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人教版历史知识点7

考点(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29、九一八事变 68-69页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军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轰炸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了。由于蒋介石下令不抵抗,东北全部沦陷敌手。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30、西安事变概况: 70-71页 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华北。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国民政府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和十七路军将领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停止进攻红军,并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蒋介石不接受,反而调动大批军队要围攻红军。1936年12月初,蒋介石带领军政要员到西安,督促张、杨出兵进攻陕北红军。为了逼蒋抗日,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他们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党中央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与各方面协商。红过多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意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5课 宁为战死鬼 不作亡国奴 31、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74页 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卢沟桥附近举行军事演习。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县搜查,遭到拒绝。日本军队并向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了进攻,并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力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了。 32、南京大屠杀 75-76页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中国的首都南京。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南京的和居民,有的被当作练习射击的靶子,有的被当作练习刺杀的对象,有的被活埋。据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统计,日军占领南京后六周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33、血战台儿庄 79-80页 1938年春,日军分两路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将其一路阻止在山东的台儿庄。日军腹背受敌。中国军队共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34、百团大战 80页

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组织了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了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35、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 81-82页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那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了,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36、抗日战争的胜利 82页 1944年到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德国在欧洲败局已定,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遭到美国的沉重打击,陷入困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始局部反攻,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了两枚原子弹,苏联发表对日宣战的声明,派遣苏联红军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与此同时,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台湾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五)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7课 内战烽火 37、重庆谈判 88-89页 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而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方针早就定了。为了掩人耳目和赢得时间,三次打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38、挺进大别山 90页 1946年6月,蒋介石后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直接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解放军作战勇敢;解放区的土改,使广大的农民翻了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国民党侵害人民利益,且在军事上指挥失当。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41、开国大典 1-3页 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大炮齐鸣28响。 4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43、西藏和平解放 4页 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代表团到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 最可爱的人 1950年,美国悍然出兵侵略朝鲜,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和朝鲜人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44、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 8-9页 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在一次战斗中用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掩护了战友,自己壮烈牺牲,上甘岭战役最终取得了胜利。与上甘岭战役同时,邱少云所在的志愿军某团准备夺取敌人的一个高地。邱少云所在的排潜伏在距敌人很近的一个山脚下,敌人的炮火烧起,烧到了邱少云,邱少云严守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火吞噬,壮烈牺牲。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第3课 土地改革

4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1-12页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6、土地改革的意义 13页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47、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15页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在第一个五年期间,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了。 48、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7页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第5课 三大改造 49、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 22页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50、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24-25页 1958年,党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紧接着,党中央又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51、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大庆石油工人王庆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焦裕禄等。 26页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52、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意义 36-37页 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第9课 改革开放 5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9--40页 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了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54、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40页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浦东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现在对外开放区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10 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5、十二大 46页 198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6、十三大 46页 1987年,邓小平又为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党的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57、十四大 47页 1992年,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这次大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58、十五大 47页 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59、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47页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邓小平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四)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固结 60、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52-53页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61、香港、澳门的回归史实 57-58页 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62、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 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它顺应了历史潮流,有益于人民,有功于民族,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56页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63、对台基本政策 61页 在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五)外交成就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6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2页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65、万隆会议 73页 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的发展问题。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66、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78页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67、中美建交 77页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

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68、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 79页 2001年10月21日,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2001年APEC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会议 结束时,江泽民宣读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①

考点(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29、九一八事变 68-69页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军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轰炸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了。由于蒋介石下令不抵抗,东北全部沦陷敌手。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30、西安事变概况: 70-71页 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华北。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国民政府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和十七路军将领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停止进攻红军,并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蒋介石不接受,反而调动大批军队要围攻红军。1936年12月初,蒋介石带领军政要员到西安,督促张、杨出兵进攻陕北红军。为了逼蒋抗日,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他们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党中央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与各方面协商。红过多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意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5课 宁为战死鬼 不作亡国奴 31、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74页 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卢沟桥附近举行军事演习。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县搜查,遭到拒绝。日本军队并向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了进攻,并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力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了。 32、南京大屠杀 75-76页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中国的首都南京。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南京的和居民,有的被当作练习射击的靶子,有的被当作练习刺杀的对象,有的被活埋。据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统计,日军占领南京后六周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33、血战台儿庄 79-80页 1938年春,日军分两路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将其一路阻止在山东的台儿庄。日军腹背受敌。中国军队共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34、百团大战 80页

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组织了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了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35、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 81-82页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那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了,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36、抗日战争的胜利 82页 1944年到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德国在欧洲败局已定,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遭到美国的沉重打击,陷入困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始局部反攻,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了两枚原子弹,苏联发表对日宣战的声明,派遣苏联红军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与此同时,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台湾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五)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7课 内战烽火 37、重庆谈判 88-89页 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而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方针早就定了。为了掩人耳目和赢得时间,三次打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38、挺进大别山 90页 1946年6月,蒋介石后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直接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解放军作战勇敢;解放区的土改,使广大的农民翻了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国民党侵害人民利益,且在军事上指挥失当。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41、开国大典 1-3页 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大炮齐鸣28响。 4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43、西藏和平解放 4页 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代表团到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 最可爱的人 1950年,美国悍然出兵侵略朝鲜,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和朝鲜人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44、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 8-9页 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在一次战斗中用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掩护了战友,自己壮烈牺牲,上甘岭战役最终取得了胜利。与上甘岭战役同时,邱少云所在的志愿军某团准备夺取敌人的一个高地。邱少云所在的排潜伏在距敌人很近的一个山脚下,敌人的炮火烧起,烧到了邱少云,邱少云严守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火吞噬,壮烈牺牲。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第3课 土地改革

4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1-12页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6、土地改革的意义 13页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47、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15页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在第一个五年期间,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了。 48、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7页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第5课 三大改造 49、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 22页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50、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24-25页 1958年,党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紧接着,党中央又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51、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大庆石油工人王庆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焦裕禄等。 26页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52、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意义 36-37页 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第9课 改革开放 5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9--40页 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了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54、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40页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浦东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现在对外开放区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10 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5、十二大 46页 198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6、十三大 46页 1987年,邓小平又为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党的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57、十四大 47页 1992年,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这次大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58、十五大 47页 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59、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47页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邓小平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四)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固结 60、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52-53页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61、香港、澳门的回归史实 57-58页 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62、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 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它顺应了历史潮流,有益于人民,有功于民族,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56页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63、对台基本政策 61页 在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五)外交成就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6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2页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65、万隆会议 73页 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的发展问题。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66、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78页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67、中美建交 77页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

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68、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 79页 2001年10月21日,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2001年APEC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会议 结束时,江泽民宣读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①


相关内容

  • 初中课程教学视频辅导
  • 初一课程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初一生物上册实验教程(苏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教程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辅导教程 初一语文学习方法讲座 人教版七年级下英语教程 初一语文新课标教程 七年级历史学习方法辅导 七年级英语学习方法视频教程 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上册视频 人教版七 ...

  •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13-9-8 11:02:32 阅读: 52次 一.指导思想:历史课的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分析能力,对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本学期主要学习世界历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

  • 中考出题角度及涉及知识点[人教版]
  • 会考出题角度(专题)及涉及知识点 (一)出题角度:人与自然的和谐. (1)半坡文化与河姆渡文化的比较(古代史上册P2): (2)大禹治水:都江堰(战国,秦,李冰): (3)孟子的主要思想(古代史上册P7):<天工开物>(明朝,宋应星,书中强调人与自然相协调,"中国17世纪的工艺 ...

  • 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1
  • 代,美国经济的最主要特征是 ( ) ①信息化 ②全球化 ③多极化 ④军事化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0. 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结束的事件是 A .1947年印度独立B.1952年埃及爆发革命 C .1960年非洲独立年 D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11 ...

  • 初三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3)
  • 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题(三)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考试时间60分钟.共50分.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 答第Ⅰ卷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答题 ...

  •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中考复习提纲
  • 九年级下册历史考点复习 中考目标要求:了解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课文内容提要: 一.彼得格勒起义(十月革命的发生): ⑴原因: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大战后期,1917年3月,俄国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俄国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同时 ...

  • 2013教学计划
  •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地理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将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我县"高效课堂"和我校"先学后教"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教务处工作计划为依据,加强课堂教学,有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与所在科组的教科研活动,努力提高自己 ...

  • 历届初中生物重点资料汇总
  • 历届 学期 下学期 月考/期中/期末 开学/2月月考 期末 第四次月考 推荐专题 2016年中考生物小题精做系列 2016年中考生物大题狂做系列(更新中) 2016年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系列(更新中) 2015-2016学年八年级生物同步精品课堂 2015-2016学年七年级生物同步精品课堂(更新中) ...

  • 历史教研组长工作总结
  • 初三政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备课组长 景王明 初三面临中考,可以说初三历史是整个初中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我们初三历史备课组,今年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争取在中考时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积极备战历史中考.为了能给明年的历史中考打好基础,特制定初三历史备课组本学期的工作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