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华西村

  从江阴市区往南,到了云亭镇上澄鹿路往东,不远就能到华西村。   对于很多游客来说,在初到华西村的日子里,往往需要用较长的时间才能以平静代替惊愕:一栋栋别墅和员工宿舍楼散布在从前的田野上,杂乱地排列着,河南、安徽籍的农民不仅来这里打工,也来这里承包土地耕种,在街道上吆喝着做生意。   而华西村328米高的摩天大楼,重达1吨、耗资约3亿元的“金牛”,则给人留下“豪富”的印象。      山寨旅游业      提及华西村,人们首先能想到的是一些古怪的建筑、雕塑群。龙西湖里连成一排的各种名桥像歌曲大连唱一样结合在一起,龙砂山上微缩的悉尼歌剧院、凯旋门、天安门,幸福园里耶稣、孔子、董存瑞、刘胡兰莫名其妙地耸立一处,就连新建的摩天大楼,也是以迪拜塔为模板改造过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华西村的那座摩天大楼。这座328米高的龙希国际大酒店还有一个古怪的名字,叫做“华西增地空中新农村大楼”。   苏南模式破灭以来,工业制造业的利润大不如前,产业升级成了这里最重要的发展主题,对于致力于转型旅游和金融业的华西村来说,面临着新的抉择。搞旅游的事已经提了很多年,但真正操作起来还是2010年的事情,最大的问题不外乎:你让游客到村里来花钱看什么?   只要在村子里走上一圈,你就会发现,这里除了像阅兵方阵一样整齐的别墅群稍具视觉冲击外,唯一值得看的无非是那些“山寨”的景点。这些建筑和雕塑缺乏想象力和灵魂,一切都循规蹈矩,让人想起张艺谋导演的某些武侠大片――华丽的空洞,宏大的苍白。   不土不洋,不伦不类的景点,还有村里那种奇怪的氛围,让人难忘,像无法感受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平时少报道,50年大庆集中报道”,这是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制定的宣传策略,显然,他们是在等摩天大楼的建成开业。   2011年10月,那座摩天大楼终于开业了,极尽繁华,那豪壮的庆典堪比春晚,正如老书记的计划那样,媒体上到处都是关于他们的评论,华西村又一次用他们的方式成功做了事件营销,用他们习惯的做法:引起你的争论,震慑你的眼球。   对于大力发展旅游的他们,懂得如何让你感到惊叹和不安,像中国人引起全世界的惊叹和不安一样,你无法理解他们为何会如此有钱,品位为何又如此拙劣。除了价值3亿的金牛,他们似乎牵不出别的东西。      家族式村庄经济      参观华西村的游客会发现,84岁的老书记吴仁宝仍旧忘我工作,每天都在礼堂为游客们演讲,用他诙谐的方言反复赞美着华西村的富足和领导们的远见卓识。   “北京的最高楼是328米,我们也是328米,我们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句看似玩笑的话里显示了他的生存智慧。   公开资料显示,他只上了几年私塾,他所凭借的只是勤奋和聪明,28岁的时候就做了模范生产队长,农业学大寨的时代,他从山西参观回来万分感慨,那时候他就明白了在这个喜欢树典型以明确目标、集中力量办大事做形象以振奋国人的国家里,作为典型能获取到的资源和能量。   他深刻理解政策对于经营的重要性,征地并村、银行贷款、企业上市在内的各种便利,在其他村庄看来是无法想象的,也不是仅靠经营行为能做到的。   吴仁宝在做了48年书记之后,排挤走外姓的几个村干部,将权杖交给小儿子,自己做党政企总办主任,依然享有无上的权威和影响力,他所创立的独特管理方式牢牢地将村民控制在村子里,村民们全年无休创造的产值以集体的名义掌握在被吴氏家族操控的华西集团。   据公开报道的资料显示,华西村已经成为吴仁宝的家族控制企业:吴仁宝的4个儿子可以支配的可用资金(即扣除所得税后的净利润)占华西村资金总量的90.7%;从行政权力来看,华西村党委的50多人中,“以吴家为核心的圈子达到36人,占党委总人数的72%”。      泾渭分明的两个世界      谈到华西村铺张的庆典和龙希大酒店的金碧辉煌,吴仁宝的孙媳妇、华西村党委副书记周丽表示:“如果说这是炫富的话,那就是炫的是我们华西人民富起来了,炫的是我们中国的农民也富起来了。”   不过,对于生活在华西村的人来说,并非所有的人都可以“炫富”。笔者曾注意到,在华西村村民居住的别墅区外,通常都有围栏、岗亭,很少能看到“村外”的人。一道长廊很好地将别墅区与打工仔住的宿舍楼分开。   笔者曾和一位在华西村路边卖西瓜的大叔攀谈。他50岁上下,姓张,老家在安徽淮北。“这边好赚钱”,问及生意,他说,“我老家种地一亩补贴30元,这边补贴300元,当地人看不上种地,我就承包了11亩,专门种西瓜,也自己卖,每年能收入六七万,比老家划算多了。”   张大叔的儿子在附近工厂上班,“他是做模具的,我们全家都搬过来了,在这住了有10年了,这边老乡不少。”   “那您觉得华西村怎么样?”   “实话说,这边村子都不错,都有企业,前面的三房巷虽然没有华西村有名,实力也差不了多少,”他边说边用手沿着大路往东指,“华西村现在太大了,老村的人生活当然好,有车有别墅,合并村就差一些,最近因为土地纠纷还闹过事,像我们这些外地人在那干活,收入倒稳定,但只能做工人,干得再好也出不了头,干部都是有老村户口的人。”   张大叔的话语中既有欣羡,也有无奈,“这些年村里搞转型,说要搞旅游,钢厂、化纤厂效益不大好,我儿子他们很多人都离开了。”

  从江阴市区往南,到了云亭镇上澄鹿路往东,不远就能到华西村。   对于很多游客来说,在初到华西村的日子里,往往需要用较长的时间才能以平静代替惊愕:一栋栋别墅和员工宿舍楼散布在从前的田野上,杂乱地排列着,河南、安徽籍的农民不仅来这里打工,也来这里承包土地耕种,在街道上吆喝着做生意。   而华西村328米高的摩天大楼,重达1吨、耗资约3亿元的“金牛”,则给人留下“豪富”的印象。      山寨旅游业      提及华西村,人们首先能想到的是一些古怪的建筑、雕塑群。龙西湖里连成一排的各种名桥像歌曲大连唱一样结合在一起,龙砂山上微缩的悉尼歌剧院、凯旋门、天安门,幸福园里耶稣、孔子、董存瑞、刘胡兰莫名其妙地耸立一处,就连新建的摩天大楼,也是以迪拜塔为模板改造过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华西村的那座摩天大楼。这座328米高的龙希国际大酒店还有一个古怪的名字,叫做“华西增地空中新农村大楼”。   苏南模式破灭以来,工业制造业的利润大不如前,产业升级成了这里最重要的发展主题,对于致力于转型旅游和金融业的华西村来说,面临着新的抉择。搞旅游的事已经提了很多年,但真正操作起来还是2010年的事情,最大的问题不外乎:你让游客到村里来花钱看什么?   只要在村子里走上一圈,你就会发现,这里除了像阅兵方阵一样整齐的别墅群稍具视觉冲击外,唯一值得看的无非是那些“山寨”的景点。这些建筑和雕塑缺乏想象力和灵魂,一切都循规蹈矩,让人想起张艺谋导演的某些武侠大片――华丽的空洞,宏大的苍白。   不土不洋,不伦不类的景点,还有村里那种奇怪的氛围,让人难忘,像无法感受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平时少报道,50年大庆集中报道”,这是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制定的宣传策略,显然,他们是在等摩天大楼的建成开业。   2011年10月,那座摩天大楼终于开业了,极尽繁华,那豪壮的庆典堪比春晚,正如老书记的计划那样,媒体上到处都是关于他们的评论,华西村又一次用他们的方式成功做了事件营销,用他们习惯的做法:引起你的争论,震慑你的眼球。   对于大力发展旅游的他们,懂得如何让你感到惊叹和不安,像中国人引起全世界的惊叹和不安一样,你无法理解他们为何会如此有钱,品位为何又如此拙劣。除了价值3亿的金牛,他们似乎牵不出别的东西。      家族式村庄经济      参观华西村的游客会发现,84岁的老书记吴仁宝仍旧忘我工作,每天都在礼堂为游客们演讲,用他诙谐的方言反复赞美着华西村的富足和领导们的远见卓识。   “北京的最高楼是328米,我们也是328米,我们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句看似玩笑的话里显示了他的生存智慧。   公开资料显示,他只上了几年私塾,他所凭借的只是勤奋和聪明,28岁的时候就做了模范生产队长,农业学大寨的时代,他从山西参观回来万分感慨,那时候他就明白了在这个喜欢树典型以明确目标、集中力量办大事做形象以振奋国人的国家里,作为典型能获取到的资源和能量。   他深刻理解政策对于经营的重要性,征地并村、银行贷款、企业上市在内的各种便利,在其他村庄看来是无法想象的,也不是仅靠经营行为能做到的。   吴仁宝在做了48年书记之后,排挤走外姓的几个村干部,将权杖交给小儿子,自己做党政企总办主任,依然享有无上的权威和影响力,他所创立的独特管理方式牢牢地将村民控制在村子里,村民们全年无休创造的产值以集体的名义掌握在被吴氏家族操控的华西集团。   据公开报道的资料显示,华西村已经成为吴仁宝的家族控制企业:吴仁宝的4个儿子可以支配的可用资金(即扣除所得税后的净利润)占华西村资金总量的90.7%;从行政权力来看,华西村党委的50多人中,“以吴家为核心的圈子达到36人,占党委总人数的72%”。      泾渭分明的两个世界      谈到华西村铺张的庆典和龙希大酒店的金碧辉煌,吴仁宝的孙媳妇、华西村党委副书记周丽表示:“如果说这是炫富的话,那就是炫的是我们华西人民富起来了,炫的是我们中国的农民也富起来了。”   不过,对于生活在华西村的人来说,并非所有的人都可以“炫富”。笔者曾注意到,在华西村村民居住的别墅区外,通常都有围栏、岗亭,很少能看到“村外”的人。一道长廊很好地将别墅区与打工仔住的宿舍楼分开。   笔者曾和一位在华西村路边卖西瓜的大叔攀谈。他50岁上下,姓张,老家在安徽淮北。“这边好赚钱”,问及生意,他说,“我老家种地一亩补贴30元,这边补贴300元,当地人看不上种地,我就承包了11亩,专门种西瓜,也自己卖,每年能收入六七万,比老家划算多了。”   张大叔的儿子在附近工厂上班,“他是做模具的,我们全家都搬过来了,在这住了有10年了,这边老乡不少。”   “那您觉得华西村怎么样?”   “实话说,这边村子都不错,都有企业,前面的三房巷虽然没有华西村有名,实力也差不了多少,”他边说边用手沿着大路往东指,“华西村现在太大了,老村的人生活当然好,有车有别墅,合并村就差一些,最近因为土地纠纷还闹过事,像我们这些外地人在那干活,收入倒稳定,但只能做工人,干得再好也出不了头,干部都是有老村户口的人。”   张大叔的话语中既有欣羡,也有无奈,“这些年村里搞转型,说要搞旅游,钢厂、化纤厂效益不大好,我儿子他们很多人都离开了。”


相关内容

  • 华西村与小岗村的比较
  • 最近有两条关于中国农村的报道比较引人注目.首先是安徽省小岗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沈浩病逝在工作第一线,小岗村的村民说,沈书记是积劳成疾,为了小岗村的发展而累垮的.沈浩病逝后,他的事迹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另一条关于中国农村的消息来自江苏省华西村,华西村由村民集资20多亿,要盖一个74层的摩天楼,高度3 ...

  • 案例华西村
  • 案例华西村 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1996 年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全村共有380户,1520人,面积0.96平方公里.2009年,华西村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村,华西村创造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1996年被农业 部评定 ...

  • 个人收入和分配
  • 每个家庭都有一定的收入来源,要不然无法在社会中立足.比如我们家我和老公两个人收入来源全部是工资.如果哪天我们都失业了,意味着饭碗丢了.那么大家对自家的收入来源情况了解吗?那么你们家的收入是如何支配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 第三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收入来 ...

  • 走基层·典型回访:记华西村的转型发展之路
  • 2011年12月19日 15:59:42 来源: 新华网 (走基层·典型回访)"一年更比一年好"--记华西村的转型发展之路 资料图片:华西村328米高的"黄金酒店".此前,有人指责高楼是"炫富工程".但在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的眼里,这是&qu ...

  • 第四讲 第一单元 透视经济现象 第3课 个人收入与理财
  • 第四讲 第一单元 透视经济现象 第3课 个人收入与理财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1.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2.税收的种类和特征: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识别股票. 债券与商业保险的区别和含义.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辩证地认识 ...

  • 观视频华西村吴仁宝有感
  • 观视频华西村吴仁宝有感 看了这个视频,感觉很震撼,吴书记已经八十多岁了,他的思维还像一个年富力强的中年人,头发乌黑.谈话风趣幽默俨然不是一个八十多岁老人家的样子.是什么让这位老人干劲十足雄心依旧? 回顾华西的历史,你真的不敢相信华西能变成现在这个样子,50年前,集体资产1764元,欠债1.5万元,一 ...

  • 党员个人先进事迹
  • 丁兵武警8722部队政治委员。20多年来,他刻苦钻研科学理论,并运用到工作之中,总结创造了心理调节12法、群众教育20法等105条经验,被上级肯定和推广,还为战士捐款5万多元。曾获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22年前,为了能像党员一样在报效国家的战斗中争取到最危险的任务,我用 ...

  • 学习吴仁宝心得体会
  • 学习吴仁宝心得体会一:学习吴仁宝心得体会 20xx年4月28日上午,新塘村召开了党的群众路线先进事迹学习交流会.会议由新塘村党总支书记吴晓林主持,镇督导组组长潘书生,新塘村"两委"干部及在村全部党员参加. 交流会一开始,大家共同观看了影片<吴仁宝>,这部电影像磁铁一样 ...

  • 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观华西村有感
  • 以前只听人说过享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华西村,前几天街道组织参观了华西村使我对华西村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华西位于江苏省江阴县,面积仅占中国版图的千万分之一,却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被称为"天下第一村".进入华西村参观一眼便见那投资1.2亿元,高98米,7级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