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是马克思在1845年春写成的一份只供自己研究用的笔记,在它生前并没有发表。1888年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附录,首次公诸于世。《提纲》虽然十分简短,却是非常宝贵的,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提纲》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纲领和一系列重要思想。《提纲》中的基本思想在随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形态》中得到了系统地阐述,因此这两部著作是唯物主义历史观诞生的标志。

2、异化劳动

异化劳动是指劳动者的劳动及其产品反对、奴役、控制劳动者的劳动形态。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发生了异化,因而人的本质也发生了异化。异化有四个基本规定: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前提和结果。消灭私有制的共产主义革命是消灭异化劳动的必然途径。

3、亚细亚生产方式

亚细亚生产方式是马克思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正式提出来的概念,用以指称人类社会的最早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土地公有制和专制主义并存。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研究的深入,马克思认识到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个概念并不能概括原始公社生产方式的所有特征,在原始氏族中不存

在阶级、私有制和国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生形态。亚细亚生产方式中的公社所有制的存在,并不能作为社会原生形态的标志或者依据。因此,以后马克思就不再用亚细亚生产方式来指称整个原始公社生产方式这一社会的原生形态了。

4、普列汉诺夫

普列汉洛夫(1856-1918),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在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论战中,在与俄国民粹主义的论战中,在与各种错误思潮的论战中,他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对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理论作了较为全面的批判,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作了较为冷静的思考。普列汉洛夫翻译和出版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著作,撰写了大量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优秀著作,为捍卫、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

5、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斯大林晚年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在总结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同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它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等重大问题作了探讨。它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30多年的实践最重要和最集中的理论阐述。

二、简答

1、 简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观

答:(1)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阶级主要是根据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不同经济地位来划分的。

(2)被压迫阶级反对压迫阶级的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为在阶

级社会里,社会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而引起的。一个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果。这一社会基本矛盾反映在阶级关系上,就表现为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

(3)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4)埋葬资本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

(5)开展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道路。

(6)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

(7)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

2、简述《反杜林论》的写作背景及主要内容

答:(1)写作背景:德国社会民主党和拉萨尔派的合并虽然扩大了德国工人阶级的力量和影响,但也造成了党的思想上和组织上的不纯,而马克思和恩格斯由于为了维护工人队伍的团结,没有公开发表《哥达纲领批判》,这就使党内出现了思想上的混乱和理论上的动摇。在这种情况下,反对的小资产阶级思想家杜林向马克思主义发起了全面进攻。杜林的著作形成一个庞杂的思想体系,即所谓“杜林主义”。杜林主义的出现,更进一步严重损害了德国党。为了使刚刚统一起来的当不致分裂,也为了提高党的理论水平,保证德国工人运动沿着正确的发现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应李卜克内西的请求,决定公开回击杜林的进攻。当时,由于马克思正集中完成《资本论》的著述,恩格斯便毅然中断了《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和写作,担负起了批判杜林主义的责任。在马克思的帮助下,恩格斯从1876年5月至1878年7月,历时两年多写出了《反杜林论》这一穿世名著,在科学上对杜林主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批判。

(2)主要内容:它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3、伯恩施坦在《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中是如何修正马克思主义的?

答:《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是伯恩斯坦系统、全面“修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宣战书。

(1)用新康德主义取代马克思主义,用庸俗进化论取代唯物辩证法,主张折中主义的多因素决定论这三个方面,构成伯恩斯坦责难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为其推行机会主义路线制造理论根据的主要理论基础。

(2)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挑战,对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的攻击,对马克思经济危机论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理论的“修正”,构成伯恩斯坦责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三个主要方面。

(3)伯恩斯坦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责难,主要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背叛,对无产阶级政党及其任务的曲解,以及对社会主义目标和特征的歪曲等方面。

4、如何评价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5、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首要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1)实践提出了人以观念方式把握世界的客观要求,即提供了人认识世界的必要性。从认识发生的动力学角度讲,是实践给认识发生提供着根本的驱动力。

(2)实践以工具性活动作为条件保证,使主体对客体的观念把握即形成人

的认识成为现实的可能。

(3)实践促进了人的社会交往及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认识活动具有社会性和公共性,其水平不断提高,成为人所特有的社会性的智能活动。

6、简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答:(1)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邓小平理论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它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它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科学理论体系。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理论指引我们进行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逐步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重大转变,使我国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都上了一个大台阶,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

(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尽管现在国际国内的形势比去当年有很多新变化,但是邓小平理论为我们确立的基本思想依然有着现实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今天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仍然要继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紧紧抓住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思想的解放;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方针,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

发展;贯彻执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紧紧抓住和领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努力完成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任务等等。这些根本性的指针,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我们不能有任何动摇。

三、论述题(二选一)

1、试述列宁帝国主义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当代意义

答:帝国主义论的主要内容有:

(1)垄断是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中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过程和规律是: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发展的一定阶段就自然而引起垄断。

(2)垄断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垄断的实质,是垄断组织通过对生产和市场的控制来攫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3)帝国主义有五大经济特征。

第一,生产和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

第二,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

第三,与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四,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第五,最大资本主义大国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

(4)帝国主义经济的基本现象是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但是,垄断并没有消灭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竞争并存。

(5)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的主要表现有:

首先,生产和技术的发展出现停滞的趋势,这是帝国主义腐朽性在经济上的重要表现。

其次,食利者阶层的不断扩大和食利国的出现是帝国主义寄生性、腐朽性的另一表现。

再次,国民经济军事化是帝国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加深的主要表现之一。 最后,政治上走向全面反动是帝国主义腐朽性在政治上的表现。

帝国主义的垂死性的表现有:

第一,垄断使资本主义生产全面社会化。

第二,垄断使生产管理日益社会化。

第三,垄断使资本本身采取日益社会化的形式。

帝国主义论的当代意义有:

(1)列宁提出的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的观点得到了验证。

(2)列宁提出的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的观点也得到了验证。

(3)列宁提出的帝国主义是过渡的或垂死的资本主义的观点争议较大,但是帮助我们认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

2、试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建设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答:(1)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的全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我国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整体社会也开始了全面转型,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事业有了新的进展和发展方向。从1982年党中央提出制定“六五”计划的建议开始,就把以往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的提法改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此后,与经济发展相对应的社会发展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步得到重视。与之相适应,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的社会建设思想。主要包括:第一,准确把握世界主题和时代特征,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第二,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最终目标。第三,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强调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第四,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能单打一,要注意综合平衡。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和“三步走”战略目标及其实践充分体现了全面发展的理念和要求,为我们党进一步明确并细化我国跨世纪发展战略,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第五,阐述了要十分重视树立和保持良好的社会风气。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社会风气好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第六,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社会稳定问题。强调维护社会稳定是进行社会建设的根本前提。第七,把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强调“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提出并积极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第八,深化对阶层结构的认识,协调各种社会关系,重视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不断推进男女平等。

(2)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发展,推进社会建设,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

党的社会建设思想。具体体现在:第一,提出五个“多样化” ,是我们要重视和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立论依据,揭示了要重视社会建设的深层原因;第二,使用“和谐”的概念来表达社会建设要达到的状态和目标,提出“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殷实”六个方面的发展指标,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第三,阐明了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要处理好的关系。第四,特别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提出实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第五,制定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区域差距等。

(3)2003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使我们对人的理解、对发展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将又是中国改革进程中的一个转折点和一个新起点”。 [16]由此开始,我国的社会建设事业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战略地位迅速提升。2004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构想,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建设的概念和要求,强调要“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要通过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协调利益关系、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功能、健全社会保障、增强社会活力、搞好社区建设、建立新的社会体制机制,达到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协调发展、和谐相处的目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建设的过程。 [17]2005 年2月,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2005 年10 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06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对社会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了行动纲领和具体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则明确把社会建设单列一节,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为四位一体。十七大大修改后的新党章还明确写入了社会建设思想。“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了新的概括,有了突破性的新的认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的形成。 [18]

至此,党和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以全面推进积极就业政策、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改善社会管理等民生问题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社会建设的内容、重点、目标和原则都逐步明确,中国的社会建设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是马克思在1845年春写成的一份只供自己研究用的笔记,在它生前并没有发表。1888年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附录,首次公诸于世。《提纲》虽然十分简短,却是非常宝贵的,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提纲》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纲领和一系列重要思想。《提纲》中的基本思想在随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形态》中得到了系统地阐述,因此这两部著作是唯物主义历史观诞生的标志。

2、异化劳动

异化劳动是指劳动者的劳动及其产品反对、奴役、控制劳动者的劳动形态。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发生了异化,因而人的本质也发生了异化。异化有四个基本规定: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前提和结果。消灭私有制的共产主义革命是消灭异化劳动的必然途径。

3、亚细亚生产方式

亚细亚生产方式是马克思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正式提出来的概念,用以指称人类社会的最早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土地公有制和专制主义并存。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研究的深入,马克思认识到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个概念并不能概括原始公社生产方式的所有特征,在原始氏族中不存

在阶级、私有制和国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生形态。亚细亚生产方式中的公社所有制的存在,并不能作为社会原生形态的标志或者依据。因此,以后马克思就不再用亚细亚生产方式来指称整个原始公社生产方式这一社会的原生形态了。

4、普列汉诺夫

普列汉洛夫(1856-1918),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在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论战中,在与俄国民粹主义的论战中,在与各种错误思潮的论战中,他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对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理论作了较为全面的批判,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作了较为冷静的思考。普列汉洛夫翻译和出版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著作,撰写了大量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优秀著作,为捍卫、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

5、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斯大林晚年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在总结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同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它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等重大问题作了探讨。它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30多年的实践最重要和最集中的理论阐述。

二、简答

1、 简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观

答:(1)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阶级主要是根据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不同经济地位来划分的。

(2)被压迫阶级反对压迫阶级的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为在阶

级社会里,社会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而引起的。一个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果。这一社会基本矛盾反映在阶级关系上,就表现为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

(3)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4)埋葬资本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

(5)开展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道路。

(6)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

(7)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

2、简述《反杜林论》的写作背景及主要内容

答:(1)写作背景:德国社会民主党和拉萨尔派的合并虽然扩大了德国工人阶级的力量和影响,但也造成了党的思想上和组织上的不纯,而马克思和恩格斯由于为了维护工人队伍的团结,没有公开发表《哥达纲领批判》,这就使党内出现了思想上的混乱和理论上的动摇。在这种情况下,反对的小资产阶级思想家杜林向马克思主义发起了全面进攻。杜林的著作形成一个庞杂的思想体系,即所谓“杜林主义”。杜林主义的出现,更进一步严重损害了德国党。为了使刚刚统一起来的当不致分裂,也为了提高党的理论水平,保证德国工人运动沿着正确的发现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应李卜克内西的请求,决定公开回击杜林的进攻。当时,由于马克思正集中完成《资本论》的著述,恩格斯便毅然中断了《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和写作,担负起了批判杜林主义的责任。在马克思的帮助下,恩格斯从1876年5月至1878年7月,历时两年多写出了《反杜林论》这一穿世名著,在科学上对杜林主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批判。

(2)主要内容:它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3、伯恩施坦在《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中是如何修正马克思主义的?

答:《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是伯恩斯坦系统、全面“修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宣战书。

(1)用新康德主义取代马克思主义,用庸俗进化论取代唯物辩证法,主张折中主义的多因素决定论这三个方面,构成伯恩斯坦责难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为其推行机会主义路线制造理论根据的主要理论基础。

(2)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挑战,对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的攻击,对马克思经济危机论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理论的“修正”,构成伯恩斯坦责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三个主要方面。

(3)伯恩斯坦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责难,主要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背叛,对无产阶级政党及其任务的曲解,以及对社会主义目标和特征的歪曲等方面。

4、如何评价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5、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首要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1)实践提出了人以观念方式把握世界的客观要求,即提供了人认识世界的必要性。从认识发生的动力学角度讲,是实践给认识发生提供着根本的驱动力。

(2)实践以工具性活动作为条件保证,使主体对客体的观念把握即形成人

的认识成为现实的可能。

(3)实践促进了人的社会交往及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认识活动具有社会性和公共性,其水平不断提高,成为人所特有的社会性的智能活动。

6、简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答:(1)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邓小平理论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它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它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科学理论体系。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理论指引我们进行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逐步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重大转变,使我国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都上了一个大台阶,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

(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尽管现在国际国内的形势比去当年有很多新变化,但是邓小平理论为我们确立的基本思想依然有着现实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今天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仍然要继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紧紧抓住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思想的解放;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方针,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

发展;贯彻执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紧紧抓住和领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努力完成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任务等等。这些根本性的指针,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我们不能有任何动摇。

三、论述题(二选一)

1、试述列宁帝国主义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当代意义

答:帝国主义论的主要内容有:

(1)垄断是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中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过程和规律是: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发展的一定阶段就自然而引起垄断。

(2)垄断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垄断的实质,是垄断组织通过对生产和市场的控制来攫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3)帝国主义有五大经济特征。

第一,生产和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

第二,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

第三,与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四,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第五,最大资本主义大国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

(4)帝国主义经济的基本现象是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但是,垄断并没有消灭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竞争并存。

(5)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的主要表现有:

首先,生产和技术的发展出现停滞的趋势,这是帝国主义腐朽性在经济上的重要表现。

其次,食利者阶层的不断扩大和食利国的出现是帝国主义寄生性、腐朽性的另一表现。

再次,国民经济军事化是帝国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加深的主要表现之一。 最后,政治上走向全面反动是帝国主义腐朽性在政治上的表现。

帝国主义的垂死性的表现有:

第一,垄断使资本主义生产全面社会化。

第二,垄断使生产管理日益社会化。

第三,垄断使资本本身采取日益社会化的形式。

帝国主义论的当代意义有:

(1)列宁提出的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的观点得到了验证。

(2)列宁提出的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的观点也得到了验证。

(3)列宁提出的帝国主义是过渡的或垂死的资本主义的观点争议较大,但是帮助我们认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

2、试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建设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答:(1)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的全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我国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整体社会也开始了全面转型,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事业有了新的进展和发展方向。从1982年党中央提出制定“六五”计划的建议开始,就把以往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的提法改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此后,与经济发展相对应的社会发展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步得到重视。与之相适应,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的社会建设思想。主要包括:第一,准确把握世界主题和时代特征,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第二,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最终目标。第三,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强调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第四,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能单打一,要注意综合平衡。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和“三步走”战略目标及其实践充分体现了全面发展的理念和要求,为我们党进一步明确并细化我国跨世纪发展战略,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第五,阐述了要十分重视树立和保持良好的社会风气。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社会风气好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第六,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社会稳定问题。强调维护社会稳定是进行社会建设的根本前提。第七,把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强调“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提出并积极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第八,深化对阶层结构的认识,协调各种社会关系,重视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不断推进男女平等。

(2)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发展,推进社会建设,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

党的社会建设思想。具体体现在:第一,提出五个“多样化” ,是我们要重视和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立论依据,揭示了要重视社会建设的深层原因;第二,使用“和谐”的概念来表达社会建设要达到的状态和目标,提出“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殷实”六个方面的发展指标,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第三,阐明了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要处理好的关系。第四,特别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提出实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第五,制定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区域差距等。

(3)2003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使我们对人的理解、对发展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将又是中国改革进程中的一个转折点和一个新起点”。 [16]由此开始,我国的社会建设事业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战略地位迅速提升。2004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构想,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建设的概念和要求,强调要“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要通过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协调利益关系、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功能、健全社会保障、增强社会活力、搞好社区建设、建立新的社会体制机制,达到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协调发展、和谐相处的目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建设的过程。 [17]2005 年2月,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2005 年10 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06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对社会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了行动纲领和具体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则明确把社会建设单列一节,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为四位一体。十七大大修改后的新党章还明确写入了社会建设思想。“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了新的概括,有了突破性的新的认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的形成。 [18]

至此,党和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以全面推进积极就业政策、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改善社会管理等民生问题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社会建设的内容、重点、目标和原则都逐步明确,中国的社会建设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相关内容

  •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汇编教师招聘考试资料
  •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汇编 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公共基础知识试题汇编 [教师招聘考试资料]公共基础知识试题汇编试题1: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 )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A: 人民的利益 B: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C: 党的利益 D: 国家的利益答案: B试题2:不属于 ...

  • 2010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答案
  • 2010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参考答案:C 试题内容: 1: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侵略军是() A:日本侵略军 ...

  • 2015最新事业单位考试(人文科技)考试题库
  • |试题1:发明地动仪的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是:() A:张衡B:沈括 C:郭守敬D:庄子 答案:A 试题2: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是:() A:郭守敬B:孙思邈 C:沈括D:朱世杰 答案:B 试题3:第一次从理论上初步说明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中国共产党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

  • 2014年云南省交通厅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模拟题精选
  • 试题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 ). A: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B. 坚持改革开放 C: C.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D: D. 解放思想.实事求事 答案: D 试题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就是( ). A: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 ...

  • 2015年少先队辅导员考试试题答案
  • 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少先队员要珍爱自己的红领巾.为了避免淋雨或日晒( )用红领巾作为遮挡的用具. 本题得 0 分 A.由辅导员批准 B.不可以 C.可以 D.由校长批准 参考答案:不可以 试题解析: 显示 显示答案 2.全国少先队的队刊.队报是:( ). 本题 ...

  • 全国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试卷
  • 2010年7月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2010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每小题1分, 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侵略军是 ...

  • 2014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试题和答案
  • 一.判断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预警与应急响应:突发事件发生时采取的行动,目的是快速应对事件发生,提高应急行动能力. 本题得 4 分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试题解析: 显示 显示答案 2.饮食尽量以7分饱,清淡而有营养为原则. 本题得 4 分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

  • 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
  • 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 满分: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 1943年3月为祭奠戴安澜,蒋介石在重庆献赠挽联.毛泽东在延安作诗道:"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 ...

  • 笔试答案解析
  • 120道经典演绎推理题目(含答案) 试题1:售价2元一市斤的洗洁精分为两种:一种加有除臭剂,另一种没有除臭剂.尽管两种洗洁精的效果相同,但没加除臭剂的洗洁精在持久时间方面明显不如有除臭剂的洗洁精.因为后者( ). A: 味道更好闻些 B: 具有添加剂 C: 从长远来看更便宜 D: 比其他公司的产品效 ...

  •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
  • 2010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 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