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散文文言点答案

《过小孤山大孤山》主要语言点

一、解释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1、 此山当是其.一也。其中的

及抛江过其下 它的

有碑载其事 那

2、 杰然.特起 形容词尾

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但是

实不然也 这样

3、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用

盖以此得名 因为

复以小艇游庙中 乘(介词)

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 用

4、 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 这

信造化之尤物也 的

徙倚久之而归 音节助词

望之如浮水面 它,大孤山

5、 虽.无风,亦浪涌 即使

虽不可拟小孤之秀丽 虽然

6、 盖.以此得名也 大概

盖江西路也 原来是

二、找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与江山相发挥

三、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征:

1、信造化之尤物也 判断

2、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状后

3、南唐为奉化军节度 被动

4、其间一日阻风不行 被动

四、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现象

1、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名作状

2、上.干云霄 名状

3、岸土赤而壁.立 名状

五、自主整理本课重要的文言实词:

例如:合处如引.绳:拉

特、潦、干、胜、汲

2、盖江西路也

《庖丁解牛》主要语言点

一、解释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1、 庖丁为.文慧君解牛 给(介词)

吾见其难为 做、对付

怵然为戒 作为(动词)

视为止,行为迟 因为(介词)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同上

2、 合乎.桑林之舞 介词,不译

依乎天理 同上

技盖至此乎 句末疑问语气

3、 刀刃若新发于.硎 从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也 对于 ,介词

4、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 结构助词,不译

乃中经首之会 的

始臣之解牛之时 取独

技经肯綮之未尝 提宾标志

为之四顾 它,这件事

5、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并(转)

官知止而神欲行 转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转

提刀而立 修

善刀而藏之 顺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

2、

3、 善刀而藏之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依乎天理.. 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 2、因其固然.. 本来的样子

至于..族 即使如此;到 4、技经肯綮之未尝.. 不曾尝试

四、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臣之所好者道也 判

2、技经肯綮之未尝 宾前

3、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状后

五、整理关键实词

例如:族.庖岁更刀 每至于族.

奏、中、会、释、遇、更、委

六、解释下列成语的含义:

目无全牛

游刃有余

踌躇满志

3、虽然..,每

技进乎道

《项羽之死》主要语言点

一、解释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

1、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代项羽军队 .

是何楚人之多也 这么 .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取独,的 ..

2、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带领,介词 .

以故汉追及之 因为

以赐公 把

3、愿为诸君快战 给 .

赤泉侯为骑将 担任

我何渡为 句末疑问语气

吾为若德 给,送,动词

4、今独臣有船 只有,副词 .

籍独不愧于心乎 难道,副词

5、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修 .

瞋目而叱之 修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顺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 因果

6、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就 .

平明,汉军乃觉之 才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只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 2、乌江亭长木义船待

三、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现象:

1、项王军壁垓下 名作动 .

2、项王则夜起 名状 .

3、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名动 ...

4、亦足王也 名动 .

5、直夜溃围而南出 名状 .

6、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同上 .

7、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名动 ...

8、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使动 .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 在这时

2 山的东面

3、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作为

4、地方千里 土地方圆

五、指出下列句是特点

1、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判

2、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定后

3、骑能属者百余人 定后

4、汉骑追者数千人 定后

5、然今卒困于此 被动

6、所当者破 被动

六、整理本课的重要实词:

例如:直夜溃围 .

拔、逝、属、及、决、期、辟易、被、创、顾、购、德

《阿房宫赋》主要语言点

一、虚词(课后练习三)

1.它们;的;去;取独。2、代词,他们;还是,语气副词;难道,语气副词。

3、 骊山北构而西折 承接 .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转折

不敢言而敢怒 转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转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来,目的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修饰

二、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含义

1、钩心斗角 2、一宫之内而气候不齐 3、韩魏之经营

4、齐楚之精英 5、可怜焦土

三、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动现象:

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名状,名动 ....

2、骊山北构而西折 名状 .

3、辇来于秦 同上 .

4、朝歌夜弦 同上 .

5、四海一 名动 .

6、韩魏之经营 动名 ....

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为动,意动 ..

8、族秦者秦也 名动 .

四、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判

2、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判

3、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判

五、整理重点实词:

例如:直走咸阳 .

构、抱、乍、幸、妍、杳

《过小孤山大孤山》主要语言点

一、解释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1、 此山当是其.一也。其中的

及抛江过其下 它的

有碑载其事 那

2、 杰然.特起 形容词尾

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但是

实不然也 这样

3、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用

盖以此得名 因为

复以小艇游庙中 乘(介词)

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 用

4、 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 这

信造化之尤物也 的

徙倚久之而归 音节助词

望之如浮水面 它,大孤山

5、 虽.无风,亦浪涌 即使

虽不可拟小孤之秀丽 虽然

6、 盖.以此得名也 大概

盖江西路也 原来是

二、找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与江山相发挥

三、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征:

1、信造化之尤物也 判断

2、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状后

3、南唐为奉化军节度 被动

4、其间一日阻风不行 被动

四、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现象

1、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名作状

2、上.干云霄 名状

3、岸土赤而壁.立 名状

五、自主整理本课重要的文言实词:

例如:合处如引.绳:拉

特、潦、干、胜、汲

2、盖江西路也

《庖丁解牛》主要语言点

一、解释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1、 庖丁为.文慧君解牛 给(介词)

吾见其难为 做、对付

怵然为戒 作为(动词)

视为止,行为迟 因为(介词)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同上

2、 合乎.桑林之舞 介词,不译

依乎天理 同上

技盖至此乎 句末疑问语气

3、 刀刃若新发于.硎 从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也 对于 ,介词

4、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 结构助词,不译

乃中经首之会 的

始臣之解牛之时 取独

技经肯綮之未尝 提宾标志

为之四顾 它,这件事

5、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并(转)

官知止而神欲行 转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转

提刀而立 修

善刀而藏之 顺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

2、

3、 善刀而藏之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依乎天理.. 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 2、因其固然.. 本来的样子

至于..族 即使如此;到 4、技经肯綮之未尝.. 不曾尝试

四、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臣之所好者道也 判

2、技经肯綮之未尝 宾前

3、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状后

五、整理关键实词

例如:族.庖岁更刀 每至于族.

奏、中、会、释、遇、更、委

六、解释下列成语的含义:

目无全牛

游刃有余

踌躇满志

3、虽然..,每

技进乎道

《项羽之死》主要语言点

一、解释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

1、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代项羽军队 .

是何楚人之多也 这么 .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取独,的 ..

2、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带领,介词 .

以故汉追及之 因为

以赐公 把

3、愿为诸君快战 给 .

赤泉侯为骑将 担任

我何渡为 句末疑问语气

吾为若德 给,送,动词

4、今独臣有船 只有,副词 .

籍独不愧于心乎 难道,副词

5、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修 .

瞋目而叱之 修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顺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 因果

6、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就 .

平明,汉军乃觉之 才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只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 2、乌江亭长木义船待

三、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现象:

1、项王军壁垓下 名作动 .

2、项王则夜起 名状 .

3、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名动 ...

4、亦足王也 名动 .

5、直夜溃围而南出 名状 .

6、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同上 .

7、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名动 ...

8、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使动 .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 在这时

2 山的东面

3、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作为

4、地方千里 土地方圆

五、指出下列句是特点

1、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判

2、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定后

3、骑能属者百余人 定后

4、汉骑追者数千人 定后

5、然今卒困于此 被动

6、所当者破 被动

六、整理本课的重要实词:

例如:直夜溃围 .

拔、逝、属、及、决、期、辟易、被、创、顾、购、德

《阿房宫赋》主要语言点

一、虚词(课后练习三)

1.它们;的;去;取独。2、代词,他们;还是,语气副词;难道,语气副词。

3、 骊山北构而西折 承接 .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转折

不敢言而敢怒 转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转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来,目的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修饰

二、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含义

1、钩心斗角 2、一宫之内而气候不齐 3、韩魏之经营

4、齐楚之精英 5、可怜焦土

三、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动现象:

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名状,名动 ....

2、骊山北构而西折 名状 .

3、辇来于秦 同上 .

4、朝歌夜弦 同上 .

5、四海一 名动 .

6、韩魏之经营 动名 ....

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为动,意动 ..

8、族秦者秦也 名动 .

四、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判

2、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判

3、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判

五、整理重点实词:

例如:直走咸阳 .

构、抱、乍、幸、妍、杳


相关内容

  • 季文子相宣成阅读答案
  • 篇一:季文子相宣成阅读答案 您的位置:>>季文子相宣成阅读答案_季文子相宣成翻译_古诗大全 出自<>,其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 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 文子曰: 吾亦愿之.然吾 ...

  • 尊经阁记阅读答案明文
  • 篇一:尊经阁记阅读答案明文 篇二:尊经阁记阅读答案明文 [明]王守仁 经①,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君子之于六经也,求之吾心之阴阳消息而时行焉,所以尊<易>也:求之吾心之纪纲政事而时施焉,所以尊<书>也:求之吾心之 ...

  • 200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评价报告(16份试卷)
  • 200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评价报告(16份试卷) 2005年高考全国共有16套语文试卷:教育部考试中心为全国若干省区命制了三套试卷,13个自主命题的省市各命制一套试卷.由于2005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取消了对试卷结构.各类题型赋分比例的统一规定,所以各命题组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大胆尝试 ...

  • 梦想世界手游科举答案大全 梦想世界科举答题器
  • 梦想世界手游科举答案大全 梦想世界科举答题器 梦想世界手游科举答案大全 梦想世界科举答题器!梦想世界手游这款游戏上架ios和安卓平台已经很长时间了,可以说游戏自从上架以后就一直受到很多玩家的喜欢.这款游戏是由多益网络自主研发运营的一款回合制手游,玩家在游戏中可以体验到一种见招拆招的PK感觉.玩家在游 ...

  • 狼第三则文言文阅读答案
  • 篇一:狼第三则文言文阅读答案 狼三则>选自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狼三则>都是写屠夫在不同情况下遇狼杀狼的故事" />您的位置:>>狼三则其三阅读答案_文言文狼三则其三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文言文<>选自其如下: [前言] &l ...

  • 水陆草木之花阅读答案
  • 篇一:水陆草木之花阅读答案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答案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 ...

  • 文言高效翻译的"三原则.五字要求"
  • 文言高效翻译的"三原则.五字要求" 四川 窦银强 (特级教师) 一.文言语句翻译的第一条原则是: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讲究信.达.雅. 所谓信,指的是准确无误,忠于原文,不随意增删内容和改变风格:所谓达,指的是译文语句通顺,语意明确,行文规范:所谓雅,指的是文句流畅,鲜明生动, ...

  • 高考文言文备考策略
  • 2010年高考文言文考情综述及备考策略[高考语文] 文章来源:深圳求是家教网 文章作者:不详 点击:695 录入时间: 2009-12-20 大 中 小 高考文言文的题型相对稳定,包括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 1.单项选择题的题量与分值 在18套高考试卷中,均设有单项选择题.各套试卷单项选择题的 ...

  • 2014年四川高考文言文王筠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
  • 2014年四川高考文言文王筠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 [学生自学.教师讲评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9题. 王筠,字元礼,一字德柔,琅邪临沂人.筠幼警寤(机警,通晓事理.寤:wù,古同"悟",理解,明白),七岁能属文(写文章.属:zhǔ,连缀,接连.<后汉书·张衡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