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有意思"变成"没意思"

别把“有意思”变成“没意思”

张烁

一向对历史没兴趣的小表弟突然迷上了清史,把落满灰尘的历史课本翻出来,一页一页细读,这还不过瘾,还要上网研究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火耗归公,迷得忘了吃饭。有这么有意思吗?有啊!原来,他是看了小说《雍正皇帝》《乾隆皇帝》,急于对照史实,看看真实情况究竟如何。那当初怎么不乐意学历史呢?又是背诵人物,又是背诵年代,又是背诵意义,没意思透了!

一个“有意思”和“没意思”,展现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道理。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的教育中,还有很多把原本挺有意思的事变成了没意思。比如,“我手写我心”有意思,洋洋洒洒,酣畅淋漓,要不那么多人愿意晒状态、写日记、刷微博呢,可老师偏偏要求“记一件有意义的事”,学生搜肠刮肚,干干巴巴,生搬硬套,却还苦于老师要求“真情实感”;再比如,学外语有意思,看原声电影,不看字幕就知道人物在说啥,可英语课上一味做练习,从纸头到纸头,怎么都不如为了搞清楚主角慷慨激昂的陈词赶忙查字典来得引人入胜;还比如,善良的举措、温暖的行动、正义的壮举有意思,孩子们看动画片时经常为主人翁的浩然正气激动不已,为小伙伴之间的真挚友情热泪盈眶,可品德课上老师干巴巴地讲道理、念课文,讲台下总有孩子心不在焉,不以为然甚至昏昏欲睡„„ “有意思”怎么变成了“没意思”?关键是方法不对,如果孩子的内在动力没有唤醒,仅靠外力,靠“填鸭式”的讲课、练习、考试,很难真正学进去,更难入脑入心。要知道,兴趣就像课堂上的助推剂,有了兴趣,学生和老师都能事半功倍。

如何从“没意思”中寻找“有意思”?如何把一些没意思的事变成孩子们感兴趣的事?教育者还要多动点脑筋。

别把“有意思”变成“没意思”

张烁

一向对历史没兴趣的小表弟突然迷上了清史,把落满灰尘的历史课本翻出来,一页一页细读,这还不过瘾,还要上网研究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火耗归公,迷得忘了吃饭。有这么有意思吗?有啊!原来,他是看了小说《雍正皇帝》《乾隆皇帝》,急于对照史实,看看真实情况究竟如何。那当初怎么不乐意学历史呢?又是背诵人物,又是背诵年代,又是背诵意义,没意思透了!

一个“有意思”和“没意思”,展现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道理。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的教育中,还有很多把原本挺有意思的事变成了没意思。比如,“我手写我心”有意思,洋洋洒洒,酣畅淋漓,要不那么多人愿意晒状态、写日记、刷微博呢,可老师偏偏要求“记一件有意义的事”,学生搜肠刮肚,干干巴巴,生搬硬套,却还苦于老师要求“真情实感”;再比如,学外语有意思,看原声电影,不看字幕就知道人物在说啥,可英语课上一味做练习,从纸头到纸头,怎么都不如为了搞清楚主角慷慨激昂的陈词赶忙查字典来得引人入胜;还比如,善良的举措、温暖的行动、正义的壮举有意思,孩子们看动画片时经常为主人翁的浩然正气激动不已,为小伙伴之间的真挚友情热泪盈眶,可品德课上老师干巴巴地讲道理、念课文,讲台下总有孩子心不在焉,不以为然甚至昏昏欲睡„„ “有意思”怎么变成了“没意思”?关键是方法不对,如果孩子的内在动力没有唤醒,仅靠外力,靠“填鸭式”的讲课、练习、考试,很难真正学进去,更难入脑入心。要知道,兴趣就像课堂上的助推剂,有了兴趣,学生和老师都能事半功倍。

如何从“没意思”中寻找“有意思”?如何把一些没意思的事变成孩子们感兴趣的事?教育者还要多动点脑筋。


相关内容

  • 党组织类别简析
  • \ <三国志11>一些细节和心得测试 2014-01-24 10:20阅读:70 san11中一些特殊的攻击方式: 1.弩兵反击:攻击升级过"还射"的弩兵时,对方发动的反击. 2.辅佐攻击:达成辅佐条件发动的援助攻击. 3.连击:拥有连战的武将发动的两次攻击. 4.一 ...

  • 01心理冲突的根由
  • 01心理冲突的根由.txt老子忽悠孩子叫教育,孩子忽悠老子叫欺骗,互相忽悠叫代沟.▲ 男人 这花花世界,我要用什么颜色来吸引你. 1.心理冲突的根由 克(1):我们该如何开始讨论?首先我想提出一个问题:人类是否已经误入歧途? 博姆:歧途?很显然是的,而且早就走错了. 克:这也是我的感觉.但为什么会如 ...

  • 七颗钻石教学实录吴琳
  • 2011.07-08语文版 <七颗钻石> (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吴 琳 一作者 见过钻石,是透明的,特别亮,在灯 情境导入,引出课题,了解 光下一闪一闪的,有点儿刺眼. 生:我还知道钻石很贵重,有的钻石价值连城. 生:我在电视上见过钻石,就是 生:(齐)喜欢! 师:快来猜猜,这是哪篇童 ...

  •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套.帽.登.鞋.裤.图.壶.帐.篷.指.针"11个生字,正确认读8个词语,拓展学生的识字渠道. 2. 比较几组动词的不同意思,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3. 练习用加点的词语说说自己的日常生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 正确 ...

  • 六祖坛经(6) 慧律法师
  • 第六集 [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我慢,看不起一切人,善知识! [善知识!念念无问是功,]每一念都要关照,每一念都是平等心.下面: [心行平直是德.]六祖把功德讲得很清楚了,念念无间就是每一念都是善念,由清静心流露出来的,这才是真正的功.心行平直,平等.直心,直心就是不丑化别人,不扭曲别人的用意, ...

  • 沧海桑田的意思
  • 汉语文字沧海桑田 《成语 沧海桑田》王建峰 绘汉语拼音cāng hǎi sāng tián 词语解释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的变化很大。也说桑田沧海。 字词解释沧海:大海;桑田:种桑树的地,泛指农田。 成语性质中性词,亦简作“沧桑”。 成语用法联合式;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分句。 近义词 ...

  • 学句子背单词
  • Day 1: With my own ears, I clearly heard the heartbeat of the nuclear bomb. 我亲耳听到原子弹心跳的声音. 句子剖析: (1) With my own ear: 用我自己的耳朵,with 作状语,表示"用,随着&qu ...

  • 小学语文益智题库
  • 小学语文益智题库(文字题) 一.判断正误.(下列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 1."舟"是独体字.„„„„„„„„„„„„„„„„„„„„() 2."国"的笔顺规则是先里头后封口.„„„„„„ ...

  • 人教小学三年级上册课文归纳复习
  •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1.早晨,从( ),从( ),从( ),走来了许多小学生.同学们向( )打招呼,向( )问好,向( )敬礼.我国有( )个民族,其中有( )个少数民族,有( )族.( )族.( )族.( )族和( )族,我是( )族人. 2.蒲公英的花就像 ( ) ,可以( ).花朵( )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