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毫米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王翠梅

教学设计:教科书第21~22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估计、测量、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知道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明晰测量的步骤与方法。

3、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会简单的换算,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会简单的换算;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难点:

体念1毫米的实际长度,形成直观表象。

教学准备:

1分硬币、各种卡、绿豆、大米等学生尺及文具;例1的情境图,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我们以前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2、你能用身体中的尺表示吗?

3、 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二、毫米的产生

1、估一估

师:【课件1、出示课本书图】请同学们拿出数学书估一估我们数学书的厚大约是多少?

生:自由发言

师:谁来说说你估计的是多少?

生:。。。。。。

师: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

生:用尺子量。

2、量一量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尺子在小组内进行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分别是多少厘米?把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卡纸上。

生:测量并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们哪一组测量的结果。

生:数学书的厚度大约1厘米、不到1厘米、6小格等等。 师:数学书的厚度能不能用整厘米数表示呢?

生:不能

师:归纳,当我们在测量数学书的厚度不是整厘米时,要想量的更精确些,我们通常用毫米作单位【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三、 合作探究,认识毫米

1、初步认识1毫米

(1)直尺直观演示

师: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师:你认为1毫米有多长?能用手比划一下吗?你能在尺子上找到1毫米究竟有多长吗?【课件】

生:同桌两人互相指出尺子上1毫米有多长。(尺子中的1小格也就是1厘米中)

师:那也就是说尺子上任意一小格的长度都是1毫米,3小格呢?,5小格呢?1毫米到底有多长,你能用手比划下,看看有什么感受。

【课件显示】

(2)动手实践

师:不好比划吧?我来教给大家一个好办法。拿出尺子,用手捏住,

然后捏尺子的两个手指保持不动,把卡尺子抽出来。这时,我们两指间的这道缝大约就是1毫米。

生:学生体念

(3)生活中的1毫米

师:孩子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物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1分的硬币、直尺、公交卡的厚度等。)

师:那也就是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厚度一般用“毫米”作单位比较合适呢?(很短的或很薄的)

师: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用毫米作单位的物品?【课件生活中用毫米作单位】

2、探究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1)数一数

师:我们知道刻度尺上的1小格就是1毫米,那么在1厘米中究竟有这样的几毫米呢?请在自己的尺上选择任意的1厘米数一数。先自己数,然后指给同桌看。

师:有发现了吗?(指名:1厘米里有10毫米)你是从数字几数到几的?大家数出来的结果怎样?(再指一两位)是不是每1厘米中都有10毫米呢?老师也来选1厘米,咱们一起数好吗?【课件显示】

师:那也就是说 (1厘米正好=10毫米【师板书:1厘米=10毫米】(齐读一遍)

师:那2厘米是多少毫米?4厘米呢?

生:2厘米=20毫米,3厘米=30毫米

师:那1厘米6毫米=( )毫米呢?

生:16毫米

师:你能在直尺上找出长16毫米吗?

(2)量一量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你能用毫米的知识解决问题吗?(能)请同学们打开书的22页拿出尺子量一量的第1、2题的线段各有多长。

四、课堂练习

师: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有米、厘米、毫米,你能用这些长度单位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能)那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一枝铅笔的长约18( ) (5)一枝粉笔长75( )

(2)一分硬币的厚度约1( ) (6)小芳家到学校距离为200( )

(3)教室的长约8( ) (7)一把钥匙的长45( )

(4)玲玲的身高为125( ) (8)练习本的厚约3( )

2、判断,请在对的后面打“√”,错的后面打“×”。

床长2 厘米 ( )

牙刷长约13毫米 ( )

小树高3 米 ( )

老师的讲桌高9米 ( ) 小明的身高130cm ( )

橡皮的长约30厘米 ( )

4、量一量完成练习五的第2题

5、拓展《小马虎的日记》

2008年5月30日 星期五 天气:晴

早上,我们坐在长约8毫米的教室里,等着老师来上课.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毫米的认识",老师来了后发给每个人1枚厚度约是1厘米的1分硬币.我估计了一下老师手里拿的粉笔的长度约为7米5毫米,我手里刚开始用的铅笔长度约为15毫米,我估计铅笔盒的高度大约为20厘米.老师让我们量一量橡皮的长度,约为8毫米.

五、课堂小结

时间过得很快,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认识了几个长度单位?你能给他们排排队吗?米——厘米——毫米。(板书)米不是最大的长度单位,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如果你们有兴趣,还可到书中或网上查查看。

六、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米 厘米 毫米

1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毫米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王翠梅

教学设计:教科书第21~22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估计、测量、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知道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明晰测量的步骤与方法。

3、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会简单的换算,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会简单的换算;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难点:

体念1毫米的实际长度,形成直观表象。

教学准备:

1分硬币、各种卡、绿豆、大米等学生尺及文具;例1的情境图,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我们以前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2、你能用身体中的尺表示吗?

3、 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二、毫米的产生

1、估一估

师:【课件1、出示课本书图】请同学们拿出数学书估一估我们数学书的厚大约是多少?

生:自由发言

师:谁来说说你估计的是多少?

生:。。。。。。

师: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

生:用尺子量。

2、量一量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尺子在小组内进行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分别是多少厘米?把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卡纸上。

生:测量并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们哪一组测量的结果。

生:数学书的厚度大约1厘米、不到1厘米、6小格等等。 师:数学书的厚度能不能用整厘米数表示呢?

生:不能

师:归纳,当我们在测量数学书的厚度不是整厘米时,要想量的更精确些,我们通常用毫米作单位【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三、 合作探究,认识毫米

1、初步认识1毫米

(1)直尺直观演示

师: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师:你认为1毫米有多长?能用手比划一下吗?你能在尺子上找到1毫米究竟有多长吗?【课件】

生:同桌两人互相指出尺子上1毫米有多长。(尺子中的1小格也就是1厘米中)

师:那也就是说尺子上任意一小格的长度都是1毫米,3小格呢?,5小格呢?1毫米到底有多长,你能用手比划下,看看有什么感受。

【课件显示】

(2)动手实践

师:不好比划吧?我来教给大家一个好办法。拿出尺子,用手捏住,

然后捏尺子的两个手指保持不动,把卡尺子抽出来。这时,我们两指间的这道缝大约就是1毫米。

生:学生体念

(3)生活中的1毫米

师:孩子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物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1分的硬币、直尺、公交卡的厚度等。)

师:那也就是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厚度一般用“毫米”作单位比较合适呢?(很短的或很薄的)

师: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用毫米作单位的物品?【课件生活中用毫米作单位】

2、探究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1)数一数

师:我们知道刻度尺上的1小格就是1毫米,那么在1厘米中究竟有这样的几毫米呢?请在自己的尺上选择任意的1厘米数一数。先自己数,然后指给同桌看。

师:有发现了吗?(指名:1厘米里有10毫米)你是从数字几数到几的?大家数出来的结果怎样?(再指一两位)是不是每1厘米中都有10毫米呢?老师也来选1厘米,咱们一起数好吗?【课件显示】

师:那也就是说 (1厘米正好=10毫米【师板书:1厘米=10毫米】(齐读一遍)

师:那2厘米是多少毫米?4厘米呢?

生:2厘米=20毫米,3厘米=30毫米

师:那1厘米6毫米=( )毫米呢?

生:16毫米

师:你能在直尺上找出长16毫米吗?

(2)量一量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你能用毫米的知识解决问题吗?(能)请同学们打开书的22页拿出尺子量一量的第1、2题的线段各有多长。

四、课堂练习

师: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有米、厘米、毫米,你能用这些长度单位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能)那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一枝铅笔的长约18( ) (5)一枝粉笔长75( )

(2)一分硬币的厚度约1( ) (6)小芳家到学校距离为200( )

(3)教室的长约8( ) (7)一把钥匙的长45( )

(4)玲玲的身高为125( ) (8)练习本的厚约3( )

2、判断,请在对的后面打“√”,错的后面打“×”。

床长2 厘米 ( )

牙刷长约13毫米 ( )

小树高3 米 ( )

老师的讲桌高9米 ( ) 小明的身高130cm ( )

橡皮的长约30厘米 ( )

4、量一量完成练习五的第2题

5、拓展《小马虎的日记》

2008年5月30日 星期五 天气:晴

早上,我们坐在长约8毫米的教室里,等着老师来上课.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毫米的认识",老师来了后发给每个人1枚厚度约是1厘米的1分硬币.我估计了一下老师手里拿的粉笔的长度约为7米5毫米,我手里刚开始用的铅笔长度约为15毫米,我估计铅笔盒的高度大约为20厘米.老师让我们量一量橡皮的长度,约为8毫米.

五、课堂小结

时间过得很快,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认识了几个长度单位?你能给他们排排队吗?米——厘米——毫米。(板书)米不是最大的长度单位,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如果你们有兴趣,还可到书中或网上查查看。

六、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米 厘米 毫米

1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相关内容

  • [分米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 <分米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王洪波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简析: <毫米与分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安排了以学生估测数学书宽和厚,在测量时不能得到整厘米数时,自然地感悟毫米产生的需要,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 ...

  •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 分米毫米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简析: <毫米与分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安排了以学生估测数学书宽和厚,在测量时不能得到整厘米数时,自然地感悟毫米产生的需要,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它是属于量与计量中的知识,也 ...

  • 毫米.分米的认识
  • 毫米.分米的认识范文大全 | 简历 | 教案下载 | 课件中心 | 优秀作文 | 试题库 | 考试辅导 | 诗词鉴赏 | 国学 | 散文 | 实用工具 | 高校 | 手机/风景图片 | 手抄/黑板报 | 美食菜谱 语文教案 | 数学教案 | 英语教案 | 政治教案 | 物理教案 | 化学教案 | 历 ...

  • [分米毫米的认识]课堂实录
  •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米.毫米的认识>课堂实录 昌乐县西湖小学 李瑞霞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等活动感知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 2.在独立思考和分组探索中感悟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运用 ...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使学生经历猜测.探索.验证的过程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 10毫米.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2.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 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 ...

  • [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
  • <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 成都市草堂小学 彭晓爽 教学内容:北师大教材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的: 1.通过动手操作感知,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建立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 ...

  • [毫米的认识]教案
  • <毫米的认识>教案 一.教材分析 <毫米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节课.学生已经认识了厘米.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本节课是继续学习长度单位毫米.教材中的例1采取让学生估计.测量.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明确毫米产生的意义,然后利用学生尺让学生认识毫 ...

  •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在掌握已有知识"米和和厘米的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究新知,很容易达到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 导入部分,让学生经历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过程,引出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让学生 ...

  • 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 <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螺洋街道中心小学 吴艳 教学内容:三(上)第一单元测量 本节课的设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测量,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加深,在直观--表象--抽象的思维过程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际生活又运用于实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