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蔡少真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更多的人们逐渐意识到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并得到各有关方面的关注,大家普遍认为,现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急需改善,儿童青少年心理保健,对家庭、学校、社会及儿童青少年本身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在由上海市卫生中心、上海心理咨询中心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组织的一项对上海市的24000名4~16岁的儿童进行一项调查中发现,我国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10.2~14.5%。其中第一位是多动症占7%左右,第二位的是情绪障碍3%左右,占第三位的是社会交往问题1%左右。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儿保科的张劲松、沈理笑、许积德等综合医院心理门诊中的儿童病例分析,说明症状类型主要有:情绪问题、学习问题、行为问题,其中情绪障碍占34.25%;适应性问题占2.8%;多动性占11.65%;品行问题占3.9%;睡眠问题占1.7%;学习困难占8.8%;内趋力不足占13.3% 。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对2055名9-15周岁的困境儿童所做心理健康调查时,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的儿童有223名,占到10%左右。

一、儿童心理问题的特点: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大都存在发展性的特点,即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不同的主要心理问题。通过调查显示:

1、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和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通过对全国22个城市26个单位的24000名4-16岁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后,指出4-5岁(学前期)主要为社会交往问题;6-11岁(小学时期)主要为注意缺损障碍;12-16岁(少年时期)主要为情绪障碍。

2、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在困境儿童的心理咨询过程中,统计出:0-18岁的儿童主要存在六类问题,比例从高到底依次是:行为问题(47.77%)、情绪问题(27.23%)、学习困难(23.21%)、多动(22.325)、科学育儿知识咨询(17.41%)、适应不良(6.25%),并且发现:11岁(尤其6岁)以下(含11岁)主要是"科学育儿知识咨询"、12岁以上(含12岁)主要以"行为问题"为主。

二、儿童青少年的研究课题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首先要从个体自身、社会、家庭、教育机构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必须坚持"社会-心理-生物"的综合模式,在社会大系统中形成医疗、心理、教育、福利等一体化的综合服务网络,以早期干预、及时干预、系统干预、发展性干预等为原则,在干预策略上提倡直接干预与间接干预并重:

(一)直接干预:对儿童直接实施咨询在咨询中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积极实施干预策略(如认知行为疗法、行为矫正与塑造),另外还有通过教育、指导、训练,使其心理问题得以解决,从而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儿童摆脱心理困扰。对特殊儿童,则更注意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从儿童需要出发来解决儿童的心理问题。另外还要积极联系社会工作者,对儿童给以社会性的关注和支持。

(二)间接干预:主要是进行儿童生存、发展环境的创设和优化,通过客观因素(尤其家庭环境)的完善来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具体措施有:

1.社区建设:在社区建立心理辅导站,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的辅导工作,为社区儿童建立心理档案,通过家庭随访、专家咨询等,及时为家庭及儿童提供心理健康知识、技术支持。同时,利用社区力量进行儿童心理健康观念的宣传和普及,使心理健康成为社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2.校园建设:积极做好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包括配备心理辅导老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及心理咨询,进行心理健康科研等等,尽可能使学生在良好身心状态中获得发展。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已历经十余年,从高校到中小学,已有了许多成绩应发扬光大,继续努力。

3.家庭优化: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童第一任老师,更是儿童耳濡目染的"榜样",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关系着家庭,与家庭中的每一成员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家庭对儿童的影响深刻而持久,尤其年龄越小的儿童,受家庭的影响越容易、越大。

就家庭干预而言,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方面,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家庭式心理干预,对家长和孩子同时进行心理调试,让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间形成良性的健康交流模式,以此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另一方面,主要从家长自身入手,改变家长的育儿观念,提高家长的育儿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从而间接地发展儿童。

通过各方面的重视和干预,使我们的儿童青少年达到新的健康标准:

1.经常保持愉快心情,有幸福感;

2.符合年龄特点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

3.具有健全的人格,富有和谐的思想和习惯;

4.恰当的自我控制,行为符合常规和年龄;

5.能适应环境,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

6.乐于交往,易相处,能得到社会的公认;

7.身体健康,智力正常;

8.能根据自身年龄特点,循序渐进。

总之,"儿童"是0-18周岁所有个体的统称,这个年龄跨度正是一个人从出生逐步发展为独特个体的过程,可塑性大,面临的变化多,所受的环境影响也相对成人要明显。21世纪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将更受关注,培养"躯体状况良好、心理状况良好、社会适应状况良好、道德状况良好及社会福利状况良好"的儿童,将成为社会共需,相信通过整个社会的努力与通力协作,儿童的心理健康定会上一个高度!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蔡少真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更多的人们逐渐意识到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并得到各有关方面的关注,大家普遍认为,现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急需改善,儿童青少年心理保健,对家庭、学校、社会及儿童青少年本身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在由上海市卫生中心、上海心理咨询中心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组织的一项对上海市的24000名4~16岁的儿童进行一项调查中发现,我国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10.2~14.5%。其中第一位是多动症占7%左右,第二位的是情绪障碍3%左右,占第三位的是社会交往问题1%左右。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儿保科的张劲松、沈理笑、许积德等综合医院心理门诊中的儿童病例分析,说明症状类型主要有:情绪问题、学习问题、行为问题,其中情绪障碍占34.25%;适应性问题占2.8%;多动性占11.65%;品行问题占3.9%;睡眠问题占1.7%;学习困难占8.8%;内趋力不足占13.3% 。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对2055名9-15周岁的困境儿童所做心理健康调查时,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的儿童有223名,占到10%左右。

一、儿童心理问题的特点: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大都存在发展性的特点,即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不同的主要心理问题。通过调查显示:

1、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和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通过对全国22个城市26个单位的24000名4-16岁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后,指出4-5岁(学前期)主要为社会交往问题;6-11岁(小学时期)主要为注意缺损障碍;12-16岁(少年时期)主要为情绪障碍。

2、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在困境儿童的心理咨询过程中,统计出:0-18岁的儿童主要存在六类问题,比例从高到底依次是:行为问题(47.77%)、情绪问题(27.23%)、学习困难(23.21%)、多动(22.325)、科学育儿知识咨询(17.41%)、适应不良(6.25%),并且发现:11岁(尤其6岁)以下(含11岁)主要是"科学育儿知识咨询"、12岁以上(含12岁)主要以"行为问题"为主。

二、儿童青少年的研究课题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首先要从个体自身、社会、家庭、教育机构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必须坚持"社会-心理-生物"的综合模式,在社会大系统中形成医疗、心理、教育、福利等一体化的综合服务网络,以早期干预、及时干预、系统干预、发展性干预等为原则,在干预策略上提倡直接干预与间接干预并重:

(一)直接干预:对儿童直接实施咨询在咨询中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积极实施干预策略(如认知行为疗法、行为矫正与塑造),另外还有通过教育、指导、训练,使其心理问题得以解决,从而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儿童摆脱心理困扰。对特殊儿童,则更注意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从儿童需要出发来解决儿童的心理问题。另外还要积极联系社会工作者,对儿童给以社会性的关注和支持。

(二)间接干预:主要是进行儿童生存、发展环境的创设和优化,通过客观因素(尤其家庭环境)的完善来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具体措施有:

1.社区建设:在社区建立心理辅导站,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的辅导工作,为社区儿童建立心理档案,通过家庭随访、专家咨询等,及时为家庭及儿童提供心理健康知识、技术支持。同时,利用社区力量进行儿童心理健康观念的宣传和普及,使心理健康成为社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2.校园建设:积极做好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包括配备心理辅导老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及心理咨询,进行心理健康科研等等,尽可能使学生在良好身心状态中获得发展。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已历经十余年,从高校到中小学,已有了许多成绩应发扬光大,继续努力。

3.家庭优化: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童第一任老师,更是儿童耳濡目染的"榜样",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关系着家庭,与家庭中的每一成员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家庭对儿童的影响深刻而持久,尤其年龄越小的儿童,受家庭的影响越容易、越大。

就家庭干预而言,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方面,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家庭式心理干预,对家长和孩子同时进行心理调试,让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间形成良性的健康交流模式,以此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另一方面,主要从家长自身入手,改变家长的育儿观念,提高家长的育儿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从而间接地发展儿童。

通过各方面的重视和干预,使我们的儿童青少年达到新的健康标准:

1.经常保持愉快心情,有幸福感;

2.符合年龄特点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

3.具有健全的人格,富有和谐的思想和习惯;

4.恰当的自我控制,行为符合常规和年龄;

5.能适应环境,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

6.乐于交往,易相处,能得到社会的公认;

7.身体健康,智力正常;

8.能根据自身年龄特点,循序渐进。

总之,"儿童"是0-18周岁所有个体的统称,这个年龄跨度正是一个人从出生逐步发展为独特个体的过程,可塑性大,面临的变化多,所受的环境影响也相对成人要明显。21世纪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将更受关注,培养"躯体状况良好、心理状况良好、社会适应状况良好、道德状况良好及社会福利状况良好"的儿童,将成为社会共需,相信通过整个社会的努力与通力协作,儿童的心理健康定会上一个高度!


相关内容

  • 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 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少年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少年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 理发展水平较低, 理发展水平较低,思维形式由形象思维 向抽象思维发展, 向抽象思维发展,但形象思维仍占优势 地位.好奇心.模仿力强,情绪化较强, 地位.好奇心.模仿力强,情绪化较强, 情感.理智水平较低, 情感. ...

  • 少先队论文
  • 红领巾相约中国梦 红领巾心中有核心 少先队科研课题报告 中文摘 要 "中国梦"既是人民的梦,也是每个少年人的梦.只有把"少年梦"融入"中国梦"之中,一个个"小梦"才能汇成"大梦","少年梦& ...

  • 关于当前少年儿童热点文化现象的调研报告
  • 团市委少年部 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内容摘要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文化领域也出现全球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多种文化互相交融,互相渗透.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少年儿童文化发展不断呈现出各种新的现象.为把握多元文化对少年儿童发展的影响,我们以"多元文化与儿童发展"为主题,认真研究各类文化在 ...

  • 学校预防青少年违反犯罪工作汇报
  •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汇报 xxxx乡学区 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兴亡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切实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认真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学校教育的首要工作.近年来, ...

  • 北师大网络教育少年儿童法律保护2014.12期末资料
  • 0145<少年儿童法律保护>2014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 一. 考试说明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二. 复习重点内容 绪论 1.少年儿童立法的类型(常见题型:名词解释) (1)按照法系 ...

  • 父母教养方式研究概述
  • 2008年2月第21卷 第1期 阴山学刊 Feb. 2008父母教养方式研究概述 彭文涛 (包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内蒙古包头014030) Ξ 摘 要:父母教养方式是发展心理学家研究儿童心理发展问题时关注的重要课题.父母通过教养孩子的活动, 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上世纪40年代迄今, 国内外心理 ...

  • [朱智贤 林崇德]的心理发展观
  • 在西方,儿童心理学研究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以后的一些人文主义教育家,如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等人的工作.他们提出尊重儿童.了解儿童的新教育思想,为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最初的思想基础. 中国古代教育家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虽也涉及很多儿童心理方面的问题,但儿童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中国出现较晚,起步 ...

  • 社会工作者考试大纲
  • 一.接案 (一)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 1.接案前的准备P1-4 (1)什么是接案 (2)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和类型 (3)做好面谈的准备并拟定初次面谈提纲 2.面谈P4-8 (1)面谈的目的和场所的安排 (2)面谈的主要任务 (3)面谈的技巧 3.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P8-10 (1)资料收集的内容和范 ...

  • 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终期评估报告二则
  • 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终期评估报告二则 实施妇女儿童"两纲"终期评估报告来,我局根据市妇儿工委文件精神及责任分解内容,结合本局实际,围绕<市妇女发展纲要>.<市儿童发展纲要>精神,扎实开展工作,达到终期目标.现将-期间实施"两纲"终期评估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