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的醉意人生

欧阳修的醉意人生

欧阳修的醉意人生沂蒙才女

欧阳修的醉意人生

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没有柳宗元的孤寂凄凉(《小石潭记》),没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深沉凝重,而是给人一种清丽明朗,欢乐和畅的感觉。在我们所学的所有古文当中,能有如此格调,如此境界,如此心境,如此旷达情怀的,真是稀少。欧阳修所营造的那种欢乐氛围,那种醉态意境,所创造的那个醉翁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率意,真诚,乐观,随和的醉翁形象,一扫中国古代文人孤独悲苦、哀伤凄凉的陈腐面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就这一点而论,欧阳修的贡献是巨大的。

欧阳修的醉意人生,值得玩味,值得推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间也。”千百年来,欧阳修的这句话,不知被多少人引用过,也不知蒙骗了多少人!寄情山水是中国古代失意文人的共同选择。山无情,水无意,然而人有情。中国古代无数文人墨客把满腹的失意泼洒给满目的青山,妩媚的绿水,这山水便有了灵气,有了文化,有了独特的诗意。然而,山水不是欧阳修的最爱,因为欧阳修是一个政治家。欧阳修爱的不仅是山,不仅是水。 酒也不是欧阳修的爱物。宋代的这位文坛领袖也许算不上饮酒的高手,不象陶渊明那样“性嗜酒”,欧阳修竟“饮少辄醉”。一个不胜酒力的文人,醉心的不是酒。酒也给不了他什么。其实,欧阳修在未饮酒之前就已经半醉了,甚至是全醉了。酒只是一个借助物,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欧阳修的醉不是麻醉,不是麻木,不是癫狂,而是心里快慰,心情舒畅。人家借酒消愁,借酒排解,借酒麻醉,而欧阳修借酒取乐。

陶渊明喜爱酒,“造饮辄醉,期在必醉。”陶渊明的醉,似乎更多的是麻醉,污浊的社会让他找不到一块净土,他只好选择了逃避。陶渊明的醉更多的是无奈,带着一种悲观,一种消极。陶渊明的醉,还显示在自己的清高孤傲不与世俗同流上。

“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的醉是一种寄托,是一种无期的期盼,是一种有望中的无望幻想,是对自己前途的美好祝愿和安慰,是对自己命运的卜问。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欢饮达旦,大醉”。苏轼的醉,是对圆满生活的一种浪漫向往,是对青天明月的一种祭拜。

欧阳修的醉,是对自我的一种安慰和满足,是对自己心灵的一种鼓励和鞭策,是失意政治的补充和圆满,是为能来到一个安身的快乐之地而自我疯狂。

欧阳修被贬,来到偏远的安徽滁州做知州,他没有过度伤感,没有牢骚满腹,没有躲避起来,象苏轼那样做“闲人”,他学会了自我安慰,学会了自己鼓励自己,学会了随遇而安。这就是欧阳修的心态,这就是欧阳修的独特。欧阳修不仅是一个文学家,他还是一个政治家,他在不断地选择着,实践着,磨练着,游山玩水不是他人生的全部。他没有陶渊明的消极,没有苏轼的闲散浪漫,没有刘禹锡的幻想,而是努力作为,把自己不断融入山水的同时,也努力融入当地民众中,和民众同游同乐同醉,体现了他宽和仁爱的思想。也许这就是欧阳修的高明之处,也许这就是欧阳修的崇高之处。大丈夫四海为家。欧阳修的人在滁州,心也在滁州。因此欧阳修得到了山,也得到了水,更得到了人。

欧阳修是满足的,他用自己良好的心态成全了自己。柳宗元没有如此,永州二十多年除了收获了《永州八记》,就是一颗凄苦寂寞的心,一颗受伤破碎的心,一颗无法修复的心。柳宗元缺少的就是大气和度量,他没有学会融入,没有学会排解。人不能为别人而活着,更不能为政治而活着。人应该为自己而活着。欧阳修做到了,他寻到了人生的真谛,所以他获得了快乐和满足,所以他很超脱,很潇洒,很陶醉。

不以己悲。也许欧阳修理解的更透彻,实践地更淋漓尽致。乐以忘忧。欧阳修暂时的满足,冲淡了心中的忧愁,冲走了胸中的块垒。欧阳修是一个很会自我寻乐的人,是一个很会

摆脱自我的人。爱山,爱水,爱民,这就是欧阳修。只要有了爱,就会有快乐,就会有幸福,就会有人喜欢。

欧阳修爱山爱水,到达痴情忘情醉情的程度。“环滁皆山也。”欧阳修举目四望,看到的是满目苍山,看到的是尤美的林壑;听到的是“水声潺潺”。看到的是山间四时的美丽景致。然而这一些,都不是欧阳修最在意的,也不是他所追求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间也。”欧阳修在山水中找到了快乐,但山水没有满足他。这是欧阳修的肺腑之言吗?这是欧阳修的真情流露吗?这是欧阳修的人生追求吗?不是,绝对不是。欧阳修言在此,却意在彼。欧阳修喜欢这里的山,喜欢这里的水,并且还“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然而有谁想到,欧阳修被山水陶醉只是一种假象,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他的心之乐,何至于此呢?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这是一种怎样的社会?这是一种怎样的环境?这怎么不让太守醉呢!一个高高在上的封建官僚不会醉,一个脱离了人民的人不会醉,一个不懂得人心的人不会醉。太守乐了,太守才醉了。太守的醉不在头上,而在心里。太守醉,不是酒的麻醉,不是酒的作用。酒是麻醉不了太守的。

太守因乐而醉,因民而醉。欧阳修乐在其中。太守慷慨设设宴,宴请民众。太守的醉来自舒畅的心情,来自融洽的官民关系,来自欧阳修的政治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民乐,太守乐,这是根本。我们不用想象欧阳修的政治策略,不用猜测欧阳修的政治手腕,看一看欧阳修设宴的场面,我们就会明白一切。欧阳修知民,欧阳修爱民,欧阳修走到了人民中间,成了人民的一员。“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人民欢乐,人民高兴。清明的政治来自哪里?来自欧阳修的管理,来自欧阳修体恤人民的那份情怀,来自欧阳修和民众打成一片的赤诚。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太守醉了,多么放松,多么自在,多么放肆,多么无拘无束,多么豁达,多么忘情。什么也不讲究,什么也不在乎,一点儿也没有遮掩。一副真诚的醉态,一种赤诚的醉意,全部袒露在天底下,全部呈现在民众之间,没有戒严,没有掩护,没有丝毫的遮掩躲藏。民众透彻了解,民众倍感亲切,民众自然拥护。欧阳修已经完全融入人民,成为普通的一人。欧阳修和民众成为一体,心紧密相连。欧阳修被这融洽的关系陶醉了,被这浓浓的氛围陶醉了。这是欧阳修醉的根源,这是欧阳修醉的根本。这就是政治! 这样说来,欧阳修是一个最聪明的政治家,是一个最会玩的文学家,是一个最清醒的人。这就是欧阳修的醉意人生!这就是欧阳修的醉意政治!

欧阳修的醉意人生

欧阳修的醉意人生沂蒙才女

欧阳修的醉意人生

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没有柳宗元的孤寂凄凉(《小石潭记》),没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深沉凝重,而是给人一种清丽明朗,欢乐和畅的感觉。在我们所学的所有古文当中,能有如此格调,如此境界,如此心境,如此旷达情怀的,真是稀少。欧阳修所营造的那种欢乐氛围,那种醉态意境,所创造的那个醉翁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率意,真诚,乐观,随和的醉翁形象,一扫中国古代文人孤独悲苦、哀伤凄凉的陈腐面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就这一点而论,欧阳修的贡献是巨大的。

欧阳修的醉意人生,值得玩味,值得推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间也。”千百年来,欧阳修的这句话,不知被多少人引用过,也不知蒙骗了多少人!寄情山水是中国古代失意文人的共同选择。山无情,水无意,然而人有情。中国古代无数文人墨客把满腹的失意泼洒给满目的青山,妩媚的绿水,这山水便有了灵气,有了文化,有了独特的诗意。然而,山水不是欧阳修的最爱,因为欧阳修是一个政治家。欧阳修爱的不仅是山,不仅是水。 酒也不是欧阳修的爱物。宋代的这位文坛领袖也许算不上饮酒的高手,不象陶渊明那样“性嗜酒”,欧阳修竟“饮少辄醉”。一个不胜酒力的文人,醉心的不是酒。酒也给不了他什么。其实,欧阳修在未饮酒之前就已经半醉了,甚至是全醉了。酒只是一个借助物,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欧阳修的醉不是麻醉,不是麻木,不是癫狂,而是心里快慰,心情舒畅。人家借酒消愁,借酒排解,借酒麻醉,而欧阳修借酒取乐。

陶渊明喜爱酒,“造饮辄醉,期在必醉。”陶渊明的醉,似乎更多的是麻醉,污浊的社会让他找不到一块净土,他只好选择了逃避。陶渊明的醉更多的是无奈,带着一种悲观,一种消极。陶渊明的醉,还显示在自己的清高孤傲不与世俗同流上。

“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的醉是一种寄托,是一种无期的期盼,是一种有望中的无望幻想,是对自己前途的美好祝愿和安慰,是对自己命运的卜问。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欢饮达旦,大醉”。苏轼的醉,是对圆满生活的一种浪漫向往,是对青天明月的一种祭拜。

欧阳修的醉,是对自我的一种安慰和满足,是对自己心灵的一种鼓励和鞭策,是失意政治的补充和圆满,是为能来到一个安身的快乐之地而自我疯狂。

欧阳修被贬,来到偏远的安徽滁州做知州,他没有过度伤感,没有牢骚满腹,没有躲避起来,象苏轼那样做“闲人”,他学会了自我安慰,学会了自己鼓励自己,学会了随遇而安。这就是欧阳修的心态,这就是欧阳修的独特。欧阳修不仅是一个文学家,他还是一个政治家,他在不断地选择着,实践着,磨练着,游山玩水不是他人生的全部。他没有陶渊明的消极,没有苏轼的闲散浪漫,没有刘禹锡的幻想,而是努力作为,把自己不断融入山水的同时,也努力融入当地民众中,和民众同游同乐同醉,体现了他宽和仁爱的思想。也许这就是欧阳修的高明之处,也许这就是欧阳修的崇高之处。大丈夫四海为家。欧阳修的人在滁州,心也在滁州。因此欧阳修得到了山,也得到了水,更得到了人。

欧阳修是满足的,他用自己良好的心态成全了自己。柳宗元没有如此,永州二十多年除了收获了《永州八记》,就是一颗凄苦寂寞的心,一颗受伤破碎的心,一颗无法修复的心。柳宗元缺少的就是大气和度量,他没有学会融入,没有学会排解。人不能为别人而活着,更不能为政治而活着。人应该为自己而活着。欧阳修做到了,他寻到了人生的真谛,所以他获得了快乐和满足,所以他很超脱,很潇洒,很陶醉。

不以己悲。也许欧阳修理解的更透彻,实践地更淋漓尽致。乐以忘忧。欧阳修暂时的满足,冲淡了心中的忧愁,冲走了胸中的块垒。欧阳修是一个很会自我寻乐的人,是一个很会

摆脱自我的人。爱山,爱水,爱民,这就是欧阳修。只要有了爱,就会有快乐,就会有幸福,就会有人喜欢。

欧阳修爱山爱水,到达痴情忘情醉情的程度。“环滁皆山也。”欧阳修举目四望,看到的是满目苍山,看到的是尤美的林壑;听到的是“水声潺潺”。看到的是山间四时的美丽景致。然而这一些,都不是欧阳修最在意的,也不是他所追求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间也。”欧阳修在山水中找到了快乐,但山水没有满足他。这是欧阳修的肺腑之言吗?这是欧阳修的真情流露吗?这是欧阳修的人生追求吗?不是,绝对不是。欧阳修言在此,却意在彼。欧阳修喜欢这里的山,喜欢这里的水,并且还“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然而有谁想到,欧阳修被山水陶醉只是一种假象,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他的心之乐,何至于此呢?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这是一种怎样的社会?这是一种怎样的环境?这怎么不让太守醉呢!一个高高在上的封建官僚不会醉,一个脱离了人民的人不会醉,一个不懂得人心的人不会醉。太守乐了,太守才醉了。太守的醉不在头上,而在心里。太守醉,不是酒的麻醉,不是酒的作用。酒是麻醉不了太守的。

太守因乐而醉,因民而醉。欧阳修乐在其中。太守慷慨设设宴,宴请民众。太守的醉来自舒畅的心情,来自融洽的官民关系,来自欧阳修的政治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民乐,太守乐,这是根本。我们不用想象欧阳修的政治策略,不用猜测欧阳修的政治手腕,看一看欧阳修设宴的场面,我们就会明白一切。欧阳修知民,欧阳修爱民,欧阳修走到了人民中间,成了人民的一员。“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人民欢乐,人民高兴。清明的政治来自哪里?来自欧阳修的管理,来自欧阳修体恤人民的那份情怀,来自欧阳修和民众打成一片的赤诚。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太守醉了,多么放松,多么自在,多么放肆,多么无拘无束,多么豁达,多么忘情。什么也不讲究,什么也不在乎,一点儿也没有遮掩。一副真诚的醉态,一种赤诚的醉意,全部袒露在天底下,全部呈现在民众之间,没有戒严,没有掩护,没有丝毫的遮掩躲藏。民众透彻了解,民众倍感亲切,民众自然拥护。欧阳修已经完全融入人民,成为普通的一人。欧阳修和民众成为一体,心紧密相连。欧阳修被这融洽的关系陶醉了,被这浓浓的氛围陶醉了。这是欧阳修醉的根源,这是欧阳修醉的根本。这就是政治! 这样说来,欧阳修是一个最聪明的政治家,是一个最会玩的文学家,是一个最清醒的人。这就是欧阳修的醉意人生!这就是欧阳修的醉意政治!


相关内容

  • 醉意的境界单士兵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9分) 醉意的境界   单士兵 他又被贬了.临近不惑之年,命途却还如此多舛,这让他有些压抑不住内心的忧伤.在汴京的大殿前,他兀立良久,对着周遭静默的雕梁玉砌,喃喃悲叹:欧阳修呀,欧阳修,你还能回得来吗? 滁州在哪里?离汴京有多远?欧阳修不知道.此刻,他内心溢满落魄失 ...

  • [定风波]赏析
  • 定风波 □苏 轼 三月七日①,沙湖②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③且徐行.竹杖芒鞋④轻胜马,谁怕?一蓑⑤烟雨任平生.料峭⑥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⑦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⑧,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释] ①三月七日:指元丰五年(108 ...

  • 千里难寻是朋友
  • 千里难寻是朋友. 滚滚红尘,芸芸众生,能在同一时空相遇,已是一份机缘,若能相知进而志趣相投,那便是朋友了. 人生不能无友.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所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生活旅程中,朋友就像生活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温暖着我们.当我们满怀疲惫时,朋友的关爱 ...

  • 高中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学案
  • 高中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学案 学案博苑 2012-02-09 0612 5d56b7b40102dufv 高中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学案 一.苏轼大致生平及评价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 ...

  • 描写西湖的诗句--[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 <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原文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 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 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鉴赏 此词描绘颖州西湖波平十顷.莲芰香清的美景,表达了词人寄情山水的志趣.全词即景抒情,词风清疏峻洁, ...

  • 项羽之死的读写结合高考作文(周)
  • 2004年重庆市高考作文题 一名登山运动员攀登珠峰,爬到8000米处就返回了.人们很替他感到遗憾,再往上一点点就到顶了.运动员却说,我知道自己的能力只能到8000米,所以才返回. 请就"别人对我的希望和自我认知"这一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 2004年重庆高考满 ...

  • 中国诗书里的酒香
  • 刘熙载说,"诗善醉.""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送刘十九>)淡淡的悠闲.淡淡的寂寞.淡淡的诗意.淡淡的酒香.李白<赠怀素草书歌>:"吾师醉后依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 ...

  • 五年级下册5.古诗词三首
  • <古诗词三首>教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课 一.<牧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 2 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 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

  • 关于荷花的诗句--[祝英台近·荷花]
  • <祝英台近·荷花>原文 拥红妆,翻翠盖,花影暗南浦.波面澄霞,兰艇采香去.有人水溅红裙,相招晚醉,正月上.凉生风露. 两凝伫.别后歌断云间,娇姿黯无语.魂梦西风,端桥此心苦.遥想芳脸轻颦,凌波微步,镇输与.沙边鸥鹭. <祝英台近·荷花>鉴赏 首三句描绘荷花.荷叶,以红妆.翠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