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中医理论溯源及其相关病症评述_秦竹

第13卷 第12期 2011 年 12 月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Vol. 13 No. 12 Dec . ,2011

焦虑症中医理论溯源及其相关病症评述

秦竹,杨晓丽,卜德艳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摘 要:分析焦虑症的中医理论溯源及其与中医相关病症的关系,探索和认识焦虑症的中医病因病理、治疗方

法及其预后转归等,为焦虑症的中医文献研究和临床综合疗效提供参考。

关键词:焦虑症;中医理论溯源;相关病症

(2011) 12- 中图分类号:R74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0023- 04

Anxiety's TCM Theory Traceability and Related Disorders Are ReviewedQIN Zhu,YANG Xiao-li,BU De-yan

(Yunn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Kunming 650500,Yunnan,China)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traceability and anxiety with TCM related disorders,Abstract :

explor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cause and pathology,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roviding the reference of TCM literature study and clinical comprehensive curative effect for anxiety.

anxiety ;TCM theory traceability;related disordersKey words:焦虑症(anxiety disorder)又称焦虑性神经症

(anxiety neurosis),是一种以没有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心情,常伴有显著的自主神经症状(如:心悸、胸闷、胸痛、咽部阻塞感和室息感、全身发麻、呼吸浅快,多汗、头昏、震颤等)、肌肉紧张,以及运动不安等症状,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的焦虑性障碍[1]。1982年全国12地区神经症流行学调查资料显示,本病患病率为1.48‰,占全部神经症病例的6.7%,居第4位,女性多于男性其比例约为2:1[2]。有调查表明,我国慢性焦虑障碍(GAD)发病率为2%~4.7%,惊恐障碍(PD)终生患病率为1.5%~3.5%。在某些特定人群发病率可高达10%(如冠心病患者、临考学生)。广泛性焦虑症大多起病于20~40岁,而

[3]

惊恐发作多发生于青春后期或成年早期。随着社会节奏加快,人际关系、经济压力等诸多因素加剧,焦虑症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焦虑症的防治工作已引起社会和医学界的广泛重视。

1 焦虑症的中医理论溯源

中医文献中并无焦虑症病名的记载,但其有关情志致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等十分丰富。汉代医家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确立了中医临床辨证医学体系。其中记载的多种疾病和症候与焦虑症有许多相似之处,如所论百合病、妇人脏躁、奔豚气等病症及小柴胡汤证、半夏厚朴汤证、生姜半夏汤证等。并创立了甘麦大枣汤、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百合鸡子汤、百合滑石散等方。在服用方药的同时,配合中医心理疗法,如移精变气法、言语开导法、情志相胜法等疗法。

建国60年来,尤其是最近20年,中医药治疗焦

虑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其中唐启盛等

人提出的以“郁证”、“不寐”、“百合病”、“卑惵”、“惊悸”、“怔忡”、“脏躁”、“灯笼病”作为参考范畴[4]的新主张,为中医治疗焦虑症奠定了敦实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在治疗上,各医家又根据各自的临床经验及对中医理论、方剂的不同理解和认识,在灵活应用古方的基础上,圆机活法的自拟了一些方子和成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如气郁血瘀调理汤、舒心解郁汤、解郁方、归脾宁心汤、焦虑平、酸枣仁合剂、神安康胶囊、舒心乐、神安宁片、舒神解郁丸、参芪五味子片、复方郁金胶囊、参松养心胶囊、神安胶囊、健脑养心丸、养血清脑颗粒等。并配合中医针灸、推拿、心理疗法等,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有学者对焦虑症患者的综合临床表现做了统计发现:以“焦虑”为主要症状的发生率为100%,躯

王筱君等体症状中心悸胸闷的发生率为72.4%[27];

对32例伴有失眠、焦虑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失眠与焦虑的相关度为62.2%[28]。根据发病原因和临床症状,广泛性焦虑可归属于“郁证”、“不寐”、“百合病”、“卑惵”、“怔忡”、“脏躁”、“灯笼病”的范畴,

[4]

惊恐障碍可归属为“惊悸”范畴。

2 焦虑症与“郁证”的关系

郁证之“郁”字,具有气、积、滞等含义。先秦时期,对自然界及人体内出现的一切积聚、蓄积、失畅现象谓之郁。关于郁病的病因,最早的记载见于《管子·内业》“郁忧生疾”。《内经》将“郁”的概念引入对人体病理的论述。将由情志失调所引起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饮食情志的阻塞结滞等一系列变化归于“郁”。《素问·本病篇》明确指出郁病的病机是:“人忧愁思虑,即伤心”,认为情志是导致郁

收稿日期:2011-06-25

作者简介:秦竹(1964-),女,教授,研究方向:心身医学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

23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13卷

证产生的重要原因。《素问·举痛论》:“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均是情志致病的记载。反之脏腑功能以及气血津液等亦可通过情志的变化反映出来。如《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血气内却,令人善恐……血气上逆,令人善怒”。《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首先以“五郁”立论,为后世情志致郁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中尤以“木郁达之”、“火郁发之”之旨,为后世治郁学术思想开创了先河。

汉代医家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确立了中医临床辨证医学体系。其中记载了多种疾病和症候与焦虑症有许多相似之处,如所论百合病、妇人脏躁、奔豚气等病症及小柴胡汤证、半夏厚朴汤证、生姜半夏汤证等。并创立了养心安神发治疗心虚神怯证“: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为郁证的治疗奠定了敦实的理论基础。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把某些心理活动的变化看成是内在脏腑病变的部分症状,从而把心理活动的变化纳入了脏腑辨证体系,指出“心气虚则悲不已,实则笑不休……悲忧思虑则伤心,心伤则苦惊喜善忘”,进而提出“治心实证,用竹沥汤;治心不足,茯苓补心汤主之”。宋代陈无择明确提出情志致郁的学说,他认为情志致病,多为郁极而发,所创立的“七气汤”、“大七气汤”、“小定志丸”等方剂,为中医诊疗情志病做出了贡献。金元时期医家朱丹溪首创六郁说,即气、湿、热、痰、血、食之六郁病证。在《丹溪心法·六郁》中指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朱氏认为郁证初病体实,病变以气滞为主,病位多在肝。同时朱丹溪也认为郁证多出于中焦,《丹溪心法·六郁》中云“凡郁皆在中焦”。因此,治疗首当调理气机,同时注重三焦通利,以苍术、川芎开提气机,总解诸郁,随证加减,并据此创制了越鞠丸和六郁汤等名方。

到了明清期,七情病因病机受到各科医家的普遍重视。虞抟在《医学正传》首先采用“郁证”作为病证名。赵献可提出“凡郁皆肝病也”(《医贯·血证论》)。他认为木郁是导致诸郁的关键,只要肝胆之气舒畅顺达,诸郁自会愈之。因此对于郁证的治疗提倡“一法代五法”。孙一奎在《医旨绪余·论五郁》的“思想无穷,所愿不遂,悒郁不乐,因生痰涎,不进饮食,或气不升降,如醉如痴”,都是对郁证具体症状描述。治疗主以“木香、石菖蒲、生姜、雄黄之类,亦发之之意也”。张介宾非常重视七情为病的病症。例举大量情志致病的病症,证明“五志过极,皆从心造”。《景岳全书·郁证》中着重论述了怒郁、思郁、忧郁三种郁证的证治。在《景岳全书》中曰“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张氏在郁证的治疗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初病而气结为气滞者,宜倾宜开。久病而损及中气者,宜修宜补。然以情病者非情不解”。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郁证》曰“郁为

七情不舒,遂成郁结,既郁之久,变病多端”,叶天

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论述了精神刺激与肝主疏泄的关系,并提出“恼怒肝郁”、“气郁不舒,木不调达”等理论;并进一步指出,此证的发病和持续因素乃“因情志不遂,则郁而成病也……郁则气滞,气滞久必化热,热郁则津液耗而不流,升降之机失度,初伤气分,久延血分”。叶氏还提出了郁证治疗大法与治疗禁忌,提出“治郁不重在攻补,而在于用苦泻热而不损胃,用辛理气而不破气,用滑润濡燥涩而不滋腻气机,用宜通而不拔苗助长”,同时叶天士还认识到心理治疗的重要性,他提出“郁者全在病者能够移情易性”。李用粹《证治汇补·郁证》曰:“郁病虽多皆因气不周流,法当顺气为先,开提为次,至于降火、化痰、消积,犹当分多少治之”。李中梓对郁证的论述多宗朱丹

,溪之说,他将郁分为“五脏之郁”和“七情郁证”

认为“治郁之法,多从调中为要”,重视中焦脾胃气通畅在治郁中的重要地位。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云“:诸郁,脏气病也。其源本于思虑过深,更兼脏气弱,故六郁之病生矣。六郁者,气、血、湿、热、食、痰也。”

3 焦虑症与“不寐”的关系

远在殷商时代,人类对睡眠和睡眠障碍就有所认识。如《马王堆医书·十问》中就有相关的记载“一夕不卧,白日不复”,不寐即现在所指之“失眠”。 在先秦时代,《内经》中把失眠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并以阴阳理论解释“目不瞑”,如《灵枢·大惑论》云“: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灵枢·邪客》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这是失眠证治疗原则的最早记载。“不寐”之病名首见于《难经·四十六难》,认为“老人卧而不寐”是因为“老人血气衰,肌肉不滑,荣卫之道涩,故昼日不能精,夜不得寐也”,汉代张仲景尊《内经》之旨,立和营补阴,调和营卫,摄纳心神之法,创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并将失眠的病机分为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或是虚劳肝血不足、虚阳浮越等。方如黄连阿胶汤、酸枣仁汤,两方至今仍为临床所常用。

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对不寐和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常的关系作了论述,并创立温胆汤等方剂。至宋代,《太平圣惠方》认为不寐多因“五脏虚邪之气,干淫于心。心有忧恚,伏气于胆……盖心气忧伤,肝胆虚冷,致不得睡也”。指出为脏腑本虚,又感外邪或情志不调,心胆气虚而致不寐。同时例益气宁神的系列方剂。至金元时期,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曰:“思气所至,为不眠”,提出情绪因素可以影响睡眠,同时张从正根据不同情志的五行属性,创立了移情变志的失眠心理治疗方法。

到明清时代,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失眠症的认识与治疗趋于系统化。明代戴元礼在《证治要诀》中独设“不寐”篇云“不寐有二种,有病后虚弱及年高人阳衰不寐;有痰在胆经,神不归舍,亦令不寐。虚者六君子汤加炒酸枣仁、炙黄芪各半钱。痰者,宜温胆汤,减竹茹一半加南星炒酸枣仁各半

24

13卷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钱下青灵丹。”张景岳在前人的基础上于《景岳全书·不寐》篇比较全面的归纳和总结了不寐的病因病机和其辨证施治方法,将不寐分为有邪与无邪两种情况,认为“……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皆虚证……”,在治疗本症时指出“无邪而不寐者,必营气之不足也……皆宜以养营养气为主治……”,“有邪而不寐者,去其邪而神自安也……仍当于各门求法治之”。 清代林佩清在《类证治裁·不寐》篇对失眠症的临床辨证论治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阴虚故目不瞑,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其卧立至。盖不寐多由思虑劳神,惊忧怒火,气郁生涎,用半夏汤”。《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不寐》曰:“忧思抑郁,最损心脾,心主藏神,脾思意志,二经俱陷,神因精伤而无依,故神扰意乱,竟夕不寐”。此外,清代医家王清任提出了血瘀失眠的理论并创立了活血化瘀治疗失眠症的新方法,进一步丰富了失眠症的理论与治疗内容。

4 焦虑症与“百合病”的关系

6 焦虑症与“怔忡”的关系

宋·严用和率先提出怔忡病名,认为“怔忡者,此心血不足也”;金·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记载“故心胸躁动,谓之怔忡”。虞抟在《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中不仅记载有“:夫所谓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摇而不得安静,无时而作者是也”,还进一步认为若惊悸日久,病情渐进,可发展为怔忡。张景岳对于怔忡之为病有其独到的见解,指出怔忡表现为“心胸筑筑振动,惶惶惕惕,无时宁者是也”。认为惊悸、怔忡多与心脾两脏有关。至清代,各医家对于惊悸与怔忡的认识更加深入与全面。唐容川认为肝与胆连,为相火,相火虚则惊;心为君火,君火虚则悸;思虑过度及失血家去血过多者乃有怔忡之虚证。总结历代各医家关于“怔忡”的论述,多认为怔忡多由惊悸日久不愈而成,本无所惊,自心动而不宁,其证时时发作,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与广泛性焦虑心慌、紧张、坐立不安颇为相似[5]。

7 焦虑症与“脏躁”的关系

百合病首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并创立了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经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微”,其病邪多虚,属阴虚内热之证,治以补虚清热,养血凉血,用百合地黄汤。亦可选用百合知母汤、百合鸡子汤、百合滑石散等方。后世医家多认为此病是由情志因素所致,如明·赵以德在《金匮方论衍义》中指出,该病多因“情志不遂,或因离绝菀结,或忧惶煎迫”所致。清·吴谦在《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中,依据《金匮·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篇原文第1条“其证或未病而预见”,提出百合病乃由:“伤寒大病之后,余热未解,百脉未和,或平素多思不解,情志不遂;或偶触惊疑,卒临景遇,因而形神俱病,故有如是之现证也”。

5 焦虑症与“卑惵”的关系

脏躁病首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妇人杂

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对于本病的描述为“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医宗金鉴》注“脏,心脏也。心静则神藏。若为七情所伤,则心不得静,而神躁扰不宁也。故系悲伤欲哭,是神不能主情也;象如神灵所凭,是心不能主神明也”,不仅指出脏躁是由于脏腑阴血亏少而产生的情志异常,多发于女性,以“喜悲伤欲哭”为其特征性症状,而且还认识到本病的临床表现颇为复杂,变幻多端,并用“象如神灵所作”恰当地概括。根据“脏躁”的症状表现,发现其与广泛性焦虑有一定的相关性。

8 焦虑症与“灯笼病”的关系

卑惵较早见于《伤寒杂病论·平脉法》:“卫气弱,名曰惵;荣气弱,名曰卑;名曰惵卑相搏,损。”卑惵之病名,还见于明·戴原礼所著之《证治要诀·怔忡》,书中描述卑惵症状为“痞塞不饮食,心中常有所怯,爱处黯,或倚门后,见人则惊避,似失志状”,表明卑惵的主要症状是神志异常。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对卑惵的症状描述为“其症胸中痞塞,不能饮食,如痴如醉,心中常有所歉,爱居黯室,或倚门后,见人即惊避无地,每病至数年”,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是心血不足,“治宜天王补心丹、人参养荣汤、古庵心肾丸”。关于卑惵的治则在《类证治裁》中记载为益气养血,对于此点各书记载基本无异议。由以上医家的论述可以看出,卑惵的“爱居黯室”、“见人则惊避”等症状表现,与现代的一类处于某种或某些社交场合时感到焦虑或恐惧并回避社交场合为主要表现的焦虑症很相似,可见卑惵一病与焦虑症有

[5]

一定的相关性。

“灯笼病”之名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书中记载“身外凉,心里热,故名灯笼病,内有瘀血。认为虚热,愈补愈瘀血;认为实火,愈凉愈凝”。王氏认为本病的病理因素是“内有血瘀”,气机不利,瘀血停积于体内,营卫壅遏,又气滞、血瘀可互为因果,使气血失于调畅,郁遏不通而发热,故投血府逐瘀汤,则“三两付血活热退”。由此可见灯笼病的病机为肝郁气滞、瘀血内阻,其“身外凉,心里热”的症状表现,与临床上某些焦虑症患者的症状非常

[5]

相似。

9 焦虑症与“惊悸”的关系

在古汉语词典中“惊”本意为马骇也。多引申为惊动、镇惊;惊慌、恐惧;纷乱等。“悸”本意为害怕、心惊肉跳。《内经》中虽无惊悸之病名,但已有类似记载,如《素问·举痛论篇》云“惊则气乱”、“恐则气下”,又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心澹澹大动”,《灵枢·本神篇》“心怵惕”等,这些记载皆为惊悸类似症状的描述。至汉·张仲景以“惊悸”冠名篇首者首见于《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该篇第一条“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即为悸”,虽曰“惊悸”,但“惊”与“悸”以脉象论,其病因病机却有不同。张仲景在《内经》的基础上,对惊悸的病因病机、鉴别诊断、辨证施治作了较详细的论述,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

25

第13卷 第12期 2011 年 12 月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Vol. 13 No. 12 Dec . ,2011

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治疗中风病临床经验

华荣

(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广东 广州 510120)

摘 要:李振华教授认为中风是由于机体积损颓败而成。机体亏虚,脏腑功能彼此失调,阴阳偏胜,借某些诱因

以致气血逆乱,经络不畅而发病。中经络是其最常见的发病形式,中经络在临床上宜分阴虚阳亢,风痰上逆和气虚血瘀三种证型。

关键词:中风;老中医经验;中医药治疗

(2011) 12-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0026- 03

Experience of Treatment with Stroke by Professor LI Zhen-hua

HUA Rong

(Guangdong Provenc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120,Guangdong,China)Professor LI Pointed out YI and YANG imbalance,the function of internal organ disorder cause Abstract :

stroke onset. Under the induction factor Qi and Blood Move confusion,meridian blockage,so stroke happened. The commen type are asthenic yin causing predominant yang,upward adverse flow of phlegm and qi deficiency to blood stasis.

stroke ;clinical experience;TCM therapyKey words:中风病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复发率都很

高,不仅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从医执教六十余载,学验丰厚,吾有幸作为李老的入室弟子,跟师学习临证6年,受益非浅。先生以脾胃学术思想为宗,治疗各种疑难大病,屡起沉疴。本文总结先生对中风病的学术见解,以饷同道。

李振华教授认为中风病病理形成主要是内因为主,由机体逐渐积损颓败而成。即先由机体亏虚,虚劳及汗后受邪等,并创立炙甘草汤治疗心悸,一直沿用至今。宋·严用和《济生方·惊悸怔忡健忘门》认为“惊悸者,心虚胆怯之所致也”,治宜“宁其心以壮其胆气”,选用温胆汤、远志丸作为治疗方剂。至元·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惊悸怔忡》进一步提出“责之虚与痰”的理论,认为“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虚,神气不守,此惊悸之所肇端也”。龚廷贤认为“惊悸”即“动悸”,“动之为病,惕然而惊;悸之为病,心下怯,怯如人所捕,皆心虚胆怯之所致也”。清代唐容川在《血热论》中指出:“悸者,惧怯之谓。惊者,猝然恐惕之谓”。王清任《医林改错》则补充了瘀血亦可导致心悸,并记载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每多获效。总结古代医家对于惊悸病因病机论述,多认为惊悸多因情志过极所诱发、因惊致悸,渐至稍惊即悸,甚则外无所惊亦悸,其证时作时止,善恐易惊,多为阵发性,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由此可以看出,惊悸与今之所谓惊恐障碍颇

脏腑功能彼此失调,阴阳偏胜,借某些诱因以致气血

逆乱,经络不畅而发病。如平素肾亏,或年老体衰,肾元不固,阴虚阳亢,复因一时将息失宜,疲劳过度,或情志所伤,五志过极的诱因,以致肝阳暴张,引动心火,肾水虚衰不能制之,阴虚阳实,阳浮阴衰,血与气并走于上,壅塞清窍,气血逆乱,心神昏冒,筋骨不用,卒倒无知。或因饮食不节,嗜酒肥甘,脾失健运,痰湿内盛,郁而化热,引动肝火,耗伤肝肾之阴,复借一时内劳外伤,或七情过极,肝阳暴张,痰随气升,蒙蔽清窍,流窜经络,卒然发病。有相似之处。

通过以上中医古籍中记载评述,发现与焦虑症相关的描述在多种中医病证的症状群中出现,但是“焦虑症”与这些病名并不是简单的等同关系,也就是表明中医学中没有与“焦虑症”相对应的确切病名,这些记载为现代医家研究焦虑症的病因病机及选方用药提供了一定思路。◆

参考文献

[ 1 ] 范俭雄,张心保.精神病学[ M ] .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128-131. [ 2 ] 向孟泽,单友荷,段成凤,等.12地区神经症流行病学调查[ J ] .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6,19 ( 2 ) :87. [ 3 ] 郝伟.精神病学[ M ] .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19-122. [ 4 ] 唐启盛,李侠,马良.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

分·焦虑症·中国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M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90-293. [ 5 ] 王筱君,阎红,李俊. 失眠与焦虑、抑郁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J ] .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 ( 22 ) :5325-5326.

收稿日期:2011-06-20

作者简介:华荣(1966-),女,陕西潼关人,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医内科脑病,中医急症。

26

第13卷 第12期 2011 年 12 月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Vol. 13 No. 12 Dec . ,2011

焦虑症中医理论溯源及其相关病症评述

秦竹,杨晓丽,卜德艳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摘 要:分析焦虑症的中医理论溯源及其与中医相关病症的关系,探索和认识焦虑症的中医病因病理、治疗方

法及其预后转归等,为焦虑症的中医文献研究和临床综合疗效提供参考。

关键词:焦虑症;中医理论溯源;相关病症

(2011) 12- 中图分类号:R74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0023- 04

Anxiety's TCM Theory Traceability and Related Disorders Are ReviewedQIN Zhu,YANG Xiao-li,BU De-yan

(Yunn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Kunming 650500,Yunnan,China)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traceability and anxiety with TCM related disorders,Abstract :

explor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cause and pathology,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roviding the reference of TCM literature study and clinical comprehensive curative effect for anxiety.

anxiety ;TCM theory traceability;related disordersKey words:焦虑症(anxiety disorder)又称焦虑性神经症

(anxiety neurosis),是一种以没有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心情,常伴有显著的自主神经症状(如:心悸、胸闷、胸痛、咽部阻塞感和室息感、全身发麻、呼吸浅快,多汗、头昏、震颤等)、肌肉紧张,以及运动不安等症状,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的焦虑性障碍[1]。1982年全国12地区神经症流行学调查资料显示,本病患病率为1.48‰,占全部神经症病例的6.7%,居第4位,女性多于男性其比例约为2:1[2]。有调查表明,我国慢性焦虑障碍(GAD)发病率为2%~4.7%,惊恐障碍(PD)终生患病率为1.5%~3.5%。在某些特定人群发病率可高达10%(如冠心病患者、临考学生)。广泛性焦虑症大多起病于20~40岁,而

[3]

惊恐发作多发生于青春后期或成年早期。随着社会节奏加快,人际关系、经济压力等诸多因素加剧,焦虑症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焦虑症的防治工作已引起社会和医学界的广泛重视。

1 焦虑症的中医理论溯源

中医文献中并无焦虑症病名的记载,但其有关情志致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等十分丰富。汉代医家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确立了中医临床辨证医学体系。其中记载的多种疾病和症候与焦虑症有许多相似之处,如所论百合病、妇人脏躁、奔豚气等病症及小柴胡汤证、半夏厚朴汤证、生姜半夏汤证等。并创立了甘麦大枣汤、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百合鸡子汤、百合滑石散等方。在服用方药的同时,配合中医心理疗法,如移精变气法、言语开导法、情志相胜法等疗法。

建国60年来,尤其是最近20年,中医药治疗焦

虑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其中唐启盛等

人提出的以“郁证”、“不寐”、“百合病”、“卑惵”、“惊悸”、“怔忡”、“脏躁”、“灯笼病”作为参考范畴[4]的新主张,为中医治疗焦虑症奠定了敦实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在治疗上,各医家又根据各自的临床经验及对中医理论、方剂的不同理解和认识,在灵活应用古方的基础上,圆机活法的自拟了一些方子和成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如气郁血瘀调理汤、舒心解郁汤、解郁方、归脾宁心汤、焦虑平、酸枣仁合剂、神安康胶囊、舒心乐、神安宁片、舒神解郁丸、参芪五味子片、复方郁金胶囊、参松养心胶囊、神安胶囊、健脑养心丸、养血清脑颗粒等。并配合中医针灸、推拿、心理疗法等,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有学者对焦虑症患者的综合临床表现做了统计发现:以“焦虑”为主要症状的发生率为100%,躯

王筱君等体症状中心悸胸闷的发生率为72.4%[27];

对32例伴有失眠、焦虑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失眠与焦虑的相关度为62.2%[28]。根据发病原因和临床症状,广泛性焦虑可归属于“郁证”、“不寐”、“百合病”、“卑惵”、“怔忡”、“脏躁”、“灯笼病”的范畴,

[4]

惊恐障碍可归属为“惊悸”范畴。

2 焦虑症与“郁证”的关系

郁证之“郁”字,具有气、积、滞等含义。先秦时期,对自然界及人体内出现的一切积聚、蓄积、失畅现象谓之郁。关于郁病的病因,最早的记载见于《管子·内业》“郁忧生疾”。《内经》将“郁”的概念引入对人体病理的论述。将由情志失调所引起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饮食情志的阻塞结滞等一系列变化归于“郁”。《素问·本病篇》明确指出郁病的病机是:“人忧愁思虑,即伤心”,认为情志是导致郁

收稿日期:2011-06-25

作者简介:秦竹(1964-),女,教授,研究方向:心身医学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

23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13卷

证产生的重要原因。《素问·举痛论》:“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均是情志致病的记载。反之脏腑功能以及气血津液等亦可通过情志的变化反映出来。如《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血气内却,令人善恐……血气上逆,令人善怒”。《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首先以“五郁”立论,为后世情志致郁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中尤以“木郁达之”、“火郁发之”之旨,为后世治郁学术思想开创了先河。

汉代医家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确立了中医临床辨证医学体系。其中记载了多种疾病和症候与焦虑症有许多相似之处,如所论百合病、妇人脏躁、奔豚气等病症及小柴胡汤证、半夏厚朴汤证、生姜半夏汤证等。并创立了养心安神发治疗心虚神怯证“: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为郁证的治疗奠定了敦实的理论基础。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把某些心理活动的变化看成是内在脏腑病变的部分症状,从而把心理活动的变化纳入了脏腑辨证体系,指出“心气虚则悲不已,实则笑不休……悲忧思虑则伤心,心伤则苦惊喜善忘”,进而提出“治心实证,用竹沥汤;治心不足,茯苓补心汤主之”。宋代陈无择明确提出情志致郁的学说,他认为情志致病,多为郁极而发,所创立的“七气汤”、“大七气汤”、“小定志丸”等方剂,为中医诊疗情志病做出了贡献。金元时期医家朱丹溪首创六郁说,即气、湿、热、痰、血、食之六郁病证。在《丹溪心法·六郁》中指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朱氏认为郁证初病体实,病变以气滞为主,病位多在肝。同时朱丹溪也认为郁证多出于中焦,《丹溪心法·六郁》中云“凡郁皆在中焦”。因此,治疗首当调理气机,同时注重三焦通利,以苍术、川芎开提气机,总解诸郁,随证加减,并据此创制了越鞠丸和六郁汤等名方。

到了明清期,七情病因病机受到各科医家的普遍重视。虞抟在《医学正传》首先采用“郁证”作为病证名。赵献可提出“凡郁皆肝病也”(《医贯·血证论》)。他认为木郁是导致诸郁的关键,只要肝胆之气舒畅顺达,诸郁自会愈之。因此对于郁证的治疗提倡“一法代五法”。孙一奎在《医旨绪余·论五郁》的“思想无穷,所愿不遂,悒郁不乐,因生痰涎,不进饮食,或气不升降,如醉如痴”,都是对郁证具体症状描述。治疗主以“木香、石菖蒲、生姜、雄黄之类,亦发之之意也”。张介宾非常重视七情为病的病症。例举大量情志致病的病症,证明“五志过极,皆从心造”。《景岳全书·郁证》中着重论述了怒郁、思郁、忧郁三种郁证的证治。在《景岳全书》中曰“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张氏在郁证的治疗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初病而气结为气滞者,宜倾宜开。久病而损及中气者,宜修宜补。然以情病者非情不解”。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郁证》曰“郁为

七情不舒,遂成郁结,既郁之久,变病多端”,叶天

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论述了精神刺激与肝主疏泄的关系,并提出“恼怒肝郁”、“气郁不舒,木不调达”等理论;并进一步指出,此证的发病和持续因素乃“因情志不遂,则郁而成病也……郁则气滞,气滞久必化热,热郁则津液耗而不流,升降之机失度,初伤气分,久延血分”。叶氏还提出了郁证治疗大法与治疗禁忌,提出“治郁不重在攻补,而在于用苦泻热而不损胃,用辛理气而不破气,用滑润濡燥涩而不滋腻气机,用宜通而不拔苗助长”,同时叶天士还认识到心理治疗的重要性,他提出“郁者全在病者能够移情易性”。李用粹《证治汇补·郁证》曰:“郁病虽多皆因气不周流,法当顺气为先,开提为次,至于降火、化痰、消积,犹当分多少治之”。李中梓对郁证的论述多宗朱丹

,溪之说,他将郁分为“五脏之郁”和“七情郁证”

认为“治郁之法,多从调中为要”,重视中焦脾胃气通畅在治郁中的重要地位。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云“:诸郁,脏气病也。其源本于思虑过深,更兼脏气弱,故六郁之病生矣。六郁者,气、血、湿、热、食、痰也。”

3 焦虑症与“不寐”的关系

远在殷商时代,人类对睡眠和睡眠障碍就有所认识。如《马王堆医书·十问》中就有相关的记载“一夕不卧,白日不复”,不寐即现在所指之“失眠”。 在先秦时代,《内经》中把失眠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并以阴阳理论解释“目不瞑”,如《灵枢·大惑论》云“: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灵枢·邪客》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这是失眠证治疗原则的最早记载。“不寐”之病名首见于《难经·四十六难》,认为“老人卧而不寐”是因为“老人血气衰,肌肉不滑,荣卫之道涩,故昼日不能精,夜不得寐也”,汉代张仲景尊《内经》之旨,立和营补阴,调和营卫,摄纳心神之法,创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并将失眠的病机分为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或是虚劳肝血不足、虚阳浮越等。方如黄连阿胶汤、酸枣仁汤,两方至今仍为临床所常用。

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对不寐和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常的关系作了论述,并创立温胆汤等方剂。至宋代,《太平圣惠方》认为不寐多因“五脏虚邪之气,干淫于心。心有忧恚,伏气于胆……盖心气忧伤,肝胆虚冷,致不得睡也”。指出为脏腑本虚,又感外邪或情志不调,心胆气虚而致不寐。同时例益气宁神的系列方剂。至金元时期,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曰:“思气所至,为不眠”,提出情绪因素可以影响睡眠,同时张从正根据不同情志的五行属性,创立了移情变志的失眠心理治疗方法。

到明清时代,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失眠症的认识与治疗趋于系统化。明代戴元礼在《证治要诀》中独设“不寐”篇云“不寐有二种,有病后虚弱及年高人阳衰不寐;有痰在胆经,神不归舍,亦令不寐。虚者六君子汤加炒酸枣仁、炙黄芪各半钱。痰者,宜温胆汤,减竹茹一半加南星炒酸枣仁各半

24

13卷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钱下青灵丹。”张景岳在前人的基础上于《景岳全书·不寐》篇比较全面的归纳和总结了不寐的病因病机和其辨证施治方法,将不寐分为有邪与无邪两种情况,认为“……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皆虚证……”,在治疗本症时指出“无邪而不寐者,必营气之不足也……皆宜以养营养气为主治……”,“有邪而不寐者,去其邪而神自安也……仍当于各门求法治之”。 清代林佩清在《类证治裁·不寐》篇对失眠症的临床辨证论治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阴虚故目不瞑,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其卧立至。盖不寐多由思虑劳神,惊忧怒火,气郁生涎,用半夏汤”。《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不寐》曰:“忧思抑郁,最损心脾,心主藏神,脾思意志,二经俱陷,神因精伤而无依,故神扰意乱,竟夕不寐”。此外,清代医家王清任提出了血瘀失眠的理论并创立了活血化瘀治疗失眠症的新方法,进一步丰富了失眠症的理论与治疗内容。

4 焦虑症与“百合病”的关系

6 焦虑症与“怔忡”的关系

宋·严用和率先提出怔忡病名,认为“怔忡者,此心血不足也”;金·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记载“故心胸躁动,谓之怔忡”。虞抟在《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中不仅记载有“:夫所谓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摇而不得安静,无时而作者是也”,还进一步认为若惊悸日久,病情渐进,可发展为怔忡。张景岳对于怔忡之为病有其独到的见解,指出怔忡表现为“心胸筑筑振动,惶惶惕惕,无时宁者是也”。认为惊悸、怔忡多与心脾两脏有关。至清代,各医家对于惊悸与怔忡的认识更加深入与全面。唐容川认为肝与胆连,为相火,相火虚则惊;心为君火,君火虚则悸;思虑过度及失血家去血过多者乃有怔忡之虚证。总结历代各医家关于“怔忡”的论述,多认为怔忡多由惊悸日久不愈而成,本无所惊,自心动而不宁,其证时时发作,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与广泛性焦虑心慌、紧张、坐立不安颇为相似[5]。

7 焦虑症与“脏躁”的关系

百合病首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并创立了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经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微”,其病邪多虚,属阴虚内热之证,治以补虚清热,养血凉血,用百合地黄汤。亦可选用百合知母汤、百合鸡子汤、百合滑石散等方。后世医家多认为此病是由情志因素所致,如明·赵以德在《金匮方论衍义》中指出,该病多因“情志不遂,或因离绝菀结,或忧惶煎迫”所致。清·吴谦在《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中,依据《金匮·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篇原文第1条“其证或未病而预见”,提出百合病乃由:“伤寒大病之后,余热未解,百脉未和,或平素多思不解,情志不遂;或偶触惊疑,卒临景遇,因而形神俱病,故有如是之现证也”。

5 焦虑症与“卑惵”的关系

脏躁病首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妇人杂

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对于本病的描述为“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医宗金鉴》注“脏,心脏也。心静则神藏。若为七情所伤,则心不得静,而神躁扰不宁也。故系悲伤欲哭,是神不能主情也;象如神灵所凭,是心不能主神明也”,不仅指出脏躁是由于脏腑阴血亏少而产生的情志异常,多发于女性,以“喜悲伤欲哭”为其特征性症状,而且还认识到本病的临床表现颇为复杂,变幻多端,并用“象如神灵所作”恰当地概括。根据“脏躁”的症状表现,发现其与广泛性焦虑有一定的相关性。

8 焦虑症与“灯笼病”的关系

卑惵较早见于《伤寒杂病论·平脉法》:“卫气弱,名曰惵;荣气弱,名曰卑;名曰惵卑相搏,损。”卑惵之病名,还见于明·戴原礼所著之《证治要诀·怔忡》,书中描述卑惵症状为“痞塞不饮食,心中常有所怯,爱处黯,或倚门后,见人则惊避,似失志状”,表明卑惵的主要症状是神志异常。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对卑惵的症状描述为“其症胸中痞塞,不能饮食,如痴如醉,心中常有所歉,爱居黯室,或倚门后,见人即惊避无地,每病至数年”,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是心血不足,“治宜天王补心丹、人参养荣汤、古庵心肾丸”。关于卑惵的治则在《类证治裁》中记载为益气养血,对于此点各书记载基本无异议。由以上医家的论述可以看出,卑惵的“爱居黯室”、“见人则惊避”等症状表现,与现代的一类处于某种或某些社交场合时感到焦虑或恐惧并回避社交场合为主要表现的焦虑症很相似,可见卑惵一病与焦虑症有

[5]

一定的相关性。

“灯笼病”之名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书中记载“身外凉,心里热,故名灯笼病,内有瘀血。认为虚热,愈补愈瘀血;认为实火,愈凉愈凝”。王氏认为本病的病理因素是“内有血瘀”,气机不利,瘀血停积于体内,营卫壅遏,又气滞、血瘀可互为因果,使气血失于调畅,郁遏不通而发热,故投血府逐瘀汤,则“三两付血活热退”。由此可见灯笼病的病机为肝郁气滞、瘀血内阻,其“身外凉,心里热”的症状表现,与临床上某些焦虑症患者的症状非常

[5]

相似。

9 焦虑症与“惊悸”的关系

在古汉语词典中“惊”本意为马骇也。多引申为惊动、镇惊;惊慌、恐惧;纷乱等。“悸”本意为害怕、心惊肉跳。《内经》中虽无惊悸之病名,但已有类似记载,如《素问·举痛论篇》云“惊则气乱”、“恐则气下”,又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心澹澹大动”,《灵枢·本神篇》“心怵惕”等,这些记载皆为惊悸类似症状的描述。至汉·张仲景以“惊悸”冠名篇首者首见于《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该篇第一条“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即为悸”,虽曰“惊悸”,但“惊”与“悸”以脉象论,其病因病机却有不同。张仲景在《内经》的基础上,对惊悸的病因病机、鉴别诊断、辨证施治作了较详细的论述,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

25

第13卷 第12期 2011 年 12 月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Vol. 13 No. 12 Dec . ,2011

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治疗中风病临床经验

华荣

(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广东 广州 510120)

摘 要:李振华教授认为中风是由于机体积损颓败而成。机体亏虚,脏腑功能彼此失调,阴阳偏胜,借某些诱因

以致气血逆乱,经络不畅而发病。中经络是其最常见的发病形式,中经络在临床上宜分阴虚阳亢,风痰上逆和气虚血瘀三种证型。

关键词:中风;老中医经验;中医药治疗

(2011) 12-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0026- 03

Experience of Treatment with Stroke by Professor LI Zhen-hua

HUA Rong

(Guangdong Provenc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120,Guangdong,China)Professor LI Pointed out YI and YANG imbalance,the function of internal organ disorder cause Abstract :

stroke onset. Under the induction factor Qi and Blood Move confusion,meridian blockage,so stroke happened. The commen type are asthenic yin causing predominant yang,upward adverse flow of phlegm and qi deficiency to blood stasis.

stroke ;clinical experience;TCM therapyKey words:中风病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复发率都很

高,不仅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从医执教六十余载,学验丰厚,吾有幸作为李老的入室弟子,跟师学习临证6年,受益非浅。先生以脾胃学术思想为宗,治疗各种疑难大病,屡起沉疴。本文总结先生对中风病的学术见解,以饷同道。

李振华教授认为中风病病理形成主要是内因为主,由机体逐渐积损颓败而成。即先由机体亏虚,虚劳及汗后受邪等,并创立炙甘草汤治疗心悸,一直沿用至今。宋·严用和《济生方·惊悸怔忡健忘门》认为“惊悸者,心虚胆怯之所致也”,治宜“宁其心以壮其胆气”,选用温胆汤、远志丸作为治疗方剂。至元·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惊悸怔忡》进一步提出“责之虚与痰”的理论,认为“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虚,神气不守,此惊悸之所肇端也”。龚廷贤认为“惊悸”即“动悸”,“动之为病,惕然而惊;悸之为病,心下怯,怯如人所捕,皆心虚胆怯之所致也”。清代唐容川在《血热论》中指出:“悸者,惧怯之谓。惊者,猝然恐惕之谓”。王清任《医林改错》则补充了瘀血亦可导致心悸,并记载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每多获效。总结古代医家对于惊悸病因病机论述,多认为惊悸多因情志过极所诱发、因惊致悸,渐至稍惊即悸,甚则外无所惊亦悸,其证时作时止,善恐易惊,多为阵发性,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由此可以看出,惊悸与今之所谓惊恐障碍颇

脏腑功能彼此失调,阴阳偏胜,借某些诱因以致气血

逆乱,经络不畅而发病。如平素肾亏,或年老体衰,肾元不固,阴虚阳亢,复因一时将息失宜,疲劳过度,或情志所伤,五志过极的诱因,以致肝阳暴张,引动心火,肾水虚衰不能制之,阴虚阳实,阳浮阴衰,血与气并走于上,壅塞清窍,气血逆乱,心神昏冒,筋骨不用,卒倒无知。或因饮食不节,嗜酒肥甘,脾失健运,痰湿内盛,郁而化热,引动肝火,耗伤肝肾之阴,复借一时内劳外伤,或七情过极,肝阳暴张,痰随气升,蒙蔽清窍,流窜经络,卒然发病。有相似之处。

通过以上中医古籍中记载评述,发现与焦虑症相关的描述在多种中医病证的症状群中出现,但是“焦虑症”与这些病名并不是简单的等同关系,也就是表明中医学中没有与“焦虑症”相对应的确切病名,这些记载为现代医家研究焦虑症的病因病机及选方用药提供了一定思路。◆

参考文献

[ 1 ] 范俭雄,张心保.精神病学[ M ] .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128-131. [ 2 ] 向孟泽,单友荷,段成凤,等.12地区神经症流行病学调查[ J ] .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6,19 ( 2 ) :87. [ 3 ] 郝伟.精神病学[ M ] .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19-122. [ 4 ] 唐启盛,李侠,马良.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

分·焦虑症·中国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M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90-293. [ 5 ] 王筱君,阎红,李俊. 失眠与焦虑、抑郁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J ] .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 ( 22 ) :5325-5326.

收稿日期:2011-06-20

作者简介:华荣(1966-),女,陕西潼关人,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医内科脑病,中医急症。

26


相关内容

  • 躯体形式障碍的疑病症
  • 躯体形式障碍的疑病症 迟雅周宝民 躯体形式障碍,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多见于老年人,青春期少年也有患此病的.教师由于职业的关系,工作长期超负荷,缺乏体育锻炼,精神压力比较大,容易有各种躯体不适的症状,因此,教师患有疑病症的也不鲜见. 一.什么是疑病症 疑病症是最常见的躯体形式障碍之一.疑病症的核心表现 ...

  • 中医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展
  • 中医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展 [摘要]失眠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IMS ),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证,祖国医学称之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等 ...

  • 学生眼中的中医临床经典及其教与学_伤寒论_学习心得集粹
  • 第26卷 第4期中 华 中 医 药 学 刊 Vo.l26No.42008年4月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pr.2008 学生眼中的中医临床经典及其教与学 )))5伤寒论6学习心得集粹 李赛美,朱章志,蔡文就,张横柳,彭万年, ...

  • 耳穴压豆治疗失眠
  •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其临床表现为难于入睡,甚至彻夜不眠:或睡后易醒,醒后难于人眠:或似睡似醒,醒后仍感困乏⋯.它属中医"不寐"或"少寐"的研究范畴,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很多患者选择长期服用镇静安眠药以助睡眠,但长久用药后,患者会对药物产生很强的依 ...

  • 循证医学与中医药
  • 循证医学的有关知识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 EBM是指遵循科学依据的医学.其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即病人的处理,治疗指 南和医疗政策的制定等)应在现有的最好的临床研究依据基础上作出,同时也重 视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 循证医学中的证据主要指临床人体研究的证据, ...

  • 急诊科设置
  • 中医医院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发表者:李臣文(访问人次:1079) 一.总则 第一条 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急诊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发挥中医优势,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急诊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 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急诊科管理者加强科室中医特色建设与管 ...

  • 临床--焦虑症的表现.诊断和治疗
  • 焦虑症的表现.诊断和治疗 级应用心理学 2009年12月9日 焦虑症的表现.诊断和治疗 [摘要:]焦虑是一种以情绪异常为主的的神经症反映,焦虑症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精神症,人的焦虑反映可能发展为恐怖症.疑病症等,所以是焦虑被看成是这些神经症的基础.本文从焦虑症的产生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面介绍 ...

  • 津沽脏腑推拿治疗原发性失眠临床观察-樊炜骏
  • 第18卷 第11期 2016 年 11 月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Vol. 18 No. 11 Nov .,2016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6.11.014 津沽脏腑推拿治疗原发性失 ...

  • 张仲景方族研究
  • 张仲景方"方族研究 <伤寒论>.<金匮要略>合称<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临床医学巨著,为后世医家倍加尊崇,赞其书为"方书之祖",誉其方为"医方之祖",一直是历代医家潜心学习的重要医学典籍.直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