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课内阅读练习卷

《桃花源记》阅读卷

(一)、 词语解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翻译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了。”

8、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9、后遂无问津者。

10、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1、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1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三)、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用原文)

2、写出描写挑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用原文)

3、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三个成语

4、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5、文中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用原文)

6、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用原文)

7、表现 “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

9、“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10、“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

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28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

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

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

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

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

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桃花源记》的作者是(朝代) 著名诗人 。(1分)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

①芳草鲜美( ) ②屋舍俨然 ( ) ....

③便扶向路( ) ④寻病终 ( ) ..

5便要6皆叹惋 ○还家( ) ○ ( ) ..

3.从选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空格处填入短语。(2分)

发现桃花源——( )——( )

4.在选段中找出与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词。(2分)

⑴悉如外人 ( ) ⑵便要还家( ) ..

5.第一段中表现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

是 , , ;表现村中人快乐生活的句子

是 。(4分)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6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不足为外人道也。

7.成语皆言简意赅,许多成语都语出有典,如成语 ,就是浓缩

本文的故事而来,意思是 。(2分)

8.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

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2分)

9.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 (2分)

10. “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

怎样的生活图景?(2分)

答:

11.. 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

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

(2分)

答:

(二)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

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

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

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

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

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6.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无论魏晋( ) ....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④遂与外人间隔( ) ....

17.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 渔人甚异之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②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④后遂无问津者

18. 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1分)

A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

B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

C .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D .未果 后遂无问津者 ....

19. 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1分)

A .出:既出,得其船 皆出酒食B .乃: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

C .复:复前行 不复出焉D .舍:便舍船 屋舍俨然 ....

20. 本文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组织材料,细读文章,完成文章结构图。(2分) ——访问桃花源——

21. 以“桃花源美,美在„„”写几句赏析性的话。(2分)

《桃花源记 》复习 1

一.填空。

(1)本文原是__________中的“序”。《桃花源记》是一篇_________的名作。它

虚构了一个与_______的美好境界。寄托了________,反映了_______ 的意愿。

(2)《桃花源记》以________为线索,_____________为顺序。

二、文段阅读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

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

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

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

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

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

人道也。”

③既出,得其船,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

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④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一)解释加点的字:

1、才 2、仿佛 3、豁然开朗

4、属 5、叹惋 6、要

7、俨然: 8、交通: 9、妻子:

10、绝境: 11、无论: 12、向

13、遂 14、规 15问津

(二)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寻 寻向所志 ( ) 寻病中( )

2、志 处处志之 ( ) 寻向所志( )

(三)翻译句子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⑤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四)下列句子中加黑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阡陌交通,鸡大相闻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五)写出本文中出现的四个成语。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六)理解

1、写出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和幸福生活的语句:

2、第②段中“乃大惊”显示出桃花源人与外世隔绝久远,还有哪句也显示了这一

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桃源人“不复出”的原因?

4.根据上下文,说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中,桃源人为什么“叹

惋”?

5、“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全文看,陶渊明在《世外桃源》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7、如何理解渔人做了标志却“不复得路”这个情节?

《桃花源记 》复习 2

一、课外拓展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千百年来,写桃花的诗句可谓数不胜数。你能再写出有关桃花的一句诗词吗?

。 二、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 阡陌交通( )( ) 黄发垂髫( )

便要还家( )( ) 遂与外人间隔( )( )

不足为外人道( ) 诣太守( ) 三、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无论:古义( )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古义(

闻:古义( ) ) 今义( ) ) ) 此中人语云( ) 今义( 今义(

四、加横线字与“皆叹惋”中的“皆”字异义的一项是( ) A. C.

五、翻译句子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六、课内阅读 B. D.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林。 ,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 补足原文。

2. 用原文填空:a. 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b. 文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3. 文中“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一句读过后,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桃花源记 》复习3

一、基础部分

1. 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 便舍船 shè 屋舍俨然sh ě ..

B. 为外人道w èi 捕鱼为业w éi ..

C. 男女衣着还家y ào .zhu ó 便要.

D. 与外人间隔ji àn 此中人语云y ǔ ..

2. 下面句中加点的副词不能用“皆”代替的一项是( )

A.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C. 问所从来, 具答之

D. 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

3. 请在括号里填入省略的成分。

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4. 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林尽水源:桃林没有了,溪水的源头却发现了。

B. 诣太守,说如此:(渔人)拜见了太守,叙述了他进出桃花源的情况。

C. 未果,寻病终:没有结果,因为寻找时病死了。

D. 后遂无问津者:此后,就再也没有打听渡口的人了。

5.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唐朝诗人陶渊明。

B. 文章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序,平铺直叙。

C. 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但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D. 结尾写南阳刘子骥探访桃源未果病终是为了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二、阅读

(一)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6~11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外人”此指____________,“黄发垂髫”指________和________。

7.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交通:古义—— 今义—— 妻子:古义—— 今义—— 绝境:古义—— 今义—— 无论:古义—— 今义——

8. 填出文段省去的句子。

9. “便要还家”中的通假字是“_______”,通“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

10. 翻译“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1. 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源人热情好客的风尚。

B. 村人要求渔人不要对“外人”说起这里的情况,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让“外人”来打破桃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

C. 村人“叹惋”是为渔人费了这么多的周折才找到他们而叹惋,为自己住在这里与世隔绝而叹惋。

D. 村人发现渔人后非常吃惊,是因为在此以前从来没有“外人”来过。

《桃花源记》阅读卷

(一)、 词语解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翻译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了。”

8、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9、后遂无问津者。

10、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1、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1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三)、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用原文)

2、写出描写挑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用原文)

3、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三个成语

4、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5、文中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用原文)

6、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用原文)

7、表现 “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

9、“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10、“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

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28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

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

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

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

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

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桃花源记》的作者是(朝代) 著名诗人 。(1分)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

①芳草鲜美( ) ②屋舍俨然 ( ) ....

③便扶向路( ) ④寻病终 ( ) ..

5便要6皆叹惋 ○还家( ) ○ ( ) ..

3.从选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空格处填入短语。(2分)

发现桃花源——( )——( )

4.在选段中找出与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词。(2分)

⑴悉如外人 ( ) ⑵便要还家( ) ..

5.第一段中表现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

是 , , ;表现村中人快乐生活的句子

是 。(4分)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6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不足为外人道也。

7.成语皆言简意赅,许多成语都语出有典,如成语 ,就是浓缩

本文的故事而来,意思是 。(2分)

8.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

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2分)

9.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 (2分)

10. “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

怎样的生活图景?(2分)

答:

11.. 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

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

(2分)

答:

(二)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

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

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

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

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

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6.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无论魏晋( ) ....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④遂与外人间隔( ) ....

17.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 渔人甚异之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②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④后遂无问津者

18. 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1分)

A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

B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

C .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D .未果 后遂无问津者 ....

19. 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1分)

A .出:既出,得其船 皆出酒食B .乃: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

C .复:复前行 不复出焉D .舍:便舍船 屋舍俨然 ....

20. 本文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组织材料,细读文章,完成文章结构图。(2分) ——访问桃花源——

21. 以“桃花源美,美在„„”写几句赏析性的话。(2分)

《桃花源记 》复习 1

一.填空。

(1)本文原是__________中的“序”。《桃花源记》是一篇_________的名作。它

虚构了一个与_______的美好境界。寄托了________,反映了_______ 的意愿。

(2)《桃花源记》以________为线索,_____________为顺序。

二、文段阅读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

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

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

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

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

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

人道也。”

③既出,得其船,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

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④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一)解释加点的字:

1、才 2、仿佛 3、豁然开朗

4、属 5、叹惋 6、要

7、俨然: 8、交通: 9、妻子:

10、绝境: 11、无论: 12、向

13、遂 14、规 15问津

(二)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寻 寻向所志 ( ) 寻病中( )

2、志 处处志之 ( ) 寻向所志( )

(三)翻译句子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⑤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四)下列句子中加黑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阡陌交通,鸡大相闻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五)写出本文中出现的四个成语。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六)理解

1、写出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和幸福生活的语句:

2、第②段中“乃大惊”显示出桃花源人与外世隔绝久远,还有哪句也显示了这一

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桃源人“不复出”的原因?

4.根据上下文,说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中,桃源人为什么“叹

惋”?

5、“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全文看,陶渊明在《世外桃源》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7、如何理解渔人做了标志却“不复得路”这个情节?

《桃花源记 》复习 2

一、课外拓展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千百年来,写桃花的诗句可谓数不胜数。你能再写出有关桃花的一句诗词吗?

。 二、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 阡陌交通( )( ) 黄发垂髫( )

便要还家( )( ) 遂与外人间隔( )( )

不足为外人道( ) 诣太守( ) 三、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无论:古义( )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古义(

闻:古义( ) ) 今义( ) ) ) 此中人语云( ) 今义( 今义(

四、加横线字与“皆叹惋”中的“皆”字异义的一项是( ) A. C.

五、翻译句子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六、课内阅读 B. D.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林。 ,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 补足原文。

2. 用原文填空:a. 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b. 文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3. 文中“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一句读过后,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桃花源记 》复习3

一、基础部分

1. 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 便舍船 shè 屋舍俨然sh ě ..

B. 为外人道w èi 捕鱼为业w éi ..

C. 男女衣着还家y ào .zhu ó 便要.

D. 与外人间隔ji àn 此中人语云y ǔ ..

2. 下面句中加点的副词不能用“皆”代替的一项是( )

A.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C. 问所从来, 具答之

D. 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

3. 请在括号里填入省略的成分。

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4. 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林尽水源:桃林没有了,溪水的源头却发现了。

B. 诣太守,说如此:(渔人)拜见了太守,叙述了他进出桃花源的情况。

C. 未果,寻病终:没有结果,因为寻找时病死了。

D. 后遂无问津者:此后,就再也没有打听渡口的人了。

5.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唐朝诗人陶渊明。

B. 文章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序,平铺直叙。

C. 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但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D. 结尾写南阳刘子骥探访桃源未果病终是为了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二、阅读

(一)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6~11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外人”此指____________,“黄发垂髫”指________和________。

7.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交通:古义—— 今义—— 妻子:古义—— 今义—— 绝境:古义—— 今义—— 无论:古义—— 今义——

8. 填出文段省去的句子。

9. “便要还家”中的通假字是“_______”,通“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

10. 翻译“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1. 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源人热情好客的风尚。

B. 村人要求渔人不要对“外人”说起这里的情况,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让“外人”来打破桃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

C. 村人“叹惋”是为渔人费了这么多的周折才找到他们而叹惋,为自己住在这里与世隔绝而叹惋。

D. 村人发现渔人后非常吃惊,是因为在此以前从来没有“外人”来过。


相关内容

  •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
  •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 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 六年级下册课文阅读三[桃花心木]堂堂清练习
  • 教师1对1 中小学课外辅导 Long Wen Education 六年级下册课文阅读三<桃花心木>堂堂清练习 [ 作者:陈 波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401 文章录入:沙田中心小学 ] 3.<桃花心木> 第一课时"堂堂清"练习 乡下老家屋旁,有一块非 ...

  •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 精炼的语言.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

  • 桃花源记练习题
  • 一. 主要内容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虚构了这样一种理想社会:这里景色优美,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寄托了作者对这种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 二.理解型默写题 1.描写 ...

  • 桃花源记练习
  • <桃花源记>练习题 一.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_______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黄发垂髫_______,并怡然自乐. .. 3.便要_______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4.qiān _______陌交通,鸡犬相闻. . 5.率妻子yì___ ...

  • 七年级语文桃花源记测试题3
  • 第5课<桃花源记>课时练习8 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 ...

  • 桃花心木教案A
  • <桃花心木>教案A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单元9个生字,掌握"枯萎""汲水""依赖""一旦""一番""锻炼""优雅"&quo ...

  • [答案版]阅读理解练习(二)
  • 初一年级阅读理解汇编(二) 阅读<目送>,回答问题. 目送 ⑪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⑫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 ...

  • 2014-2015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计划
  •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复习内容: 1.熟练掌握1--4单元重点词语的读音.写法及意义. 2.熟练背诵及默写25.30课.课外古诗词.第21.22.26.27四课的重点古文和第23.24.28.29四篇 一般古文. 3.文言文解释重点实词的意义,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对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