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管引流致胃\十二指肠梗阻1例教训分析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9岁,体型中等。2009年9月2因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伴梗阻入院。入院前一周有补液保守治疗史,纳差,入院后积极术前准备,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中取右上腹肋缘下一横指斜行切口,手术过程顺利,术中置T管引流,自切口下方另戳孔引出,先固定T管,再关闭切口,术后常规抗炎补液对症治疗,术后4 d肛门排气,进食流质,次日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内无明显胆汁,反复进食后不久即出现呕吐,但肛门有排气排便,拟胃瘫予以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红霉素、莫沙比利等对症治疗,并给予补液支持治疗,术后第9天行上消化道碘油造影发现十二指肠球部T管横行压迫,见一横行压迹,胃蠕动正常,碘油未进入十二指肠内,术后12 d行T管造影见胆道通畅,无结石残留,术后两周拔除T管,立即自T管窦道内置F10导尿管引流胆汁,未出现胆漏、腹膜炎等并发症,进食后呕吐症状即消失、出院。�   2 讨论�   胆总管结石治疗上多采取胆总管切开取石或ERCP等治疗,基层医院仍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常规放置T管引流。T管引流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多以胆漏、感染等,但出现胃十二指肠梗阻实为罕见,纠其原因如下:①T管放置不当T管的放置,在腹内段长臂长短应适度,不能过短或过长。此外,应避免T管长臂在腹腔内打折。T管腹壁位置不恰当二压迫胃十二指肠致不全梗阻[1]。因此,将T管引出腹壁时,应注意保持T管与胆总管垂直,引流管从腹壁引出的较为合理的位置应选择在右侧腹直肌外侧缘与右侧肋缘下的交界处[2]。若术中不能取尽结石,需日后行纤维胆道镜取石,则应考虑到胆道镜的特点选择置管方法,即按粗、短、直的原则置管[3]。② 患者自身因素 患者伴有肝硬化,糖尿病,贫血和低旦白血症者,其窦道的形成后,网膜组织水肿压迫胃肠,加之胃肠壁水肿均可引起梗阻。本例术中T管的放置腹内段长臂过长是主要因素,术后出现呕吐、长期不能进食致患者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进一步加重胃肠道梗阻。更为深刻的教训是患者术后长期不能进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身心痛苦及经济负担。因此在放置T管时需合理自腹壁引出,必要时亦可自切口引出,术后加强营养支持,防止以上并发症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赵登秋.36例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肝胆外科杂志,2005,4(13).�   [2] 胡永益.T管引流并发症11例报告.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3,9(5).�   [3] 傅森林,邹平公.纤维胆道镜使用有关T管的放置技术.临床外科杂志,1996,4:23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9岁,体型中等。2009年9月2因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伴梗阻入院。入院前一周有补液保守治疗史,纳差,入院后积极术前准备,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中取右上腹肋缘下一横指斜行切口,手术过程顺利,术中置T管引流,自切口下方另戳孔引出,先固定T管,再关闭切口,术后常规抗炎补液对症治疗,术后4 d肛门排气,进食流质,次日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内无明显胆汁,反复进食后不久即出现呕吐,但肛门有排气排便,拟胃瘫予以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红霉素、莫沙比利等对症治疗,并给予补液支持治疗,术后第9天行上消化道碘油造影发现十二指肠球部T管横行压迫,见一横行压迹,胃蠕动正常,碘油未进入十二指肠内,术后12 d行T管造影见胆道通畅,无结石残留,术后两周拔除T管,立即自T管窦道内置F10导尿管引流胆汁,未出现胆漏、腹膜炎等并发症,进食后呕吐症状即消失、出院。�   2 讨论�   胆总管结石治疗上多采取胆总管切开取石或ERCP等治疗,基层医院仍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常规放置T管引流。T管引流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多以胆漏、感染等,但出现胃十二指肠梗阻实为罕见,纠其原因如下:①T管放置不当T管的放置,在腹内段长臂长短应适度,不能过短或过长。此外,应避免T管长臂在腹腔内打折。T管腹壁位置不恰当二压迫胃十二指肠致不全梗阻[1]。因此,将T管引出腹壁时,应注意保持T管与胆总管垂直,引流管从腹壁引出的较为合理的位置应选择在右侧腹直肌外侧缘与右侧肋缘下的交界处[2]。若术中不能取尽结石,需日后行纤维胆道镜取石,则应考虑到胆道镜的特点选择置管方法,即按粗、短、直的原则置管[3]。② 患者自身因素 患者伴有肝硬化,糖尿病,贫血和低旦白血症者,其窦道的形成后,网膜组织水肿压迫胃肠,加之胃肠壁水肿均可引起梗阻。本例术中T管的放置腹内段长臂过长是主要因素,术后出现呕吐、长期不能进食致患者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进一步加重胃肠道梗阻。更为深刻的教训是患者术后长期不能进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身心痛苦及经济负担。因此在放置T管时需合理自腹壁引出,必要时亦可自切口引出,术后加强营养支持,防止以上并发症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赵登秋.36例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肝胆外科杂志,2005,4(13).�   [2] 胡永益.T管引流并发症11例报告.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3,9(5).�   [3] 傅森林,邹平公.纤维胆道镜使用有关T管的放置技术.临床外科杂志,1996,4:230.


相关内容

  • 普外一科常见疾病问答题
  • 普外一科常见疾病问答题 王莉 1.正常门脉的压力是多少?何谓门脉高压症? 13~24cm水柱 平均为18cm 水柱 当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发生淤滞,引起门静脉及其分支压力升高,继而导致脾大伴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腹水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疾病. 2.肝脏的生理功能? 七种 1.分泌功能 ...

  • 肝胆管结石病122例临床分析
  • [摘要]目的总结肝胆管结石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从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122例肝胆管结石病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和治疗效果.其中肝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39例,肝胆管切开取石+胆肠吻合术40例,肝部分切除术28例,肝门部胆管切开成形+胆肠吻合术15例.结果全组122例得到随访,随访 ...

  • 护理学普外科试题及答案[1]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1.胃癌病人最常用的确诊方法是( D ) A.X线钡剂造影 B.临床表现 C.B超 D.胃镜 2.幽门梗阻的病人,术前减轻胃粘膜水肿的措施是( D ) A.禁食 B.营养支持 C.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 D.高渗盐水洗胃 3.原发性腹膜炎与继发性腹膜炎的主要区别 ...

  • 胃肠外科疾病诊疗规范
  • 胃肠外科疾病诊疗指南 一.胃.十二指肠溃疡 [ 病史采集 ] 1.反复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烧灼痛,伴饱胀.嗳气.食欲减退: 2.胃溃疡疼痛节律性不明显,多在进餐后1/2-1小时开始疼痛,持续约1-2小时或更长时间,进食疼痛不缓解: 3.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具有明显节律性,表现为餐后延迟痛(餐后 ...

  • 论文: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54例的外科治疗-中大网校临床医学论文网
  • 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54例的外科治疗 发表时间:2013年6月1日22:36:11 作者:练杰 顾伟勇 杨锋荣 吴海峰 [关键词]  胆管炎,急性重症:老年人:手术治疗 0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胆道感染患者的就诊率日趋增高,因其病理生理的特殊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相对增多,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 ...

  • 2015年外科护理期末考试试题
  • 2015年外科护理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外科热 手术后由于机体对手术创伤的反应,术后病人体温可略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8℃,临床上称之为外科手术热或术后吸收热 2.酒窝征 癌肿侵及Cooper韧带(乳房悬韧带)使其缩短,癌肿表面皮肤凹陷. 3.纵隔摆动 开放性气胸呼.吸气时,两侧胸膜腔压力不均衡出现周 ...

  • 对于梗阻性黄疸,PTCD与ERCP治疗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 1  相比PTCD,ERCP途径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一,      ERCP经人体自然腔道(口腔及胃肠道)完成操作,相比PTCD,避免了部分有创操作过程,可以减少出血等并发症: 二,      ERCP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实现对十二指肠乳头的间接观察并可以进行组织学检查(活检),对胆总管 ...

  • 普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 外科部分 第一章 普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 普外科护理常规 一.专科评估 (一)术前评估 1.病人的心理状态,包括精神.情绪.应对能力.对手术有无心理准备.有无顾虑. 2.社会情况如环境影响,家庭态度及经济承受能力. 3.年龄.性别.病史.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和临床表现. 4.既往健康史如患病史.过 ...

  • 电大外科形成性考核册
  • 一.名词解释1.等渗性缺水 :水和钠成比例丧失,血清钠和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因细胞外液量迅速减少,故又称急性缺水和混合性缺水.2.完全胃肠外营养: 将患者所需的营养物资全部经静脉途径供给给患者.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是指严重创伤.感染等危重病症时,因肺实质发生急性弥漫性损伤而导致的急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