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厘米的认识]评课稿

一年级数学《厘米的认识》评课稿

今天有幸听了3节县优质课,题目都是《厘米的认识》,下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第一节是张老师执教。张老师导入得十分自然,从猜谜语入手,然后导入故事。整节课前半部分十分流畅,各个环节衔接得也很好。教师教态自然,亲切,能很好地调动整个课堂气氛。从认识几厘米开始,课堂秩序稍微有点混乱,在认识几厘米时,可以用课件展示一下尺子,让学生在上面找出不同的几厘米。在自主练习环节,测量练习本的长和宽时,师应稍微点一下课本的长和宽,这样孩子们就不容易混淆了。一堂课总结完后,时间已到,然后再出示拓展练习,有点画蛇添足的感觉。

第二节是左老师执教。左老师的导入别出心裁,直接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度量工具量一量课桌的桌面有多长。(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测量方法,可能有的用尺量,有的用“拃“量,有的用数学书量,有的用铅笔量,还有的用文具盒)通过讨论使学生感受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导入新课。中间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带着尺子在讲台上展示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这个地方次序有点混乱。最后展示各种各样的尺子,可把此环节放到认识尺子这个地方。一堂课下来,几乎没看见教室的笑脸。我觉得,亲切自然的教态对孩子们的互动也起着很好的作用。

第三节课是刘老师执教。本课的教学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是个难点,厘米是个抽象的概念,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还未成熟,抽象思维还未形成,来看看刘老师是怎么做到让学生认识1厘米的。在学生认识尺的时候,先是让学生说说在尺上看到了什么?认识1厘米时,先是让学生找一找尺上的1厘米,老师再讲解0到1是1厘米,1到2也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在尺子上找找,还有几刻度到几刻度之间的长度也表示1 厘米的?这也是一个开放式的提问,结果学生思维活跃,有说2-3、4-5、6-7等等,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1厘米的认识。紧接着,刘老师出示1厘米长的小棒,告诉学生,这个小棒的长度是1厘米,再让学生用食指和拇指“掐”小棒,让学生说一说,两指间的距离是多长。接着刘老师让学生轻轻地抽出小棒,再让学生观察两指间的距离,并相互说一说这是长1厘米。这个充满创意的设计让厘米这个抽象的概念先是很形象地让学生初步感知1厘米有多长,抽出小棒后,学生对1厘米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厘米这一表象在学生脑海中有了深深的烙印。刘老师没有就此止步,而是让学生动手,再找一找生活中长1厘米的物体,通过这样一个动手操作的过程,学生对厘米的认识不再停留在1厘米上,而是更加丰富了学生对厘米的认识。尤为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学生所有对厘米的认识都是在学生亲自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到的。这样习得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不容易忘记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积极投入学习。 以上三节课都有各自的教学特点,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也很多,博采众长,才会有更好的提高。

一年级数学《厘米的认识》评课稿

今天有幸听了3节县优质课,题目都是《厘米的认识》,下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第一节是张老师执教。张老师导入得十分自然,从猜谜语入手,然后导入故事。整节课前半部分十分流畅,各个环节衔接得也很好。教师教态自然,亲切,能很好地调动整个课堂气氛。从认识几厘米开始,课堂秩序稍微有点混乱,在认识几厘米时,可以用课件展示一下尺子,让学生在上面找出不同的几厘米。在自主练习环节,测量练习本的长和宽时,师应稍微点一下课本的长和宽,这样孩子们就不容易混淆了。一堂课总结完后,时间已到,然后再出示拓展练习,有点画蛇添足的感觉。

第二节是左老师执教。左老师的导入别出心裁,直接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度量工具量一量课桌的桌面有多长。(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测量方法,可能有的用尺量,有的用“拃“量,有的用数学书量,有的用铅笔量,还有的用文具盒)通过讨论使学生感受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导入新课。中间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带着尺子在讲台上展示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这个地方次序有点混乱。最后展示各种各样的尺子,可把此环节放到认识尺子这个地方。一堂课下来,几乎没看见教室的笑脸。我觉得,亲切自然的教态对孩子们的互动也起着很好的作用。

第三节课是刘老师执教。本课的教学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是个难点,厘米是个抽象的概念,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还未成熟,抽象思维还未形成,来看看刘老师是怎么做到让学生认识1厘米的。在学生认识尺的时候,先是让学生说说在尺上看到了什么?认识1厘米时,先是让学生找一找尺上的1厘米,老师再讲解0到1是1厘米,1到2也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在尺子上找找,还有几刻度到几刻度之间的长度也表示1 厘米的?这也是一个开放式的提问,结果学生思维活跃,有说2-3、4-5、6-7等等,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1厘米的认识。紧接着,刘老师出示1厘米长的小棒,告诉学生,这个小棒的长度是1厘米,再让学生用食指和拇指“掐”小棒,让学生说一说,两指间的距离是多长。接着刘老师让学生轻轻地抽出小棒,再让学生观察两指间的距离,并相互说一说这是长1厘米。这个充满创意的设计让厘米这个抽象的概念先是很形象地让学生初步感知1厘米有多长,抽出小棒后,学生对1厘米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厘米这一表象在学生脑海中有了深深的烙印。刘老师没有就此止步,而是让学生动手,再找一找生活中长1厘米的物体,通过这样一个动手操作的过程,学生对厘米的认识不再停留在1厘米上,而是更加丰富了学生对厘米的认识。尤为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学生所有对厘米的认识都是在学生亲自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到的。这样习得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不容易忘记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积极投入学习。 以上三节课都有各自的教学特点,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也很多,博采众长,才会有更好的提高。


相关内容

  • 二年级上册数学
  • 二 年 级 上 册 教 材 分 析 一.学情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但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发现有些孩子很粗心,不能仔细观察题目的要求,以至于出错,因此在这学期的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要多培养学 ...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使学生经历猜测.探索.验证的过程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 10毫米.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2.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 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 ...

  • (教学反思)数学二年级第一单元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一单元>课堂教学反思 上传: 钟昱 更新时间:2012-6-4 13:05:09 <厘米的认识>这节课我紧紧抓住让学生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和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这一重难点来设计的.怎样让学生通过活动来建立这一空间观念呢?针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的 ...

  •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第一单元 测量 课题.厘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3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体会厘米的含义. 3.在测量.交流等活动中,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

  •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案2009-2010年度
  • *************中心校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案2009-2010年度 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审批日期 审批意见 审批人 课   题 第二课时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授课课时 课 型 教学目标: 1.  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 2.  让学生通过 ...

  • 二年级数学上册厘米和米的认识测试题
  • 2015-2016学年度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铅笔长18( ) (2)手掌宽约7( ) (3)楼房高40( ) (4)妹妹身高98( ) (5)小红身高1( )25( ) 2.填空. ...

  • 二年级数学上册厘米和米的认识及答案(一)
  • 二年级数学上册 厘米和米的认识及答案(一) 一.判断. 别针长5米 ( ) 铅笔长50厘米 ( ) 小明高2厘米 ( ) 二.填空. (1) 32厘米-9厘米=( )厘米 (2) ( )厘米+8厘米=38厘米 (3) ( )厘米-7厘米=40厘米 三.在○里填上>. 84厘米○48厘米 44厘 ...

  • 最新人教版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学及进度计划 ----王栋 一.指导思想: 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正确传授学生知识,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养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以县教科局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思想和依据,认真贯彻其精神,培养学生数感,提高其计算 ...

  • 小学数学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 小学数学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0-5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 2.使学生联系具体情境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初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