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反映论视角下的[匆匆]英译本赏析

  摘 要: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全文语言真切质朴、行文流畅,虽字数不多,却寓意深远,不乏译者青睐。一个好的翻译应充分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反映,尽量克服文化障碍,力求帮助目的语读者获得与原语读者相同的感受,达到文化交流和传递信息的目的。本文通过借助奈达的读者反映论,主要从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赏析《匆匆》译本。   关键词: 《匆匆》 读者反映论 文化交流 传递信息   1.引言   朱自清先生的《匆匆》一文创作于1922年,时值“五四”落潮时期,然而,诗人在彷徨中不甘心沉沦。此文是作者的感兴之作,全文流畅自然,表达了时间匆匆流逝,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主题,并暗示了读者要珍惜宝贵的时间[1]。全文语言平实无华,感情深刻真挚,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同时意识到应当珍惜眼前的时间。这样一篇美文的翻译者众多,本文选取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三位大师朱纯深、张培基、张梦井的译作作为分析对象。这些译本广受好评,都较好地保持了原文的风貌,译文自然流畅。但基于奈达的“读者反应论”,从目的语读者对译文的接受与理解的角度出发,又呈现不同特点。   2.读者反映理论   关于翻译的标准,自古以来就众说纷纭。西塞罗曾提出翻译是一种“意义对意义”的活动,玄奘认为翻译“既须求真,又须喻俗”,而严复则提出译文应“信、达、雅”,无论哪一个阶段,翻译家总是把读者放在理论和实践的重要位置上。然而,对于目的语读者,译界始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初,奈达提出的“读者反应论”一传入中国,便很快在翻译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受到了高度的重视[2]。美国翻译学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的“读者反映论”自引入我国以来,一直受到我国翻译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它的核心思想是:读者给予文本生命力,读者的理解是文本意义的所在,每一次阅读都是对文本的又一次全新的诠释。他强调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主张从目的语读者的角度来衡量译文的质量[3]。   3.译本赏析   3.1词汇选择   词汇是组成文本的基础,译者对原语文本的理解和对译文的生成,都是建立在对词汇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的。译者选词要考虑是否易于目的语读者在其本身文化背景下,理解和接受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情感。所以在翻译中,对词汇选择是否得当是至关重要的[4]。   例:匆匆,张培基的译本为Transient Days,朱纯深译为Rush,张梦井译的是Days Gone By,它们都可以表示某物持续时间比较短暂匆忙。但就目标与文章的整体内容而言,Transient Days用词更符合文章内容所要表达的含义。因为文章题目“匆匆”是指日子或者光阴过得飞快,给读者一种转瞬即逝的感觉。Transient一般是指抽象的事物存在或持续的时间短暂,正好符合时间流逝的特点,读者仅凭题目就能大概领会文章内容所表达的东西。Rush主要强调的是行为的匆忙或急促,虽然因其发音短促,体现了匆匆之感,但不能很准确地给读者暗示文章的内容和含义。Gone by作后置定语修饰Days表示已经逝去的日子,虽然文章内容是在回顾逝去日子,但不能准确地给读者传达匆匆的意象。   3.2句法层面   散文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这一特点反映在句法上,就是汉语句法结构零乱与松散,英语很注重句法结构上的逻辑性和严谨性。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应利用相应的翻译方法适当调整句法结构,使之更易为英文读者理解和接受[4]。   例1.原文为: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张培基: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am entitled to altogether,but my quota of them is undoubtedly wearing away.   朱纯深: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have been given to spend,but I do feel my hands are getting empty.   这句话的翻译中,朱纯深选择了直译,张培基选择了意译,笔者认为直译和意译并没有孰好孰劣之分,而在于哪种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意义。后半句是“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不是实指手里没有东西,而是“我所拥有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张培基的翻译意义非常到位,而朱纯深的则欠妥。   例2.原文为: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呢?   张培基:Why should I be made to pass through this world for nothing?   张梦井:But,this is unfair to me,why did I come to this world for nothing?   从结构上看,张培基的译文用被动语态“Why should I be made”,与《圣经》中上帝造物观点一致,符合西方人观念,英译本的读者群多是西方人,能够更好地引起译文读者的共鸣[6]。   例3.原文为: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的匆匆呢?   张培基:What is gone is gone,what is to come keeps coming.How swift is the transition in between!   朱纯深:Those that have gone have gone for good,those to come keep coming;yet in between,how swift is the shift,in such a rush?   两种翻译用词不同,但从内容上来看,都达到了达意的意图。朱纯深的翻译更加活泼生动,尤其是swift和shift中头韵的使用,such和rush中尾韵的使用,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读者阅读的喜悦感。   3.3语篇层面   著名翻译理论家Peter Newmark指出:句法、词序、节奏、声音都有意义价值。M.Bakhtin(巴赫金)认为结构层面与内容的关系是:内容是审美客体的必要构成因素,它的相关方面是艺术形式,没有这种相关性,艺术形式就没有思想内涵;形式必须相关于内容,否则就不相关于作为认识和伦理行为对象的世界,也就不会有审美内涵,不能实现基本功能[7]。从整篇文章来看,张培基的翻译内容结构形式中,句法、词序、节奏、声音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材料的选择、配置、组合和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优势。朱纯深的译文追求语词的文学性和语感的跳跃性,同时简明、紧凑、劲道,给文章增色不少。   张培基用了一般现在时,表示恒常的事实,而张梦井却用了现在完成时,深刻表现了作者对过往的留恋、对时间的渴望,暗示了读者要珍惜宝贵的时间,笔者认为更加恰当。张培基保存散文质朴风格方面的技巧值得学习:句子短小、精悍,结构简单;用词简单、明了;修辞处理合理,力求通俗易懂;语言逻辑关系清晰;对文化因素处理得体,使得读者对译文无理解障碍。从这点来看,张培基的译文略胜一筹。   4.结语   散文因其独有的魅力,引发了新的散文诗翻译热潮,而对散文翻译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善。本文针对散文翻译,从读者反映论的角度进行一个更科学可测的标准,解开了散文诗翻译的神秘面纱,为人们欣赏和理解散文诗提供了一个角度,同时为散文翻译提供了一个描述和评价的理论。本文比较三篇名家的译文,并不在于指出孰优孰劣,而是在对比中欣赏,学会用比较的、批判的和学习的眼光对译作进行赏析。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同样懂得了词汇层面、句法层面和语篇层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参考文献:   [1]何健超.基于语料库的《匆匆》的三个英译本对比赏析[J].语言文化,2013.   [2]石琼洁,郭兰英.《荷塘月色》两个英译本对比赏析――基于读者反应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3]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4]贺湘锦.基于奈达“读者反映论”对比赏析《落花生》三个英译本[J].科教导刊,2012.0.   [5]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07.   [6]辛春晖.谈译文的形式与内容――比较张培基和张梦井翻译的朱自清散文《匆匆》[J].长春大学学报,2005.11.   [7]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摘 要: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全文语言真切质朴、行文流畅,虽字数不多,却寓意深远,不乏译者青睐。一个好的翻译应充分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反映,尽量克服文化障碍,力求帮助目的语读者获得与原语读者相同的感受,达到文化交流和传递信息的目的。本文通过借助奈达的读者反映论,主要从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赏析《匆匆》译本。   关键词: 《匆匆》 读者反映论 文化交流 传递信息   1.引言   朱自清先生的《匆匆》一文创作于1922年,时值“五四”落潮时期,然而,诗人在彷徨中不甘心沉沦。此文是作者的感兴之作,全文流畅自然,表达了时间匆匆流逝,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主题,并暗示了读者要珍惜宝贵的时间[1]。全文语言平实无华,感情深刻真挚,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同时意识到应当珍惜眼前的时间。这样一篇美文的翻译者众多,本文选取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三位大师朱纯深、张培基、张梦井的译作作为分析对象。这些译本广受好评,都较好地保持了原文的风貌,译文自然流畅。但基于奈达的“读者反应论”,从目的语读者对译文的接受与理解的角度出发,又呈现不同特点。   2.读者反映理论   关于翻译的标准,自古以来就众说纷纭。西塞罗曾提出翻译是一种“意义对意义”的活动,玄奘认为翻译“既须求真,又须喻俗”,而严复则提出译文应“信、达、雅”,无论哪一个阶段,翻译家总是把读者放在理论和实践的重要位置上。然而,对于目的语读者,译界始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初,奈达提出的“读者反应论”一传入中国,便很快在翻译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受到了高度的重视[2]。美国翻译学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的“读者反映论”自引入我国以来,一直受到我国翻译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它的核心思想是:读者给予文本生命力,读者的理解是文本意义的所在,每一次阅读都是对文本的又一次全新的诠释。他强调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主张从目的语读者的角度来衡量译文的质量[3]。   3.译本赏析   3.1词汇选择   词汇是组成文本的基础,译者对原语文本的理解和对译文的生成,都是建立在对词汇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的。译者选词要考虑是否易于目的语读者在其本身文化背景下,理解和接受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情感。所以在翻译中,对词汇选择是否得当是至关重要的[4]。   例:匆匆,张培基的译本为Transient Days,朱纯深译为Rush,张梦井译的是Days Gone By,它们都可以表示某物持续时间比较短暂匆忙。但就目标与文章的整体内容而言,Transient Days用词更符合文章内容所要表达的含义。因为文章题目“匆匆”是指日子或者光阴过得飞快,给读者一种转瞬即逝的感觉。Transient一般是指抽象的事物存在或持续的时间短暂,正好符合时间流逝的特点,读者仅凭题目就能大概领会文章内容所表达的东西。Rush主要强调的是行为的匆忙或急促,虽然因其发音短促,体现了匆匆之感,但不能很准确地给读者暗示文章的内容和含义。Gone by作后置定语修饰Days表示已经逝去的日子,虽然文章内容是在回顾逝去日子,但不能准确地给读者传达匆匆的意象。   3.2句法层面   散文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这一特点反映在句法上,就是汉语句法结构零乱与松散,英语很注重句法结构上的逻辑性和严谨性。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应利用相应的翻译方法适当调整句法结构,使之更易为英文读者理解和接受[4]。   例1.原文为: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张培基: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am entitled to altogether,but my quota of them is undoubtedly wearing away.   朱纯深: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have been given to spend,but I do feel my hands are getting empty.   这句话的翻译中,朱纯深选择了直译,张培基选择了意译,笔者认为直译和意译并没有孰好孰劣之分,而在于哪种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意义。后半句是“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不是实指手里没有东西,而是“我所拥有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张培基的翻译意义非常到位,而朱纯深的则欠妥。   例2.原文为: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呢?   张培基:Why should I be made to pass through this world for nothing?   张梦井:But,this is unfair to me,why did I come to this world for nothing?   从结构上看,张培基的译文用被动语态“Why should I be made”,与《圣经》中上帝造物观点一致,符合西方人观念,英译本的读者群多是西方人,能够更好地引起译文读者的共鸣[6]。   例3.原文为: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的匆匆呢?   张培基:What is gone is gone,what is to come keeps coming.How swift is the transition in between!   朱纯深:Those that have gone have gone for good,those to come keep coming;yet in between,how swift is the shift,in such a rush?   两种翻译用词不同,但从内容上来看,都达到了达意的意图。朱纯深的翻译更加活泼生动,尤其是swift和shift中头韵的使用,such和rush中尾韵的使用,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读者阅读的喜悦感。   3.3语篇层面   著名翻译理论家Peter Newmark指出:句法、词序、节奏、声音都有意义价值。M.Bakhtin(巴赫金)认为结构层面与内容的关系是:内容是审美客体的必要构成因素,它的相关方面是艺术形式,没有这种相关性,艺术形式就没有思想内涵;形式必须相关于内容,否则就不相关于作为认识和伦理行为对象的世界,也就不会有审美内涵,不能实现基本功能[7]。从整篇文章来看,张培基的翻译内容结构形式中,句法、词序、节奏、声音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材料的选择、配置、组合和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优势。朱纯深的译文追求语词的文学性和语感的跳跃性,同时简明、紧凑、劲道,给文章增色不少。   张培基用了一般现在时,表示恒常的事实,而张梦井却用了现在完成时,深刻表现了作者对过往的留恋、对时间的渴望,暗示了读者要珍惜宝贵的时间,笔者认为更加恰当。张培基保存散文质朴风格方面的技巧值得学习:句子短小、精悍,结构简单;用词简单、明了;修辞处理合理,力求通俗易懂;语言逻辑关系清晰;对文化因素处理得体,使得读者对译文无理解障碍。从这点来看,张培基的译文略胜一筹。   4.结语   散文因其独有的魅力,引发了新的散文诗翻译热潮,而对散文翻译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善。本文针对散文翻译,从读者反映论的角度进行一个更科学可测的标准,解开了散文诗翻译的神秘面纱,为人们欣赏和理解散文诗提供了一个角度,同时为散文翻译提供了一个描述和评价的理论。本文比较三篇名家的译文,并不在于指出孰优孰劣,而是在对比中欣赏,学会用比较的、批判的和学习的眼光对译作进行赏析。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同样懂得了词汇层面、句法层面和语篇层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参考文献:   [1]何健超.基于语料库的《匆匆》的三个英译本对比赏析[J].语言文化,2013.   [2]石琼洁,郭兰英.《荷塘月色》两个英译本对比赏析――基于读者反应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3]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4]贺湘锦.基于奈达“读者反映论”对比赏析《落花生》三个英译本[J].科教导刊,2012.0.   [5]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07.   [6]辛春晖.谈译文的形式与内容――比较张培基和张梦井翻译的朱自清散文《匆匆》[J].长春大学学报,2005.11.   [7]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相关内容

  • 从翻译美学角度赏析[匆匆]的两个译本
  • [摘 要]本文借助翻译美学理论,对比<匆匆>张培基和朱纯深的两个译本,分析散文翻译中的美学特质,从翻译美学的翻译客体的两个方面,研究赏析翻译之美. [关键词]翻译美学:翻译客体 [中图分类号]H08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01-01 ...

  • 张培基译文[匆匆]赏析
  • 摘 要:翻译理论只有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才会对翻译起指导作用.翻译并非生搬硬套,字与字.词对词的一一对应,而是在忠于原文基础上把握文章主旨要义,再用本国语言予以描述.化境是翻译的最高标准的理想境界,要求译文在保存原文风味的基础上,语言上无生硬之感自然生动.本文通过赏析张培基的译文<匆匆> ...

  • 从文学翻译视角看[老人与海]的语言风格
  • 摘要:海明威是世界文坛中非常著名的语言大师与小说家,其代表作是人尽皆知的<老人与海>,<老人与海>凝炼简洁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作品中老渔夫的硬朗形象,<老人与海>也是创作冰山风格的完美体现.从文学翻译视角,对一些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内容进行分析,以此来赏析与解读海 ...

  • 从文学文体学论角度对比和赏析[飞鸟集]不同译本
  • 摘 要:<飞鸟集>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影响深远,在世界各地被译为多种文字版本,是最早被译为中文版的泰戈尔作品之一,本文以郑振铎和徐翰林两个不同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出发,分别就词汇.句法和修辞三方面进行对比赏析,研究发现,郑译保留了原文的散文体,选词造句上也再 ...

  • 叙事学视野下的老残游记翻译研究-0918
  • 叙事学视野下的<老残游记>及其英译本初探 A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Lao Can You Ji from Narratological Perspective 摘要:<老残游记>是一部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的晚清小说,作者刘鹗在叙事模式方面的 ...

  •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策略
  • 摘要:儿童时期对于人的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儿童文学恰恰是满足儿童求知欲的精神食粮,是儿童成长的关键.国外存在着大量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亟待呈现在中国儿童的视野范围内,儿童文学翻译因此引起了大量的关注.接受美学理论这一文学理论的出现,为儿童文学翻译理论发展注入了新鲜力量,对儿童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 ...

  • 从目的论看[浮生六记]英译本中的变译现象
  • 第29卷第3期2008年3月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JournalofHunanUniversityofScienceandEngineering .,01.29NO.3 Mar.2008 从目的论看<浮生六记>英译本中的"木.SL译"现象圳豕,丰 范小热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

  • 许渊冲的诗经翻译中的"语境整合"
  • 许渊冲的诗经翻译中的"语境整合" 作者简介:袁晓轩(1988-),女,山东潍坊人,山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级文学硕士,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摘 要:本文从概念整合的角度赏析许渊冲对诗经的翻译,运用概念整合网络模型中的镜像网络和双域网络对诗经及其译文语境的建构进行分析 ...

  • [红楼梦]译本之比较赏析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红楼梦>译本之比较赏析 作者:王文臣 来源:<科技视界>2015年第23期 [摘 要]<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渗透着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以及精神和智慧的文化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