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远行客

  和舍友逛街看到带喷头的塑料小瓶子,白色纹路上描着鸟语花香,突然就好想哭,不带一丝矫情地、扎扎实实地想。   那些隔着八百多公里的记忆纷至沓来,鲜活异常。那些夏天炎热的午后,年轻不安的心跟着空气一起躁动,有才的姑娘用各种办法降温:学洒水车穿梭教室把水泼在地上,一边喊着“小心啦让一让”,一边使劲按着带喷头的小瓶子,在寡淡的空气中喷出一道道彩虹。   好像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其实也没过多长时间。   不是上一秒还在怒刷厚厚的文综练习册,还在抱怨老师自作主张不给我们放元旦假,还在为了一个问题而争论不休吗?不是上一秒还在呼朋引伴地去厕所,还在翘晚自习往小卖部跑,还在比谁把橙子削得更好看吗?怎么一眨眼就成了这样?   最初发这条“说说”的姑娘现在在北京学韩语,没事就爱把要求背诵的课文截图发到群里,嚷嚷着“闲着没作业的都来和我一起背”,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隔行如隔山,从前小瞧了的真理现在结结实实地给了我们一棒,大批理工男凑群扎堆讨论壮哉我大“工图”的世界我压根没有进去的奢望,对同行谈起现代汉语古代文学旁人照样一头雾水,至于学外语的小伙伴,往那儿一站就艳压群芳,其他人只能仰望而吐槽:请说人话。   妹子们染了头发做了造型换了衣服可能还化了淡妆,走上街头明媚得赛过一朵迎风招展的花,让你愣在那里半天认不出。汉子们变了发型改了风格个头儿貌似也蹿了几公分,嘴巴上淡青色的成熟感让你有点不敢相信这就是曾经卖萌欠扁的臭小子。好不容易盼到了假期却迟迟不见激动相拥的镜头,少了设想中的迫不及待,甚至连是不是要见、什么时候见也得放在脑袋里细细考虑了。   别后相思隔烟水,真到了重聚的时候,你却恍然惊觉,地理上的千山万水已经被不知道什么力量挪到了心上,悠远渺茫。   坐了15个小时的火车回家,家乡变了,学校更变了。填了青不拉叽的水池子改造成小广场,当初最难捱的上坡路修整出一溜文化墙,操场边那行大树都被掘了种小树,原先拿你当人才没事儿找你谈话的校长大人也不认识你了。望着学子们脚步匆匆面露青涩,似乎自己和所有的稚嫩一瞬间剥离开来,决绝得让人凄凉。   拜访以前的班主任,才发现突然之间老师已经从象牙塔的守门人变成了社会现实的揭露者。看他带着惯有的微笑说一些从未料到的话,什么很多时候不能靠兴趣总要以前途为重啦,什么还是学经济好以后能赚钱啦,什么语言文学类的东西稍懂就行了没必要考研究生啦。心突然有点沉沉的,笑着的嘴角有点酸。想想最后一次和朋友在走廊的角落兴奋地策划高考后要一起去旅行,真是恍如隔世。   大概生活总要一场场地离别,一次次地被打成客人,至少你知道了它总得这样过,下一回就不会惊慌失措而是笑着说,它没丢,它一直都在。在左边胸腔那个昼夜不息温暖跳动的地方,支持你更好地往前走。   编辑/张春艳

  和舍友逛街看到带喷头的塑料小瓶子,白色纹路上描着鸟语花香,突然就好想哭,不带一丝矫情地、扎扎实实地想。   那些隔着八百多公里的记忆纷至沓来,鲜活异常。那些夏天炎热的午后,年轻不安的心跟着空气一起躁动,有才的姑娘用各种办法降温:学洒水车穿梭教室把水泼在地上,一边喊着“小心啦让一让”,一边使劲按着带喷头的小瓶子,在寡淡的空气中喷出一道道彩虹。   好像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其实也没过多长时间。   不是上一秒还在怒刷厚厚的文综练习册,还在抱怨老师自作主张不给我们放元旦假,还在为了一个问题而争论不休吗?不是上一秒还在呼朋引伴地去厕所,还在翘晚自习往小卖部跑,还在比谁把橙子削得更好看吗?怎么一眨眼就成了这样?   最初发这条“说说”的姑娘现在在北京学韩语,没事就爱把要求背诵的课文截图发到群里,嚷嚷着“闲着没作业的都来和我一起背”,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隔行如隔山,从前小瞧了的真理现在结结实实地给了我们一棒,大批理工男凑群扎堆讨论壮哉我大“工图”的世界我压根没有进去的奢望,对同行谈起现代汉语古代文学旁人照样一头雾水,至于学外语的小伙伴,往那儿一站就艳压群芳,其他人只能仰望而吐槽:请说人话。   妹子们染了头发做了造型换了衣服可能还化了淡妆,走上街头明媚得赛过一朵迎风招展的花,让你愣在那里半天认不出。汉子们变了发型改了风格个头儿貌似也蹿了几公分,嘴巴上淡青色的成熟感让你有点不敢相信这就是曾经卖萌欠扁的臭小子。好不容易盼到了假期却迟迟不见激动相拥的镜头,少了设想中的迫不及待,甚至连是不是要见、什么时候见也得放在脑袋里细细考虑了。   别后相思隔烟水,真到了重聚的时候,你却恍然惊觉,地理上的千山万水已经被不知道什么力量挪到了心上,悠远渺茫。   坐了15个小时的火车回家,家乡变了,学校更变了。填了青不拉叽的水池子改造成小广场,当初最难捱的上坡路修整出一溜文化墙,操场边那行大树都被掘了种小树,原先拿你当人才没事儿找你谈话的校长大人也不认识你了。望着学子们脚步匆匆面露青涩,似乎自己和所有的稚嫩一瞬间剥离开来,决绝得让人凄凉。   拜访以前的班主任,才发现突然之间老师已经从象牙塔的守门人变成了社会现实的揭露者。看他带着惯有的微笑说一些从未料到的话,什么很多时候不能靠兴趣总要以前途为重啦,什么还是学经济好以后能赚钱啦,什么语言文学类的东西稍懂就行了没必要考研究生啦。心突然有点沉沉的,笑着的嘴角有点酸。想想最后一次和朋友在走廊的角落兴奋地策划高考后要一起去旅行,真是恍如隔世。   大概生活总要一场场地离别,一次次地被打成客人,至少你知道了它总得这样过,下一回就不会惊慌失措而是笑着说,它没丢,它一直都在。在左边胸腔那个昼夜不息温暖跳动的地方,支持你更好地往前走。   编辑/张春艳


相关内容

  • 青春是一场远行
  • 青春是一场远行 "青春就是一场远行"起始于青少年的日记的开头.通过这场"旅行",人脱离幼稚到达大人的世界.不管是不是愿意去变成大人,最终都会成为社会的一员. 在这场远行里,跌跌撞撞的成长,一次又一次的受伤,一次又一次的吸取教训,踏上不可视的台阶.青春,是一场远 ...

  • 季羡林自选集--一生的远行
  • 季羡林自选集--一生的远行 作者:季羡林     分类:作品集 简介: <一生的远行>讲述人到了老年,往往喜爱回忆往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当然也不能成为例外.英国人常说什么"往日的可爱的时光",实有会于我心.我这样的经历,过去的知识分子经历者恐怕不是太多.我对世事 ...

  • 转载:抓准题眼,审清题意--浅谈话题作文如何避免审题失误
  • 抓准题眼,审清题意--浅谈话题作文如何避免审题失误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题也有题眼.眼,即事物的关键所在.抓住诗眼,有助于我们准确全面地鉴赏诗歌,抓住文眼,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文章内容.正确评价文章的思想情感,同样,抓住题眼,也将有助于我们正确审清题意,明了题目重点.对于一则话题作文而言,所谓的&qu ...

  • 4.十八岁和其他教案
  • 教学设计理念 本文是一篇小说.鉴赏小说的重点是要抓住小说的三要素,通过对小说中情节.人物.环境的赏析,挖掘作品的主题.而<十八岁出门远行>又不同于传统的小说,特别是小说情节的设置,极其不合常情,具有强烈的荒诞性.所以,学习这篇课文,应以情节为阅读的切入点,通过对作品中悖于常情,却又合乎常 ...

  • 十八岁出门远行读后感
  • 十八岁出门远行:远方的成人礼 十八岁的天空蓝得很纯粹,只有同样无瑕的云朵漂浮在低处.那年的阳光还带着青涩的味道,柔和地照射在植物裸露的绿色身体上.与此同时,一个在远方的少年,已经完成了他的成人礼. --<十八岁出门远行> 记得曾经,饶雪漫说过:"成长就是这样,痛并快乐着.你得接 ...

  • 明天我要去远行 ~~
  • 明天我要去远行 请朋友们多保重 人生的路有千万种 抓住一条莫放松 岁月如水又匆匆 有愁不要放心中 多看看蓝天 多听听鸟声 人生就会与众不同 -------- 明天我要去远行 找回那失落的心情 回到儿时的故乡 坐在榆树下纳凉 听奶奶说唱 摇着扇子入梦乡 牵着牛羊到处逛 与小伙伴们捉迷藏 ------- ...

  • 八年级寒假作文:远行
  • 谢骐骏我没看见飞机擦过的土地是怎样消失在向后退却的云雾里的,只知道在耳边的轰鸣之下,窗外已经是一片还未被阳光印染的云层灰蒙蒙地包围了四周.渐渐地,耳边听不到发动机的声音,灌进耳朵的只有风声了.我看见太阳的一缕光,努力挣破牢笼.本来昏暗的云层在发光,透过这些,模糊可见地面上低矮又渺小的公路和建筑.我坐 ...

  • [十八岁出门远行]读后感
  • <十八岁出门远行>读后感 本以为这本书是介绍某个人在18岁出门旅行的过程,令人意想不到的却是:这是由于11篇短篇小说构成,每一篇都贴合我们生活更多的关注是青少年的成长足迹. 青春对于我们来说,应该是最珍贵的东西,可往往越珍贵的东西,我们越容易丢失.到了十二三岁的时候,我们会变得飞扬跋扈, ...

  • 龙达,远行者的心灵寄语
  • 那天 白炉燎亮 松柏枝的脆响 喃喃地飞向天堂 桑烟蔼蔼 开启了人神共语的桥梁 △虔诚的人们围着桑炉撒龙达.图片来源网络 远行的你 抚一匹白马 行囊中,包裹着 阿妈早起捏的糌粑 手指尖,流淌着 姑娘话别时的清香 △远行人撒下祝福与希望.摄影:徐瑞兴 手握一沓五彩 凝聚着元气与神灵的祝福 顺风而起 犹如 ...

  • 远行要趁早
  • 导语: 一封辞职信在朋友圈热评如潮,有人评这是"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没有之一".经证实,这位老师是省实验中学心理教师,任教11年,周一已经离职.她对此事回应非常低调:只想安静的生活,目前"还没踏出郑州市".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