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性学习

[摘要]在课程理念上,新课标强调―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积极开展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重视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研究性学习( Inquiry Learning)的重要性越显突出。笔者旨在初探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过程、以及与地理课程的关系。

[关键词]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

地理是一门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实践性、区域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特征。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地理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将地理知识与现实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着眼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也是中学阶段地理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教学活动载体多

和其他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的―载体‖发生了变化,即没有了教材。往往是以―问题‖、专题或者小的科研课题为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活动载体多,而且没有教材,于是也就没有了可以操作的―本本‖,几乎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现存条件而决定,这些都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创造空间,强化了师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所以,我们高一年组的所有成员在集体备课的时候,具体讨论了各种载体的利与弊。

(2)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性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兴趣、爱好,适应每一个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特殊需要,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只有开放才能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才能由每一个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及方式,进而实现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的教育教学活动。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陶行知先生早年就指出:―要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的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他认为:―课内获得的知识是‗闻知、说知‘,课外实践获得的知识是‗亲知‘;‗亲知‘是根本,‗闻知‘、‗说知‘要结合在‗亲知‘上,才能成为‗真知‘。 ‖今年,沙市中学非常重视研究性学习,在甲流放假期间,专门紧急召开了会议讨论如何更好地在研究性学习中体现新课程理念。

(3)研究性学习面向全体学生

研究性学习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离开了全体学生这个层面,研究性学习就完全背离了它的初衷。所以,要让研究性学习避免―贵族化‖,走向―平民化‖,就得重研究过程,而淡化研究成果。最终目的是要求学生―学会研究‖,首先是―走完研究全过程‖。因此,我们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是不分文理的,大家都来参与,旨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会学习。

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

(一)选题

1.选择与地理教材有关的地理研究性课题

教材是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主要工具。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建立了联系,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是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选题领域。如结合教材选择的研究性课题―正午太阳高度的测量‖、―地转偏向力的证明‖、―针对月相变化的观察和研究‖、―地区气温的冬夏变化原因‖、―降水量统计与分析‖等。另外,教材每一章节最后的―问

题研究‖也是不错的选题,如―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如何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崇明岛未来是什么样子‖、―如何看待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等。通过地理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合和拓展了课本知识,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

2.选择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地理研究性课题

大多数学生的生活圈仍旧是―三点一线‖,学校、家庭和社区是学生生活最主要的场所,也存在着许多地理现象和问题,学生有时甚至会主动发现一些问题,从中可以发掘出很多有研究价值的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如―城市垃圾现状及处理办法‖、―对噪声污染的研究‖、―从白色污染到环保型纸袋的开发和利用‘等,通过这些研究性课题,还可以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3.选择与乡土地理有关的研究性课题

乡土地理中蕴含的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素材相当丰富,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地理,可以挖掘出极具价值的学习课题。如―预测长江荆州河段太阳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荆州洪水暴发的原因分析‖、―长江荆州河段污染现状与应对措施‖、―荆州市交通的调查与分析‖等等。

4.选择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作为地理研究性课题

人口、资源、环境等社会热点问题,都可以成为学生关注的研究性课题,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贴近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如―20世纪80年代至今荆州市的人口流动情况‖、 ―荆州市城区空气污染的成因、危害及处理的研究‖。甚至可以研究医学地理,如―荆州市2009年甲流感染分布情况调查‖等等。

(二)课题方案设计

研究课题确定之后,一般一个班级分成几个小组。由于,我们学校每个班的人数较多,一般分六个小组,十人一组,共同制定研究计划并形成研究方案。

1.课题方案的内容

研究方案中首先要表述研究该课题的背景。其次,阐述该研究性课题的三维目标和意义。第三,设计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的方法、活动步骤、小组成员的任务分工。第四,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包括知识准备、业务准备、物质准备和组织准备等。第五,预期成果。成果形式可以多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第六,表达形式。可以是文字、照片、图表等。

2.课题方案的格式

课题方案可以用表格形式呈现,也可直接用文字表达。关键在于表达主干信息,让指导老师和学生都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任务。

3.课题方案的论证

方案初步确定之后,组织由整个地理教研组成员或师生共同参加的评审组对学生设计的研究方案进行开题论证。对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即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实验器材、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教师的指导能力进行可行性论证,使课题方案进一步完善。

沙市中学高一地理研究性学习案例 课题名称 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 指导老师 课题组成员 组长 参与者特征分析 沙市中学高一大部分学生学科的学习基础一般。―活跃有余,思维的力度不足‖。如何依据他们的认知基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探究,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课题提出的背景 2005年2月19日,成都迎来了9年一遇的降雪。雪花飞舞、愉悦人心的时候,市民也发现,在离市中心不到20千米的三圣乡,雪花飘落在绿色的树叶和盛开的花瓣上,白茫茫的银装顿时让色彩斑斓的地方变成了北国风光。遗憾油然而生,成都城区虽然飘落着同样的雪花,但城市像一个―火炉‖,雪不着地就没影了。为什么雪花不给城里人玩耍的机会呢?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研 究 计 划 方法 实地测量法、访谈法、收集整理资料法等 步 骤 第一步:分组,每小组的同学各自分工在早上8:00、下午14:00、晚上20:

00同时测量居住地附近的气温,主要测量地选择为市中心、距市中心10km、距市中心15km。 第二步:画出沙市的气温曲线,并找出其分布特点。

第三步,根据热力环流原理,绘制出城市和近郊大气流动的示意图。

第三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研究。

第四步:将研究的成果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

例如:以―为什么城市气温比郊区高‖为题,撰写一篇小论文。(提示:1.从所得数据中总结什么是城市热岛效应并绘图。2.分析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3.分析城市热岛效应会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产生哪些影响。4.思考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种影响) 任 务 实地考察: 上网查资料:

访问市民和有关专业人士:

各种资料汇总:

研究报告撰写: 所 需 条 件 1.知识准备:

本次考察活动可以配合高中地理上册的课堂教学,在课上介绍过热力环流、山谷风、海陆风等相关知识后,安排本次活动。

2.

业务准备:

小组成员分配好考察地点和时间,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简单的整理和绘图;

老师将整理好的部分资料印发给学生──热岛环流现象、原因和影响的相关报道; 教师通知家长监督学生的实践操作。

3.

物质准备:

学生自身准备好记录本、笔,温度计,手表。

4.组织准备:

根据班级的情况,将学生分为10人一组,安排好组长。 预期成果 论文、调研报告、学习总结 表达形式 文字、手绘图、照片等 (三)研究实施

研究实施阶段是具体的实践体验过程,研究方式有考察测量、访问、实验或搜集整理资料等。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起到―指挥棒‖的作用,要对各课题实施的具体进展进行跟踪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帮助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或者修正实验、调查方案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资源、经验的充分共享、交流和合作非常重要。

(四)报告撰写

学生将自己的实践体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写成研究报告或者调查报告等,这是―地理课题研究‖的结晶。根据研究地理问题的具体情况,报告可以是地理事项的描述、地理情况的反映,也可以是调查研究后的结论、一定的项目设计、地理模型制作,甚至是有一定理论创新和成果形成的学术小论文等。撰写报告时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参与,不要拘泥于固定的形式。但是以下几个问题要介绍清楚:①做了什么事情(研究的题目);②是谁做的(课题组成员–课题负责人、组员是谁?);③为什么要做(课题的目的、意义、来源及背景);④怎样做的(课题研究的过程);③做得怎样(课题研究的结果);⑥讨论或体会(收获,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继续探讨);⑦参考文献。

(五)成果展示与交流

交流研讨是整个地理课题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分享共同的体验、分享信息;另一方面,过程本身是一次能力的锻炼发展。多媒体演示文稿的撰写制作、论文资料整理与撰写、展示和交流方式的选择等都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具体过程,有利于全方面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交流和评价过程中,老师要特别注意鼓励的效果,因为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有可能很多学生是第一次做课件和写地理小论文。

(六)研究深入

―研究性课题的结束意味着深入研究的开始‖。许多地理研究性学习不一定形成成果,或者根本就不可能有明确结论式的成果,有的学生可能陷入了更深的谜团,激发了他们的更强烈的求知欲望,甚至主动问老师以后还会不会带领大家做更多的研究性学习。因此,地理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更多的是某一阶段的一个学习过程,它应该是继续学习的动因和基础,在能力发展和信息积累的基础上,地理研究的再深入是课题研究强调的学习方式。

三、研究性学习与地理课程

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与地理课程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关系。但从一种课程类型看,与地理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在功能、内容、方式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特点。研究性学习课程着重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主要以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为主。其学习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开放的。而地理课程教学则以地理知识的获得、地理知识体系的构建及相应的地理能力培养为主,方式多为课堂教学。但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对立的关系,从地理课程教学着眼,研究性学习是其所采用的多种教学方式之一,地理课程所需要的是吸收、借鉴研究性学习所倡导的思想和理念,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同时,地理课程也有责任为研究性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并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深化来促进地理课程教学本身的知识重组,活化知识自己的结构,使之更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化。

总之,研究性学习和地理课程是高中学习内容的两个方面,它们具有各不相同的功能和价值。前者以获得知识为主,后者以培养能力为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地理教师应该努力提高素质,组织好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在知识上、心理上能够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澄,樊杰主编.地理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2.何绍纯,王旭飞.研究性学习导航[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栗亚东.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读本[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6年

4.段玉山主编,李金国等编著.地理新课程研究性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5.胡永生.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范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

6. 全疆发.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与创新思维[M].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地址,2001年

7. 周益新.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M].北京:龙门书局出版社,2003年

[摘要]在课程理念上,新课标强调―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积极开展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重视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研究性学习( Inquiry Learning)的重要性越显突出。笔者旨在初探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过程、以及与地理课程的关系。

[关键词]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

地理是一门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实践性、区域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特征。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地理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将地理知识与现实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着眼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也是中学阶段地理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教学活动载体多

和其他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的―载体‖发生了变化,即没有了教材。往往是以―问题‖、专题或者小的科研课题为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活动载体多,而且没有教材,于是也就没有了可以操作的―本本‖,几乎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现存条件而决定,这些都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创造空间,强化了师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所以,我们高一年组的所有成员在集体备课的时候,具体讨论了各种载体的利与弊。

(2)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性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兴趣、爱好,适应每一个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特殊需要,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只有开放才能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才能由每一个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及方式,进而实现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的教育教学活动。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陶行知先生早年就指出:―要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的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他认为:―课内获得的知识是‗闻知、说知‘,课外实践获得的知识是‗亲知‘;‗亲知‘是根本,‗闻知‘、‗说知‘要结合在‗亲知‘上,才能成为‗真知‘。 ‖今年,沙市中学非常重视研究性学习,在甲流放假期间,专门紧急召开了会议讨论如何更好地在研究性学习中体现新课程理念。

(3)研究性学习面向全体学生

研究性学习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离开了全体学生这个层面,研究性学习就完全背离了它的初衷。所以,要让研究性学习避免―贵族化‖,走向―平民化‖,就得重研究过程,而淡化研究成果。最终目的是要求学生―学会研究‖,首先是―走完研究全过程‖。因此,我们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是不分文理的,大家都来参与,旨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会学习。

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

(一)选题

1.选择与地理教材有关的地理研究性课题

教材是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主要工具。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建立了联系,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是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选题领域。如结合教材选择的研究性课题―正午太阳高度的测量‖、―地转偏向力的证明‖、―针对月相变化的观察和研究‖、―地区气温的冬夏变化原因‖、―降水量统计与分析‖等。另外,教材每一章节最后的―问

题研究‖也是不错的选题,如―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如何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崇明岛未来是什么样子‖、―如何看待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等。通过地理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合和拓展了课本知识,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

2.选择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地理研究性课题

大多数学生的生活圈仍旧是―三点一线‖,学校、家庭和社区是学生生活最主要的场所,也存在着许多地理现象和问题,学生有时甚至会主动发现一些问题,从中可以发掘出很多有研究价值的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如―城市垃圾现状及处理办法‖、―对噪声污染的研究‖、―从白色污染到环保型纸袋的开发和利用‘等,通过这些研究性课题,还可以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3.选择与乡土地理有关的研究性课题

乡土地理中蕴含的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素材相当丰富,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地理,可以挖掘出极具价值的学习课题。如―预测长江荆州河段太阳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荆州洪水暴发的原因分析‖、―长江荆州河段污染现状与应对措施‖、―荆州市交通的调查与分析‖等等。

4.选择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作为地理研究性课题

人口、资源、环境等社会热点问题,都可以成为学生关注的研究性课题,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贴近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如―20世纪80年代至今荆州市的人口流动情况‖、 ―荆州市城区空气污染的成因、危害及处理的研究‖。甚至可以研究医学地理,如―荆州市2009年甲流感染分布情况调查‖等等。

(二)课题方案设计

研究课题确定之后,一般一个班级分成几个小组。由于,我们学校每个班的人数较多,一般分六个小组,十人一组,共同制定研究计划并形成研究方案。

1.课题方案的内容

研究方案中首先要表述研究该课题的背景。其次,阐述该研究性课题的三维目标和意义。第三,设计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的方法、活动步骤、小组成员的任务分工。第四,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包括知识准备、业务准备、物质准备和组织准备等。第五,预期成果。成果形式可以多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第六,表达形式。可以是文字、照片、图表等。

2.课题方案的格式

课题方案可以用表格形式呈现,也可直接用文字表达。关键在于表达主干信息,让指导老师和学生都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任务。

3.课题方案的论证

方案初步确定之后,组织由整个地理教研组成员或师生共同参加的评审组对学生设计的研究方案进行开题论证。对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即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实验器材、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教师的指导能力进行可行性论证,使课题方案进一步完善。

沙市中学高一地理研究性学习案例 课题名称 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 指导老师 课题组成员 组长 参与者特征分析 沙市中学高一大部分学生学科的学习基础一般。―活跃有余,思维的力度不足‖。如何依据他们的认知基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探究,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课题提出的背景 2005年2月19日,成都迎来了9年一遇的降雪。雪花飞舞、愉悦人心的时候,市民也发现,在离市中心不到20千米的三圣乡,雪花飘落在绿色的树叶和盛开的花瓣上,白茫茫的银装顿时让色彩斑斓的地方变成了北国风光。遗憾油然而生,成都城区虽然飘落着同样的雪花,但城市像一个―火炉‖,雪不着地就没影了。为什么雪花不给城里人玩耍的机会呢?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研 究 计 划 方法 实地测量法、访谈法、收集整理资料法等 步 骤 第一步:分组,每小组的同学各自分工在早上8:00、下午14:00、晚上20:

00同时测量居住地附近的气温,主要测量地选择为市中心、距市中心10km、距市中心15km。 第二步:画出沙市的气温曲线,并找出其分布特点。

第三步,根据热力环流原理,绘制出城市和近郊大气流动的示意图。

第三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研究。

第四步:将研究的成果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

例如:以―为什么城市气温比郊区高‖为题,撰写一篇小论文。(提示:1.从所得数据中总结什么是城市热岛效应并绘图。2.分析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3.分析城市热岛效应会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产生哪些影响。4.思考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种影响) 任 务 实地考察: 上网查资料:

访问市民和有关专业人士:

各种资料汇总:

研究报告撰写: 所 需 条 件 1.知识准备:

本次考察活动可以配合高中地理上册的课堂教学,在课上介绍过热力环流、山谷风、海陆风等相关知识后,安排本次活动。

2.

业务准备:

小组成员分配好考察地点和时间,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简单的整理和绘图;

老师将整理好的部分资料印发给学生──热岛环流现象、原因和影响的相关报道; 教师通知家长监督学生的实践操作。

3.

物质准备:

学生自身准备好记录本、笔,温度计,手表。

4.组织准备:

根据班级的情况,将学生分为10人一组,安排好组长。 预期成果 论文、调研报告、学习总结 表达形式 文字、手绘图、照片等 (三)研究实施

研究实施阶段是具体的实践体验过程,研究方式有考察测量、访问、实验或搜集整理资料等。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起到―指挥棒‖的作用,要对各课题实施的具体进展进行跟踪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帮助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或者修正实验、调查方案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资源、经验的充分共享、交流和合作非常重要。

(四)报告撰写

学生将自己的实践体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写成研究报告或者调查报告等,这是―地理课题研究‖的结晶。根据研究地理问题的具体情况,报告可以是地理事项的描述、地理情况的反映,也可以是调查研究后的结论、一定的项目设计、地理模型制作,甚至是有一定理论创新和成果形成的学术小论文等。撰写报告时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参与,不要拘泥于固定的形式。但是以下几个问题要介绍清楚:①做了什么事情(研究的题目);②是谁做的(课题组成员–课题负责人、组员是谁?);③为什么要做(课题的目的、意义、来源及背景);④怎样做的(课题研究的过程);③做得怎样(课题研究的结果);⑥讨论或体会(收获,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继续探讨);⑦参考文献。

(五)成果展示与交流

交流研讨是整个地理课题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分享共同的体验、分享信息;另一方面,过程本身是一次能力的锻炼发展。多媒体演示文稿的撰写制作、论文资料整理与撰写、展示和交流方式的选择等都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具体过程,有利于全方面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交流和评价过程中,老师要特别注意鼓励的效果,因为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有可能很多学生是第一次做课件和写地理小论文。

(六)研究深入

―研究性课题的结束意味着深入研究的开始‖。许多地理研究性学习不一定形成成果,或者根本就不可能有明确结论式的成果,有的学生可能陷入了更深的谜团,激发了他们的更强烈的求知欲望,甚至主动问老师以后还会不会带领大家做更多的研究性学习。因此,地理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更多的是某一阶段的一个学习过程,它应该是继续学习的动因和基础,在能力发展和信息积累的基础上,地理研究的再深入是课题研究强调的学习方式。

三、研究性学习与地理课程

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与地理课程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关系。但从一种课程类型看,与地理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在功能、内容、方式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特点。研究性学习课程着重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主要以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为主。其学习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开放的。而地理课程教学则以地理知识的获得、地理知识体系的构建及相应的地理能力培养为主,方式多为课堂教学。但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对立的关系,从地理课程教学着眼,研究性学习是其所采用的多种教学方式之一,地理课程所需要的是吸收、借鉴研究性学习所倡导的思想和理念,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同时,地理课程也有责任为研究性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并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深化来促进地理课程教学本身的知识重组,活化知识自己的结构,使之更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化。

总之,研究性学习和地理课程是高中学习内容的两个方面,它们具有各不相同的功能和价值。前者以获得知识为主,后者以培养能力为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地理教师应该努力提高素质,组织好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在知识上、心理上能够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澄,樊杰主编.地理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2.何绍纯,王旭飞.研究性学习导航[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栗亚东.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读本[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6年

4.段玉山主编,李金国等编著.地理新课程研究性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5.胡永生.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范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

6. 全疆发.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与创新思维[M].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地址,2001年

7. 周益新.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M].北京:龙门书局出版社,2003年


相关内容

  • 如何提高地理学习效率
  • 摘 要 "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是地理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从而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本文主要从改 ...

  • 地理教学论
  • 第一章 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活动.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研究对象就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 1.1904年颁布了的第一个课程设置方案."地理教授法"由此正式产生,可称之为我国早期的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2.1919年,陶行知先生基于&qu ...

  • 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
  • 一.课题的提出 1.概念的界定 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看,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广义上看,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或策略.它可以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主要是指研究性学习方式,当然也包括学科内的专题研究活动.从狭义上理解,它是一种专题研究活动,是指学生 ...

  •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
  • 地理学科三年教学规划 一.指导思想 地理学科教研室是地理教育和地理学科建设的基层单位.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提供适合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服务"为宗旨,以"1+1"高效课堂为主阵地,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促进 ...

  • 大学生地理科学专业规划设计书
  • 地 理 科 学 专 业 设 计 规 划 参赛情况 姓名:XX 性别:男 年龄: 19 所在学校及学院:XX 班级及专业:XX 系地理科学0902班 学号:XXXXXXX 联系电话: XXXXXXXX E-MAIL :[email protected] 目录 第一章:专业了解 第二章:学习目的 第三章:专 ...

  • 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 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研究性学习它没有课程标准和教材,是由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从广义理解,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适用于学生对所有科目的学习.从狭义理解,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 ...

  • 地理教研与课题研究的有效整合
  • 地理教研与课题研究的有效整合 作者:郑明进 来源:福建厦门市翔安区教研中心 发布时间:2008年02月15日 点击数: 653 如无法通过下载软件进行资源下载,请登录后在资源下载链接上右击,并选择"目标另存为"下载. 地理教育科研是提高地理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途 ...

  •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案例
  • [摘 要]研究性学习是高中地理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为高中地理学习增添了活力.本文以奥苏贝尔理论为指导,从研究性课题的设计.研究过程.评价及反思讨论了如何通过读地图和照片研究深圳城市的变化,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此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对城市的认识更加深入,知识更加丰富,为学校开展课外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 ...

  • 高一地理微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 2013-2014学年度砀山铁路中学 微 课 题 研 究 结 题 报 告 <课堂小组活动有效实施>结题报告 高一地理组 一. 课题确立的背景: 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贯穿学生学习生活中接受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授课方式占据着学生太多的时间: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