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彩那天]教学设计(2016春)

5.《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中彩那天》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生活拮据的父亲,中彩那天神情低沉,为奖品的归属伤脑筋,最终把奖品一辆梦寐以求的奔驰车交还给同事,课文表现了父亲诚实有信的高尚品德。

【设计理念】

课文重点描写的是父亲买了两张彩票,其中一张是代库伯先生买的。代库伯先生买的彩票中了一辆奔驰汽车,是不是把汽车给库伯,成了父亲面对的道德难题。抓住这一矛盾作为整堂课的教学突破口,可以引导学生从通过品读文中的一些关键语句,深入探究,解决疑问,从而体会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人物诚信的可贵品质。

【教学目标】

1.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的 20 个生字,学会其中的 14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初步渗透“拥有诚信就等于拥有一大笔财富”的思想。

【重点难点】

1.理解“父亲”从开始时的犹豫,到最后把汽车还给同事的经过;

2.体会课文中“母亲”说的话的含义。

3.理解“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以《幸运大抽奖》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体谅中奖者心情。

2.师板书课题“中彩那天”,指导“中”字读音。

3.齐读课题并理解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的引入,让学生更好融入中奖的氛围,为下面的课文学习打下基础。】

二、检查预习,顺情引导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轮读课文,教师根据学生朗读情况相机指导学习生字、词语。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利用扩展课题的方法来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中彩那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地位,以生为本,自己去学习理解,不懂的地方用符号标记出来;通读课文,自己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习表达与倾听。】

三、创设情境,启发疑问

1.创设情境:假如我有一辆汽车, 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启发疑问:再读课文,试着提出问题,初步学习联系生活实际提问。

(1)中彩以后, “我”和父亲的心情一样吗?

(2)父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3)为什么库伯派人把车开走后,父亲反而“显得特别高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课文提出疑问,生生之间进行提问与回答,从而去发现不同的观点,更好地学习课文如何表达人物的内心。知道可以通过人物的外表去表现人物的内心。】

3.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边读边想地解决问题,进一步学会提问。

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找出可以让父亲把车留下来的理由,作个记号。

四、渗透学法,边读边想

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初步理解“父亲”面临的“难题”,为深入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1.学生自己阅读,尝试解决在上一阶段读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父亲”到底面临怎样的难题?

2.老师和学生交流读书方法,帮助学生一句句读通课文。

3.学生尝试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自己阅读,边读边想,初步理解“父亲”面临的难题。

4.学生再读书,并大胆质疑,为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5.用“因为„„也许我可以„„”“就算„„我也不能„„”“那是因为„„”来说“父亲”面临的难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旨在指导学生从读中去领悟表达方法,做到以读促写。】

五、课堂小结

通过初步阅读课文,使我们了解了父亲的为人,下一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父亲将是怎样经历中彩以及诚实归还奖品这一历程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巨大财富,“父亲”是怎样面对的?他有着怎样的矛盾?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课文内容:(出示词语,读一读)中彩、梦寐以求、兴奋、迷惑不解、道德难题、财富。

你能用上其中的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设计意图: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复述课文的乐趣,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思维,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精读品味

1.默读课文,想一想,“父亲”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他难在什么地方?他是怎样面对和处理这个难题的?(读书后小组进行讨论。)

2.由学生发言(出示句子):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 。(指名读,适时进行评价。)

3.为什么会有淡淡的“K”字?从课文中找找答案。

⑴汇报:现在你就是文中的“父亲”,说说此时你的想法。(可能想:“我做了记号,又把它擦了, 这件事只有我自己知道,奖虽然是自己抽的,中奖的彩票却是库伯的,大奖还给富裕的库伯,自己还是

(2)我几次兴奋得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间,都被他赶了下来。

(3)成年以后,回忆往事,母亲对我的教诲有了深刻的体现。

教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万年牢》教学设计

龙城三小 刘洁梅 钟银燕

【教材分析】

《万年牢》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地为人、做事、做生意的故事。故事是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分两部分讲父亲做事的认真和实在的。先讲父亲自己经营做糖葫芦选用最好的材料,讲究制作的工艺、手艺高超和保证产品质量;再讲父亲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满老板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欺骗顾客的行为而辞掉工作。结尾处讲父亲的认真、实在、正直的品格影响和教育了下一代,为孩子树立了如何做人的榜样。这篇课文让学生从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诚地为人和做事的道德风范,同时学习叙事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设计理念】

本着“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实现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性进行学习”的宗旨,在本教案设计中,主要让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动脑、乐于动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寓教于乐是本设计着力追求的一种教学方式。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人要认真,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

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的糖葫芦将例如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交流谈话、激趣导入)

1.播放歌曲《冰糖葫芦》的MV。师生共同欣赏。

2.课件出示冰糖葫芦图片,师生共同欣赏。

3.教师过渡:在解放前的天津,有一位卖糖葫芦的人,他的糖葫芦做得非常漂亮,味道特棒,在天津很有名气,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万年牢》的作者的父亲。

读一读课文前面的提示语,了解阅读的要求,明确学习本文的目的要求。

【设计意图:学课文之前,让学生明确阅读的要求和学习本文的目的要求,使他们对学习本文有明确的目的,能带着问题去学习。】

2.请学生根据阅读提示用笔画出学习本文有哪几个要求。

二、独立阅读课文,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1.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画出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并在书上做简单的批注,读后根据自己的批注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学生,提高学生的自己学习的能力,然后通过合作交流,使他们学会倾听,在交流后更好的理解课文。】

2.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那位父亲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对父亲的言行作出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去发现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的去理解父亲的认真、实在、正直的品格。】

小组合作交流,再全班交流

三、绕学生对“父亲”的评价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1.“早晨起来,父亲去市场上买来红果„„”说明父亲采购当天最新鲜的果品作为材料,对买来的材料又经过严格的挑选„„“„„有一点儿„„”这些都反映了父亲做生意是那么认真和实在。

2.对于制作工艺更是一丝不苟,闷火、洗石板、串葫芦、拉丝、蘸糖的均匀,“吃一口让人叫好”不怕冷、不怕潮。

3.父亲的手艺出了名被一家老板邀请去当伙计,每月有工钱,由于父亲看不惯老板变着法儿赚钱的生意经,不到一年就辞去了这份工作,反映了父亲凭着良心做买卖,不做亏心买卖的商业道德。

【设计理念:从字里行间,从具体的描写中感受父亲是个办事认真、实实在在、讲究商业道德的,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深入体会,而不是脱离文本的空洞地谈,体会父亲的商业道德高尚。】

四、提升理解课文

1.课文中的三处“万年牢”分别进行体会

(1)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意思:小组合作,想一想,这三个“万年牢”分别指什么?

(2)说说三处“万年牢”中间的相互联系

2.雇于老板这件事

老板的这种生意经好不好?他这样做会带来什么结果?联系生活实际发表各自的看法,以提高认识能力。

【设计理念:让学生再次统观全文,理解“万年牢”。让学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我应该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3.交流“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4.读了“万年牢”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读一篇与本文内容相关的文章

【板书设计】

万年牢

产品质量:工艺高、质量好

生意:好的产品受信赖 赢得众多回头客 生意旺

人品:诚实、守信

【同步练习】

1.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_______什么事_______要讲究__________ _________。父亲的教导使我一生受益。

2.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教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尊严》教学设计

龙城三小 钟丽坤 李静文

【教材分析】

《尊严》这篇课文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可以没有财富,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尊严,这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只要有了做人的尊严,就有可能拥有财富乃至一切。

【设计理念】

《尊严》第一课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学习本课生字词并初读感悟本课内容,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第二课时则在已知课文大概内容基础下进行,进入深层学习,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真正懂得“尊严”的含义。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善良、疲惫不堪、狼吞虎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理解并积累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哈默坚持劳动后再接受食物的事,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尊严,一个人必须有尊

严。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积累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体会什么是真正的尊严。

【教学准备】备课,预习,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谈话导入

在城市里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还很年轻,四肢非常健全,可却不愿意通过劳动来获得更好的生活。他们或是蜷缩在城市的角落,或是出没在人潮之中,通过行乞来维持生存。这就是城市里的丐帮。其实他们最缺的不是钱,你们知道他们最缺的是什么吗?

今天我们来看一看,一个处于困境中的年轻人是怎样努力捍卫自己做人的尊严的。(板书课题:尊严)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轻松的谈话中进入到课文,同时通过谈话交流能让学生在情感上初步体会到“尊严”,从而更有利于进行教学)

二、初读课文,理解词语

1.检查预习,认读词语(指名读、小组读)

尊严 沃尔逊 面呈菜色 疲惫不堪 善良 朴实 款待 狼吞虎咽

例外 骨瘦如柴 杰克逊 喉结 赞赏 捶背 僵硬 许配 逃难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做到真正开口读,能有效进行字词学习,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小组合作读)

三、聚焦“尊严”

1.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堂交流成果,教师适当点拨

(PPT展示: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3.教师提问“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相关句子划一划。

4.指名学生汇报成果,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在自学中初步感悟“尊严”。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学习,能有效解决课堂上思考的问题也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效率,同时通过讨论交流能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感悟“尊严”含义。】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认读课文中的新词。

二、感受“尊严”

1.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年轻人的心灵世界,看一看,他为什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年轻人作为逃难人群中的一员,他与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划一划描写他表现的句子,说说你的感受。

出示句子:

(1)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2)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2.读了这两个句子,你了解到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谈感受:抓住“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狼吞虎咽”来体会年轻人所面临的困境。

3.教师谈话过渡:在背井离乡的逃难路上,年轻人和他的同伴们已经几天没有吃上东西了。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年轻人饿得骨瘦如柴。善良朴实的沃尔逊人及时施舍,就像是雪中送炭。于是,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同样是逃难的人,但其中有一个年轻人是个例外,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边读边想:年轻人的一番话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每次话语想表达什么意思?)(出示三句话)

(1)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我做吗?

(2)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3)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

4.学生自由读这三句话,一句一句地读,体会年轻人说话时的心情和态度,用怎样的语气说的? 从年轻人说的话中,你能感觉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年轻人吗?

指名学生说,在学生说出自己阅读后的感受时,可要求学生将自己阅读后的感受放入到文字中读出来。 此处渗透学法指导:描写人物的语言是表现人物特点、感受其思想品质的重要方法。我们在写人的时候,要多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在读书的时候,要从人物的语言去反复体味人物的特点。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突破了本课的“重点难点”:在阅读过程中学习语言,体会如何把人物的形象写具体的表达方式。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 第一句:让他能忍受住饥饿而寻求活干的是——生:尊严

第二句:让他断然拒绝美食诱惑的是——生:尊严

第三句:让他毫不犹豫的选择先干活后进食的还是——生:尊严

5.出示杰克逊大叔说的话:

(1)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

(2)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您帮忙。不过,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派活儿。

(3)小伙子,您愿意为我捶捶背吗?

(4)好了,小伙子,您捶得好极了,刚才我的腰还很僵硬,现在舒服极了。

(5)小伙子,我的庄园需要人手,如果您愿意留下来的话,我太高兴了。

(6)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思考:你觉得杰克逊大叔是个什么样的人?把你思考后的感受写下来准备与同学交流。(没有通过劳动得到的食物是善良人的施舍,懂得用劳动来换取食物。年轻人得到的食物,是他劳动后的报酬。因此年轻人得到了大叔的赞赏)

教师和学生交流。

你们怎样理解杰克逊大叔的最后一句话?(再次出示。)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指名读这句话。)杰克逊大叔说出这句话,是因为他从年轻人今天的表现,看到了他的将来,请试着完成下面的句子:

当他遇到困难时,他会( );当他被人看不起时,他会( );当他拥有财富时,他会( )„„ 小结:年轻人宁可挨饿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赢得了杰克逊大叔的尊重,也给他自己赢得了工作的机会,赢得了最终的幸福。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年那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成为了美国著名的石油大王,成了双料富翁。为什么说他是双料富翁?(精神上的富翁和物质上的富翁。)

6.引导学生联系全文和杰克逊大叔说的话,懂得:尊严无价。

三、布置作业:课外阅读名人传记。

【板书设计】

7. 尊 严 难民受款待 接受食物 自尊 杰克逊

不干活不吃饭 年轻人例外 赢得尊严 自立

尊重他人

留庄园成好手

成为石油大王 自强 哈默

【同步练习】

1.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

(1)描写外貌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2)描写动作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3)描写语言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改写句子。

(1)杰克逊大叔是一个善良的人。杰克逊大叔是一个善于发现人才的人。(用关联词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就是石油大王哈默。(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龙城三小 廖丽婷 廖斐斐

【教材分析】

《将心比心》是一篇略读文章。在这个以“真诚待人”为主题的单元里,本文以“将心比心”为题,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如果在生活中我们能将心比心,那么,我们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故事显浅而紧扣生活,“将心比心,以爱换爱”的呼唤直逼人的心灵深处。学习本文的目的是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人与人要宽容、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多关心他人。

【设计理念】

1.从四川地震的故事预测学情,迁移情感,使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2.学习是一个主动习得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习成为发现之旅,发现文中的真情,感悟真诚,尝试表达情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结合课文所写的两件事,体会将心比心的真正含义。

【教学难点】联系拓展阅读资源,联系实际生活,写出自己对将心比心的理解和感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而使表达产生感人的效果。

【教学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台湾作家罗兰曾经这样说过:“如果每一个人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都能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那么世界上不但可以增加很多的欢乐与和气,而且可以减少很多悲剧和恨事。”

师:看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也讲述了两个感人的故事,请看课题——《将心比心》,齐读课题。

师:你是怎样理解“将心比心”这个成语的呢?这两个心的意思一样吗?课文中谁“将心比心”,又是怎样对待别人呢?让我们带着问题来读读课文吧!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从中受到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熏陶,感悟到人生的哲理。

【设计意图:由直观生动的视频带入课文,新颖,且激起学生的共鸣,让他们在画面中回味,激发学生兴趣,在文中感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先从直观上浅谈认识,再在学文中加深。】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1.各自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3.课文中谁“将心比心”,她们是怎样对待别人呢?找出相关的句子画起来。

过渡:其实阿姨帮奶奶开门和护士给妈妈扎针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可就是这样的小事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也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设计意图:充分让学生读,在读中自悟自得,他们会品尝到成功的滋味;直插重点,学生既锻炼了语言表达,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结构,在头脑中有了较清晰的印象,被这种情感染着,学文章中心一直也是暖暖的。】

三、感悟课文,品味语言

师:本文用《将心比心》做题目,那么文章中出现了几句有“心”字的话。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并在文中划出,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生:3句(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读的很仔细,找的很准确。

1.“听了这件事,我的心温暖了许久”,这是指哪一件事啊?阿姨帮奶奶开门这个故事,使作者的心温暖了许久,让我们也一起体会那些令人感动的场景吧。请同学读一读第一个故事,并想一想,画一画哪个画面打动了你?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小组讨论,谈谈你的感受,学生汇报。

(课件)“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手。”“我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这个画面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阿姨面对素不相识的老人,却愿意为她推开大门,用手撑着,一直等到奶奶跟上来才松手。从小事可以看出阿姨是个懂得关心别人的人。

“推开沉重的大门”这个短语让你感觉到了什么?“一直”可以看出什么你?你觉得这位阿姨是个怎样的人?

(3)当阿姨看到了奶奶,她不由的想到了自己年老的母亲,将心比心,因为她希望——“我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当奶奶向她道谢时,她只是轻轻地说:“我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师:是呀,奶奶的年纪很大了,还要开那么沉重的大门,对她来说真的很难,而阿姨这是伸出关爱之手,她可真是个有爱心的人,所以她一直等到奶奶跟上来才松开手。

奶奶得到了这位阿姨的帮忙,她做了什么?阿姨又是怎么做的?

师:谁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谁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那这个时候,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师:当你为别人打开一扇门的时候,别人也为你打开一扇门,文章中仅仅是指的门吗?这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扇门,而是爱心的门,打开心灵的门,正是这样的故事,我的心温暖了许久。“许久”这个词,我们还可以用什么词来换换?

总结:她帮助的不是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而是一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啊,这位阿姨的行为,这种纯洁

的爱让作者有了一种暖暖的感觉,令你沉浸在温暖之中是吗?并深深地印在作者的记忆里。

【设计意图:通过读、悟、议、再读,让学生多次走入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通过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人物的感情。】

2.师:还有一件事,让作者的心不仅充满了温暖,还觉得幸福,在护士给妈妈扎针这个故事中又有哪些场景让你感动,小组交流,谈感受。

(1)“一天„„第三针果然成功了。”

(那么在护士扎针的时候,文章对作者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进行了怎样的描写?小组讨论,结合人物的细节描写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平静的眼神,注视着;轻轻地;不要紧,再来一次。

师:“不要紧,再来一次。”母亲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了两次都没成功,针眼处都鼓起青包。假如是你,看见母亲这样,你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

师;难道母亲不疼吗?母亲完全可以因疼痛而埋怨或是责备,但母亲为什么还那么“平静”?

师生:所以她说道:“不要紧,再来一次。” 这简短的一句话,是简简单单就能说的出口的吗?为什么让你感到不简单?母亲没有抱怨,当年轻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却没扎进血管时,母亲鼓励她——当母亲的手被扎的鼓起青包时,母亲仍然鼓励她——有可能第三次第四次还是会失败,她同样鼓励着——这正是母亲对护士的理解和宽容、鼓励消除了护士的紧张。

(2)第三针果然成功了。此时此刻护士也长出了一口气。母亲的动作,鼓励的话语,小护士也深深地感动了,所以她连声说:“阿姨,真对不起。我是来实习的,这是我第一次给病人扎针,太紧张了。要不是您的鼓励,我真不敢扎针了。”

生:她很有礼貌,很懂事,有一颗感恩之心„„

师:是呀,这样一件打针的小事,因为母亲的宽容,母亲的理解,使护士拥有了一颗勇敢的心,那她以后打针还会紧张吗?这份成功,这份荣誉来源于母亲的鼓励,作者拥有这样一位母亲,她此时会有什么感受?

生:感动,感激,要像母亲学习„„

(3)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理解。

(生:妈妈很伟大„„为了鼓励护士,宽容、理解对方;考虑到自己的女儿,她是个好母亲„„

(4)看到眼前的一切,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与幸福,一开始我的心情就这样吗?(不是。原来是抱怨的。)为什么现在会这样呢?她想——

师;母亲知道要想得到别人的宽容和鼓励,就要自己先去宽容鼓励别人。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她将心比心,以自己对别人的宽容换取他人对自己的宽容和鼓励。她希望自己的女儿以后也能遇上这样宽容的人。

经历了两件事的我,心里有什么感受?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

3.师:同学们,这一撇一捺的“人”字本就相互支撑。假如在生活中,我们都能理解、宽容与关爱对待一个个陌生人,那么我们的生活也就多了一些欢乐与和气, 一段默默地祝福,一句轻轻的问候,一次紧紧地依偎,一声深深的安慰。 都是“将心比心”的表现。

我们如果理解了阿姨和母亲的话,肯定也会这样想着:(出示: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设计意图:围绕另一个中心,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走入文中,动手动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找到感动语句的同时,自己也深深被感动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四、回归文本,自然拓展

1.(黑板画出一颗心,三十秒钟沉浸)课文学完了,我们的心中一定不会是空荡荡的。

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事?你是怎么做的?

2.这就是我们每位同学的一颗滚烫的心,要在这颗心中装入一个份量最重的词,你会装入什么词?(帮助、关心、宽容、„„)

3.结课:孩子们,让我们彼此接纳、将心比心,享受爱与被爱的快乐与幸福吧。

总结:在生活中我们要想“幸福之花处处开放,就应该学会将心比心,这样我们才会享受爱与被爱的快乐与幸福。

【设计意图:学生在受到精神熏陶,情操陶冶的同时,也能提升语文素养,进行有效的课外拓展与延伸会丰富学生的见闻,增加学生的积累。】

五、作业设计

在生活中, 你遇到过将心比心这样的故事吗?经历了这件事, 你有什么想法呢?请你把自己的心路历程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板书设计】 8. 将心比心

阿姨为奶奶推门──听说 温暖

母亲原谅护士──亲历 温暖

【同步练习】

1.“扎”有三个读音:zhā zhá zā,选段中“扎针”应读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并选一个词语来造句。

平静( ) 鼓励( ) 温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听了母亲的话,为什么心里充满了温暖与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龙城三小 张惠琼 申红玉

【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二由“口语交际”、“ 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这五部分组成。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诚实守信、自尊自爱、尊重他人这些美好的品质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向往,所以园地二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将所学转化为所用。口语交际的主题是“以诚待人”,这与本组课文的学习主题是一致的。可以结合课文,进一步体会真诚待人、处事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为学生创设一吐为快的宽松环境,使学生通过师生之间无拘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等,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说出来。这可为接下来的习作作好准备。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贴近学生生活,是说说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心里话,在表达方式和内容上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我的发现”是对习作方法的指点。

日积月累的内容也是关于诚信的名句。有几句学生已有耳闻,如“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言必信,行必果”。 有几句较难理解,要作解释,让学生会在适当的语文环境中运用。趣味语文是“说信”,这项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设计理念】

主要引导学生真诚待人,自己积累一些有关诚信的词语,古诗文名句。在生活中,需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将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诚信的重要,并教育自己的学生要以诚待人。

【教学目标】

1.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2.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诉别人心理话。

3.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课前准备】让几个学生排练一个小品:一学生在校园里乱扔纸屑,另两个学生据理劝导。

【教学重点】积累有关诚信的名句名言,懂得以诚待人是一种美德。

【教学难点】 在作文中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课前准备】

录像:一学生在校园里乱扔纸屑,另两个学生据理劝导。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以诚待人是一种美德,它既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又能使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增进友谊。 揭题:以诚待人

2.回忆第二单元的课文,你能谈一下你的想法吗?

3.教师讲述本班同学的一个以诚待人的故事启发学生的话题。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明辨是非。

1.观看几个学生表演的小品:一学生在校园里乱扔纸屑,另两个学生据理劝导。

2.你看了后有什么想说?面对这样的情况,你该怎么办?是简单地批评几句,还是用更好的办法去说服他?

3.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如果有,你是怎样对待的?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欲望。】

三、联系生活,感受“以诚相待”。

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些情况,你该怎么办?

①家里来了客人,当时父母不在家

②班里的一位同学病了,好几天不能来学校上课。

2.指名交流:

热情地招待,打电话问候,帮他补习,这些都是“以诚相待”的表现。

3.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也是“以诚相待”呢?

你有没有真诚待人的经历或者是别人以诚相待的经历?

四人小组交流(尽量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良好的讲话习惯,锻炼学生的胆量。】

四、再创情景,实践“以诚待人”

1.在我们与人交往的时候,到底该怎么说,怎样做才能让人感觉到你的诚意呢?请同桌选择你们感兴趣的一个情境进行表演。

2.全班交流:表演情境

①路上,有人向你问路,你真诚地告诉他怎么走。

②劝告小同学不要乱摘花草树木。

③搀扶同学到医务室擦药。

④诚恳严肃地帮同学指出缺点。

3.同学评价:哪些语言,哪些行动做到了“以诚待人“。

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并随机规范其语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地说和认真地听别人讲,培养学生大胆发言,认真倾听的习惯。】

五、总结经验,交流建议。

1.通过学习,联系你的生活,就做到“以诚待人“,你可以提供哪些建议?

2.交流:板书温馨提示:

用语礼貌 态度诚恳

真诚助人 以理服人

„„

3.作业:写1—2条“以诚待人”的建议。

第二、三课时 习作

【教学目标】

1.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要真实,要有自己的想法。

2.写出的文章有条理,内容清楚,有主题。

【教学重难点】文章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层次清楚,内容具体。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表达欲望。

师:同学们,最近有几个同学找我谈心,说了自己的心里话。有的同学说自己学习成绩提高不快,心里很着急;有的同学说爸爸、妈妈管得太严,一点自由都没有;还有的同学说平时作业太多,没有时间读课外书等等。我很感谢这些同学,那么信任老师,把老师当知心朋友。这说明老师和同学们平时交流得不够。今天老师为大家创造一个机会,诚恳地希望同学们把藏在心中的话说出来。如果是高兴的事,让同学和老师共享;如果有什么不愉快的事,说出来会痛快一些,也许大家能为你解忧;有什么困难,请大家帮你出主意解决;你们说好不好?

【设计意图:激趣,调动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

2.明确要求,拓展表达思路。

(1)指名朗读“习作”要求。

(2)说说什么是“心里话”。

(3)这段话里告诉我们从哪些方面来说心里话?向谁说?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要求?

(4)针对上述问题,组织师生之间的对话,互相启发,拓展思路。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认真读题目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3.小组合作,生生互动。

小组内的同学互相交流,互相评议。教师巡视,倾听,并发现“典型”。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

4.模拟情境,典型示范。

(1)由老师扮演妈妈(爸爸)的角色,一学生向妈妈(爸爸)诉说自己的心里话。

(2)对照本次习作的要求,学生评议。(教师小结、点评,并强调习作中的注意问题。)

①要明确心里话是向谁说的。

②心里话的内容要真实。

③习作时可自由选择第一人称“我”,也可以用第二人称“你、您”。

5.动手练笔,交流修改。

(1)学生动笔习作。老师个别指导。

(2)选择学生例文,师生共同点评。

(3)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交换修改习作。

(4)誊写习作。

【设计意图:通过自改和帮助别人修改,学生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在修改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好的作文是要做到语句通顺,用词准确,表达清楚,还要不能离题。】

6.作业:课后继续完成作文。

板书设计: 1)敞开心扉,写出自己最想说的心里话。请以《 ⅩⅩ,我想对你你说》为题,写一篇作文。

习作要求 (2)说心里话,一定要真实,要说出内心的想法。

(3)写完 以后可读给对方听,据别人的意见改一改。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积累有关诚信的名句名言,懂得以诚待人是一种美德。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

1.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从古诗文中选取的名句,每句话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2.学生逐句自读,要求读正音,读通顺句子。

3.同桌互相说说句子的意思,提出不理解的。

4.师生释疑。

5.通过各种方式熟读名句。(个别读、小组读、男女读)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形式去读名句从而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记了名句。】

二、趣味语文

1.联系本单元《中彩那天》等课文,指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学生自读,读通句子。

3.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或举例或造句理解,运用这些由“信”字组成的词语。

4.采用问答方式记忆。

5.鼓励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

【设计意图:通过举例和造句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由“信”字组成的词语。】

三、我的发现

1.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小东说了哪些经验。

2.归纳:习作除了留心观察,把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还要把自己心里想的事,或者想对别人说的话写下来。

四、总结

【同步练习】

1.用带有“信”字的词语填空

(1)这次女排比赛,我( )中国队会夺冠。

(2)你这样满口谎言,怎能( )于人。

(3)他很( ),及时给我送来了我需要的图书。

2.写出对应的词语

(1)藏在心里不公开的笑。 ( )

(2)不愉快而勉强地笑。 ( )

(3)众人大声的笑。 ( )

(4)故意做出的笑。 ( )

教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中彩那天》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生活拮据的父亲,中彩那天神情低沉,为奖品的归属伤脑筋,最终把奖品一辆梦寐以求的奔驰车交还给同事,课文表现了父亲诚实有信的高尚品德。

【设计理念】

课文重点描写的是父亲买了两张彩票,其中一张是代库伯先生买的。代库伯先生买的彩票中了一辆奔驰汽车,是不是把汽车给库伯,成了父亲面对的道德难题。抓住这一矛盾作为整堂课的教学突破口,可以引导学生从通过品读文中的一些关键语句,深入探究,解决疑问,从而体会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人物诚信的可贵品质。

【教学目标】

1.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的 20 个生字,学会其中的 14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初步渗透“拥有诚信就等于拥有一大笔财富”的思想。

【重点难点】

1.理解“父亲”从开始时的犹豫,到最后把汽车还给同事的经过;

2.体会课文中“母亲”说的话的含义。

3.理解“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以《幸运大抽奖》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体谅中奖者心情。

2.师板书课题“中彩那天”,指导“中”字读音。

3.齐读课题并理解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的引入,让学生更好融入中奖的氛围,为下面的课文学习打下基础。】

二、检查预习,顺情引导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轮读课文,教师根据学生朗读情况相机指导学习生字、词语。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利用扩展课题的方法来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中彩那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地位,以生为本,自己去学习理解,不懂的地方用符号标记出来;通读课文,自己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习表达与倾听。】

三、创设情境,启发疑问

1.创设情境:假如我有一辆汽车, 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启发疑问:再读课文,试着提出问题,初步学习联系生活实际提问。

(1)中彩以后, “我”和父亲的心情一样吗?

(2)父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3)为什么库伯派人把车开走后,父亲反而“显得特别高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课文提出疑问,生生之间进行提问与回答,从而去发现不同的观点,更好地学习课文如何表达人物的内心。知道可以通过人物的外表去表现人物的内心。】

3.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边读边想地解决问题,进一步学会提问。

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找出可以让父亲把车留下来的理由,作个记号。

四、渗透学法,边读边想

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初步理解“父亲”面临的“难题”,为深入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1.学生自己阅读,尝试解决在上一阶段读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父亲”到底面临怎样的难题?

2.老师和学生交流读书方法,帮助学生一句句读通课文。

3.学生尝试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自己阅读,边读边想,初步理解“父亲”面临的难题。

4.学生再读书,并大胆质疑,为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5.用“因为„„也许我可以„„”“就算„„我也不能„„”“那是因为„„”来说“父亲”面临的难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旨在指导学生从读中去领悟表达方法,做到以读促写。】

五、课堂小结

通过初步阅读课文,使我们了解了父亲的为人,下一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父亲将是怎样经历中彩以及诚实归还奖品这一历程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巨大财富,“父亲”是怎样面对的?他有着怎样的矛盾?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课文内容:(出示词语,读一读)中彩、梦寐以求、兴奋、迷惑不解、道德难题、财富。

你能用上其中的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设计意图: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复述课文的乐趣,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思维,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精读品味

1.默读课文,想一想,“父亲”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他难在什么地方?他是怎样面对和处理这个难题的?(读书后小组进行讨论。)

2.由学生发言(出示句子):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 。(指名读,适时进行评价。)

3.为什么会有淡淡的“K”字?从课文中找找答案。

⑴汇报:现在你就是文中的“父亲”,说说此时你的想法。(可能想:“我做了记号,又把它擦了, 这件事只有我自己知道,奖虽然是自己抽的,中奖的彩票却是库伯的,大奖还给富裕的库伯,自己还是

(2)我几次兴奋得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间,都被他赶了下来。

(3)成年以后,回忆往事,母亲对我的教诲有了深刻的体现。

教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万年牢》教学设计

龙城三小 刘洁梅 钟银燕

【教材分析】

《万年牢》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地为人、做事、做生意的故事。故事是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分两部分讲父亲做事的认真和实在的。先讲父亲自己经营做糖葫芦选用最好的材料,讲究制作的工艺、手艺高超和保证产品质量;再讲父亲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满老板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欺骗顾客的行为而辞掉工作。结尾处讲父亲的认真、实在、正直的品格影响和教育了下一代,为孩子树立了如何做人的榜样。这篇课文让学生从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诚地为人和做事的道德风范,同时学习叙事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设计理念】

本着“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实现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性进行学习”的宗旨,在本教案设计中,主要让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动脑、乐于动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寓教于乐是本设计着力追求的一种教学方式。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人要认真,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

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的糖葫芦将例如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交流谈话、激趣导入)

1.播放歌曲《冰糖葫芦》的MV。师生共同欣赏。

2.课件出示冰糖葫芦图片,师生共同欣赏。

3.教师过渡:在解放前的天津,有一位卖糖葫芦的人,他的糖葫芦做得非常漂亮,味道特棒,在天津很有名气,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万年牢》的作者的父亲。

读一读课文前面的提示语,了解阅读的要求,明确学习本文的目的要求。

【设计意图:学课文之前,让学生明确阅读的要求和学习本文的目的要求,使他们对学习本文有明确的目的,能带着问题去学习。】

2.请学生根据阅读提示用笔画出学习本文有哪几个要求。

二、独立阅读课文,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1.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画出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并在书上做简单的批注,读后根据自己的批注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学生,提高学生的自己学习的能力,然后通过合作交流,使他们学会倾听,在交流后更好的理解课文。】

2.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那位父亲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对父亲的言行作出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去发现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的去理解父亲的认真、实在、正直的品格。】

小组合作交流,再全班交流

三、绕学生对“父亲”的评价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1.“早晨起来,父亲去市场上买来红果„„”说明父亲采购当天最新鲜的果品作为材料,对买来的材料又经过严格的挑选„„“„„有一点儿„„”这些都反映了父亲做生意是那么认真和实在。

2.对于制作工艺更是一丝不苟,闷火、洗石板、串葫芦、拉丝、蘸糖的均匀,“吃一口让人叫好”不怕冷、不怕潮。

3.父亲的手艺出了名被一家老板邀请去当伙计,每月有工钱,由于父亲看不惯老板变着法儿赚钱的生意经,不到一年就辞去了这份工作,反映了父亲凭着良心做买卖,不做亏心买卖的商业道德。

【设计理念:从字里行间,从具体的描写中感受父亲是个办事认真、实实在在、讲究商业道德的,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深入体会,而不是脱离文本的空洞地谈,体会父亲的商业道德高尚。】

四、提升理解课文

1.课文中的三处“万年牢”分别进行体会

(1)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意思:小组合作,想一想,这三个“万年牢”分别指什么?

(2)说说三处“万年牢”中间的相互联系

2.雇于老板这件事

老板的这种生意经好不好?他这样做会带来什么结果?联系生活实际发表各自的看法,以提高认识能力。

【设计理念:让学生再次统观全文,理解“万年牢”。让学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我应该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3.交流“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4.读了“万年牢”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读一篇与本文内容相关的文章

【板书设计】

万年牢

产品质量:工艺高、质量好

生意:好的产品受信赖 赢得众多回头客 生意旺

人品:诚实、守信

【同步练习】

1.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_______什么事_______要讲究__________ _________。父亲的教导使我一生受益。

2.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教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尊严》教学设计

龙城三小 钟丽坤 李静文

【教材分析】

《尊严》这篇课文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可以没有财富,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尊严,这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只要有了做人的尊严,就有可能拥有财富乃至一切。

【设计理念】

《尊严》第一课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学习本课生字词并初读感悟本课内容,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第二课时则在已知课文大概内容基础下进行,进入深层学习,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真正懂得“尊严”的含义。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善良、疲惫不堪、狼吞虎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理解并积累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哈默坚持劳动后再接受食物的事,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尊严,一个人必须有尊

严。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积累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体会什么是真正的尊严。

【教学准备】备课,预习,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谈话导入

在城市里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还很年轻,四肢非常健全,可却不愿意通过劳动来获得更好的生活。他们或是蜷缩在城市的角落,或是出没在人潮之中,通过行乞来维持生存。这就是城市里的丐帮。其实他们最缺的不是钱,你们知道他们最缺的是什么吗?

今天我们来看一看,一个处于困境中的年轻人是怎样努力捍卫自己做人的尊严的。(板书课题:尊严)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轻松的谈话中进入到课文,同时通过谈话交流能让学生在情感上初步体会到“尊严”,从而更有利于进行教学)

二、初读课文,理解词语

1.检查预习,认读词语(指名读、小组读)

尊严 沃尔逊 面呈菜色 疲惫不堪 善良 朴实 款待 狼吞虎咽

例外 骨瘦如柴 杰克逊 喉结 赞赏 捶背 僵硬 许配 逃难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做到真正开口读,能有效进行字词学习,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小组合作读)

三、聚焦“尊严”

1.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堂交流成果,教师适当点拨

(PPT展示: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3.教师提问“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相关句子划一划。

4.指名学生汇报成果,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在自学中初步感悟“尊严”。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学习,能有效解决课堂上思考的问题也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效率,同时通过讨论交流能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感悟“尊严”含义。】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认读课文中的新词。

二、感受“尊严”

1.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年轻人的心灵世界,看一看,他为什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年轻人作为逃难人群中的一员,他与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划一划描写他表现的句子,说说你的感受。

出示句子:

(1)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2)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2.读了这两个句子,你了解到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谈感受:抓住“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狼吞虎咽”来体会年轻人所面临的困境。

3.教师谈话过渡:在背井离乡的逃难路上,年轻人和他的同伴们已经几天没有吃上东西了。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年轻人饿得骨瘦如柴。善良朴实的沃尔逊人及时施舍,就像是雪中送炭。于是,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同样是逃难的人,但其中有一个年轻人是个例外,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边读边想:年轻人的一番话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每次话语想表达什么意思?)(出示三句话)

(1)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我做吗?

(2)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3)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

4.学生自由读这三句话,一句一句地读,体会年轻人说话时的心情和态度,用怎样的语气说的? 从年轻人说的话中,你能感觉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年轻人吗?

指名学生说,在学生说出自己阅读后的感受时,可要求学生将自己阅读后的感受放入到文字中读出来。 此处渗透学法指导:描写人物的语言是表现人物特点、感受其思想品质的重要方法。我们在写人的时候,要多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在读书的时候,要从人物的语言去反复体味人物的特点。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突破了本课的“重点难点”:在阅读过程中学习语言,体会如何把人物的形象写具体的表达方式。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 第一句:让他能忍受住饥饿而寻求活干的是——生:尊严

第二句:让他断然拒绝美食诱惑的是——生:尊严

第三句:让他毫不犹豫的选择先干活后进食的还是——生:尊严

5.出示杰克逊大叔说的话:

(1)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

(2)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您帮忙。不过,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派活儿。

(3)小伙子,您愿意为我捶捶背吗?

(4)好了,小伙子,您捶得好极了,刚才我的腰还很僵硬,现在舒服极了。

(5)小伙子,我的庄园需要人手,如果您愿意留下来的话,我太高兴了。

(6)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思考:你觉得杰克逊大叔是个什么样的人?把你思考后的感受写下来准备与同学交流。(没有通过劳动得到的食物是善良人的施舍,懂得用劳动来换取食物。年轻人得到的食物,是他劳动后的报酬。因此年轻人得到了大叔的赞赏)

教师和学生交流。

你们怎样理解杰克逊大叔的最后一句话?(再次出示。)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指名读这句话。)杰克逊大叔说出这句话,是因为他从年轻人今天的表现,看到了他的将来,请试着完成下面的句子:

当他遇到困难时,他会( );当他被人看不起时,他会( );当他拥有财富时,他会( )„„ 小结:年轻人宁可挨饿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赢得了杰克逊大叔的尊重,也给他自己赢得了工作的机会,赢得了最终的幸福。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年那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成为了美国著名的石油大王,成了双料富翁。为什么说他是双料富翁?(精神上的富翁和物质上的富翁。)

6.引导学生联系全文和杰克逊大叔说的话,懂得:尊严无价。

三、布置作业:课外阅读名人传记。

【板书设计】

7. 尊 严 难民受款待 接受食物 自尊 杰克逊

不干活不吃饭 年轻人例外 赢得尊严 自立

尊重他人

留庄园成好手

成为石油大王 自强 哈默

【同步练习】

1.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

(1)描写外貌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2)描写动作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3)描写语言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改写句子。

(1)杰克逊大叔是一个善良的人。杰克逊大叔是一个善于发现人才的人。(用关联词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就是石油大王哈默。(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龙城三小 廖丽婷 廖斐斐

【教材分析】

《将心比心》是一篇略读文章。在这个以“真诚待人”为主题的单元里,本文以“将心比心”为题,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如果在生活中我们能将心比心,那么,我们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故事显浅而紧扣生活,“将心比心,以爱换爱”的呼唤直逼人的心灵深处。学习本文的目的是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人与人要宽容、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多关心他人。

【设计理念】

1.从四川地震的故事预测学情,迁移情感,使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2.学习是一个主动习得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习成为发现之旅,发现文中的真情,感悟真诚,尝试表达情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结合课文所写的两件事,体会将心比心的真正含义。

【教学难点】联系拓展阅读资源,联系实际生活,写出自己对将心比心的理解和感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而使表达产生感人的效果。

【教学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台湾作家罗兰曾经这样说过:“如果每一个人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都能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那么世界上不但可以增加很多的欢乐与和气,而且可以减少很多悲剧和恨事。”

师:看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也讲述了两个感人的故事,请看课题——《将心比心》,齐读课题。

师:你是怎样理解“将心比心”这个成语的呢?这两个心的意思一样吗?课文中谁“将心比心”,又是怎样对待别人呢?让我们带着问题来读读课文吧!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从中受到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熏陶,感悟到人生的哲理。

【设计意图:由直观生动的视频带入课文,新颖,且激起学生的共鸣,让他们在画面中回味,激发学生兴趣,在文中感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先从直观上浅谈认识,再在学文中加深。】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1.各自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3.课文中谁“将心比心”,她们是怎样对待别人呢?找出相关的句子画起来。

过渡:其实阿姨帮奶奶开门和护士给妈妈扎针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可就是这样的小事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也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设计意图:充分让学生读,在读中自悟自得,他们会品尝到成功的滋味;直插重点,学生既锻炼了语言表达,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结构,在头脑中有了较清晰的印象,被这种情感染着,学文章中心一直也是暖暖的。】

三、感悟课文,品味语言

师:本文用《将心比心》做题目,那么文章中出现了几句有“心”字的话。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并在文中划出,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生:3句(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读的很仔细,找的很准确。

1.“听了这件事,我的心温暖了许久”,这是指哪一件事啊?阿姨帮奶奶开门这个故事,使作者的心温暖了许久,让我们也一起体会那些令人感动的场景吧。请同学读一读第一个故事,并想一想,画一画哪个画面打动了你?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小组讨论,谈谈你的感受,学生汇报。

(课件)“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手。”“我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这个画面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阿姨面对素不相识的老人,却愿意为她推开大门,用手撑着,一直等到奶奶跟上来才松手。从小事可以看出阿姨是个懂得关心别人的人。

“推开沉重的大门”这个短语让你感觉到了什么?“一直”可以看出什么你?你觉得这位阿姨是个怎样的人?

(3)当阿姨看到了奶奶,她不由的想到了自己年老的母亲,将心比心,因为她希望——“我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当奶奶向她道谢时,她只是轻轻地说:“我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师:是呀,奶奶的年纪很大了,还要开那么沉重的大门,对她来说真的很难,而阿姨这是伸出关爱之手,她可真是个有爱心的人,所以她一直等到奶奶跟上来才松开手。

奶奶得到了这位阿姨的帮忙,她做了什么?阿姨又是怎么做的?

师:谁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谁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那这个时候,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师:当你为别人打开一扇门的时候,别人也为你打开一扇门,文章中仅仅是指的门吗?这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扇门,而是爱心的门,打开心灵的门,正是这样的故事,我的心温暖了许久。“许久”这个词,我们还可以用什么词来换换?

总结:她帮助的不是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而是一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啊,这位阿姨的行为,这种纯洁

的爱让作者有了一种暖暖的感觉,令你沉浸在温暖之中是吗?并深深地印在作者的记忆里。

【设计意图:通过读、悟、议、再读,让学生多次走入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通过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人物的感情。】

2.师:还有一件事,让作者的心不仅充满了温暖,还觉得幸福,在护士给妈妈扎针这个故事中又有哪些场景让你感动,小组交流,谈感受。

(1)“一天„„第三针果然成功了。”

(那么在护士扎针的时候,文章对作者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进行了怎样的描写?小组讨论,结合人物的细节描写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平静的眼神,注视着;轻轻地;不要紧,再来一次。

师:“不要紧,再来一次。”母亲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了两次都没成功,针眼处都鼓起青包。假如是你,看见母亲这样,你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

师;难道母亲不疼吗?母亲完全可以因疼痛而埋怨或是责备,但母亲为什么还那么“平静”?

师生:所以她说道:“不要紧,再来一次。” 这简短的一句话,是简简单单就能说的出口的吗?为什么让你感到不简单?母亲没有抱怨,当年轻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却没扎进血管时,母亲鼓励她——当母亲的手被扎的鼓起青包时,母亲仍然鼓励她——有可能第三次第四次还是会失败,她同样鼓励着——这正是母亲对护士的理解和宽容、鼓励消除了护士的紧张。

(2)第三针果然成功了。此时此刻护士也长出了一口气。母亲的动作,鼓励的话语,小护士也深深地感动了,所以她连声说:“阿姨,真对不起。我是来实习的,这是我第一次给病人扎针,太紧张了。要不是您的鼓励,我真不敢扎针了。”

生:她很有礼貌,很懂事,有一颗感恩之心„„

师:是呀,这样一件打针的小事,因为母亲的宽容,母亲的理解,使护士拥有了一颗勇敢的心,那她以后打针还会紧张吗?这份成功,这份荣誉来源于母亲的鼓励,作者拥有这样一位母亲,她此时会有什么感受?

生:感动,感激,要像母亲学习„„

(3)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理解。

(生:妈妈很伟大„„为了鼓励护士,宽容、理解对方;考虑到自己的女儿,她是个好母亲„„

(4)看到眼前的一切,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与幸福,一开始我的心情就这样吗?(不是。原来是抱怨的。)为什么现在会这样呢?她想——

师;母亲知道要想得到别人的宽容和鼓励,就要自己先去宽容鼓励别人。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她将心比心,以自己对别人的宽容换取他人对自己的宽容和鼓励。她希望自己的女儿以后也能遇上这样宽容的人。

经历了两件事的我,心里有什么感受?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

3.师:同学们,这一撇一捺的“人”字本就相互支撑。假如在生活中,我们都能理解、宽容与关爱对待一个个陌生人,那么我们的生活也就多了一些欢乐与和气, 一段默默地祝福,一句轻轻的问候,一次紧紧地依偎,一声深深的安慰。 都是“将心比心”的表现。

我们如果理解了阿姨和母亲的话,肯定也会这样想着:(出示: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设计意图:围绕另一个中心,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走入文中,动手动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找到感动语句的同时,自己也深深被感动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四、回归文本,自然拓展

1.(黑板画出一颗心,三十秒钟沉浸)课文学完了,我们的心中一定不会是空荡荡的。

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事?你是怎么做的?

2.这就是我们每位同学的一颗滚烫的心,要在这颗心中装入一个份量最重的词,你会装入什么词?(帮助、关心、宽容、„„)

3.结课:孩子们,让我们彼此接纳、将心比心,享受爱与被爱的快乐与幸福吧。

总结:在生活中我们要想“幸福之花处处开放,就应该学会将心比心,这样我们才会享受爱与被爱的快乐与幸福。

【设计意图:学生在受到精神熏陶,情操陶冶的同时,也能提升语文素养,进行有效的课外拓展与延伸会丰富学生的见闻,增加学生的积累。】

五、作业设计

在生活中, 你遇到过将心比心这样的故事吗?经历了这件事, 你有什么想法呢?请你把自己的心路历程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板书设计】 8. 将心比心

阿姨为奶奶推门──听说 温暖

母亲原谅护士──亲历 温暖

【同步练习】

1.“扎”有三个读音:zhā zhá zā,选段中“扎针”应读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并选一个词语来造句。

平静( ) 鼓励( ) 温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听了母亲的话,为什么心里充满了温暖与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龙城三小 张惠琼 申红玉

【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二由“口语交际”、“ 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这五部分组成。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诚实守信、自尊自爱、尊重他人这些美好的品质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向往,所以园地二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将所学转化为所用。口语交际的主题是“以诚待人”,这与本组课文的学习主题是一致的。可以结合课文,进一步体会真诚待人、处事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为学生创设一吐为快的宽松环境,使学生通过师生之间无拘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等,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说出来。这可为接下来的习作作好准备。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贴近学生生活,是说说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心里话,在表达方式和内容上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我的发现”是对习作方法的指点。

日积月累的内容也是关于诚信的名句。有几句学生已有耳闻,如“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言必信,行必果”。 有几句较难理解,要作解释,让学生会在适当的语文环境中运用。趣味语文是“说信”,这项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设计理念】

主要引导学生真诚待人,自己积累一些有关诚信的词语,古诗文名句。在生活中,需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将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诚信的重要,并教育自己的学生要以诚待人。

【教学目标】

1.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2.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诉别人心理话。

3.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课前准备】让几个学生排练一个小品:一学生在校园里乱扔纸屑,另两个学生据理劝导。

【教学重点】积累有关诚信的名句名言,懂得以诚待人是一种美德。

【教学难点】 在作文中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课前准备】

录像:一学生在校园里乱扔纸屑,另两个学生据理劝导。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以诚待人是一种美德,它既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又能使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增进友谊。 揭题:以诚待人

2.回忆第二单元的课文,你能谈一下你的想法吗?

3.教师讲述本班同学的一个以诚待人的故事启发学生的话题。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明辨是非。

1.观看几个学生表演的小品:一学生在校园里乱扔纸屑,另两个学生据理劝导。

2.你看了后有什么想说?面对这样的情况,你该怎么办?是简单地批评几句,还是用更好的办法去说服他?

3.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如果有,你是怎样对待的?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欲望。】

三、联系生活,感受“以诚相待”。

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些情况,你该怎么办?

①家里来了客人,当时父母不在家

②班里的一位同学病了,好几天不能来学校上课。

2.指名交流:

热情地招待,打电话问候,帮他补习,这些都是“以诚相待”的表现。

3.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也是“以诚相待”呢?

你有没有真诚待人的经历或者是别人以诚相待的经历?

四人小组交流(尽量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良好的讲话习惯,锻炼学生的胆量。】

四、再创情景,实践“以诚待人”

1.在我们与人交往的时候,到底该怎么说,怎样做才能让人感觉到你的诚意呢?请同桌选择你们感兴趣的一个情境进行表演。

2.全班交流:表演情境

①路上,有人向你问路,你真诚地告诉他怎么走。

②劝告小同学不要乱摘花草树木。

③搀扶同学到医务室擦药。

④诚恳严肃地帮同学指出缺点。

3.同学评价:哪些语言,哪些行动做到了“以诚待人“。

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并随机规范其语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地说和认真地听别人讲,培养学生大胆发言,认真倾听的习惯。】

五、总结经验,交流建议。

1.通过学习,联系你的生活,就做到“以诚待人“,你可以提供哪些建议?

2.交流:板书温馨提示:

用语礼貌 态度诚恳

真诚助人 以理服人

„„

3.作业:写1—2条“以诚待人”的建议。

第二、三课时 习作

【教学目标】

1.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要真实,要有自己的想法。

2.写出的文章有条理,内容清楚,有主题。

【教学重难点】文章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层次清楚,内容具体。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表达欲望。

师:同学们,最近有几个同学找我谈心,说了自己的心里话。有的同学说自己学习成绩提高不快,心里很着急;有的同学说爸爸、妈妈管得太严,一点自由都没有;还有的同学说平时作业太多,没有时间读课外书等等。我很感谢这些同学,那么信任老师,把老师当知心朋友。这说明老师和同学们平时交流得不够。今天老师为大家创造一个机会,诚恳地希望同学们把藏在心中的话说出来。如果是高兴的事,让同学和老师共享;如果有什么不愉快的事,说出来会痛快一些,也许大家能为你解忧;有什么困难,请大家帮你出主意解决;你们说好不好?

【设计意图:激趣,调动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

2.明确要求,拓展表达思路。

(1)指名朗读“习作”要求。

(2)说说什么是“心里话”。

(3)这段话里告诉我们从哪些方面来说心里话?向谁说?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要求?

(4)针对上述问题,组织师生之间的对话,互相启发,拓展思路。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认真读题目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3.小组合作,生生互动。

小组内的同学互相交流,互相评议。教师巡视,倾听,并发现“典型”。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

4.模拟情境,典型示范。

(1)由老师扮演妈妈(爸爸)的角色,一学生向妈妈(爸爸)诉说自己的心里话。

(2)对照本次习作的要求,学生评议。(教师小结、点评,并强调习作中的注意问题。)

①要明确心里话是向谁说的。

②心里话的内容要真实。

③习作时可自由选择第一人称“我”,也可以用第二人称“你、您”。

5.动手练笔,交流修改。

(1)学生动笔习作。老师个别指导。

(2)选择学生例文,师生共同点评。

(3)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交换修改习作。

(4)誊写习作。

【设计意图:通过自改和帮助别人修改,学生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在修改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好的作文是要做到语句通顺,用词准确,表达清楚,还要不能离题。】

6.作业:课后继续完成作文。

板书设计: 1)敞开心扉,写出自己最想说的心里话。请以《 ⅩⅩ,我想对你你说》为题,写一篇作文。

习作要求 (2)说心里话,一定要真实,要说出内心的想法。

(3)写完 以后可读给对方听,据别人的意见改一改。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积累有关诚信的名句名言,懂得以诚待人是一种美德。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

1.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从古诗文中选取的名句,每句话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2.学生逐句自读,要求读正音,读通顺句子。

3.同桌互相说说句子的意思,提出不理解的。

4.师生释疑。

5.通过各种方式熟读名句。(个别读、小组读、男女读)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形式去读名句从而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记了名句。】

二、趣味语文

1.联系本单元《中彩那天》等课文,指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学生自读,读通句子。

3.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或举例或造句理解,运用这些由“信”字组成的词语。

4.采用问答方式记忆。

5.鼓励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

【设计意图:通过举例和造句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由“信”字组成的词语。】

三、我的发现

1.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小东说了哪些经验。

2.归纳:习作除了留心观察,把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还要把自己心里想的事,或者想对别人说的话写下来。

四、总结

【同步练习】

1.用带有“信”字的词语填空

(1)这次女排比赛,我( )中国队会夺冠。

(2)你这样满口谎言,怎能( )于人。

(3)他很( ),及时给我送来了我需要的图书。

2.写出对应的词语

(1)藏在心里不公开的笑。 ( )

(2)不愉快而勉强地笑。 ( )

(3)众人大声的笑。 ( )

(4)故意做出的笑。 ( )

教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内容

  • 小学语文[中彩那天]教案
  • 5.中彩那天 教学目标: 1.用现有的识字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学会15个生字,理解新词: 2.复述课文主要内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完成课后第二题: 2.通过合作解疑,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用现有的 ...

  • 四年级语文下册[中彩那天]微课堂教学设计
  •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麻虎镇中心小学 李红哲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理解父亲所面临的道德难题,体会父亲崇高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难点:理解父亲所所面临的道德难题,体会父亲崇高的精神世界 [教学 ...

  • 5中彩那天说课稿
  • 5 <中彩那天>说课稿 禹城市解放路小学 四年级 张秀国 各位领导老师,您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彩那天>,我将从六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说教材 教材简析:<中彩那天>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以"以诚待人"为专题编写的一篇精读 ...

  • 语文教案-中彩那天
  • 语文教案-中彩那天 教学目标 : 1.认识本课的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面词语:财富.修理厂.名牌.方式.赠给.拥挤.道德.难题.彩票.存根.号码.回忆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品质. 4.学习在阅读 ...

  • 小学语文:期中测试试题(苏教版三年级上)无答案
  • 三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测试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5分) 一.我能认真读拼音,并规范地写汉字.(8分) jīn shǔ qì zhòng dào dã hào mǎ ( ) ( ) ( ) ( ) jiāng yìng xǔ pâi láng tūn hǔ yàn ( ...

  • 小学生阅读方法之我见
  •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一定把对词.句.段.篇的理解和各种体裁课文的阅读方法,教给学生.学生掌握了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阅读能力.为了搞好这一教学,我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摸索出了"看题目―想问题― ...

  • 四年级语文下册中彩那天4教案沪教版
  • 中彩那天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生字. 能力目标:能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财富.修理厂.名牌.方式.赠给.拥挤.道德.难题.彩票.存根.号码.回忆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品质,懂得&qu ...

  • 中彩那天说课稿
  • 5.中彩那天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第10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中彩那天>下面我讲从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 说教材 <中彩那天>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个修理厂的技工,无意中抽中了大奖,但是抽中了大奖的彩票却是他帮同事代买的.经过思想斗争 ...

  • 5[中彩那天]说课稿
  • 5<中彩那天>说课设计 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第二组课文第5课. <中彩那天>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课文,主要记叙了"我"的父亲经受了道德考验,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一辆奔驰牌汽车还给了库伯先生来反映父亲诚实正直的品质,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