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交替及时差

高一年部 必修1第1章第3节第2课时 课题:昼夜交替及时差

【课标解读】1、理解昼夜交替和时差产生的原因,并分析掌握其规律。

2、了解地方时、时区、区时等基本概念,能够进行地方时、区时以及经度的简单计算。

【自主学习】地球自转与时差

、 的球体 昼夜

: 线(圈)

原因:地球不停的

1.产生昼夜更替周期: 小时(太阳日)

昼夜更替意义:制约人类的起居作息;地球表面

变化不大,生命有机体得以生存和发展 时间的确定:根据同一纬度地区各地看到太阳的迟早而定

概念:因 而异的时刻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 小时

经度与地方时的对应关系

。1,地方时相差 分钟

划分的目的:避免世界各地使用地方时带来的不便。

国际标准:全球共分 时区,每个时区跨 ,东西十二时区,

2.地方时区时各跨经度 合为一个时区。

计时方法:以 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

区时计算:相邻两个时区,区时相差 小时 ;

较东的时区,区时较

【核心讲解】

1、昼夜交替

(1)昼夜的形成,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

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晨昏线的特点: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故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晨昏线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在春秋分时与经线重合。

(2)昼夜交替的产生:由于地球的自转

(3)昼夜交替的周期及意义: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小时

(4)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夜半球的是昏线。如图4-6。

2、产生时差

(1)地方时

①概念: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转,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的早。同一经线地方时相同。

②计算

1、计算公式: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经度差/1° (符号:东加西减;经度差:同减异加)

2、步骤:

①定差值:根据经度差定时间差;

②定东西:东经永远在西经的东边,即用过零时区的计算方法简便不易出错,直接相加减。

③定结果:

【例1】计算地方时

①100°E的地方时为5点,115°E的地方时为____点。

②100°W的地方时为5点,115°E的地方时为___点。

③30°W的地方时为5点,30°E的地方时为____点。

④30°E的地方时为5点,30°W的地方时为____点。

⑤30°W的地方时为5点,10°E的地方时为________。

【例2】已知15°W地方时为22点,30°E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_______。 已知15°E地方时为1点,30°W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_______。 ※总结:在处理计算结果时,一律采取24小时制,取值范围0≤M≤24. 若M>24,则M-24n,日期+n;

若M<0,则M+24n,日期-n

(2)时区与区时

①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度为15°,因此相邻两个时区相差1个小时。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②时区时间分布

东时区:时区数越大,时间越早;西时区:时区数越大,时间越晚;东时区无论时区数的大小,都比西时区早。

③.区时的计算

①′计算某点所在时区:该点经度除以15°(得商+余数)若余数>7.5°,则时区数为商+1;若余数

②′求时区差:若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减;若两地分别属于东、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同减异加)。

③′求区时: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

若所求地在已知地东面,则用“+”;若所求地在已知地西面,则用“-”(即“东加西减”)。

④′各时区中央经线的确定

任意时区的中央经线度数=15°×时区数,东时区则东经,西时区则西经。

【例3】

①已知东二区区时为5:00,则110°E所在的时区是_______,区时是_______。 ②已知100°E地方时为3:00,则东九区区时为_______。

【学法指导】利用图示法巧解时间计算问题

运用图示法解答时间计算问题直观简洁,不易出错。应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熟记经度和时区的分布规律。按下图记忆:

①东经度在东,西经度在西,自西向东,西经度越来越小,东经度越来越大。

②中时区在中间,东时区在东,西时区在西,自西向东,西时区数由12逐渐到1,东时区数由1增大到12。

③根据题意在图中标出已知地的经度和时间、未知地的经度等信息。

④计算。根据图中标注的信息求两地的经度差、时区差或时间差,然后进行计算。

例如:(1)当东八区为6月9日20时时,求东十区和西五区的区时。图解如下图。

高一年部 必修1第1章第3节第2课时 课题:昼夜交替及时差

【课标解读】1、理解昼夜交替和时差产生的原因,并分析掌握其规律。

2、了解地方时、时区、区时等基本概念,能够进行地方时、区时以及经度的简单计算。

【自主学习】地球自转与时差

、 的球体 昼夜

: 线(圈)

原因:地球不停的

1.产生昼夜更替周期: 小时(太阳日)

昼夜更替意义:制约人类的起居作息;地球表面

变化不大,生命有机体得以生存和发展 时间的确定:根据同一纬度地区各地看到太阳的迟早而定

概念:因 而异的时刻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 小时

经度与地方时的对应关系

。1,地方时相差 分钟

划分的目的:避免世界各地使用地方时带来的不便。

国际标准:全球共分 时区,每个时区跨 ,东西十二时区,

2.地方时区时各跨经度 合为一个时区。

计时方法:以 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

区时计算:相邻两个时区,区时相差 小时 ;

较东的时区,区时较

【核心讲解】

1、昼夜交替

(1)昼夜的形成,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

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晨昏线的特点: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故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晨昏线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在春秋分时与经线重合。

(2)昼夜交替的产生:由于地球的自转

(3)昼夜交替的周期及意义: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小时

(4)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夜半球的是昏线。如图4-6。

2、产生时差

(1)地方时

①概念: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转,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的早。同一经线地方时相同。

②计算

1、计算公式: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经度差/1° (符号:东加西减;经度差:同减异加)

2、步骤:

①定差值:根据经度差定时间差;

②定东西:东经永远在西经的东边,即用过零时区的计算方法简便不易出错,直接相加减。

③定结果:

【例1】计算地方时

①100°E的地方时为5点,115°E的地方时为____点。

②100°W的地方时为5点,115°E的地方时为___点。

③30°W的地方时为5点,30°E的地方时为____点。

④30°E的地方时为5点,30°W的地方时为____点。

⑤30°W的地方时为5点,10°E的地方时为________。

【例2】已知15°W地方时为22点,30°E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_______。 已知15°E地方时为1点,30°W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_______。 ※总结:在处理计算结果时,一律采取24小时制,取值范围0≤M≤24. 若M>24,则M-24n,日期+n;

若M<0,则M+24n,日期-n

(2)时区与区时

①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度为15°,因此相邻两个时区相差1个小时。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②时区时间分布

东时区:时区数越大,时间越早;西时区:时区数越大,时间越晚;东时区无论时区数的大小,都比西时区早。

③.区时的计算

①′计算某点所在时区:该点经度除以15°(得商+余数)若余数>7.5°,则时区数为商+1;若余数

②′求时区差:若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减;若两地分别属于东、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同减异加)。

③′求区时: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

若所求地在已知地东面,则用“+”;若所求地在已知地西面,则用“-”(即“东加西减”)。

④′各时区中央经线的确定

任意时区的中央经线度数=15°×时区数,东时区则东经,西时区则西经。

【例3】

①已知东二区区时为5:00,则110°E所在的时区是_______,区时是_______。 ②已知100°E地方时为3:00,则东九区区时为_______。

【学法指导】利用图示法巧解时间计算问题

运用图示法解答时间计算问题直观简洁,不易出错。应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熟记经度和时区的分布规律。按下图记忆:

①东经度在东,西经度在西,自西向东,西经度越来越小,东经度越来越大。

②中时区在中间,东时区在东,西时区在西,自西向东,西时区数由12逐渐到1,东时区数由1增大到12。

③根据题意在图中标出已知地的经度和时间、未知地的经度等信息。

④计算。根据图中标注的信息求两地的经度差、时区差或时间差,然后进行计算。

例如:(1)当东八区为6月9日20时时,求东十区和西五区的区时。图解如下图。


相关内容

  • 第二节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第二课时)
  • 第二节 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一些基本数据: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2. 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 3.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过程及其原因,并能 ...

  • 高一地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 第二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第1课时 地球的自转及产生昼夜交替 学习目标 1.识记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以及角速度.线速度变化. 2.演示地球自转运动,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 一.地球的自转 1.方向:自①____向②____  从北极上空看:③ 时针如图中④   从南极上空看:⑤ 时针 ...

  • 妙用生物节律
  • (一)利用生物节律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人体具有生物节律,任何人都有情绪好和情绪不好的时候,这种节律有的是两三天一个周期,有的是一天内出现几次波动:也有的是一年出现一次反复. 这样的生物节律,等于大脑活动的节律.生物节律,主要是荷尔蒙和自律神经交替作用的结果,全身的活动都是由荷尔蒙和自律神经交替作用所支 ...

  • 系列1教案-人教版七上:地球的运动
  • 第二节 地 球 的 运 动 一.背景与意义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二.三章是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让学生认识世界,反映地理学和社会发展的. 本节教材是讲述自然地理学最基本的知识--地球的自转.公转及其最基本的运动规律.本节教材位居<地球和地图> ...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说课稿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说课稿 舒思维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型是新课.我将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设计和说板书设计这五部分说课. 说教材: 教材分析:这一节包括四个部分的内容:地球自转的概况.产生昼夜交替.产生时差和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 ...

  • 地球的运动说课稿
  • 地球的运动 各位评委老师,晚上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的运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解析我的课堂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分析 "地球的运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一> ...

  •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3
  • 1.3:地球的运动(4课时) 一.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分析这条"标准",其中包含了以下一些具体要求:1. 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2.理解昼夜更替及地方时产生的原因.3.能联系实际进行简单的区时换算.4.了解地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 ...

  • 地球概论第六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 第六章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第一节 四季和五带 一.太阳的回归运动 1.太阳回归运动和太阳赤纬的变化 形成四季和五带的根本原因是黄赤交角,而直接原因是太阳相对于天赤道的回归运动.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以年为周期的绕日运动,在地球上看就是太阳视位置在黄道上的周年变化.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的视位置的赤纬 ...

  • 美国科学家解释作息不规律为何影响健康
  • 2013-11-09 10:52 来源:新华网 核心提示: 因为有了生物钟这种机制,生物就可以把特定的生理活动安排在一天的特定时间. 新华网华盛顿11月8日电(记者 林小春)如果可能的话,请不要熬夜.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人体生理反应的节奏跟昼夜交替一致,一旦这个节奏被破坏,人们免疫系统的抗病能力就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