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灰椋鸟

26. 灰椋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辨识多音字“和”、“翘”。

3.抓住重点的段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2.抓住重点的段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言说“美”。

1.聊聊鸟。什么鸟最漂亮?

2.介绍一种鸟:板书:灰椋鸟

注意“椋”的字形与读音。

3.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灰椋鸟》。这么不好看的鸟,有什么值的写呢? 同学们以前有没有写过写鸟或者写动物的文章呢?觉得写得好么?

今天,就让我们来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怎么来写这不好看的鸟的。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标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组词。

水杉 绒地毯 栖息 扑棱棱 深涧 翘首 应和 盛大 指名读,提醒注意多音字的读音。生字的字形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词吗?

(2)指名读。知道这些词语写什么的吗?自己读一读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说说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用词语形容。(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归林、

壮观、喧闹、热烈等)。

排空而至 整群整群 浩浩荡荡 百鸟争鸣 呼朋引伴 叽叽啾啾

(3)这篇课文比较长,特别是一些长句子,你们会读吗?(出示句子): 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会合。

自由读,指名读,体会分号的用法。再齐读句子

3.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

偶然:事理上不一定发生而发生的。

郁郁葱葱:本课指竹林苍翠茂盛。

排空而至:本课指许许多多的灰椋鸟一个挨一个排满了天空飞来了。 倾诉:完全说出。

栖息:停留,休息。

呼朋引伴:呼喊,引导同伴。

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

1.自读课文,找出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读一读。

2.指名读这些句子所在的段落。

3.给课文分段,概括课文段意。

第一段(1、2):写“我”和同伴来到林场,准备观看灰椋鸟归来。

第二段(3--5):写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

第三段(6):写“我”归来时的感想。

四、指导书写、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1.观察字形

杉、栖、棱、涧、都是左右结构

杉:左宽右窄

2.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至五自然段。

2.学习和欣赏本课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归林后情景的优美句段,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继续培养边读边想,圈划批注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从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理解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灰椋鸟》,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灰椋鸟在作者眼中是什么样儿的吗?出示:灰椋鸟的样子:灰椋鸟( )的嘴,( )的背,远远看去( ),有什么好看的呢?

二、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

1.默读第一段,思考:一开始,“我”对灰椋鸟是什么态度?是什么原因使我改变了对灰椋鸟的看法?“我”和同伴准备在什么地方观看灰椋鸟归来的情景?

2.交流

(1)读一读写灰椋鸟的句子,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就是这么一只小小的灰椋鸟,是什么原因使我改变了对灰椋鸟的看法?想象一下,作者在电视里究竟看到些什么?

三、细读研讨,走进文本

在作者看来灰椋鸟没什么好看的,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作者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灰椋鸟归林的场面。

(一)入情入境

1.过渡:

范读课文: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天上的鸟儿越来越少了,可是整个林子里的灰椋鸟还是不愿过早的安眠。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

2.默读第四、五自然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边读边想,你喜欢这些句子的理由。在旁边写上批注。

3.交流

a. 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进了刺槐林。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1)找出“盘旋”、“陆续”、“投入”等词语,在读中理解这些灰椋鸟的“一小群一小群”飞来的情状。

(2)联系上下文让学生弄清“排空而至”的意思,体会灰椋鸟“大部队”归林的气势。

(3)通过“整群整群的列队飞行、”“数百米长的长队”、“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等词语展开想象,进一步加深队“排空而至”的理解,体会鸟儿归林的场面是何等的壮观!

(4)指导学生朗读体会。

b. 先回来的鸟儿,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会和。

(1)反复体味“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这句话表现的听到鸟儿悦耳的叫声而使作者产生的愉快和亲切的感受。

(2)如果你就是一只归林的灰椋鸟,你会和同伴们说些什么呢?(学生想象说话)。

c.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1)老师这里有一首曲子(放《百鸟朝凤》)

(2)你听到什么?(自由说)(板书:百鸟争鸣)

(3)真像课文所说:树林内外„„(女生读)

d.天上的鸟越来越少了,可是整个林子里的灰椋鸟还是不愿过早的安眠。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地羽毛全变成进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

(1)把灰椋鸟写的很美,那是由于在晚霞的映照下

(2)用了一个拟人句,这样把灰椋鸟当作人来写,感觉和真的一样。“它们的羽毛全变成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

e.这上万只灰椋鸟是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还是在倾注自己的节日?要不怎么会这样热闹呢?我被着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1)同学们,如果你是作者的话,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2)有感情地朗读。

4.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的收获还真不少,我们知道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们就无法观赏到这鸟儿归林的壮观景象,让我们再次目睹这一壮观场面。(动画演示一、二部分,学生跟着画面小声的朗读课文。)

(二)情感升华

1.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鸟和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一个地球上,我们要爱护鸟,为鸟儿提供美好的生活环境,让我们整个世界更美好。

2.同学们,作者徐秀娟正是有着一颗爱鸟、护鸟的心,她在自然保护去工作期间,不顾自然环境的恶劣,在夜色笼罩的茫茫的滩涂上为了寻找飞散的丹顶鹤,不慎陷入沼泽地,献出了年仅23岁的年轻的生命,为了歌颂、怀念徐秀娟的事迹,艺术家创作了一首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欣赏)

3.让我们永远记住徐秀娟的这句话:“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到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四、布置作业

1.写几则保护益鸟的公益用语。

2.背诵课文3到5自然段。

板书设计: 26.灰椋鸟

辛勤劳动,植树造林

一开始 一小群一小群

归林几分钟 排空而至 场面壮观 不愿过早安眠 喧闹

爱护鸟类 ,爱护自然

26. 灰椋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辨识多音字“和”、“翘”。

3.抓住重点的段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2.抓住重点的段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言说“美”。

1.聊聊鸟。什么鸟最漂亮?

2.介绍一种鸟:板书:灰椋鸟

注意“椋”的字形与读音。

3.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灰椋鸟》。这么不好看的鸟,有什么值的写呢? 同学们以前有没有写过写鸟或者写动物的文章呢?觉得写得好么?

今天,就让我们来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怎么来写这不好看的鸟的。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标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组词。

水杉 绒地毯 栖息 扑棱棱 深涧 翘首 应和 盛大 指名读,提醒注意多音字的读音。生字的字形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词吗?

(2)指名读。知道这些词语写什么的吗?自己读一读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说说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用词语形容。(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归林、

壮观、喧闹、热烈等)。

排空而至 整群整群 浩浩荡荡 百鸟争鸣 呼朋引伴 叽叽啾啾

(3)这篇课文比较长,特别是一些长句子,你们会读吗?(出示句子): 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会合。

自由读,指名读,体会分号的用法。再齐读句子

3.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

偶然:事理上不一定发生而发生的。

郁郁葱葱:本课指竹林苍翠茂盛。

排空而至:本课指许许多多的灰椋鸟一个挨一个排满了天空飞来了。 倾诉:完全说出。

栖息:停留,休息。

呼朋引伴:呼喊,引导同伴。

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

1.自读课文,找出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读一读。

2.指名读这些句子所在的段落。

3.给课文分段,概括课文段意。

第一段(1、2):写“我”和同伴来到林场,准备观看灰椋鸟归来。

第二段(3--5):写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

第三段(6):写“我”归来时的感想。

四、指导书写、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1.观察字形

杉、栖、棱、涧、都是左右结构

杉:左宽右窄

2.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至五自然段。

2.学习和欣赏本课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归林后情景的优美句段,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继续培养边读边想,圈划批注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从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理解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灰椋鸟》,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灰椋鸟在作者眼中是什么样儿的吗?出示:灰椋鸟的样子:灰椋鸟( )的嘴,( )的背,远远看去( ),有什么好看的呢?

二、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

1.默读第一段,思考:一开始,“我”对灰椋鸟是什么态度?是什么原因使我改变了对灰椋鸟的看法?“我”和同伴准备在什么地方观看灰椋鸟归来的情景?

2.交流

(1)读一读写灰椋鸟的句子,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就是这么一只小小的灰椋鸟,是什么原因使我改变了对灰椋鸟的看法?想象一下,作者在电视里究竟看到些什么?

三、细读研讨,走进文本

在作者看来灰椋鸟没什么好看的,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作者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灰椋鸟归林的场面。

(一)入情入境

1.过渡:

范读课文: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天上的鸟儿越来越少了,可是整个林子里的灰椋鸟还是不愿过早的安眠。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

2.默读第四、五自然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边读边想,你喜欢这些句子的理由。在旁边写上批注。

3.交流

a. 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进了刺槐林。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1)找出“盘旋”、“陆续”、“投入”等词语,在读中理解这些灰椋鸟的“一小群一小群”飞来的情状。

(2)联系上下文让学生弄清“排空而至”的意思,体会灰椋鸟“大部队”归林的气势。

(3)通过“整群整群的列队飞行、”“数百米长的长队”、“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等词语展开想象,进一步加深队“排空而至”的理解,体会鸟儿归林的场面是何等的壮观!

(4)指导学生朗读体会。

b. 先回来的鸟儿,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会和。

(1)反复体味“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这句话表现的听到鸟儿悦耳的叫声而使作者产生的愉快和亲切的感受。

(2)如果你就是一只归林的灰椋鸟,你会和同伴们说些什么呢?(学生想象说话)。

c.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1)老师这里有一首曲子(放《百鸟朝凤》)

(2)你听到什么?(自由说)(板书:百鸟争鸣)

(3)真像课文所说:树林内外„„(女生读)

d.天上的鸟越来越少了,可是整个林子里的灰椋鸟还是不愿过早的安眠。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地羽毛全变成进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

(1)把灰椋鸟写的很美,那是由于在晚霞的映照下

(2)用了一个拟人句,这样把灰椋鸟当作人来写,感觉和真的一样。“它们的羽毛全变成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

e.这上万只灰椋鸟是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还是在倾注自己的节日?要不怎么会这样热闹呢?我被着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1)同学们,如果你是作者的话,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2)有感情地朗读。

4.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的收获还真不少,我们知道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们就无法观赏到这鸟儿归林的壮观景象,让我们再次目睹这一壮观场面。(动画演示一、二部分,学生跟着画面小声的朗读课文。)

(二)情感升华

1.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鸟和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一个地球上,我们要爱护鸟,为鸟儿提供美好的生活环境,让我们整个世界更美好。

2.同学们,作者徐秀娟正是有着一颗爱鸟、护鸟的心,她在自然保护去工作期间,不顾自然环境的恶劣,在夜色笼罩的茫茫的滩涂上为了寻找飞散的丹顶鹤,不慎陷入沼泽地,献出了年仅23岁的年轻的生命,为了歌颂、怀念徐秀娟的事迹,艺术家创作了一首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欣赏)

3.让我们永远记住徐秀娟的这句话:“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到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四、布置作业

1.写几则保护益鸟的公益用语。

2.背诵课文3到5自然段。

板书设计: 26.灰椋鸟

辛勤劳动,植树造林

一开始 一小群一小群

归林几分钟 排空而至 场面壮观 不愿过早安眠 喧闹

爱护鸟类 ,爱护自然


相关内容

  • 26[灰椋鸟]教学设计
  • 26.<灰椋鸟>教学设计 宜良县狗街镇华兴小学 何云鹏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6课<灰椋鸟>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重点词句.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赏析,感受课文第4.5自然段描写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 ...

  • 灰椋鸟第二课时
  • 26<灰椋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设计理念: <灰椋鸟>这篇散文描绘来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 这节课,我让学生自读自悟,领会并欣赏灰椋鸟归林以及他们落下起飞.起舞争鸣的景象,体会作者观鸟时的兴奋,欢呼时的情感,增强学 ...

  • 灰椋鸟教后反思
  • 苏教版语文第十册26<灰椋鸟>教后反思 4月9日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语文课堂教学竞赛,参赛课题为第26课灰椋鸟,赛前自己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也作了精心的准备,但上课的情况与自己的预设还是有一定的出入,没能像我预设的那样出彩,现在我就本次教学作以下反思,自已也深知,善于反思的老师才会获得真正的 ...

  • 灰椋鸟说课稿
  • 灰椋鸟第一课时说课稿 杨小平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6课<灰椋鸟>,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谈一谈我对本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 <灰椋鸟>是苏教版第十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作者徐秀娟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工作时写的一篇记事 ...

  •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
  • 灰椋鸟 寿阳县城西小学 蔡果兰 一.概述 1本课是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6课内容. 2本文是一篇散文,主要写了"我"和同伴一次在林场观察灰椋鸟的经过,重点生动具体地描述了"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及"鸟儿归林后喧闹热烈的场面",表 ...

  • 五下第七单元复习要点
  •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七单元复习重点 姓名:[课内知识] <24.古诗两首>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写的是西湖上疾雨急来急去的变幻景色.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是晴好天气下西湖中莲荷的壮美. 2.<六月二十七 ...

  • 上海鸟类名录
  • 上海鸟类名录(数据截至2008年12月) 共405种 鸡形目 雉科 001A 日本鹌鹑 002A 灰胸竹鸡 036D 斑姬啄木鸟 037A 星头啄木鸟 038A 棕腹啄木鸟 039A 大斑啄木鸟 057A 白腰雨燕 058A 小白腰雨燕 鸮形目 草鸮科 003A 雉鸡 雁形目 鸭科 004A 小天鹅 ...

  • 苏教版小学语文目录
  • 苏教版小学语文目录 一年级上册(第一册)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 汉语拼音 1 a o e 2 i u ǖ ◎认一认 1:人 口 手 足 舌 牙 耳 目 金 木 水 火 山 石 田 土 3 b p m f 4 d t n l 5 g k h 6 j q x ◎认一认 2·虫贝鱼鸟- 7 z c s ...

  • [21.灰椋鸟]教案
  • 21.灰椋鸟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灰椋鸟归林闹林的壮观场面,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条理清晰.先概括后具体.展开想象的写作特色. 3.在阅读理解的推进中,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理解植树造林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1.抓住描写灰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