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二语文上期末题

(苏教版必修五)2014高二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第Ⅰ卷(36分,每小题3分)

一、基础知识

1.下列选项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慰藉.jiè 铁砧.zhān 绯红 呕心沥血

B.薄罪(dú) 编辑 杯盘浪藉 .bó荷 赎.

C.宿.sù营 厮打 综合征.zhēng 流觞曲水

D. 座佑铭 悚人听闻 载.zài笑载言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虎一般单独生活,而它所捕食的动物几乎都是群居,让人不禁_____ “团结就是力量”的概括。

②咱们的手工艺品往往费大_____ ,刺绣、缂丝、象牙雕刻,全都在细密上显能耐。

③歧江公园使我们看到了那些被熟视无睹的人们,推开了被时光默默_____ 了的“单位”之门,迎面吹来清新怡和的风,听到劳动的人们在歌唱。

A.质疑 功夫 淹没 B.质疑 工夫 湮没

C.置疑 工夫 淹没 D.置疑 功夫 湮没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美国在前线的兵力吃紧,部队换防一拖再拖,加上它到处插手,军力使用已经陷入捉襟见肘的窘境。 ....

B.十来年未见面了,两位老师在熙熙攘攘的上海南京路不期而遇,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C.那抑扬顿挫的声调、绘声绘色的讲述、惟妙惟肖的表演,将一个个精彩的....

故事演绎得栩栩如生,不时赢得台下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

D.王懿荣与“龙骨”第一次相遇,就刮目相看,从中发现了甲骨文,并成为....

把甲骨文考订为商代文字的第一人。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郭川驾驶无动力帆船,创造了40英尺级帆船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世界纪录,

成为中国环球航行第一人。

B.因其作品“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被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这消息让国人大为振奋。

C.武力手段是不是解决南海问题的唯一合理手段?大规模动用武力是否会对国家安定大局造成不良影响?很多人对此持否定态度。

D.这辆先进的综合性网络服务车担负着重大舆情现场研判、重大警务活动现场直播以及社区宣传服务、微博直播等。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赵佶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实际上只是当年成熟一次而已。

B.《新民丛报》虽然名为“报”,其实却是期刊,是梁启超等人于1902年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曾产生过较大影响。

C.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他不得不认真思考公司的业绩为什么会下滑,怎样才能打开产品的销路?

D.参加这次献爱心活动的有公务员、警察、教师、医生„„等社会各界人士。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

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条画,而且一般是繁笔,没有疏疏朗朗只用少数几笔的。这里头有道理可说。景泰蓝要涂上色料,铜丝粘在上面,涂色料就有了界限。譬如柳条上的每片叶子由两条铜丝构成,绿色料就可以填在两条铜丝中间,不至于溢出来。其次,景泰蓝内里是铜胎,表面是涂上的色料,铜胎和色料,膨胀率不相同。要是色料的面积占得宽,烧过以后冷却的时候就会裂。还有,一件器物的表面要经过几道打磨的手续,打磨的时候着力重,容易使色料剥落。现在在表面粘上繁笔的铜丝图画,实际上就是把表面分成无数小块,小块面积小,无论热胀冷缩都比较细微,又比较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于破裂、剥落。通常谈文艺有一句话,叫内容决定形式。咱们在这儿套用一下,是制作方法和物理决定了景泰蓝掐丝的形式。咱们看见有些景泰蓝上面的图案画,在图案画以外,或是红地,或是蓝地,只要占的面积相当宽,那里就嵌几条曲成图案形的铜丝。为什

么一色中间还要嵌铜丝呢?无非使较宽的表面分成小块罢了。

注释:景泰蓝是一种珍贵的手工艺品,其制作过程包括制胎、掐丝(把扁铜丝粘在铜胎上)、点蓝(涂色料)、烧蓝、打磨、镀金六大工序,可谓繁复精细,令人赞叹。

6.文中“譬如柳条上的每片叶子由两条铜丝构成,绿色料就可以填在两条铜丝中间,不至于溢出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A分类别 B列数字 C举例子 D打比方

7.结合文意,有关“制作方法和物理决定了景泰蓝掐丝的形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景泰蓝掐丝的形式决定于其制作方法和物理

B“制作方法”应包括烧蓝、打磨、镀金

C“物理”是指不同物质的膨胀率不同和小块面积小比较禁得起外力 D“形式”是指繁笔的线条画

8.概括本段的中心意思,准确的一项是

A说明了在铜胎上粘上繁笔的线条画的作用

B说明了在铜胎上粘上繁笔的线条画的影响

C说明了在铜胎上粘上繁笔的线条画的经过

D说明了在铜胎上粘上繁笔的线条画的原因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 靳尚①,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昧。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怀王以不知忠 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屈原列传》

注①靳尚:楚上官大夫

9.下列对各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臣请往如楚 如:好像

B.亡走赵,赵不内 内:同“纳”接纳

C.冀幸君之一悟 冀:希望

D.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短:诋毁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引以为流觞曲水 ..

B.不复在位,使于齐 急于星火 ..

C.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D.竟死于秦而归葬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

11.下面文句全都直接体现屈原“忠君爱国”的一项是 ( ) ①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

②竟死于秦而归葬

③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

④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⑤顷襄王怒而迁之

⑥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①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仪听说楚王点名要得到自己,就欣然去了,并且用厚礼贿赂大臣靳尚,在楚王的宠妃郑袖面前说假话。

B.秦昭王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想利用婚亲关系与楚怀王会面,进而扣留他。楚怀王却没有听从屈原的劝阻,结果正中秦王圈套。

C.屈原怀想君王,想振兴国家,打算把国家衰弱的局势扭转过来,在一篇作品中再三表达这种意愿。

D.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为自己服务、选拔贤才来辅佐自己的。怀王却不明白忠臣的职分,所以被郑袖所迷惑,被张仪所欺骗。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5分)

14.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 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①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①辛夷,又名木兰,一种植物。

① 这首诗描写的主要形象是什么?(2分)

② 诗人是运用哪些方法来表现这一形象的,试作分析。(6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共6分)

(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庄子《逍遥游》)

(2)斜阳草树, ,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新沐者必弹冠, 。(《渔父》)

(4)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5)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王羲之)

(6) ,处涸辙而相欢。(《滕王阁序》王勃)

(2)(臣)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5分)

五、语言运用(8分)

16.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情景补充人物的对话。要求:简洁得体。(4分

)

主持人:您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漫画的主要内容吗?

嘉 宾:①

主持人:老人为什么这样喃喃自语?

嘉 宾:②

主持人:您觉得这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嘉 宾:③

主持人:④ ?

嘉 宾:最重要的是,要常回家看看。

17.将下面一段文字的内容概括为一则标题新闻(不超过15字)。(4分)

12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在国务院办公室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10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6%。这一速度虽比上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全年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92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552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7877亿元,增长6.2%。国民经济起步良好,多数经济指标比预料的要好,为完成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六、阅读下文,回答文后各题。

剃刀侠

木 桦

清朝嘉庆年间,北京正阳门(俗称前门)外,已是相当繁华的集贸市场。几十丈高的城门楼子,威严如皇帝老子,注视着熙来攘往的人流。

这天,朗日晴空,集市正值繁华热闹之时。

一匹枣红大马,上骑一员佩刀武官,后跟几个步行兵卒,像一股浪头把人流冲得七零八落。①

门楼下老摊贩认得,这是乾清门蓝翎侍卫。这些蓝翎宠儿每隔几日便会出宫耀武扬威找便宜。

这位蓝翎爷果然在一处最繁华的地方下马了。

小兵卒赶快接过马缰跟在后头,那蓝翎爷就摇着马鞭四处转悠。他盯上几个剃头挑子,就踅过来,在一个空位前站住。

显然这小子是要剃头或刮脸修胡子。当然一概是白活儿。

一个年轻的剃头师傅赶紧躬身让位。那蓝翎爷也不搭话,将马鞭丢在地上,一屁股坐在空木椅上。

谁知那木椅早已破朽,加之这蓝翎爷体肥身重,木椅“咔嚓”一声就散了架。这家伙一个四仰八叉摔在地上。

这还了得!蓝翎爷火从天降,怒从胆生,抓起地上的马鞭,劈头盖脑就向小师傅猛抽起来,直抽得小师傅满脸淌血,爹一声妈一声叫着,他才给两个小卒扶到另一个剃头挑儿前。

那挑子一头火正旺,铜盆里的净水正冒热气。

挑儿前一个年过半百的瘦老头儿正在刀荡子上“哧哧”荡刀。

小卒就把蓝翎爷扶到木椅上坐好,催促老师傅抓紧干活儿。

到底是老马识途。瘦老头儿就小心翼翼,轻手轻脚给蓝翎爷盘起辫子剃起来。那半寸宽极好钢口的红木短把儿剃刀,被荡得吹毛立断,直把蓝翎爷辫子周边刮得油光锃亮,苍蝇落上都得打滑。②

蓝翎爷给刮得懒洋洋,就有睡意,就有小卒子过来用背托着头。老人就把刀板儿在睡脸上游动。

那剃刀在阳光下熠熠闪亮,那蓝翎爷就“呼噜呼噜”睡。

脸刮完,瘦老头儿就拿白毛巾去挑子一头热铜盆里蘸个热毛巾,用手边试凉热边把毛巾蒙到蓝翎爷脸上。这是最后一道工序。热巾上脸,蓝翎爷就醒了。按规矩老师傅掀起毛巾盖住眼睛,轻松地在下巴和脖子处又刮几刀,这才把热毛巾在胖脸上一擦,撤掉脖子上围的大毛巾,把蓝翎爷头一扶,小卒子就顺势把蓝翎爷扶起来。

瘦老头儿毕恭毕敬把手一张,说,爷您走好!那蓝翎爷就给小卒向枣红马扶

去。

几个小卒把蓝翎爷扶上马。一个小卒问:爷,咱还去哪儿?

蓝翎爷不出声,小卒子就再问。还是不出声。

另一个小卒子就惊恐地说,别问了,你看咱爷脖子咋出血了?几个人就惊惧地去扶蓝翎爷。哪来得及,人从马上跌下来,头咕噜咕噜滚落一边,腔子里的血杀猪般喷射出来。

“杀人啦!”

熙熙攘攘的人群似乎忽然寂静了下来。霎时间,这就围满了大半圈的集市人,窃窃私语着„„是剃刀侠„„

人群里一句话提醒小卒子们,就都抽刀去奔那老剃头匠。

哪里还寻得人影。有人说,见了,从城门楼子顶尖儿,跳上大栅巷子房上,走了。

18.小说开头的场景描写有哪些作用?(6分)

19. 简要分析两划线部分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4分)

20.小说情节多处暗示了蓝翎爷之死,请简要概括。(6分)

21.小说写了剃刀侠杀蓝翎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6分)

七、作文(60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材料涉及的基本内容写一篇文章。

一艘货船卸货后返航时,突然遭遇巨大风暴,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舱,立刻往里面灌水!”水手们担忧:“往舱里灌水是险上加险,这不是自找死路吗?”但还是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虽然暴风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来越高,货轮渐渐地平稳了。船长告诉那些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一只空木桶,是很容易被风打翻的,如果装满水负重了,风是吹不倒的。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空船时,才是最危险的时候。”

人何尝不是呢!那些胸怀大志的人,沉重的责任感时刻压在心头,砥砺人生的坚实脚步,从岁月和历史的风雨中坚定地走了出来;而那些得过且过地空耗时光的人,像一个空水桶,往往一场人生的风雨便把他们彻底地打翻了。

[注意] 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答题卷

班级 姓名 考号 四、13.(各5分)

(1)

(2)

14.(1) (2分)

(2)(6分)

15.(毎空1分,共6分)

(1)

(2)

(3)

(4)

(5)

(6)

五.(各4分)

16.(1)

(2)

(3)

(4)

17.(不超过15个字)

六.

18.(6分)

19.(4分)

20.(6分)

21.(6分)

语文月考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C. 2.B

3.D. “刮目相看”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别人的进步,一般用于人。 4.A(不合逻辑,“被授予”改为“授予了”;C表意不明。前面提出答案具有两面性的两个问题,后句中代词“此”,指向不明确。;D成分残缺,在句末加“重任”)

5. B(A前有冒号,引文后句号放在引号内C无疑问语气,只是陈述不用问号D省略号与“等”重复) 二、 6.C 7.B 8.D

三、9. A 10. C 11.D

12.B (“战事不利的情况下”不合文意)(译文参见《同步练习册》97页) 四、13.①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削减,失去了六个郡,自己也被扣留死在秦国,为天下人所耻笑。这是不了解人的祸害。(注意被动句、判断句,每句1分) ②(注意关键字词,每句1分) 14.①幽竹。

②诗人运用了三种方法。一是正面描写,写幽竹具有“不改清阴”的节操;二是侧面衬托,用春残时节黄莺稀少、辛夷花尽、杏花飘落来反衬幽竹;三是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幽竹富有温馨的人情味(“待我归”)。(每条2分)

解析:这首诗虽然短小,但手法却并不单一,幽竹的形象十分鲜明,诗人的感情也充分表达出来了。谷口的环境是优美的,这里本有黄莺的恰恰啼 叫,有辛夷的诱人花香,有杏花的红艳耀眼。但遗憾的是,此时已是暮春,这一切“稀”了,“尽”了,“飞”了,春光逝去,空留凋零。经过这样的渲染和铺垫, “幽竹”出场了,它仍然生长在山窗之下,还是那样青翠清纯,确实姗姗可爱。更为难得的是,它似乎还在殷勤地等待我回家呢。诗人的欣喜之情、赞美之意,也就 溢于言表了。解答这道题,首先要有从这首诗歌的若干形象中抓住主要形象的能力,要能够分清哪是重点,哪是陪衬。一般说来,诗人借以表达思乡感情的形象就是主要形象。很 明显,这首诗主要在于赞美幽竹那种春去不残、不

随流俗的高尚节操,因此,幽竹就是主要形象。第二,诗歌中表现某个形象主要靠描写,另外还有衬托、比拟等, 要熟悉这些手法,再作分析比较。 15.每句错一处,则该句不得分

五、16.(1)一个老人对着镜子说:“孩子们都忙„„”

(2)孩子不在身边,老人很孤独

(3)老人缺乏精神上的赡养(或心灵慰藉) (4)您觉得孩子们能做些什么

(注意紧扣漫画内容,合乎人物前后问答,且恰当得体,每句1分)

17. 中国经济一季度起步良好

六、(各试题答案中,每条2分) 18.①渲染气氛,为人物的出场作铺垫; ②烘托人物形象,突出剃刀侠艺高人胆大;

③前后照应,与后文人群“寂静”“围观”形成对比。 19.①比喻,形象地刻画了官兵的暴虐成性,欺行霸市,耀武扬威。

②夸张,生动地表现了剃刀的锋利,为下文杀死蓝翎爷的悄无声息作了铺垫。

20. ①瘦老头儿“哧哧”荡刀

②蓝翎爷给刮得懒洋洋,并“呼噜呼噜”睡。 ③在下巴和脖子处又刮几刀

④蓝翎爷不出声,小卒子再问还是不出声(3点即可满分) 21.

①表达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理; ②歌颂了杀富济贫、扶危济困的侠义精神;

③寄托了人们惩处邪恶、彰显正义的善良愿望和朴素理想;

④弱小战胜强权,正义挫败邪恶,反映出民众的智慧和力量。(3点即可满分,合乎主题的其他说法也可) 22.写作立意:胸怀大志/心怀责任/充实自我

(苏教版必修五)2014高二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第Ⅰ卷(36分,每小题3分)

一、基础知识

1.下列选项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慰藉.jiè 铁砧.zhān 绯红 呕心沥血

B.薄罪(dú) 编辑 杯盘浪藉 .bó荷 赎.

C.宿.sù营 厮打 综合征.zhēng 流觞曲水

D. 座佑铭 悚人听闻 载.zài笑载言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虎一般单独生活,而它所捕食的动物几乎都是群居,让人不禁_____ “团结就是力量”的概括。

②咱们的手工艺品往往费大_____ ,刺绣、缂丝、象牙雕刻,全都在细密上显能耐。

③歧江公园使我们看到了那些被熟视无睹的人们,推开了被时光默默_____ 了的“单位”之门,迎面吹来清新怡和的风,听到劳动的人们在歌唱。

A.质疑 功夫 淹没 B.质疑 工夫 湮没

C.置疑 工夫 淹没 D.置疑 功夫 湮没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美国在前线的兵力吃紧,部队换防一拖再拖,加上它到处插手,军力使用已经陷入捉襟见肘的窘境。 ....

B.十来年未见面了,两位老师在熙熙攘攘的上海南京路不期而遇,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C.那抑扬顿挫的声调、绘声绘色的讲述、惟妙惟肖的表演,将一个个精彩的....

故事演绎得栩栩如生,不时赢得台下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

D.王懿荣与“龙骨”第一次相遇,就刮目相看,从中发现了甲骨文,并成为....

把甲骨文考订为商代文字的第一人。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郭川驾驶无动力帆船,创造了40英尺级帆船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世界纪录,

成为中国环球航行第一人。

B.因其作品“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被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这消息让国人大为振奋。

C.武力手段是不是解决南海问题的唯一合理手段?大规模动用武力是否会对国家安定大局造成不良影响?很多人对此持否定态度。

D.这辆先进的综合性网络服务车担负着重大舆情现场研判、重大警务活动现场直播以及社区宣传服务、微博直播等。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赵佶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实际上只是当年成熟一次而已。

B.《新民丛报》虽然名为“报”,其实却是期刊,是梁启超等人于1902年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曾产生过较大影响。

C.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他不得不认真思考公司的业绩为什么会下滑,怎样才能打开产品的销路?

D.参加这次献爱心活动的有公务员、警察、教师、医生„„等社会各界人士。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

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条画,而且一般是繁笔,没有疏疏朗朗只用少数几笔的。这里头有道理可说。景泰蓝要涂上色料,铜丝粘在上面,涂色料就有了界限。譬如柳条上的每片叶子由两条铜丝构成,绿色料就可以填在两条铜丝中间,不至于溢出来。其次,景泰蓝内里是铜胎,表面是涂上的色料,铜胎和色料,膨胀率不相同。要是色料的面积占得宽,烧过以后冷却的时候就会裂。还有,一件器物的表面要经过几道打磨的手续,打磨的时候着力重,容易使色料剥落。现在在表面粘上繁笔的铜丝图画,实际上就是把表面分成无数小块,小块面积小,无论热胀冷缩都比较细微,又比较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于破裂、剥落。通常谈文艺有一句话,叫内容决定形式。咱们在这儿套用一下,是制作方法和物理决定了景泰蓝掐丝的形式。咱们看见有些景泰蓝上面的图案画,在图案画以外,或是红地,或是蓝地,只要占的面积相当宽,那里就嵌几条曲成图案形的铜丝。为什

么一色中间还要嵌铜丝呢?无非使较宽的表面分成小块罢了。

注释:景泰蓝是一种珍贵的手工艺品,其制作过程包括制胎、掐丝(把扁铜丝粘在铜胎上)、点蓝(涂色料)、烧蓝、打磨、镀金六大工序,可谓繁复精细,令人赞叹。

6.文中“譬如柳条上的每片叶子由两条铜丝构成,绿色料就可以填在两条铜丝中间,不至于溢出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A分类别 B列数字 C举例子 D打比方

7.结合文意,有关“制作方法和物理决定了景泰蓝掐丝的形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景泰蓝掐丝的形式决定于其制作方法和物理

B“制作方法”应包括烧蓝、打磨、镀金

C“物理”是指不同物质的膨胀率不同和小块面积小比较禁得起外力 D“形式”是指繁笔的线条画

8.概括本段的中心意思,准确的一项是

A说明了在铜胎上粘上繁笔的线条画的作用

B说明了在铜胎上粘上繁笔的线条画的影响

C说明了在铜胎上粘上繁笔的线条画的经过

D说明了在铜胎上粘上繁笔的线条画的原因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 靳尚①,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昧。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怀王以不知忠 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屈原列传》

注①靳尚:楚上官大夫

9.下列对各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臣请往如楚 如:好像

B.亡走赵,赵不内 内:同“纳”接纳

C.冀幸君之一悟 冀:希望

D.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短:诋毁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引以为流觞曲水 ..

B.不复在位,使于齐 急于星火 ..

C.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D.竟死于秦而归葬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

11.下面文句全都直接体现屈原“忠君爱国”的一项是 ( ) ①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

②竟死于秦而归葬

③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

④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⑤顷襄王怒而迁之

⑥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①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仪听说楚王点名要得到自己,就欣然去了,并且用厚礼贿赂大臣靳尚,在楚王的宠妃郑袖面前说假话。

B.秦昭王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想利用婚亲关系与楚怀王会面,进而扣留他。楚怀王却没有听从屈原的劝阻,结果正中秦王圈套。

C.屈原怀想君王,想振兴国家,打算把国家衰弱的局势扭转过来,在一篇作品中再三表达这种意愿。

D.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为自己服务、选拔贤才来辅佐自己的。怀王却不明白忠臣的职分,所以被郑袖所迷惑,被张仪所欺骗。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5分)

14.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 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①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①辛夷,又名木兰,一种植物。

① 这首诗描写的主要形象是什么?(2分)

② 诗人是运用哪些方法来表现这一形象的,试作分析。(6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共6分)

(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庄子《逍遥游》)

(2)斜阳草树, ,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新沐者必弹冠, 。(《渔父》)

(4)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5)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王羲之)

(6) ,处涸辙而相欢。(《滕王阁序》王勃)

(2)(臣)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5分)

五、语言运用(8分)

16.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情景补充人物的对话。要求:简洁得体。(4分

)

主持人:您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漫画的主要内容吗?

嘉 宾:①

主持人:老人为什么这样喃喃自语?

嘉 宾:②

主持人:您觉得这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嘉 宾:③

主持人:④ ?

嘉 宾:最重要的是,要常回家看看。

17.将下面一段文字的内容概括为一则标题新闻(不超过15字)。(4分)

12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在国务院办公室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10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6%。这一速度虽比上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全年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92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552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7877亿元,增长6.2%。国民经济起步良好,多数经济指标比预料的要好,为完成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六、阅读下文,回答文后各题。

剃刀侠

木 桦

清朝嘉庆年间,北京正阳门(俗称前门)外,已是相当繁华的集贸市场。几十丈高的城门楼子,威严如皇帝老子,注视着熙来攘往的人流。

这天,朗日晴空,集市正值繁华热闹之时。

一匹枣红大马,上骑一员佩刀武官,后跟几个步行兵卒,像一股浪头把人流冲得七零八落。①

门楼下老摊贩认得,这是乾清门蓝翎侍卫。这些蓝翎宠儿每隔几日便会出宫耀武扬威找便宜。

这位蓝翎爷果然在一处最繁华的地方下马了。

小兵卒赶快接过马缰跟在后头,那蓝翎爷就摇着马鞭四处转悠。他盯上几个剃头挑子,就踅过来,在一个空位前站住。

显然这小子是要剃头或刮脸修胡子。当然一概是白活儿。

一个年轻的剃头师傅赶紧躬身让位。那蓝翎爷也不搭话,将马鞭丢在地上,一屁股坐在空木椅上。

谁知那木椅早已破朽,加之这蓝翎爷体肥身重,木椅“咔嚓”一声就散了架。这家伙一个四仰八叉摔在地上。

这还了得!蓝翎爷火从天降,怒从胆生,抓起地上的马鞭,劈头盖脑就向小师傅猛抽起来,直抽得小师傅满脸淌血,爹一声妈一声叫着,他才给两个小卒扶到另一个剃头挑儿前。

那挑子一头火正旺,铜盆里的净水正冒热气。

挑儿前一个年过半百的瘦老头儿正在刀荡子上“哧哧”荡刀。

小卒就把蓝翎爷扶到木椅上坐好,催促老师傅抓紧干活儿。

到底是老马识途。瘦老头儿就小心翼翼,轻手轻脚给蓝翎爷盘起辫子剃起来。那半寸宽极好钢口的红木短把儿剃刀,被荡得吹毛立断,直把蓝翎爷辫子周边刮得油光锃亮,苍蝇落上都得打滑。②

蓝翎爷给刮得懒洋洋,就有睡意,就有小卒子过来用背托着头。老人就把刀板儿在睡脸上游动。

那剃刀在阳光下熠熠闪亮,那蓝翎爷就“呼噜呼噜”睡。

脸刮完,瘦老头儿就拿白毛巾去挑子一头热铜盆里蘸个热毛巾,用手边试凉热边把毛巾蒙到蓝翎爷脸上。这是最后一道工序。热巾上脸,蓝翎爷就醒了。按规矩老师傅掀起毛巾盖住眼睛,轻松地在下巴和脖子处又刮几刀,这才把热毛巾在胖脸上一擦,撤掉脖子上围的大毛巾,把蓝翎爷头一扶,小卒子就顺势把蓝翎爷扶起来。

瘦老头儿毕恭毕敬把手一张,说,爷您走好!那蓝翎爷就给小卒向枣红马扶

去。

几个小卒把蓝翎爷扶上马。一个小卒问:爷,咱还去哪儿?

蓝翎爷不出声,小卒子就再问。还是不出声。

另一个小卒子就惊恐地说,别问了,你看咱爷脖子咋出血了?几个人就惊惧地去扶蓝翎爷。哪来得及,人从马上跌下来,头咕噜咕噜滚落一边,腔子里的血杀猪般喷射出来。

“杀人啦!”

熙熙攘攘的人群似乎忽然寂静了下来。霎时间,这就围满了大半圈的集市人,窃窃私语着„„是剃刀侠„„

人群里一句话提醒小卒子们,就都抽刀去奔那老剃头匠。

哪里还寻得人影。有人说,见了,从城门楼子顶尖儿,跳上大栅巷子房上,走了。

18.小说开头的场景描写有哪些作用?(6分)

19. 简要分析两划线部分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4分)

20.小说情节多处暗示了蓝翎爷之死,请简要概括。(6分)

21.小说写了剃刀侠杀蓝翎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6分)

七、作文(60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材料涉及的基本内容写一篇文章。

一艘货船卸货后返航时,突然遭遇巨大风暴,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舱,立刻往里面灌水!”水手们担忧:“往舱里灌水是险上加险,这不是自找死路吗?”但还是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虽然暴风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来越高,货轮渐渐地平稳了。船长告诉那些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一只空木桶,是很容易被风打翻的,如果装满水负重了,风是吹不倒的。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空船时,才是最危险的时候。”

人何尝不是呢!那些胸怀大志的人,沉重的责任感时刻压在心头,砥砺人生的坚实脚步,从岁月和历史的风雨中坚定地走了出来;而那些得过且过地空耗时光的人,像一个空水桶,往往一场人生的风雨便把他们彻底地打翻了。

[注意] 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答题卷

班级 姓名 考号 四、13.(各5分)

(1)

(2)

14.(1) (2分)

(2)(6分)

15.(毎空1分,共6分)

(1)

(2)

(3)

(4)

(5)

(6)

五.(各4分)

16.(1)

(2)

(3)

(4)

17.(不超过15个字)

六.

18.(6分)

19.(4分)

20.(6分)

21.(6分)

语文月考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C. 2.B

3.D. “刮目相看”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别人的进步,一般用于人。 4.A(不合逻辑,“被授予”改为“授予了”;C表意不明。前面提出答案具有两面性的两个问题,后句中代词“此”,指向不明确。;D成分残缺,在句末加“重任”)

5. B(A前有冒号,引文后句号放在引号内C无疑问语气,只是陈述不用问号D省略号与“等”重复) 二、 6.C 7.B 8.D

三、9. A 10. C 11.D

12.B (“战事不利的情况下”不合文意)(译文参见《同步练习册》97页) 四、13.①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削减,失去了六个郡,自己也被扣留死在秦国,为天下人所耻笑。这是不了解人的祸害。(注意被动句、判断句,每句1分) ②(注意关键字词,每句1分) 14.①幽竹。

②诗人运用了三种方法。一是正面描写,写幽竹具有“不改清阴”的节操;二是侧面衬托,用春残时节黄莺稀少、辛夷花尽、杏花飘落来反衬幽竹;三是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幽竹富有温馨的人情味(“待我归”)。(每条2分)

解析:这首诗虽然短小,但手法却并不单一,幽竹的形象十分鲜明,诗人的感情也充分表达出来了。谷口的环境是优美的,这里本有黄莺的恰恰啼 叫,有辛夷的诱人花香,有杏花的红艳耀眼。但遗憾的是,此时已是暮春,这一切“稀”了,“尽”了,“飞”了,春光逝去,空留凋零。经过这样的渲染和铺垫, “幽竹”出场了,它仍然生长在山窗之下,还是那样青翠清纯,确实姗姗可爱。更为难得的是,它似乎还在殷勤地等待我回家呢。诗人的欣喜之情、赞美之意,也就 溢于言表了。解答这道题,首先要有从这首诗歌的若干形象中抓住主要形象的能力,要能够分清哪是重点,哪是陪衬。一般说来,诗人借以表达思乡感情的形象就是主要形象。很 明显,这首诗主要在于赞美幽竹那种春去不残、不

随流俗的高尚节操,因此,幽竹就是主要形象。第二,诗歌中表现某个形象主要靠描写,另外还有衬托、比拟等, 要熟悉这些手法,再作分析比较。 15.每句错一处,则该句不得分

五、16.(1)一个老人对着镜子说:“孩子们都忙„„”

(2)孩子不在身边,老人很孤独

(3)老人缺乏精神上的赡养(或心灵慰藉) (4)您觉得孩子们能做些什么

(注意紧扣漫画内容,合乎人物前后问答,且恰当得体,每句1分)

17. 中国经济一季度起步良好

六、(各试题答案中,每条2分) 18.①渲染气氛,为人物的出场作铺垫; ②烘托人物形象,突出剃刀侠艺高人胆大;

③前后照应,与后文人群“寂静”“围观”形成对比。 19.①比喻,形象地刻画了官兵的暴虐成性,欺行霸市,耀武扬威。

②夸张,生动地表现了剃刀的锋利,为下文杀死蓝翎爷的悄无声息作了铺垫。

20. ①瘦老头儿“哧哧”荡刀

②蓝翎爷给刮得懒洋洋,并“呼噜呼噜”睡。 ③在下巴和脖子处又刮几刀

④蓝翎爷不出声,小卒子再问还是不出声(3点即可满分) 21.

①表达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理; ②歌颂了杀富济贫、扶危济困的侠义精神;

③寄托了人们惩处邪恶、彰显正义的善良愿望和朴素理想;

④弱小战胜强权,正义挫败邪恶,反映出民众的智慧和力量。(3点即可满分,合乎主题的其他说法也可) 22.写作立意:胸怀大志/心怀责任/充实自我


相关内容

  • [高中语文读写指津(小说卷)]一阅读训练与2015成都高二期末题暗合
  • (2015-08-21 21:36:17) 转载▼ 标签: 高二 期末 成都 四川师范大学 良策 分类: 新高考新题目 <高中语文读写指津(小说卷)>一阅读训练与2015成都高二期末题暗合 2015.1.21,成都市2014-2015学年度上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大阅读选文,竟然和曾良策主编 ...

  • 2015-2016学年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总结
  • 2015-2016学年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总结 2015-2016学年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总结 一.答题情况分析 1.第一大题是名句默写,八选六,主要考查必修一到必修五的高考考查篇目,考前备课组老师进行了专项训练复习,得分情况较好. 2.第二大题是课内现代文阅读,考查了字音,词语和句子.考前 ...

  • 03高二上语文期末复习提纲答案-现代文阅读
  • 高二上语文期末复习提纲--现代文阅读(参考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 1.AE (解析:A对应区间在原文第一段,E对应原文倒数第三段: B答题区间在第四段,原文是"愈矛盾则体验愈深", 是矛盾与体验的因果关系,而选项中却变成了"矛盾体验"与& ...

  • 人教版语文高二上期末复习卷(含答案)
  •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古代诗歌散文)期末巩固练习二(含答案) 姓名 总分60分,你的成绩 ▲苏幕遮(周邦彦) (课本50页)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辑轻舟,梦入芙蓉①浦. [注]①芙蓉:荷花的别 ...

  • 期中考试表彰会光荣册
  • 武安市第六中学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总结表彰会 光 荣 册 武 安 市 第 六 中 学 2013年 9月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总结表彰会 议 程 时 间:2013年09月6日 地 点:教学楼国旗下 主 持:贺校长 第一项:升国旗.奏国歌 第二项:请张校长宣 ...

  • 通过语文活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 内容摘要:经过不断地教学摸索,发现语文活动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通过有效开展语文活动,能够深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促进学生的感悟.理解和思辨能力的发展,在不知不觉中促使学生语文素养日臻充盈而完美. 关键词:语文活动 教学探索 语文素养 所有的语文学习者似乎都有这么一个共同的困惑,那就 ...

  • 内蒙古省2015-16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 内蒙古省2015-16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第 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常言说得好: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说谎者一旦把谎言编造出,哪怕编造得再"天衣无缝",理论上讲,最终也逃不脱科学家犀利的透视谎言的&qu ...

  • 县教育局教研室第一学期工作要点
  •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实践"xxxx"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xx<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意见>;根据省,市教研室和县教育局-年工作思路,围绕&quo ...

  • 高一新生入学语文学习指导
  • 我先说几句语文的重要性:语文是与你终身相伴的(咿呀学语--临终遗嘱):语文,学的是母语,终生支撑着"人类最大的财富"思维的,只能是母语.因此,为了自己一辈子的生活质量,大家一定要重视语文学习! 中国人学中国语文最容易,但中国中学生学的中国语文,是世界各国中学生所学的中国语文中最高 ...

  • 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 考试名称: 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 一.试卷与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1. 试卷情况分析:(主要包括题型.题目的难易程度,不少于200字) 本次试卷题型依据高考题型(科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名篇名句背诵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基础知识.作文) 其中文言文考察必修五<归去来兮辞>,诗歌鉴赏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