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都城元夕阅读答案附赏析

临江仙都城元夕毛 滂①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②。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注】①毛滂:北宋衢州人,这首词写于词人羁旅河南之时。②觚棱:宫殿的屋脊。(1)这首词上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4分)(2)全词主要抒发词人怎样的感情?上片与下片在内容上有什么关系?(4分)参考答案14.(1)比喻、夸张、想象。(2分,答两种即可。)描绘了皇都璀璨辉煌、繁华热闹的元宵盛况:全城灯火,五彩缤纷;街上车马华丽,宫前火树银花;飘落的银河星灯辉映,令人分不清天上人间。(根据景象特点1分,简要描述1分。)(2)第一问:抒发了词人身处异乡适逢佳节的孤寂凄冷的羁旅之愁和不能与亲人团聚的思乡思亲之情。第二问:上片虚写京城元宵佳节的盛况,下片极写现实处境之落拓。 一虚一实,一乐一悲,以虚衬实,以乐衬悲。赏析毛滂晚年,因言语文字坐罪,罢秀川太守之职。1115年(政和五年)冬,待罪于河南杞县旅舍,家计落拓,穷愁潦倒。《临江仙都城元夕》即写于词人羁旅河南之时。这首词上片写想象中的汴京元夜之景,下片写现实中羁旅穷愁,无法排遣的一种无奈心情。上片虚写,下片实写;一虚一实,虚为宾,实为主。首句闻道长安灯夜好,长安点都城,即汴京。灯夜好点元夕。词题即在首句点出。闻道二字,点明都城元夕的热闹景象都是神游,并非实境。不过,这神游并不是对往昔生活的回忆,也不是对于期待中的未来的憧憬,更不是梦境,而是在同一时刻对另一空间的想象,即处凄冷之境的江南憔悴客对汴京元夜热闹景象的想象。既是想象,作者便可摆脱现实的束缚,按照自己潜在的心愿作几乎是无限的发挥。雕轮宝马如云与辛弃疾的名句宝马雕车香满路相似。毛滂这一句极言雕轮宝马之多(如云),辛弃疾的词则突出了乘宝马雕车之人之多(香指妇女脂粉),使形象更鲜明生动。实际上,辛弃疾的词正是从毛滂这一句点化而来。下面三句词人把汴京元夜从地上移到了天上,以想象中的仙境喻都城元夕的盛况。蓬莱清浅对觚棱。蓬莱乃海中仙山,又长安城中亦有蓬莱宫。觚棱是宫阙转角处的方瓦脊,此处即代指宫阙。蓬莱句既可指帝京宫阙,也可指蓬莱之仙山琼阁。诗无达诂,总之,是描写汴京元宵之夜宛如神仙境界。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碧落,犹碧天。玉皇句中的开字启人想象。既言开,则碧落原是闭着的,只是在上元之夜,玉皇才将原是闭着的碧落开了。碧落既开,则天上的星儿、宿儿便纷纷下落,于是便有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句)的景象,便有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句)的上元之夜,使银界失黄昏了。其实,写天上的玉皇就是写人间的皇帝。古代皇帝也常有在上元之夜偕其大臣、侍从开启宫门之举,以示与民同乐。天街大道便也响起吾皇万岁的欢呼声,于是便打扮出一片繁华景象。词人的写法无非是把人间的皇帝搬到了天上,以在想象中染上一层迷离恍惚的色彩,使帝京元夜在词人的表现中更加热闹罢了。 词人的笔是一支彩笔,这支彩笔将天上人间尽情涂抹,把都城元夕的繁华景象描摹尽致。但是,这一片繁华都只是词人想象的产物,首句闻道二字点明了这一点。上片越是写得繁华热闹,则越是反衬出下片凄清冷寂的尴尬之状。下片首句,江南憔悴客是作者自指。谁见,设问之辞,意即无人见。这里特指作者自己深深思念的妻子反不知自己待罪客舍的窘境。这一句,作者以设问的口气写出了自己的孤寂。谁见二字还将读者(也使作者自己)从想象中的繁华景象拉回到凄冷的现实中来。端忧懒步芳尘,这是写闺中人对那元夜的繁华早已失去了兴趣,这与辛弃疾词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恰是一个鲜明的对比。辛弃疾词中是说作者知道自己的意中人会在元夜等他,所以才去寻,尽管要寻他千百度;毛滂词中的闺中人则无须去寻,她知道自己的丈夫远在千里之外,乃懒去那元夜繁华之地。她只在闺房中,在小屏风畔,独对薰香袅袅,薰香则渐冷而凝。一种无奈之状展现在读者眼前,像是一幅画得极高明的《闺中夜思图》。这种描写,只是词人的设想,但是设想闺中人在思念自己,也就更深刻地表现了自己在思念闺中人。酒浓句,词人从对闺中人的思念中回到现实中来。上元之夜,本应是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欢乐之夕,而作者自己却处在待罪羁旅、凄冷孤

寂的心境中,去消受那本不应如此凄清的元夜之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春梦只能于酒浓时去做。而酒并不能真的解忧,它只是使人于麻醉中暂时忘却而已。当人只能在春梦中去寻找欢乐岁月的时候,现实的无奈就更使人难堪了。结句窗破月寻人,写词人孤寂一个,只有元夕之月伴春梦之人。寻字,以人拟月。这位江南憔悴客,待罪羁旅,没有人去寻他,只有月从客舍的破窗隙中来寻,越显其孤独寂寞,心情已从凄冷变成凄苦了。一个寻字,令人回味无穷。

临江仙都城元夕毛 滂①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②。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注】①毛滂:北宋衢州人,这首词写于词人羁旅河南之时。②觚棱:宫殿的屋脊。(1)这首词上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4分)(2)全词主要抒发词人怎样的感情?上片与下片在内容上有什么关系?(4分)参考答案14.(1)比喻、夸张、想象。(2分,答两种即可。)描绘了皇都璀璨辉煌、繁华热闹的元宵盛况:全城灯火,五彩缤纷;街上车马华丽,宫前火树银花;飘落的银河星灯辉映,令人分不清天上人间。(根据景象特点1分,简要描述1分。)(2)第一问:抒发了词人身处异乡适逢佳节的孤寂凄冷的羁旅之愁和不能与亲人团聚的思乡思亲之情。第二问:上片虚写京城元宵佳节的盛况,下片极写现实处境之落拓。 一虚一实,一乐一悲,以虚衬实,以乐衬悲。赏析毛滂晚年,因言语文字坐罪,罢秀川太守之职。1115年(政和五年)冬,待罪于河南杞县旅舍,家计落拓,穷愁潦倒。《临江仙都城元夕》即写于词人羁旅河南之时。这首词上片写想象中的汴京元夜之景,下片写现实中羁旅穷愁,无法排遣的一种无奈心情。上片虚写,下片实写;一虚一实,虚为宾,实为主。首句闻道长安灯夜好,长安点都城,即汴京。灯夜好点元夕。词题即在首句点出。闻道二字,点明都城元夕的热闹景象都是神游,并非实境。不过,这神游并不是对往昔生活的回忆,也不是对于期待中的未来的憧憬,更不是梦境,而是在同一时刻对另一空间的想象,即处凄冷之境的江南憔悴客对汴京元夜热闹景象的想象。既是想象,作者便可摆脱现实的束缚,按照自己潜在的心愿作几乎是无限的发挥。雕轮宝马如云与辛弃疾的名句宝马雕车香满路相似。毛滂这一句极言雕轮宝马之多(如云),辛弃疾的词则突出了乘宝马雕车之人之多(香指妇女脂粉),使形象更鲜明生动。实际上,辛弃疾的词正是从毛滂这一句点化而来。下面三句词人把汴京元夜从地上移到了天上,以想象中的仙境喻都城元夕的盛况。蓬莱清浅对觚棱。蓬莱乃海中仙山,又长安城中亦有蓬莱宫。觚棱是宫阙转角处的方瓦脊,此处即代指宫阙。蓬莱句既可指帝京宫阙,也可指蓬莱之仙山琼阁。诗无达诂,总之,是描写汴京元宵之夜宛如神仙境界。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碧落,犹碧天。玉皇句中的开字启人想象。既言开,则碧落原是闭着的,只是在上元之夜,玉皇才将原是闭着的碧落开了。碧落既开,则天上的星儿、宿儿便纷纷下落,于是便有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句)的景象,便有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句)的上元之夜,使银界失黄昏了。其实,写天上的玉皇就是写人间的皇帝。古代皇帝也常有在上元之夜偕其大臣、侍从开启宫门之举,以示与民同乐。天街大道便也响起吾皇万岁的欢呼声,于是便打扮出一片繁华景象。词人的写法无非是把人间的皇帝搬到了天上,以在想象中染上一层迷离恍惚的色彩,使帝京元夜在词人的表现中更加热闹罢了。 词人的笔是一支彩笔,这支彩笔将天上人间尽情涂抹,把都城元夕的繁华景象描摹尽致。但是,这一片繁华都只是词人想象的产物,首句闻道二字点明了这一点。上片越是写得繁华热闹,则越是反衬出下片凄清冷寂的尴尬之状。下片首句,江南憔悴客是作者自指。谁见,设问之辞,意即无人见。这里特指作者自己深深思念的妻子反不知自己待罪客舍的窘境。这一句,作者以设问的口气写出了自己的孤寂。谁见二字还将读者(也使作者自己)从想象中的繁华景象拉回到凄冷的现实中来。端忧懒步芳尘,这是写闺中人对那元夜的繁华早已失去了兴趣,这与辛弃疾词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恰是一个鲜明的对比。辛弃疾词中是说作者知道自己的意中人会在元夜等他,所以才去寻,尽管要寻他千百度;毛滂词中的闺中人则无须去寻,她知道自己的丈夫远在千里之外,乃懒去那元夜繁华之地。她只在闺房中,在小屏风畔,独对薰香袅袅,薰香则渐冷而凝。一种无奈之状展现在读者眼前,像是一幅画得极高明的《闺中夜思图》。这种描写,只是词人的设想,但是设想闺中人在思念自己,也就更深刻地表现了自己在思念闺中人。酒浓句,词人从对闺中人的思念中回到现实中来。上元之夜,本应是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欢乐之夕,而作者自己却处在待罪羁旅、凄冷孤

寂的心境中,去消受那本不应如此凄清的元夜之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春梦只能于酒浓时去做。而酒并不能真的解忧,它只是使人于麻醉中暂时忘却而已。当人只能在春梦中去寻找欢乐岁月的时候,现实的无奈就更使人难堪了。结句窗破月寻人,写词人孤寂一个,只有元夕之月伴春梦之人。寻字,以人拟月。这位江南憔悴客,待罪羁旅,没有人去寻他,只有月从客舍的破窗隙中来寻,越显其孤独寂寞,心情已从凄冷变成凄苦了。一个寻字,令人回味无穷。


相关内容

  • 高考语文名校复习资料精选:小题集练-词鉴赏(含答案)
  • 高中语文小题集练--词鉴赏 1.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出浴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叫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①,莫辞醉,此花不与鲜花比.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②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

  • 江楼旧感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江楼旧感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一.二句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登临江楼.眺望江月时内心涌动的浩渺情思. B.第三句说约好同来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隐隐流露出诗 ...

  • 古诗词专项训练(教案)
  • 古诗词专项训练 一.分析形象 1.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村即事 [元]周权 寒翠飞崖壁,尘嚣此地分. 鹤行松径雨,僧倚石阑云. 竹色溪阴见,梅香岸曲闻. 山翁邀客饮,闲话总成文. 诗中的"山翁"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案:通过描写溪村的清雅.幽静 ...

  • 徐昌图[临江仙]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注释 ①浮生:一生.古人谓"人生世上,虚浮无定",故曰浮生. ②飘蓬:像蓬草一样飘浮无定. 1.把"回头烟柳渐重重 ...

  • [临江仙?暮春]阅读答案附赏析
  • 临江仙·暮春 赵长卿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8.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5分) 9.结尾两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书村网整理 8.①表达了词 ...

  • 专题专项增分练(六) 古代诗歌阅读("比较鉴赏"强化练)
  • 专题专项增分练(六) 古代诗歌阅读("比较鉴赏"强化练) (时间:40分钟 满分:64分)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眉 峰 碧 无名氏 蹙破眉峰碧.纤手还重执.镇日相看未足时,忍便使鸳鸯只! 薄暮投村驿.风雨愁通夕.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 [注] ①镇 ...

  • 第三章 学案6赏析之要,赏句为妙;赏句之妙,景情为要
  • 学案6 赏析之要,赏句为妙:赏句之妙,景情为要 学案略语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其实,我们赏诗也是这样,无非是看它如何写景,如何抒情以及两者如何结合的.高考考古诗赏析,通常是以某一两个句子为单位,而这一两个句子也主要是写景句或抒情句,所谓赏析,就是赏析 ...

  • 2015年江苏省模拟题古诗词赏析题及答案
  • 古诗词赏析 同温丹徒登万岁楼 皇甫冉 高楼独立思依依,极浦遥山合翠微. 江客不堪频北顾,塞鸿何事复南飞. 丹阳古渡寒烟积,瓜步空洲远树稀. 闻道王师犹转战,谁能谈笑解重围. (1)北雁南飞本是秋天常见景象,诗人在颔联中却说"塞鸿何事复南飞",如何理解?(2分) 答:鸿雁是信或信差 ...

  • 最美不过初相见,一眼万年
  • 邂逅一首好词,如沐春风,心旷神怡. 邂逅一位佳人,眼波流转,黯然心动. 人生若只如初见,只要是你,就好!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清]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倖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