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昏线(经典)

晨 昏 线 作者:叶枫

【知识积累】

一、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就称为晨昏线 晨线:以东为昼半球,以西为夜半球

昏线:以西为昼半球,以东为夜半球

二、特点

(1)晨昏线是过球心的大圆,平分地球

(2)移动方向:自东向西(和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是自东向西,由夜进入昼经过的是晨线,由昼进入夜的是昏线)

(3)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三、与经纬线圈的关系

(1)与经线的关系:在二分日时与经线重合,其它时间存在夹角(0°-23°26′),随季节发生变化,二至时达最大。

(2)与纬线的关系:只有在二分日时与所有纬线垂直相交,其它时间都会与地球上纬度度数相同的两条纬线相切。相切的纬线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四、晨昏线在解答地球运动问题中的应用:

(一)确定自转方向

(二)确定东西经

(三)确定地方时

(四)确定日期和季节 A、晨昏线过南北极点---二分日

B、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二至日

(五)确定直射点位置(如图)

A、经线: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直射经线(地方时为12点)

B、纬线:纬度=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

90°-相切纬线圈的度数(出现极昼极夜最低纬度) (A由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关系,判断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α+θ=90 β+θ=90 α=β

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夹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相等。)

(六)确定昼夜长短

A、昼长=昼弧/15=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日落-12)×2 =(12-日出)×2

B、纬度度数相同的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相反

例如:30°N昼长=30°S夜长

a、夏半年 昼长于夜,极圈以内有极昼现象

日出的地方时<6点,日落的地方时>18点

b、冬半年 昼短于夜,极圈以内有极夜现象

日出的地方时>6点,日落的地方时<18点

c、春、秋分:全球昼夜等长 日出的地方时为6点 日落的地方时为18点

(七)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A、日出时间=晨线与纬线圈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12-昼长/2

B、日落时间=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12+昼长/2

(八)确定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

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圈(发生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到极点之间的范围

发生极昼极夜最低纬度=90°-直射点纬度(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

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夹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等,与发生极昼、极夜最低纬度的度数互余。

【例题分析】

Ⅰ晨昏线与0点所在经线的位置关系 理解偏颇

(2008学年广州高中毕业班统检)读以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下图中虚线表示回归线与极圈,ABC代表晨昏线,黑粗线为日期分界线,回答(1)~(2)题。

(1)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C的经度为135°W,地方时为6点,

B.经线OC与昏线BC的夹角为66°34′

C.A的经度为45°E,地方时为6点

D.晨线AB与赤道所成的夹角为23°26′

(2)图中各线条分别表示的是

A.AB为昏线

B.BC为晨线

C.晨昏线ABC的长度大约等于OQ的2倍

D.圆弧APC为夜弧,在时间上比圆弧AQC都早一天

【错因分析】(1)根据日期是由180°经线和0时所在经线为界进行划定,以及0时所在经线总是位于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上可以推测出:图中OP为0时所在经线、OQ为180°经线,再根据时间与经度的特点和换算关系即可得出结论。错选A项是判错地球自传方向造成的;错选B、D两项是没有认识到晨昏线跟经线和纬线的夹角与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的相关关系: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90°-晨昏线上最高点纬度=90°-晨昏线与纬线的夹角。(2)错选A、B两项是错误理解了地球的自转方向,把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当成了顺时针方向所致;错选A项是搞错了日期分界线,把晨昏线当成日期分界线所致。

【正确答案】(1)C (2)C

【归纳拓展】解答涉及日界线与晨昏线相关的试题,一是要注意0时经线总是处在由晨线和昏线所决定的夜半球的中心位置,若忽视这一点,就会出现全局性错误;二是要注意晨昏线两侧昼夜是如何过渡的,避免因昼夜过渡方式的误判而把晨线和昏线搞反,进而导致时间与季节的错判。

Ⅱ晨昏线与太阳高度 信息的分析与提取错误

(2008学年湖南重点中学联考)下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各点所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A.M的地方时为6时,P为12时

B.N的地方时为6时,②为12时

C.②地的昼长比①长

D.P的时刻比M的时刻早

(2)此时 ( )

A.PM为昏线,PN为晨线

B.新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1/8

C.新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7/8

D.全球昼夜平分

【错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主要与获取图像信息时出现的以下失误有关:一是没有把握等太阳高度线中的最大圆圈是晨昏线,该圆圈以内为昼半球,以外为夜半球,从而不能发现图中上半部为夜半球、下半部为昼半球,从而得出全球会昼夜平分的结论;二是没有把握西经变小的方向是地球自转方向和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传方向是逆时针方向的特点,从而不能认识到PM和PN分别是晨线和昏线、此时北半球为夏季,越往北昼越长等特点;三是没有认识到此时图中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P点)是0时所在的经线,从而不能根据0时所在的经线与180°经线推测出新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7/8的结论。

【正确答案】(1)C (2)C

【归纳拓展】根据经纬度确定地球自转方向与晨线和昏线时,要把握西经变小的方向或东经变大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此时,顺该方向的晨昏线两侧若是由昼过渡到夜的,则为昏线,反之则为晨线;根据等太阳高度推测晨昏线时,等太阳高度线的最大圆(太阳高度为0度的圆)为晨昏线,被直射经线所在的经线圈平分的晨昏线的两个部分中,东侧部分为昏线,西侧部分为晨线。

Ⅲ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与太阳直射点和极昼(夜)区域的确定 推理错误 右图中弧线ABC上的太阳高度角为0°,此

时在距离B地正南方2775 km的某地凭肉眼可观

测到的北极星仰角为48°,则关于该图此时的说

法,正确的是

A.73°N以北的地区有极夜现象

B.A点的地方时为18点

C.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100°W ,

17°S)

D.此时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的纬度为73°

【错因分析】根据北极星的高度角等于当地的纬度、经线上纬度每差1°长度相差111千米可知:B的纬度为48°N+2775/111=73°N,即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为73°,由于B以南能观测到北极星,应为夜晚,则73°N以北有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纬度为90°-73°=17°N,A的地方时为:24时-(100°-40°)/15°=20时。错选A项和C项是因为没有考虑到北极星只能在夜晚出现;错选B项是因为没有注意到AC之间的经度差只有140°,从而错把AC当成了赤道造成的。

【正确答案】D

【归纳拓展】 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处的纬度就是当天极昼或极夜发生的最低纬度,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处的纬度与直射点处的纬度之和等于90°,是推算直射点纬度的依据;晨

昏线上纬度最高点处的经线为昼半球或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其对应的时间为0时或12时,据此可推算地方时、季节、昼半球与夜半球、晨线与昏线的位置。

【习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2005年上海卷)北半球各地昼夜逐日接近等长期间( )

A.南极圈白昼时间逐日变长

B.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

C.赤道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

D.太阳直射点始终由北向南移动

【答案】C

解析:北半球各地昼夜逐日接近等长,时间可能是接近3月21日或9月23日,C项正确。 (2005年天津文综卷)2001年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穿越北极的国际航线试飞成功,从上海(30°N,121°E)至芝加哥(42°N,88°W)仅用15小时35分钟。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2-4题。

2.若飞机于北京时间5月20日5时55分从上海飞往芝加哥( )

A.一路上都是白天

B.伦敦会位于飞机的正北方向

C.北极星的高度保持不变

D.经极点附近飞机罗盘不受干扰

3.阳光直射图中曼萨尼约港口(19°N)那天,晨昏线(圈)与纬线圈切点的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 )

A.66°34′S和38°B.66°34′N和38°

C.71°S和0°D.71°N和0°

4.在5月份,开普敦( )

A.昼长于夜且昼逐渐变短B.昼长于夜且昼逐渐变长

C.昼短于夜且昼逐渐变短D.昼短于夜且昼逐渐变长

【答案】2.A 3.C 4.C

解析:由于是穿越北极的航线,飞机在北极点时,伦敦在飞机的正南方,B项错误;在北半球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就是当地的纬度,由于飞机在运动,所以,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也在变化,所以,C项错误;由于受磁暴现象的影响,飞机经极点附近,罗盘会受干扰,D项说法错误;排除B、C、D后,不用烦琐计算,便可推断A项正确。

阳光直射曼萨尼约港口(19°N)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的纬度=90°-19°=71°,应该有两点,即北纬71°和南纬71°,由于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纬71°以北出现极昼,北纬71°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90°-(71°-19°)=38°,而南纬71°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0°,所以,只有C项符合题意。

开普敦在南半球,5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北移,所以,开普敦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变短,C项说法正确。

5.(2004年全国文综卷)9月23日,当飞机飞到135°E上空时,在舷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海上日出。这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

A.接近7时B.5时多C.不到5时D.7时多

【答案】C

解析: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135°E日出的地方时为6时,而此时的北京时间为5时,又由于位于飞机上看日出,比地面的高度要高些,因此看到日出的时间要比地面早。

(2006年全国文综2)图1四条曲线分别示意四地3月21日到6月30日的日出时间。读图1,回答6-8题。

6.与摩尔曼斯克地区日出时间对应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④地位于

A.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副热带高压带 D、副极地低压带

8.8月23日,②地的昼长约为

A.24小时 B、22小时

C、20小时 D、18小时

【答案】6.B 7.D 8. C

解析:此题考查昼夜长短随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纬度越高极昼时间越长,极点半年的极昼,另一半球相反。1地极昼时间较长,应在极点附近,3点6月22日出现极昼应在北极圈上,2地介于极地和极圈之间,我们又知道摩尔曼斯克是俄罗斯北极圈以内的终年不冻港,故选B项。4地的昼夜时间变化较大应在高纬度。8月23日的昼长与4月23日的昼长应相当,两个日期关于6月22日对称,然后通过图表可得出结论。

(2007年全国文综卷一)图4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0;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9-11题

:

9.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 )

A.5时 B.15时 C 9时 D.19时

10.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 ( )

A.550N B.540N C.750N D.850N

11.若Q地的经度为00,此时正是北京日出。这个季节( )

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B.长江下游枫叶正红

C长城沿线桃红柳绿 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答案】 9.B

解析: 首先从题干可获取信息,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现象,因此此时北极附近是极夜现象,再根据资料中提到的弧线b为晨昏线,N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考虑得出b线以北应为夜,b线以南应为昼。M是出现极夜的最低纬度,即正午太阳高度为零。所以M点所在经线时间应该是12点;最后根据材料中给出的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0,判断出M、P经度差为450,aP又在M的东侧,所以P地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15时。

10.C

解析:此题先从题干中得知此时为7月份,分析得出北极附近应为极昼现象,那么晨昏线中b线以北应为昼,b线以南为夜,M点为极昼的最低纬度,其次从选项卜看,先排除A、B两个选项,因为出现极昼、极夜的地区必然在66034',-900之间,最后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从c、D中选出正确答案。由于太阳直射点在6月22日直射23026'N,66034'N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在9月23日直射赤道,三个月的时间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了23026,,那么每个月只能向南移动不到8度,到7月底最多也只移动10度左右,不可能移到50N,只有太阳直射50N时,850N才会是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所以排除D选项。

11.A

解析:从题中可知Q为00经线,那么结合材料可知,P为900E,M点为450E。M点为晨昏线的最高纬度,因此它有可能是夜半球中间经线即0点,也可能是磺半球中间经线即12点。假设M点为12点,那么北京时间应该为15点,在1.2点以后不会足日出,所以M点为0点,则北京时间为5点,5点日出,说明昼长夜短,应为夏季。再结合四个选项,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说明当地应该是比较干燥、温度又高的季节,且洛杉矶为地中海气候,所以当时是北半球夏季,因此A是正确答案。而B选项应是在北半球秋季,c选项为北半球春季,D选项为北半球冬季

二、综合题

39.(上海2001年高考题地理卷)读右图回答:

(1)图中北纬66°34′处的昼长为小时。

(2)下列四地中,这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A、新加坡(约1°N) B、广州(约23°N)C、悉尼(约33°S) D、北京(约40°N)

(3)图示日期所在的季节,亚热带气候区大陆东部的河流处于 (洪水期、枯水期);西部的气候特征为

【答案】(1)24 (2)B(3)洪水期 高温干旱或炎热干燥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地球公转意义和气候水文之间的关系能力。北半球夏至,北极圈内为极昼,昼长在66°34′N上是24小时,所给四城离回归线近者正午太阳高度大,因此,

正午太阳高度,广州最大,悉尼最小。亚热带气候区大陆东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河流处于洪水期。亚热带大陆西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

【课后作业】

1.下图P为北极点,MZN为夜弧,∠MPX和∠NPY为7.5°,则据此作出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M为晨线,PN为昏线

B.PN为晨线,PM为昏线

C.M的地方时为5:30

D.L正处于黑夜

2.右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线两侧日期分别为7日和8日;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则甲地时间为

A.7日4时

B.8日8时

C.7曰8时

D.8日4时

3. 读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此图表示6月22日前后,则AB是

(晨、昏)线;若E的昼长比C的昼长要长,则

AB是 (晨、昏)线;若D的地方时为19时,

则AB是 (晨、昏)线。

(2)如果A点昼夜平分,且为18点时,晨线

处的经度位置是 ;此时,D点位于 (昼或夜)半

球。

(3) 如果C点和E点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此时晨昏线与经线的最小夹角是 ,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的纬度是 。

(4)若C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66°34′,则晨昏线与经线的最小夹角为

晨 昏 线 作者:叶枫

【知识积累】

一、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就称为晨昏线 晨线:以东为昼半球,以西为夜半球

昏线:以西为昼半球,以东为夜半球

二、特点

(1)晨昏线是过球心的大圆,平分地球

(2)移动方向:自东向西(和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是自东向西,由夜进入昼经过的是晨线,由昼进入夜的是昏线)

(3)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三、与经纬线圈的关系

(1)与经线的关系:在二分日时与经线重合,其它时间存在夹角(0°-23°26′),随季节发生变化,二至时达最大。

(2)与纬线的关系:只有在二分日时与所有纬线垂直相交,其它时间都会与地球上纬度度数相同的两条纬线相切。相切的纬线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四、晨昏线在解答地球运动问题中的应用:

(一)确定自转方向

(二)确定东西经

(三)确定地方时

(四)确定日期和季节 A、晨昏线过南北极点---二分日

B、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二至日

(五)确定直射点位置(如图)

A、经线: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直射经线(地方时为12点)

B、纬线:纬度=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

90°-相切纬线圈的度数(出现极昼极夜最低纬度) (A由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关系,判断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α+θ=90 β+θ=90 α=β

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夹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相等。)

(六)确定昼夜长短

A、昼长=昼弧/15=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日落-12)×2 =(12-日出)×2

B、纬度度数相同的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相反

例如:30°N昼长=30°S夜长

a、夏半年 昼长于夜,极圈以内有极昼现象

日出的地方时<6点,日落的地方时>18点

b、冬半年 昼短于夜,极圈以内有极夜现象

日出的地方时>6点,日落的地方时<18点

c、春、秋分:全球昼夜等长 日出的地方时为6点 日落的地方时为18点

(七)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A、日出时间=晨线与纬线圈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12-昼长/2

B、日落时间=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12+昼长/2

(八)确定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

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圈(发生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到极点之间的范围

发生极昼极夜最低纬度=90°-直射点纬度(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

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夹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等,与发生极昼、极夜最低纬度的度数互余。

【例题分析】

Ⅰ晨昏线与0点所在经线的位置关系 理解偏颇

(2008学年广州高中毕业班统检)读以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下图中虚线表示回归线与极圈,ABC代表晨昏线,黑粗线为日期分界线,回答(1)~(2)题。

(1)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C的经度为135°W,地方时为6点,

B.经线OC与昏线BC的夹角为66°34′

C.A的经度为45°E,地方时为6点

D.晨线AB与赤道所成的夹角为23°26′

(2)图中各线条分别表示的是

A.AB为昏线

B.BC为晨线

C.晨昏线ABC的长度大约等于OQ的2倍

D.圆弧APC为夜弧,在时间上比圆弧AQC都早一天

【错因分析】(1)根据日期是由180°经线和0时所在经线为界进行划定,以及0时所在经线总是位于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上可以推测出:图中OP为0时所在经线、OQ为180°经线,再根据时间与经度的特点和换算关系即可得出结论。错选A项是判错地球自传方向造成的;错选B、D两项是没有认识到晨昏线跟经线和纬线的夹角与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的相关关系: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90°-晨昏线上最高点纬度=90°-晨昏线与纬线的夹角。(2)错选A、B两项是错误理解了地球的自转方向,把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当成了顺时针方向所致;错选A项是搞错了日期分界线,把晨昏线当成日期分界线所致。

【正确答案】(1)C (2)C

【归纳拓展】解答涉及日界线与晨昏线相关的试题,一是要注意0时经线总是处在由晨线和昏线所决定的夜半球的中心位置,若忽视这一点,就会出现全局性错误;二是要注意晨昏线两侧昼夜是如何过渡的,避免因昼夜过渡方式的误判而把晨线和昏线搞反,进而导致时间与季节的错判。

Ⅱ晨昏线与太阳高度 信息的分析与提取错误

(2008学年湖南重点中学联考)下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各点所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A.M的地方时为6时,P为12时

B.N的地方时为6时,②为12时

C.②地的昼长比①长

D.P的时刻比M的时刻早

(2)此时 ( )

A.PM为昏线,PN为晨线

B.新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1/8

C.新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7/8

D.全球昼夜平分

【错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主要与获取图像信息时出现的以下失误有关:一是没有把握等太阳高度线中的最大圆圈是晨昏线,该圆圈以内为昼半球,以外为夜半球,从而不能发现图中上半部为夜半球、下半部为昼半球,从而得出全球会昼夜平分的结论;二是没有把握西经变小的方向是地球自转方向和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传方向是逆时针方向的特点,从而不能认识到PM和PN分别是晨线和昏线、此时北半球为夏季,越往北昼越长等特点;三是没有认识到此时图中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P点)是0时所在的经线,从而不能根据0时所在的经线与180°经线推测出新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7/8的结论。

【正确答案】(1)C (2)C

【归纳拓展】根据经纬度确定地球自转方向与晨线和昏线时,要把握西经变小的方向或东经变大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此时,顺该方向的晨昏线两侧若是由昼过渡到夜的,则为昏线,反之则为晨线;根据等太阳高度推测晨昏线时,等太阳高度线的最大圆(太阳高度为0度的圆)为晨昏线,被直射经线所在的经线圈平分的晨昏线的两个部分中,东侧部分为昏线,西侧部分为晨线。

Ⅲ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与太阳直射点和极昼(夜)区域的确定 推理错误 右图中弧线ABC上的太阳高度角为0°,此

时在距离B地正南方2775 km的某地凭肉眼可观

测到的北极星仰角为48°,则关于该图此时的说

法,正确的是

A.73°N以北的地区有极夜现象

B.A点的地方时为18点

C.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100°W ,

17°S)

D.此时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的纬度为73°

【错因分析】根据北极星的高度角等于当地的纬度、经线上纬度每差1°长度相差111千米可知:B的纬度为48°N+2775/111=73°N,即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为73°,由于B以南能观测到北极星,应为夜晚,则73°N以北有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纬度为90°-73°=17°N,A的地方时为:24时-(100°-40°)/15°=20时。错选A项和C项是因为没有考虑到北极星只能在夜晚出现;错选B项是因为没有注意到AC之间的经度差只有140°,从而错把AC当成了赤道造成的。

【正确答案】D

【归纳拓展】 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处的纬度就是当天极昼或极夜发生的最低纬度,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处的纬度与直射点处的纬度之和等于90°,是推算直射点纬度的依据;晨

昏线上纬度最高点处的经线为昼半球或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其对应的时间为0时或12时,据此可推算地方时、季节、昼半球与夜半球、晨线与昏线的位置。

【习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2005年上海卷)北半球各地昼夜逐日接近等长期间( )

A.南极圈白昼时间逐日变长

B.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

C.赤道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

D.太阳直射点始终由北向南移动

【答案】C

解析:北半球各地昼夜逐日接近等长,时间可能是接近3月21日或9月23日,C项正确。 (2005年天津文综卷)2001年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穿越北极的国际航线试飞成功,从上海(30°N,121°E)至芝加哥(42°N,88°W)仅用15小时35分钟。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2-4题。

2.若飞机于北京时间5月20日5时55分从上海飞往芝加哥( )

A.一路上都是白天

B.伦敦会位于飞机的正北方向

C.北极星的高度保持不变

D.经极点附近飞机罗盘不受干扰

3.阳光直射图中曼萨尼约港口(19°N)那天,晨昏线(圈)与纬线圈切点的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 )

A.66°34′S和38°B.66°34′N和38°

C.71°S和0°D.71°N和0°

4.在5月份,开普敦( )

A.昼长于夜且昼逐渐变短B.昼长于夜且昼逐渐变长

C.昼短于夜且昼逐渐变短D.昼短于夜且昼逐渐变长

【答案】2.A 3.C 4.C

解析:由于是穿越北极的航线,飞机在北极点时,伦敦在飞机的正南方,B项错误;在北半球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就是当地的纬度,由于飞机在运动,所以,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也在变化,所以,C项错误;由于受磁暴现象的影响,飞机经极点附近,罗盘会受干扰,D项说法错误;排除B、C、D后,不用烦琐计算,便可推断A项正确。

阳光直射曼萨尼约港口(19°N)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的纬度=90°-19°=71°,应该有两点,即北纬71°和南纬71°,由于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纬71°以北出现极昼,北纬71°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90°-(71°-19°)=38°,而南纬71°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0°,所以,只有C项符合题意。

开普敦在南半球,5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北移,所以,开普敦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变短,C项说法正确。

5.(2004年全国文综卷)9月23日,当飞机飞到135°E上空时,在舷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海上日出。这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

A.接近7时B.5时多C.不到5时D.7时多

【答案】C

解析: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135°E日出的地方时为6时,而此时的北京时间为5时,又由于位于飞机上看日出,比地面的高度要高些,因此看到日出的时间要比地面早。

(2006年全国文综2)图1四条曲线分别示意四地3月21日到6月30日的日出时间。读图1,回答6-8题。

6.与摩尔曼斯克地区日出时间对应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④地位于

A.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副热带高压带 D、副极地低压带

8.8月23日,②地的昼长约为

A.24小时 B、22小时

C、20小时 D、18小时

【答案】6.B 7.D 8. C

解析:此题考查昼夜长短随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纬度越高极昼时间越长,极点半年的极昼,另一半球相反。1地极昼时间较长,应在极点附近,3点6月22日出现极昼应在北极圈上,2地介于极地和极圈之间,我们又知道摩尔曼斯克是俄罗斯北极圈以内的终年不冻港,故选B项。4地的昼夜时间变化较大应在高纬度。8月23日的昼长与4月23日的昼长应相当,两个日期关于6月22日对称,然后通过图表可得出结论。

(2007年全国文综卷一)图4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0;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9-11题

:

9.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 )

A.5时 B.15时 C 9时 D.19时

10.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 ( )

A.550N B.540N C.750N D.850N

11.若Q地的经度为00,此时正是北京日出。这个季节( )

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B.长江下游枫叶正红

C长城沿线桃红柳绿 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答案】 9.B

解析: 首先从题干可获取信息,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现象,因此此时北极附近是极夜现象,再根据资料中提到的弧线b为晨昏线,N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考虑得出b线以北应为夜,b线以南应为昼。M是出现极夜的最低纬度,即正午太阳高度为零。所以M点所在经线时间应该是12点;最后根据材料中给出的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0,判断出M、P经度差为450,aP又在M的东侧,所以P地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15时。

10.C

解析:此题先从题干中得知此时为7月份,分析得出北极附近应为极昼现象,那么晨昏线中b线以北应为昼,b线以南为夜,M点为极昼的最低纬度,其次从选项卜看,先排除A、B两个选项,因为出现极昼、极夜的地区必然在66034',-900之间,最后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从c、D中选出正确答案。由于太阳直射点在6月22日直射23026'N,66034'N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在9月23日直射赤道,三个月的时间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了23026,,那么每个月只能向南移动不到8度,到7月底最多也只移动10度左右,不可能移到50N,只有太阳直射50N时,850N才会是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所以排除D选项。

11.A

解析:从题中可知Q为00经线,那么结合材料可知,P为900E,M点为450E。M点为晨昏线的最高纬度,因此它有可能是夜半球中间经线即0点,也可能是磺半球中间经线即12点。假设M点为12点,那么北京时间应该为15点,在1.2点以后不会足日出,所以M点为0点,则北京时间为5点,5点日出,说明昼长夜短,应为夏季。再结合四个选项,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说明当地应该是比较干燥、温度又高的季节,且洛杉矶为地中海气候,所以当时是北半球夏季,因此A是正确答案。而B选项应是在北半球秋季,c选项为北半球春季,D选项为北半球冬季

二、综合题

39.(上海2001年高考题地理卷)读右图回答:

(1)图中北纬66°34′处的昼长为小时。

(2)下列四地中,这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A、新加坡(约1°N) B、广州(约23°N)C、悉尼(约33°S) D、北京(约40°N)

(3)图示日期所在的季节,亚热带气候区大陆东部的河流处于 (洪水期、枯水期);西部的气候特征为

【答案】(1)24 (2)B(3)洪水期 高温干旱或炎热干燥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地球公转意义和气候水文之间的关系能力。北半球夏至,北极圈内为极昼,昼长在66°34′N上是24小时,所给四城离回归线近者正午太阳高度大,因此,

正午太阳高度,广州最大,悉尼最小。亚热带气候区大陆东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河流处于洪水期。亚热带大陆西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

【课后作业】

1.下图P为北极点,MZN为夜弧,∠MPX和∠NPY为7.5°,则据此作出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M为晨线,PN为昏线

B.PN为晨线,PM为昏线

C.M的地方时为5:30

D.L正处于黑夜

2.右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线两侧日期分别为7日和8日;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则甲地时间为

A.7日4时

B.8日8时

C.7曰8时

D.8日4时

3. 读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此图表示6月22日前后,则AB是

(晨、昏)线;若E的昼长比C的昼长要长,则

AB是 (晨、昏)线;若D的地方时为19时,

则AB是 (晨、昏)线。

(2)如果A点昼夜平分,且为18点时,晨线

处的经度位置是 ;此时,D点位于 (昼或夜)半

球。

(3) 如果C点和E点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此时晨昏线与经线的最小夹角是 ,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的纬度是 。

(4)若C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66°34′,则晨昏线与经线的最小夹角为


相关内容

  • 第4讲 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1)
  • 第4讲 地球运动 地球运动的基本概况 一.地球自转 1.运动轴心及轨道: (1)轨道为赤道 (2)绕地轴旋转,地轴北段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并与公转轨道面成66 º 34′夹角 2.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 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如:图4-1 3.周期: (1)恒星日,自转360º,23 ...

  • 高考地理:日界线及晨昏线的判断例析
  • 高考地理:日界线及晨昏线的判断例析 [知识点拨] 1. 日期分界线:1884年的国际经度会议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并把这条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实际日界线 ...

  • 高一地理光照图-地球运动经典试题
  • 高2016级地理 地方时和区时练习 1.下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读 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 _,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 范围大致是 __. (2)此时,90°E 的区时是_____月_____日_____时,北京时间 是________时. (3)此时 ...

  • 浅析近年高考文综(全国卷)地理试题命题特点
  • 浅析近年高考文综(全国卷)地理试题命题特点 探讨09年复习应考对策 内容摘要:本理性地分析了近三年高考文综(全国卷)地理试题,总结出地理试题仍以主干知识为命题重点,注重考查创新能力.图表思维能力.空间综合分析能力等特点.提出了2009年高考地理复习对策. 关键词:浅析 高考文综地理 命题特点 探讨 ...

  • 晨昏线判读技巧
  • 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球表面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故又称为晨昏线(圈).晨昏线是太阳光照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隐含的诸多地理信息是我们判读太阳光照图的重要突破口. 1.晨昏线的结构特征和判定 (1)晨昏线的特征:晨昏线是一个过地心的大圆,它平分地球,平分赤道,与太阳光线永远 ...

  • 光照图中的晨昏线
  • 光照图中的晨昏线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一中 饶荣剑(332400) 高中地理模块中,自然地理是难点,而在自然地理中如何突破光照图解决各类问题,关键是要掌握晨昏线的特点和应用. 光照图的判读历来是地理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 也是高考试题中的失分点之 一.晨昏线是光照图中的重要界线, 从晨昏线人手, 挖掘晨昏 ...

  • 晨昏线专题
  • 晨昏线专题 1.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就称为晨昏线. 例1.当北京时间2005年9月8日11时18分时,位于白昼的地区占全球 A.一半 B 一大半 C 一小半 D 无法计算 昼夜产生--地球形状 昼夜更替--地球自转 昼夜长短变化--地球公转 2.移动方向自东向西 晨昏线移动和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 ...

  • 红楼经典[散文欣赏]
  • 抖出百年的尘封,翻阅爱情的经典.扉页上,清清晰晰写着爱情的故事.红浪滚滚,泛出千红一窟,万艳同杯.平静的湖面,出现艳丽而动人的涟漪,倒影中显出实形,隐语中历史的诡计,融入爱线的晨曲. 红楼的涛声,在东方之珠诞生.我捧着永远求索的经典,不停地走在阴阳真假的小路,徘徊在海洋的边缘.东风吹来,我听不清优美 ...

  • 有关晨昏线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 --以2008年高考试题为例 河北省滦南县第二中学  陈殿政 河北廊坊开发区新世纪中学  吴建国 晨昏线在地理教科书上出现的并不多,但有关的试题是高考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一种常见题目.2008年高考试题最有代表性的晨昏线的题目,是全国卷Ⅰ的8-11题.天津卷11-12题.现从解题方法和技巧方面作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