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科学复习提纲

五下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沉和浮

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如回形针、橡皮、小石块在水中是沉的,泡沫、带盖的塑料空瓶在水中是浮的。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自身的大小、轻重无关。如:把橡皮或苹果切小,把回形针或木块组合在一起,都不改变沉浮。

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在大小相同的情况下,轻的物体容易浮,重的物体容易沉。在轻重相同的情况下,大的物体容易浮,小的物体容易沉。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轻重的方法来实现沉浮的。

三、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各种形状的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以在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大小,如:做成船形、碗形,或空心的形状。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所排开的水量有关。全部沉入水里的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自己的体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铁制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排开的水量特别的大。

四、造一艘小船 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1. 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2. 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五、浮力 用手将一块泡沫向下压时,会感到有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是浮力。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浮力=重力。正在往上浮的物体:浮力>重力(把泡沫塑料块拉入水中时,浮力=拉力+重力)。

六、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力<重力。 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先用测力计测出空气中的重力,再放入水中测得“重力”,浮力=空气中的重力-水中的“重力”。当将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时,排开的水量最大,受到的浮力最大,所以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也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体积大的石块受到的浮力大于体积小的。

七、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八、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不同的。我们在判断物体在某种液体里的沉浮时,往往把物体与同体积的液体比较轻重。比同体积液体要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会下沉;比同体积物体液体要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会上浮。如:马铃薯在浓盐水中是浮而在清水中沉,因为相同体积的马铃薯浓盐水要轻,比清水要重。铜能浮在水银上,是因为相同体积的铜和水银比较,水银比铜要重。

第二单元《热》

一、热起来了 当我们感到冷时,我们可以通过多穿衣服、运动、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使身体热起来。多穿衣服会使我们感觉到热,但 衣服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它只能减缓身体向空气散发热量的速度,起来保暖的作用。

二、给冷水加热 冷水袋在热水中是 沉 的,热水袋在冷水中是 浮 的。因为相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相比,热水的重量要轻。相同重量的热水和冷水相比,热水的体积要大。在加满水的试管上面包一块气球皮,加热后气球皮会鼓起来,这说明水在变热的过程中体积增大了。把加热前、后的试管放在天平上比轻重,我们发现读数相同,这说明:水在变热的过程中重量不变。

三、液体的热胀冷缩 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水和许多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水在4摄氏度以下正好相反,是热缩冷胀。

四、空气的热胀冷缩 我们在一个空瓶子的瓶口装上气球,放在热水里时,气球会鼓起来,说明空气受热体积膨胀。把空瓶子放入冷水或冰水中,气球会瘪下去,说明空气受冷体积缩小。空气比水的热胀冷缩的变化明显。

五、金属的热胀冷缩 铜球在加热前能够穿过铁环,加热后不能穿过铁环,冷却后又能穿过铁环,说明铜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大多数金属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钢条加热后会变长变粗,铁轨铺设时要分段并留有缝隙、铁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 夏天安装电线时不能拉得太紧。这些现象都与固体的热胀冷缩有关。

锑、铋等金属正好与大多数金属相反,是热缩冷胀的。(注:锑可以用在印刷上,铋可以用在做保险丝上)

六、热是怎样传递的 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递。

七、传热比赛 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成为热的良导体;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铜、铝、钢传热性能比较:铜>铝>钢 。

八、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夏天用厚厚的棉被覆盖在冰柜上可以减慢棒冰融化的速度,其中的道理是:棉被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阻止空气中的热量向冷柜传递,也就减缓了棒冰融化的速度。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一、时间在流逝 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时间快慢的感觉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的。

二、太阳钟 昼夜交替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我国古代把一天(一昼夜)分成12个时辰,每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2个小时。古埃及人利用星座计算时间,把一天划分为24个小时。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慢慢发生变化。太阳钟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计时器,如:日晷、圭表。

三、用水来测量时间 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了 水钟。古代的水钟有 受水型 和 泄水型 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受水型 tībì

水钟的刻度在下面的容器上,是根据水量的增加来计时的;泄水型水钟的刻度在上面的容器上,是根据水量的减少来计时的。在滴漏实验时,滴水的速度与 滴漏中的水位 和 漏水孔的大小有关。容器中水越少,滴水的速度就越慢。如果要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我们就要控制 滴漏的速度 。

五、机械摆钟 拿一条细绳,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小重物,就组成一个简易的 摆 。自己做的摆在摆动过程中,摆动方向不变、摆动快慢不变,摆动幅度会越来越小。

六、摆的研究 不同的摆自由摆动时的快慢是不一样的。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摆锤重量无关,与摆绳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七、做一个钟摆 摆的快慢与重物的位置有关,重物越往下,摆动越慢,重物越往上,摆动越快。如果要调整一个摆的摆动快慢,可以只调整重物的位置。摆的摆动快慢与 摆长 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八、制作一个一分钟的计时器 机械摆钟是 摆锤 与 齿轮操纵器 联合工作来控制摆动规律的。其组成是:齿轮控制器、支轴、长针、短针、齿轮、摆锤、垂体。齿轮控制器的运动是 由 摆的来回摆动 来控制的、齿轮的转动是由 垂体 来控制的。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一、昼夜交替现象 在地球上看到昼和夜不停的交替出现,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几种假说: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3、太阳不动,地球自转。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等等。

二、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地心说:古希腊天文学家 托勒密 提出:地球是球体、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 哥白尼的著作《天体运行论》提出:地球是球形、地球是运动的,每24小时自转一周、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围绕着太阳转。

三、证明地球在自转 将摆和它的支架放在一个圆形的底盘上,在摆摆动时转动底盘,摆摆动的方向并没有随着底盘的转动而改变,而是基本不变。日心说发表300年后,傅科利用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他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面上刻度盘的方向与摆的方向发生的偏移,由于摆的方向能保持不变,所以只能说明地球在自己转动。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证据,已为世界所公认。

四、谁先迎来黎明 为什么我们看到太阳会东升西落?因为我们处于运动的地球上,地球是自西向东(逆时针)运动的。正好和太阳运动的方向相反。我们可以通过世界时区图来判断时间。(世界时区图是以地球的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成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法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0度经线向东180度为东经,向西180度为西经,第隔15度为一个时区,每相邻两时区相差1小时。在地图上越是东面(右边)的城市,越先见到太阳。) (计算时间的方法:如果知道东面的城市时间,要算西面的城市的时间,就要减去

时间差,如果知道西面的城市时间,要算东面城市的时间,就要加上时间差。北京处于东八区,纽约处于西五区,相差13个小时,北京是白天时,纽约是黑夜。)

五、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北极星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

六、地球在公转吗: 地球公转的证据是:(一)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天空中的星座时发现,天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东向西移动,如:北斗七星。(二)人们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恒星的周年视差,也能证明地球在公转。我们在地球上观看两颗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不同的季节两颗星之间的相对距离和位置发生了变化。

七、为什么一年有四季: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导致阳光有规律性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也有规律地变化,就形成了四季。

八、极昼极夜现象的解释:(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半年时间是白天,半年时间是晚上,而且南北两极正好相反。)(主要的原因是地球是倾斜的,太阳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倾斜于太阳的一端在地球自转时一直能被太阳光照亮。)(在认识地球的运动过程中还有一些有趣的现象,如:日照时间冬短夏长、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地球上诗炜物体在做南北方向水平运动时会发生偏转等。

五下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沉和浮

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如回形针、橡皮、小石块在水中是沉的,泡沫、带盖的塑料空瓶在水中是浮的。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自身的大小、轻重无关。如:把橡皮或苹果切小,把回形针或木块组合在一起,都不改变沉浮。

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在大小相同的情况下,轻的物体容易浮,重的物体容易沉。在轻重相同的情况下,大的物体容易浮,小的物体容易沉。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轻重的方法来实现沉浮的。

三、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各种形状的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以在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大小,如:做成船形、碗形,或空心的形状。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所排开的水量有关。全部沉入水里的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自己的体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铁制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排开的水量特别的大。

四、造一艘小船 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1. 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2. 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五、浮力 用手将一块泡沫向下压时,会感到有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是浮力。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浮力=重力。正在往上浮的物体:浮力>重力(把泡沫塑料块拉入水中时,浮力=拉力+重力)。

六、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力<重力。 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先用测力计测出空气中的重力,再放入水中测得“重力”,浮力=空气中的重力-水中的“重力”。当将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时,排开的水量最大,受到的浮力最大,所以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也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体积大的石块受到的浮力大于体积小的。

七、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八、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不同的。我们在判断物体在某种液体里的沉浮时,往往把物体与同体积的液体比较轻重。比同体积液体要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会下沉;比同体积物体液体要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会上浮。如:马铃薯在浓盐水中是浮而在清水中沉,因为相同体积的马铃薯浓盐水要轻,比清水要重。铜能浮在水银上,是因为相同体积的铜和水银比较,水银比铜要重。

第二单元《热》

一、热起来了 当我们感到冷时,我们可以通过多穿衣服、运动、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使身体热起来。多穿衣服会使我们感觉到热,但 衣服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它只能减缓身体向空气散发热量的速度,起来保暖的作用。

二、给冷水加热 冷水袋在热水中是 沉 的,热水袋在冷水中是 浮 的。因为相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相比,热水的重量要轻。相同重量的热水和冷水相比,热水的体积要大。在加满水的试管上面包一块气球皮,加热后气球皮会鼓起来,这说明水在变热的过程中体积增大了。把加热前、后的试管放在天平上比轻重,我们发现读数相同,这说明:水在变热的过程中重量不变。

三、液体的热胀冷缩 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水和许多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水在4摄氏度以下正好相反,是热缩冷胀。

四、空气的热胀冷缩 我们在一个空瓶子的瓶口装上气球,放在热水里时,气球会鼓起来,说明空气受热体积膨胀。把空瓶子放入冷水或冰水中,气球会瘪下去,说明空气受冷体积缩小。空气比水的热胀冷缩的变化明显。

五、金属的热胀冷缩 铜球在加热前能够穿过铁环,加热后不能穿过铁环,冷却后又能穿过铁环,说明铜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大多数金属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钢条加热后会变长变粗,铁轨铺设时要分段并留有缝隙、铁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 夏天安装电线时不能拉得太紧。这些现象都与固体的热胀冷缩有关。

锑、铋等金属正好与大多数金属相反,是热缩冷胀的。(注:锑可以用在印刷上,铋可以用在做保险丝上)

六、热是怎样传递的 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递。

七、传热比赛 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成为热的良导体;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铜、铝、钢传热性能比较:铜>铝>钢 。

八、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夏天用厚厚的棉被覆盖在冰柜上可以减慢棒冰融化的速度,其中的道理是:棉被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阻止空气中的热量向冷柜传递,也就减缓了棒冰融化的速度。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一、时间在流逝 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时间快慢的感觉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的。

二、太阳钟 昼夜交替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我国古代把一天(一昼夜)分成12个时辰,每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2个小时。古埃及人利用星座计算时间,把一天划分为24个小时。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慢慢发生变化。太阳钟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计时器,如:日晷、圭表。

三、用水来测量时间 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了 水钟。古代的水钟有 受水型 和 泄水型 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受水型 tībì

水钟的刻度在下面的容器上,是根据水量的增加来计时的;泄水型水钟的刻度在上面的容器上,是根据水量的减少来计时的。在滴漏实验时,滴水的速度与 滴漏中的水位 和 漏水孔的大小有关。容器中水越少,滴水的速度就越慢。如果要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我们就要控制 滴漏的速度 。

五、机械摆钟 拿一条细绳,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小重物,就组成一个简易的 摆 。自己做的摆在摆动过程中,摆动方向不变、摆动快慢不变,摆动幅度会越来越小。

六、摆的研究 不同的摆自由摆动时的快慢是不一样的。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摆锤重量无关,与摆绳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七、做一个钟摆 摆的快慢与重物的位置有关,重物越往下,摆动越慢,重物越往上,摆动越快。如果要调整一个摆的摆动快慢,可以只调整重物的位置。摆的摆动快慢与 摆长 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八、制作一个一分钟的计时器 机械摆钟是 摆锤 与 齿轮操纵器 联合工作来控制摆动规律的。其组成是:齿轮控制器、支轴、长针、短针、齿轮、摆锤、垂体。齿轮控制器的运动是 由 摆的来回摆动 来控制的、齿轮的转动是由 垂体 来控制的。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一、昼夜交替现象 在地球上看到昼和夜不停的交替出现,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几种假说: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3、太阳不动,地球自转。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等等。

二、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地心说:古希腊天文学家 托勒密 提出:地球是球体、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 哥白尼的著作《天体运行论》提出:地球是球形、地球是运动的,每24小时自转一周、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围绕着太阳转。

三、证明地球在自转 将摆和它的支架放在一个圆形的底盘上,在摆摆动时转动底盘,摆摆动的方向并没有随着底盘的转动而改变,而是基本不变。日心说发表300年后,傅科利用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他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面上刻度盘的方向与摆的方向发生的偏移,由于摆的方向能保持不变,所以只能说明地球在自己转动。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证据,已为世界所公认。

四、谁先迎来黎明 为什么我们看到太阳会东升西落?因为我们处于运动的地球上,地球是自西向东(逆时针)运动的。正好和太阳运动的方向相反。我们可以通过世界时区图来判断时间。(世界时区图是以地球的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成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法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0度经线向东180度为东经,向西180度为西经,第隔15度为一个时区,每相邻两时区相差1小时。在地图上越是东面(右边)的城市,越先见到太阳。) (计算时间的方法:如果知道东面的城市时间,要算西面的城市的时间,就要减去

时间差,如果知道西面的城市时间,要算东面城市的时间,就要加上时间差。北京处于东八区,纽约处于西五区,相差13个小时,北京是白天时,纽约是黑夜。)

五、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北极星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

六、地球在公转吗: 地球公转的证据是:(一)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天空中的星座时发现,天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东向西移动,如:北斗七星。(二)人们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恒星的周年视差,也能证明地球在公转。我们在地球上观看两颗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不同的季节两颗星之间的相对距离和位置发生了变化。

七、为什么一年有四季: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导致阳光有规律性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也有规律地变化,就形成了四季。

八、极昼极夜现象的解释:(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半年时间是白天,半年时间是晚上,而且南北两极正好相反。)(主要的原因是地球是倾斜的,太阳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倾斜于太阳的一端在地球自转时一直能被太阳光照亮。)(在认识地球的运动过程中还有一些有趣的现象,如:日照时间冬短夏长、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地球上诗炜物体在做南北方向水平运动时会发生偏转等。


相关内容

  • 五下科学提纲
  • 1.食物到哪里去了 一.我来填一填: 1.我们所吃的食物主要是被 消化.吸收. 2.人吃进的食物中含有 . . 等营养物质.经过人体的消化,它们分解成为可供人体生长和组织修补的材料,同时提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 . 3.人的口腔里有 ,它能分泌 .它里面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 ,能把淀粉分解成 . 二. ...

  • 语文五下复习计划
  • 北师大版语文五下复习计划 一.复习时间 6月15日-6月30日,11天,15课时 二.教师整体把握教材,对整本书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复习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完成知识点归类. 三.复习内容: (一)基础知识24分 1.词语 (1)看拼音写词语,每课五分钟. 从音形义用把握:积少成多,循环往复,适度奖 ...

  • 五下七单元复习
  • 20.奇异的光 1.读生字注意以下易错字. 暂 眩 灼 凸(笔顺)割 溅 染 梁 2.课文运用了那些方法来介绍激光的特 点?请举例说明. 答:课文运用了举例子.列数据.打比 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介绍激光的特 点.例如:------------ 3.读句子,体会分号的用法. 打个比方说,我们如果用眼 ...

  • 五下科学复习资料
  •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 第一二单元 一.填空 1.杠杆.斜面.滑轮.轮轴都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2.一根橇棍就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叫杠杆. 3.天平是根据杠杆平衡的原理工作的,我们常用的天平可以分成托盘天平和挂盘天平. 4.像汽车方向盘那样,有一个圆轮和一个轴组成的机械,我们称之为轮轴. 5.一个边 ...

  • 五下第二单元作文素材
  • 一. 选材 音乐:  上音乐欣赏课的过程  一次艺术欣赏活动(六一文艺演出欣赏音乐)  家人一起欣赏音乐的过程  其他情境下欣赏音乐的情景 <调皮的小闹钟><动物狂欢节><糖果仙人舞曲><春之歌><春江花月夜><四季歌> ...

  • 徐霞客实验小学五下数学第二周练习
  • 徐霞客实验小学五下数学第二周练习 2008年3月7日 班级: 姓名: 等第: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经常复习以前学习的知识,不仅仅能使你对前面的知识掌握得 更好,而且能给你新的启发.本周的作业,我们就主要来复习过去的知识,看看你学得怎样.) 一.解方程.(记得要细心哦!) x +0.13=5 135 ...

  • 五下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二)
  • 5.古诗词三首 1.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读音,正确的打"√". Suō zhào yuâ ǎo wú bāo 2.把古诗词补充完整. (1)一叶渔船两小童,不是遮头是使风. (2)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锄豆溪东 正织鸡笼 亡赖 卧剥莲蓬 3.写出下面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弄 ...

  • 习作6 苏教版五下教案
  •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写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提高学生写人的能力:学会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2.继续锻炼.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教学准备 ...

  • 五下第六单元复习资料
  • 第六单元复习资料 20.<七律 长征> 一.听写与解释: 万水千山: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 五岭: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细浪:小浪花. 乌蒙:指乌蒙山. 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走泥丸:小泥球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