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_红楼梦_的线索人物

论《红楼梦》的线索人物

◎宁亮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摘要《红楼梦》中的线索人物作为连接多个叙事层的结构符号,具有特殊的结构功能。元叙事中的线索人物———一僧一道,起着

引渡功能;外围叙事层中的线索人物———甄士隐和贾雨村,起着连接功能;主体叙事层中的线索人物———甄宝玉,起着对称功能。关键词《红楼梦》线索人物引渡功能连接功能对称功能文章编号1671-0703(2011)10-0149-02

《红楼梦》的叙事层次复杂,可以分为元叙事、超叙事、故事叙事三个叙事层次,而故事叙事又可分为外围叙事层(甄士隐与贾雨村的故事)和主体叙事层(贾府的故事)。可用下图表示:

(故事叙事中的外围叙事层)甄士隐与贾雨村的故事

小说来历—————太虚幻境的故事—————贾府的故事

事情节转到写贾雨村,再写元宵佳节香菱被拐,三月十五甄家被烧。至情节发展到这里,我们才明白那僧对甄士隐说的那番话的含义。一僧一道的出现像座桥梁般引导情节的发展,暗示了故事情节的走向。在甄家败落后,跛足道人出现了,唱了首哲学意味浓厚的警世之歌———《好了歌》,将甄士隐引渡出家去了。

四是一僧一道在主体叙事层中的引渡功能。在主体叙事层,一僧一道出现了四次,前三次是分别对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的预言。第三回,黛玉进贾府,破坏了癞头和尚叮嘱她不见外姓亲友的禁令,暗示了黛玉不能平安了此一生,为黛玉的死埋下了伏笔。在第八回,癞头和尚送了“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给宝钗,并嘱咐必须錾在金器上,与贾宝玉有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相似,暗示金玉良缘。在第二十五回,一僧一道医治中邪的宝玉和凤姐后的说:“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预示了家败人散的结局。一僧一道的这三次出场起的都是预示情节发展的作用,在给读者造成悬念的同时也会后文埋下伏笔,起了引渡情节发展的作用。第四次一僧一道的出现,是对人物的引渡。第六十六回,跛足道人引渡柳湘莲出家,将柳湘莲从凡世引渡到出世,在叙事结构上完成了对人物结局的交代。

一僧一道在《红楼梦》的各个叙事层中都出现了,他们就像先知一样预示人物命运,度脱人物醒悟。他们预示香菱、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的命运,引渡石头入世,引渡甄士隐、柳湘莲出世,宣扬着入世乃造劫,出世方解脱的思想。他们就像一个连缀的结构符号,贯穿多个叙事层次。二、外围叙事层中的线索人物:甄士隐、贾雨村的连接功能

首先,甄士隐是连接元叙事与超叙事的中间人,完成了叙事向故事叙事层的过渡。一方面,甄士隐通过梦境将元叙事与超叙事连接了起来。一边是元叙事中一僧一道携着变形为美玉的顽石去红尘中历练,一边是超叙事中神瑛侍者、绛珠仙草、一干风流孽鬼在太虚幻境报到投胎的原委,这两个叙事层的情节在甄士隐的梦中相逢了。甄士隐就像叙事结构中的一个连接符,牵连着元叙事与超叙事。另一方面,甄士隐的梦一醒,叙事就来到了故事叙事中的外围叙事层。对甄士隐梦醒后发生的情节的描述代表着叙事从元叙事和

(元叙事)(超叙事)(故事叙事中的主体叙事层)

在庞大复杂的多层次叙事结构中,有些特殊人物结构的意义大于人物本身的意义,我们将这些人物称为线索人物。线索人物往往在多个叙事层次出现,连接各个叙事层以达到叙事的连贯和浑然一体。

一、元叙事中的线索人物:一僧一道的引渡功能

一是一僧一道在元叙事中的引渡功能。在关于小说来历的元叙事中,无材补天的顽石蒙一僧一道幻形入世,历尽红尘离合悲欢世态炎凉的一段故事就是小说的来历。在元叙事简单的故事情节中,一僧一道充当“助手”的角色,帮助顽石到红尘经历人世繁华,行使的是结构中的引渡功能,将故事中的人物从一处引渡到另一处,开展情节。

二是一僧一道在超叙事中的引渡功能。一僧一道不是将变形为美玉的顽石直接引渡到人间,而是将顽石引渡到了太虚幻境,将其夹带于一干投胎入世的风流冤家中去造劫历世。这样,就引渡出了超叙事中太虚幻境的故事,引渡出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关于“木石前盟”的故事。在超叙事中一僧一道行使了两个方面的引渡功能:一方面完成的是人物的引渡功能,即将顽石从青埂峰引渡到太虚幻境;另一方面完成的是情节的引渡功能,即将叙事情节从介绍小说来历引渡到讲说太虚幻境的故事。

三是一僧一道在外围叙事层中的引渡功能。在外围叙事层中,一僧一道改变了在元叙事、超叙事中“骨格不凡,丰神迥异”的仙形道体形象,以疯疯癫癫的模样出现,这是一僧一道在人间的幻形。在这里,一僧一道的引渡功能也表现在情节的引渡和人物的引渡两个方面。首先那僧又哭又笑的对甄士隐说了一番不甚明白的话,说香菱是“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还念了四句诗:“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1]P10

接着故

2011年第

安徽文学

149

超叙事到故事叙事层的转变。

其次,甄士隐连接外围叙事层与主体叙事层,并加强了两个叙事层的联系。一是引出贾雨村和香菱,通过贾雨村和香菱加强了外围人物与叙事主体的联系。贾雨村是甄士隐接济的对象,贾雨村在甄士隐的帮助下才得到进京赶考的盘缠,得以考取功名走上为官之道,才有后来的官场上与贾府的瓜葛。香菱更是作为甄士隐的女儿,因缘巧合进了贾府,是主体叙事的直接参与者。虽然甄士隐没有与主体叙事发生直接的联系,但贾雨村和香菱这两个外围人物与贾府——这个叙事主体发生了实质的联系,而这两个外围人物—贾雨村和香菱都是通过甄士隐引出的。二是通过“弄引法”加强外围叙事层与主体叙事层的联系。“弄引法”是金圣叹在《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评点中的术语,“宋元话本小说开头的‘入话’就是一个典型。在每个正文中的故事开始之前,都有一个与主要讲的故事相似或相反的小故事。这是典型的‘弄引法’叙事。中国古代小说叙事手法往往是不直接大落墨于主要人物或主要事件,而是‘由远及近、由小至大’。金圣叹在金评本中说,《水浒传》中为了写杨志押送生辰纲,先写杨志和索超比武;写杨志和索超比武,先写杨志与索超的徒弟周谨比武,如此等等都是‘弄引法’的叙事”。

[2]P297-298

族人物关系作了一个家谱式的全面介绍,让读者对贾府的主要人物结构有了一个总体把握。冷子兴概说贾府情况发生在贾雨村与故人巧遇之时,是从贾雨村出发,放在贾雨村的故事中来写的。第四回,“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门子说的“护官符”将贾、史、王、薛联络有亲的四大家族的关系、自始祖官爵并房次作了一个简要介绍,让读者对贾府的主要社会关系有了一个总体把握。门子的这番介绍同样是通过贾雨村的故事带出的。在说到贾雨村复职上任处理一件人命官司时,门子向贾雨村取出了这张关于本地大族名宦之家的“护官符”。

三、主体叙事层中的线索人物:甄宝玉的对称功能

在主体叙事层中,《红楼梦》设置了一个与贾宝玉名字相同、容貌相似、性情相近的人物———甄宝玉,前八十回中关于甄宝玉的描述主要有三次,甄宝玉这个人物的设置与男主人公贾宝玉相对应,在叙事中主要起着对称的功能。

首先,设置甄宝玉这个人物,构成甄、贾宝玉的对称模式,与甄士隐、贾雨村的对称相一致。《红楼梦》第一回,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用假语村言,敷衍出一段故事来,……故曰‘贾雨村’云云。”[1]P1就提出了“甄士隐”、“贾雨村”即“真事隐”、“假语存”的创作虚实观念。而叙事男主人公取名为“贾宝玉”,即“假宝玉”,与“假语存”相对应,暗合书中描述的贾宝玉的故事是虚构的“假语”。一方面,“假语存”与“假宝玉”对照,那么,结构上就必须有个“真宝玉”与“真事隐”对照。另一方面,隐去的真事究竟是怎样的呢?“真宝玉”究竟是怎样的呢?在这种创作“真假”的对应下,“甄宝玉”这个人物的设置就意义非凡。有了甄宝玉这个人物,回答了“真宝玉”究竟是怎样的这个问题,结构上完成了“真假”的对应。

其次,设置甄宝玉这个人物,构成甄、贾宝玉的对称模式,与“真假”对联的对称相一致。第一回在“太虚幻境”上的那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是《红楼梦》对于“真假”观念的直接表白。甄宝玉容貌、性情都与贾宝玉相同,那么贾宝玉还是“假宝玉”吗?《红楼梦》叙事还是“假语存”吗?原来“假”即是“真”。甄宝玉这个人物的设置体现了《红楼梦》对“真”和“假”的辨证统一关系的认识,是《红楼梦》对化真为假、以假隐真叙事思想的诠释。

同样,《红楼梦》中甄士隐的故事也是典型的“弄引法”叙事,甄士隐人生的兴衰和人散家亡的经历简直就是贾府故事的写照和先遣兵,甄士隐的出家甚至暗示了贾府主人公贾宝玉的结局。通过“弄引法”,甄士隐的故事与贾府的故事在内容上产生了某种预示性的联系。

贾雨村这个人物在《红楼梦》中也是结构的意义大于人物本身的意义,他在叙事中也主要是承担连接的功能。

首先,贾雨村是林黛玉、薛宝钗进贾府的连接人。一是连接林黛玉与贾府。贾雨村革职后,四处游览胜迹,偶然游到维扬地面,为赚点盘缠找个暂时的栖身之处,贾雨村做了林黛玉的老师。贾雨村为复职,在林如海的推荐下进京烦托贾政,黛玉随同一起上京进贾府。林黛玉的出场由贾雨村带出,林黛玉进贾府也是夹杂在贾雨村复职的情节中带出。二是连接薛宝钗与贾府。贾雨村复职补了金陵应天府的缺,一上任手上就有一件两家争买一婢以致殴伤人命的人命官司,对贾雨村手上的这件人命官司的叙述带出了薛宝钗的出场,薛宝钗进贾府也是由贾雨村处理人命官司的情节中带出。千里之外的林黛玉和薛宝钗进贾府不是从黛玉、宝钗本身说起,而从贾雨村说起,贾雨村成为黛玉、宝钗与贾府的连接人。

其次,贾雨村是冷子兴和门子概说贾府情况的连接人。在《红楼梦》的叙事中,故事中的人物冷子兴和门子取代说书人的位置,站在全局的高度以一种全知的视角概说了贾府的总貌。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将荣、宁两府的家

参考文献

[1](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张同胜.试论《红楼梦》的叙事思维模式[J].红楼梦学刊,2007,116(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

民出版社,1995.

150

2011年第

安徽文学

论《红楼梦》的线索人物

◎宁亮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摘要《红楼梦》中的线索人物作为连接多个叙事层的结构符号,具有特殊的结构功能。元叙事中的线索人物———一僧一道,起着

引渡功能;外围叙事层中的线索人物———甄士隐和贾雨村,起着连接功能;主体叙事层中的线索人物———甄宝玉,起着对称功能。关键词《红楼梦》线索人物引渡功能连接功能对称功能文章编号1671-0703(2011)10-0149-02

《红楼梦》的叙事层次复杂,可以分为元叙事、超叙事、故事叙事三个叙事层次,而故事叙事又可分为外围叙事层(甄士隐与贾雨村的故事)和主体叙事层(贾府的故事)。可用下图表示:

(故事叙事中的外围叙事层)甄士隐与贾雨村的故事

小说来历—————太虚幻境的故事—————贾府的故事

事情节转到写贾雨村,再写元宵佳节香菱被拐,三月十五甄家被烧。至情节发展到这里,我们才明白那僧对甄士隐说的那番话的含义。一僧一道的出现像座桥梁般引导情节的发展,暗示了故事情节的走向。在甄家败落后,跛足道人出现了,唱了首哲学意味浓厚的警世之歌———《好了歌》,将甄士隐引渡出家去了。

四是一僧一道在主体叙事层中的引渡功能。在主体叙事层,一僧一道出现了四次,前三次是分别对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的预言。第三回,黛玉进贾府,破坏了癞头和尚叮嘱她不见外姓亲友的禁令,暗示了黛玉不能平安了此一生,为黛玉的死埋下了伏笔。在第八回,癞头和尚送了“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给宝钗,并嘱咐必须錾在金器上,与贾宝玉有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相似,暗示金玉良缘。在第二十五回,一僧一道医治中邪的宝玉和凤姐后的说:“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预示了家败人散的结局。一僧一道的这三次出场起的都是预示情节发展的作用,在给读者造成悬念的同时也会后文埋下伏笔,起了引渡情节发展的作用。第四次一僧一道的出现,是对人物的引渡。第六十六回,跛足道人引渡柳湘莲出家,将柳湘莲从凡世引渡到出世,在叙事结构上完成了对人物结局的交代。

一僧一道在《红楼梦》的各个叙事层中都出现了,他们就像先知一样预示人物命运,度脱人物醒悟。他们预示香菱、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的命运,引渡石头入世,引渡甄士隐、柳湘莲出世,宣扬着入世乃造劫,出世方解脱的思想。他们就像一个连缀的结构符号,贯穿多个叙事层次。二、外围叙事层中的线索人物:甄士隐、贾雨村的连接功能

首先,甄士隐是连接元叙事与超叙事的中间人,完成了叙事向故事叙事层的过渡。一方面,甄士隐通过梦境将元叙事与超叙事连接了起来。一边是元叙事中一僧一道携着变形为美玉的顽石去红尘中历练,一边是超叙事中神瑛侍者、绛珠仙草、一干风流孽鬼在太虚幻境报到投胎的原委,这两个叙事层的情节在甄士隐的梦中相逢了。甄士隐就像叙事结构中的一个连接符,牵连着元叙事与超叙事。另一方面,甄士隐的梦一醒,叙事就来到了故事叙事中的外围叙事层。对甄士隐梦醒后发生的情节的描述代表着叙事从元叙事和

(元叙事)(超叙事)(故事叙事中的主体叙事层)

在庞大复杂的多层次叙事结构中,有些特殊人物结构的意义大于人物本身的意义,我们将这些人物称为线索人物。线索人物往往在多个叙事层次出现,连接各个叙事层以达到叙事的连贯和浑然一体。

一、元叙事中的线索人物:一僧一道的引渡功能

一是一僧一道在元叙事中的引渡功能。在关于小说来历的元叙事中,无材补天的顽石蒙一僧一道幻形入世,历尽红尘离合悲欢世态炎凉的一段故事就是小说的来历。在元叙事简单的故事情节中,一僧一道充当“助手”的角色,帮助顽石到红尘经历人世繁华,行使的是结构中的引渡功能,将故事中的人物从一处引渡到另一处,开展情节。

二是一僧一道在超叙事中的引渡功能。一僧一道不是将变形为美玉的顽石直接引渡到人间,而是将顽石引渡到了太虚幻境,将其夹带于一干投胎入世的风流冤家中去造劫历世。这样,就引渡出了超叙事中太虚幻境的故事,引渡出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关于“木石前盟”的故事。在超叙事中一僧一道行使了两个方面的引渡功能:一方面完成的是人物的引渡功能,即将顽石从青埂峰引渡到太虚幻境;另一方面完成的是情节的引渡功能,即将叙事情节从介绍小说来历引渡到讲说太虚幻境的故事。

三是一僧一道在外围叙事层中的引渡功能。在外围叙事层中,一僧一道改变了在元叙事、超叙事中“骨格不凡,丰神迥异”的仙形道体形象,以疯疯癫癫的模样出现,这是一僧一道在人间的幻形。在这里,一僧一道的引渡功能也表现在情节的引渡和人物的引渡两个方面。首先那僧又哭又笑的对甄士隐说了一番不甚明白的话,说香菱是“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还念了四句诗:“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1]P10

接着故

2011年第

安徽文学

149

超叙事到故事叙事层的转变。

其次,甄士隐连接外围叙事层与主体叙事层,并加强了两个叙事层的联系。一是引出贾雨村和香菱,通过贾雨村和香菱加强了外围人物与叙事主体的联系。贾雨村是甄士隐接济的对象,贾雨村在甄士隐的帮助下才得到进京赶考的盘缠,得以考取功名走上为官之道,才有后来的官场上与贾府的瓜葛。香菱更是作为甄士隐的女儿,因缘巧合进了贾府,是主体叙事的直接参与者。虽然甄士隐没有与主体叙事发生直接的联系,但贾雨村和香菱这两个外围人物与贾府——这个叙事主体发生了实质的联系,而这两个外围人物—贾雨村和香菱都是通过甄士隐引出的。二是通过“弄引法”加强外围叙事层与主体叙事层的联系。“弄引法”是金圣叹在《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评点中的术语,“宋元话本小说开头的‘入话’就是一个典型。在每个正文中的故事开始之前,都有一个与主要讲的故事相似或相反的小故事。这是典型的‘弄引法’叙事。中国古代小说叙事手法往往是不直接大落墨于主要人物或主要事件,而是‘由远及近、由小至大’。金圣叹在金评本中说,《水浒传》中为了写杨志押送生辰纲,先写杨志和索超比武;写杨志和索超比武,先写杨志与索超的徒弟周谨比武,如此等等都是‘弄引法’的叙事”。

[2]P297-298

族人物关系作了一个家谱式的全面介绍,让读者对贾府的主要人物结构有了一个总体把握。冷子兴概说贾府情况发生在贾雨村与故人巧遇之时,是从贾雨村出发,放在贾雨村的故事中来写的。第四回,“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门子说的“护官符”将贾、史、王、薛联络有亲的四大家族的关系、自始祖官爵并房次作了一个简要介绍,让读者对贾府的主要社会关系有了一个总体把握。门子的这番介绍同样是通过贾雨村的故事带出的。在说到贾雨村复职上任处理一件人命官司时,门子向贾雨村取出了这张关于本地大族名宦之家的“护官符”。

三、主体叙事层中的线索人物:甄宝玉的对称功能

在主体叙事层中,《红楼梦》设置了一个与贾宝玉名字相同、容貌相似、性情相近的人物———甄宝玉,前八十回中关于甄宝玉的描述主要有三次,甄宝玉这个人物的设置与男主人公贾宝玉相对应,在叙事中主要起着对称的功能。

首先,设置甄宝玉这个人物,构成甄、贾宝玉的对称模式,与甄士隐、贾雨村的对称相一致。《红楼梦》第一回,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用假语村言,敷衍出一段故事来,……故曰‘贾雨村’云云。”[1]P1就提出了“甄士隐”、“贾雨村”即“真事隐”、“假语存”的创作虚实观念。而叙事男主人公取名为“贾宝玉”,即“假宝玉”,与“假语存”相对应,暗合书中描述的贾宝玉的故事是虚构的“假语”。一方面,“假语存”与“假宝玉”对照,那么,结构上就必须有个“真宝玉”与“真事隐”对照。另一方面,隐去的真事究竟是怎样的呢?“真宝玉”究竟是怎样的呢?在这种创作“真假”的对应下,“甄宝玉”这个人物的设置就意义非凡。有了甄宝玉这个人物,回答了“真宝玉”究竟是怎样的这个问题,结构上完成了“真假”的对应。

其次,设置甄宝玉这个人物,构成甄、贾宝玉的对称模式,与“真假”对联的对称相一致。第一回在“太虚幻境”上的那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是《红楼梦》对于“真假”观念的直接表白。甄宝玉容貌、性情都与贾宝玉相同,那么贾宝玉还是“假宝玉”吗?《红楼梦》叙事还是“假语存”吗?原来“假”即是“真”。甄宝玉这个人物的设置体现了《红楼梦》对“真”和“假”的辨证统一关系的认识,是《红楼梦》对化真为假、以假隐真叙事思想的诠释。

同样,《红楼梦》中甄士隐的故事也是典型的“弄引法”叙事,甄士隐人生的兴衰和人散家亡的经历简直就是贾府故事的写照和先遣兵,甄士隐的出家甚至暗示了贾府主人公贾宝玉的结局。通过“弄引法”,甄士隐的故事与贾府的故事在内容上产生了某种预示性的联系。

贾雨村这个人物在《红楼梦》中也是结构的意义大于人物本身的意义,他在叙事中也主要是承担连接的功能。

首先,贾雨村是林黛玉、薛宝钗进贾府的连接人。一是连接林黛玉与贾府。贾雨村革职后,四处游览胜迹,偶然游到维扬地面,为赚点盘缠找个暂时的栖身之处,贾雨村做了林黛玉的老师。贾雨村为复职,在林如海的推荐下进京烦托贾政,黛玉随同一起上京进贾府。林黛玉的出场由贾雨村带出,林黛玉进贾府也是夹杂在贾雨村复职的情节中带出。二是连接薛宝钗与贾府。贾雨村复职补了金陵应天府的缺,一上任手上就有一件两家争买一婢以致殴伤人命的人命官司,对贾雨村手上的这件人命官司的叙述带出了薛宝钗的出场,薛宝钗进贾府也是由贾雨村处理人命官司的情节中带出。千里之外的林黛玉和薛宝钗进贾府不是从黛玉、宝钗本身说起,而从贾雨村说起,贾雨村成为黛玉、宝钗与贾府的连接人。

其次,贾雨村是冷子兴和门子概说贾府情况的连接人。在《红楼梦》的叙事中,故事中的人物冷子兴和门子取代说书人的位置,站在全局的高度以一种全知的视角概说了贾府的总貌。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将荣、宁两府的家

参考文献

[1](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张同胜.试论《红楼梦》的叙事思维模式[J].红楼梦学刊,2007,116(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

民出版社,1995.

150

2011年第

安徽文学


相关内容

  • [红楼梦]的三条叙事线索
  • <风语红楼>(精编版)84 风之子原创 我们读<红楼梦>,都会为小说浑厚深邃的艺术境界所折服,感觉到这是一部藏有龙蛇的奇书,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在我看来,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整部小说其实是有或显或隐的三条线索展开叙事的,正是这三条线索的交相辉映造就了<红楼梦&g ...

  • 红楼梦第十二回 感悟
  • <红楼梦>的故事是从姑苏这地方开始的,第一至第四回可以组成一个情节单元,先后讲了:甄士隐祝贾雨村进京赶考.贾雨村娶娇杏.贾雨村给林黛玉当老师.贾雨村和冷子兴偶遇.黛玉进京.贾雨村起复应天府尹.葫芦僧判案.宝钗进京--归根结底,就是宝.黛.钗的大聚合.第五回很特别,讲了黛玉使了一次小性儿, ...

  • 记叙文写作指导
  • 第四讲:记叙文入格训练及点拨 一.关于"记叙文"内涵的界定 "记叙文"的称谓源于"记载文"."记事文"和"叙事文". "记载文"和"叙事文",最早出自陈望道的& ...

  • 林黛玉进贾府学案学生版
  • <林黛玉进贾府>学习方案 一年级语文组 编写人:蒋弘毅 参与人:一年级语文备课组全体教师 教师寄语 与其花4个小时来琢磨明天的事,不如花40分钟来完成好眼下的事. 学习目标 1.了解曹雪芹及我国古典小说巨著<红楼梦>. 2.鉴赏人物形象,并学习通过人物的出场.肖像.语言.动作 ...

  •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之四(名著阅读)
  • 一.<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明朝著名小说家. 主要内容: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作品特点:①这部小说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③全 ...

  • 近年家庭伦理电视剧的叙事结构分析
  • CHINA中国 TELEVISION电视 [理论探讨]栏目主持:大木 近年家庭伦理电视剧的 叙事结构分析 ■戴 清 家庭剧叙述一家一户或几家几户的日常生活故事,柴米油盐.儿女情长或生老病死,自自然然,平平常常.乍一看,似乎是全无技巧的"生活流"叙述,然而,稍加品味,仔细审视,便会 ...

  • 也说如何进行小说阅读教学更优化
  • 也说如何进行小说阅读教学更优化 小说阅读教学应紧紧围绕其三要素进行,即围绕情节.人物.环境进行. 小说的情节是人物斗争和发展的过程,是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从情节的角度设题,可以归纳概括情节,可以分析鉴赏情节的表现手法,可以分析重要情节(细节).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 ...

  • 红楼梦读后感500字
  • (一) 文/霍亿 前十回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为中心,贯穿全书的全线.它以贾.林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同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之间的矛盾为线索,以贾.林最后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彻底背叛和爱情的悲剧结局而告终.这条线索从第三.四两回,林黛玉和薛宝钗接踵来到贾府,与宝玉的 ...

  • 九年级语文教案-项链
  •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 课 题 <项链> 课 型 主读课 课 时 1 上课日期 2013年9月8日 作者姓名 黄亮 单 位 枣庄六中 一条虚荣的项链 十年岁月的艰辛 <项链>(1课时) 课前预习: ① 了解作者及本文背景资料. ② 把文中重要的字词圈画做好标记. ③ 用简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