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几何二面角解题技巧练习

知识点: 二面角的求法

一、思想方法

求二面角的大小,是立体几何计算与运用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直接法的核心是作(或找)出二面角的平面角,间接法可利用投影、异面直线、空间向量等。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定义法)即从二面角棱上一点在两个面内分别引棱的垂线如图1。

方法二(三垂线法)在二面角的一个面上一点P 棱及另一个面分别引垂线PA 、PB ,连接AB ,根据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PAB 为所求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如图2。

方法三(作垂面法)作棱的垂直平面,则这个垂面与二面角两个面的交线所夹的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图3中∠MAN ).

方法四(投影面积法)一个平面α上的图形面积为S ,它在另一个平面β上的投影面积为S' ,这两个平面的夹角为θ,则S'=Scosθ或cos θ=S .

/

S

方法五(异面直线法)如图4中,平面α、β相交成θ角,AC 、BD 分别在α、β上,且与棱垂直. 若AC=m,

2222

BD=n, CD=d,则有AB =m+n+d-2mncos θ,故cos θ=m +n +d -AB (1)

2

2

2

2

2mn

在已知二面角两个面上两点间距离(即|AB|)的情况下,可以用此公式来求θ. 说明:原来的公式中θ理解为两异面直线间的夹角,只取锐角(或直角),故根据A 、B 的位置情况公式是2222

AB =m+n+d±2mncos θ. 但二面角可以取钝角,故只需取“-”号得出公式(1).

方法六(空间向量法)如图5,设n 1, n 2, 是二面角α-l -β的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其方向一个指向内侧,.

n 1⋅n 2。 α-l -β另一个指向外侧,则二面角的平面角=αarccos .

|n 1||n 2|

二、例题:

例1.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C 1中,(1)求二面角A -B 1D 1-C 的大小;

(2)求平面C 1BD 与底面ABCD 所成二面角C 1-BD -C

例2.如果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是锐角,点P 到α, β

, l 的距离分别为面法)。

例3.在正方体AC 1中,E 是BC 中点,F 在AA 1上,且A 1F∶FA=1∶2,求平面B 1EF 与底面A 1B 1C 1D 1所成的二面角.

- 1 -

例4.矩形ABCD 的两边AB=1

例5.正三棱柱ABC -A P是侧棱AA 1上任意一点.当BC 1⊥B 1P 时,求二面角C -B 1P -C 1

1B 1C 1的所有棱长均为2,的大小.

图12

例6.如图,AB ⊥平面BCD ,BD ⊥CD ,若AB =BC =2BD ,求二面角B -AC -

D

BD 为棱折成二面角,使

. 求二面角A-BD-C 的大小.

例7.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BCD 是正三角形,∆AB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BAD =90,又二面角A -BD -C 为直二面角,求二面角A -CD -B

A

B

- 2 -

H

D

C

F

三、课堂练习题

1. 如图,ABCD-A 1B 1C 1D 1是正方体,E 、F 分别是AD 、DD 1的中点,则面EFC 1B 和面BCC 1所成二面角的正切值等于( C)

2. 在立体图形P -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PA ⊥底面ABCD ,PA =AB ,Q 是PC 中点.

AC ,BD 交于O 点.

(Ⅰ)求二面角Q -BD -C 的大小:90° (Ⅱ)求二面角B -QD -C 的大小.60°

3. 已知平面α⊥平面β,交线为AB ,C ∈α,D ∈β,AB =AC =BC =43,E 为BC 的中点,AC ⊥BD ,BD =8. ①求证:BD ⊥平面α; ②求证:平面AED ⊥平面BCD ;

③求二面角B -AC -D 的正切值.tg ∠BFD =BD =4

BF

3

4. 如图,△ABC 和△DBC 所在的两个平面互相垂直,且∠DBC =120°,求

(1) A 、D 连线和直线BC 所成角的大小; (2) 二面角A -BD -C 的大小

D

- 3 -

AB =BC =BD ,∠ABC =

A

B

C

90°.π-arctg2.

5. 正方形ABCD 中,以对角线BD 为折线,把ΔABD 折起,使二面角A ˊ-BD-C 为60°,求二面角B-A ˊC-D 的余弦值。-

6. 如图平面SAC ⊥平面ACB ,ΔSAC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ΔACB 为直角三角形,∠ACB=90°,BC=42,求二面角S-AB-C 的余弦值。

11

1 7

课后练习:

1. 三棱柱ABC-A 1B 1C 1中,∠BAC=90,AB=BB1=1,直线B 1C 与平面ABC 成30角,求二面角B-B 1C-A 的正弦值。

二面角B-B 1C-A 的正弦值为

。 3

2. 已知菱形ABCD 边长为a ,且其一条对角线BD =a ,沿对角线BD 将∆折起与∆B C D 所在平面成直二面角,A B D 点E 、F 分别是BC 、CD 的中点。

(1)求AC 与平面AEF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2)求二面角A -EF -B 的正切值。

- 4 -

3. 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BC,∠ABC=90,AB=a,AD=3a,sin∠ADC=角P-CD-A 的大小。(答案:arctg

5

, 又PA ⊥平面ABCD ,PA=a,求二面5

3

4. 在直三棱柱ABC —A ′B ′C ′中,∠BAC =90°,AB =BB ′=1,直线B ′C 与平面ABC 成30°的角.(如图所示) (1)求点C ′到平面AB ′C 的距离;(2)求二面角B -B ′C —A 的余弦值.

- 5 -

知识点: 二面角的求法

一、思想方法

求二面角的大小,是立体几何计算与运用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直接法的核心是作(或找)出二面角的平面角,间接法可利用投影、异面直线、空间向量等。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定义法)即从二面角棱上一点在两个面内分别引棱的垂线如图1。

方法二(三垂线法)在二面角的一个面上一点P 棱及另一个面分别引垂线PA 、PB ,连接AB ,根据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PAB 为所求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如图2。

方法三(作垂面法)作棱的垂直平面,则这个垂面与二面角两个面的交线所夹的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图3中∠MAN ).

方法四(投影面积法)一个平面α上的图形面积为S ,它在另一个平面β上的投影面积为S' ,这两个平面的夹角为θ,则S'=Scosθ或cos θ=S .

/

S

方法五(异面直线法)如图4中,平面α、β相交成θ角,AC 、BD 分别在α、β上,且与棱垂直. 若AC=m,

2222

BD=n, CD=d,则有AB =m+n+d-2mncos θ,故cos θ=m +n +d -AB (1)

2

2

2

2

2mn

在已知二面角两个面上两点间距离(即|AB|)的情况下,可以用此公式来求θ. 说明:原来的公式中θ理解为两异面直线间的夹角,只取锐角(或直角),故根据A 、B 的位置情况公式是2222

AB =m+n+d±2mncos θ. 但二面角可以取钝角,故只需取“-”号得出公式(1).

方法六(空间向量法)如图5,设n 1, n 2, 是二面角α-l -β的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其方向一个指向内侧,.

n 1⋅n 2。 α-l -β另一个指向外侧,则二面角的平面角=αarccos .

|n 1||n 2|

二、例题:

例1.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C 1中,(1)求二面角A -B 1D 1-C 的大小;

(2)求平面C 1BD 与底面ABCD 所成二面角C 1-BD -C

例2.如果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是锐角,点P 到α, β

, l 的距离分别为面法)。

例3.在正方体AC 1中,E 是BC 中点,F 在AA 1上,且A 1F∶FA=1∶2,求平面B 1EF 与底面A 1B 1C 1D 1所成的二面角.

- 1 -

例4.矩形ABCD 的两边AB=1

例5.正三棱柱ABC -A P是侧棱AA 1上任意一点.当BC 1⊥B 1P 时,求二面角C -B 1P -C 1

1B 1C 1的所有棱长均为2,的大小.

图12

例6.如图,AB ⊥平面BCD ,BD ⊥CD ,若AB =BC =2BD ,求二面角B -AC -

D

BD 为棱折成二面角,使

. 求二面角A-BD-C 的大小.

例7.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BCD 是正三角形,∆AB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BAD =90,又二面角A -BD -C 为直二面角,求二面角A -CD -B

A

B

- 2 -

H

D

C

F

三、课堂练习题

1. 如图,ABCD-A 1B 1C 1D 1是正方体,E 、F 分别是AD 、DD 1的中点,则面EFC 1B 和面BCC 1所成二面角的正切值等于( C)

2. 在立体图形P -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PA ⊥底面ABCD ,PA =AB ,Q 是PC 中点.

AC ,BD 交于O 点.

(Ⅰ)求二面角Q -BD -C 的大小:90° (Ⅱ)求二面角B -QD -C 的大小.60°

3. 已知平面α⊥平面β,交线为AB ,C ∈α,D ∈β,AB =AC =BC =43,E 为BC 的中点,AC ⊥BD ,BD =8. ①求证:BD ⊥平面α; ②求证:平面AED ⊥平面BCD ;

③求二面角B -AC -D 的正切值.tg ∠BFD =BD =4

BF

3

4. 如图,△ABC 和△DBC 所在的两个平面互相垂直,且∠DBC =120°,求

(1) A 、D 连线和直线BC 所成角的大小; (2) 二面角A -BD -C 的大小

D

- 3 -

AB =BC =BD ,∠ABC =

A

B

C

90°.π-arctg2.

5. 正方形ABCD 中,以对角线BD 为折线,把ΔABD 折起,使二面角A ˊ-BD-C 为60°,求二面角B-A ˊC-D 的余弦值。-

6. 如图平面SAC ⊥平面ACB ,ΔSAC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ΔACB 为直角三角形,∠ACB=90°,BC=42,求二面角S-AB-C 的余弦值。

11

1 7

课后练习:

1. 三棱柱ABC-A 1B 1C 1中,∠BAC=90,AB=BB1=1,直线B 1C 与平面ABC 成30角,求二面角B-B 1C-A 的正弦值。

二面角B-B 1C-A 的正弦值为

。 3

2. 已知菱形ABCD 边长为a ,且其一条对角线BD =a ,沿对角线BD 将∆折起与∆B C D 所在平面成直二面角,A B D 点E 、F 分别是BC 、CD 的中点。

(1)求AC 与平面AEF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2)求二面角A -EF -B 的正切值。

- 4 -

3. 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BC,∠ABC=90,AB=a,AD=3a,sin∠ADC=角P-CD-A 的大小。(答案:arctg

5

, 又PA ⊥平面ABCD ,PA=a,求二面5

3

4. 在直三棱柱ABC —A ′B ′C ′中,∠BAC =90°,AB =BB ′=1,直线B ′C 与平面ABC 成30°的角.(如图所示) (1)求点C ′到平面AB ′C 的距离;(2)求二面角B -B ′C —A 的余弦值.

- 5 -


相关内容

  • 2014高考前冲刺:高考数学高分攻略
  • 2014高考前冲刺:高考数学高分攻略2014年高考一步步临近,考生们对于数学是否还有所不熟,今天查字典数学网的编辑为考生们带来的2014高考前冲刺:高考数学高分攻略,希望给大家以帮助.山东省高考阅卷组组长.山东大学数学院教授张天德在日照实验高中学术报告厅为高考考生们作了一场高考专题报告.张教授结合自 ...

  • 向量法解线面角与二面角
  • 利用法向量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二面角的平面角与半平面法向量的关系,并能解决与之有关的简单问题.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与推理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 ...

  • 五法求二面角
  • 二面角 一. 定义法: 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 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在棱上取点,分别在两面内引两条射线与棱垂直,这两条垂线所成的角的大小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本定义为解题提供了添辅助线的一种规律.如例1中从二面角S-AM-B中半平面ABM ...

  • 数学试卷答题技巧
  • 数学试卷答题技巧 一.试卷答题技巧 问题1:老师基础题怎么得分,有些小题目也很难怎么办,数字很难及格 爱智康王晗老师:不要慌,现在的时间节点只能有针对性的找基础题练习,比如选填除了最后的2道题,大题的三角,统计和立体几何还是很容易拿分的.导数和解析几何的第一问也要拿到分,发挥稳一点,不该错的部分确保 ...

  • 好的语句摘录150228
  • 常德市2015高三数学复习备考研讨会资料 1.填空题最后一题一定具有新的背景的试题,主要是新概念.新情景.新形式.新方法等,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创新,数学素养,学习潜能,每年的这道题都是整套试卷中的亮点之一:在解答这种题时,命题者鼓励考生创造性的解答问题,尽量避免陷入严谨的逻辑推理之中.一般是 ...

  • 立体几何知识点
  • 立体几何知识点 [重点知识整合] 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1)判定:①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②面面平行的性质:若两个平面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何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 (2)性质: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那么经过这条 ...

  • 2014高考数学(理)名师指导提能专训10 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
  • 提能专训(十) 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 一.选择题 1.(河北承德月考) 若点P 是两条异面直线l ,m 外的任意一点,则( ) A .过点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 ,m 都平行 B .过点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 ,m 都垂直 C .过点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 ,m 都相交 D .过点P 有且仅有一 ...

  • 折叠问题的处理技巧
  • 几何精练 折叠问题的处理技巧 考点动向 折叠问题在教材中有所体现,也是立体几何传统的典型问题,符合高考试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基本命题理念,同时,折叠问题既可以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也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比较等思维方式,因此,一直是备考与命题的重点. 方法范例 例1(2005·湖南)如图7-1,已知A B ...

  • 2013年高考:怎么考
  • 语 文 朱昌元 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 陈益林 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 语文卷由"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和"作文"四部分组成,各部分在能力考查上有区分也有重叠,共同指向"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