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化学课时提能演练(四)1.4附答案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时提能演练(四)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2012·南阳模拟)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的是( )

A.将40 g NaOH溶于1 L水所得的溶液

B.将80 g SO3溶于水并配成1 L的溶液

C.将0.5 mol/L的NaNO3溶液100 mL加热蒸发掉50 g水的溶液

D.含K+为2 mol的K2SO4溶液

2.有硫酸镁溶液500 mL,它的密度是1.20 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是4.8%,则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4.0%

B.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4 mol/L

C.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40

D.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是19.2%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11·江苏高考)25 ℃,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B.(2010·江苏高考)常温下,1 L 0.1 mol·L-1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

数为0.2NA

C.(2011·海南高考)10 L 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为2NA

D.(2011·新课标全国卷)欲配制1.00 L 1.00 mol·L-1的NaCl溶液,可将

58.5 g NaCl溶于1.00 L水中

4.(2012·长沙模拟)硫酸铜水溶液呈酸性,属保护性无机杀菌剂,对人畜比较安全,其同石灰乳混合可得“波尔多”溶液。实验室里需用480 mL

0.10 mol·L-1的硫酸铜溶液,则应选用的容量瓶规格和称取溶质的质量分别为

( )

A.480 mL容量瓶,称取7.68 g硫酸铜

B.480 mL容量瓶,称取12.0 g胆矾

C.500 mL容量瓶,称取8.00 g硫酸铜

D.500 mL容量瓶,称取12.5 g胆矾

5.(2012·聊城模拟)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mL-1)配制1 mol·L-1的稀硫酸100 mL,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下列仪器:

①100 mL量筒;②10 mL量筒;③50 mL烧杯;④托盘天平;⑤100 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按使用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⑥③⑦⑤ B.④③⑤⑦⑥

C.①③⑦⑤⑥ D.②⑤⑦⑥

6.(2012·六安模拟)标准状况下V L氨气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

1 g·mL-1),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mL-1,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

c mol·L-1,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ρ=(17V+22 400)/(22.4+22.4V)

B.w=17c/(1 000ρ)

C.w=17V/(17V+22 400)

D.c=1 000Vρ/(17V+22 400)

7.有一瓶14%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 g 水后,变为28%的KOH溶液80 mL,该80 m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5 mol·L-1 B.6 mol·L-1

C.6.25 mol·L-1 D.6.75 mol·L-1

8.(2012·西安模拟)在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若

充分反应

后溶液的质量没有变化,则原混合溶液中,Fe3+和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

A.2∶7 B.1∶7 C.7∶1 D.5∶14

9.(预测题)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a 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

滴加稀硫酸,使Ba2+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完全沉

淀。反应中消耗

x mol H2SO4、y mol AgNO3。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为( )

A.(y-2x)/a mol·L-1 B.(y-x)/a mol·L-1

C.(2y-2x)/a mol·L-1 D.(2y-4x)/a mol·L-1

10.(易错题)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试剂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 mol·L-1

B.该硫酸50 mL与足量的铜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10.3 L SO2

C.配制250 mL、4.6 mol·L-1的稀硫酸需该硫酸62.5 mL

D.该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49%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11.(12分)根据下列各题所给出的数据,可分别求出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或“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试判断并求解。

(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若某氢氧化钠溶液V L中含有N

个OH-,则可求出此溶液中 为 。

(2)已知某氢氧化钠溶液中Na+与H2O的个数之比为1∶a,则可求出此

溶液中 __ 为 。

(3)已知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500体积的氯化氢,则可求出标准状况下氯化氢饱和溶液中________为 。

(4)已知将100 mL氯化铝的水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可得到白色固体b g,则可求出原氯化铝溶液中____________为 。

12.(12分)(探究题)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 mL 3.6 mol·L-1的稀硫酸。

(1)若采用18 mol·L-1的浓硫酸配制溶液,需要用到浓硫酸的体积为 ____

(2)甲同学:量取浓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00 mL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向容量瓶加入水至刻度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①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正确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洗涤操作中,将洗涤烧杯后的洗液也注入容量瓶,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

③定容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用胶头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线,处理的方法是 。

A.吸出多余液体,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B.小心加热容量瓶,经蒸发后,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C.经计算加入一定量的浓盐酸

D.重新配制

(3)乙同学:用100 mL量筒量取浓硫酸,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至100 mL刻度线,再搅拌均匀。你认为此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指出其中错误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6分)已知硫酸、氨水的密度与所加水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现有硫酸与氨水各一份,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不写单位,用含c1、ρ1的代数式

表示)。

(2)物质的量浓度为c1 mol·L-1的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体

积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1(3)物质的量浓度为c2 mol·L的氨水与c2 mol·L-1的氨水等质量混5-1

合,所得溶液的密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

3同)ρ2 g·cm,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c2 mol·L-1(设混-3

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A项溶液体积不再为1 L,B项生成1 mol H2SO4,C项溶液体积不是50 mL,D项缺少溶液体积。

2.【解析】选C。由Mg2+的质量分数知MgSO4的质量分数为120×4.8%24

1 000 cm3〃L-1×1.20 g〃cm-3×24.0%=24.0%,其浓度为c=2.4 120 g〃mol-1

24762-mol/L,溶质与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SO4的质量分12018

96数为×4.8%=19.2%。 24

3.【解析】选B。A项,缺少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错误;B项,NH4NO3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氮原子数为0.2NA,尽管NH+4水解,但氮原子

数不变,正确;C项,pH=1,c(H+)=0.1 mol〃L-1,n(H+)=0.1 mol〃L-1×10 L=1 mol,所以含H+为NA,错误;D项,配制溶液时不能直接

将溶质溶于一定体积的水中,而应该是溶于少量水中再加水稀释至所

需体积,错误。

4.【解析】选D。由于容量瓶的规格中没有480 mL,只能选择略大于所需溶液体积规格的容量瓶(即500 mL容量瓶),计算溶质的质量时按500 mL溶液计算,还要注意托盘天平的读数:保留一位小数。所以应选择500 mL容量瓶,称取

8.0 g硫酸铜或12.5 g胆矾。

5.【解析】选A。首先计算需要浓硫酸的体积V,

V×1.84 g〃mL-1×98%

=1 mol〃L-1×0.1 L×98 g〃mol-1

解得,V≈5.4 mL。本着“接近”的原则,要选择10 mL量筒。根据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是计算→量取→稀释→转移→定容→摇匀可选择需要的仪器是②⑥③⑦⑤。要注意用10 mL量筒量取5.4 mL浓硫酸时需要用到胶头滴管。

6.【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三点:

(1)氨气的体积与水的体积不能直接相加;

(2)注意各物理量之间单位的统一和换算;

(3)利用密度、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的定义式推导。

【解析】选A。 A项由于溶液的体积既不是水的体积也不是二者的体积之和,溶液的体积不能直接确定,仅利用V无法确定ρ,所以A错

1 000ρw1 000ρw17c误。由c=可得:w=由此可知B正确。 M171 000ρ

氨水的质量分数:w

V L-1×17 g〃mol22.4 L〃mol-1

=V L-1

-1×17 g〃mol+1 000 g22.4 L〃mol

17V=,由此可知C项正确;结合B项和C项可推知D项正确。 17V+22 400

7.【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首先应求出溶液的总质量,然后再根据蒸发前的质量分数计算出溶质的质量以及物质的量,最后结合蒸发后的体积求出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选C。设原溶液的质量为m,则m×14%=(m-100 g)×28%,

200 g×14%解得m=200 g=0.5 mol,蒸发后溶56 g〃mol-1

液的体积为

80 mL,可求出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25 mol〃L-1。

8.【解析】选A。解答本题宜用差量法。设FeCl3和CuCl2的物质的量

分别为x mol,y mol,

2FeCl3 + Fe===3FeCl2

2 mol 1 mol

x mol 0.5x mol

CuCl2 + Fe===FeCl2+Cu Δm

1 mol 1 mol 1 mol 8 g

y mol y mol 8y g

x2根据题意得:8y=56×0.5x,=A正确。 y7

9.【解析】选D。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将溶液分成两份,即每份体积为

0.5a L,

n(Ba2+)=n(H2SO4) =x mol,n(Cl-)=n(AgNO3)=y mol,根据电荷守

恒2×

c(Ba2+)+c(Na+)=c(Cl-),在同一溶液中得:2×n(Ba2+)+n(Na+)=n(Cl-)。n(Na+)=(y-2x) mol,所以c(Na+)为(y-2x)/0.5a mol〃L-1,即(2y-4x)/

a mol〃L-1。

【一题多解】解答本题也可以使用离子守恒法: 将溶液分成两份,则每份体积为0.5a L。反应消耗x mol H2SO4可知一

份溶液中BaCl2所含Cl-的物质的量,即n(Cl-)=2n(Ba2+)=2n(H2SO4)=2x mol。反应中消耗y mol AgNO3可知一份溶液中Cl-的总物质的量,

即n(Cl-)=n(AgNO3)=

y mol。则一份溶液中NaCl所含Cl-的物质的量为:(y-2x)mol,所以c(Na+)为(y-2x)/0.5a mol〃L-1,即(2y-4x)/a mol〃L-1。

【误区警示】本题易错选A,其错误根源是只求出一份溶液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就直接除以总体积而得出答案。

10.【解题指南】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

(1)注意运用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密度之间的换算关系式。

(2)溶液稀释或混合时溶质的物质的量守恒。

1 000×1.84×98%【解析】选C。A项,该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c 1×98

18.4(mol〃L-1);B项,若硫酸完全反应,可生成10.3 L SO2,但反应

过程中,硫酸浓度逐渐变小,后期稀硫酸与铜不再反应;C项正确;D项,硫酸密度大于水,与水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应大于原来的一半。

11.【解析】(1)不知溶液的密度,只能求出物质的量浓度,c=

-1Nmol〃LVNA。

(2)NaOH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a,可求溶质的质量分数,w=

402 000×100%=%。 40+18a20+9a

(3)不知溶液的密度,不能计算物质的量浓度,可求其质量分数=

500×36.522.4×100%≈44.9%。 50036.5+1 00022.4

bb(4)白色固体为Al2O3,n(Al2O3)= mol,n(AlCl3)= mol,c(AlCl3)10251

b/51 molb= mol〃L-1。 0.1 L5.1答案:(1)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2 000(2)NaOH的质量分数 20+9a

(3)HCl的质量分数 44.9%

b(4)AlCl3的物质的量浓度 〃L-1 5.1

12.【解析】(1)假设需用的浓硫酸的体积为V,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有:V×18 mol〃L-1=100 mL×3.6 mol〃L-1求得:V=20.0 N mol〃L-1 VNA

mL

(2)④在溶液配制过程中,如不慎损失了溶质或最后定容用胶头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都是无法补救的,得重新配制。

(3)不能用量筒配制溶液,不能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

答案:(1)20.0 mL

(2)①将玻璃棒插入容量瓶刻度线以下,将溶液沿玻璃棒慢慢地倒入容量瓶中 ②使溶质完全转移到容量瓶中 ③加水至离刻度线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④D

(3)不正确。错误之处为:用量筒配制溶液,不能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

13.【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三点:

(1)设硫酸体积为1 L进行计算;

(2)注意加水稀释后,可认为是两溶液的体积和;

(3)由图像可知,硫酸的密度逐渐减小,氨水的密度逐渐增大。

【解析】(1)设硫酸的体积为1 L,则

1×c1×989.8c1w(H2SO4)=×100%=% 1×103×ρ1ρ1

(2)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的体积变为原来

c1的2倍,则浓度为 mol〃L-1。 2

(3)根据图像可知,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小,则c2 mol〃L-1氨水

11-1的密度小于c2 mol〃L氨水的密度,等质量时,2 mol〃L-1氨水的55

体积小于c2 mol〃

L-1氨水的体积。两者混合后,所得溶液的密度一定比ρ2大,所得溶液

3的物质的量浓度趋近于体积大者,故大于2 mol〃L-1。 5

9.8c1答案:% (2)c1/2 (3)大于 大于 ρ1

【方法技巧】混合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求算

同一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b%的两溶液混合:

1(1)若两溶液等质量混合,则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2

b%)。

(2)若是浓度越大,密度越小的溶液,如氨水、乙醇等,等体积混合后

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a%+b%)。 2

(3)若该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大,如常见的酸(稀硫酸)、碱(NaOH溶液)、盐(NaCl溶液)等,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1(a%+b%)。 2

说明:①若是与水混合,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视为0。

②两溶液混合前后的质量守恒,体积不守恒。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时提能演练(四)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2012·南阳模拟)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的是( )

A.将40 g NaOH溶于1 L水所得的溶液

B.将80 g SO3溶于水并配成1 L的溶液

C.将0.5 mol/L的NaNO3溶液100 mL加热蒸发掉50 g水的溶液

D.含K+为2 mol的K2SO4溶液

2.有硫酸镁溶液500 mL,它的密度是1.20 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是4.8%,则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4.0%

B.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4 mol/L

C.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40

D.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是19.2%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11·江苏高考)25 ℃,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B.(2010·江苏高考)常温下,1 L 0.1 mol·L-1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

数为0.2NA

C.(2011·海南高考)10 L 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为2NA

D.(2011·新课标全国卷)欲配制1.00 L 1.00 mol·L-1的NaCl溶液,可将

58.5 g NaCl溶于1.00 L水中

4.(2012·长沙模拟)硫酸铜水溶液呈酸性,属保护性无机杀菌剂,对人畜比较安全,其同石灰乳混合可得“波尔多”溶液。实验室里需用480 mL

0.10 mol·L-1的硫酸铜溶液,则应选用的容量瓶规格和称取溶质的质量分别为

( )

A.480 mL容量瓶,称取7.68 g硫酸铜

B.480 mL容量瓶,称取12.0 g胆矾

C.500 mL容量瓶,称取8.00 g硫酸铜

D.500 mL容量瓶,称取12.5 g胆矾

5.(2012·聊城模拟)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mL-1)配制1 mol·L-1的稀硫酸100 mL,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下列仪器:

①100 mL量筒;②10 mL量筒;③50 mL烧杯;④托盘天平;⑤100 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按使用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⑥③⑦⑤ B.④③⑤⑦⑥

C.①③⑦⑤⑥ D.②⑤⑦⑥

6.(2012·六安模拟)标准状况下V L氨气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

1 g·mL-1),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mL-1,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

c mol·L-1,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ρ=(17V+22 400)/(22.4+22.4V)

B.w=17c/(1 000ρ)

C.w=17V/(17V+22 400)

D.c=1 000Vρ/(17V+22 400)

7.有一瓶14%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 g 水后,变为28%的KOH溶液80 mL,该80 m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5 mol·L-1 B.6 mol·L-1

C.6.25 mol·L-1 D.6.75 mol·L-1

8.(2012·西安模拟)在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若

充分反应

后溶液的质量没有变化,则原混合溶液中,Fe3+和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

A.2∶7 B.1∶7 C.7∶1 D.5∶14

9.(预测题)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a 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

滴加稀硫酸,使Ba2+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完全沉

淀。反应中消耗

x mol H2SO4、y mol AgNO3。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为( )

A.(y-2x)/a mol·L-1 B.(y-x)/a mol·L-1

C.(2y-2x)/a mol·L-1 D.(2y-4x)/a mol·L-1

10.(易错题)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试剂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 mol·L-1

B.该硫酸50 mL与足量的铜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10.3 L SO2

C.配制250 mL、4.6 mol·L-1的稀硫酸需该硫酸62.5 mL

D.该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49%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11.(12分)根据下列各题所给出的数据,可分别求出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或“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试判断并求解。

(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若某氢氧化钠溶液V L中含有N

个OH-,则可求出此溶液中 为 。

(2)已知某氢氧化钠溶液中Na+与H2O的个数之比为1∶a,则可求出此

溶液中 __ 为 。

(3)已知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500体积的氯化氢,则可求出标准状况下氯化氢饱和溶液中________为 。

(4)已知将100 mL氯化铝的水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可得到白色固体b g,则可求出原氯化铝溶液中____________为 。

12.(12分)(探究题)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 mL 3.6 mol·L-1的稀硫酸。

(1)若采用18 mol·L-1的浓硫酸配制溶液,需要用到浓硫酸的体积为 ____

(2)甲同学:量取浓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00 mL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向容量瓶加入水至刻度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①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正确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洗涤操作中,将洗涤烧杯后的洗液也注入容量瓶,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

③定容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用胶头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线,处理的方法是 。

A.吸出多余液体,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B.小心加热容量瓶,经蒸发后,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C.经计算加入一定量的浓盐酸

D.重新配制

(3)乙同学:用100 mL量筒量取浓硫酸,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至100 mL刻度线,再搅拌均匀。你认为此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指出其中错误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6分)已知硫酸、氨水的密度与所加水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现有硫酸与氨水各一份,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不写单位,用含c1、ρ1的代数式

表示)。

(2)物质的量浓度为c1 mol·L-1的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体

积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1(3)物质的量浓度为c2 mol·L的氨水与c2 mol·L-1的氨水等质量混5-1

合,所得溶液的密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

3同)ρ2 g·cm,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c2 mol·L-1(设混-3

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A项溶液体积不再为1 L,B项生成1 mol H2SO4,C项溶液体积不是50 mL,D项缺少溶液体积。

2.【解析】选C。由Mg2+的质量分数知MgSO4的质量分数为120×4.8%24

1 000 cm3〃L-1×1.20 g〃cm-3×24.0%=24.0%,其浓度为c=2.4 120 g〃mol-1

24762-mol/L,溶质与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SO4的质量分12018

96数为×4.8%=19.2%。 24

3.【解析】选B。A项,缺少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错误;B项,NH4NO3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氮原子数为0.2NA,尽管NH+4水解,但氮原子

数不变,正确;C项,pH=1,c(H+)=0.1 mol〃L-1,n(H+)=0.1 mol〃L-1×10 L=1 mol,所以含H+为NA,错误;D项,配制溶液时不能直接

将溶质溶于一定体积的水中,而应该是溶于少量水中再加水稀释至所

需体积,错误。

4.【解析】选D。由于容量瓶的规格中没有480 mL,只能选择略大于所需溶液体积规格的容量瓶(即500 mL容量瓶),计算溶质的质量时按500 mL溶液计算,还要注意托盘天平的读数:保留一位小数。所以应选择500 mL容量瓶,称取

8.0 g硫酸铜或12.5 g胆矾。

5.【解析】选A。首先计算需要浓硫酸的体积V,

V×1.84 g〃mL-1×98%

=1 mol〃L-1×0.1 L×98 g〃mol-1

解得,V≈5.4 mL。本着“接近”的原则,要选择10 mL量筒。根据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是计算→量取→稀释→转移→定容→摇匀可选择需要的仪器是②⑥③⑦⑤。要注意用10 mL量筒量取5.4 mL浓硫酸时需要用到胶头滴管。

6.【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三点:

(1)氨气的体积与水的体积不能直接相加;

(2)注意各物理量之间单位的统一和换算;

(3)利用密度、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的定义式推导。

【解析】选A。 A项由于溶液的体积既不是水的体积也不是二者的体积之和,溶液的体积不能直接确定,仅利用V无法确定ρ,所以A错

1 000ρw1 000ρw17c误。由c=可得:w=由此可知B正确。 M171 000ρ

氨水的质量分数:w

V L-1×17 g〃mol22.4 L〃mol-1

=V L-1

-1×17 g〃mol+1 000 g22.4 L〃mol

17V=,由此可知C项正确;结合B项和C项可推知D项正确。 17V+22 400

7.【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首先应求出溶液的总质量,然后再根据蒸发前的质量分数计算出溶质的质量以及物质的量,最后结合蒸发后的体积求出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选C。设原溶液的质量为m,则m×14%=(m-100 g)×28%,

200 g×14%解得m=200 g=0.5 mol,蒸发后溶56 g〃mol-1

液的体积为

80 mL,可求出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25 mol〃L-1。

8.【解析】选A。解答本题宜用差量法。设FeCl3和CuCl2的物质的量

分别为x mol,y mol,

2FeCl3 + Fe===3FeCl2

2 mol 1 mol

x mol 0.5x mol

CuCl2 + Fe===FeCl2+Cu Δm

1 mol 1 mol 1 mol 8 g

y mol y mol 8y g

x2根据题意得:8y=56×0.5x,=A正确。 y7

9.【解析】选D。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将溶液分成两份,即每份体积为

0.5a L,

n(Ba2+)=n(H2SO4) =x mol,n(Cl-)=n(AgNO3)=y mol,根据电荷守

恒2×

c(Ba2+)+c(Na+)=c(Cl-),在同一溶液中得:2×n(Ba2+)+n(Na+)=n(Cl-)。n(Na+)=(y-2x) mol,所以c(Na+)为(y-2x)/0.5a mol〃L-1,即(2y-4x)/

a mol〃L-1。

【一题多解】解答本题也可以使用离子守恒法: 将溶液分成两份,则每份体积为0.5a L。反应消耗x mol H2SO4可知一

份溶液中BaCl2所含Cl-的物质的量,即n(Cl-)=2n(Ba2+)=2n(H2SO4)=2x mol。反应中消耗y mol AgNO3可知一份溶液中Cl-的总物质的量,

即n(Cl-)=n(AgNO3)=

y mol。则一份溶液中NaCl所含Cl-的物质的量为:(y-2x)mol,所以c(Na+)为(y-2x)/0.5a mol〃L-1,即(2y-4x)/a mol〃L-1。

【误区警示】本题易错选A,其错误根源是只求出一份溶液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就直接除以总体积而得出答案。

10.【解题指南】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

(1)注意运用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密度之间的换算关系式。

(2)溶液稀释或混合时溶质的物质的量守恒。

1 000×1.84×98%【解析】选C。A项,该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c 1×98

18.4(mol〃L-1);B项,若硫酸完全反应,可生成10.3 L SO2,但反应

过程中,硫酸浓度逐渐变小,后期稀硫酸与铜不再反应;C项正确;D项,硫酸密度大于水,与水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应大于原来的一半。

11.【解析】(1)不知溶液的密度,只能求出物质的量浓度,c=

-1Nmol〃LVNA。

(2)NaOH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a,可求溶质的质量分数,w=

402 000×100%=%。 40+18a20+9a

(3)不知溶液的密度,不能计算物质的量浓度,可求其质量分数=

500×36.522.4×100%≈44.9%。 50036.5+1 00022.4

bb(4)白色固体为Al2O3,n(Al2O3)= mol,n(AlCl3)= mol,c(AlCl3)10251

b/51 molb= mol〃L-1。 0.1 L5.1答案:(1)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2 000(2)NaOH的质量分数 20+9a

(3)HCl的质量分数 44.9%

b(4)AlCl3的物质的量浓度 〃L-1 5.1

12.【解析】(1)假设需用的浓硫酸的体积为V,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有:V×18 mol〃L-1=100 mL×3.6 mol〃L-1求得:V=20.0 N mol〃L-1 VNA

mL

(2)④在溶液配制过程中,如不慎损失了溶质或最后定容用胶头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都是无法补救的,得重新配制。

(3)不能用量筒配制溶液,不能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

答案:(1)20.0 mL

(2)①将玻璃棒插入容量瓶刻度线以下,将溶液沿玻璃棒慢慢地倒入容量瓶中 ②使溶质完全转移到容量瓶中 ③加水至离刻度线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④D

(3)不正确。错误之处为:用量筒配制溶液,不能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

13.【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三点:

(1)设硫酸体积为1 L进行计算;

(2)注意加水稀释后,可认为是两溶液的体积和;

(3)由图像可知,硫酸的密度逐渐减小,氨水的密度逐渐增大。

【解析】(1)设硫酸的体积为1 L,则

1×c1×989.8c1w(H2SO4)=×100%=% 1×103×ρ1ρ1

(2)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的体积变为原来

c1的2倍,则浓度为 mol〃L-1。 2

(3)根据图像可知,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小,则c2 mol〃L-1氨水

11-1的密度小于c2 mol〃L氨水的密度,等质量时,2 mol〃L-1氨水的55

体积小于c2 mol〃

L-1氨水的体积。两者混合后,所得溶液的密度一定比ρ2大,所得溶液

3的物质的量浓度趋近于体积大者,故大于2 mol〃L-1。 5

9.8c1答案:% (2)c1/2 (3)大于 大于 ρ1

【方法技巧】混合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求算

同一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b%的两溶液混合:

1(1)若两溶液等质量混合,则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2

b%)。

(2)若是浓度越大,密度越小的溶液,如氨水、乙醇等,等体积混合后

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a%+b%)。 2

(3)若该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大,如常见的酸(稀硫酸)、碱(NaOH溶液)、盐(NaCl溶液)等,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1(a%+b%)。 2

说明:①若是与水混合,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视为0。

②两溶液混合前后的质量守恒,体积不守恒。


相关内容

  • 2013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化学课时提能演练(九)3.1附答案
  •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时提能演练(九)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结构示意图如下),可由石墨剥离而成,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

  • 2014版高中化学全程复习方略 单元评估检测(三)(人教版)
  •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 版,请按住Ctrl, 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评估检测(三) 第三章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 每小题6分, 共42分) 1. 以下有关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活泼金属在常 ...

  • 西安中考首次增考综合素质试题八成容易答
  • 西安中考首次增考综合素质 试题八成容易答 "截至4月24日,2013年中考报名已经结束,全市报考人数90612人,比去年减少616人."昨日,记者从2013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西安市中考将于6月22日-23日举行,首次增加综合素质考试. ...

  • 2005届高三复习备考工作计划
  • 2005届高三复习备考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及奋斗目标: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以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团结全组教师打总体战为方略,围绕本年度学校工作的总体工作目标,强化管理、优化过程、提高效率,把复习备考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力争2005年高考本科线上人数达到400人 ...

  • 高三二轮复习策略[1]
  • 高三二轮复习策略 ▲ 语文 一.以综合训练为主,专题训练为辅,训练中发现薄弱环节,再编写针对性专题巩固知识点. 二.复习重点要变,具体根据阶段复习情况进行变化,注意新增题型"探究题"的训练,各类题都要化时间细心地审题,不在不该失分的地方丢分. 三.在理解的大前提下,必须训练学生答 ...

  • 三好网暑假免费公开课全程课程回放
  • 新高三: 高三数学复习课 课程简介:函数作为高考数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选择题.填空题,侧重于利用导数确定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解答题侧重于导数与函数.解析几何等综合应用,难度较大.本期高考数学满分导师系统介绍有关函数的三要素.函数奇偶性的技巧应用.函数的单调性,以及与导数的关联.让新高三一轮复习全面深 ...

  • 个人课题结题鉴定一(成果鉴定书)
  • 附件一桂林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2012 年"教师个人课题" 成果鉴定书课题名称非示范性高中化学学困生的特点及帮扶个案研究 课题立项号 课题负责人 所在县(区) 所在学校 填报日期 2012DZ-080 唐 新 忠 全 州 县全州县第二中学(现广西师大附中 ...

  • 八年级数学菱形教案1
  • 19.2.2菱形(1)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菱形的概念,掌握菱形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菱形的性质和基本概念的过程,在操作.观察.分析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意识,体会几何说理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和严密的思维意识.审美观.价值观. 重难点.关键 ...

  •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全程强化班)
  •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 考试时间 • 考试题型 • 考试特点 考试时间.题型 1.考试时间:9月7日下午14:00~16:30,150分钟. 2.全卷共五大题,共100分,题型包括客观题(30分)和主观题(70分) . 第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 第三.四.五大题为主观题,综合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