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相知犹按剑

  为什么,失去远比得到来得迅捷?   一转眼,身边患难相携的朋友各自天涯,往昔的信任、怀疑、背叛,在分道扬镳的各自的人生道路上,都已经不重要了。   许多兄弟之情,也许只昙花一现于懵懂青春。   所以,明翊选择留在故国,而不去助利飘雪一臂之力。   所以,利飘雪锲而不舍地夺回属于父皇――自己的帝位。   所以,御天选择离开。   相聚,是因为年轻,漠视权谋功利,傲然昂扬,无所拘束。   离弃,是因为成熟,欲望与责任,挑于双肩,世俗之念翻卷袭来。   不论是多热血的手足,涉及到金钱、权利、名望、爱情……诸如此类的七情六欲,也无法摆脱命运摆布。      相忘江湖篇      道不同,不相为谋   影响兄弟感情的因素很多:女人、金钱、权利,也有可能是一个馒头、一碗炖肉。在丽端的《棠棣之华》中,以上的因素都不是构成展季与展雄两兄弟同室操戈的原因。展季的恬退隐忍,一再包容,换来的是展雄的不耻与羞辱。感叹着为什么身为兄弟的展雄竟不如一个外人了解自己的哥哥。即便如此,存在怨恨、误解,展雄仍愿冒着生命危险,三番两次闯入鲁国搭救展季。血终究浓于水。   展雄是平民化的侠客,在闾巷间扶危救困;展季是朝堂之侠,力求从根本上改变平民的现状,本是殊途同归,奈何兄弟二人却都不给对方了解的机会。该怪弟弟不了解哥哥,还是怨哥哥从来没有给弟弟了解的机会?过度的保护和迁就,成就的未必是圆满。   正如骞叟歌中所唱:“棠棣之华,鄂不��,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每有良朋,�也无戎。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当展雄口中唤着“哥哥”,泪眼婆娑着用袖子胡乱擦拭时,横亘于兄弟之间的柏林墙才终于彻底倒塌,曲终人散时分,只见那棠棣之花再次盛开,尽管它盛开得那么寥寥落落、冷冷清清。      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   《三国演义》中,周公瑾临终前一声“既生瑜,何生亮”的叹息,虽出自小说家的杜撰,却多少包含着高手对决中,技输一筹的无可奈何。   虽然独孤求败的人生充满着寂寞,但不死不休的比拼同样令人纠结,更何况,当世人的标尺放在一对异姓兄弟身上。并非龙啸云不优秀,他生性豪迈、交游广阔,在江湖上也极具威名,只怪李寻欢太优秀,不论家境、武功、外貌都要高出一筹,难怪连他儿子龙小云都说,我恨自己为什么不是李寻欢的儿子。   遇上李寻欢,龙啸云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偏移,奸诈、心胸狭窄的小人,让他演绎得酣畅淋漓。他救过李寻欢的性命,可谓是为兄弟两肋插刀;然而为了从李寻欢手中抢得林诗音,他用尽手段,坑蒙拐骗,实打实为女人捅了兄弟两刀。即使多次被骗,李寻欢还是选择相信龙啸云,无他,愿打愿挨而已。   虽说树大好乘凉,在大树的阴影下呆得久了,心里也会产生阴影。李寻欢与龙啸云可以算得上是过命的兄弟,而两个人价值观则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今看来,李寻欢注重个人完美更多于重贞洁操守,龙啸云正好相反。手足可以断,贞洁不可丢。断手断脚的不少,有胆子裸奔的却没有。在如手足的兄弟和如衣服的女人之间,他毅然决然选择了衣服,而且挑了件别人身上最漂亮的衣服。       功名如鸩篇      不投名,不兄弟   “纳投名状,结兄弟谊,死生相托,吉凶相救,福祸相依,患难相依。外人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   何谓“投名状”?《水浒》第十一回,林冲迫于无奈投奔梁山,王伦小肚鸡肠怕他夺权,便让他纳“投名状”,林冲原以为不过是写个入党申请书什么的,满口答应,岂不知这“投名状”是要他杀一个人,将头献纳,以表忠诚。   真的兄弟,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投名状,一纸比纸更薄更脆的口头契约,却锁死了赵二虎与姜午阳,成就了庞青云。这该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庞青云说,我不相信什么投名状,但旦夕存亡间,他相信身旁的兄弟,相信却没有珍惜。在野心和名利面前,兄弟之情便无足轻重。相反,大字不识的赵二虎与姜午阳却始终相信投名状的真实存在,临死之前,心里嘴里依旧挂念的是兄弟之情。   当一个人要面对一群人时,总是孤独的。依靠成就了三人的兄弟情。正如赵二虎所说,这年头,没兄弟活不下去。然而,有兄弟,却不跟你一条心,一样活不下去,而且还会死得更惨。      兄弟阋墙,讳莫如深   周树人与周作人作为同时期文坛两位巨匠,被人称为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曾有人这么评价:一个是一辈子都不宽恕,一个则是一辈子都不愤怒。这么说或许有些夸大其词,却代表着兄弟二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   周家两兄弟原本是街头巷尾、左邻右朋的模范代表,哥哥周树人更是对弟弟周作人关心入微,走到哪儿都要带着这个小自己四岁的弟弟,从南京到日本,恨不能系在裤腰带上。然而弟弟思想上的变化,却没有得到哥哥深切的关注,兄弟间小小的争吵,最终恶化为著名的“殴斗事件”,也成为现今文化史上又一不解迷案。虽然事后经过调解,却也仅仅维持了短短四年时间,周家便因“兄弟阋墙”最终分道扬镳。   相信不会再有第二个人,能将一封绝交信写的那么平静淡然、无波无澜。如果不是最后那句“请不要再到后边的院子来”,外人决想不到这是弟弟周作人写给哥哥周树人的一封绝交信。想必当时知识分子讲话都是十分客气的,与市井之间凌厉的争吵决然不同,但往往狠毒与仇恨就藏在这客客气气之中。   常言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其实对男人而言,何尝不是同一个道理?两个当事人对于失和讳莫如深,外界则纷纷将矛头指向周作人爱嚼舌根、搬弄是非的日本妻子羽太信子。只可惜周作人生性软弱,在“择妻得闲静,弃兄终无虑”之下,弟弟决定与哥哥摊牌,并将兄长逼出八道湾。      相煎天下篇      曹植之殇   历史上的曹植,是公认的权力斗争失败者。斗不过亲哥哥,眼睁睁看着身边的朋友们一个个被灭,却束手无策,“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自己也屡屡犯险。七步不长,一步一叹,伤感之外,更多的是无能为力。然而曹植之败,正如杨修之死,死得必然,败得没有悬念。   外表粗旷内心细腻的魏国CEO曹操,本来蛮喜欢曹植这种很有小资情调的少年精英。曹植才华横溢自不必说,人品上也洒脱不羁、胸襟坦荡,很合老爹的胃口。而曹丕在此光芒掩映之下,才华如萤火逐月。虽然曹操这人心思深藏,但对曹植的喜爱却是难掩的。如果不施一些小手段,曹丕在权利角逐上没有太多的优势可言。   无法比拟曹植的文学天才,曹丕只能一再低调。曹植曾有诗云:“势利唯是谋,不知江海流”,八成是在笑骂老哥曹丕不懂“鸿鹄之志”。他的狂与曹丕的退,本身就是曹丕做的圈套,等着他这位“慷慨独不群”的人物往里钻。   然而会咬人的狗是不会叫的,大巧若拙的运用在曹丕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老爹曹操出去打仗,曹植赋诗夸赞,这马屁拍得曹操舒坦万分,令曹丕万分汗颜,连个马尾巴毛都捉不住。不过曹丕也有他的绝招,扑到曹操怀里痛哭失声,大叫:“爹啊,你早点回来,孩儿会想你的。”局外人鸡皮疙瘩掉一地,但为人父母的曹操却感动得一塌糊涂,从而提升了曹丕与权利巅峰的亲和度。   曹植在《迁都赋》中,曾有“纷混沌而未分,与禽兽乎无别。”一句,简而言之,就是“不统一天下,誓不为人。”虽然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不过要分场合。汉末残酷的宫廷斗争想必曹植不会视若无睹,然而依旧任意而为,虽落拓不羁、自我感觉良好,却也难成大业,更何况对手还是十分了解自己的亲哥哥。

  曹丕终于忍不住出手,你不是落拓吗?此即致命弱点。曹操给曹植军权,欲试炼接班人于战场,却在出征的前一刻找不到人了。寝宫之侧,酣然高卧的曹植,终于在父亲的震怒中,失去了远大前程。然而他是否明白这醉,正是曹丕昨夜的政治毒药?盛情难却的一杯一杯又一杯中,曹丕在弟弟惺忪的醉眼中,看到了自己掌权的希望之火。      胜者登基,败者游魂   皇帝养子如养蛊,脑筋越清醒的皇帝,越不容易受外力干扰思维的皇帝,子嗣的斗争往往越惨烈。李渊也可以算是乱世一雄,然而养蛊反被蛊咬,看着爱子互相残杀,却束手无策。传说李建成这个人,好酒贪功,又无比阴险,和胸襟宽广光明磊落的李世民比起来,简直就是草鸡与凤凰,不可同窝而栖。同样是生活在皇宫里的天之骄子,人品差距咋就这么大呢?根据胜者王侯败者贼的定律,身无彩凤双飞翼,没毛的凤凰不如鸡。谁让你李建成在斗争中失算了呢?为尊者讳为贤者隐的光荣传统终究会让修成正果的李世民光辉万丈,而被亲兄弟射死的李建成、李元吉,也只能在历史的漩涡中做一片枯叶盘旋消失,谁让执笔的是房玄龄呢。   皇长子是李建成,攻下长安的是李建成,按理说合理的继承人也应该是李建成,然而最终却落得被射杀于玄武门的下场,一个巴掌拍不响,李世民即使被史书描写得光辉万丈,也无法掩盖参与阴谋的嫌疑。   据说李建成曾经拉拢父皇李渊的妃子,在皇帝耳旁吹枕边风,让李世民名誉扫地。于此,李世民的反击是,向父亲密奏“建成、元吉淫乱后宫”,让李渊觉得帽子绿油油的,非常不爽。而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于此事的记载则是“宫禁深秘,莫能明也”。两相比较,显然李世民技高一筹,可也与李建成一丘之貉,洗脱不了长舌妇的卑名,作为鉴于往事者,这事确实不太光彩,不如含糊过去,以免遭殃。   又据说,李建成曾经宴请李世民,在酒里下毒,令李世民当场腹痛呕吐,被人救护跑掉。话说李建成这事情做得有点太缺心眼了,明目张胆地在自己府里下毒,是否太嚣张了?应该没有忘记他还有个弟弟李元吉吧,即使毒死了李世民,难保李渊不会大怒废了他。再者即使被欲望冲昏了头脑,不顾后果,先毒死再说――可是你倒是弄个厉害点儿的毒药,难不成买到了假冒伪劣产品?抑或李世民的身体和那个战败想自尽的拿破仑一样强悍,连喝两杯能毒死一头大象的毒药都死不掉?除非李世民是神仙,要么就是纪实的人把他美化成了神仙。   无论如何,结论只能是,李建成根本不是一块窝里斗的料,此外也只能怨他运气不好,摊上这么一位雄才大略、野心勃勃的弟弟,想出头也难。      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   宋太宗赵光义最耿耿于怀的事,恐怕就是无法摆脱篡位的阴影。作为一个少年时代就开始参与兵变的权力中枢分子,赵光义对于夺权之类的事本应视作家常便饭,五代兵强马壮者为王的思路,在任何场合都行得通。不过,即使哥哥赵匡胤的皇位也是捡来的,赵光义对于哥哥的帝位虽然垂涎,也不能说没有顾忌。   烛影斧声的千古之谜虽没人能解开,但即便赵匡胤传位于儿子德昭成功,难保赵光义不会像永乐帝一样清君侧然后夺宫,毕竟大权在握。都说赵光义的非正统继位是最没血腥味的,至少不像李世民那样让哥哥弟弟满地找人头。然而若赵匡胤在九泉之下,仰望人间,看着自己的大儿子被叔叔吓得横剑自刎,小儿子德芳口吐白沫,横死寝宫,幼弟挺美被流放到鸟不拉屎的房州,得抑郁症死掉,是否有掐死这个自己昔日爱护有加的弟弟的冲动?   父亲无疾而终,叔叔高高在上,赵德昭如中国的哈默雷特,处境微妙,日日生活在如履薄冰的水深火热之中,神经脆弱到极点,以至于叔叔动动嘴皮子他就抹脖子,尚可以看做是意外伤害。赵德芳则是中国历史上大为知名的八王千岁,手持尚方宝剑、凹面金锏,对昏君佞臣挨个胖揍,俨然一正义化身,忠臣良将的救世主。然而真实历史中的赵德芳可没这么风光,恐怕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死得十分不单纯,而“八王千岁”的传说,也不妨看做是人们对这位幼年丧父、后来又亲身经历亲哥哥被逼死的英年早逝的苦命皇子的同情。   如果说两个侄子的暴死尚有存疑,那么赵廷美之死则是赵光义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手笔,进一步清除卧榻之侧的计划处于进行时,就连赵廷美的造反,都在其算计之中。以廷美那么嚣张的性格,得知“金匮之盟”兄宗弟继的好消息,又怎能不折腾?苍蝇专叮有缝的鸡蛋,正愁找不到你的错。于是赵廷美从哥哥那里接到了一张谋反的车票,前往云梦之地脱产休假去了。   灭了兄弟根系的赵光义,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的元佐元佑两个爱子会一疯一死,落得老年丧子,夕阳无限凄凉。不说是报应不爽,也是宫廷中藏污纳垢、毒气冲天的佐证。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太宗香火不旺,在南宋时期,皇位又传到了太祖一脉,恐怕也为赵光义始料未及。      出家皇子闲人梦   贾宝玉曾经自诩为富贵闲人,那确实是吃饱了没事干,拿自己打趣。不过在权谋、勾结、暗箱操作横行的宫廷斗争中,闲杂人等要么被排挤在权利角逐之外,要么稀里糊涂地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然而雍正这个“天下第一闲人”似乎是个例外。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嫡长子继承制,似乎是中国近千年来的皇位传承定规。然而也有若干皇帝,要么出于万世基业考虑,要么凭着个人喜好,不遵守这个祖宗之法,毕竟习惯的未必是合理的,若嫡长子是个畸形或人妖,岂非授天下以笑柄?然而麻烦也就接着来了。   就拿康熙的儿女们来说,儿子24个,不算夭折短命的,剩下的可也不少,由于康熙教子有方,其中政治才能卓越的也很多,促使争斗形势激烈起来。在群强环伺的竞赛中,急躁冒进的允�被废了,得意忘形的允�失宠了,拉帮结伙妄成推舟之势的允祀被软禁了,很讨老爹喜欢的胤�(后来的雍正帝)出家了……出家?历史上皇帝出家的传说倒不在少数,皇子出家的还真是怪胎。   “处英明之父子也,不露其长,恐其见弃;过露其长,恐露其疑。”胤�深谙中庸之道,在纷争中不过露锋芒,是龙要盘着,是虎要卧着。别人在谈治国之道的时候,他谈禅,把康熙帝的“能以朕心为心者”揣摩得恰到好处。父厌倦冒进者,则子退避;父鄙薄自夸者,则子少语;父恐畏勾结者,则子独处空门。在手足间则尽量避免成为出头的椽子,将心术掩盖在参禅之下,当众兄弟都在为皇位争得头破血流、筋疲力尽之时,胤�自诩为“天下第一闲人”,暗地里冷眼旁观,看透复杂的纠葛,步步为营,冷静地走近皇位。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虽然普天之下不乏兄弟之间为了利益与诸多纷争相煎太急,但行走江湖,不论有多强悍,却不能没有朋友。在如此注重团队精神的今天,天然的血缘关系与后天的过命交情,都是非常难能可贵。所以,我们宁愿选择相信,在物欲横流,理念纷呈的人世间,保持自己的一分任性。因为,没有兄弟的青春,注定是寂寞的。

  为什么,失去远比得到来得迅捷?   一转眼,身边患难相携的朋友各自天涯,往昔的信任、怀疑、背叛,在分道扬镳的各自的人生道路上,都已经不重要了。   许多兄弟之情,也许只昙花一现于懵懂青春。   所以,明翊选择留在故国,而不去助利飘雪一臂之力。   所以,利飘雪锲而不舍地夺回属于父皇――自己的帝位。   所以,御天选择离开。   相聚,是因为年轻,漠视权谋功利,傲然昂扬,无所拘束。   离弃,是因为成熟,欲望与责任,挑于双肩,世俗之念翻卷袭来。   不论是多热血的手足,涉及到金钱、权利、名望、爱情……诸如此类的七情六欲,也无法摆脱命运摆布。      相忘江湖篇      道不同,不相为谋   影响兄弟感情的因素很多:女人、金钱、权利,也有可能是一个馒头、一碗炖肉。在丽端的《棠棣之华》中,以上的因素都不是构成展季与展雄两兄弟同室操戈的原因。展季的恬退隐忍,一再包容,换来的是展雄的不耻与羞辱。感叹着为什么身为兄弟的展雄竟不如一个外人了解自己的哥哥。即便如此,存在怨恨、误解,展雄仍愿冒着生命危险,三番两次闯入鲁国搭救展季。血终究浓于水。   展雄是平民化的侠客,在闾巷间扶危救困;展季是朝堂之侠,力求从根本上改变平民的现状,本是殊途同归,奈何兄弟二人却都不给对方了解的机会。该怪弟弟不了解哥哥,还是怨哥哥从来没有给弟弟了解的机会?过度的保护和迁就,成就的未必是圆满。   正如骞叟歌中所唱:“棠棣之华,鄂不��,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每有良朋,�也无戎。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当展雄口中唤着“哥哥”,泪眼婆娑着用袖子胡乱擦拭时,横亘于兄弟之间的柏林墙才终于彻底倒塌,曲终人散时分,只见那棠棣之花再次盛开,尽管它盛开得那么寥寥落落、冷冷清清。      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   《三国演义》中,周公瑾临终前一声“既生瑜,何生亮”的叹息,虽出自小说家的杜撰,却多少包含着高手对决中,技输一筹的无可奈何。   虽然独孤求败的人生充满着寂寞,但不死不休的比拼同样令人纠结,更何况,当世人的标尺放在一对异姓兄弟身上。并非龙啸云不优秀,他生性豪迈、交游广阔,在江湖上也极具威名,只怪李寻欢太优秀,不论家境、武功、外貌都要高出一筹,难怪连他儿子龙小云都说,我恨自己为什么不是李寻欢的儿子。   遇上李寻欢,龙啸云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偏移,奸诈、心胸狭窄的小人,让他演绎得酣畅淋漓。他救过李寻欢的性命,可谓是为兄弟两肋插刀;然而为了从李寻欢手中抢得林诗音,他用尽手段,坑蒙拐骗,实打实为女人捅了兄弟两刀。即使多次被骗,李寻欢还是选择相信龙啸云,无他,愿打愿挨而已。   虽说树大好乘凉,在大树的阴影下呆得久了,心里也会产生阴影。李寻欢与龙啸云可以算得上是过命的兄弟,而两个人价值观则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今看来,李寻欢注重个人完美更多于重贞洁操守,龙啸云正好相反。手足可以断,贞洁不可丢。断手断脚的不少,有胆子裸奔的却没有。在如手足的兄弟和如衣服的女人之间,他毅然决然选择了衣服,而且挑了件别人身上最漂亮的衣服。       功名如鸩篇      不投名,不兄弟   “纳投名状,结兄弟谊,死生相托,吉凶相救,福祸相依,患难相依。外人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   何谓“投名状”?《水浒》第十一回,林冲迫于无奈投奔梁山,王伦小肚鸡肠怕他夺权,便让他纳“投名状”,林冲原以为不过是写个入党申请书什么的,满口答应,岂不知这“投名状”是要他杀一个人,将头献纳,以表忠诚。   真的兄弟,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投名状,一纸比纸更薄更脆的口头契约,却锁死了赵二虎与姜午阳,成就了庞青云。这该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庞青云说,我不相信什么投名状,但旦夕存亡间,他相信身旁的兄弟,相信却没有珍惜。在野心和名利面前,兄弟之情便无足轻重。相反,大字不识的赵二虎与姜午阳却始终相信投名状的真实存在,临死之前,心里嘴里依旧挂念的是兄弟之情。   当一个人要面对一群人时,总是孤独的。依靠成就了三人的兄弟情。正如赵二虎所说,这年头,没兄弟活不下去。然而,有兄弟,却不跟你一条心,一样活不下去,而且还会死得更惨。      兄弟阋墙,讳莫如深   周树人与周作人作为同时期文坛两位巨匠,被人称为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曾有人这么评价:一个是一辈子都不宽恕,一个则是一辈子都不愤怒。这么说或许有些夸大其词,却代表着兄弟二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   周家两兄弟原本是街头巷尾、左邻右朋的模范代表,哥哥周树人更是对弟弟周作人关心入微,走到哪儿都要带着这个小自己四岁的弟弟,从南京到日本,恨不能系在裤腰带上。然而弟弟思想上的变化,却没有得到哥哥深切的关注,兄弟间小小的争吵,最终恶化为著名的“殴斗事件”,也成为现今文化史上又一不解迷案。虽然事后经过调解,却也仅仅维持了短短四年时间,周家便因“兄弟阋墙”最终分道扬镳。   相信不会再有第二个人,能将一封绝交信写的那么平静淡然、无波无澜。如果不是最后那句“请不要再到后边的院子来”,外人决想不到这是弟弟周作人写给哥哥周树人的一封绝交信。想必当时知识分子讲话都是十分客气的,与市井之间凌厉的争吵决然不同,但往往狠毒与仇恨就藏在这客客气气之中。   常言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其实对男人而言,何尝不是同一个道理?两个当事人对于失和讳莫如深,外界则纷纷将矛头指向周作人爱嚼舌根、搬弄是非的日本妻子羽太信子。只可惜周作人生性软弱,在“择妻得闲静,弃兄终无虑”之下,弟弟决定与哥哥摊牌,并将兄长逼出八道湾。      相煎天下篇      曹植之殇   历史上的曹植,是公认的权力斗争失败者。斗不过亲哥哥,眼睁睁看着身边的朋友们一个个被灭,却束手无策,“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自己也屡屡犯险。七步不长,一步一叹,伤感之外,更多的是无能为力。然而曹植之败,正如杨修之死,死得必然,败得没有悬念。   外表粗旷内心细腻的魏国CEO曹操,本来蛮喜欢曹植这种很有小资情调的少年精英。曹植才华横溢自不必说,人品上也洒脱不羁、胸襟坦荡,很合老爹的胃口。而曹丕在此光芒掩映之下,才华如萤火逐月。虽然曹操这人心思深藏,但对曹植的喜爱却是难掩的。如果不施一些小手段,曹丕在权利角逐上没有太多的优势可言。   无法比拟曹植的文学天才,曹丕只能一再低调。曹植曾有诗云:“势利唯是谋,不知江海流”,八成是在笑骂老哥曹丕不懂“鸿鹄之志”。他的狂与曹丕的退,本身就是曹丕做的圈套,等着他这位“慷慨独不群”的人物往里钻。   然而会咬人的狗是不会叫的,大巧若拙的运用在曹丕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老爹曹操出去打仗,曹植赋诗夸赞,这马屁拍得曹操舒坦万分,令曹丕万分汗颜,连个马尾巴毛都捉不住。不过曹丕也有他的绝招,扑到曹操怀里痛哭失声,大叫:“爹啊,你早点回来,孩儿会想你的。”局外人鸡皮疙瘩掉一地,但为人父母的曹操却感动得一塌糊涂,从而提升了曹丕与权利巅峰的亲和度。   曹植在《迁都赋》中,曾有“纷混沌而未分,与禽兽乎无别。”一句,简而言之,就是“不统一天下,誓不为人。”虽然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不过要分场合。汉末残酷的宫廷斗争想必曹植不会视若无睹,然而依旧任意而为,虽落拓不羁、自我感觉良好,却也难成大业,更何况对手还是十分了解自己的亲哥哥。

  曹丕终于忍不住出手,你不是落拓吗?此即致命弱点。曹操给曹植军权,欲试炼接班人于战场,却在出征的前一刻找不到人了。寝宫之侧,酣然高卧的曹植,终于在父亲的震怒中,失去了远大前程。然而他是否明白这醉,正是曹丕昨夜的政治毒药?盛情难却的一杯一杯又一杯中,曹丕在弟弟惺忪的醉眼中,看到了自己掌权的希望之火。      胜者登基,败者游魂   皇帝养子如养蛊,脑筋越清醒的皇帝,越不容易受外力干扰思维的皇帝,子嗣的斗争往往越惨烈。李渊也可以算是乱世一雄,然而养蛊反被蛊咬,看着爱子互相残杀,却束手无策。传说李建成这个人,好酒贪功,又无比阴险,和胸襟宽广光明磊落的李世民比起来,简直就是草鸡与凤凰,不可同窝而栖。同样是生活在皇宫里的天之骄子,人品差距咋就这么大呢?根据胜者王侯败者贼的定律,身无彩凤双飞翼,没毛的凤凰不如鸡。谁让你李建成在斗争中失算了呢?为尊者讳为贤者隐的光荣传统终究会让修成正果的李世民光辉万丈,而被亲兄弟射死的李建成、李元吉,也只能在历史的漩涡中做一片枯叶盘旋消失,谁让执笔的是房玄龄呢。   皇长子是李建成,攻下长安的是李建成,按理说合理的继承人也应该是李建成,然而最终却落得被射杀于玄武门的下场,一个巴掌拍不响,李世民即使被史书描写得光辉万丈,也无法掩盖参与阴谋的嫌疑。   据说李建成曾经拉拢父皇李渊的妃子,在皇帝耳旁吹枕边风,让李世民名誉扫地。于此,李世民的反击是,向父亲密奏“建成、元吉淫乱后宫”,让李渊觉得帽子绿油油的,非常不爽。而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于此事的记载则是“宫禁深秘,莫能明也”。两相比较,显然李世民技高一筹,可也与李建成一丘之貉,洗脱不了长舌妇的卑名,作为鉴于往事者,这事确实不太光彩,不如含糊过去,以免遭殃。   又据说,李建成曾经宴请李世民,在酒里下毒,令李世民当场腹痛呕吐,被人救护跑掉。话说李建成这事情做得有点太缺心眼了,明目张胆地在自己府里下毒,是否太嚣张了?应该没有忘记他还有个弟弟李元吉吧,即使毒死了李世民,难保李渊不会大怒废了他。再者即使被欲望冲昏了头脑,不顾后果,先毒死再说――可是你倒是弄个厉害点儿的毒药,难不成买到了假冒伪劣产品?抑或李世民的身体和那个战败想自尽的拿破仑一样强悍,连喝两杯能毒死一头大象的毒药都死不掉?除非李世民是神仙,要么就是纪实的人把他美化成了神仙。   无论如何,结论只能是,李建成根本不是一块窝里斗的料,此外也只能怨他运气不好,摊上这么一位雄才大略、野心勃勃的弟弟,想出头也难。      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   宋太宗赵光义最耿耿于怀的事,恐怕就是无法摆脱篡位的阴影。作为一个少年时代就开始参与兵变的权力中枢分子,赵光义对于夺权之类的事本应视作家常便饭,五代兵强马壮者为王的思路,在任何场合都行得通。不过,即使哥哥赵匡胤的皇位也是捡来的,赵光义对于哥哥的帝位虽然垂涎,也不能说没有顾忌。   烛影斧声的千古之谜虽没人能解开,但即便赵匡胤传位于儿子德昭成功,难保赵光义不会像永乐帝一样清君侧然后夺宫,毕竟大权在握。都说赵光义的非正统继位是最没血腥味的,至少不像李世民那样让哥哥弟弟满地找人头。然而若赵匡胤在九泉之下,仰望人间,看着自己的大儿子被叔叔吓得横剑自刎,小儿子德芳口吐白沫,横死寝宫,幼弟挺美被流放到鸟不拉屎的房州,得抑郁症死掉,是否有掐死这个自己昔日爱护有加的弟弟的冲动?   父亲无疾而终,叔叔高高在上,赵德昭如中国的哈默雷特,处境微妙,日日生活在如履薄冰的水深火热之中,神经脆弱到极点,以至于叔叔动动嘴皮子他就抹脖子,尚可以看做是意外伤害。赵德芳则是中国历史上大为知名的八王千岁,手持尚方宝剑、凹面金锏,对昏君佞臣挨个胖揍,俨然一正义化身,忠臣良将的救世主。然而真实历史中的赵德芳可没这么风光,恐怕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死得十分不单纯,而“八王千岁”的传说,也不妨看做是人们对这位幼年丧父、后来又亲身经历亲哥哥被逼死的英年早逝的苦命皇子的同情。   如果说两个侄子的暴死尚有存疑,那么赵廷美之死则是赵光义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手笔,进一步清除卧榻之侧的计划处于进行时,就连赵廷美的造反,都在其算计之中。以廷美那么嚣张的性格,得知“金匮之盟”兄宗弟继的好消息,又怎能不折腾?苍蝇专叮有缝的鸡蛋,正愁找不到你的错。于是赵廷美从哥哥那里接到了一张谋反的车票,前往云梦之地脱产休假去了。   灭了兄弟根系的赵光义,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的元佐元佑两个爱子会一疯一死,落得老年丧子,夕阳无限凄凉。不说是报应不爽,也是宫廷中藏污纳垢、毒气冲天的佐证。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太宗香火不旺,在南宋时期,皇位又传到了太祖一脉,恐怕也为赵光义始料未及。      出家皇子闲人梦   贾宝玉曾经自诩为富贵闲人,那确实是吃饱了没事干,拿自己打趣。不过在权谋、勾结、暗箱操作横行的宫廷斗争中,闲杂人等要么被排挤在权利角逐之外,要么稀里糊涂地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然而雍正这个“天下第一闲人”似乎是个例外。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嫡长子继承制,似乎是中国近千年来的皇位传承定规。然而也有若干皇帝,要么出于万世基业考虑,要么凭着个人喜好,不遵守这个祖宗之法,毕竟习惯的未必是合理的,若嫡长子是个畸形或人妖,岂非授天下以笑柄?然而麻烦也就接着来了。   就拿康熙的儿女们来说,儿子24个,不算夭折短命的,剩下的可也不少,由于康熙教子有方,其中政治才能卓越的也很多,促使争斗形势激烈起来。在群强环伺的竞赛中,急躁冒进的允�被废了,得意忘形的允�失宠了,拉帮结伙妄成推舟之势的允祀被软禁了,很讨老爹喜欢的胤�(后来的雍正帝)出家了……出家?历史上皇帝出家的传说倒不在少数,皇子出家的还真是怪胎。   “处英明之父子也,不露其长,恐其见弃;过露其长,恐露其疑。”胤�深谙中庸之道,在纷争中不过露锋芒,是龙要盘着,是虎要卧着。别人在谈治国之道的时候,他谈禅,把康熙帝的“能以朕心为心者”揣摩得恰到好处。父厌倦冒进者,则子退避;父鄙薄自夸者,则子少语;父恐畏勾结者,则子独处空门。在手足间则尽量避免成为出头的椽子,将心术掩盖在参禅之下,当众兄弟都在为皇位争得头破血流、筋疲力尽之时,胤�自诩为“天下第一闲人”,暗地里冷眼旁观,看透复杂的纠葛,步步为营,冷静地走近皇位。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虽然普天之下不乏兄弟之间为了利益与诸多纷争相煎太急,但行走江湖,不论有多强悍,却不能没有朋友。在如此注重团队精神的今天,天然的血缘关系与后天的过命交情,都是非常难能可贵。所以,我们宁愿选择相信,在物欲横流,理念纷呈的人世间,保持自己的一分任性。因为,没有兄弟的青春,注定是寂寞的。


相关内容

  • 带颜色的成语
  • 带颜色的成语 一团漆黑 一抔黄土 一枕黄梁 一清二白 一穷二白 七青八黄 万古长青 万念俱灰 万紫千红 万选青钱 三年化碧 不白之冤 不白之冤 两头白面 丹心碧血 丹青不渝 乌白马角 云中白鹤 五黄六月 人老珠黄 以紫乱朱 月黑风高 望断白云 朽木死灰 杳如黄鹤 枯形灰心 枯木死灰 染苍染黄 柳绿花 ...

  • 朋友结婚祝福语
  • 结婚婚礼祝福词,古来丰富。根据被祝对象,归纳甄别,大体两类:一是对于新郎新娘,一是对于新人父母。   单句的婚礼贺词大全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前生注定,喜结良缘。   新婚大喜!百年好合!   你们本就是天生一对,地造一双,而今共偕连理,今后更需彼此宽容、互相照顾,祝福你们!   愿你俩用爱去 ...

  • 有关结婚祝福的话
  • 祝福语:夫敬妇,妇敬夫,夫妇相亲. 另类祝福加温婚礼听惯了千篇一律的"心心相印"、"永结同心"、"相亲相爱"之类的已经经典到缺乏创意的词语,多少有点厌倦了.秉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信念,人们损失了大量脑细胞创造着各种唯恐不够新奇的祝福语. 对联贺词对联是中国 传统文化的精华,其简洁的表达、工整的对仗 ...

  • 朋友结婚祝词
  • 朋友结婚祝词 1.愿爱洋溢在你甜蜜的生活中,让以后的每一个日子,都象今日这般辉煌喜悦! 2.好事连连,好梦圆圆.合家欢乐,双燕齐飞. 3.祝你们如金风玉露,胜却人间无数!愿你们两情长长又久久,朝朝暮暮爱都有! 4.有情者,事竟成,缘定三生娇美新娘终到手:痴心人,天不负,今日新婚,祝爱情永固百年好! ...

  • 结婚祝福语
  • 结婚祝福语wad();天作之合 心心相印 永结同心 相亲相爱 百年好合 永浴爱河 佳偶天成 宜室宜家 白头偕老 百年琴瑟 百年偕老 花好月圆 福禄鸳鸯 天缘巧合 美满良缘 郎才女貌 瓜瓞延绵 情投意合 夫唱妇随 珠联壁合 凤凰于飞 美满家园 琴瑟合鸣 相敬如宾 同德同心 如鼓琴瑟 花开并蒂 缔结良缘 ...

  • 给长辈的新婚祝福
  • 天作之合 心心相印 永结同心 相亲相爱 百年好合 永浴爱河 佳偶天成 宜室宜家 白头偕老 百年琴瑟 百年偕老 花好月圆 福禄鸳鸯 天缘巧合 美满良缘 郎才女貌 瓜瓞延绵 情投意合 夫唱妇随 珠联壁合 凤凰于飞 美满家园 琴瑟合鸣 相敬如宾 同德同心 如鼓琴瑟 花开并蒂 缔结良缘 缘订三生 成家之始 ...

  • 同事结婚祝福短信
  •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前生注定,喜结良缘。新婚大喜!百年好合!你如阳光般洒进了我的世界,我的生命因你而精彩!亲爱的你,请陪我走到海枯石烂,好吗? 假如生活重新开始,我的爱人??依然是一条风雨的长途,依然不知疲倦的奔走??让我们紧紧地拉住手! 你们本就是天生一对,地造一双,而今共偕连理,今后更需彼此宽 ...

  • 好友结婚祝福语
  • 结婚祝福语 天作之合 心心相印 永结同心 相亲相爱 百年好合 永浴爱河 佳偶天成 宜室宜家 白头偕老 百年琴瑟 百年偕老 花好月圆 福禄鸳鸯 天缘巧合 美满良缘 郎才女貌 瓜瓞延绵 情投意合 夫唱妇随 珠联壁合 凤凰于飞 美满家园 琴瑟合鸣 相敬如宾 同德同心 如鼓琴瑟 花开并蒂 缔结良缘 缘订三生 ...

  • 最新最时尚的新婚婚礼祝福语,红包贺词完整版绝对实用1
  • 最新最时尚的新婚婚礼祝福语,红包贺词 完整版绝对实用 1.婚庆主旋律 <婚礼圆舞曲>.<婚礼之歌>.<婚礼进行曲>.<相爱百年>.<婚礼赞美诗>.<幸福地久天长>.<梦中的婚礼>. 2.婚庆准备类 陈浩民<当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