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中农村宗族研究纲要

乡村治理中农村宗族研究纲要

肖唐镖

进入20世纪以来,强化现代国家建设被数代国人作为拯救国族、重振中华的不二选择;与此同时,作为传统性、地方性制度和文化的宗族,却一直成为有意识乃至有计划地清除的对象。这一或明或暗地符合近现代西方社会政治转型和发展的经验逻辑,在近30年 间却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的发展景象,即:尽管现代国家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传统性和地方性的宗族也在相当部分乡村地区出现普遍性重建。在乡村和地方政治层 面,两者之间实际发生着怎样的关系,宗族在当下乡村治理中发挥着怎样的角色与功能?应当如何理解和解释这一本土性政治现象?本着这样的问题意识,笔者试图 以江西宗族型乡村的治理分析为中心,窥探当代中国乡村治理和地方政治的转型问题。换言之,本著是本人近十余年来运用政治社会学方法,从现代国家建设与公民 社会成长的宏观背景研究农村宗族的一个系统总结。

一、研究缘起与历程

在大学学习中,钱穆先生的一段治学名言曾给笔者以强烈的震动:“欲治中国之政治史,必先通中国之社会史。而欲通中国之社会史,必先穷中国之宗法史。”

[1](P203)1989年获硕士学位毕业后,笔者有幸来到江西省委政策研究室工作,较多地关注到宗族组织,希望将它作为了解农村政治和社会变迁的主要切口。从这种选择显然可以看到钱穆先生名言的潜在导引,其中也不乏对江西农村的宗族特色及个人特点的考虑。

在当今中国,江西农村可能是传统宗族社会保留得最为“原始”的大区域之

一。笔者也生于斯长于斯,血脉中自然流淌着浓烈的家族文化。莫里斯·弗里德曼曾恰当地 指出,普通的中国姓名几乎总是包含了三个符码,第一个是姓,最后一个纯粹是个人的成分,中间的符码则是共同的辈分。其中,有两个符码具家

族特色。[2](P10)不 过,笔者姓名中的三个汉字却皆具家族特色:姓是家族的,名不仅有家族的辈分排行(中间的符码),还有房派所规定的偏旁(最后一字)。从这三个字,可以看出 自己所在的宗族,可以知道自己在族内的辈分长序,还可以找到自己所在的房派,秩序和位置井然。在笔者的家乡,除了取名之外,在出生、教育、婚姻、生育、节 庆、建房、养老、安葬、继承、祭祀以及生活的诸多方面,大多仍充溢着传统家族文化的特色。凭着这样的生活经验和实感来研究典型区域的宗族问题,自认为能便 捷入场,易切其核心。由此,本人便将中国社会中的宗族现象作为自己的一个待解之谜,希望能一步一步地深入其中,解剖它,理解它。

依着这样的计划,在开初几年对一般农村问题的调查中,自己直接或间接地观察全省农村宗族状况,同时加紧做必要的理论准备。学界相关的文献资料,千方百计地找 寻;有关宗族的各种内部资料,能读则读;各地的年鉴和地方志,能看则看;民间的族谱祠堂等等,也努力多跑多看。在建立起基本的知识背景后,环顾人们对当今 农村宗族的研究,成果虽然不少,但越来越让笔者产生疑惑和不满。因为即使是一些基本的问题,如全国乃至较小区域范围内宗族重建的情况如何、复兴后的宗族怎 么开展活动、它与传统宗族的异同何在,这些研究却不能告诉笔者。

大体自1991年起,笔者在江西着手对上述问题进行专题调查。到1996年底,笔者基本走遍了省内各县,实地察看了多种族谱祠堂,访谈了大量宗族首领和族民,并与熟悉宗族和风土人情的县乡干部和文化人士座谈交流。应当说,这些调查圆满完成了初始设计的基本任务,使笔者对江西农村宗族的全面状况有了基本把握。但这只是本人研究的第一步。

受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有关乡村建设研究“重点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当前我国农村的宗族势力与村级自治问题研究》的立项资助,1998年笔者组织完成了对江西80个村的大规模问卷调查和对江西536个乡镇干部的问

卷调查,了解到更多村民和乡村干部对宗族与乡村治理的基本态度和意见。到1999年7月,我们对江西和安徽10个村的案例研究基本结束,全景式地了解到各村宗族重建的历程、宗族的内部结构和活动、宗族在村民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宗族与村组织的关系、宗族对村干部工作的影响等情况,并形成了《村治中的宗族》一书的初稿(2001年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但到当时为止,笔者所研究的案例村都还是按“行政主导”的方式来治理,因此,观察和解释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族与村级自治”关系。这不能不让人遗憾。

幸运的是,随着1998年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对村民自治的全面肯定,以及随后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村民直选和自治被要求正式地实施。江西省在1999年8月 部署全省第一次村委会直接选举。这正是一次观察宗族影响村民直选、选举引入农村后宗族反应与行动的极好机会。笔者不仅不愿放弃它,而且希望将此次村选的观 察研究作为实地长期跟踪研究的起点。因为从中或许能看到农村政治从传统治理走向民主治理的过程,看到农村政治和社会生态变迁的若干规律与特点,看到中国民 主化和政治转型的细胞生成过程。

有了前述调查的经验和人力资源积累,笔者在省内选择两县进行较大规模的案例研究,经过先后近4个月的观察调查,对40个村选举与治理的状况以及宗族在选举与治理中的角色和功能,我们均有了较细致的把握。至2001年,基于以上案例调查和村民问卷调查所取得的大量资料,课题组撰写出39个村的选举观察报告、一批综合研究报告和论文,分别以《多维视角中的村民直选》、《村委会选举观察》和《宗族、乡村权力与选举》为名出版。①

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到,笔者有关宗族的研究并不是就宗族看宗族,而是力图将它放进村民生活和乡村治理的整体环境,对宗族及其在乡村治理中的状况进行立体性透视。但遗憾的是,笔者的这些研究依然局限在江西省内, 至于全国农村的宗族情况怎样,宗族与村治的关系在其他地区的状况等问题,我们并不清楚。

更遗憾的是,对这些情况,国内仍无人做较大区域的专题研究。因此,本人下步要做的工作,除了继续跟踪研究江西农村外,还需积极开拓研究区域,进行多区域的比较研究。

2001年初,笔者按同样的方法,组织了对江苏一县级市20个村的驻村观察研究。是年7-11月,笔者协助哈佛大学博士候选人蔡晓莉组织完成4省8县“村情调查”中的江西调查,共取得了316个村的调查资料。2002年初,参与美国杜克大学史天健教授在国内组织的大规模“社会分层与社会意识调查”,其中完成对22个省241个样本村的调查。这两个项目有关农村宗族的资料收集框基本采用了本人的设计。据本人所知,迄当时为止,这两个项目有关宗族的资料在样本所指向的区域上,乃是国内外学界最大规模的调查。

2002年和2005年,江西省先后再举行了两届村民直选,笔者组织30多位同仁继续跟踪观察原40个村,观察宗族与选举关系的变化,分析1999年选举后村治状况的变化以及宗族出现的新情况。同时,还与山西、上海、重庆等地的研究者合作,按一致的方法,分别在该地选择一县(区)对20个村的选举与治理状况进行观察、调查。这些田野调查形成了一批案例工作报告和研究报告,②此外,我们还取得大量有关村治和宗族情况的新资料。2002-2004年,笔者在江西省委党校的支持下,对来该校学习培训的数百名地方领导干部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宗族与乡村治理的意见。

本著研究即以上述调查为基础,是本人对这些调查的一个较为系统的提炼与总结。

二、选题意义与价值

前引钱穆先生之言,将宗法问题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政治与社会的重要性,说得十分恰当。那么,在当今中国政治与社会研究,特别是在农村政治与社会研究中,宗族是否仍然是一个有效力的概念和研究路径?研究宗族与乡村治理的关

系其意义和价值何在?

如众周知,自1979年以来,中国大陆农村进入急剧变革的时期,这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也表现在政治和社会方面。后一方面引人注目的变化至少有两点:

(1)现代性治理制度引入,如乡村体制从“政社合一”过渡至“乡政村治”,培育民间组织,推行基层民主;(2)在一些地区传统性地方制度如宗族组织出现普遍重建。两种不同的制度趋向之间可能存在的张力和冲突,如村民自治与宗族重建之间的关系,自改革始就曾在实践界引发十分激烈的争论,并一直与村民自治的实践如影相随。2002年7月在北京的一个小型座谈会上,时任国家民政部主管农村村民自治工作的处长王金华先 生对此仍然感触良深。他提出,反对村民自治的人士为村民自治送了“四顶帽子”,即:担心宗族势力干扰、削弱党的领导、影响经济发展和影响农村稳定。在这 里,对宗族因素的担心,实际上已构成缓行乃至反对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理由。因此,科学而深入地研究宗族与村治的真实互动关系,对于政府工作 和政策调整有着十分重要的资政功能。它有助于增进人们对宗族和村治关系的理解,为修正和完善有关宗族和村治的政策措施提供必要的认识基础和科学依据,从而 推动农村治理向善治转型。

在学理方面,研究本选题的意义也同样重要。这不仅表现为研究之相对贫乏、从而所展示的研究空间,更表现为论题本身所自赋的理论意义。正如有学者所云:涉及到 宗族在中国农村社会中作用程度的讨论,是一个实质性的问题。“家族对村庄权力结构分配的影响的程度、方式和途径,对于估价中国大陆下层社会结构——村落社 会组织结构变革的程度,具有重要意义。”[3]笔者深以为然。 按西方主流理论,宗族作为血缘性组织是“原始组织”,将为“人工创立的社会组织”所取代。[4](P755)但对当代台湾宗族的研究却发现,宗族可促成乡村治理的现代转型。[5]在近20余年来我国大陆农村,宗族及其在乡村治理中的角色也未按西方主流理论的预设而运行,而是出现了复兴的新情况。其中,或应

有新的动力、规则和关系。对此,西方主流理论不足以解释。有学者提出,宗族的自治传统可转化为推行村民自治的本土资源。

因此,宗族与村治的关系问题并不是一个纯经验性论题,而是一个带根本性的实质性论题。它不只是技术性地讨论有关处理村民自治和宗族的政策,或阐述村治与宗族 互动本身的理论问题,更重要的,还是有关农村社会应当怎样组织和构造的问题,国家与社会、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如何调适的问题。也就是说,作为一个颇具中国 特色的本土问题与本土经验,本选题含有理论创新的潜能,有助于在与一般理论的对话中推进学科进步。一言以蔽之,宗族与村治关系的研究,题目虽小却意义重 大。

三、研究目标与假设

本著研究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对江西农村村民自治与宗族之间互动关系的考察,分析宗族在乡村治理中角色与功能的变迁、现状与特点,其作用发生的过程与方式、 机制与条件,理解其后果与意义,进而讨论宗族在乡村治理中的逻辑与规则、宗族与现代国家建设和公民社会成长的关系等理论问题。 具体而言,将重点探讨以下主题:

(1)对于宗族的立场与态度,村民、乡村基层干部和地方干部是否会一致或不一致?为什么会一致或不一致?

(2)在村干部选任中,宗族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村、同一村的不同时期是否一致或不一致?为什么会一致或不一致?

(3)宗族在选举和治理中的作用如何?是否会出现差异?如有差异,它为何会出现?

(4)宗族在村委会和乡镇两个层面的选举与治理中分别起着怎样的作用?是否一致或不一致?为什么?

(5)如何理解宗族在村治权力网络中的角色特征与运行逻辑?

(6)如何理解和评估宗族对于现代和未来中国社会与中国人的价值与意义?宗族能否成功融入现代公民社会?

(7)应当如何评价百年来中国政府对农村宗族的政策选择?合理的政策选择应当是怎样的?

基于上述目标和主题,本著提出如下四个假设性命题:

1.村民、乡村基层干部和地方干部对于宗族的立场选择,主要取决于其与宗族之间的社会距离与空间距离。与宗族之间的社会距离与空间距离越远,就越可能从正式政策 立场对待宗族;而空间距离越近,如从事乡村工作的乡镇干部,就越可能从现实情境出发对待宗族;社会距离越近,如对自家宗族人们就越可能从亲情立场出发对待 宗族。

2.在村干部选任中宗族因素影响的强弱差异,取决于村落宗族背景与政府指导组工作。也就是说,村落宗族背景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其对选举的作用;政府工作组对选举政策的执行状况,也将直接影响到宗族的作用力,如果其态度倾向民主竞争,则宗族的影响增强,反之,宗族的影响则弱。

3.宗族在乡村选举与治理中影响力的强弱,将与村民行动自主性的大小成反比关系。

4.宗族在村政和乡政中的作用并不一致,在村级的影响力明显强于在乡级的影响力,其中的解释性变量为区域内宗族力量之间的对比。也就是说,在一定区域内,宗族影响力的强弱与其所处区域内宗族力量之间的对比成反比。

在当下江西乡村社会的治理中,宗族作为“非正式治理者”所发挥的功能与机制,可以用上述四个命题来表达和解释,归纳对各假设的有关论证如下:

1.对于宗族的立场与态度,村民、乡村基层干部和地方干部是否会一致或不一致?为什么会一致或不一致?

笔者建构三种不同类型的立场和态度,即体制性立场、现实性立场和亲情性立场。通过对宗族与几类主要社会行动主体如村民、村干部、乡镇和地方干部之

间关系的分 析,表明这些行动主体对待宗族的立场和态度是复杂多元的,甚至一个具体的社会行动者均有可能依所处具体情势的不同而具不同的态度。不过,就总体态势看,村 民、村干部、乡镇和地方干部对待宗族各有其大体相近的立场选择。村民和村干部一般会以亲情立场对待宗族,组织和参与宗族的多类活动;乡镇干部则容易从现实 情境出发灵活对待宗族,而级别更高、离乡村更远的地方干部却易于从体制性立场、政府正式政策对待宗族。对于自家的血缘宗族本身,不管是乡镇干部、还是地方 干部,都更有可能处以亲情立场。

对此,笔者的解释是:社会行动主体对宗族的立场选择,主要取决于其与宗族本身之间的社会距离与空间距离(命题1)。与宗族之间的社会距离与空间距离越远,如县市以上的地方官员,就越可能从正式政策立场对待宗族;空间距离越近,如从事乡村工作的乡镇干部,就越可能从现实情境出发对待宗族;社会距离越近,如对自家宗族,人们就越可能从亲情立场出发对待宗族。

2.在村干部选任中,宗族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村、同一村的不同时期是否一致或不一致?为什么会一致或不 一致?

对村干部社会政治资本的分析表明,就全国范围而言,包括宗族和宗教等在内的传统组织因素已不再构成村干部的权力基础。但在江西的宗族型乡村,自80年代以来宗族已成为影响村干部选任及其治村行为的重要因素,尽管在不同的村、同一村的不同时期宗族发生作用的机制与程度并不一致。

在村干部选任中宗族因素影响的强弱差异,取决于村落宗族背景与政府指导组工作(命题2)。 村落宗族背景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其对选举的作用,如在宗族聚居村宗族的影响要强于杂居村。在村干部选任中,政府的政策执行状况,也将直接影响到宗族的作用 力,如果其态度倾向民主竞争,则宗族的影响将增强、且更直接,反之,宗族的影响要减弱,并倾向于以间接方式发挥影响力。换言之,宗族对村干部选任的影响, 在较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政府选任村干部的政策行为。如果村干部通过民主公开和竞争性的选举产生,那么,宗族的影响就将

在选举的动员和投票中直接展现;反之, 如果村干部系由乡镇政府直接任命或“操控性选举”而产生,那么,宗族就将通过以实力为基础的均衡原则、裙带原则和亲缘网络等间接方式发挥作用。

3.宗族在选举和治理中的作用如何?是否会出现差异?如有差异,它为何会出现?

从总体状况看,不管是在村层面还是在乡镇层面,宗族在选举中的影响力明显弱于在治理中的作用力。宗族在乡村选举中的作用方式皆是非正式的、非组织的,体现着显著的个人性、自发性;而在乡村治理的过程中,宗族的影响却是直接的,有时还以集体组织的方式出现。

这种差异的出现,应与选举和治理本身的特点有密切关系。宗族对乡村治理的实际影响,总是通过村民的行为来展现。但选举和治理各自不同的特点,将影响着宗族的 作用机制。在选举中,由于有“严禁宗族势力干扰”的政治压力,村民的行为(如投票)一般是个体的、秘密的,因而就有可能是自由的,能够相对自主地表达自己 的意志,宗族的集体意志和压力得以缩小;但在乡村治理中,人们的行为既是直观的,也是公开的,让人“一目了然”,相对缺乏个人的自主性与自由性,宗族集体 意志和压力易于形成,其影响力便易实现。在这里,村民行动的自主性程度影响到宗族集体意志压力的形成,进而影响其实际作用力。也就是说,宗族影响力与村民 行动自主性之间形成了反比关系(命题3)。

4.宗族在村委会和乡镇两个层面的选举与治理中分别起着怎样的作用?是否一致或不一致?为什么?

对乡村选举与治理的分析显示,宗族的作用体现着明显的分层特征,在村级的影响力明显强于在乡级的影响力,不管是在选举还是在治理中均如此。 从表层看,这种状况的出现,与乡、村在组织规模和范围上的差别有关。但实际上,其中决定性的变数在于:区域内宗族之间的力量对比。在村中,宗族组织更有可能 成为左右村政的力量,其影响力能有相对直接的反映;而在乡镇范

围内,众多宗族的同存必然使得单个或少数宗族的力量难以凸现,加之行政力量的相对强大,因而 宗族的影响力就难以有明显的表现。当然,如果一个村是多宗族杂居,也会出现与乡镇层面相近的弱影响状况;而一个乡镇如果由单一或少数几个宗族构成,则很可 能出现相反的情形。这些情况表明,一旦超越村庄社区的界限,宗族的影响力就要缩小。地域面积越大,宗族数量越多,单个或少数宗族的影响力就越小。换言之, 在一定区域内,宗族影响力的强弱与其所处区域内宗族力量之间的对比成反比(命题4)。实际上,此命题与命题2的前半部分是相通的。

四、主要概念与框架

作为一项经验性研究,有必要界定其核心概念并给予操作化说明。其核心概念有四个,即:“村”、“村治”、“宗族”与“村治权力网络”。

(一)核心概念

1.“村”的概念

在当今研究者中,“村”的概念的使用甚为混乱。笔者对有关村的概念做出如下界分:所指涉的“村”皆为行政村,包括“生产大队”、“村民委员会”。“村庄”皆指自然村,亦称“村落”。村民小组相当于“生产队”,在文内有时简称“小组”或“组”。

2.“村治”的概念

“村治”系对村级治理的简称,是指在村民委员会社区内及与村社区相关的公共事务的组织、管理和调控。所谓“公共事务”,即为村民个人和农户家庭所不能完成的,应依靠某种社会力量来组织和管理的事务(肖唐镖,1998)。按此,从广义的角度看,村治领域具体表现为四个层面:(1)村际关系层面,即村社区与社区外相交事务的管理和调处;(2)村社区层面;(3)自然村落层面;(4)村民日常生活层面。它们相互联结,共同构成村治的立体图景。从广义角度看,

村治近于“乡村治理”的概念,也因此,文内有时将两者互用。而从狭义角度看,村治过程实际上是村公共权力在村域的管理过程,主要即前述几个层面的活动,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社区公共资源的维护和管理;(2)社区公共设施的维护和管理;(3)社区公共文化的组织和管理;(4)社区公共安全的维护和管理;(5)社区公共经济的经营和管理;(6)社区公共保障;(7)社区公共政务管理。

3.“宗族”的概念

何为“宗族”?学界对这一概念一直存有争论。如M.Freedman 从“功能论”角度,将宗族当作拥有财产、祠堂、社会政治地位等功能性要素的组织。而

M.Fried 从“系谱性”角度,认为中国的宗族是一种继嗣性群体。陈其南则以为,中国的宗族兼具上述两种性质,财产、祠堂等功能性要素仅是宗族继嗣群体的重要工具,没有族产者照样可以祭祖,没有祠堂者也可以在家摆祭坛施仪式,没有亲生儿子的可以通过收养等方式来传宗接代。[6](P112-114)有 学者根据人类学的功能理论与结构主义来解释宗族概念,认为宗族作为一种文化,包括“可观察的文化”与“不可观察的文化”,前者如:以祠堂、族谱、祖坟的物 质文化,以仪式、族规、习俗等规范和典章制度为内涵的制度文化和社群文化,以唱戏、修谱、庙祭等为内容的精神文化或表达文化;后者,即“文化的文化”、 “文化的深层结构”。[7](P76)

据史学家们的研究,在中国历史上宗族有着不同的活动内容和表现形式,“所以我们的宗族定义是就古代、近代而言,这是需要明确的。”[8](P10)如果按历史上(如明清至1949年前)宗族发达、完备的情形而论,宗族即为由男系血缘关系的各个家庭,在宗法观念的规范下组成的社会群体,既包括内部系谱关系较清晰的“宗族”(lineage ),也含有松懈的同姓继嗣群体“氏族”(clan )。其形成应当具备这样几个必要条件:有男性血缘关系的纽带,有族长等组织系统,有族规家法等组织规则,有共同祖先及与此相联系的宗庙祭祀制度,有族产制度。

[9](P4)[10](P10-11)[11](P16)笔者以为,这样的宗族既是“实体的宗族”,也是“文化的宗族”。

在本著研究中,“宗族”概念就是从这样两个可操作的层面来使用:(1)实体的宗族,如宗族的组织、制度,包括宗族的结构、权力及其活动;(2)文化的宗族,也即“观念中的宗族”,如村民的宗族意识与观念,这主要体现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与宗族建设中的各种制度文本及物化设施如族谱、祠堂相比,日常生活更能体现宗族的实际运作状况。

4.“村治权力网络”的概念

“村 治权力网络”概念是本著研究最为核心的概念,它涉及到本研究的基本视角和框架。在多年的调查研究中,本人感到:分析和评价宗族与村治的实际关系,不能仅仅 听信任何一方如政府与基层干部的看法,而应结合多方的意见,根据实际过程来判断;不仅要“听其言”(访谈),更要“观其行”(过程与行动研究),即研究各 种社会行动主体在村治过程中的实际作为。而对两者互动关系的理解和解释,则既应注意基层体制、地理区位、经济发展、宗族格局、人口流动、传统禀赋、城镇化 等环境变量的影响,也应注意村干部变量的影响,如哪些因素有助于他们被任命、有助于其开展工作,宗族因素是否在其中并居何分量?这样的分析视角和方法,实 际上正是“社会行动者——制度和文化方法”,即:既注重对社会行动与过程及其主体的分析,又注重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文化)的分析。按这一分析方法,我 们所理解的“宗族”,既指“实体的宗族”,如宗族的组织、成员和制度,包括宗族的结构、权力及其活动;也指“文化的宗族”即“观念中的宗族”,如村民的宗 族意识与观念以及日常生活方式。按这一分析方法,笔者建构一个核心概念:“村治权力网络”,并以此概念框架来分析宗族与村治的互动关系。

“村治权力网络”是指村治权力配置和运行的过程与资源体系,它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1)权力的基础与来源,它说明:哪些人凭什么被任命或选

任而执掌村治权力。根据政治社会学的已有研究,大凡人格、财富、组织、暴力、技能、知识等等,均有可能成为权力资源。在这里,笔者借用“社会政治资本”概念来指称它们;(2)正式和非正式的权力结构,既包括纵向结构,如县—乡—村之间的权力关系,也包括横向结构,如各种村内组织、干部之间,以及村组织、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权力关系;(3)权力运行状况,如决策、执行与监督过程,其中既包括正式和非正式权力结构在表层的运行状况,也包括权力运行背后的规则和逻辑。这三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整体的村治权力网络。

(二)“村治权力网络”的分析框架

关于中国乡村社会与政治问题的研究,学界本已有多种分析框架和解释性理论。其中,影响至大的要算“国家—社会关系”的理论,不管是早年费孝通等所使用的“国 家—绅士”模型,还是人们熟悉的“两分法”,或黄宗智等人的“三分法”,萧风霞的“细胞化”理论,戴幕珍的“庇护”理论,均属其中。杜赞奇则另辟溪径,试 图以“权力的文化网络”概念来囊括各种地方组织、关系网络,以及诸如宗族观念、民间宗教所构成的体系。他认为,“权力的文化网络”中的“文化”一词是指各 种关系与组织中的象征与规范,这些象征与规范包含着宗教信仰、相互感情、亲戚纽带以及参加组织的众人所承认并受其约束的是非标准。这些象征性价值赋予文化 网络一种受人尊敬的权威,它反过来又激发人们的社会责任感、荣誉感——它与物质利益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从而促使人们在文化网络中追求领导地位。[12](P15)有 学者曾恰当地评价说,杜赞奇的这一概念,对于纠正过去只重视乡村社会经济变化以及正式或非正式的权力机构,忽视宗教、文化因素对村民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 用,是十分有价值的。但在“权力的文化网络”中,居于中心地位的依旧是那些主导村社宗教生活或宗族组织的精英人物。至于普通村民如何借助此网络表达自身利 益并跟精英分子或外来政权打交道,杜氏并未作充足的、有份量的讨论。换言之,在他的分析架构中,村社精

英与百姓的关系,仍然是单向的。[13](P64-111)有研究者基于对杜赞奇解读的村庄——后夏村的回访与跟踪研究,发现杜赞奇对该村政治的研究有诸多缺失,如对宗族结构、村庄精英的误读等,认为其“权力的文化网络”概念并不足以说明复杂的情景性社会。[14]③

此外,笔者以为,更要害的问题在于:能否将权力的各种资源和基础纳入“文化网络”的范畴?在杜赞奇那里,“文化网络强调对组织系统中权力赖以生存的文化及合法性的分析。”[15](P25)这一方面使得“文化”概念过于泛化,另一方面,将权力合法性分析引向后现代的“象征性价值”分析,缺少其应有的政治社会学色彩。因此,本人主张使用“村治权力网络”概念。

按“村治权力网络”分析框架,笔者将主要从以下维度来分析和解释宗族与村治的互动关系:

1.从村治过程方面,如在村干部的选任,村务的决策、执行与监督等过程中,宗族影响的因素是否存在,其作用的大小与机制是怎样的?

2.从村治主体方面,研究村治中村干部与村民的角色特征是否含有宗族的因素,如宗族背景是否成为村干部被任用的资源之一,是否成为村干部推动工作的手段之一,村 干部与宗族精英是否相互转化;村民是如何看宗族的,比如是否希望或认同于宗族对村治的影响力。此外,乡镇及地方干部们对宗族的态度及其影响如何?

3.关于宗族影响村治的后果,将按如下标准来评估:(1)在村内族际关系上,是否出现以大欺小的“多数人暴政”?(2)在与外部力量(如国家)的关系上,是否会 成为保障村民利益的利益集团,并有助于纠正集体行动的困境、促进公民社会的成长?(3)从治村的目标看,是否有助于形成民主、依法治村的体制,出现良好的 村治效能与秩序?

4.关于宗族影响村治的背景,将以宗族格局、政府工作组工作为变量,进行相关性解释。

六、总结性观点

半个世纪前,人类学家莫里斯·弗里德曼以“有国家的社会”——华南乡村中国的研究,回应埃文思-普里查德等人的“无国家社会”研究,并提出中国研究的“宗族范式”。后来,杜赞奇将弗里德曼的“宗族范式”移植到华北乡村的研究中,提出宗族是构成当地乡村权力文化网络的重要因素。那么,经过近30年“有国家无社会”的变迁,宗族在乡村治理中的角色与功能将会如何呢? 笔者以为,分析和回答这一问题,应当注意宏观背景方面的重要因素。比如,近百年来国家政权建设下沉,尤其是曾经30年“有国家无社会”的影响;近30年 市场取向改革的影响。从政治社会学视角可发现,宏观背景的这种变化,影响到农村政治与社会治理的转型和变革,即由传统社会主义规则一统乡村的格局向多元规 则复杂组合的格局演进,其中,民主治理的规则在逐步地普遍引入,而传统势力、金钱实力或丛林暴力也在不同程度地挤入。以村干部的代际变化为例,在短短的近30年 间,就已经普遍地走过了从“毛式干部”(重政治、人品好)到“邓式干部”(重经济、用富人)、再到“强人式干部”(重势力、用强人)的变化。“强人式干 部”在江西农村主要以强宗大族背景为主要特色,而阎云翔调查的黑龙江农村案例和于建嵘反映的湖南农村案例,就以黑恶势力背景为典型。这种多重规则与逻辑并 存的乡村治理格局,无疑是急速转型中乡村社会的一种特殊景况。无可置疑的是,乡村中国的现代转型能否顺利并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我们对这些规则的认 识和社会选择。显然,农村治理体制的转型,离不开既有的“旧传统”、“新传统”,也离不开不断变迁的包括宏观体制和政策在内的外在环境,换言之,即系这些 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本著研究的仅为宗族型乡村社会的治理状况,或者说是村治中的宗族因素。笔者极力挖掘和解读这种乡村治理类型的运行状况及其规则,如:有关宗族在江西、特别是 在全国农村重建规模和历程的分析,有关宗族与村内外各种组织和力量(如政府、“在外精英”、正式村组织和村干部、村内非正式组织及村民)

之间复杂关系的分 析,有关当今宗族影响农民生活、影响乡村选举和治理的状况与机制的分析,有关村治权力网络框架的分析及其应用。核心论点是:作为富于民族特色的宗族,并不 仅仅是乡村社会的一种组织,更是乡村文化的重要内核,是构成村民日常生活与交往活动的重要基础,它已内化为乡村治理规则与逻辑的重要元素。不过,与传统 “正式治理者”或“非正式影响者”的角色不同,宗族在当前乡村治理中的基本角色还是“非正式的治理者”。这一角色所体现的逻辑规则表现出分层的特点,即: 在宗族内部,社会关系的整合践行着狭隘的利己主义、排他主义原则,但公共事务的管理却实践着民主的平等原则;在族外事务、包括村和乡镇层面的治理中,宗族 一般奉行着以实力原则优先的丛林法则。这对乡村建设与发展既有负面作用,也有正面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今中国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下的情况下,宗族、房股 作为竞争派系的资源之一,实际上也有助于民主政治的成长和发展。从现代社会承认多元认同的基础出发,传统宗族在现代化潮流中仍有其生命力,对于现代社会仍 有其重要价值,或者说,宗族在现代化进程中能够实现“传统的现代转换”,从而融入现代公民社会。这些分析如能给人以认同和一定的启发,便达到了笔者的初 衷。

不过,尽管笔者一直努力地拓展区域样本和研究领域,但总感力难从心,既有自身学力上的限制,更有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当今中国尽管处于快速变迁的时期,但是与“宗族与村治”的论题相比较,村治体制的转型依然显得十分缓慢,难以在10年甚至20年内有效观察到宗族在村民自治与民主发展中的全面表现,并得出结论。因此,我们实际上关注到的仍仅仅是村民自治启动前及启动初期的情况,其结论只能是初步的。

2.人力资源的匮乏。在中国这样复杂多样的乡村社会,宗族及其与村治的关系应有多种类型,要求我们应尽量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而系统的比较研究。笔者所在的研究团队虽然人数不少,并已跨省合作,但与庞大而多样的乡村社会相比较,自是微不足道,难以达到研究的目标。

3.类型比较的不足。任何真正从事过田野调查的学人不会不同意:真正扎根田野做调查,而不是装门面、走马观花,那便是极费财力与精力的活。如果要在更多有代表性 的区域做比较研究,那开支就不可想象。因此,限于人力和经费资源上的双重制约,我们的研究如能说有一定深度的话,严格说来,那也主要是在对江西农村的理解 上。但是,要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江西乡村治理中的宗族,却还应当在江西省外进行,即选择与其他不同类型的乡村进行比较研究。我们尽管有在国内多个省(市)调 查的经历(文中也使用了其中的数据),但它们也只是起“衬托”作用,仍未能作为不同类型而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这正是本著的欠缺。我们期待,通过对多种类 型地区的深入调查,比较研究宗族与宗族关系的空间差异,以形成具有更强解释力的理论。

乡村治理中农村宗族研究纲要

肖唐镖

进入20世纪以来,强化现代国家建设被数代国人作为拯救国族、重振中华的不二选择;与此同时,作为传统性、地方性制度和文化的宗族,却一直成为有意识乃至有计划地清除的对象。这一或明或暗地符合近现代西方社会政治转型和发展的经验逻辑,在近30年 间却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的发展景象,即:尽管现代国家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传统性和地方性的宗族也在相当部分乡村地区出现普遍性重建。在乡村和地方政治层 面,两者之间实际发生着怎样的关系,宗族在当下乡村治理中发挥着怎样的角色与功能?应当如何理解和解释这一本土性政治现象?本着这样的问题意识,笔者试图 以江西宗族型乡村的治理分析为中心,窥探当代中国乡村治理和地方政治的转型问题。换言之,本著是本人近十余年来运用政治社会学方法,从现代国家建设与公民 社会成长的宏观背景研究农村宗族的一个系统总结。

一、研究缘起与历程

在大学学习中,钱穆先生的一段治学名言曾给笔者以强烈的震动:“欲治中国之政治史,必先通中国之社会史。而欲通中国之社会史,必先穷中国之宗法史。”

[1](P203)1989年获硕士学位毕业后,笔者有幸来到江西省委政策研究室工作,较多地关注到宗族组织,希望将它作为了解农村政治和社会变迁的主要切口。从这种选择显然可以看到钱穆先生名言的潜在导引,其中也不乏对江西农村的宗族特色及个人特点的考虑。

在当今中国,江西农村可能是传统宗族社会保留得最为“原始”的大区域之

一。笔者也生于斯长于斯,血脉中自然流淌着浓烈的家族文化。莫里斯·弗里德曼曾恰当地 指出,普通的中国姓名几乎总是包含了三个符码,第一个是姓,最后一个纯粹是个人的成分,中间的符码则是共同的辈分。其中,有两个符码具家

族特色。[2](P10)不 过,笔者姓名中的三个汉字却皆具家族特色:姓是家族的,名不仅有家族的辈分排行(中间的符码),还有房派所规定的偏旁(最后一字)。从这三个字,可以看出 自己所在的宗族,可以知道自己在族内的辈分长序,还可以找到自己所在的房派,秩序和位置井然。在笔者的家乡,除了取名之外,在出生、教育、婚姻、生育、节 庆、建房、养老、安葬、继承、祭祀以及生活的诸多方面,大多仍充溢着传统家族文化的特色。凭着这样的生活经验和实感来研究典型区域的宗族问题,自认为能便 捷入场,易切其核心。由此,本人便将中国社会中的宗族现象作为自己的一个待解之谜,希望能一步一步地深入其中,解剖它,理解它。

依着这样的计划,在开初几年对一般农村问题的调查中,自己直接或间接地观察全省农村宗族状况,同时加紧做必要的理论准备。学界相关的文献资料,千方百计地找 寻;有关宗族的各种内部资料,能读则读;各地的年鉴和地方志,能看则看;民间的族谱祠堂等等,也努力多跑多看。在建立起基本的知识背景后,环顾人们对当今 农村宗族的研究,成果虽然不少,但越来越让笔者产生疑惑和不满。因为即使是一些基本的问题,如全国乃至较小区域范围内宗族重建的情况如何、复兴后的宗族怎 么开展活动、它与传统宗族的异同何在,这些研究却不能告诉笔者。

大体自1991年起,笔者在江西着手对上述问题进行专题调查。到1996年底,笔者基本走遍了省内各县,实地察看了多种族谱祠堂,访谈了大量宗族首领和族民,并与熟悉宗族和风土人情的县乡干部和文化人士座谈交流。应当说,这些调查圆满完成了初始设计的基本任务,使笔者对江西农村宗族的全面状况有了基本把握。但这只是本人研究的第一步。

受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有关乡村建设研究“重点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当前我国农村的宗族势力与村级自治问题研究》的立项资助,1998年笔者组织完成了对江西80个村的大规模问卷调查和对江西536个乡镇干部的问

卷调查,了解到更多村民和乡村干部对宗族与乡村治理的基本态度和意见。到1999年7月,我们对江西和安徽10个村的案例研究基本结束,全景式地了解到各村宗族重建的历程、宗族的内部结构和活动、宗族在村民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宗族与村组织的关系、宗族对村干部工作的影响等情况,并形成了《村治中的宗族》一书的初稿(2001年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但到当时为止,笔者所研究的案例村都还是按“行政主导”的方式来治理,因此,观察和解释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族与村级自治”关系。这不能不让人遗憾。

幸运的是,随着1998年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对村民自治的全面肯定,以及随后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村民直选和自治被要求正式地实施。江西省在1999年8月 部署全省第一次村委会直接选举。这正是一次观察宗族影响村民直选、选举引入农村后宗族反应与行动的极好机会。笔者不仅不愿放弃它,而且希望将此次村选的观 察研究作为实地长期跟踪研究的起点。因为从中或许能看到农村政治从传统治理走向民主治理的过程,看到农村政治和社会生态变迁的若干规律与特点,看到中国民 主化和政治转型的细胞生成过程。

有了前述调查的经验和人力资源积累,笔者在省内选择两县进行较大规模的案例研究,经过先后近4个月的观察调查,对40个村选举与治理的状况以及宗族在选举与治理中的角色和功能,我们均有了较细致的把握。至2001年,基于以上案例调查和村民问卷调查所取得的大量资料,课题组撰写出39个村的选举观察报告、一批综合研究报告和论文,分别以《多维视角中的村民直选》、《村委会选举观察》和《宗族、乡村权力与选举》为名出版。①

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到,笔者有关宗族的研究并不是就宗族看宗族,而是力图将它放进村民生活和乡村治理的整体环境,对宗族及其在乡村治理中的状况进行立体性透视。但遗憾的是,笔者的这些研究依然局限在江西省内, 至于全国农村的宗族情况怎样,宗族与村治的关系在其他地区的状况等问题,我们并不清楚。

更遗憾的是,对这些情况,国内仍无人做较大区域的专题研究。因此,本人下步要做的工作,除了继续跟踪研究江西农村外,还需积极开拓研究区域,进行多区域的比较研究。

2001年初,笔者按同样的方法,组织了对江苏一县级市20个村的驻村观察研究。是年7-11月,笔者协助哈佛大学博士候选人蔡晓莉组织完成4省8县“村情调查”中的江西调查,共取得了316个村的调查资料。2002年初,参与美国杜克大学史天健教授在国内组织的大规模“社会分层与社会意识调查”,其中完成对22个省241个样本村的调查。这两个项目有关农村宗族的资料收集框基本采用了本人的设计。据本人所知,迄当时为止,这两个项目有关宗族的资料在样本所指向的区域上,乃是国内外学界最大规模的调查。

2002年和2005年,江西省先后再举行了两届村民直选,笔者组织30多位同仁继续跟踪观察原40个村,观察宗族与选举关系的变化,分析1999年选举后村治状况的变化以及宗族出现的新情况。同时,还与山西、上海、重庆等地的研究者合作,按一致的方法,分别在该地选择一县(区)对20个村的选举与治理状况进行观察、调查。这些田野调查形成了一批案例工作报告和研究报告,②此外,我们还取得大量有关村治和宗族情况的新资料。2002-2004年,笔者在江西省委党校的支持下,对来该校学习培训的数百名地方领导干部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宗族与乡村治理的意见。

本著研究即以上述调查为基础,是本人对这些调查的一个较为系统的提炼与总结。

二、选题意义与价值

前引钱穆先生之言,将宗法问题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政治与社会的重要性,说得十分恰当。那么,在当今中国政治与社会研究,特别是在农村政治与社会研究中,宗族是否仍然是一个有效力的概念和研究路径?研究宗族与乡村治理的关

系其意义和价值何在?

如众周知,自1979年以来,中国大陆农村进入急剧变革的时期,这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也表现在政治和社会方面。后一方面引人注目的变化至少有两点:

(1)现代性治理制度引入,如乡村体制从“政社合一”过渡至“乡政村治”,培育民间组织,推行基层民主;(2)在一些地区传统性地方制度如宗族组织出现普遍重建。两种不同的制度趋向之间可能存在的张力和冲突,如村民自治与宗族重建之间的关系,自改革始就曾在实践界引发十分激烈的争论,并一直与村民自治的实践如影相随。2002年7月在北京的一个小型座谈会上,时任国家民政部主管农村村民自治工作的处长王金华先 生对此仍然感触良深。他提出,反对村民自治的人士为村民自治送了“四顶帽子”,即:担心宗族势力干扰、削弱党的领导、影响经济发展和影响农村稳定。在这 里,对宗族因素的担心,实际上已构成缓行乃至反对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理由。因此,科学而深入地研究宗族与村治的真实互动关系,对于政府工作 和政策调整有着十分重要的资政功能。它有助于增进人们对宗族和村治关系的理解,为修正和完善有关宗族和村治的政策措施提供必要的认识基础和科学依据,从而 推动农村治理向善治转型。

在学理方面,研究本选题的意义也同样重要。这不仅表现为研究之相对贫乏、从而所展示的研究空间,更表现为论题本身所自赋的理论意义。正如有学者所云:涉及到 宗族在中国农村社会中作用程度的讨论,是一个实质性的问题。“家族对村庄权力结构分配的影响的程度、方式和途径,对于估价中国大陆下层社会结构——村落社 会组织结构变革的程度,具有重要意义。”[3]笔者深以为然。 按西方主流理论,宗族作为血缘性组织是“原始组织”,将为“人工创立的社会组织”所取代。[4](P755)但对当代台湾宗族的研究却发现,宗族可促成乡村治理的现代转型。[5]在近20余年来我国大陆农村,宗族及其在乡村治理中的角色也未按西方主流理论的预设而运行,而是出现了复兴的新情况。其中,或应

有新的动力、规则和关系。对此,西方主流理论不足以解释。有学者提出,宗族的自治传统可转化为推行村民自治的本土资源。

因此,宗族与村治的关系问题并不是一个纯经验性论题,而是一个带根本性的实质性论题。它不只是技术性地讨论有关处理村民自治和宗族的政策,或阐述村治与宗族 互动本身的理论问题,更重要的,还是有关农村社会应当怎样组织和构造的问题,国家与社会、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如何调适的问题。也就是说,作为一个颇具中国 特色的本土问题与本土经验,本选题含有理论创新的潜能,有助于在与一般理论的对话中推进学科进步。一言以蔽之,宗族与村治关系的研究,题目虽小却意义重 大。

三、研究目标与假设

本著研究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对江西农村村民自治与宗族之间互动关系的考察,分析宗族在乡村治理中角色与功能的变迁、现状与特点,其作用发生的过程与方式、 机制与条件,理解其后果与意义,进而讨论宗族在乡村治理中的逻辑与规则、宗族与现代国家建设和公民社会成长的关系等理论问题。 具体而言,将重点探讨以下主题:

(1)对于宗族的立场与态度,村民、乡村基层干部和地方干部是否会一致或不一致?为什么会一致或不一致?

(2)在村干部选任中,宗族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村、同一村的不同时期是否一致或不一致?为什么会一致或不一致?

(3)宗族在选举和治理中的作用如何?是否会出现差异?如有差异,它为何会出现?

(4)宗族在村委会和乡镇两个层面的选举与治理中分别起着怎样的作用?是否一致或不一致?为什么?

(5)如何理解宗族在村治权力网络中的角色特征与运行逻辑?

(6)如何理解和评估宗族对于现代和未来中国社会与中国人的价值与意义?宗族能否成功融入现代公民社会?

(7)应当如何评价百年来中国政府对农村宗族的政策选择?合理的政策选择应当是怎样的?

基于上述目标和主题,本著提出如下四个假设性命题:

1.村民、乡村基层干部和地方干部对于宗族的立场选择,主要取决于其与宗族之间的社会距离与空间距离。与宗族之间的社会距离与空间距离越远,就越可能从正式政策 立场对待宗族;而空间距离越近,如从事乡村工作的乡镇干部,就越可能从现实情境出发对待宗族;社会距离越近,如对自家宗族人们就越可能从亲情立场出发对待 宗族。

2.在村干部选任中宗族因素影响的强弱差异,取决于村落宗族背景与政府指导组工作。也就是说,村落宗族背景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其对选举的作用;政府工作组对选举政策的执行状况,也将直接影响到宗族的作用力,如果其态度倾向民主竞争,则宗族的影响增强,反之,宗族的影响则弱。

3.宗族在乡村选举与治理中影响力的强弱,将与村民行动自主性的大小成反比关系。

4.宗族在村政和乡政中的作用并不一致,在村级的影响力明显强于在乡级的影响力,其中的解释性变量为区域内宗族力量之间的对比。也就是说,在一定区域内,宗族影响力的强弱与其所处区域内宗族力量之间的对比成反比。

在当下江西乡村社会的治理中,宗族作为“非正式治理者”所发挥的功能与机制,可以用上述四个命题来表达和解释,归纳对各假设的有关论证如下:

1.对于宗族的立场与态度,村民、乡村基层干部和地方干部是否会一致或不一致?为什么会一致或不一致?

笔者建构三种不同类型的立场和态度,即体制性立场、现实性立场和亲情性立场。通过对宗族与几类主要社会行动主体如村民、村干部、乡镇和地方干部之

间关系的分 析,表明这些行动主体对待宗族的立场和态度是复杂多元的,甚至一个具体的社会行动者均有可能依所处具体情势的不同而具不同的态度。不过,就总体态势看,村 民、村干部、乡镇和地方干部对待宗族各有其大体相近的立场选择。村民和村干部一般会以亲情立场对待宗族,组织和参与宗族的多类活动;乡镇干部则容易从现实 情境出发灵活对待宗族,而级别更高、离乡村更远的地方干部却易于从体制性立场、政府正式政策对待宗族。对于自家的血缘宗族本身,不管是乡镇干部、还是地方 干部,都更有可能处以亲情立场。

对此,笔者的解释是:社会行动主体对宗族的立场选择,主要取决于其与宗族本身之间的社会距离与空间距离(命题1)。与宗族之间的社会距离与空间距离越远,如县市以上的地方官员,就越可能从正式政策立场对待宗族;空间距离越近,如从事乡村工作的乡镇干部,就越可能从现实情境出发对待宗族;社会距离越近,如对自家宗族,人们就越可能从亲情立场出发对待宗族。

2.在村干部选任中,宗族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村、同一村的不同时期是否一致或不一致?为什么会一致或不 一致?

对村干部社会政治资本的分析表明,就全国范围而言,包括宗族和宗教等在内的传统组织因素已不再构成村干部的权力基础。但在江西的宗族型乡村,自80年代以来宗族已成为影响村干部选任及其治村行为的重要因素,尽管在不同的村、同一村的不同时期宗族发生作用的机制与程度并不一致。

在村干部选任中宗族因素影响的强弱差异,取决于村落宗族背景与政府指导组工作(命题2)。 村落宗族背景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其对选举的作用,如在宗族聚居村宗族的影响要强于杂居村。在村干部选任中,政府的政策执行状况,也将直接影响到宗族的作用 力,如果其态度倾向民主竞争,则宗族的影响将增强、且更直接,反之,宗族的影响要减弱,并倾向于以间接方式发挥影响力。换言之,宗族对村干部选任的影响, 在较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政府选任村干部的政策行为。如果村干部通过民主公开和竞争性的选举产生,那么,宗族的影响就将

在选举的动员和投票中直接展现;反之, 如果村干部系由乡镇政府直接任命或“操控性选举”而产生,那么,宗族就将通过以实力为基础的均衡原则、裙带原则和亲缘网络等间接方式发挥作用。

3.宗族在选举和治理中的作用如何?是否会出现差异?如有差异,它为何会出现?

从总体状况看,不管是在村层面还是在乡镇层面,宗族在选举中的影响力明显弱于在治理中的作用力。宗族在乡村选举中的作用方式皆是非正式的、非组织的,体现着显著的个人性、自发性;而在乡村治理的过程中,宗族的影响却是直接的,有时还以集体组织的方式出现。

这种差异的出现,应与选举和治理本身的特点有密切关系。宗族对乡村治理的实际影响,总是通过村民的行为来展现。但选举和治理各自不同的特点,将影响着宗族的 作用机制。在选举中,由于有“严禁宗族势力干扰”的政治压力,村民的行为(如投票)一般是个体的、秘密的,因而就有可能是自由的,能够相对自主地表达自己 的意志,宗族的集体意志和压力得以缩小;但在乡村治理中,人们的行为既是直观的,也是公开的,让人“一目了然”,相对缺乏个人的自主性与自由性,宗族集体 意志和压力易于形成,其影响力便易实现。在这里,村民行动的自主性程度影响到宗族集体意志压力的形成,进而影响其实际作用力。也就是说,宗族影响力与村民 行动自主性之间形成了反比关系(命题3)。

4.宗族在村委会和乡镇两个层面的选举与治理中分别起着怎样的作用?是否一致或不一致?为什么?

对乡村选举与治理的分析显示,宗族的作用体现着明显的分层特征,在村级的影响力明显强于在乡级的影响力,不管是在选举还是在治理中均如此。 从表层看,这种状况的出现,与乡、村在组织规模和范围上的差别有关。但实际上,其中决定性的变数在于:区域内宗族之间的力量对比。在村中,宗族组织更有可能 成为左右村政的力量,其影响力能有相对直接的反映;而在乡镇范

围内,众多宗族的同存必然使得单个或少数宗族的力量难以凸现,加之行政力量的相对强大,因而 宗族的影响力就难以有明显的表现。当然,如果一个村是多宗族杂居,也会出现与乡镇层面相近的弱影响状况;而一个乡镇如果由单一或少数几个宗族构成,则很可 能出现相反的情形。这些情况表明,一旦超越村庄社区的界限,宗族的影响力就要缩小。地域面积越大,宗族数量越多,单个或少数宗族的影响力就越小。换言之, 在一定区域内,宗族影响力的强弱与其所处区域内宗族力量之间的对比成反比(命题4)。实际上,此命题与命题2的前半部分是相通的。

四、主要概念与框架

作为一项经验性研究,有必要界定其核心概念并给予操作化说明。其核心概念有四个,即:“村”、“村治”、“宗族”与“村治权力网络”。

(一)核心概念

1.“村”的概念

在当今研究者中,“村”的概念的使用甚为混乱。笔者对有关村的概念做出如下界分:所指涉的“村”皆为行政村,包括“生产大队”、“村民委员会”。“村庄”皆指自然村,亦称“村落”。村民小组相当于“生产队”,在文内有时简称“小组”或“组”。

2.“村治”的概念

“村治”系对村级治理的简称,是指在村民委员会社区内及与村社区相关的公共事务的组织、管理和调控。所谓“公共事务”,即为村民个人和农户家庭所不能完成的,应依靠某种社会力量来组织和管理的事务(肖唐镖,1998)。按此,从广义的角度看,村治领域具体表现为四个层面:(1)村际关系层面,即村社区与社区外相交事务的管理和调处;(2)村社区层面;(3)自然村落层面;(4)村民日常生活层面。它们相互联结,共同构成村治的立体图景。从广义角度看,

村治近于“乡村治理”的概念,也因此,文内有时将两者互用。而从狭义角度看,村治过程实际上是村公共权力在村域的管理过程,主要即前述几个层面的活动,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社区公共资源的维护和管理;(2)社区公共设施的维护和管理;(3)社区公共文化的组织和管理;(4)社区公共安全的维护和管理;(5)社区公共经济的经营和管理;(6)社区公共保障;(7)社区公共政务管理。

3.“宗族”的概念

何为“宗族”?学界对这一概念一直存有争论。如M.Freedman 从“功能论”角度,将宗族当作拥有财产、祠堂、社会政治地位等功能性要素的组织。而

M.Fried 从“系谱性”角度,认为中国的宗族是一种继嗣性群体。陈其南则以为,中国的宗族兼具上述两种性质,财产、祠堂等功能性要素仅是宗族继嗣群体的重要工具,没有族产者照样可以祭祖,没有祠堂者也可以在家摆祭坛施仪式,没有亲生儿子的可以通过收养等方式来传宗接代。[6](P112-114)有 学者根据人类学的功能理论与结构主义来解释宗族概念,认为宗族作为一种文化,包括“可观察的文化”与“不可观察的文化”,前者如:以祠堂、族谱、祖坟的物 质文化,以仪式、族规、习俗等规范和典章制度为内涵的制度文化和社群文化,以唱戏、修谱、庙祭等为内容的精神文化或表达文化;后者,即“文化的文化”、 “文化的深层结构”。[7](P76)

据史学家们的研究,在中国历史上宗族有着不同的活动内容和表现形式,“所以我们的宗族定义是就古代、近代而言,这是需要明确的。”[8](P10)如果按历史上(如明清至1949年前)宗族发达、完备的情形而论,宗族即为由男系血缘关系的各个家庭,在宗法观念的规范下组成的社会群体,既包括内部系谱关系较清晰的“宗族”(lineage ),也含有松懈的同姓继嗣群体“氏族”(clan )。其形成应当具备这样几个必要条件:有男性血缘关系的纽带,有族长等组织系统,有族规家法等组织规则,有共同祖先及与此相联系的宗庙祭祀制度,有族产制度。

[9](P4)[10](P10-11)[11](P16)笔者以为,这样的宗族既是“实体的宗族”,也是“文化的宗族”。

在本著研究中,“宗族”概念就是从这样两个可操作的层面来使用:(1)实体的宗族,如宗族的组织、制度,包括宗族的结构、权力及其活动;(2)文化的宗族,也即“观念中的宗族”,如村民的宗族意识与观念,这主要体现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与宗族建设中的各种制度文本及物化设施如族谱、祠堂相比,日常生活更能体现宗族的实际运作状况。

4.“村治权力网络”的概念

“村 治权力网络”概念是本著研究最为核心的概念,它涉及到本研究的基本视角和框架。在多年的调查研究中,本人感到:分析和评价宗族与村治的实际关系,不能仅仅 听信任何一方如政府与基层干部的看法,而应结合多方的意见,根据实际过程来判断;不仅要“听其言”(访谈),更要“观其行”(过程与行动研究),即研究各 种社会行动主体在村治过程中的实际作为。而对两者互动关系的理解和解释,则既应注意基层体制、地理区位、经济发展、宗族格局、人口流动、传统禀赋、城镇化 等环境变量的影响,也应注意村干部变量的影响,如哪些因素有助于他们被任命、有助于其开展工作,宗族因素是否在其中并居何分量?这样的分析视角和方法,实 际上正是“社会行动者——制度和文化方法”,即:既注重对社会行动与过程及其主体的分析,又注重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文化)的分析。按这一分析方法,我 们所理解的“宗族”,既指“实体的宗族”,如宗族的组织、成员和制度,包括宗族的结构、权力及其活动;也指“文化的宗族”即“观念中的宗族”,如村民的宗 族意识与观念以及日常生活方式。按这一分析方法,笔者建构一个核心概念:“村治权力网络”,并以此概念框架来分析宗族与村治的互动关系。

“村治权力网络”是指村治权力配置和运行的过程与资源体系,它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1)权力的基础与来源,它说明:哪些人凭什么被任命或选

任而执掌村治权力。根据政治社会学的已有研究,大凡人格、财富、组织、暴力、技能、知识等等,均有可能成为权力资源。在这里,笔者借用“社会政治资本”概念来指称它们;(2)正式和非正式的权力结构,既包括纵向结构,如县—乡—村之间的权力关系,也包括横向结构,如各种村内组织、干部之间,以及村组织、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权力关系;(3)权力运行状况,如决策、执行与监督过程,其中既包括正式和非正式权力结构在表层的运行状况,也包括权力运行背后的规则和逻辑。这三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整体的村治权力网络。

(二)“村治权力网络”的分析框架

关于中国乡村社会与政治问题的研究,学界本已有多种分析框架和解释性理论。其中,影响至大的要算“国家—社会关系”的理论,不管是早年费孝通等所使用的“国 家—绅士”模型,还是人们熟悉的“两分法”,或黄宗智等人的“三分法”,萧风霞的“细胞化”理论,戴幕珍的“庇护”理论,均属其中。杜赞奇则另辟溪径,试 图以“权力的文化网络”概念来囊括各种地方组织、关系网络,以及诸如宗族观念、民间宗教所构成的体系。他认为,“权力的文化网络”中的“文化”一词是指各 种关系与组织中的象征与规范,这些象征与规范包含着宗教信仰、相互感情、亲戚纽带以及参加组织的众人所承认并受其约束的是非标准。这些象征性价值赋予文化 网络一种受人尊敬的权威,它反过来又激发人们的社会责任感、荣誉感——它与物质利益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从而促使人们在文化网络中追求领导地位。[12](P15)有 学者曾恰当地评价说,杜赞奇的这一概念,对于纠正过去只重视乡村社会经济变化以及正式或非正式的权力机构,忽视宗教、文化因素对村民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 用,是十分有价值的。但在“权力的文化网络”中,居于中心地位的依旧是那些主导村社宗教生活或宗族组织的精英人物。至于普通村民如何借助此网络表达自身利 益并跟精英分子或外来政权打交道,杜氏并未作充足的、有份量的讨论。换言之,在他的分析架构中,村社精

英与百姓的关系,仍然是单向的。[13](P64-111)有研究者基于对杜赞奇解读的村庄——后夏村的回访与跟踪研究,发现杜赞奇对该村政治的研究有诸多缺失,如对宗族结构、村庄精英的误读等,认为其“权力的文化网络”概念并不足以说明复杂的情景性社会。[14]③

此外,笔者以为,更要害的问题在于:能否将权力的各种资源和基础纳入“文化网络”的范畴?在杜赞奇那里,“文化网络强调对组织系统中权力赖以生存的文化及合法性的分析。”[15](P25)这一方面使得“文化”概念过于泛化,另一方面,将权力合法性分析引向后现代的“象征性价值”分析,缺少其应有的政治社会学色彩。因此,本人主张使用“村治权力网络”概念。

按“村治权力网络”分析框架,笔者将主要从以下维度来分析和解释宗族与村治的互动关系:

1.从村治过程方面,如在村干部的选任,村务的决策、执行与监督等过程中,宗族影响的因素是否存在,其作用的大小与机制是怎样的?

2.从村治主体方面,研究村治中村干部与村民的角色特征是否含有宗族的因素,如宗族背景是否成为村干部被任用的资源之一,是否成为村干部推动工作的手段之一,村 干部与宗族精英是否相互转化;村民是如何看宗族的,比如是否希望或认同于宗族对村治的影响力。此外,乡镇及地方干部们对宗族的态度及其影响如何?

3.关于宗族影响村治的后果,将按如下标准来评估:(1)在村内族际关系上,是否出现以大欺小的“多数人暴政”?(2)在与外部力量(如国家)的关系上,是否会 成为保障村民利益的利益集团,并有助于纠正集体行动的困境、促进公民社会的成长?(3)从治村的目标看,是否有助于形成民主、依法治村的体制,出现良好的 村治效能与秩序?

4.关于宗族影响村治的背景,将以宗族格局、政府工作组工作为变量,进行相关性解释。

六、总结性观点

半个世纪前,人类学家莫里斯·弗里德曼以“有国家的社会”——华南乡村中国的研究,回应埃文思-普里查德等人的“无国家社会”研究,并提出中国研究的“宗族范式”。后来,杜赞奇将弗里德曼的“宗族范式”移植到华北乡村的研究中,提出宗族是构成当地乡村权力文化网络的重要因素。那么,经过近30年“有国家无社会”的变迁,宗族在乡村治理中的角色与功能将会如何呢? 笔者以为,分析和回答这一问题,应当注意宏观背景方面的重要因素。比如,近百年来国家政权建设下沉,尤其是曾经30年“有国家无社会”的影响;近30年 市场取向改革的影响。从政治社会学视角可发现,宏观背景的这种变化,影响到农村政治与社会治理的转型和变革,即由传统社会主义规则一统乡村的格局向多元规 则复杂组合的格局演进,其中,民主治理的规则在逐步地普遍引入,而传统势力、金钱实力或丛林暴力也在不同程度地挤入。以村干部的代际变化为例,在短短的近30年 间,就已经普遍地走过了从“毛式干部”(重政治、人品好)到“邓式干部”(重经济、用富人)、再到“强人式干部”(重势力、用强人)的变化。“强人式干 部”在江西农村主要以强宗大族背景为主要特色,而阎云翔调查的黑龙江农村案例和于建嵘反映的湖南农村案例,就以黑恶势力背景为典型。这种多重规则与逻辑并 存的乡村治理格局,无疑是急速转型中乡村社会的一种特殊景况。无可置疑的是,乡村中国的现代转型能否顺利并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我们对这些规则的认 识和社会选择。显然,农村治理体制的转型,离不开既有的“旧传统”、“新传统”,也离不开不断变迁的包括宏观体制和政策在内的外在环境,换言之,即系这些 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本著研究的仅为宗族型乡村社会的治理状况,或者说是村治中的宗族因素。笔者极力挖掘和解读这种乡村治理类型的运行状况及其规则,如:有关宗族在江西、特别是 在全国农村重建规模和历程的分析,有关宗族与村内外各种组织和力量(如政府、“在外精英”、正式村组织和村干部、村内非正式组织及村民)

之间复杂关系的分 析,有关当今宗族影响农民生活、影响乡村选举和治理的状况与机制的分析,有关村治权力网络框架的分析及其应用。核心论点是:作为富于民族特色的宗族,并不 仅仅是乡村社会的一种组织,更是乡村文化的重要内核,是构成村民日常生活与交往活动的重要基础,它已内化为乡村治理规则与逻辑的重要元素。不过,与传统 “正式治理者”或“非正式影响者”的角色不同,宗族在当前乡村治理中的基本角色还是“非正式的治理者”。这一角色所体现的逻辑规则表现出分层的特点,即: 在宗族内部,社会关系的整合践行着狭隘的利己主义、排他主义原则,但公共事务的管理却实践着民主的平等原则;在族外事务、包括村和乡镇层面的治理中,宗族 一般奉行着以实力原则优先的丛林法则。这对乡村建设与发展既有负面作用,也有正面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今中国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下的情况下,宗族、房股 作为竞争派系的资源之一,实际上也有助于民主政治的成长和发展。从现代社会承认多元认同的基础出发,传统宗族在现代化潮流中仍有其生命力,对于现代社会仍 有其重要价值,或者说,宗族在现代化进程中能够实现“传统的现代转换”,从而融入现代公民社会。这些分析如能给人以认同和一定的启发,便达到了笔者的初 衷。

不过,尽管笔者一直努力地拓展区域样本和研究领域,但总感力难从心,既有自身学力上的限制,更有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当今中国尽管处于快速变迁的时期,但是与“宗族与村治”的论题相比较,村治体制的转型依然显得十分缓慢,难以在10年甚至20年内有效观察到宗族在村民自治与民主发展中的全面表现,并得出结论。因此,我们实际上关注到的仍仅仅是村民自治启动前及启动初期的情况,其结论只能是初步的。

2.人力资源的匮乏。在中国这样复杂多样的乡村社会,宗族及其与村治的关系应有多种类型,要求我们应尽量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而系统的比较研究。笔者所在的研究团队虽然人数不少,并已跨省合作,但与庞大而多样的乡村社会相比较,自是微不足道,难以达到研究的目标。

3.类型比较的不足。任何真正从事过田野调查的学人不会不同意:真正扎根田野做调查,而不是装门面、走马观花,那便是极费财力与精力的活。如果要在更多有代表性 的区域做比较研究,那开支就不可想象。因此,限于人力和经费资源上的双重制约,我们的研究如能说有一定深度的话,严格说来,那也主要是在对江西农村的理解 上。但是,要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江西乡村治理中的宗族,却还应当在江西省外进行,即选择与其他不同类型的乡村进行比较研究。我们尽管有在国内多个省(市)调 查的经历(文中也使用了其中的数据),但它们也只是起“衬托”作用,仍未能作为不同类型而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这正是本著的欠缺。我们期待,通过对多种类 型地区的深入调查,比较研究宗族与宗族关系的空间差异,以形成具有更强解释力的理论。


相关内容

  • 中国乡村治理中宗族功能的变迁
  • 社 会 学 系别:历史系 年级: 班级: 姓名:蒋景涛 学号: 10届 01班 2010091121 中国乡村治理中宗族功能的变迁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各个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乡村宗族的复兴, 农户宗族和乡村自治的关系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本文从农村宗族功能历史演变的角度, 分析了在20世 ...

  • 乡村治理的困境与展望研究
  • 乡村治理的困境与展望研究 赵杰 [1**********] 09政治班 [摘 要]乡村是我国重要的基层组织,乡村治理好坏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当前我国乡村治理面临诸多挑战和困境.为此,必须通过完善新农村乡村治理机制,进一步健全乡村治理法制,理顺乡村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明确乡村治理主体的权限和职责范围,充 ...

  • 南昌大学MPA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范
  • 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学号:研 究 生: 导 师: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 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 入学时间: 入学时间: 开题时间: 开题时间: 年 年 月 月 日南昌大学 MPA 教育中心制 南昌大学填 报说明一.开题报告中的一至五项必须采用计算机输 ...

  • 农村公共空间的演替与设计治理_肖龙
  • 第35卷第4期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JournalofJiangxi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DOI:10.13265/j.cnki.jxlgdxxb.2014.04.023 Vol.35,No.4Aug. 2014 2014年8月 (2014)04-0103- ...

  • 清代乡里制度研究综述
  • 2004年增刊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api tal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 tion)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专辑 史苑捃拾 清代乡里制度研究综述 申立增 (首都师范大学 历史系, 北京 100089) 摘 要: 清 ...

  • 熟人社会的治理
  • 贺雪峰 草根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360pskdocImg_0_xyz 乡村治理 - 贺雪峰首页 360pskdocImg_1_xyz 熟人社会的治理 2009-06-23 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aspx?ID=157&a ...

  • 转型社会中农村社区治理困境及对策
  • 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转型社会中农村社区治理困境及对策 许爱花甘诺 摘要:农村社区治理面临严重困境,主要表现为:乡镇政府越权过度干预.非法势力干扰村庄治理 "民主以及村民的政治冷漠,严重影响了农村社区的稳定与和谐.农村社区治理必须逐步由"官主导"到 ,导&quo ...

  • 乡村文化生态建设:对乡村儒学现象的思考
  • 内容提要:文化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了文化及与文化生存发展相关联的各层次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涉及系统内部的平衡.环境的保护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等.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紧张对立,不可避免地引发乡村文化生态问题.乡村儒学现象将优秀文化传统.基层文化需要和当代价值追求有效衔接,创建 ...

  • 村庄结构分化及其社会治理特征
  • 20144村庄结构分化及其社会治理特征 王会*[提要]由于各地农村经济社会分化及阶层分化的程度不同,不同区域村庄内部形成了不同的阶层社会结构.分化程度高的富裕村庄,阶层结构多元化,阶层差距拉大,阶层矛盾.阶层利益复杂化;中度分化村庄则资源有限,社会性竞争异常激烈;以偏远地区为代表的低度分化村庄阶层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