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主义批判

实证主义批判

critique of positivism

事实崇拜

追求客观性:把社会理解为一种完全客观的东西。试图按照自然科学的方式把握这种客观的社会。

圣西门:实证主义的社会,哲学和社会理论都必须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它们的旨归在于理解和组织事。推理必须建立在观察与事实的基础上。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已经实现了实证化,未来的社会也将全面实现实证化。这时,一切神学和形而上学的玄想将被淘汰,人们的精神世界将被实证科学所左右。

价值中立

中立性:知识只与客观事物本身有关,与认识者本身的知识、能力、经验等个体因素无关。知识的中立性是实证主义方法的灵魂,也是知识客观性的保证。要求人们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摒弃所有个人的主张、见解、经验、情感、常识等等。

事实与价值相分离:实证主义期求找到一切事物共有的普遍性规律,这是一种排除价值因素于事实判断之外的方法论主张。理论不可能具备普遍意义,理论只能放在现实社会的背景中来理解,实证主义所主张的价值中立实质上就是一种价值,而并非“无价值”,实证主义所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社会现象本身就是经过了中介的现象。

“我们观察什么取决于我们如何进行观察。观察的现象要取决于观察,即观察者。因此,量子理论对最深刻的科学信仰——客观世界是独立于我们的观察的——提出了质疑。看来不仅仅是我们对自然的运动视而不见。我们模糊的感知也不是客观和独立的,而是由观察者来决定的主观世界。”

同样的经验数据可能与完全不同的相互竞争的理论洽合。互补原理:对不同实验条件下被观察到的现象作出相反的描述,并不具有逻辑上的矛盾性;正相反,应当肯认其互补性——只有在多元的互补色彩绘制的认识图景中我们才能获得完整性的知识。

实证主义所预设的不带有前判断的中立人是不存在的,理论总是先于观察。独立于任何理论框架、文化背景、多相性主体的绝对正确的经验材料是不存在的。

库恩:人们在分析实验观察中的感觉内容之前,感觉已经受到了范式的影响。

经验崇拜

存在两种有意义的命题:一种是后天的经验命题,着重对经验事实进行真实描述,符合经验事实即为真;另一种是先天的分析命题,虽不能得到经验材料的支持,但可以通过逻辑推理规则来验证。

人只可能认识那些在经验中被给予的东西,会导致人们逐渐趋向一种肯定性的、顺从的思维。

理论便会抛弃了它原所应有的反思和否定的传统,并且只要在现实中找到了支持的证据,则理论就能得到确证。使理性失去否定的品质,一切理性活动以现实为依归,变成了单向度的肯性思维。

孔德:“当我们能够享受被贤明的、可敬的领袖从我们行为的普遍压抑的重负中解脱出来的快乐时,去服从领导多么快乐啊。”

马尔库塞:“强权拥护下的快乐——态度,今天在法西斯主义社会里是如此独特地与实证主义理论相结合。对一个万能的权威的服从可得到更大程度的安全保障。”

反形而上学

既不是经验可证实的又不是逻辑上必然为真的句子是无意义的形而上学的命题。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凡是可以说的东西都可以说得清楚;对于不能谈论的东西必须保持沉默。”

卡尔纳普:“那时我开始认识到,许多传统的形而上学命题不仅没有任何用处,甚至毫无认识内容。它们只是一些假句子。这也就是说,虽然它们似乎做出了对某些问题的论断,因为它们具有陈述句的语法形式,而且其中的词也能引起许多强烈的和富于情感的联想。可是,在事实上,它们并没有作出任何判断,也不代表任何命题,因而也毫无正确或错误可言。”

奥卡姆剃刀剪除一切非实证的概念和原则。形而上学无法提供可以有效检验超验世界的假设和论断的看得见的标准。 卡尔纳普所说的个人有能力交换经验证实的情况、从散乱的个体经验中最终有渠道提炼出具有普遍可接受陛的经验的观点,其本身就是形而上学的虚构。

尊重科学所致的对激情的抗拒、对想象力的抵制、对神秘力量的蔑视。

文化工业

纳粹的极权主义美学宣传

美国的商业文化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

图式化:感知的方式及可能感知到的内容都已经被预先决定。概念工具预先决定了世界会被如何看待。

消费者感知行为的分散化 (de-concentration) , 他们已经失去了专注地观察、感知事物并进行思考的能力。

人们更喜欢那些遵从程式、经过预先消化、易于吞咽或已经熟悉的产品。

文化工业发挥效能的关键在于它与本我的联合, 就是说在于给消费者提供充分的快感, 从而有效地防止人们思考任何替代当前社会现状的方案, 因为快感总是意味着什么也不思考, 意味着忘记苦难, 甚至就在这苦难被表现出来的地方忘记它。从根本上说, 它是一种无所助益的东西。它是一种逃离, 但不是人们所说的逃离悲惨的现实, 而是逃离最后一丝抵抗的念头。

calculation of effects

自动化的笑声

辛德勒的名单

标准化、伪个性化

流行音乐:精神涣散与听觉退化,诉诸于听众的身体狂欢而不是他们的心灵沉思。

见多识广(well-informed) 与知书达礼(cultivated):

To be well-informed, one must read quickly a great number of merely instructive books. To be cultivated, one must read slowly and with a lingering appreciation the comparatively few books that have been written by men who lived, thought, and felt with style."

Aldous Huxley :Texts and Pretexts

浅薄的一知半解

文化产品被所谓的有教养的阶级以一种预铸的范畴分类逻辑加以接受,文化欣赏变成了一种定型化了的固定模式的消费。

尼采:登录员与办公室办事员家庭出生的有学问者,他们的主要工作便是将繁杂多样的资料整理分类,在档案抽屉中归档,并且在以固定的范式将一切归档之后,便认为问题就几近解决了。

Bildung教养、教化

教养的历程:作为主体的人将外在于他的客体之物引入他自己的发展中。主体与客体之间互动、交织的过程,灵魂必须经由对客体的涵摄才能重返自身。

无自我的自我维持将会丧失了与活生生的主体的活生生关系,形成半理解(half-understanding)与半经验(half-eaperience)的现象。半教育会丧失了与事物的真挚直接的关系,而仅是固着于其强加在事物上的想法。这样的半教育以一种范畴分类逻辑所运作,人们会惯习于由文化工业所系统化提供的用来认知实在的固定模式,而省掉了运用其自身自主判断与经验的连续性,因此个人独特感知将被社会集体浅薄的平庸主义所弭平。

教科书:典型的分类范式所构成,整体的系统的暴力。

文化能使我们脱离现在困境的最大助力,文化即在追求我们的整体完美,并藉由得之与我们以最关切之事物方面,那些世上所曾有过之最佳思想与言论。

足球场和电视的权威取代了圣经的权威。

“在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真有一种危险,那就是一个人信息灵通(well informed)和这个人有修养(cultivated),很可能是互不相容的两件事情。要信息灵通,就必须快速阅读大量仅提供信息的指南之类书籍。而要有修养,就必须慢慢去读、细细去品味很少的几本书,那是一些生活、思想和感情都有声有色的人写的书。”

韦伯:《以政治为业》

Max Weber:Politics as a Vocation

心志伦理,意图伦理ethic of intention,ethic of ultimate ends,ethic of conviction,Gesinnungsethik,一个人只按照内心信仰或纯洁的信念出发的行动,而不会顾及后果。“基督徒的行为是正当的,后果则委诸上帝” 。目的赋予手段合法性用“善”的目的来神圣化手段。自命为善的那个目的实际上是虚幻不实的,它具有强烈的道德诱惑力却完全没有实现的可能性。用看待简单事物的方式去看复杂事物。

责任伦理:Verantwortungsethik,一个人在行事时对自己行动的后果负有责任。不以为自己有任何权利去假定人类是善的或完美的,也不觉得自己可以把自己行动可以预见的后果,转移到他人的肩上 。

不完美的社会,世界的无理性,人类社会不可能实现完美的道德。善与善的冲突:诸神之间的战争

道德乌托邦主义,天真的乐观主义

实证主义批判

critique of positivism

事实崇拜

追求客观性:把社会理解为一种完全客观的东西。试图按照自然科学的方式把握这种客观的社会。

圣西门:实证主义的社会,哲学和社会理论都必须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它们的旨归在于理解和组织事。推理必须建立在观察与事实的基础上。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已经实现了实证化,未来的社会也将全面实现实证化。这时,一切神学和形而上学的玄想将被淘汰,人们的精神世界将被实证科学所左右。

价值中立

中立性:知识只与客观事物本身有关,与认识者本身的知识、能力、经验等个体因素无关。知识的中立性是实证主义方法的灵魂,也是知识客观性的保证。要求人们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摒弃所有个人的主张、见解、经验、情感、常识等等。

事实与价值相分离:实证主义期求找到一切事物共有的普遍性规律,这是一种排除价值因素于事实判断之外的方法论主张。理论不可能具备普遍意义,理论只能放在现实社会的背景中来理解,实证主义所主张的价值中立实质上就是一种价值,而并非“无价值”,实证主义所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社会现象本身就是经过了中介的现象。

“我们观察什么取决于我们如何进行观察。观察的现象要取决于观察,即观察者。因此,量子理论对最深刻的科学信仰——客观世界是独立于我们的观察的——提出了质疑。看来不仅仅是我们对自然的运动视而不见。我们模糊的感知也不是客观和独立的,而是由观察者来决定的主观世界。”

同样的经验数据可能与完全不同的相互竞争的理论洽合。互补原理:对不同实验条件下被观察到的现象作出相反的描述,并不具有逻辑上的矛盾性;正相反,应当肯认其互补性——只有在多元的互补色彩绘制的认识图景中我们才能获得完整性的知识。

实证主义所预设的不带有前判断的中立人是不存在的,理论总是先于观察。独立于任何理论框架、文化背景、多相性主体的绝对正确的经验材料是不存在的。

库恩:人们在分析实验观察中的感觉内容之前,感觉已经受到了范式的影响。

经验崇拜

存在两种有意义的命题:一种是后天的经验命题,着重对经验事实进行真实描述,符合经验事实即为真;另一种是先天的分析命题,虽不能得到经验材料的支持,但可以通过逻辑推理规则来验证。

人只可能认识那些在经验中被给予的东西,会导致人们逐渐趋向一种肯定性的、顺从的思维。

理论便会抛弃了它原所应有的反思和否定的传统,并且只要在现实中找到了支持的证据,则理论就能得到确证。使理性失去否定的品质,一切理性活动以现实为依归,变成了单向度的肯性思维。

孔德:“当我们能够享受被贤明的、可敬的领袖从我们行为的普遍压抑的重负中解脱出来的快乐时,去服从领导多么快乐啊。”

马尔库塞:“强权拥护下的快乐——态度,今天在法西斯主义社会里是如此独特地与实证主义理论相结合。对一个万能的权威的服从可得到更大程度的安全保障。”

反形而上学

既不是经验可证实的又不是逻辑上必然为真的句子是无意义的形而上学的命题。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凡是可以说的东西都可以说得清楚;对于不能谈论的东西必须保持沉默。”

卡尔纳普:“那时我开始认识到,许多传统的形而上学命题不仅没有任何用处,甚至毫无认识内容。它们只是一些假句子。这也就是说,虽然它们似乎做出了对某些问题的论断,因为它们具有陈述句的语法形式,而且其中的词也能引起许多强烈的和富于情感的联想。可是,在事实上,它们并没有作出任何判断,也不代表任何命题,因而也毫无正确或错误可言。”

奥卡姆剃刀剪除一切非实证的概念和原则。形而上学无法提供可以有效检验超验世界的假设和论断的看得见的标准。 卡尔纳普所说的个人有能力交换经验证实的情况、从散乱的个体经验中最终有渠道提炼出具有普遍可接受陛的经验的观点,其本身就是形而上学的虚构。

尊重科学所致的对激情的抗拒、对想象力的抵制、对神秘力量的蔑视。

批判

以“反思”的方式把握世界,它不是既定 的知识、现成的结论、实例的解说和枯燥的原理,而是追寻生活信念赖以确立的前提,探寻经验常识的根据,反思历史进步的尺度。反对人们对流行的生活态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简单认同和接受,反对人们躺在毫无怀疑、因循守旧的温床上睡大觉。 批判性反思: 深入内在的脉络,找出矛盾之处。

没有终极答案

物 化

reification

卢卡奇

托马斯·曼的《巫山》(《Der Zauberberg》),纳夫塔反对自由主义,主张以铁血手段把人们从愚蠢的自由主义下解放出来。“无产者接过了葛里高利大帝的功业,也继承了他对上帝狂热。像上帝一样,纳夫塔不怕双手沾满鲜血,他的使命就是以恐怖疗治世界,拯救人类,实现一个阶级消灭、国家消亡的伊甸园”。

《历史与阶级意识》

商品拜物教:“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

交换逻辑,人与人的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

劳动异化 alienation

劳动者相对于劳动对象、劳动活动、劳动产品和个人自身

“劳动的过程逐渐地分化为抽象的、合理的、专门的操作过程,以致工人失去了同最终产品的接触,工人的工作被归为一个专门的固定动作的机械重复 。”

韦伯

理性化生活方式: “理性的、系统的、专门化的科学职业”,科学的法律学说、形式法制度与 “受过专业训练官员的法律解释”,以理性的科层官僚制 (Bureaucracy)组织起来的现代国家机关, 可以量化的私权流通以及以营利为目的、以复式簿记制度为基础进行核算的资本主义企业。

人们生活行为的规训化与条理化

“再也没有什么神秘莫测、无法计算的力量在起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掌握一切”

理性铁笼

建构理性:革命,相信人对社会秩序的完美设计,认为人的理性能够带来人自身的幸福,人能够设计出一套完美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秩序。卢梭的社会契约,各种大同世界的乌托邦想像,法国大革命,俄国革命。

逻辑实证主义:人的生活和思想都能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即最终按照数学的模式来安排,认为科学是唯一使人类社会得以完美安排的事物,这种表现形式最后导致的困境就是原子弹爆炸的恐怖威胁和由于彻底唯 “物”主义导致的人心灵的失落。

科层官僚制,其专业化与客观化的外表使整个系统的 “可计算性”达到最高程度;而现代法治国,则代表了在完美的法律设计之下安排人们的生活,以建构理性主义来设计行为模式、交往方式、组织形式的人间秩序,只要法律完美,人们的生活就能完美。

“官僚机构下层工作人员的工作酷似操纵一架机器,甚至在枯燥无味和单调刻板方面,还经常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不仅仅是一个完全机械的、没有主动精神的工作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处理事情的方式的问题:一方面在那里,在客观上,一切事情都被用一种越来越形式化的、标准化的方式来处理,从而跟官僚的活动所涉及的事情的性质和本质日益疏远。另一方面,片面的专门化越来越畸形发展,从而破坏了人的本性。”

量化的标准化进程,纯粹以效果的精密计算来作为行为的动机

没有灵魂的专家,没有心肝的纵欲者

Specialists without spirit, sensualists without heart

工具合理性:手段和程序的可计算性等同于目的;价值合理性:内容和实质。

资本主义的兴起就是合理化的产物,形式合理性的逐步扩展与实质合理性的日趋减缩。

物化意识

实证主义批判

critique of positivism

事实崇拜

追求客观性:把社会理解为一种完全客观的东西。试图按照自然科学的方式把握这种客观的社会。

圣西门:实证主义的社会,哲学和社会理论都必须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它们的旨归在于理解和组织事。推理必须建立在观察与事实的基础上。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已经实现了实证化,未来的社会也将全面实现实证化。这时,一切神学和形而上学的玄想将被淘汰,人们的精神世界将被实证科学所左右。

价值中立

中立性:知识只与客观事物本身有关,与认识者本身的知识、能力、经验等个体因素无关。知识的中立性是实证主义方法的灵魂,也是知识客观性的保证。要求人们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摒弃所有个人的主张、见解、经验、情感、常识等等。

事实与价值相分离:实证主义期求找到一切事物共有的普遍性规律,这是一种排除价值因素于事实判断之外的方法论主张。理论不可能具备普遍意义,理论只能放在现实社会的背景中来理解,实证主义所主张的价值中立实质上就是一种价值,而并非“无价值”,实证主义所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社会现象本身就是经过了中介的现象。

“我们观察什么取决于我们如何进行观察。观察的现象要取决于观察,即观察者。因此,量子理论对最深刻的科学信仰——客观世界是独立于我们的观察的——提出了质疑。看来不仅仅是我们对自然的运动视而不见。我们模糊的感知也不是客观和独立的,而是由观察者来决定的主观世界。”

同样的经验数据可能与完全不同的相互竞争的理论洽合。互补原理:对不同实验条件下被观察到的现象作出相反的描述,并不具有逻辑上的矛盾性;正相反,应当肯认其互补性——只有在多元的互补色彩绘制的认识图景中我们才能获得完整性的知识。

实证主义所预设的不带有前判断的中立人是不存在的,理论总是先于观察。独立于任何理论框架、文化背景、多相性主体的绝对正确的经验材料是不存在的。

库恩:人们在分析实验观察中的感觉内容之前,感觉已经受到了范式的影响。

经验崇拜

存在两种有意义的命题:一种是后天的经验命题,着重对经验事实进行真实描述,符合经验事实即为真;另一种是先天的分析命题,虽不能得到经验材料的支持,但可以通过逻辑推理规则来验证。

人只可能认识那些在经验中被给予的东西,会导致人们逐渐趋向一种肯定性的、顺从的思维。

理论便会抛弃了它原所应有的反思和否定的传统,并且只要在现实中找到了支持的证据,则理论就能得到确证。使理性失去否定的品质,一切理性活动以现实为依归,变成了单向度的肯性思维。

孔德:“当我们能够享受被贤明的、可敬的领袖从我们行为的普遍压抑的重负中解脱出来的快乐时,去服从领导多么快乐啊。”

马尔库塞:“强权拥护下的快乐——态度,今天在法西斯主义社会里是如此独特地与实证主义理论相结合。对一个万能的权威的服从可得到更大程度的安全保障。”

反形而上学

既不是经验可证实的又不是逻辑上必然为真的句子是无意义的形而上学的命题。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凡是可以说的东西都可以说得清楚;对于不能谈论的东西必须保持沉默。”

卡尔纳普:“那时我开始认识到,许多传统的形而上学命题不仅没有任何用处,甚至毫无认识内容。它们只是一些假句子。这也就是说,虽然它们似乎做出了对某些问题的论断,因为它们具有陈述句的语法形式,而且其中的词也能引起许多强烈的和富于情感的联想。可是,在事实上,它们并没有作出任何判断,也不代表任何命题,因而也毫无正确或错误可言。”

奥卡姆剃刀剪除一切非实证的概念和原则。形而上学无法提供可以有效检验超验世界的假设和论断的看得见的标准。 卡尔纳普所说的个人有能力交换经验证实的情况、从散乱的个体经验中最终有渠道提炼出具有普遍可接受陛的经验的观点,其本身就是形而上学的虚构。

尊重科学所致的对激情的抗拒、对想象力的抵制、对神秘力量的蔑视。

文化工业

纳粹的极权主义美学宣传

美国的商业文化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

图式化:感知的方式及可能感知到的内容都已经被预先决定。概念工具预先决定了世界会被如何看待。

消费者感知行为的分散化 (de-concentration) , 他们已经失去了专注地观察、感知事物并进行思考的能力。

人们更喜欢那些遵从程式、经过预先消化、易于吞咽或已经熟悉的产品。

文化工业发挥效能的关键在于它与本我的联合, 就是说在于给消费者提供充分的快感, 从而有效地防止人们思考任何替代当前社会现状的方案, 因为快感总是意味着什么也不思考, 意味着忘记苦难, 甚至就在这苦难被表现出来的地方忘记它。从根本上说, 它是一种无所助益的东西。它是一种逃离, 但不是人们所说的逃离悲惨的现实, 而是逃离最后一丝抵抗的念头。

calculation of effects

自动化的笑声

辛德勒的名单

标准化、伪个性化

流行音乐:精神涣散与听觉退化,诉诸于听众的身体狂欢而不是他们的心灵沉思。

见多识广(well-informed) 与知书达礼(cultivated):

To be well-informed, one must read quickly a great number of merely instructive books. To be cultivated, one must read slowly and with a lingering appreciation the comparatively few books that have been written by men who lived, thought, and felt with style."

Aldous Huxley :Texts and Pretexts

浅薄的一知半解

文化产品被所谓的有教养的阶级以一种预铸的范畴分类逻辑加以接受,文化欣赏变成了一种定型化了的固定模式的消费。

尼采:登录员与办公室办事员家庭出生的有学问者,他们的主要工作便是将繁杂多样的资料整理分类,在档案抽屉中归档,并且在以固定的范式将一切归档之后,便认为问题就几近解决了。

Bildung教养、教化

教养的历程:作为主体的人将外在于他的客体之物引入他自己的发展中。主体与客体之间互动、交织的过程,灵魂必须经由对客体的涵摄才能重返自身。

无自我的自我维持将会丧失了与活生生的主体的活生生关系,形成半理解(half-understanding)与半经验(half-eaperience)的现象。半教育会丧失了与事物的真挚直接的关系,而仅是固着于其强加在事物上的想法。这样的半教育以一种范畴分类逻辑所运作,人们会惯习于由文化工业所系统化提供的用来认知实在的固定模式,而省掉了运用其自身自主判断与经验的连续性,因此个人独特感知将被社会集体浅薄的平庸主义所弭平。

教科书:典型的分类范式所构成,整体的系统的暴力。

文化能使我们脱离现在困境的最大助力,文化即在追求我们的整体完美,并藉由得之与我们以最关切之事物方面,那些世上所曾有过之最佳思想与言论。

足球场和电视的权威取代了圣经的权威。

“在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真有一种危险,那就是一个人信息灵通(well informed)和这个人有修养(cultivated),很可能是互不相容的两件事情。要信息灵通,就必须快速阅读大量仅提供信息的指南之类书籍。而要有修养,就必须慢慢去读、细细去品味很少的几本书,那是一些生活、思想和感情都有声有色的人写的书。”

韦伯:《以政治为业》

Max Weber:Politics as a Vocation

心志伦理,意图伦理ethic of intention,ethic of ultimate ends,ethic of conviction,Gesinnungsethik,一个人只按照内心信仰或纯洁的信念出发的行动,而不会顾及后果。“基督徒的行为是正当的,后果则委诸上帝” 。目的赋予手段合法性用“善”的目的来神圣化手段。自命为善的那个目的实际上是虚幻不实的,它具有强烈的道德诱惑力却完全没有实现的可能性。用看待简单事物的方式去看复杂事物。

责任伦理:Verantwortungsethik,一个人在行事时对自己行动的后果负有责任。不以为自己有任何权利去假定人类是善的或完美的,也不觉得自己可以把自己行动可以预见的后果,转移到他人的肩上 。

不完美的社会,世界的无理性,人类社会不可能实现完美的道德。善与善的冲突:诸神之间的战争

道德乌托邦主义,天真的乐观主义

实证主义批判

critique of positivism

事实崇拜

追求客观性:把社会理解为一种完全客观的东西。试图按照自然科学的方式把握这种客观的社会。

圣西门:实证主义的社会,哲学和社会理论都必须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它们的旨归在于理解和组织事。推理必须建立在观察与事实的基础上。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已经实现了实证化,未来的社会也将全面实现实证化。这时,一切神学和形而上学的玄想将被淘汰,人们的精神世界将被实证科学所左右。

价值中立

中立性:知识只与客观事物本身有关,与认识者本身的知识、能力、经验等个体因素无关。知识的中立性是实证主义方法的灵魂,也是知识客观性的保证。要求人们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摒弃所有个人的主张、见解、经验、情感、常识等等。

事实与价值相分离:实证主义期求找到一切事物共有的普遍性规律,这是一种排除价值因素于事实判断之外的方法论主张。理论不可能具备普遍意义,理论只能放在现实社会的背景中来理解,实证主义所主张的价值中立实质上就是一种价值,而并非“无价值”,实证主义所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社会现象本身就是经过了中介的现象。

“我们观察什么取决于我们如何进行观察。观察的现象要取决于观察,即观察者。因此,量子理论对最深刻的科学信仰——客观世界是独立于我们的观察的——提出了质疑。看来不仅仅是我们对自然的运动视而不见。我们模糊的感知也不是客观和独立的,而是由观察者来决定的主观世界。”

同样的经验数据可能与完全不同的相互竞争的理论洽合。互补原理:对不同实验条件下被观察到的现象作出相反的描述,并不具有逻辑上的矛盾性;正相反,应当肯认其互补性——只有在多元的互补色彩绘制的认识图景中我们才能获得完整性的知识。

实证主义所预设的不带有前判断的中立人是不存在的,理论总是先于观察。独立于任何理论框架、文化背景、多相性主体的绝对正确的经验材料是不存在的。

库恩:人们在分析实验观察中的感觉内容之前,感觉已经受到了范式的影响。

经验崇拜

存在两种有意义的命题:一种是后天的经验命题,着重对经验事实进行真实描述,符合经验事实即为真;另一种是先天的分析命题,虽不能得到经验材料的支持,但可以通过逻辑推理规则来验证。

人只可能认识那些在经验中被给予的东西,会导致人们逐渐趋向一种肯定性的、顺从的思维。

理论便会抛弃了它原所应有的反思和否定的传统,并且只要在现实中找到了支持的证据,则理论就能得到确证。使理性失去否定的品质,一切理性活动以现实为依归,变成了单向度的肯性思维。

孔德:“当我们能够享受被贤明的、可敬的领袖从我们行为的普遍压抑的重负中解脱出来的快乐时,去服从领导多么快乐啊。”

马尔库塞:“强权拥护下的快乐——态度,今天在法西斯主义社会里是如此独特地与实证主义理论相结合。对一个万能的权威的服从可得到更大程度的安全保障。”

反形而上学

既不是经验可证实的又不是逻辑上必然为真的句子是无意义的形而上学的命题。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凡是可以说的东西都可以说得清楚;对于不能谈论的东西必须保持沉默。”

卡尔纳普:“那时我开始认识到,许多传统的形而上学命题不仅没有任何用处,甚至毫无认识内容。它们只是一些假句子。这也就是说,虽然它们似乎做出了对某些问题的论断,因为它们具有陈述句的语法形式,而且其中的词也能引起许多强烈的和富于情感的联想。可是,在事实上,它们并没有作出任何判断,也不代表任何命题,因而也毫无正确或错误可言。”

奥卡姆剃刀剪除一切非实证的概念和原则。形而上学无法提供可以有效检验超验世界的假设和论断的看得见的标准。 卡尔纳普所说的个人有能力交换经验证实的情况、从散乱的个体经验中最终有渠道提炼出具有普遍可接受陛的经验的观点,其本身就是形而上学的虚构。

尊重科学所致的对激情的抗拒、对想象力的抵制、对神秘力量的蔑视。

批判

以“反思”的方式把握世界,它不是既定 的知识、现成的结论、实例的解说和枯燥的原理,而是追寻生活信念赖以确立的前提,探寻经验常识的根据,反思历史进步的尺度。反对人们对流行的生活态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简单认同和接受,反对人们躺在毫无怀疑、因循守旧的温床上睡大觉。 批判性反思: 深入内在的脉络,找出矛盾之处。

没有终极答案

物 化

reification

卢卡奇

托马斯·曼的《巫山》(《Der Zauberberg》),纳夫塔反对自由主义,主张以铁血手段把人们从愚蠢的自由主义下解放出来。“无产者接过了葛里高利大帝的功业,也继承了他对上帝狂热。像上帝一样,纳夫塔不怕双手沾满鲜血,他的使命就是以恐怖疗治世界,拯救人类,实现一个阶级消灭、国家消亡的伊甸园”。

《历史与阶级意识》

商品拜物教:“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

交换逻辑,人与人的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

劳动异化 alienation

劳动者相对于劳动对象、劳动活动、劳动产品和个人自身

“劳动的过程逐渐地分化为抽象的、合理的、专门的操作过程,以致工人失去了同最终产品的接触,工人的工作被归为一个专门的固定动作的机械重复 。”

韦伯

理性化生活方式: “理性的、系统的、专门化的科学职业”,科学的法律学说、形式法制度与 “受过专业训练官员的法律解释”,以理性的科层官僚制 (Bureaucracy)组织起来的现代国家机关, 可以量化的私权流通以及以营利为目的、以复式簿记制度为基础进行核算的资本主义企业。

人们生活行为的规训化与条理化

“再也没有什么神秘莫测、无法计算的力量在起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掌握一切”

理性铁笼

建构理性:革命,相信人对社会秩序的完美设计,认为人的理性能够带来人自身的幸福,人能够设计出一套完美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秩序。卢梭的社会契约,各种大同世界的乌托邦想像,法国大革命,俄国革命。

逻辑实证主义:人的生活和思想都能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即最终按照数学的模式来安排,认为科学是唯一使人类社会得以完美安排的事物,这种表现形式最后导致的困境就是原子弹爆炸的恐怖威胁和由于彻底唯 “物”主义导致的人心灵的失落。

科层官僚制,其专业化与客观化的外表使整个系统的 “可计算性”达到最高程度;而现代法治国,则代表了在完美的法律设计之下安排人们的生活,以建构理性主义来设计行为模式、交往方式、组织形式的人间秩序,只要法律完美,人们的生活就能完美。

“官僚机构下层工作人员的工作酷似操纵一架机器,甚至在枯燥无味和单调刻板方面,还经常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不仅仅是一个完全机械的、没有主动精神的工作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处理事情的方式的问题:一方面在那里,在客观上,一切事情都被用一种越来越形式化的、标准化的方式来处理,从而跟官僚的活动所涉及的事情的性质和本质日益疏远。另一方面,片面的专门化越来越畸形发展,从而破坏了人的本性。”

量化的标准化进程,纯粹以效果的精密计算来作为行为的动机

没有灵魂的专家,没有心肝的纵欲者

Specialists without spirit, sensualists without heart

工具合理性:手段和程序的可计算性等同于目的;价值合理性:内容和实质。

资本主义的兴起就是合理化的产物,形式合理性的逐步扩展与实质合理性的日趋减缩。

物化意识


相关内容

  •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论文
  •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 摘 要 早期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判盲目跟从西方激进派的偏激理论,阻碍了中国式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而应该结合中国本土文化和国情,借鉴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判的精髓,不断建立并完善自己的女性主义文学批判理论.本文主要探讨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判相关内容,这对于发挥女性主义文学批判在 ...

  • 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及其思想特色
  • <理论探索>2005年第6期(总第156期) 哲学问题 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及其思想特色 李 隽 ① (山西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06) [摘要] 霍克海默从批判传统理论入手, 以对人的研究为落脚点, 通过对独裁国家的分析和启蒙辩证法思想的论述, 初步建构起自己的社会批判理论.这 ...

  • 中国对于遗传学的批判
  • 作者:胡化凯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06期 中图分类号:D92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311(2005)01-0008-13 众所周知,孟德尔和摩尔根的遗传学说是遗传学的重要理论基础.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在20世纪40年代.50年代和"文 ...

  • 批判是发展社会科学的独特方法
  • 作者:马门列夫 研究化学科学有化学实验方法,研究物理科学有物理实验方法,研究生物科学有生物培育方法,研究西医科学有人体解剖检验灭菌施治方法,研究中医科学有人体经络的阴阳五行辨症施治方法.个门类科学都有独特的发展方法. 社会科学和一切自然科学不同,自然科学的对象是自然界,揭示的客观规律容易被普遍接受. ...

  • 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主要讲什么?
  • 胡萝卜卜 08-11-25 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主要讲什么? 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主要讲什么? 书籍 回答(6) feier1989 08-11-25 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在晚年写的一部伟大著作,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部纲领性文件献.鲜明地体现了 0 0 添加评论(0 ...

  • 论阿伽西的多元论的批判理性主义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阿伽西的多元论的批判理性主义 作者:郑蓓 郑方方 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06期 摘 要: 阿伽西主张科学是现代文化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批判地继承了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提出了既反对科学主义,又反对相对主义的多元论的批判 ...

  •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笔记
  • 正确评价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思想史地位 <河北学刊>(石家庄)2012年1期 唐正东 当然,一旦现实背景发生变化,黑格尔这种观点的神秘主义特性就会显露出来.写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的马克思所处的就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现实背景.马克思当时所关注的是革命,而不是 ...

  • 批判犯罪学理论
  • 批判犯罪学理论 批判犯罪学理论,又称新犯罪学理论或激进犯罪学理论,是一类从批判现行的社会法律制度着手,以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冲突作为犯罪产生的基础来说明犯罪的有关问题的犯罪理论.这一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沃尔德.昆尼和英国的泰勒等人.其中,理查德•昆尼.约翰•威尔德曼 ...

  • 传播学概论-第十二章 传播学的批判学派
  • 第十二章 传播学的批判学派 概念:传统学派.批判学派:传统学派注重如何传播,批判学派关心为何传播. 第一节 历史描述 概念: 1. 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始终自认是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继承者,始终把自己的理论看作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直接延续.法兰克福大学哲学系教授霍克海默,担任研究所所长后,网罗了一大批 ...

  • 传播学批判学派
  • ? 一.经验学派 主要以经验性方法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流派.与主要以思辨性方法考察社会现象的流派相区别. ? 尤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既是方法论,又代表了一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一)经验性方法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经验学派是主张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经验性方法研究传播现象的学派. ? 经验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