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资金审计风险关键控制点分析

货币资金审计风险关键控制点分析

作者:王金龙

来源:《财会通讯》2013年第07期

一、引言

货币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必不可少的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它具有支付和流通手段等职能,涉及到整个经济业务循环,频繁发生收付,必然体现了对其控制的复杂性。主要表现有四个方面。一是货币资金犹如企业“生命体”中的血液。货币资金是现金流的主要表现形式,它好比“生命体”中的血液,若资金流中断,则企业“生命体”特征就会结束,因而,货币资金是企业的生命;二是货币资金本身的支付和流通职能极易造成舞弊。在货币资金运动过程中,货币资金作为金钱所拥有的“魅力”是最吸引人的,人们往往对其具有强烈的占有欲望,这是造成舞弊的最根本原因;三是增加了对货币资金完整性、存在性和真实性认定的难度。由于货币资金的收付较频繁,容易出现错、漏等情况,比其他资产更容易被盗窃、挪用和贪污,它往往成为不法分子进行舞弊的首选对象。企业发生的各种舞弊现象也主要涉及到货币资金,这就大大增加了对货币资金控制难度,增加了审计风险;四是货币资金项目与其他项目的相关性。这主要体现在货币资金和筹资与投资循环、购货与付款循环、生产循环、销售与收款循环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资金循环对应关系。因此,审计人员必须加强对货币资金的风险测试和控制,在复杂的控制体系中,探寻货币资金关键控制点,对降低审计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货币资金关键控制点应实现的目标

关键控制点是指能够控制并使某一货币资金业务受某一因素的危害得到预防、消除或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某一点、某一步骤或程序。如果没有这些关键控制点,业务处理过程很可能出现错弊,达不到既定的控制目标。对货币资金关键控制点而言,应达到以下控制目标。

(一)保证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正确性 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正确性是指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已恰当记录。正确性是关键控制点所达到的最基本的要求,具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按照货币资金管理要求办理货币资金收付业务,正确计算和准确收支货币资金金额,做到如数收付。另一方面,企业不得提前或推迟入账,或不按货币资金收付顺序记账,使货币资金反映不正确的情况。同时,账薄同凭证内容、金额要一致,账务处理要正确。

(二)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企业为确保其安全,应建立和实施严密的保管措施,严格执行库存限额制度和票据、章印的保管制度,做到日日盘点现金,超过限额的部分及时送存银行,防止遭受丢失、盗窃和挪用等不安全情况,保证货币资金所有的事项均已记录,不存在任何遗漏,主要包括各种收支及欠款回收业务是否均已按规定计入有关账户。同时,通过检查销售、采购业务或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的收回和归还情况,或余额截止日后入账的收入和支出,查找未入账的货币资金。因此,企业通过对关键控制点的把握,达到对企业货币资金安全性和完整性的认定。

(三)保证货币资金记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货币资金往往是舞弊者最终所要得到的财产,舞弊者可以通过伪造、编造货币资金业务套取资金。真实性是指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计量、确计、记录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计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和其他相关会计信息。可靠性是指信息使用者在利用货币资金信息进行决策时完全可以信赖所提供的信息。只有当货币资金信息能够真实的反映它所反映的内容,不偏不倚地表现货币资金实际情况,才能认为是具有可靠性的。一个良好的关键控制点能够控制货币资金业务的真实发生,并能控制与其发生是否相关,从而达到货币资金真实性和可靠性的认定。

(四)保证货币资金的合法性和及时性 合法性在于控制企业对货币资金取得、使用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手续是否齐备。企业货币资金的保管和收付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如:妥善保管结算票据,专用印鉴和支票,及时办理支票挂失,严禁出租出借银行账户和转账支票,严格按不同结算方式的使用范围和结算程序,及时办理结算手续,避免逾期、误期拒付、透支存款以及结算方式不当等,从而保证货币资金业务的及时处理和合法性。因此,企业通过对货币资金关键控制点的控制,可以达到对货币资金合法性和及时性的认定。

三、货币资金关键控制点探寻方法

审计人员探寻货币资金关键控制点的方法主要采用符合性和实质性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在测试过程中应注重科学性和合理性。

(一)货币资金符合性测试 为防范货币资金的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应首先对货币资金进行符合性测试,主要是对货币资金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测试。结合货币资金的特点,审计人员进行符合性测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了解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是否建立健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询问、观察、检查和重新执行等手段收集必要的资料,主要包括:货币资金的收支是否按规定的程序和权限办理;是否存在出租、出借银行账户的情况;是否存在与被审计单位经营无关的款项收支情况;出纳与会计的职责是否严格分离;库存现金、空白支票是否妥善保管;是否定期盘点、核对;是否定期取得银行对账单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否建立库存限额制度,超过限额的资金是否及时送存银行等;另一方面是了解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执行。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建立健全了并不等于就起到应有的相互牵制、相互制约,防止舞弊的作用。如果内部控制建立健全,但没有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就如同虚设。只有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才能起到应有的制约和促进作用。对于货币资金来讲,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更为重要,审计人员应选择适当类型的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保证,尤其是仅实施实质性程序无法或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时,审计人员应当获取有关控制运行有效的更高保证水平的审计证据。如:检查收付业务凭证中是否有经办人的签字;是否盖有收付讫字样;是否有复核人员签字;是否有领导的批准和签字;是否有出纳和会计人员的签字,出纳和会计是否为同一人等。当审计人员通过询问和观察程序不足以测试此类运行控制的有效性时,还需要检查能够证明此类控制有效运行的文件和其他会计资料,以获取更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货币资金审计风险关键控制点分析

作者:王金龙

来源:《财会通讯》2013年第07期

一、引言

货币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必不可少的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它具有支付和流通手段等职能,涉及到整个经济业务循环,频繁发生收付,必然体现了对其控制的复杂性。主要表现有四个方面。一是货币资金犹如企业“生命体”中的血液。货币资金是现金流的主要表现形式,它好比“生命体”中的血液,若资金流中断,则企业“生命体”特征就会结束,因而,货币资金是企业的生命;二是货币资金本身的支付和流通职能极易造成舞弊。在货币资金运动过程中,货币资金作为金钱所拥有的“魅力”是最吸引人的,人们往往对其具有强烈的占有欲望,这是造成舞弊的最根本原因;三是增加了对货币资金完整性、存在性和真实性认定的难度。由于货币资金的收付较频繁,容易出现错、漏等情况,比其他资产更容易被盗窃、挪用和贪污,它往往成为不法分子进行舞弊的首选对象。企业发生的各种舞弊现象也主要涉及到货币资金,这就大大增加了对货币资金控制难度,增加了审计风险;四是货币资金项目与其他项目的相关性。这主要体现在货币资金和筹资与投资循环、购货与付款循环、生产循环、销售与收款循环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资金循环对应关系。因此,审计人员必须加强对货币资金的风险测试和控制,在复杂的控制体系中,探寻货币资金关键控制点,对降低审计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货币资金关键控制点应实现的目标

关键控制点是指能够控制并使某一货币资金业务受某一因素的危害得到预防、消除或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某一点、某一步骤或程序。如果没有这些关键控制点,业务处理过程很可能出现错弊,达不到既定的控制目标。对货币资金关键控制点而言,应达到以下控制目标。

(一)保证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正确性 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正确性是指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已恰当记录。正确性是关键控制点所达到的最基本的要求,具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按照货币资金管理要求办理货币资金收付业务,正确计算和准确收支货币资金金额,做到如数收付。另一方面,企业不得提前或推迟入账,或不按货币资金收付顺序记账,使货币资金反映不正确的情况。同时,账薄同凭证内容、金额要一致,账务处理要正确。

(二)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企业为确保其安全,应建立和实施严密的保管措施,严格执行库存限额制度和票据、章印的保管制度,做到日日盘点现金,超过限额的部分及时送存银行,防止遭受丢失、盗窃和挪用等不安全情况,保证货币资金所有的事项均已记录,不存在任何遗漏,主要包括各种收支及欠款回收业务是否均已按规定计入有关账户。同时,通过检查销售、采购业务或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的收回和归还情况,或余额截止日后入账的收入和支出,查找未入账的货币资金。因此,企业通过对关键控制点的把握,达到对企业货币资金安全性和完整性的认定。

(三)保证货币资金记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货币资金往往是舞弊者最终所要得到的财产,舞弊者可以通过伪造、编造货币资金业务套取资金。真实性是指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计量、确计、记录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计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和其他相关会计信息。可靠性是指信息使用者在利用货币资金信息进行决策时完全可以信赖所提供的信息。只有当货币资金信息能够真实的反映它所反映的内容,不偏不倚地表现货币资金实际情况,才能认为是具有可靠性的。一个良好的关键控制点能够控制货币资金业务的真实发生,并能控制与其发生是否相关,从而达到货币资金真实性和可靠性的认定。

(四)保证货币资金的合法性和及时性 合法性在于控制企业对货币资金取得、使用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手续是否齐备。企业货币资金的保管和收付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如:妥善保管结算票据,专用印鉴和支票,及时办理支票挂失,严禁出租出借银行账户和转账支票,严格按不同结算方式的使用范围和结算程序,及时办理结算手续,避免逾期、误期拒付、透支存款以及结算方式不当等,从而保证货币资金业务的及时处理和合法性。因此,企业通过对货币资金关键控制点的控制,可以达到对货币资金合法性和及时性的认定。

三、货币资金关键控制点探寻方法

审计人员探寻货币资金关键控制点的方法主要采用符合性和实质性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在测试过程中应注重科学性和合理性。

(一)货币资金符合性测试 为防范货币资金的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应首先对货币资金进行符合性测试,主要是对货币资金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测试。结合货币资金的特点,审计人员进行符合性测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了解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是否建立健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询问、观察、检查和重新执行等手段收集必要的资料,主要包括:货币资金的收支是否按规定的程序和权限办理;是否存在出租、出借银行账户的情况;是否存在与被审计单位经营无关的款项收支情况;出纳与会计的职责是否严格分离;库存现金、空白支票是否妥善保管;是否定期盘点、核对;是否定期取得银行对账单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否建立库存限额制度,超过限额的资金是否及时送存银行等;另一方面是了解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执行。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建立健全了并不等于就起到应有的相互牵制、相互制约,防止舞弊的作用。如果内部控制建立健全,但没有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就如同虚设。只有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才能起到应有的制约和促进作用。对于货币资金来讲,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更为重要,审计人员应选择适当类型的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保证,尤其是仅实施实质性程序无法或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时,审计人员应当获取有关控制运行有效的更高保证水平的审计证据。如:检查收付业务凭证中是否有经办人的签字;是否盖有收付讫字样;是否有复核人员签字;是否有领导的批准和签字;是否有出纳和会计人员的签字,出纳和会计是否为同一人等。当审计人员通过询问和观察程序不足以测试此类运行控制的有效性时,还需要检查能够证明此类控制有效运行的文件和其他会计资料,以获取更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相关内容

  • 内部控制概念要素原则方法
  •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的各级管理层,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和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利用单位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是用来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 ...

  • 企业资金流内部控制探析
  • 资金链是指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基本循环资金链条,它是现金--资产--现金的循环与增值过程,企业要想得到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保持这个循环的良性运转.资金链不仅对企业自身有极大影响,同时它对社会正常运转有着重要作用.如果资金链不能保持良性循环,影响的不仅仅是相关企业,还会威胁到银行等金融系统的 ...

  • 会计专业学士毕业论文.
  •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风险管理下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探析 院 系: 会计学院 专 业: 会计学 学 号:姓 名: * * 指导教师: 张晓艳 2016年 6月 摘要 由于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上升,大环境发生了改变,这导致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然而机遇与风险是同时存在的,如何更好地发展下去,更需要 ...

  • 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
  • 摘 要 资金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主动脉,其高流动性可以为企业转换为其他任何类型的资产,也易引发贪污.诈骗.挪用等违法乱纪的行为.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加强企业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完整.正常运转与合理使用,减少和避免损失的产生. 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也是国外发达国家的 ...

  • 如何开展货币资金舞弊审计
  • 作者:李春华    2007-6-22 11:21:33      来源:当阳市审计局 货币资金是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最高的资产,一些舞弊.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都与货币资金有密切关系,因而货币资金的审计风险相对较高.尽管在实务中对货币资金审计都很重视,但由于传统的审计方式主要是核对银行对账单与银行存款 ...

  • 货币资金审计的重要性及审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 财 会 审计 货币资金审计的重要性及审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冯 英 沈阳公信 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辽 宁 沈阳 l0 2 0] 1笔者 在会计 师事务所工作多年. 货币资金在审计中往往被视 发现 作 比较容易的项 目, 常会 因为货币资金审计程序不到位而无法发现 常 存在 的重 大问题, 造成审计 ...

  •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分析与研究
  • 毕 业 论 文 专业 学生姓名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盐城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2014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分析与研究 摘 要:进入20世纪之后,蒙哥马利提出的内部控制便随着企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而逐渐被广泛的采用.在2002年出台的SOX法案,则更是反映了企业在内部管理.控制方面急 ...

  • 浅议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各层次.各环节整体科学高效的管理控制制度的有机体系,是由一系列控制政策和程序所组成的系统.目的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的运行,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及时防止和纠正错误与弊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经营运作信息的及时准确.它是通过企业内部高层管 ...

  • 审计师14大纲
  • 审计专业技术初.中级资格考试大纲 科目一审计专业相关知识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基础 一.概论 (一)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1.掌握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公共物品.外部性.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及其对经济资源配置的影响 2.熟悉政府对市场失灵相应的干预手段 3.了解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阶段 4.了解宏观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