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百里,半九十

□李国文

■宋人陈亮在《酌古论二》里,谈邓禹的一番话,用在马援的结局上,最为贴切了。“语曰:‘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故夫古之智者,尝尽心于垂成之际也。”因此,套用一位伟人的话,一个人保持清醒不难,难在一辈子保持清醒。

多年以前,王蒙先生曾写过一篇短文,告诫他一位当县级干部的侄子,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要勤恳做事,二要本分做人。全文虽短,但作为长辈,其意之谆谆,其情之切切,也就跃然纸上了。

这类文字,古已有之,我最欣赏曹操的《戒子植》,比王蒙先生的文章更短,连标点只有三十七个字:“吾昔为顿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歟。”词句非常之短,但留给读者的,却是可以延伸出去非常之长的想象,甚至能够在脑海里浮现出来,枭雄当年那种笔走龙蛇、语惊雷霆、抚今追昔、不可一世的气概。

要说起这类告诫晚辈的文章,最负盛名者莫过于东汉马援的那篇《戒兄子严敦书》了。马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了不起的军事家兼政治家,不过,这位诫人时清醒,诫己时也很清醒的将军,却未能做到贯彻始终的清醒,功败垂成,令人扼腕。

为刘秀南征北战的马援,功勋卓著,军功赫赫,当他平定南方后,“振旅还京师,赐援兵车一乘,朝见位次九卿”。如此,受到帝王的礼遇,“伏波将军”府上,自然门楣有光,阖府荣耀。可想而知,在洛阳城里,他们家的子弟,该是怎样的春风得意了。设若仅止于得意,倒也罢了,要是不知检点的话,得意不止,则必嚣张,嚣张过甚,则必猖狂。古往今来,出身于高官显宦,豪门贵族的年轻人,好样的当然不少,但差劲的同样也不少。马援写这封信,当然用心良苦,那时他正率部在交趾浴血战斗,但对两位侄少爷在洛阳跟什么人来往,在哪里吃喝玩乐,说些什么不三不四的话,都了解得一清二楚。

于是,他就给二位贤侄写了这封信:“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他还告诫两位贤侄,除了不要胡说八道,信口雌黄外,结交什么样的朋友,也应该有个选择。“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士,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龙伯高,杜季良,显然都是洛阳年轻人圈子里的活跃分子,自然也是马援之侄马严、马敦的朋友。《后汉书》说这哥儿俩:“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详细情况未有交待,不敢妄拟。不过,从后来发生的一起案件看,这些年轻人,包括梁松、窦固等地道的皇亲国戚,肯定走马放鹰,耽于安乐,仗势恃宠,言不及义。

当马援这封《戒兄子严敦书》传到洛阳后,立刻被人抓住大做文章,一下子就把那个杜季良给告了,说他“为行浮薄,乱群惑众”,连带梁松、窦固,也因为“以之交结”,而交付法办。这两位贵公子,只好在宫阙的石阶上,拼命磕头求饶,直到脑袋瓜子磕出大包,磕出鲜血,汉光武帝才开恩,免予处分,饶了他俩的性命。估计他们抱头鼠窜出来后,必然要埋怨马氏兄弟,看你叔叔火上浇油,做的好事。而马严、马敦,若无这封家书的有言在先,牵涉到案子里,刘秀怕就不会从轻发落了。

马援这封信,主旨是要他的侄子闭住这张嘴。“好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但是,马援功成名就,班师回朝以后,这位让子侄律于言行的“老爷子”,最终也还是坏在了他自己的嘴上。

《后汉书》在他的“列传”后边,做了个小结,其实,也是替他感叹:“然其戒人之祸,智矣,而不能自免于谗隙。岂功名之际,理固然乎?夫利不在身,以之谋事则智;惑不私己,以之断义必厉。”这番话值得每个人深思、体味。成功,不等于永远伟大;得胜,不等于以后不败。大家尊你为“老爷子”,是你的年纪,不是你的全部。虽然“(马)援自还京师,数被进见,娴于进对,尤善述前世行事。每言及三辅长者,下至闾里少年,皆可观听,自皇太子,诸王侍闻者,莫不属耳忘倦。又善兵策,帝尝言:‘伏波论兵,与我意合。’每有所谋,未尝不用”;虽然,这位老爷子“为人明须发,眉目如画”,风度非凡,那将帅气势,威武依旧,连刘秀也忍不住赞赏:“矍铄哉是翁也”,但是,这一份殊荣、尊崇、恩渥与褒誉,只是对你昨天功绩的承认,但未必对今天的你还如此看。

上了年岁以后,马援的记忆力减弱,自制力丧失,早已忘记曾经殷殷告诫别人的诤言。他认为自己的资历、威望、功勋和年纪,是可以张开嘴说人的本钱,是可以不买别人账的资本。

大多数老爷子所以弄得自己不开心,别人更不开心的悖谬,就是不合时宜,总以为自己还是恐龙,还生活在“侏罗纪”。

一次,他出征,文武百官,祖道饯行,这本是皇帝赏赐的恩宠,干脆就享受自己的光荣得了,用得着在大庭广众之下,训斥梁松、窦固吗?他停下马,对他俩教导:“凡人为贵,当使可贱,如卿等欲不可复贱,居高坚自持,勉思鄙言。”这番话,用百姓的语言直说,就是:你爬得再高,也有可能栽下来,你要想不跌得头破血流,你只有好自为之。这话当然也不错,而且相信这老将军是绝对的善意,可在这样盛大隆重的场面讲出来,那肯定起到当众羞辱的作用。

又一次,他病了,梁松来探望,“独拜床下,援不答。松去后,诸子问曰:‘梁伯孙帝婿,贵重朝廷,公卿以下莫不惮之,大人奈何独不为礼?’援曰:‘我乃松父友也。虽贵,何得失其序乎?’”最后,正是这个恨不死他的梁松,使得他兵败削爵,死无葬身之地,落了个很惨的下场。

宋人陈亮在《酌古论二》里,谈邓禹的一番话,用在马援的结局上,最为贴切了。“语曰:‘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故夫古之智者,尝尽心于垂成之际也。”因此,套用一位伟人的话,一个人保持清醒不难,难在一辈子保持清醒。

□李国文

■宋人陈亮在《酌古论二》里,谈邓禹的一番话,用在马援的结局上,最为贴切了。“语曰:‘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故夫古之智者,尝尽心于垂成之际也。”因此,套用一位伟人的话,一个人保持清醒不难,难在一辈子保持清醒。

多年以前,王蒙先生曾写过一篇短文,告诫他一位当县级干部的侄子,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要勤恳做事,二要本分做人。全文虽短,但作为长辈,其意之谆谆,其情之切切,也就跃然纸上了。

这类文字,古已有之,我最欣赏曹操的《戒子植》,比王蒙先生的文章更短,连标点只有三十七个字:“吾昔为顿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歟。”词句非常之短,但留给读者的,却是可以延伸出去非常之长的想象,甚至能够在脑海里浮现出来,枭雄当年那种笔走龙蛇、语惊雷霆、抚今追昔、不可一世的气概。

要说起这类告诫晚辈的文章,最负盛名者莫过于东汉马援的那篇《戒兄子严敦书》了。马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了不起的军事家兼政治家,不过,这位诫人时清醒,诫己时也很清醒的将军,却未能做到贯彻始终的清醒,功败垂成,令人扼腕。

为刘秀南征北战的马援,功勋卓著,军功赫赫,当他平定南方后,“振旅还京师,赐援兵车一乘,朝见位次九卿”。如此,受到帝王的礼遇,“伏波将军”府上,自然门楣有光,阖府荣耀。可想而知,在洛阳城里,他们家的子弟,该是怎样的春风得意了。设若仅止于得意,倒也罢了,要是不知检点的话,得意不止,则必嚣张,嚣张过甚,则必猖狂。古往今来,出身于高官显宦,豪门贵族的年轻人,好样的当然不少,但差劲的同样也不少。马援写这封信,当然用心良苦,那时他正率部在交趾浴血战斗,但对两位侄少爷在洛阳跟什么人来往,在哪里吃喝玩乐,说些什么不三不四的话,都了解得一清二楚。

于是,他就给二位贤侄写了这封信:“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他还告诫两位贤侄,除了不要胡说八道,信口雌黄外,结交什么样的朋友,也应该有个选择。“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士,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龙伯高,杜季良,显然都是洛阳年轻人圈子里的活跃分子,自然也是马援之侄马严、马敦的朋友。《后汉书》说这哥儿俩:“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详细情况未有交待,不敢妄拟。不过,从后来发生的一起案件看,这些年轻人,包括梁松、窦固等地道的皇亲国戚,肯定走马放鹰,耽于安乐,仗势恃宠,言不及义。

当马援这封《戒兄子严敦书》传到洛阳后,立刻被人抓住大做文章,一下子就把那个杜季良给告了,说他“为行浮薄,乱群惑众”,连带梁松、窦固,也因为“以之交结”,而交付法办。这两位贵公子,只好在宫阙的石阶上,拼命磕头求饶,直到脑袋瓜子磕出大包,磕出鲜血,汉光武帝才开恩,免予处分,饶了他俩的性命。估计他们抱头鼠窜出来后,必然要埋怨马氏兄弟,看你叔叔火上浇油,做的好事。而马严、马敦,若无这封家书的有言在先,牵涉到案子里,刘秀怕就不会从轻发落了。

马援这封信,主旨是要他的侄子闭住这张嘴。“好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但是,马援功成名就,班师回朝以后,这位让子侄律于言行的“老爷子”,最终也还是坏在了他自己的嘴上。

《后汉书》在他的“列传”后边,做了个小结,其实,也是替他感叹:“然其戒人之祸,智矣,而不能自免于谗隙。岂功名之际,理固然乎?夫利不在身,以之谋事则智;惑不私己,以之断义必厉。”这番话值得每个人深思、体味。成功,不等于永远伟大;得胜,不等于以后不败。大家尊你为“老爷子”,是你的年纪,不是你的全部。虽然“(马)援自还京师,数被进见,娴于进对,尤善述前世行事。每言及三辅长者,下至闾里少年,皆可观听,自皇太子,诸王侍闻者,莫不属耳忘倦。又善兵策,帝尝言:‘伏波论兵,与我意合。’每有所谋,未尝不用”;虽然,这位老爷子“为人明须发,眉目如画”,风度非凡,那将帅气势,威武依旧,连刘秀也忍不住赞赏:“矍铄哉是翁也”,但是,这一份殊荣、尊崇、恩渥与褒誉,只是对你昨天功绩的承认,但未必对今天的你还如此看。

上了年岁以后,马援的记忆力减弱,自制力丧失,早已忘记曾经殷殷告诫别人的诤言。他认为自己的资历、威望、功勋和年纪,是可以张开嘴说人的本钱,是可以不买别人账的资本。

大多数老爷子所以弄得自己不开心,别人更不开心的悖谬,就是不合时宜,总以为自己还是恐龙,还生活在“侏罗纪”。

一次,他出征,文武百官,祖道饯行,这本是皇帝赏赐的恩宠,干脆就享受自己的光荣得了,用得着在大庭广众之下,训斥梁松、窦固吗?他停下马,对他俩教导:“凡人为贵,当使可贱,如卿等欲不可复贱,居高坚自持,勉思鄙言。”这番话,用百姓的语言直说,就是:你爬得再高,也有可能栽下来,你要想不跌得头破血流,你只有好自为之。这话当然也不错,而且相信这老将军是绝对的善意,可在这样盛大隆重的场面讲出来,那肯定起到当众羞辱的作用。

又一次,他病了,梁松来探望,“独拜床下,援不答。松去后,诸子问曰:‘梁伯孙帝婿,贵重朝廷,公卿以下莫不惮之,大人奈何独不为礼?’援曰:‘我乃松父友也。虽贵,何得失其序乎?’”最后,正是这个恨不死他的梁松,使得他兵败削爵,死无葬身之地,落了个很惨的下场。

宋人陈亮在《酌古论二》里,谈邓禹的一番话,用在马援的结局上,最为贴切了。“语曰:‘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故夫古之智者,尝尽心于垂成之际也。”因此,套用一位伟人的话,一个人保持清醒不难,难在一辈子保持清醒。


相关内容

  • 我的父亲蒋百里
  • [蒋 英:我的父亲蒋百里] 1938年,抗日战场烽火燎原.而在大后方,广西宜山,一位将军与世长辞.虽然此将军身死不在沙场,但是他身后的荣耀却异乎寻常,章士钊.黄炎培.邵力子等名流宿彦纷纷送上挽联.挽诗.而几年之后,他更是被国民政府以国哀之礼风光大葬.纵观民国历史,能够得此殊荣者,唯其一人.他就是蒋百 ...

  • 贵州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
  • 贵州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 一.区域概况 1.本区域地理概况 ①本区域的区位: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省会贵阳市.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市.现辖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安顺市.铜仁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毕节 ...

  • 蒋百里生平简介
  • 蒋方震的资料 蒋方震(1882.10.13-1938.11.4),名方震,字百里,又号澹宁,浙江海宁人,国民党追赠 陆军上将(1938), 中国近代杰出的军事家理论家. 他致力于救亡图存, 努力介绍世界新思潮, 国民政府谓之为近代卓越的政治思想家,他精研兵法,着力介绍国防新知识,著述宏富,赢 得&q ...

  • 卷三 北山经
  • 北山经之首,曰单狐之山,多机木,其上多华草.漨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芘石文石. 又北二百五十里,曰求如之山,其多铜,其下上多玉,无草木.滑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诸之水.其中多滑鱼.其状如鱓,赤背,其音如梧,食之已疣.其中多水马,其状如马,文臂牛尾,其音如呼. 又北三百里,曰带山,其上多玉,其下多 ...

  • 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
  • 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地区中部.总面积大约125.8平方公里.风景名胜区内的杜鹃花树,具有密集.高大.耐寒.花期长的特点,被誉为"高原上的天然大花园".共有杜鹃花23种,世界5个亚属中有4个亚属在此聚集.在3-5月的花期,可观赏纯白.银粉.水红.大红.乳红.鹅黄 ...

  • 谈谈蒋百里为什么没能驰骋沙场
  • 文武兼备的蒋百里先生无疑是一位民国奇男子,他在军事理论方面的造诣自不必说,仅就他的"神机妙算"举上一例吧. 1932年"一?二八"抗战刚开始的时候,蒋百里在报纸上看到当时的日本陆军次官杉山元入宫觐见天皇,于是他便对身边的朋友说道:"一周后日军将有援军 ...

  • 高级西餐菜谱
  • 高级西餐 1.烧鸭脯配法式胡椒少司 带骨鸭脯.意大利节瓜.胡椒粉.百里香.洋葱.蒜.法芥.绿胡椒.port wine.黑醋.奶油.干百 少司-(不用油)洋葱.蒜.绿胡椒.百里香.奶油.干百.盐.胡椒粉,绞碎 沙拉汁-黑醋.橄榄油.盐.胡椒粉.法芥,扒节瓜用 煎-盐.胡椒粉.port wine.煎后烤 ...

  • [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
  • 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是故<易>称"先王建万国,亲诸侯",<书>云"协和万国",此之谓也.尧遭洪水,怀山襄陵,天下分绝,为十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贡. 曰:禹 ...

  • 民国蒋百里,冒天下之大不韪娶了一位日本夫人,结果他选对了!
  • 蒋百里在民国史上可以说是如雷贯耳,号称"民国三杰","东方第一军事家",虽从未领一兵一卒上过战场,却能孕育中国将星上百.其无论袁世凯还是康生智,无论是段祺瑞还是蒋介石都对他礼敬有加.他在外交上以三寸不烂之舌折服墨索里尼,学术上又是西方美术史专家,就连徐志摩也在 ...

  • 秦穆公羊皮换贤
  • 公元前655 年,秦穆公派公子絷到晋国代自己去求婚.晋献公把大女儿许配给秦穆公,还送了一些奴仆作为陪嫁,其中有一个奴仆叫百里奚. 他是虞国的亡国大夫,很有才能.晋献公本想重用他,但百里奚却宁死不从.这次,有个大臣对晋献公说:"百里奚不愿做官,就让他做个陪嫁的奴仆吧."公子絷带着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