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第6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战略问题

我国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与社会高速发展阶段,测绘事业迎来了新的战略机遇,以提供基础地理信息等社会公共产品为目标的公益性测绘事业得到进一步提升,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等为支撑,以地理信息资源为核心的地理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并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开拓和完善地理信息产业的产品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和劳务市场,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对地理信息产品与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是我国测绘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地理信息产业的内涵和基本特点

(一)地理信息产业的内涵

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经济结构进入了以电子和信息为核心的新一轮新技术竞争发展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航天航空技术、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等高新技术为核心的地理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渗透到众多行业和产业。地理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类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解决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重大问题的支撑技术之一。

地理信息产业是综合性高技术产业,是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地理信息资源进行生产、开发、应用、服务、经营的全部活动,以及涉及这些活动的各

种设备、技术、服务、产品的企业集合体。地理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信息产业是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卫星定位与测量等技术应用和产业化的结果。地理信息产业具有较长的产业链和较高的产业关联度。发展地理信息产业不仅可以直接创造和提高国民生产总值,而且还可以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带动信息产业的发展。

地理信息资源是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信息的总和。地理信息产业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着对地理信息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而产生的。

人类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所涉及的信息80%以上与地理位置相关,地理信息已经成为国家信息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信息资源。地理信息具有非常强的技术性、权威性和政策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分辨率、高精度、实时、动态的地理信息获取、存储、加工、处理和更新都离不开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的应用也需要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其他信息技术集成。

(2)地理信息主要来源于现代测绘和其他高技术手段获取的对地观测数据,这些数据的采集和生产需要遵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也对地理信息获取和发布作出了明确规定,我国基础地理信息发布具有权威性。

(3)地理信息是涉及国家安全的战略信息资源,其分发和利用应在不妨碍国防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政府管理是必要的安全保障。因此,地理信息具有非常强的政策性。

地理信息产业的技术支撑是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进行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存储、管理、分发服务、开发利用等所涉及的技术的总和,是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为核心的技术体系。

(二)地理信息产业的分类

地理信息产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对这一产业进行分类,是进行产业统计、产业规划和制定产业政策的重要基础。

1.按照结构特征分类

按照技术特征进行划分,地理信息产业主要包括测量业、地图出版业、导航定位业、遥感业、地理信息系统业等五大产业分支,每个产业市场又包

括技术市场、产品市场、信息市场和劳务市场等,如表6—1所示。

表6—1 地理信息产业与市场

2.按照业务内容分类

根据地理信息产业的特点,以及国际国内对其他产业的分类方法,可以将地理信息产业分为产品和服务两大类。其中,产品包括系统所需的各种设备和设施、地理信息数据和软件以及各种存储介质的地理信息出版物等;而服务主要包括工程服务、地理信息服务和咨询三个方面,具体分类如表6—2所示。其中:

硬件是信息产业的重要支撑,地理信息产业所涉及的硬件设备,除了各种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与基础设施之外,还包括各类测量仪器、图形图像处理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地图数据采集设备、航空摄影和数据采集设备、卫星导航数据采集与处理设备等。

表6—2 地理信息产业分类表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说 明

与应用系统相关的计算机、网络设备与通

信设施、专业制图与各种数据采集仪器、

硬件 图形图像处理设备与绘图设备,航空摄影

测量设备、卫星传感器、卫星定位与导航

设备等

产品

软件

业 地理信息工程数据采集、数据库建设、应用系统开发和

系统集成等

通过互联网、电信业务和有关运营设施提

服务 地理信息服务供的跨网络、多媒体、以服务形式使用户

共享地理信息的业务

地理信息工程监理、技术咨询、技术培训

和资料出版等 数据 各类电子地图、及与之关联的属性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库和地图出版物等 各类地理信息处理软件,包括卫星导航与定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测量等相关软件 咨询与培训

软件是地理信息产业的技术核心。地理信息软件包括各种与地图和遥感图像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制图、定位与导航应用相关的软件。其中,遥感类软件包括航空影像和卫星图像处理和分析、信息提取和应用软件;地理信息系统类软件包括基础平台、中间件软件、专业应用软件和制图出版软件;卫星定位与导航软件包括卫星定位数据处理软件、卫星导航终端应用和监控软件;测量类软件包括各种测量采集软件等。

数据是地理信息产业的基础资源,包括与地理空间位置相关的各种介质的地图、影像、文字、表格等。数据在地理信息产业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在地理信息工程的总体投入构成中,投入比重明显高于硬件和软件。

地理信息工程是地理信息产业的重要内容,包括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工程,

即通过测量、航空和卫星遥感获取数据的过程;数据处理与数据库建设工程,如地图制作、图像处理、数据转化、数据库建设、地图出版等;应用系统开发工程,包括对涉及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运营、维护和管理等活动;系统集成,包括对基本硬件、通信和网络的配置、设施建设,及其与应用软件和数据库的集成等。

地理信息服务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业务,主要是通过互联网、电信业务和有关运营设施提供的跨网络、多媒体的地理信息应用业务。如通过网络或短信息方式发布地理信息,为用户提供各种出行所需的位置等服务,都属于地理信息服务的范畴。地理信息服务包括基于位置服务(LBS)、室内导航(Indoor Positioning)、车载导航、手机导航、呼叫中心服务和智能交通信息服务等。

咨询与培训主要包括地理信息工程监理、地理信息技术咨询、地理信息技术教育、人才培训和资料出版等。

(三)地理信息产业链分析

1.地理信息产业链组成

地理信息产业包括硬件制造、数据生产、软件开发与信息服务等主要产业活动。

地理信息产业的硬件制造属于制造业,硬件制造商的产业活动包括:整机设计—部件设计—部件制造—整机装配—整机测试—营销—培训—技术支持与服务,以及企业技术设施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等。

地理信息数据生产活动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库建设、地图出版、数据服务和数据应用等环节,这些环节构成了数据产业链。我国地理信息数据产业主体为测绘相关企业和其他从事数据处理和服务的企业。

地理信息软件开发的基本活动包括:需求调查与功能分析、技术研究与系统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和技术服务。其核心竞争活动为技术研究、系统设计、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

地理信息产业的服务活动主要有地理信息应用工程集成、软件销售和运营、咨询和培训,以及其他地理信息增值服务。地理信息应用工程集成服务的产业活动包括:需求调查、系统设计、软硬件采购、系统开发集成和调试、用户培训、系统维护和更新。软件销售和运营服务的产业基本活动有:市场调研、市场宣传、软件销售和技术服务。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咨询和培训企业,咨询和培训活动大多由软件企业和系统集成服务企业无偿进行。其他

地理信息增值服务的内容较为广泛,大部分服务的产业活动和集成应用服务的产业活动相同。

2.地理信息产业链结构

地理信息产业活动从核心技术与数据资源,到工程应用,再到各种销售、咨询和信息服务,具有较长的产业链。随着产业的发展,地理信息产业链正逐渐向信息产业链延伸和渗透。

(1)产业上游:从地理信息产业内部来说,数据采集及其核心技术是产业的源头和上游。数据采集是地理信息产业的基础,也是产业链的基础环节。数据采集包括测量、遥感数据采集、卫星导航定位数据采集等。

地理信息技术也处于地理信息产业的上游位置。地理信息产业活动都围绕着地理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是地理信息技术产业化的结果。地理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是产业活动的起点,技术的产业化围绕着地理信息产品的生产、开发和应用进行。技术产业化的结果是商品化的地理信息产品和服务。因此,地理信息产业的商品生产是从技术到成果,由成果到产品,再由产品到商品的过程,地理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是产业的源头,对产业发展起决定作用。

(2)产业中游:地理信息工程应用位于产业的中游,是对上游提供的数据资源和技术成果的集成应用。在工程应用过程中,地理信息数据通过与其他各种专题属性数据进行集成,提升了数据的使用价值,增加了数据的附加值。另一方面,工程应用通过硬件、软件和数据的集成,促进了各种软硬件服务和技术服务的快速发展。目前,地理信息工程应用领域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如国土资源、生态环境、城市建设、房产、交通、铁道、统计、公安、紧急事务处理、经济规划、农业、林业、海洋、军事等等。地理信息工程在企业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如设施管理、电信资源管理、电力与通信管理等。地理信息工程应用处于产业中游,对上游数据生产和技术深化提供了需求驱动力,同时也为地理信息产业的深化发展提供了基础,开启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3)产业下游:地理信息服务位于产业的下游,包括在现有产品和技术基础上进行的各种营销服务、技术和软件的培训和咨询服务,以及数据服务等,是对产业上游和中游的拓展。地理信息具有非常强的渗透性,为许多其他IT分支提供空间信息资源与空间分析功能,如电子商务、LBS、室内导航、车载导航、手机导航、智能交通(ITS)等都是地理信息技术的拓展。地理信

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和深化了IT技术的应用。

随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的日益丰富,地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大,以及地理信息产业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应用层次的不断深入,地理信息产业的服务模式也越来越多。因此,地理信息服务为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扩展了地理信息产业链,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地理信息产业与测绘事业的关系

地理信息产业是现代测绘技术、信息技术和空间应用等交叉、渗透和融合的产物,因此,地理信息产业与测绘事业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1.测绘事业与地理信息产业互相交叉、密不可分

根据测绘工作性质,测绘事业可分为公益性测绘和经营性测绘两个组成部分。公益性测绘是非营利性测绘活动,属于社会公益事业的范畴。公益性测绘的核心是基础测绘。公益性测绘以社会效益为目标,以公益性测绘组织为主体,由政府主导,公共财政投入,面向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经营性测绘是营利性测绘活动,属于产业的范畴。经营性测绘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以企业为主体,由市场主导,面向用户提供特定服务,发挥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经营性测绘主要包括测绘工程服务、测绘中介服务等活动。地理信息产业既包括测绘事业中的经营性测绘内容,又包括其他事业中与地理信息相关的产业内容。

2.测绘事业与地理信息产业互为促进、共同发展

一方面,测绘事业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没有测绘作为基础,就不会有地理信息产业的兴起。主要表现为:测绘成果不但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信息资源,而且现代测绘技术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测绘标准也为地理信息产业制定应用标准提供了重要依据。

另一方面,地理信息产业是测绘事业的延伸和发展,并为测绘事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主要表现为: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为测绘成果的转化与增值提供了实现的途径,使测绘的作用得到延伸,并为测绘科技进步增添了强大的动力,为测绘事业开拓了更加广阔的服务领域和发展潜力。

(五)地理信息产业的基本特点

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技术创新为先导,技术发展牵引市场发

展,市场的发展与市场的需求又促进技术创新,不断循环上升。地理信息产业除具有其他高技术产业的广泛应用性、高增长性等普遍特点外,同时具有高集成性、高渗透性和安全关联性等特点。

1.高集成性

地理信息产业是多种高技术和多种资源的综合集成。地理信息产业不仅需要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卫星导航和现代测量技术等核心技术的支持,同时需要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众多技术的支持;不仅需要地形图数据、遥感和卫星导航数据的集成,还需要社会经济数据、各种专业数据,甚至多媒体数据的集成。因此,地理信息产业是现代测绘技术、信息技术和地理信息资源等综合集成的产物。在实际应用中,地理信息技术与网络、通信、CAD、多媒体等技术集成,形成综合解决方案,可以更为完善地解决实际问题。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数据库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信息系统的集成,可以大大拓展系统的功能。

2.高渗透性

地理信息作为一种基础信息,是信息系统和信息工程的重要信息源,可以应用于众多领域。而地理信息技术是对地理信息资源进行获取、处理和应用的技术,因此,以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信息资源为核心的地理信息产业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众多领域和产业,如地理信息及其技术应用已经渗透到政府决策、规划计划、环境监测、资源管理、地籍管理、房地产管理、卫生防疫、社会经济统计、人口计生、军事战略、公安指挥、反恐、紧急事务处理、基础设施管理、电信电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以及位置服务等方面,并渗透到汽车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

3.基础地理信息共享的依赖性

地理信息产业的应用涉及到不同区域、不同数据源、不同技术、不同领域和不同用户。由于现实地理空间的客观存在性,以及客观地物分布的时空物质性,导致这些不同行业的用户在解决同一空间尺度下的不同空间问题时,通常使用同一类型的基础地理信息。因此,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共享显得尤为重要。缺乏基础地理信息共享机制,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缩小地理信息产业市场,给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造成巨大制约。缺乏基础地理信息的共享体系,就很难发挥地理信息产业的最大效益,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

4.地理信息资源应用与保密的矛盾性

与其他产业不同,地理信息产业所需的地理信息资源,同时也是涉及国家安全的重要资源。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理信息产业越来越需要大比例尺、高精度、多时相、全要素的地理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地理信息,尤其是高精度的基础地理信息日益成为未来信息化战争争夺的重要资源。现代高科技战争,无论是战前情报的获取、分析和决策,还是打击过程中的指挥控制、目标的精确定位、武器的精确制导、战后的毁伤评估以及新一轮打击目标的确定,都与基础地理信息有着直接关系。信息化的现代战争对地理信息的争夺使地理信息资源成为事关国家安全的重要保密信息。因此,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理顺地理信息资源获取、共享与保密之间的关系。

二、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一)国际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国际地理信息产业市场现状

国际地理信息产业市场增长迅速。据美国HAL公司估计,2001年世界地理信息产业市场估计为240亿美元,并预计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地理信息产业的世界市场主要分布在北美和西欧市场。据加拿大统计,2000年美国和加拿大占据全球地理信息产业的43%,接近一半的市场,欧洲占31%,其次为亚洲和其他地区。拉丁美洲、东欧、中东和亚太地区新的地理信息产业市场也正在兴起。

美国在地理信息技术和市场方面居于全球领先地位。美国早在1972年就发射了第一颗陆地卫星(Landsat ),目前在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以及雷达数据获取和处理方面仍居世界领先。美国发射的商用卫星IKONOS和QuickBird,对地分辨率分别达1米和0.61米,标志着美国民用遥感已远远走在世界前列。美国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利用差分卫星导航技术,目前定位精度可达到厘米,甚至毫米级。美国在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领域独占鳌头,ESRI、Intergraph和MapInfo约占有全球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市场的60%。即使在加拿大与澳大利亚,仍然以应用美国软件为主。欧洲同时也是美国GIS软件的重要市场,如Intergraph公司1996年35%的收入来自于欧洲。

加拿大是世界上最早建成地理信息应用系统的国家,在地理信息产业方面的国际排名仅次于美国。加拿大在电子海图系统应用方面位居国际领先地

位。从全球地理信息系统领域来看,加拿大以其自然资源开发、市政规划、农业、农业地理和商业地理方面的专业开发和应用在世界各国享有声誉。加拿大还提供全球近25%的图像处理系统,提供了10%至15%的遥感产品和服务。全球和卫星数据地面接收站有关的电子设备一半由加拿大提供。此外,加拿大还为许多国际用户提供解决方案和服务。据报道,1998年加拿大国内地理信息产业产值超过20亿美元,从业人员达到22000余人。

欧洲的地理信息产业市场也相对活跃。德国、英国、荷兰和比利时是欧洲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几个典型国家,其中德国GIS市场在1995年占了欧洲市场的1/3,其次是英国。法国自1986年开始实施SPOT卫星计划,目前已经发射了SPOT系列卫星,最高空间分辨率已经达到2.5米,在卫星影像市场占有较高份额。

在地理信息数据方面,美国和加拿大都已建立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美国实行了完全开放的数据政策,地理信息数据产品的种类丰富,标准化程度较高,并已实现了网络服务。加拿大的数据产品也具有高度可获得性,数据格式的可操作性强。从地理信息数据的可获得性来看,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地理数据产业化应用和国家安全保密控制的巨大矛盾,在地理信息数据获取方面都有限制,只是限制的程度各不相同,地理信息数据的收费标准也各有差异。相对来说,美国具有更为开放的地理信息数据获取政策。

在地理信息产业市场,政府是许多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应用的主要部门和用户。Daratech公司在对近几年美国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进行调查时发现,政府部门(包括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和军事)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占全部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约50%。

商业化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咨询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多年历史,并逐渐成为地理信息系统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于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美国劳动部2004年曾指出,地理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并列为未来三大高劳动力就业市场。美国联邦政府在地理信息技术上的投资也在不断加大,仅2003年用于购买地理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花费就达50亿美元,占美国政府购买技术资源费用的2%。

据Daratech估计,全球地理信息系统市场的年均增长率为35%,2005年将形成5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另据权威部门预测,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市场在2005年将达到338亿美元,卫星导航市场在2008年之前将达到409亿美元。

2.国际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趋势

当前,国际地理信息产业主要呈现了以下发展趋势:

(1)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尤其是软件开发和基于网络的应用,将继续保持高增长率。卫星导航和遥感将在无线电子商务、其他商业应用和政府在线服务方面共同增长。

(2)政府投资一直在各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即使在全球经济和地区经济低迷的情况下,许多国家的政府仍不断增加在地理信息产业方面的投入,以期获得长远效益。

(3)地理信息技术R&D的比例将不断增长,政府、教育科研机构与公司间的技术融合将不断增强。地理信息技术人才的竞争将不断加剧,世界范围内的人才流动将更加活跃。

(4)地理信息产业中介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将不断体现和加强。加拿大和美国都成立了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专门组织,负责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联系。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这些组织在协调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促进产业发展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世界地理信息产业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一方面,地理信息产业在未来的全球发展中具有日益重要的战略地位,这种战略优势的争夺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地理信息产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的发展,大型企业的不断形成,大型IT公司的加入,将使地理信息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竞争的加剧和应用的集成化,将促使小公司的联合与合并。

(6)随着卫星导航技术、遥感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的不断推进,地理信息产业社会化应用的加强,咨询与服务业的比例将进一步提升。

(二)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征

1.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是国家整体信息化的结果,也是地理信息技术形成和发展的产物。地理信息技术作为综合性高技术,经历了技术跟踪、研究实验、应用示范和产业化的发展历程。

(1)技术跟踪与实验阶段

我国遥感技术的引进、跟踪和实验,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卫星导航应用则始于80年代末期。

20世纪70年代末期由中国科学院主持的腾冲遥感综合实验,是我国遥感技术研究起步的重要标志。20世纪80年代,多所大学成立了遥感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立了遥感技术与应用研究所。1981年成立了国家遥感中心,各地方也相继成立了专门的遥感机构,推动了我国部门和地方遥感技术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科学家王之卓、陈述彭等积极倡导发展地理信息系统,从而开创了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1981年,二滩水电站项目(分析和评估水库对环境的影响)被看作是我国第一个GIS。1984年,国家资源和环境信息系统规范报告(GIS蓝皮书)的出版成为GIS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具有示范和指导作用。80年代后期,国家启动了一系列地理信息系统重大科研和实验应用系统的建设,包括三北防护林生态信息系统、黄河下游险情预警信息系统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信息系统等,这些攻关项目取得了良好成果,达到了示范目的。在这期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成立了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门对地理信息系统以及遥感和卫星导航技术的理论和应用进行研究。

我国卫星导航技术的发展起步较晚。由于卫星导航技术与实验起源于美国,同时受到选择可用性(SA)民用政策和通信手段的限制,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前,我国对卫星导航的研究仍然停留在科研教学阶段。90年代以后开始引进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并开始应用于大地测量、汽车防盗、物流运输、监控等几个主要方面。一些企业开始投入这一领域,研究形成了一些产品,但这些产品还停留在实验产品的阶段,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的商品。

(2)研究发展与应用阶段

20世纪80年末期至90年代中期,我国遥感技术已经在测绘、国土、资源环境、海洋、气象、农业、城市规划、交通和大型工程中得以应用,但是在这个阶段的遥感应用仍然属于公益性事业,基本没有出现市场化运行。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始于测绘和资源环境两个领域。20世纪80年代,国家测绘局引进第一套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始建立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并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列为行业的主导技术或核心技术之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计委和有关部门启动了多项大型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在世界银行支持的项目中也有多项为地理信息系统项目,如“国家环境保护网络和信息系统”和“中国生态研究网络”两个项目,地理信息系统的投入高达数百万美元。

我国地理信息系统规模化应用最早出现在城市规划部门。20世纪90年代初期,广州市规划局启动了“广州市规划信息系统”,随后在海口、深圳等

城市的规划部门开展了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工作。国家建设部在推动城市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在有100个以上的城市已经启动或正在进行城市信息系统建设。同时,小城镇也开始规划和建立信息系统。随着大量地理信息系统的出现,地理信息系统的市场规模也在逐步扩大。

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21世纪初,是我国卫星导航技术研究发展和应用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随着美国GPS民用政策的逐步放宽,我国卫星导航技术和应用逐渐发展起来。2000年5月,美国关闭了选择可用性(SA)政策,使GPS用户的单机测量精度大大提高,许多民用系统,如车辆导航、野外定位等的应用迅速扩大。美国还增加了GPS民用频率,实施了精度增强计划,大大提高了高精度动态测量等的工作效率。此外,移动通信网络的通信瓶颈得到解决,导致卫星导航的应用越来越深入,卫星导航产品和技术越来越成熟。2000年,我国开始建设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标志着我国卫星导航技术正逐步走向成熟,为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3)产业形成和发展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得到了发展。在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计划中,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作为重中之重项目得到支持和发展,相继有数家公司进行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平台的研发,并较快地进入市场。经过数年的努力,一批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已初具规模,并在应用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统计,到2000年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市场份额已达到29%。据国家遥感中心评估,2000年仅主要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销售和技术服务产值已为2.5亿元,带动产业达13亿元。1997年,国家科技部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全国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应用工作会议,来自全国各省市的专业人士和政府官员第一次商讨了我国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与产业化工作。这次会议是我国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标志。到目前,我国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有了长足发展,一批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和应用软件相继涌现,一支地理信息系统人才队伍形成,大量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的专业公司创立, 地理信息系统已经在土地、交通、国防、设施管理、电力、农业、林业、电信、商业、旅游,以及大众服务行业和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产业逐步形成。

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明显快于其他产业,据估计今后数年内仍然可能以超过26%的年平均增长率向前发展。我国已将卫星导航产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卫星导航应用作为重点项目列入“十五”规划;科技部结合智能交通系

统将卫星导航应用列入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科技部将卫星导航定位列为6个高科技产业化的重点领域之一。2002年,国家发改委组织实施了卫星导航应用高科技产业化专项,主要目标:一是基本构建起我国卫星导航产品研发制造,系统标准规范和信息综合服务三大体系,为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突破若干核心技术,加快应用产品的产业化,为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及物质基础;三是建设一批卫星导航应用示范工程,初步形成卫星导航应用的产业规模。

近几年来,在“数字中国”和“数字城市”的推波助澜下,我国各个领域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在进行地理信息相关的应用系统集成与建设。卫星导航应用与服务也是地理信息集成应用的另一个亮点,一直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从2003年的卫星导航应用产品的结构来看,运营服务、软件、系统集成等增值服务占了50%左右的市场份额。此外,基于位置服务(LBS)、与网络相关的集成服务也呈现出明显的增长势头。

据统计,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专门从事地理信息产业相关的企业(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导航公司)超过2000家,并且每年至少有100家的专业公司在全国各地成立,还有一些大型IT企业也设立了地理信息系统或者卫星导航事业部。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市场需求日渐清晰并不断扩大,企业数量和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和提升。

2.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企业规模和市场总体规模仍比较小,没有形成完整的生产销售体系,产业结构也有待调整和完善。此外,在数据资源应用、组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与发达国家比较还存在很大差距。

(1)地理信息数据是制约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瓶颈

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地理信息数据的生产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保密制度的限制,存在着生产和需求之间的巨大矛盾。尽管我国地理数据的生产已经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但数据产品在可获得性、数据质量和数据更新等方面,与实际应用需求仍存在着较大差距。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数据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从地理信息应用的角度,随着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出现,系统开发已经不再是地理信息应用的难点,而数据越来越成为决定应用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地理信息应用越来越需要“多层

次、深加工、多时态、快速度、多形式、多精度“的信息及服务,需要更加快捷的更新和维护,海量的存储,快速的检索和查询,完善的服务和高效的管理。

我国地理数据在共享机制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目前,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还没有实现社会化共享,许多需要数据的部门和企业还无法共享获得。共享机制的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产业的发展。

(2)原创性地理信息技术储备不足

我国地理信息技术不仅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十分明显,而且相对于我国高速发展的地理信息产业来说,储备也明显不足。我国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一直处于对发达国家的技术跟踪和追赶的状态,一些核心和关键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缺乏自主的大型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空间数据库管理软件、遥感影像处理软件等,三维动态技术,空间分析模型等地理信息系统的许多技术还有待提高和发展。遥感方面,我国目前卫星遥感数据90%以上来自美、法、加等国的遥感卫星。多波段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高光谱分辨率卫星、全天候的雷达卫星数据尚属空白。在卫星导航领域,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应用仍然以美国的GPS为核心,至少95%以上的市场建立在GPS卫星系统之上,而且这种情况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因此,相对于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巨大需求和潜力来说,地理信息技术作为产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资源显得严重不足。技术储备的不足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地理信息产业的生产方式、产品质量、产业结构和用户需求。

(3)企业规模较小,经营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企业是产业的主体。目前,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企业的总体规模较小。据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国家遥感中心和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2003年的初步调查,我国具有从事地理信息业务的公司不少于2000家。此外,还有数百家属于国家行政编制的遥感中心、信息中心和测绘事业单位从事和参与地理信息产业。但是,企业总体规模比较小,从业人数较少,龙头企业还没有真正形成,利润较低,生存周期较短,投资风险较大。

此外,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主体的组成成分较为复杂,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还存在着无序甚至恶性竞争的现象。企业的管理还未引入现代企业制度,普遍缺乏竞争力,管理经验欠缺,市场拓展意识不强。企业内部管理缺乏专门的管理人员,大多由技术人员进行管理,不少企业的市场意识相对淡漠。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缺乏有经验的经营管理人才,缺乏长期的经营战略。

(三)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正在进入一个新型的信息社会和空间应用时代。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信息资源的市场需求旺盛,这正是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我国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与通信设施的提升,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政策环境的改善,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也将在此基础上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1.市场需求越来越成为产业发展的引擎

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正在由技术牵引逐步发展成为市场牵引,市场逐步成为产业发展的真正动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制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我国的地理信息产业市场也将越来越规范,需求将成为产业发展的引擎。

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市场的三大主体——政府、企业和公众,对地理信息及应用服务的需求在日益增长。地理信息越来越成为政府管理与决策的重要信息,电子政务建设已成为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内容,巨大的政府需求将成为推动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交通、电力、电信等大型企业基础设施管理对地理信息技术与数据资源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大。公众信息服务方面,位置服务、汽车导航、教育、娱乐、咨询等信息服务业正在启动,极具前景。我国现有8000万互联网用户、3亿固定电话用户和3亿移动电话用户,公众地理信息服务将具有全球最大的市场。

2.关键技术创新将促进产业跨越式发展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卫星导航技术与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其他技术集成发展,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以及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这是地理信息技术的一次新变革,必将导致地理信息产业的巨大飞跃。地理信息的应用也将从传统的专业应用走向越来越多的个人用户,从而使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模式发生变革,极大地拓展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空间。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和遥感资源的网络化已经成为国际对地观测的重要方向,美国和俄罗斯等国的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也一直是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跟踪的目标。自主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的发展与产业化将不仅为地理信息产业提供了丰富的遥感数据资源,也必将推动我国地理信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3.大型企业的形成与主导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地理信息产业的主体是各类从事地理信息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的专业企业。目前我国有从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导航软件开发、应用集成和数据采集等的专业公司约2000家,但是还没有形成大型产业集团。尽管有一些大型IT企业进入地理信息产业市场,从事地理信息相关业务,但是没有形成主导业务。目前,我国比较大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地理信息采集和导航领域。根据产业发展的规律,我国大型地理信息企业的形成是必然趋势,经过5-10年的发展,我国将有一批大型地理信息技术企业形成,成为产业的龙头。

4.基于位置的服务将成为地理信息产业的一个高速增长点

据有关部门预测,至2010年,我国的汽车产量有可能达到1000万辆,其中至少有20%的车辆要配置卫星导航仪(或车辆信息系统),则数量为200万辆,若每辆车的地理信息产品价值为500元的话,总产值为10亿元。届时,全国手机用户达5亿个,其中50%为具有卫星导航功能的定位手机,则每年定位手机更新量平均为5000万台,每台定位手机中的地理信息产品贡献以100元计,则年产值将达50亿元。因此,导航定位服务将成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一个高速增长点。

三、地理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地理信息产业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基础测绘保障服务能力的提高,大大拓宽测绘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领域,而且对于推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还对众多经济领域具有辐射和“倍增器”作用。

(一)地理信息产业是现代服务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1.地理信息产业是一个高速增长的产业

进入21世纪以来,地理信息产业表现出高增长率特点和强劲的增长势头。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及时、有效地吸收了新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的成果,因此,地理信息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高于其他产业的技术进步率和较高的要素生产率,通过知识和技术的更新可以获得高速增长和巨大效益。

地理信息产业的高增长率将使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也将越来越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从国际国内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地理信息产业的年增长率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率,据统计,国外地理信息产业产值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5%,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年增长率超过20%,这一增长趋势将继续保持较长时间。

21世纪,巨大的市场潜力将继续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地理信息无处不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在现实空间中进行。随着社会生产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采用信息化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是必然趋势,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和服务也将日益在各行各业中渗透,地理信息产业具有无限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前景。同时,地理信息技术与其他技术相互集成,也极大地拓展了地理信息产业的应用领域,基于位置服务(LBS)和卫星导航应用等都将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空间的扩展,必将有力地促进新一轮的经济增长。

2.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和促进许多相关产业的增长

地理信息产业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增长有着广泛的影响,在整个产业链条中推动和诱导前后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产业关联度大于1:10。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空间将得到更大的扩充,并将进一步带动众多相关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地理信息产业的产业链较长,产品较多,服务范围也很广。从价值体系看,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在上游将直接影响各种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产品、测绘仪器等设备的生产和制造,以及各种系统软件和工具软件产业的发展,下游将影响到各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服务。因此,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将同时给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需求或供给,为众多产业的发展带来契机。

此外,地理信息产业环节众多,需要大量、多层次的人才保障。既需要为数众多的数据获取和数据处理人才,又需要技术研究、软件开发、系统设计人才,还需要各种管理和营销人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地理信息服务也向各行业提出了广泛的人才需求。因此,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在客观上可以吸纳众多劳动力,从而对于增加就业机会发挥重要作用。

(二)地理信息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技术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大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五大统筹无一不与地理信息技术有关。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决策,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地理信息技术作为支撑技术。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之一就是要求政府更加重视对经济社会事务的宏观调控与合理布局,更加注重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对战略性产业的重点支持。科学发展需要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分析与决策支持的重要手段。

地理信息技术已经进入我国政府管理部门,在管理和规划中发挥积极作用。国土、林业、水利、农业、环保、铁路、交通和民政等众多政府管理部门都需要利用地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决策和管理手段,一些部门已经建立基础性和专业性地理信息数据库,并成为业务运行系统,在管理与决策中发挥作用,因此,地理信息技术将成为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地理信息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较少,对环境的影响也甚小。同时,地理信息产业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了重要手段,为环境监控和保护提供了实时工具,从而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解决方案。

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总体战略思想是政策引导、技术创新、整合资源、拓展市场。完善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是产业健康发展的保证,是构建地理信息产业技术体系、实现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前提。创新地理信息技术,建立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理信息技术体系,是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力。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是实现地理信息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基础。拓展地理信息产业市场,充分发挥地理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

五、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总体目标

建立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市场有序的地理信息产业体系,在产业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产业规模效益明显,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地理信息产业企业集团,地理信息产

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扩大就业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阶段目标

1.到2010年的阶段目标

到2010年,地理信息产业的信息市场、产品市场、技术市场和劳务市场等初步形成,产业结构比较合理,地理信息产业成为现代服务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全行业所需求的主要软件的国产化程度达到50%以上。地理信息产业年总产值达到800亿元。

2.到2020年的阶段目标

到2020年,建立以测量业、地图出版业、导航定位业、遥感业、地理信息系统业等为主体的、较为完善的地理信息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规模经济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地理信息产业企业集团,地理信息产品种类和数量基本满足社会需求,全行业所需求的主要软件的国产化程度达到80%以上,地理信息产业年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

六、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规划地理信息产业优先发展领域

我国地理信息技术基础相对薄弱,必须大力发展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地理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理信息技术体系,加强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加快地理信息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和集成,拓展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信息资源的应用空间。根据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要求,结合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必须在地理信息产业的信息资源、核心技术和标准化等领域实现优先发展。

1.地理信息标准

发展产业,标准先行。标准化应首先作为地理信息产业的优先发展领域。标准化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产业化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产业效益和深化应用的保证。标准化工作是高技术产业的制高点,是实现规模化产业的前提。标准之争,实为产业之争。地理信息产业的标准化包括软件

标准化、数据标准化等,其中数据标准化是核心。建立地理信息标准机构,组织和联合科学界和企业界,研究和制定地理信息技术与产业标准规划,建立国家地理信息标准化体系,研制行业和区域地理信息标准,是地理信息产业化和社会化的必由之路。

2.卫星导航定位技术

导航定位业是地理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部分。要在继续发展连续运行的GPS跟踪站和兼容多国卫星信号的差分基准站,建设数据处理中心和信息发播系统的基础上,实现向社会提供卫星动态定位和导航服务。重点研究卫星导航芯片技术、数据的接收、处理和转换以及网上数据分发等技术,大力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导航定位技术,建立自主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同时,积极参与欧洲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及其他国际导航计划,掌握这一前沿科技领域的最新科技动态,吸取国外开发导航定位系统的经验和教训,为发展我国自主的特别是民用领域的导航定位系统提供管理和技术支持。

3.航空航天遥感技术

航空航天遥感是地理信息资源获取的基本技术和基础手段,必须大力发展遥感技术与系统。尽快研究与开发高分辨率遥感新型传感器系统,研究、设计、发射我国自主的高分辨率遥感测绘卫星和小卫星对地观测系统,建立并形成卫星图像数据接收、处理、应用开发的产业化能力,形成机星地一体化的高分辨率航天遥感数据获取体系。要加快改进现有的航空摄影技术,大力研究并采用以激光测距系统,激光成像雷达,双天线SAR系统,数字摄像机和GPS/INS为主体的机载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发展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自动处理技术、定量化遥感信息处理技术等。

4.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是地理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和主要组成部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是地理信息产业服务社会最直接的体现,具有十分巨大的发展潜力。要优先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动态、多维、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发展地理信息数据的综合分析应用和知识挖掘技术、地理信息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研究建立地理信息数据的自动转换标准和其相应的软件系统,开发地理信息数据的处理、加工、集成、存储、管理、访问、分发、服务一系列的硬、软件技术装备等。

5.地理信息数据资源

地理信息数据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资源,在地理信息产业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目前制约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瓶颈。要实现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大政府投入,重点进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生产和更新,建立测绘、城建、交通、民政和统计等部门公益性地理信息的共享机制,加强产业化应用所需要的公益性、基础性地理信息数据的生产和整合,实现地理信息数据资源的社会化利用。

(二)建设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重点工程

根据对地理信息产业的总体分析,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在不断完善市场体制、制定有关政策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一些基础性、引导性和示范性工程。

1.地理信息产业标准体系建设

地理信息标准化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高产业效益和深化应用的保证。标准化工作是高技术产业的制高点,也是实现规模化产业的前提。建立地理信息标准机构,组织和联合科学界和企业界,建立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是地理信息标准化建设的重要举措,该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制定地理信息产业标准规划;研制国家地理信息标准化体系;研制地理信息共享机制与安全机制;研制地理信息产业相关标准与规范(包括软件、工程、集成等方面的标准与规范)。

建立地理信息技术与产业标准化体系可以先从建设城市地址编码体系与示范工程着手,选择1-2个全国省会大城市、3-5个地级中等城市为试点,对城市地址信息进行标准化研究,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地址编码规范。

2.地理信息产业技术平台建设

建立地理信息产业技术平台,发展地理信息核心技术和软件。我国地理信息产业长期依赖进口软件的局面已经打破。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地理信息类软件将迅速发展,我国必须加快研究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图像处理和卫星导航定位等技术平台,维护数据安全和确保我国产业利益。主要包括:发展数字航空摄影平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图形处理和卫星导航定位等基础软件、专业软件和嵌入式软件以及它们的集成应用系统,促进地理信息技术与其他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推动我国地理

信息工程建设、地理信息软件的出口和承接国际地理信息工程等。

3.地理信息服务示范工程建设

地理信息服务是以互联网和电信等手段向公众提供地理信息。地理信息服务在未来的信息化过程中市场潜力巨大,将是地理信息产业的新亮点。推动和扶植地理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为大众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服务,是实现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措施。地理信息服务的发展可以带动地理信息产业其他业务的快速发展,具有产业牵引作用,因此地理信息服务在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通过建设地理信息服务示范工程,推动全国性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的建立,在地理信息平台上整合各种与位置有关的信息和多方面的服务,面向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各种地理信息服务。主要包括:研究地理信息服务的价值链,研究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在公众信息服务平台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总体设计、技术路线、服务模式和运营模式,重点建设地理信息增值服务示范工程,如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基于位置服务、智能交通系统和车载导航以及室内定位等方面的示范工程。

(三)建立地理信息产业统计指标体系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积极加强地理信息产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建设,逐步健全地理信息产业的指标体系是进行产业统计、指导产业发展和进行产业规划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至今,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代表性产业要素和可测度仍未确定,研究和建立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统计体系,对于进行地理信息产业的统计、评估和预测有着深刻影响,有利于制定地理信息产业政策,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七、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推动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全局出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对制约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等进行重大调整和改革。

(一)加强国家对地理信息产业的宏观调控

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必须加强对地理信息产业的扶持和宏观协调。

(1)制定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政策。政策是调控产业的主要措施,要以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为目标,对市场准入、行业资质、产业投资、工程定价、信息安全、产权保护、质量监督、技术与标准化、优先发展领域等一系列问题作出政策规定,与此同时,加强地理信息产业相关规划的制定,积极推动和引导地理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

(2)制定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税收、信贷和融资优惠政策。有关政府部门已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关于鼓励高新技术发展的政策,许多政策适合于地理信息产业,还应尽快制定鼓励地理信息产业内容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同时,要大力发展地理信息产业的咨询和中介机构,全面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成立地理信息产业促进会,使其成为政府与产业界联系的纽带,组织实施产业计划,协调企业与市场的关系。

(3)加大国家对地理信息产业的基础投资,建立良好的投资引导机制。加大国家和地方财政对产业的引导性投入,是政府对产业引导的重要环节。应该建立必要的投入和投资机制,以推动技术创新和扶持企业发展。此外,持续设立专项,支持具有引导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的地理信息产业项目,也是引导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创建良好的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市场环境

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培育我国良好的地理信息产业市场环境需要加快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管理和引导,规范市场行为,使企业在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下发展。目前,在我国从事地理信息产品生产和加工的众多单位中,尚有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等,使得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难度加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理信息产业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因此,要创建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必须加快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严格规范公益性事业单位和经营性事业单位的市场准入。对于国家支持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在加大国家投入力度的同时,规定不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对于经营性事业单位,应在改制为企业法人后,方允许参与市场运作。

(三)建立和健全地理信息产业法规体系

地理信息产业的数据采集必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的规定,企业在生产和运营过程中还需遵守相关的法律。但对于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来说,由于地理信息数据的特殊性,还需要制定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地理

信息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地理信息安全保护法、地理信息共享法、地理信息市场监督管理条例、地理信息数据网络登载传播管理办法等。此外,还应加强从事地理信息技术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和咨询服务的资质和认证管理,规范地理信息产业企业的发展。

(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培育外向型地理信息产业企业群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市场带动和政府的扶植下,在今后5-10年之内我国将形成一批地理信息产业的强势企业,在软件开发,数据库建设和系统开发等方面,营造一批在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群体。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扶植一批外向型地理信息产业相关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推动地理信息软件出口,承接国际地理信息工程和服务,大力推进地理信息产业相关企业国际化。

(五)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地理信息产业人才队伍

培养和造就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人才,建设高素质的产业队伍,是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并保持其可持续增长的根本保证。我国高等学校已经具备了培养地理信息技术人才的雄厚实力,目前已经有100多所大学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等相关专业,今后重点需要培养和造就地理信息产业的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培养系统运行和管理人才,以及外向型人才,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高速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第6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战略问题

我国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与社会高速发展阶段,测绘事业迎来了新的战略机遇,以提供基础地理信息等社会公共产品为目标的公益性测绘事业得到进一步提升,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等为支撑,以地理信息资源为核心的地理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并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开拓和完善地理信息产业的产品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和劳务市场,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对地理信息产品与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是我国测绘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地理信息产业的内涵和基本特点

(一)地理信息产业的内涵

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经济结构进入了以电子和信息为核心的新一轮新技术竞争发展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航天航空技术、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等高新技术为核心的地理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渗透到众多行业和产业。地理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类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解决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重大问题的支撑技术之一。

地理信息产业是综合性高技术产业,是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地理信息资源进行生产、开发、应用、服务、经营的全部活动,以及涉及这些活动的各

种设备、技术、服务、产品的企业集合体。地理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信息产业是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卫星定位与测量等技术应用和产业化的结果。地理信息产业具有较长的产业链和较高的产业关联度。发展地理信息产业不仅可以直接创造和提高国民生产总值,而且还可以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带动信息产业的发展。

地理信息资源是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信息的总和。地理信息产业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着对地理信息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而产生的。

人类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所涉及的信息80%以上与地理位置相关,地理信息已经成为国家信息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信息资源。地理信息具有非常强的技术性、权威性和政策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分辨率、高精度、实时、动态的地理信息获取、存储、加工、处理和更新都离不开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的应用也需要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其他信息技术集成。

(2)地理信息主要来源于现代测绘和其他高技术手段获取的对地观测数据,这些数据的采集和生产需要遵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也对地理信息获取和发布作出了明确规定,我国基础地理信息发布具有权威性。

(3)地理信息是涉及国家安全的战略信息资源,其分发和利用应在不妨碍国防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政府管理是必要的安全保障。因此,地理信息具有非常强的政策性。

地理信息产业的技术支撑是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进行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存储、管理、分发服务、开发利用等所涉及的技术的总和,是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为核心的技术体系。

(二)地理信息产业的分类

地理信息产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对这一产业进行分类,是进行产业统计、产业规划和制定产业政策的重要基础。

1.按照结构特征分类

按照技术特征进行划分,地理信息产业主要包括测量业、地图出版业、导航定位业、遥感业、地理信息系统业等五大产业分支,每个产业市场又包

括技术市场、产品市场、信息市场和劳务市场等,如表6—1所示。

表6—1 地理信息产业与市场

2.按照业务内容分类

根据地理信息产业的特点,以及国际国内对其他产业的分类方法,可以将地理信息产业分为产品和服务两大类。其中,产品包括系统所需的各种设备和设施、地理信息数据和软件以及各种存储介质的地理信息出版物等;而服务主要包括工程服务、地理信息服务和咨询三个方面,具体分类如表6—2所示。其中:

硬件是信息产业的重要支撑,地理信息产业所涉及的硬件设备,除了各种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与基础设施之外,还包括各类测量仪器、图形图像处理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地图数据采集设备、航空摄影和数据采集设备、卫星导航数据采集与处理设备等。

表6—2 地理信息产业分类表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说 明

与应用系统相关的计算机、网络设备与通

信设施、专业制图与各种数据采集仪器、

硬件 图形图像处理设备与绘图设备,航空摄影

测量设备、卫星传感器、卫星定位与导航

设备等

产品

软件

业 地理信息工程数据采集、数据库建设、应用系统开发和

系统集成等

通过互联网、电信业务和有关运营设施提

服务 地理信息服务供的跨网络、多媒体、以服务形式使用户

共享地理信息的业务

地理信息工程监理、技术咨询、技术培训

和资料出版等 数据 各类电子地图、及与之关联的属性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库和地图出版物等 各类地理信息处理软件,包括卫星导航与定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测量等相关软件 咨询与培训

软件是地理信息产业的技术核心。地理信息软件包括各种与地图和遥感图像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制图、定位与导航应用相关的软件。其中,遥感类软件包括航空影像和卫星图像处理和分析、信息提取和应用软件;地理信息系统类软件包括基础平台、中间件软件、专业应用软件和制图出版软件;卫星定位与导航软件包括卫星定位数据处理软件、卫星导航终端应用和监控软件;测量类软件包括各种测量采集软件等。

数据是地理信息产业的基础资源,包括与地理空间位置相关的各种介质的地图、影像、文字、表格等。数据在地理信息产业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在地理信息工程的总体投入构成中,投入比重明显高于硬件和软件。

地理信息工程是地理信息产业的重要内容,包括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工程,

即通过测量、航空和卫星遥感获取数据的过程;数据处理与数据库建设工程,如地图制作、图像处理、数据转化、数据库建设、地图出版等;应用系统开发工程,包括对涉及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运营、维护和管理等活动;系统集成,包括对基本硬件、通信和网络的配置、设施建设,及其与应用软件和数据库的集成等。

地理信息服务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业务,主要是通过互联网、电信业务和有关运营设施提供的跨网络、多媒体的地理信息应用业务。如通过网络或短信息方式发布地理信息,为用户提供各种出行所需的位置等服务,都属于地理信息服务的范畴。地理信息服务包括基于位置服务(LBS)、室内导航(Indoor Positioning)、车载导航、手机导航、呼叫中心服务和智能交通信息服务等。

咨询与培训主要包括地理信息工程监理、地理信息技术咨询、地理信息技术教育、人才培训和资料出版等。

(三)地理信息产业链分析

1.地理信息产业链组成

地理信息产业包括硬件制造、数据生产、软件开发与信息服务等主要产业活动。

地理信息产业的硬件制造属于制造业,硬件制造商的产业活动包括:整机设计—部件设计—部件制造—整机装配—整机测试—营销—培训—技术支持与服务,以及企业技术设施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等。

地理信息数据生产活动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库建设、地图出版、数据服务和数据应用等环节,这些环节构成了数据产业链。我国地理信息数据产业主体为测绘相关企业和其他从事数据处理和服务的企业。

地理信息软件开发的基本活动包括:需求调查与功能分析、技术研究与系统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和技术服务。其核心竞争活动为技术研究、系统设计、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

地理信息产业的服务活动主要有地理信息应用工程集成、软件销售和运营、咨询和培训,以及其他地理信息增值服务。地理信息应用工程集成服务的产业活动包括:需求调查、系统设计、软硬件采购、系统开发集成和调试、用户培训、系统维护和更新。软件销售和运营服务的产业基本活动有:市场调研、市场宣传、软件销售和技术服务。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咨询和培训企业,咨询和培训活动大多由软件企业和系统集成服务企业无偿进行。其他

地理信息增值服务的内容较为广泛,大部分服务的产业活动和集成应用服务的产业活动相同。

2.地理信息产业链结构

地理信息产业活动从核心技术与数据资源,到工程应用,再到各种销售、咨询和信息服务,具有较长的产业链。随着产业的发展,地理信息产业链正逐渐向信息产业链延伸和渗透。

(1)产业上游:从地理信息产业内部来说,数据采集及其核心技术是产业的源头和上游。数据采集是地理信息产业的基础,也是产业链的基础环节。数据采集包括测量、遥感数据采集、卫星导航定位数据采集等。

地理信息技术也处于地理信息产业的上游位置。地理信息产业活动都围绕着地理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是地理信息技术产业化的结果。地理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是产业活动的起点,技术的产业化围绕着地理信息产品的生产、开发和应用进行。技术产业化的结果是商品化的地理信息产品和服务。因此,地理信息产业的商品生产是从技术到成果,由成果到产品,再由产品到商品的过程,地理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是产业的源头,对产业发展起决定作用。

(2)产业中游:地理信息工程应用位于产业的中游,是对上游提供的数据资源和技术成果的集成应用。在工程应用过程中,地理信息数据通过与其他各种专题属性数据进行集成,提升了数据的使用价值,增加了数据的附加值。另一方面,工程应用通过硬件、软件和数据的集成,促进了各种软硬件服务和技术服务的快速发展。目前,地理信息工程应用领域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如国土资源、生态环境、城市建设、房产、交通、铁道、统计、公安、紧急事务处理、经济规划、农业、林业、海洋、军事等等。地理信息工程在企业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如设施管理、电信资源管理、电力与通信管理等。地理信息工程应用处于产业中游,对上游数据生产和技术深化提供了需求驱动力,同时也为地理信息产业的深化发展提供了基础,开启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3)产业下游:地理信息服务位于产业的下游,包括在现有产品和技术基础上进行的各种营销服务、技术和软件的培训和咨询服务,以及数据服务等,是对产业上游和中游的拓展。地理信息具有非常强的渗透性,为许多其他IT分支提供空间信息资源与空间分析功能,如电子商务、LBS、室内导航、车载导航、手机导航、智能交通(ITS)等都是地理信息技术的拓展。地理信

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和深化了IT技术的应用。

随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的日益丰富,地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大,以及地理信息产业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应用层次的不断深入,地理信息产业的服务模式也越来越多。因此,地理信息服务为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扩展了地理信息产业链,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地理信息产业与测绘事业的关系

地理信息产业是现代测绘技术、信息技术和空间应用等交叉、渗透和融合的产物,因此,地理信息产业与测绘事业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1.测绘事业与地理信息产业互相交叉、密不可分

根据测绘工作性质,测绘事业可分为公益性测绘和经营性测绘两个组成部分。公益性测绘是非营利性测绘活动,属于社会公益事业的范畴。公益性测绘的核心是基础测绘。公益性测绘以社会效益为目标,以公益性测绘组织为主体,由政府主导,公共财政投入,面向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经营性测绘是营利性测绘活动,属于产业的范畴。经营性测绘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以企业为主体,由市场主导,面向用户提供特定服务,发挥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经营性测绘主要包括测绘工程服务、测绘中介服务等活动。地理信息产业既包括测绘事业中的经营性测绘内容,又包括其他事业中与地理信息相关的产业内容。

2.测绘事业与地理信息产业互为促进、共同发展

一方面,测绘事业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没有测绘作为基础,就不会有地理信息产业的兴起。主要表现为:测绘成果不但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信息资源,而且现代测绘技术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测绘标准也为地理信息产业制定应用标准提供了重要依据。

另一方面,地理信息产业是测绘事业的延伸和发展,并为测绘事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主要表现为: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为测绘成果的转化与增值提供了实现的途径,使测绘的作用得到延伸,并为测绘科技进步增添了强大的动力,为测绘事业开拓了更加广阔的服务领域和发展潜力。

(五)地理信息产业的基本特点

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技术创新为先导,技术发展牵引市场发

展,市场的发展与市场的需求又促进技术创新,不断循环上升。地理信息产业除具有其他高技术产业的广泛应用性、高增长性等普遍特点外,同时具有高集成性、高渗透性和安全关联性等特点。

1.高集成性

地理信息产业是多种高技术和多种资源的综合集成。地理信息产业不仅需要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卫星导航和现代测量技术等核心技术的支持,同时需要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众多技术的支持;不仅需要地形图数据、遥感和卫星导航数据的集成,还需要社会经济数据、各种专业数据,甚至多媒体数据的集成。因此,地理信息产业是现代测绘技术、信息技术和地理信息资源等综合集成的产物。在实际应用中,地理信息技术与网络、通信、CAD、多媒体等技术集成,形成综合解决方案,可以更为完善地解决实际问题。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数据库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信息系统的集成,可以大大拓展系统的功能。

2.高渗透性

地理信息作为一种基础信息,是信息系统和信息工程的重要信息源,可以应用于众多领域。而地理信息技术是对地理信息资源进行获取、处理和应用的技术,因此,以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信息资源为核心的地理信息产业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众多领域和产业,如地理信息及其技术应用已经渗透到政府决策、规划计划、环境监测、资源管理、地籍管理、房地产管理、卫生防疫、社会经济统计、人口计生、军事战略、公安指挥、反恐、紧急事务处理、基础设施管理、电信电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以及位置服务等方面,并渗透到汽车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

3.基础地理信息共享的依赖性

地理信息产业的应用涉及到不同区域、不同数据源、不同技术、不同领域和不同用户。由于现实地理空间的客观存在性,以及客观地物分布的时空物质性,导致这些不同行业的用户在解决同一空间尺度下的不同空间问题时,通常使用同一类型的基础地理信息。因此,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共享显得尤为重要。缺乏基础地理信息共享机制,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缩小地理信息产业市场,给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造成巨大制约。缺乏基础地理信息的共享体系,就很难发挥地理信息产业的最大效益,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

4.地理信息资源应用与保密的矛盾性

与其他产业不同,地理信息产业所需的地理信息资源,同时也是涉及国家安全的重要资源。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理信息产业越来越需要大比例尺、高精度、多时相、全要素的地理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地理信息,尤其是高精度的基础地理信息日益成为未来信息化战争争夺的重要资源。现代高科技战争,无论是战前情报的获取、分析和决策,还是打击过程中的指挥控制、目标的精确定位、武器的精确制导、战后的毁伤评估以及新一轮打击目标的确定,都与基础地理信息有着直接关系。信息化的现代战争对地理信息的争夺使地理信息资源成为事关国家安全的重要保密信息。因此,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理顺地理信息资源获取、共享与保密之间的关系。

二、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一)国际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国际地理信息产业市场现状

国际地理信息产业市场增长迅速。据美国HAL公司估计,2001年世界地理信息产业市场估计为240亿美元,并预计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地理信息产业的世界市场主要分布在北美和西欧市场。据加拿大统计,2000年美国和加拿大占据全球地理信息产业的43%,接近一半的市场,欧洲占31%,其次为亚洲和其他地区。拉丁美洲、东欧、中东和亚太地区新的地理信息产业市场也正在兴起。

美国在地理信息技术和市场方面居于全球领先地位。美国早在1972年就发射了第一颗陆地卫星(Landsat ),目前在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以及雷达数据获取和处理方面仍居世界领先。美国发射的商用卫星IKONOS和QuickBird,对地分辨率分别达1米和0.61米,标志着美国民用遥感已远远走在世界前列。美国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利用差分卫星导航技术,目前定位精度可达到厘米,甚至毫米级。美国在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领域独占鳌头,ESRI、Intergraph和MapInfo约占有全球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市场的60%。即使在加拿大与澳大利亚,仍然以应用美国软件为主。欧洲同时也是美国GIS软件的重要市场,如Intergraph公司1996年35%的收入来自于欧洲。

加拿大是世界上最早建成地理信息应用系统的国家,在地理信息产业方面的国际排名仅次于美国。加拿大在电子海图系统应用方面位居国际领先地

位。从全球地理信息系统领域来看,加拿大以其自然资源开发、市政规划、农业、农业地理和商业地理方面的专业开发和应用在世界各国享有声誉。加拿大还提供全球近25%的图像处理系统,提供了10%至15%的遥感产品和服务。全球和卫星数据地面接收站有关的电子设备一半由加拿大提供。此外,加拿大还为许多国际用户提供解决方案和服务。据报道,1998年加拿大国内地理信息产业产值超过20亿美元,从业人员达到22000余人。

欧洲的地理信息产业市场也相对活跃。德国、英国、荷兰和比利时是欧洲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几个典型国家,其中德国GIS市场在1995年占了欧洲市场的1/3,其次是英国。法国自1986年开始实施SPOT卫星计划,目前已经发射了SPOT系列卫星,最高空间分辨率已经达到2.5米,在卫星影像市场占有较高份额。

在地理信息数据方面,美国和加拿大都已建立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美国实行了完全开放的数据政策,地理信息数据产品的种类丰富,标准化程度较高,并已实现了网络服务。加拿大的数据产品也具有高度可获得性,数据格式的可操作性强。从地理信息数据的可获得性来看,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地理数据产业化应用和国家安全保密控制的巨大矛盾,在地理信息数据获取方面都有限制,只是限制的程度各不相同,地理信息数据的收费标准也各有差异。相对来说,美国具有更为开放的地理信息数据获取政策。

在地理信息产业市场,政府是许多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应用的主要部门和用户。Daratech公司在对近几年美国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进行调查时发现,政府部门(包括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和军事)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占全部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约50%。

商业化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咨询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多年历史,并逐渐成为地理信息系统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于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美国劳动部2004年曾指出,地理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并列为未来三大高劳动力就业市场。美国联邦政府在地理信息技术上的投资也在不断加大,仅2003年用于购买地理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花费就达50亿美元,占美国政府购买技术资源费用的2%。

据Daratech估计,全球地理信息系统市场的年均增长率为35%,2005年将形成5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另据权威部门预测,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市场在2005年将达到338亿美元,卫星导航市场在2008年之前将达到409亿美元。

2.国际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趋势

当前,国际地理信息产业主要呈现了以下发展趋势:

(1)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尤其是软件开发和基于网络的应用,将继续保持高增长率。卫星导航和遥感将在无线电子商务、其他商业应用和政府在线服务方面共同增长。

(2)政府投资一直在各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即使在全球经济和地区经济低迷的情况下,许多国家的政府仍不断增加在地理信息产业方面的投入,以期获得长远效益。

(3)地理信息技术R&D的比例将不断增长,政府、教育科研机构与公司间的技术融合将不断增强。地理信息技术人才的竞争将不断加剧,世界范围内的人才流动将更加活跃。

(4)地理信息产业中介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将不断体现和加强。加拿大和美国都成立了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专门组织,负责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联系。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这些组织在协调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促进产业发展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世界地理信息产业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一方面,地理信息产业在未来的全球发展中具有日益重要的战略地位,这种战略优势的争夺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地理信息产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的发展,大型企业的不断形成,大型IT公司的加入,将使地理信息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竞争的加剧和应用的集成化,将促使小公司的联合与合并。

(6)随着卫星导航技术、遥感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的不断推进,地理信息产业社会化应用的加强,咨询与服务业的比例将进一步提升。

(二)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征

1.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是国家整体信息化的结果,也是地理信息技术形成和发展的产物。地理信息技术作为综合性高技术,经历了技术跟踪、研究实验、应用示范和产业化的发展历程。

(1)技术跟踪与实验阶段

我国遥感技术的引进、跟踪和实验,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卫星导航应用则始于80年代末期。

20世纪70年代末期由中国科学院主持的腾冲遥感综合实验,是我国遥感技术研究起步的重要标志。20世纪80年代,多所大学成立了遥感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立了遥感技术与应用研究所。1981年成立了国家遥感中心,各地方也相继成立了专门的遥感机构,推动了我国部门和地方遥感技术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科学家王之卓、陈述彭等积极倡导发展地理信息系统,从而开创了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1981年,二滩水电站项目(分析和评估水库对环境的影响)被看作是我国第一个GIS。1984年,国家资源和环境信息系统规范报告(GIS蓝皮书)的出版成为GIS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具有示范和指导作用。80年代后期,国家启动了一系列地理信息系统重大科研和实验应用系统的建设,包括三北防护林生态信息系统、黄河下游险情预警信息系统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信息系统等,这些攻关项目取得了良好成果,达到了示范目的。在这期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成立了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门对地理信息系统以及遥感和卫星导航技术的理论和应用进行研究。

我国卫星导航技术的发展起步较晚。由于卫星导航技术与实验起源于美国,同时受到选择可用性(SA)民用政策和通信手段的限制,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前,我国对卫星导航的研究仍然停留在科研教学阶段。90年代以后开始引进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并开始应用于大地测量、汽车防盗、物流运输、监控等几个主要方面。一些企业开始投入这一领域,研究形成了一些产品,但这些产品还停留在实验产品的阶段,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的商品。

(2)研究发展与应用阶段

20世纪80年末期至90年代中期,我国遥感技术已经在测绘、国土、资源环境、海洋、气象、农业、城市规划、交通和大型工程中得以应用,但是在这个阶段的遥感应用仍然属于公益性事业,基本没有出现市场化运行。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始于测绘和资源环境两个领域。20世纪80年代,国家测绘局引进第一套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始建立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并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列为行业的主导技术或核心技术之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计委和有关部门启动了多项大型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在世界银行支持的项目中也有多项为地理信息系统项目,如“国家环境保护网络和信息系统”和“中国生态研究网络”两个项目,地理信息系统的投入高达数百万美元。

我国地理信息系统规模化应用最早出现在城市规划部门。20世纪90年代初期,广州市规划局启动了“广州市规划信息系统”,随后在海口、深圳等

城市的规划部门开展了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工作。国家建设部在推动城市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在有100个以上的城市已经启动或正在进行城市信息系统建设。同时,小城镇也开始规划和建立信息系统。随着大量地理信息系统的出现,地理信息系统的市场规模也在逐步扩大。

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21世纪初,是我国卫星导航技术研究发展和应用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随着美国GPS民用政策的逐步放宽,我国卫星导航技术和应用逐渐发展起来。2000年5月,美国关闭了选择可用性(SA)政策,使GPS用户的单机测量精度大大提高,许多民用系统,如车辆导航、野外定位等的应用迅速扩大。美国还增加了GPS民用频率,实施了精度增强计划,大大提高了高精度动态测量等的工作效率。此外,移动通信网络的通信瓶颈得到解决,导致卫星导航的应用越来越深入,卫星导航产品和技术越来越成熟。2000年,我国开始建设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标志着我国卫星导航技术正逐步走向成熟,为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3)产业形成和发展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得到了发展。在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计划中,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作为重中之重项目得到支持和发展,相继有数家公司进行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平台的研发,并较快地进入市场。经过数年的努力,一批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已初具规模,并在应用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统计,到2000年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市场份额已达到29%。据国家遥感中心评估,2000年仅主要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销售和技术服务产值已为2.5亿元,带动产业达13亿元。1997年,国家科技部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全国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应用工作会议,来自全国各省市的专业人士和政府官员第一次商讨了我国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与产业化工作。这次会议是我国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标志。到目前,我国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有了长足发展,一批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和应用软件相继涌现,一支地理信息系统人才队伍形成,大量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的专业公司创立, 地理信息系统已经在土地、交通、国防、设施管理、电力、农业、林业、电信、商业、旅游,以及大众服务行业和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产业逐步形成。

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明显快于其他产业,据估计今后数年内仍然可能以超过26%的年平均增长率向前发展。我国已将卫星导航产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卫星导航应用作为重点项目列入“十五”规划;科技部结合智能交通系

统将卫星导航应用列入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科技部将卫星导航定位列为6个高科技产业化的重点领域之一。2002年,国家发改委组织实施了卫星导航应用高科技产业化专项,主要目标:一是基本构建起我国卫星导航产品研发制造,系统标准规范和信息综合服务三大体系,为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突破若干核心技术,加快应用产品的产业化,为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及物质基础;三是建设一批卫星导航应用示范工程,初步形成卫星导航应用的产业规模。

近几年来,在“数字中国”和“数字城市”的推波助澜下,我国各个领域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在进行地理信息相关的应用系统集成与建设。卫星导航应用与服务也是地理信息集成应用的另一个亮点,一直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从2003年的卫星导航应用产品的结构来看,运营服务、软件、系统集成等增值服务占了50%左右的市场份额。此外,基于位置服务(LBS)、与网络相关的集成服务也呈现出明显的增长势头。

据统计,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专门从事地理信息产业相关的企业(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导航公司)超过2000家,并且每年至少有100家的专业公司在全国各地成立,还有一些大型IT企业也设立了地理信息系统或者卫星导航事业部。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市场需求日渐清晰并不断扩大,企业数量和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和提升。

2.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企业规模和市场总体规模仍比较小,没有形成完整的生产销售体系,产业结构也有待调整和完善。此外,在数据资源应用、组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与发达国家比较还存在很大差距。

(1)地理信息数据是制约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瓶颈

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地理信息数据的生产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保密制度的限制,存在着生产和需求之间的巨大矛盾。尽管我国地理数据的生产已经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但数据产品在可获得性、数据质量和数据更新等方面,与实际应用需求仍存在着较大差距。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数据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从地理信息应用的角度,随着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出现,系统开发已经不再是地理信息应用的难点,而数据越来越成为决定应用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地理信息应用越来越需要“多层

次、深加工、多时态、快速度、多形式、多精度“的信息及服务,需要更加快捷的更新和维护,海量的存储,快速的检索和查询,完善的服务和高效的管理。

我国地理数据在共享机制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目前,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还没有实现社会化共享,许多需要数据的部门和企业还无法共享获得。共享机制的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产业的发展。

(2)原创性地理信息技术储备不足

我国地理信息技术不仅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十分明显,而且相对于我国高速发展的地理信息产业来说,储备也明显不足。我国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一直处于对发达国家的技术跟踪和追赶的状态,一些核心和关键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缺乏自主的大型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空间数据库管理软件、遥感影像处理软件等,三维动态技术,空间分析模型等地理信息系统的许多技术还有待提高和发展。遥感方面,我国目前卫星遥感数据90%以上来自美、法、加等国的遥感卫星。多波段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高光谱分辨率卫星、全天候的雷达卫星数据尚属空白。在卫星导航领域,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应用仍然以美国的GPS为核心,至少95%以上的市场建立在GPS卫星系统之上,而且这种情况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因此,相对于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巨大需求和潜力来说,地理信息技术作为产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资源显得严重不足。技术储备的不足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地理信息产业的生产方式、产品质量、产业结构和用户需求。

(3)企业规模较小,经营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企业是产业的主体。目前,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企业的总体规模较小。据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国家遥感中心和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2003年的初步调查,我国具有从事地理信息业务的公司不少于2000家。此外,还有数百家属于国家行政编制的遥感中心、信息中心和测绘事业单位从事和参与地理信息产业。但是,企业总体规模比较小,从业人数较少,龙头企业还没有真正形成,利润较低,生存周期较短,投资风险较大。

此外,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主体的组成成分较为复杂,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还存在着无序甚至恶性竞争的现象。企业的管理还未引入现代企业制度,普遍缺乏竞争力,管理经验欠缺,市场拓展意识不强。企业内部管理缺乏专门的管理人员,大多由技术人员进行管理,不少企业的市场意识相对淡漠。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缺乏有经验的经营管理人才,缺乏长期的经营战略。

(三)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正在进入一个新型的信息社会和空间应用时代。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信息资源的市场需求旺盛,这正是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我国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与通信设施的提升,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政策环境的改善,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也将在此基础上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1.市场需求越来越成为产业发展的引擎

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正在由技术牵引逐步发展成为市场牵引,市场逐步成为产业发展的真正动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制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我国的地理信息产业市场也将越来越规范,需求将成为产业发展的引擎。

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市场的三大主体——政府、企业和公众,对地理信息及应用服务的需求在日益增长。地理信息越来越成为政府管理与决策的重要信息,电子政务建设已成为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内容,巨大的政府需求将成为推动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交通、电力、电信等大型企业基础设施管理对地理信息技术与数据资源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大。公众信息服务方面,位置服务、汽车导航、教育、娱乐、咨询等信息服务业正在启动,极具前景。我国现有8000万互联网用户、3亿固定电话用户和3亿移动电话用户,公众地理信息服务将具有全球最大的市场。

2.关键技术创新将促进产业跨越式发展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卫星导航技术与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其他技术集成发展,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以及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这是地理信息技术的一次新变革,必将导致地理信息产业的巨大飞跃。地理信息的应用也将从传统的专业应用走向越来越多的个人用户,从而使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模式发生变革,极大地拓展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空间。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和遥感资源的网络化已经成为国际对地观测的重要方向,美国和俄罗斯等国的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也一直是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跟踪的目标。自主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的发展与产业化将不仅为地理信息产业提供了丰富的遥感数据资源,也必将推动我国地理信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3.大型企业的形成与主导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地理信息产业的主体是各类从事地理信息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的专业企业。目前我国有从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导航软件开发、应用集成和数据采集等的专业公司约2000家,但是还没有形成大型产业集团。尽管有一些大型IT企业进入地理信息产业市场,从事地理信息相关业务,但是没有形成主导业务。目前,我国比较大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地理信息采集和导航领域。根据产业发展的规律,我国大型地理信息企业的形成是必然趋势,经过5-10年的发展,我国将有一批大型地理信息技术企业形成,成为产业的龙头。

4.基于位置的服务将成为地理信息产业的一个高速增长点

据有关部门预测,至2010年,我国的汽车产量有可能达到1000万辆,其中至少有20%的车辆要配置卫星导航仪(或车辆信息系统),则数量为200万辆,若每辆车的地理信息产品价值为500元的话,总产值为10亿元。届时,全国手机用户达5亿个,其中50%为具有卫星导航功能的定位手机,则每年定位手机更新量平均为5000万台,每台定位手机中的地理信息产品贡献以100元计,则年产值将达50亿元。因此,导航定位服务将成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一个高速增长点。

三、地理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地理信息产业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基础测绘保障服务能力的提高,大大拓宽测绘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领域,而且对于推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还对众多经济领域具有辐射和“倍增器”作用。

(一)地理信息产业是现代服务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1.地理信息产业是一个高速增长的产业

进入21世纪以来,地理信息产业表现出高增长率特点和强劲的增长势头。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及时、有效地吸收了新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的成果,因此,地理信息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高于其他产业的技术进步率和较高的要素生产率,通过知识和技术的更新可以获得高速增长和巨大效益。

地理信息产业的高增长率将使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也将越来越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从国际国内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地理信息产业的年增长率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率,据统计,国外地理信息产业产值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5%,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年增长率超过20%,这一增长趋势将继续保持较长时间。

21世纪,巨大的市场潜力将继续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地理信息无处不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在现实空间中进行。随着社会生产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采用信息化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是必然趋势,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和服务也将日益在各行各业中渗透,地理信息产业具有无限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前景。同时,地理信息技术与其他技术相互集成,也极大地拓展了地理信息产业的应用领域,基于位置服务(LBS)和卫星导航应用等都将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空间的扩展,必将有力地促进新一轮的经济增长。

2.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和促进许多相关产业的增长

地理信息产业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增长有着广泛的影响,在整个产业链条中推动和诱导前后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产业关联度大于1:10。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空间将得到更大的扩充,并将进一步带动众多相关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地理信息产业的产业链较长,产品较多,服务范围也很广。从价值体系看,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在上游将直接影响各种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产品、测绘仪器等设备的生产和制造,以及各种系统软件和工具软件产业的发展,下游将影响到各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服务。因此,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将同时给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需求或供给,为众多产业的发展带来契机。

此外,地理信息产业环节众多,需要大量、多层次的人才保障。既需要为数众多的数据获取和数据处理人才,又需要技术研究、软件开发、系统设计人才,还需要各种管理和营销人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地理信息服务也向各行业提出了广泛的人才需求。因此,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在客观上可以吸纳众多劳动力,从而对于增加就业机会发挥重要作用。

(二)地理信息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技术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大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五大统筹无一不与地理信息技术有关。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决策,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地理信息技术作为支撑技术。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之一就是要求政府更加重视对经济社会事务的宏观调控与合理布局,更加注重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对战略性产业的重点支持。科学发展需要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分析与决策支持的重要手段。

地理信息技术已经进入我国政府管理部门,在管理和规划中发挥积极作用。国土、林业、水利、农业、环保、铁路、交通和民政等众多政府管理部门都需要利用地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决策和管理手段,一些部门已经建立基础性和专业性地理信息数据库,并成为业务运行系统,在管理与决策中发挥作用,因此,地理信息技术将成为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地理信息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较少,对环境的影响也甚小。同时,地理信息产业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了重要手段,为环境监控和保护提供了实时工具,从而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解决方案。

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总体战略思想是政策引导、技术创新、整合资源、拓展市场。完善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是产业健康发展的保证,是构建地理信息产业技术体系、实现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前提。创新地理信息技术,建立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理信息技术体系,是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力。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是实现地理信息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基础。拓展地理信息产业市场,充分发挥地理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

五、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总体目标

建立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市场有序的地理信息产业体系,在产业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产业规模效益明显,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地理信息产业企业集团,地理信息产

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扩大就业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阶段目标

1.到2010年的阶段目标

到2010年,地理信息产业的信息市场、产品市场、技术市场和劳务市场等初步形成,产业结构比较合理,地理信息产业成为现代服务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全行业所需求的主要软件的国产化程度达到50%以上。地理信息产业年总产值达到800亿元。

2.到2020年的阶段目标

到2020年,建立以测量业、地图出版业、导航定位业、遥感业、地理信息系统业等为主体的、较为完善的地理信息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规模经济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地理信息产业企业集团,地理信息产品种类和数量基本满足社会需求,全行业所需求的主要软件的国产化程度达到80%以上,地理信息产业年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

六、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规划地理信息产业优先发展领域

我国地理信息技术基础相对薄弱,必须大力发展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地理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理信息技术体系,加强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加快地理信息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和集成,拓展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信息资源的应用空间。根据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要求,结合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必须在地理信息产业的信息资源、核心技术和标准化等领域实现优先发展。

1.地理信息标准

发展产业,标准先行。标准化应首先作为地理信息产业的优先发展领域。标准化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产业化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产业效益和深化应用的保证。标准化工作是高技术产业的制高点,是实现规模化产业的前提。标准之争,实为产业之争。地理信息产业的标准化包括软件

标准化、数据标准化等,其中数据标准化是核心。建立地理信息标准机构,组织和联合科学界和企业界,研究和制定地理信息技术与产业标准规划,建立国家地理信息标准化体系,研制行业和区域地理信息标准,是地理信息产业化和社会化的必由之路。

2.卫星导航定位技术

导航定位业是地理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部分。要在继续发展连续运行的GPS跟踪站和兼容多国卫星信号的差分基准站,建设数据处理中心和信息发播系统的基础上,实现向社会提供卫星动态定位和导航服务。重点研究卫星导航芯片技术、数据的接收、处理和转换以及网上数据分发等技术,大力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导航定位技术,建立自主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同时,积极参与欧洲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及其他国际导航计划,掌握这一前沿科技领域的最新科技动态,吸取国外开发导航定位系统的经验和教训,为发展我国自主的特别是民用领域的导航定位系统提供管理和技术支持。

3.航空航天遥感技术

航空航天遥感是地理信息资源获取的基本技术和基础手段,必须大力发展遥感技术与系统。尽快研究与开发高分辨率遥感新型传感器系统,研究、设计、发射我国自主的高分辨率遥感测绘卫星和小卫星对地观测系统,建立并形成卫星图像数据接收、处理、应用开发的产业化能力,形成机星地一体化的高分辨率航天遥感数据获取体系。要加快改进现有的航空摄影技术,大力研究并采用以激光测距系统,激光成像雷达,双天线SAR系统,数字摄像机和GPS/INS为主体的机载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发展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自动处理技术、定量化遥感信息处理技术等。

4.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是地理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和主要组成部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是地理信息产业服务社会最直接的体现,具有十分巨大的发展潜力。要优先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动态、多维、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发展地理信息数据的综合分析应用和知识挖掘技术、地理信息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研究建立地理信息数据的自动转换标准和其相应的软件系统,开发地理信息数据的处理、加工、集成、存储、管理、访问、分发、服务一系列的硬、软件技术装备等。

5.地理信息数据资源

地理信息数据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资源,在地理信息产业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目前制约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瓶颈。要实现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大政府投入,重点进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生产和更新,建立测绘、城建、交通、民政和统计等部门公益性地理信息的共享机制,加强产业化应用所需要的公益性、基础性地理信息数据的生产和整合,实现地理信息数据资源的社会化利用。

(二)建设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重点工程

根据对地理信息产业的总体分析,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在不断完善市场体制、制定有关政策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一些基础性、引导性和示范性工程。

1.地理信息产业标准体系建设

地理信息标准化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高产业效益和深化应用的保证。标准化工作是高技术产业的制高点,也是实现规模化产业的前提。建立地理信息标准机构,组织和联合科学界和企业界,建立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是地理信息标准化建设的重要举措,该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制定地理信息产业标准规划;研制国家地理信息标准化体系;研制地理信息共享机制与安全机制;研制地理信息产业相关标准与规范(包括软件、工程、集成等方面的标准与规范)。

建立地理信息技术与产业标准化体系可以先从建设城市地址编码体系与示范工程着手,选择1-2个全国省会大城市、3-5个地级中等城市为试点,对城市地址信息进行标准化研究,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地址编码规范。

2.地理信息产业技术平台建设

建立地理信息产业技术平台,发展地理信息核心技术和软件。我国地理信息产业长期依赖进口软件的局面已经打破。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地理信息类软件将迅速发展,我国必须加快研究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图像处理和卫星导航定位等技术平台,维护数据安全和确保我国产业利益。主要包括:发展数字航空摄影平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图形处理和卫星导航定位等基础软件、专业软件和嵌入式软件以及它们的集成应用系统,促进地理信息技术与其他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推动我国地理

信息工程建设、地理信息软件的出口和承接国际地理信息工程等。

3.地理信息服务示范工程建设

地理信息服务是以互联网和电信等手段向公众提供地理信息。地理信息服务在未来的信息化过程中市场潜力巨大,将是地理信息产业的新亮点。推动和扶植地理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为大众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服务,是实现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措施。地理信息服务的发展可以带动地理信息产业其他业务的快速发展,具有产业牵引作用,因此地理信息服务在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通过建设地理信息服务示范工程,推动全国性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的建立,在地理信息平台上整合各种与位置有关的信息和多方面的服务,面向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各种地理信息服务。主要包括:研究地理信息服务的价值链,研究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在公众信息服务平台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总体设计、技术路线、服务模式和运营模式,重点建设地理信息增值服务示范工程,如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基于位置服务、智能交通系统和车载导航以及室内定位等方面的示范工程。

(三)建立地理信息产业统计指标体系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积极加强地理信息产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建设,逐步健全地理信息产业的指标体系是进行产业统计、指导产业发展和进行产业规划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至今,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代表性产业要素和可测度仍未确定,研究和建立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统计体系,对于进行地理信息产业的统计、评估和预测有着深刻影响,有利于制定地理信息产业政策,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七、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推动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全局出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对制约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等进行重大调整和改革。

(一)加强国家对地理信息产业的宏观调控

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必须加强对地理信息产业的扶持和宏观协调。

(1)制定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政策。政策是调控产业的主要措施,要以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为目标,对市场准入、行业资质、产业投资、工程定价、信息安全、产权保护、质量监督、技术与标准化、优先发展领域等一系列问题作出政策规定,与此同时,加强地理信息产业相关规划的制定,积极推动和引导地理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

(2)制定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税收、信贷和融资优惠政策。有关政府部门已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关于鼓励高新技术发展的政策,许多政策适合于地理信息产业,还应尽快制定鼓励地理信息产业内容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同时,要大力发展地理信息产业的咨询和中介机构,全面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成立地理信息产业促进会,使其成为政府与产业界联系的纽带,组织实施产业计划,协调企业与市场的关系。

(3)加大国家对地理信息产业的基础投资,建立良好的投资引导机制。加大国家和地方财政对产业的引导性投入,是政府对产业引导的重要环节。应该建立必要的投入和投资机制,以推动技术创新和扶持企业发展。此外,持续设立专项,支持具有引导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的地理信息产业项目,也是引导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创建良好的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市场环境

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培育我国良好的地理信息产业市场环境需要加快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管理和引导,规范市场行为,使企业在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下发展。目前,在我国从事地理信息产品生产和加工的众多单位中,尚有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等,使得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难度加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理信息产业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因此,要创建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必须加快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严格规范公益性事业单位和经营性事业单位的市场准入。对于国家支持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在加大国家投入力度的同时,规定不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对于经营性事业单位,应在改制为企业法人后,方允许参与市场运作。

(三)建立和健全地理信息产业法规体系

地理信息产业的数据采集必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的规定,企业在生产和运营过程中还需遵守相关的法律。但对于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来说,由于地理信息数据的特殊性,还需要制定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地理

信息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地理信息安全保护法、地理信息共享法、地理信息市场监督管理条例、地理信息数据网络登载传播管理办法等。此外,还应加强从事地理信息技术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和咨询服务的资质和认证管理,规范地理信息产业企业的发展。

(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培育外向型地理信息产业企业群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市场带动和政府的扶植下,在今后5-10年之内我国将形成一批地理信息产业的强势企业,在软件开发,数据库建设和系统开发等方面,营造一批在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群体。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扶植一批外向型地理信息产业相关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推动地理信息软件出口,承接国际地理信息工程和服务,大力推进地理信息产业相关企业国际化。

(五)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地理信息产业人才队伍

培养和造就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人才,建设高素质的产业队伍,是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并保持其可持续增长的根本保证。我国高等学校已经具备了培养地理信息技术人才的雄厚实力,目前已经有100多所大学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等相关专业,今后重点需要培养和造就地理信息产业的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培养系统运行和管理人才,以及外向型人才,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高速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相关内容

  • 2016年电子信息产业园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园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 前景分析报告(2016-2022年) 报告编号:1678913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 ...

  • 2016年电子信息产业园区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园区行业调查分析及发 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2022年) 报告编号:1603A81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 ...

  • 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分析
  • 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分析 夏勇 李艳 2011-12-1 10:53:23 来源:<中国信息界>2011年第08期 摘要: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柱性.先导性产业,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引擎.本文关注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利用计量分析方法和波 ...

  • 陕西信息产业发展模式选择及实现路径
  • 陕西信息产业发展模式选择及实现路径1 张鸿 摘要:本文在比较国内外信息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陕西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陕西信息产业分两步走的创新发展思路及根据陕西信息化发展水平,陕西信息产业的发展应主要选择三梯度发展与中心推动两种具体发展模式,并提出了陕西信息产业发展 ...

  • 河北省信息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 河北省信息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概要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由信息产业大国转入强国建设的重要起步期.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充满机遇与挑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振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加快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强无线电管理 ...

  • 信息产业发展
  • 信息产业是个古老的行业, 同时它又因时代的变迁和技术的发展体现着不同的内涵, 信息产业发展与演进的历程充分体现了信息产业的这一特点.在人类诞生之初, 人依靠手势.眼神传递信息, 依靠"结草记事"进行交流.语言的形成为人类信息交流提供了基础, 文字的出现使信息活动逐渐加强.信息产业 ...

  • 浅析信息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促进作用及对我国的启示_V4
  • 浅析信息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促进作用 及对我国的启示 姜敏 ( 单位.地址.邮编,6号宋体,居中如: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00) 摘 要:信息技术产业是 21 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各国抢占科技经济制高点的战略性产业.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平均每年以30 ...

  •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摘 要: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电子信息产业作为知识密集.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受到冲击最大,如何从金融危机中走出困境,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各国政府实施了各自的应对措施.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发展方向应从电子信息产业大国向电子信息产业强国转变, ...

  • 电子信息大类
  • 电子信息大类 一.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国进行了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以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出现了大量的人才需求,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快速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的大扩招,特别是以行业为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