的交通道路有海陆两种,其中,中国丝和丝织品通过海陆运输给西方,因此被称为海上西方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承载着沿线国家的海洋活动.广州凭借便利的水陆交通,是中外海上贸易的枢纽.本文以广州海上丝绸之路为切入点,在概述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上,探讨 ...

  • 略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发展战略意义_张勇(1)
  • 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 略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发展战略意义 张 勇 ()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 摘 要:建设2是新时期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务必从我国国家未来发展战略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高度来把握这条曾经的文明.和平与开放之路,并赋予其时代内涵与价值 ...

  • 浅谈"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和战略意义
  • 浅谈"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和战略意义 摘要: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影响深远.大国丝绸之路战略竞争激烈.亚欧国家合作日益密切的背景下提出的亚欧大陆带状经济合作构想.它从空间范围上可分为核心区.扩展区和辐射区三个层次.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于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

  • 新丝绸之路与新海上丝绸之路
  • 新丝绸之路与新海上丝绸之路 新丝绸之路 一.新丝绸之路的历史传承与构想 21世纪以来,中央先后部署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重大战略,西部地区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丝绸之路复兴的前景日渐光明.2005年,"欧亚经济论坛"在西安召开,两年 ...

  • [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史丛书]读后感
  • [摘要]中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活动在大漠南北,广义分为匈奴.突厥.东胡.肃慎.西域各族五个系统,狭义分为匈奴.突厥.东胡三个系统.其中匈奴.突厥.鲜卑等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已经消亡,融入到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政治体制以三分制为特点,经济主要为畜牧业.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先于陆路丝 ...

  •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分析
  •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分析 中国的历史机遇.潜在挑战与应对策略 2013-12-23 14:43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12月上 作者: 何茂春 张冀兵 字号: 摘要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是我国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提出的跨区域经济合作的创新模式,是新时代对古 ...

  • 丝绸之路对甘肃省旅游形象的影响分析
  • 天津农学院 旅游文化学期末论文 题目:丝绸之路对甘肃省旅游形象的影响分析 学生姓名 学 院 专业班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成绩评定 2014年6月 论文评分标准 摘要:在甘肃旅游发展中 "丝绸之路"是一个独特的 ,内涵丰富的 ,开发利用价值非常大的文化资源.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甘 ...

  • [古今丝绸之路线路示意图]简介
  • <古今丝绸之路线路示意图>简介 席平 张宇圣 罗宁 陕西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际陆港工作专业委员会 二○一五年四月二十一日 一.制作背景 中国开启丝绸之路.始盘古开天地创造亚欧大陆,一生二.二生 三.三生万物:三皇治世.五帝定伦.华夏子民开创了以儒释道为基础的农耕文明:夏商周.秦汉隋.唐宋 ...

  • 中国丝绸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目录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