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课程衔接中的困惑
高一化学是处于初、高中化学教学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初高中化学教材如何衔接始终是高一化学教学必须面对并思考的问题。初高中课程衔接中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的变化。近年来,初中课改教材体现了“浅、少、易”的特点,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教材内容通俗、具体、简单;在难度、深度和广度上大大降低了要求。虽然近年来高中教材也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高中内容比较抽象、复杂,牵涉知识面广、重理论分析。其次,初中新教材对新知识的引入往往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比较生动形象,遵循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学生一般都比较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而高中因为受到高考模式的限制,教师大都不敢降低难度,并且会拓展知识点因此造成初高中教学跨度较大。另外,对课本的编排体例不适应。由于新的课程标准与原来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和编写意图不一样,所以在编排体例上有很大变化,许多教师感到不适应。如教新教材中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广而浅,并且元素周期律知识滞后,因此,老师在对教材理解不到位的情况下,就找不到联系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线索,学生学完之后的感受就是很零散。
2、学法的变化。在初中,教师讲得较细、归纳较全,学生练得熟,考试一般都能取得较好成绩,因此,学生跟着老师走,较少注重独立思考和归纳总结。然而在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紧,教师只能讲典型、讲规律,注重培养能力,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按照初中的学法学习,因而出现了完成作业有困难、考试成绩不理想,无法做到预习、复习和总结等现象,使学生觉得学习更困难。
3、课时的变化。初中课堂容量小,课时充足,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盲点都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反复强调,学生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消化和巩固。而到了高中,高一周课时数只有3节,加上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致使课时容量大,进度快。对重难点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盲点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反复强调,对各类问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更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巩固强化。久而久之,学生积压的盲点越来越多,这样既影响新知识的学习,也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高中课程衔接中的困惑
高一化学是处于初、高中化学教学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初高中化学教材如何衔接始终是高一化学教学必须面对并思考的问题。初高中课程衔接中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的变化。近年来,初中课改教材体现了“浅、少、易”的特点,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教材内容通俗、具体、简单;在难度、深度和广度上大大降低了要求。虽然近年来高中教材也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高中内容比较抽象、复杂,牵涉知识面广、重理论分析。其次,初中新教材对新知识的引入往往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比较生动形象,遵循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学生一般都比较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而高中因为受到高考模式的限制,教师大都不敢降低难度,并且会拓展知识点因此造成初高中教学跨度较大。另外,对课本的编排体例不适应。由于新的课程标准与原来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和编写意图不一样,所以在编排体例上有很大变化,许多教师感到不适应。如教新教材中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广而浅,并且元素周期律知识滞后,因此,老师在对教材理解不到位的情况下,就找不到联系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线索,学生学完之后的感受就是很零散。
2、学法的变化。在初中,教师讲得较细、归纳较全,学生练得熟,考试一般都能取得较好成绩,因此,学生跟着老师走,较少注重独立思考和归纳总结。然而在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紧,教师只能讲典型、讲规律,注重培养能力,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按照初中的学法学习,因而出现了完成作业有困难、考试成绩不理想,无法做到预习、复习和总结等现象,使学生觉得学习更困难。
3、课时的变化。初中课堂容量小,课时充足,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盲点都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反复强调,学生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消化和巩固。而到了高中,高一周课时数只有3节,加上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致使课时容量大,进度快。对重难点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盲点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反复强调,对各类问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更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巩固强化。久而久之,学生积压的盲点越来越多,这样既影响新知识的学习,也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