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的好心办的坏事

妈妈们的“好心”办的那些“坏事儿”

“好心办坏事”,听起来有点讽刺,不过绝对没有嘲笑的意思。 今天我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写出一些大家可能习以为常的实例, 刚开始看例子,估计你不会觉得有任何不妥,自己偶尔也会这么干,不过我们仔细想想,这些做法无形中产生了哪些负面效应呢?

(一)

翻斗乐里,一个2岁多的孩子正在专心致志地搭积木,

红的黄的蓝的,方的圆的尖的,孩子非常享受自己的建筑作品。 这时,孩子妈妈忽然兴致冲冲地跑过来,拿出一瓶水,递给孩子: “宝贝,歇一会,玩了这么久渴了吧?快喝口水!”

孩子抬头瞅了一眼,噘着嘴非常生气地推开妈妈的手,继续埋头苦干。

妈妈不解,估计也生气,心想:这孩子,喝水都不喝,真倔! 先别往下看,想一想,上面这个实例中妈妈的行为有何不妥吗?

妈妈本是一番“好心”,怕孩子渴,及时给水喝,但是却办了一件坏事!

很多妈妈说自己的孩子不够专注,做事三分钟热度,经常开小差, 要知道,当孩子沉浸于他的兴趣时,就是在培养自己的专注力呢, 如果妈妈一会说“来喝口水”一会说“来吃个苹果”,这就是严重干

扰。

能不能先等孩子专心地把手里的事情做完,再去“伺候”小皇帝?

(二)

一大盘草莓,孩子一个人端着吃得津津有味。

这时,妈妈问:“宝贝,草莓好吃吗?给妈妈吃一个好不好啊?” 孩子非常大方地拿出一个鲜红的草莓递给妈妈。

妈妈露出满意的微笑:“啊,宝贝真懂事呀!谢谢,妈妈不吃!” 于是孩子把这个草莓扔进自己嘴里,继续独自享用美味。

先别往下看,想一想,上面这个实例中妈妈的行为有何不妥吗?

妈妈本是一番“好心”,想让孩子学会分享,但是却办了一件坏事! 我们可能经常用相同的方式,去“试探”孩子懂不懂事、是不是孝顺,

然而这样的“试探”应该坚持到底,

也就是,既然你问孩子要吃的,就张开嘴大口吃掉孩子分享给你的东西。

否则,孩子会觉得大人很奇怪,一会要吃一会又不吃,莫名其妙。 而且,试了几次之后,小人精很快就明白你又在给他下套,才不上当,

久而久之,变成真的不懂得分享,只会玩试探性的游戏。

(三)

电梯里,一位妈妈带着一个漂亮小女孩,孩子在唱歌。 一位奶奶笑着问:“唱的真好听啊,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孩有点害羞,没作声。

奶奶接着问:“几岁了啊?”

小女孩还是萎缩着不语。

妈妈怕失礼,赶忙笑着回答:“叫×××,今年4岁了。” 奶奶点点头:“哦,好厉害啊,嗓子真好!呵呵。”

先别往下看,想一想,上面这个实例中妈妈的行为有何不妥吗?

妈妈本是一番“好心”,在陌生人面前礼貌回答,但是却办了一件坏事!

有些妈妈苦恼自己的孩子胆量不够大,不敢跟别人说话,

在碰到类似哑巴吃黄连、一问三不知的囧况,只能帮着“抢答”, 其实这样做,是剥夺了孩子发言的权利和成长的机会, 你越是帮忙,孩子以后越胆小越不会主动表达自己。

所以,不妨善意地提醒孩子:奶奶在问你话哦,自己告诉奶奶好吗?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多想其他巧妙的办法,鼓励孩子与人交流。

妈妈别轻易做孩子的“代言人”!

(四)

公园里,一个小朋友跑着跑着摔倒了,自己站起来拍拍手, 妈妈紧张地凑上前,小心地捧起孩子的手,问:

“哎呦,摔疼了没有啊?啊,红了!好疼哦?

宝贝,妈妈给你吹一吹,呼呼!”

孩子本来没事,妈妈这么大惊小怪,孩子也跟着嚷嚷疼、疼。

妈妈本是一番“好心”,唯恐孩子受到伤害,但是却办了一件坏事! 疼不疼,孩子自己有感觉有判断,不需要妈妈“先入为主”妄下结论,

当你无意中说“红了”“好疼哦”的时候,已经给孩子了一个导向, 那就是,这样不小心摔一跤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会疼会伤。 所以,本来孩子自己忽略的伤痛,在妈妈的一个导向之下就被放大了。

相反,有些父母面对这样的情况则会漠视,说:“没什么大不了。” 这种做法给孩子的导向是积极的,摔跤不是什么大事,一笑而过。

伤在儿身,疼在娘心,这是人之常情。

不过,就让这种“疼”留在娘心里吧,孩子更需要坚强和乐观。

(五)

一个孩子喜欢吃虾,每次妈妈都会剥掉虾壳,把虾肉喂给孩子吃。 有一次孩子把虾肉给妈妈,妈妈说:“我不吃,你爱吃就都留给你吃。”

孩子心安理得地继续享受妈妈的服务和谦让。

直到有一次,妈妈很随意地剥完壳后,把虾仁塞进自己嘴里, 谁知,孩子突然咆哮到“是我吃的”,还大哭大闹逼着妈妈吐出来。

妈妈本是一番“好心”,舍不得吃,都留给孩子,但是却办了一件坏事!

可怜天下母亲的心啊,只要孩子喜欢的,自己就假装不要, 殊不知这样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只会造成惟我独尊、自私霸道的性格,

将来恐怕很难与人相处、很难融入集体和社会,

而且一旦遇到愿望不能满足的情况,就会心理不平衡。

(六)

小孩子看见妈妈在拖地,抢过拖把要帮忙,

妈妈一看跟大闹天宫似的,制止:“你就别越帮越忙了,一边呆着去!”

直到有一天,妈妈喊:“就知道玩,真不懂事,快来帮我一下啊!” 孩子头也不抬:“我不是越帮越忙吗?”

妈妈本是一番“好心”,减少麻烦,但是却办了一件坏事!

在孩子做不好的时候,如果自己承担,不给孩子学习和展示的机会,

那么,在孩子有能力做好的时候,他也不会去做了,思维有惯性。

【结束语】

没有人否定妈妈的“好心”,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不过“好心”能否办成好事,就是教育的技术问题了。爱,不等于教育。

妈妈们的“好心”办的那些“坏事儿”

“好心办坏事”,听起来有点讽刺,不过绝对没有嘲笑的意思。 今天我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写出一些大家可能习以为常的实例, 刚开始看例子,估计你不会觉得有任何不妥,自己偶尔也会这么干,不过我们仔细想想,这些做法无形中产生了哪些负面效应呢?

(一)

翻斗乐里,一个2岁多的孩子正在专心致志地搭积木,

红的黄的蓝的,方的圆的尖的,孩子非常享受自己的建筑作品。 这时,孩子妈妈忽然兴致冲冲地跑过来,拿出一瓶水,递给孩子: “宝贝,歇一会,玩了这么久渴了吧?快喝口水!”

孩子抬头瞅了一眼,噘着嘴非常生气地推开妈妈的手,继续埋头苦干。

妈妈不解,估计也生气,心想:这孩子,喝水都不喝,真倔! 先别往下看,想一想,上面这个实例中妈妈的行为有何不妥吗?

妈妈本是一番“好心”,怕孩子渴,及时给水喝,但是却办了一件坏事!

很多妈妈说自己的孩子不够专注,做事三分钟热度,经常开小差, 要知道,当孩子沉浸于他的兴趣时,就是在培养自己的专注力呢, 如果妈妈一会说“来喝口水”一会说“来吃个苹果”,这就是严重干

扰。

能不能先等孩子专心地把手里的事情做完,再去“伺候”小皇帝?

(二)

一大盘草莓,孩子一个人端着吃得津津有味。

这时,妈妈问:“宝贝,草莓好吃吗?给妈妈吃一个好不好啊?” 孩子非常大方地拿出一个鲜红的草莓递给妈妈。

妈妈露出满意的微笑:“啊,宝贝真懂事呀!谢谢,妈妈不吃!” 于是孩子把这个草莓扔进自己嘴里,继续独自享用美味。

先别往下看,想一想,上面这个实例中妈妈的行为有何不妥吗?

妈妈本是一番“好心”,想让孩子学会分享,但是却办了一件坏事! 我们可能经常用相同的方式,去“试探”孩子懂不懂事、是不是孝顺,

然而这样的“试探”应该坚持到底,

也就是,既然你问孩子要吃的,就张开嘴大口吃掉孩子分享给你的东西。

否则,孩子会觉得大人很奇怪,一会要吃一会又不吃,莫名其妙。 而且,试了几次之后,小人精很快就明白你又在给他下套,才不上当,

久而久之,变成真的不懂得分享,只会玩试探性的游戏。

(三)

电梯里,一位妈妈带着一个漂亮小女孩,孩子在唱歌。 一位奶奶笑着问:“唱的真好听啊,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孩有点害羞,没作声。

奶奶接着问:“几岁了啊?”

小女孩还是萎缩着不语。

妈妈怕失礼,赶忙笑着回答:“叫×××,今年4岁了。” 奶奶点点头:“哦,好厉害啊,嗓子真好!呵呵。”

先别往下看,想一想,上面这个实例中妈妈的行为有何不妥吗?

妈妈本是一番“好心”,在陌生人面前礼貌回答,但是却办了一件坏事!

有些妈妈苦恼自己的孩子胆量不够大,不敢跟别人说话,

在碰到类似哑巴吃黄连、一问三不知的囧况,只能帮着“抢答”, 其实这样做,是剥夺了孩子发言的权利和成长的机会, 你越是帮忙,孩子以后越胆小越不会主动表达自己。

所以,不妨善意地提醒孩子:奶奶在问你话哦,自己告诉奶奶好吗?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多想其他巧妙的办法,鼓励孩子与人交流。

妈妈别轻易做孩子的“代言人”!

(四)

公园里,一个小朋友跑着跑着摔倒了,自己站起来拍拍手, 妈妈紧张地凑上前,小心地捧起孩子的手,问:

“哎呦,摔疼了没有啊?啊,红了!好疼哦?

宝贝,妈妈给你吹一吹,呼呼!”

孩子本来没事,妈妈这么大惊小怪,孩子也跟着嚷嚷疼、疼。

妈妈本是一番“好心”,唯恐孩子受到伤害,但是却办了一件坏事! 疼不疼,孩子自己有感觉有判断,不需要妈妈“先入为主”妄下结论,

当你无意中说“红了”“好疼哦”的时候,已经给孩子了一个导向, 那就是,这样不小心摔一跤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会疼会伤。 所以,本来孩子自己忽略的伤痛,在妈妈的一个导向之下就被放大了。

相反,有些父母面对这样的情况则会漠视,说:“没什么大不了。” 这种做法给孩子的导向是积极的,摔跤不是什么大事,一笑而过。

伤在儿身,疼在娘心,这是人之常情。

不过,就让这种“疼”留在娘心里吧,孩子更需要坚强和乐观。

(五)

一个孩子喜欢吃虾,每次妈妈都会剥掉虾壳,把虾肉喂给孩子吃。 有一次孩子把虾肉给妈妈,妈妈说:“我不吃,你爱吃就都留给你吃。”

孩子心安理得地继续享受妈妈的服务和谦让。

直到有一次,妈妈很随意地剥完壳后,把虾仁塞进自己嘴里, 谁知,孩子突然咆哮到“是我吃的”,还大哭大闹逼着妈妈吐出来。

妈妈本是一番“好心”,舍不得吃,都留给孩子,但是却办了一件坏事!

可怜天下母亲的心啊,只要孩子喜欢的,自己就假装不要, 殊不知这样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只会造成惟我独尊、自私霸道的性格,

将来恐怕很难与人相处、很难融入集体和社会,

而且一旦遇到愿望不能满足的情况,就会心理不平衡。

(六)

小孩子看见妈妈在拖地,抢过拖把要帮忙,

妈妈一看跟大闹天宫似的,制止:“你就别越帮越忙了,一边呆着去!”

直到有一天,妈妈喊:“就知道玩,真不懂事,快来帮我一下啊!” 孩子头也不抬:“我不是越帮越忙吗?”

妈妈本是一番“好心”,减少麻烦,但是却办了一件坏事!

在孩子做不好的时候,如果自己承担,不给孩子学习和展示的机会,

那么,在孩子有能力做好的时候,他也不会去做了,思维有惯性。

【结束语】

没有人否定妈妈的“好心”,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不过“好心”能否办成好事,就是教育的技术问题了。爱,不等于教育。


相关内容

  • 看图作文好心办坏事作文
  • 图作文 好心办坏事 陈楚煜 这幅漫画真有意思,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小龙出去玩,他突然看见一只可爱的"小鸟"正对着大树叫.小龙心想,这只小鸟对着大树叫,一定是不小心从树上的鸟窝里掉下来的.让我把它送回家吧.于是小龙就把小鸟轻轻的放进口袋里,慢慢地爬上树,把小鸟放进鸟窝.他从树上 ...

  • [风娃娃]教学设计
  • <风娃娃>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风娃娃>是人教版第四单元的第16课,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让学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 ...

  • 西师五上26[自然之道]公开课教案
  • 自然之道 [教材分析] <自然之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西师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主体课文.课文讲述我们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求把幼龟抱向大海.后来,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鱼贯而出,结果成了食 ...

  • 切勿"好心办坏事"
  • 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切勿"好心办坏事" 简介:京佳教育整理了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切勿"好心办坏事",供考生参阅. 近日,某地为促进经济发展引进了一个大项目,但由于环保问题受到了当地群众"质疑"和"抵触"引发一场风波.好事没有办好,反而严重影 ...

  • 16.风娃娃
  • 16.风娃娃 学习目标 1.认识"抽.续"等12个生字,会写"夫.表.示"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重点与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 ...

  • 倪萍姥姥语录全文
  • "有好事想着别人,别人就老想着你.你有了好事不想着别人,只顾着自己,最后你就剩一个人了,一个人就没有来往了.一个人一辈子的好事是有限的,使完就完了,人多好事就多." "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己饿肚子,这叫帮人;一锅米你吃不了,给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帮你." &q ...

  • 好心办坏事![劳动合同法]就是不让人有选择合约的自由
  •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双创"有喜有忧,很多企业活不下去,裁员消息不绝于耳. 2016年底的"银行年终奖个位数"风波,中石油8万人的"提前退休"计划,老牌牛逼行业寒风凛冽. 新兴牛逼行业,互联网.手机.影视.VR四大代表,资本大潮退去,尸横遍野 ...

  • 风娃娃教学设计3
  • 二.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出示要求会认的字,让学生自主识字. 2.有不会认的字,向同学请教,同学 ...

  • 我学会了二年级小作文
  • 我学会了二年级小作文一:我学会了诚实 上个星期天傍晚,舅公.姑婆有事出去了.我一个人在家写作业.忽然间,我被大街上美妙的歌声打乱了思绪,我连忙跑到窗口,两手扒着纱窗,想去看看.一不小心,纱窗"叭"的一声摔在了窗外的地上.我吓了一跳,着急地说:"这该怎么办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