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特性练习题2

声音的特性练习

一、填空题

1.人说话,唱歌、读书时,发声的物体是______。

2.人吹口哨时,发声的物体是______。

3.人吹笛子时,发声的物体是______。

4.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人说话唱歌靠______的振动。

5.声音是靠______传播,一切_____、_____、_____物质作媒介都能传播声音,通常人耳能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可以通过_____传入人耳引起鼓膜的_____。

6.用一根铜线和两个小纸盒做成的“土电话”表明__________。

7.上课时,学生听到老师讲课的主要过程是:老师的声带______,在空气中产生______,使学生鼓膜_____。

8.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的距离讲话,也听不到对方的声音,这是由于______不能传声。

9.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m/s

10.在峡谷中呼喊会听到回声,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__s,人耳能把原声和回声区分开。假如从呼喊到听到回声用了3s,则反射声音的高山离你______ m。

11.从生物课上我们知道,耳聋分为____耳聋和____耳聋两种;前者____治愈,后者____治愈.

12.实验表明骨____(填“能”或“不能”)传导声音.

13. 我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________振动,这种振动经过_________及其他组织传给_____, _________把信号传给_________,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14.人失去听觉是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发生了障碍.

15.声音通过______、_________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16.人如果将双眼蒙上,靠听觉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是因为_________

17.声音的音调是由________决定的,________越快,发出的音调越高,________ 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

18.声音的响度是由_________决定的.发声体的_________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19.声音的音色由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不同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20.我们能够区分二胡和月琴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不同.

21.超声波是指频率_________的声音;次声波是指频率________ 的声音;大象是靠________ 进行交流的.

22.乐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所有的乐器发声的物理原理都是通过_________发出声音.

23.吉他上有六根粗细不同但长度相等的琴弦,分别拨动细琴弦和粗琴弦,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 不同.

24、小明在进行小提琴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 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二胡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25、往热水瓶中灌开水时,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 变化来判断水是否灌满;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按键实质是改变电视机发出声音的

26. 如图12甲所示,在鼓面上撒上一些纸屑,轻敲鼓时看到纸屑上下跳动,

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 ________ , 比较图12甲、乙两次敲鼓的

情况,两次鼓面上的纸屑振动幅度不同,说明两次鼓发出声音的 ________不

同(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27、小雨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制作了一种发声装置。他在纸筒的开口端打两个

孔,并用一根绳子穿过这两个孔后系紧。如图2所示,他抓住绳子的一端,

以平稳的速度在头的上方转动此装置,筒中空气柱由于 发出声音。

当转速增大时,他发现纸筒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了,这是由于_______(填“振

幅”或“频率”)变大的缘故。

28、在学校的联欢会上,同学们听到的琴声是通过______________传播的。

能区分是 小提琴发出声音是利用 这个特性。

29、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______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不同.

30、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 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定的。

31、每一首乐曲都有一部乐谱,演奏家们在演奏同一首乐曲时,他们的 相同。通常人们说:“这个人说话嗓门大”。你觉得这个人嗓门大是说话时的 大.

32、如图所示,用薄木片从木梳的梳齿上以相同速度不等的力滑过,可以用来研究发声体

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以上都可以

33、二胡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之一,拉二胡时,由于琴弦的 而发出声音,人们听

到的琴声是通过 传来的.用二胡和小提琴同时演奏《东风破》,人们能分辨出二

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

34、小强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所谓“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来判断的。小明说话“声音洪亮”,反映他说话声音的___________大。我们听到声音靠的是___________传播。

35、元旦晚会上,舞台上音箱里正播着器乐合奏,我们根据不同乐器的 不同来区别是小提琴还是笛子。如图,小明和小丽在茶杯里装不同深度的水,根据不同杯子发声的 不同敲出一首动听的歌。

36、梁代诗人王籍的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我们能分辨是蝉鸣声和鸟鸣声,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平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

二、选择题

1.关于声音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 没有发声体的振动也会有声音 B敲锣声是靠锤子的振动引起的

C 有声源的振动必定有声音 D 振动停止后,发声体停止发声

2.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 B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快

C “土电话”是靠固体传声的 D 真空中声音传的最快

3.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多次被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使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 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D 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4.一般来说,大会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似的,这是为了( )

A 减弱声波反射 B 增强声波反射 C 仅仅是为了装饰 D 增强声音响度

5.1994年,天文学家观察到苏梅尔——列维慧星裂成二十多块大的碎片,撞击木星,产生巨大的爆炸。但是地球上的人们却没有听到一丝声响。以下猜想最符合科学性的是( )

A 这种爆炸发出的声音太小 B 这种爆炸本身不会发出声音

C 爆炸声传到地球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D 木星与地球之间存在很长的真空带,没有传声介质

6.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的速度变为2米/秒,则我们周围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一位学生提出了下列四个有关的场景,请你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教室内学生能更清楚地听到教师的讲课声

B 汽车的喇叭不能再起到原来的作用

C 我们听到万米高空传来的客机声时,却不能看到该飞机

D 铜管乐队在会场内的演奏效果将变差

7.声音在空气、钢管、棉花、水这四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小的是( )

A 空气 B 钢管 C 棉花 D 水

8.“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时,你往往根据说话声就可以判断出谁在讲话,这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 频率 B 振幅 C 响度 D 音色

10.对因衣物没有放平引起的洗衣机机身振动产生的噪声,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 放平衣物 B 关上门窗 C 塞上耳塞 D 在洗衣机内加更多的水

11.下列关于人感知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鼓膜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B.将耳朵堵住后,仍能够感知声音

C.听小骨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D.听觉神经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12.人们凭听觉可判断声源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靠骨传导判断的 B.靠声源的音调判断的 C.靠双耳效应判断的 D.靠声源的响度判断的

13.晚上,你家门外有人叫门,虽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你仍能判断出他是否是熟人,这是因为

A.每个人声音的音调不同 B.每个人声音的音色不同

C.每个人声音的大小不同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14.声音的音调决定于

A.发声物体振动的振幅大小不同 B.发声物体不同

C.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不同 D.发声物体的结构不同

15.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致为

A.20 Hz~20000 Hz B. 60Hz~65000Hz C.15 Hz~50000 Hz D. 10 Hz~150000 Hz

16.欲改变弦乐器的音调,以下采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改变弦的粗细 B.改变弦的长短 C.改变弦的松紧 D.改变弦的振动幅度

17.声音从声源发出,在空气里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声音的音调保持不变 B.声音的音色保持不变

C.声音的传播速度保持不变 D.在不同地方声音的大小相同

18、当医生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的腹部,仔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定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 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19、声音在传播过程中( )

A.音调会逐渐降低 B.响度会逐渐减小 C.音色会逐渐改变 D.音调、响度、音色都会改变

20、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21、小沈阳在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模仿歌手刀郎的声音,观众感觉很像。从物理学角度看,小沈阳主要是模仿了刀郎歌声的( )

A.音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22、夏天,挑选西瓜时,有经验的人会拍拍西瓜,判断它的好坏,这做法的依据的是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频率 C.声音的音色 D.音乐的节奏

23、2010年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里氏7.1级特大地震灾害。在抗震救灾中,广播里传来“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亲切话语,我们能够清楚地辨别出这是温家宝总理的声音,这应用了声音的哪种性质(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24、欣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是用二胡还是小提琴演奏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

们的( )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节奏不同

25、如左下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

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钢尺震动幅度大致相同,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

长度,观察振动和发声的关系,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 )

A.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C.音色与波形的关系 D.声音传播的条件

26、在2010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小虎队20年后重新聚首,演唱了他们的经典歌曲。在演唱时,观众能分辨出三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他们歌声的什么不同?(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27、弦乐队在演奏前,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传播方向

28、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他是主要根据声音三个特征的 ( )

A.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三个特征全都有

29、利用MP3听音乐时,调节MP3的音量,改变的是声音的( )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传播速度

30、那一张硬纸片让它快一些从一木梳子上划过,在让它从同一木梳子上慢一点划过,则两次所发出的声音( )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前三者都不同

31、挑选铁锅时,常常用手指轻敲锅体,由声音来判断它的好坏,这主要是由下面哪一条来确定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和音色

32、男中音放声歌唱,女高音小声伴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男中音响度大,音调高 B.男中音响度小,音调低 C.女高音响度小,音调低 D.女高音响度小,音调高

33、下面的几项措施中,哪项不能使声音的响度变大?( )

A.使声源振动的频率变大 B.使声源振动的振幅变大

C.使声源离人耳更近些 D.拿一根空气塑料套管,一端紧贴人耳,另一端靠近声源

34、决定音调的是( )

A.声源的振幅 B.声音的响度 C.声源的频率 D.是由声源频率与振幅共同决定的

35、在正拉二胡的一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

36、下列现象中,与声音音色有关的是[ ]

①有经验的养峰员,根据蜜蜂的嗡嗡声,就能判断出它是不是采蜜归来

②我们能够听出钢琴的声音比小提琴的声音大

③选瓷器的时候,总要轻轻地敲击一下来判定瓷器品质的优劣

④在听熟悉的人打电话时,很容易辨别出对方是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7、往保温瓶里灌开水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 )。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38.下列关于人感知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鼓膜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B.将耳朵堵住后,仍能够感知声音

C.听小骨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D.听觉神经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39.人们凭听觉可判断声源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靠骨传导判断的 B.靠声源的音调判断的 C.靠双耳效应判断的 D.靠声源的响度判断的

40.声音的音调决定于

A.发声物体振动的振幅大小不同 B.发声物体不同

C.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不同 D.发声物体的结构不同

41.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致为

A.20 Hz~20000 Hz B. 60Hz~65000Hz C.15 Hz~50000 Hz D. 10 Hz~150000 Hz

42.欲改变弦乐器的音调,以下采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改变弦的粗细 B.改变弦的长短 C.改变弦的松紧 D.改变弦的振动幅度

43.声音从声源发出,在空气里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声音的音调保持不变 B.声音的音色保持不变

C.声音的传播速度保持不变 D.在不同地方声音的大小相同

三、计算题

1.利用超声波可测海洋的深度,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船上发出信号5秒钟后在海面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底的深度是多少?

2.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50m后,司机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求汽车的行驶速度?(已知当时气温是15℃)

3.远处开来一列火车,通过钢轨传到人耳的声音比从空气中传来的声音要早3s,求火车离人多远?(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m/s

声音的特性练习

一、填空题

1.人说话,唱歌、读书时,发声的物体是______。

2.人吹口哨时,发声的物体是______。

3.人吹笛子时,发声的物体是______。

4.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人说话唱歌靠______的振动。

5.声音是靠______传播,一切_____、_____、_____物质作媒介都能传播声音,通常人耳能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可以通过_____传入人耳引起鼓膜的_____。

6.用一根铜线和两个小纸盒做成的“土电话”表明__________。

7.上课时,学生听到老师讲课的主要过程是:老师的声带______,在空气中产生______,使学生鼓膜_____。

8.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的距离讲话,也听不到对方的声音,这是由于______不能传声。

9.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m/s

10.在峡谷中呼喊会听到回声,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__s,人耳能把原声和回声区分开。假如从呼喊到听到回声用了3s,则反射声音的高山离你______ m。

11.从生物课上我们知道,耳聋分为____耳聋和____耳聋两种;前者____治愈,后者____治愈.

12.实验表明骨____(填“能”或“不能”)传导声音.

13. 我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________振动,这种振动经过_________及其他组织传给_____, _________把信号传给_________,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14.人失去听觉是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发生了障碍.

15.声音通过______、_________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16.人如果将双眼蒙上,靠听觉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是因为_________

17.声音的音调是由________决定的,________越快,发出的音调越高,________ 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

18.声音的响度是由_________决定的.发声体的_________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19.声音的音色由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不同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20.我们能够区分二胡和月琴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不同.

21.超声波是指频率_________的声音;次声波是指频率________ 的声音;大象是靠________ 进行交流的.

22.乐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所有的乐器发声的物理原理都是通过_________发出声音.

23.吉他上有六根粗细不同但长度相等的琴弦,分别拨动细琴弦和粗琴弦,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 不同.

24、小明在进行小提琴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 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二胡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25、往热水瓶中灌开水时,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 变化来判断水是否灌满;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按键实质是改变电视机发出声音的

26. 如图12甲所示,在鼓面上撒上一些纸屑,轻敲鼓时看到纸屑上下跳动,

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 ________ , 比较图12甲、乙两次敲鼓的

情况,两次鼓面上的纸屑振动幅度不同,说明两次鼓发出声音的 ________不

同(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27、小雨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制作了一种发声装置。他在纸筒的开口端打两个

孔,并用一根绳子穿过这两个孔后系紧。如图2所示,他抓住绳子的一端,

以平稳的速度在头的上方转动此装置,筒中空气柱由于 发出声音。

当转速增大时,他发现纸筒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了,这是由于_______(填“振

幅”或“频率”)变大的缘故。

28、在学校的联欢会上,同学们听到的琴声是通过______________传播的。

能区分是 小提琴发出声音是利用 这个特性。

29、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______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不同.

30、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 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定的。

31、每一首乐曲都有一部乐谱,演奏家们在演奏同一首乐曲时,他们的 相同。通常人们说:“这个人说话嗓门大”。你觉得这个人嗓门大是说话时的 大.

32、如图所示,用薄木片从木梳的梳齿上以相同速度不等的力滑过,可以用来研究发声体

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以上都可以

33、二胡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之一,拉二胡时,由于琴弦的 而发出声音,人们听

到的琴声是通过 传来的.用二胡和小提琴同时演奏《东风破》,人们能分辨出二

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

34、小强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所谓“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来判断的。小明说话“声音洪亮”,反映他说话声音的___________大。我们听到声音靠的是___________传播。

35、元旦晚会上,舞台上音箱里正播着器乐合奏,我们根据不同乐器的 不同来区别是小提琴还是笛子。如图,小明和小丽在茶杯里装不同深度的水,根据不同杯子发声的 不同敲出一首动听的歌。

36、梁代诗人王籍的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我们能分辨是蝉鸣声和鸟鸣声,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平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

二、选择题

1.关于声音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 没有发声体的振动也会有声音 B敲锣声是靠锤子的振动引起的

C 有声源的振动必定有声音 D 振动停止后,发声体停止发声

2.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 B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快

C “土电话”是靠固体传声的 D 真空中声音传的最快

3.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多次被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使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 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D 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4.一般来说,大会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似的,这是为了( )

A 减弱声波反射 B 增强声波反射 C 仅仅是为了装饰 D 增强声音响度

5.1994年,天文学家观察到苏梅尔——列维慧星裂成二十多块大的碎片,撞击木星,产生巨大的爆炸。但是地球上的人们却没有听到一丝声响。以下猜想最符合科学性的是( )

A 这种爆炸发出的声音太小 B 这种爆炸本身不会发出声音

C 爆炸声传到地球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D 木星与地球之间存在很长的真空带,没有传声介质

6.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的速度变为2米/秒,则我们周围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一位学生提出了下列四个有关的场景,请你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教室内学生能更清楚地听到教师的讲课声

B 汽车的喇叭不能再起到原来的作用

C 我们听到万米高空传来的客机声时,却不能看到该飞机

D 铜管乐队在会场内的演奏效果将变差

7.声音在空气、钢管、棉花、水这四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小的是( )

A 空气 B 钢管 C 棉花 D 水

8.“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时,你往往根据说话声就可以判断出谁在讲话,这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 频率 B 振幅 C 响度 D 音色

10.对因衣物没有放平引起的洗衣机机身振动产生的噪声,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 放平衣物 B 关上门窗 C 塞上耳塞 D 在洗衣机内加更多的水

11.下列关于人感知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鼓膜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B.将耳朵堵住后,仍能够感知声音

C.听小骨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D.听觉神经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12.人们凭听觉可判断声源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靠骨传导判断的 B.靠声源的音调判断的 C.靠双耳效应判断的 D.靠声源的响度判断的

13.晚上,你家门外有人叫门,虽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你仍能判断出他是否是熟人,这是因为

A.每个人声音的音调不同 B.每个人声音的音色不同

C.每个人声音的大小不同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14.声音的音调决定于

A.发声物体振动的振幅大小不同 B.发声物体不同

C.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不同 D.发声物体的结构不同

15.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致为

A.20 Hz~20000 Hz B. 60Hz~65000Hz C.15 Hz~50000 Hz D. 10 Hz~150000 Hz

16.欲改变弦乐器的音调,以下采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改变弦的粗细 B.改变弦的长短 C.改变弦的松紧 D.改变弦的振动幅度

17.声音从声源发出,在空气里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声音的音调保持不变 B.声音的音色保持不变

C.声音的传播速度保持不变 D.在不同地方声音的大小相同

18、当医生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的腹部,仔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定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 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19、声音在传播过程中( )

A.音调会逐渐降低 B.响度会逐渐减小 C.音色会逐渐改变 D.音调、响度、音色都会改变

20、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21、小沈阳在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模仿歌手刀郎的声音,观众感觉很像。从物理学角度看,小沈阳主要是模仿了刀郎歌声的( )

A.音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22、夏天,挑选西瓜时,有经验的人会拍拍西瓜,判断它的好坏,这做法的依据的是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频率 C.声音的音色 D.音乐的节奏

23、2010年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里氏7.1级特大地震灾害。在抗震救灾中,广播里传来“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亲切话语,我们能够清楚地辨别出这是温家宝总理的声音,这应用了声音的哪种性质(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24、欣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是用二胡还是小提琴演奏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

们的( )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节奏不同

25、如左下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

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钢尺震动幅度大致相同,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

长度,观察振动和发声的关系,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 )

A.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C.音色与波形的关系 D.声音传播的条件

26、在2010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小虎队20年后重新聚首,演唱了他们的经典歌曲。在演唱时,观众能分辨出三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他们歌声的什么不同?(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27、弦乐队在演奏前,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传播方向

28、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他是主要根据声音三个特征的 ( )

A.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三个特征全都有

29、利用MP3听音乐时,调节MP3的音量,改变的是声音的( )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传播速度

30、那一张硬纸片让它快一些从一木梳子上划过,在让它从同一木梳子上慢一点划过,则两次所发出的声音( )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前三者都不同

31、挑选铁锅时,常常用手指轻敲锅体,由声音来判断它的好坏,这主要是由下面哪一条来确定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和音色

32、男中音放声歌唱,女高音小声伴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男中音响度大,音调高 B.男中音响度小,音调低 C.女高音响度小,音调低 D.女高音响度小,音调高

33、下面的几项措施中,哪项不能使声音的响度变大?( )

A.使声源振动的频率变大 B.使声源振动的振幅变大

C.使声源离人耳更近些 D.拿一根空气塑料套管,一端紧贴人耳,另一端靠近声源

34、决定音调的是( )

A.声源的振幅 B.声音的响度 C.声源的频率 D.是由声源频率与振幅共同决定的

35、在正拉二胡的一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

36、下列现象中,与声音音色有关的是[ ]

①有经验的养峰员,根据蜜蜂的嗡嗡声,就能判断出它是不是采蜜归来

②我们能够听出钢琴的声音比小提琴的声音大

③选瓷器的时候,总要轻轻地敲击一下来判定瓷器品质的优劣

④在听熟悉的人打电话时,很容易辨别出对方是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7、往保温瓶里灌开水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 )。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38.下列关于人感知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鼓膜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B.将耳朵堵住后,仍能够感知声音

C.听小骨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D.听觉神经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39.人们凭听觉可判断声源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靠骨传导判断的 B.靠声源的音调判断的 C.靠双耳效应判断的 D.靠声源的响度判断的

40.声音的音调决定于

A.发声物体振动的振幅大小不同 B.发声物体不同

C.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不同 D.发声物体的结构不同

41.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致为

A.20 Hz~20000 Hz B. 60Hz~65000Hz C.15 Hz~50000 Hz D. 10 Hz~150000 Hz

42.欲改变弦乐器的音调,以下采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改变弦的粗细 B.改变弦的长短 C.改变弦的松紧 D.改变弦的振动幅度

43.声音从声源发出,在空气里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声音的音调保持不变 B.声音的音色保持不变

C.声音的传播速度保持不变 D.在不同地方声音的大小相同

三、计算题

1.利用超声波可测海洋的深度,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船上发出信号5秒钟后在海面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底的深度是多少?

2.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50m后,司机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求汽车的行驶速度?(已知当时气温是15℃)

3.远处开来一列火车,通过钢轨传到人耳的声音比从空气中传来的声音要早3s,求火车离人多远?(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m/s


相关内容

  •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_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如下图所示,图甲为人敲鼓,能发出悦耳动听的鼓声,这鼓声是鼓面的__________而产生的,并经_________传入人耳,鼓面的振动看不见,是通过_________来反映的,这种研究方法叫_________:图乙中,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铃声越来越 ...

  • 2.2声音的特性基础知识点练习题
  • 2.2声音的特征 姓名 音调 知道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1.声音的高低叫_________.发声的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__________: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就__________. 2.频率是表示物体振动__________的物理量.物体在1s_内振动的次数越多,发出的声音的频 ...

  • [声音的特性]
  •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 声音的特性>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小学 2,学科:物理 (1).复习声音的产生 ...

  •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 声练习(1)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人说话,唱歌.读书时,发声的物体是______. 2.人吹口哨时,发声的物体是______. 3.人吹笛子时,发声的物体是______. 4.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__停止, ...

  •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15.10.10
  •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乐音的三个特征. 2.能探究出影响乐音三个特征的有关因素. 3.能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境角度认识噪声.4.噪声来源及危害,知道如何防治噪声. 一. 乐音与噪声: 1.从人的感受讲:是指悦耳动听.令人愉悦的声音: 2.从物理学的角度看: 乐音是 ...

  • 声学部分主要内容及练习题
  •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 这一部分我们主要了解三个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乐音的特性,噪声的控制 热点预测:预计2012年的中考声学部分可能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噪声的控制为主,题目比较容易 趋势分析:声学部分是大家刚刚接触物理的时候学习的内容,比较基础,知识点比较零散,中考当中考察的难 ...

  • "盲目模仿"
  • 美声唱法起源于意大利.这种美的歌唱是一个个得到良好控制的精巧而优美的乐音展示,给观众以美的乐音的音响享受.美声唱法是混合声区唱法,需要把歌唱者所能用的共鸣腔体都调动起来.当你听到声音觉得很轻松自然.美妙空灵时,那其实已经由歌唱的人经过无数次地揣摩.训练学习而达到的境界.因此在美声唱法的训练中得不断追 ...

  • 乐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 <乐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西安市信德中学 王晓娟 <乐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声现象>一章的重点和核心内容.通过本节的学习可 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应用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因为学生刚接触物理不久,所以在实验探究时要指导的细致一些. ...

  • [声音的特性]说课稿
  • <声音的特性>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应聘初中物理教师的01号考生,今天我抽到的题目是<声音的特性>,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在了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