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超级杂交水稻

解读超级杂交水稻

从2010年开始,袁隆平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联合长江大学、湖南省水稻所等单位,在湖南浏阳、醴陵、隆回等地广泛开展杂交水稻亩产900公斤攻关试验田。2011年9月18日杂交稻攻关试验田收割并测重,平均亩产926.6公斤,创中国大面积水稻亩产最高纪录。我们试图通过几个关于超级杂交水稻的基本问题,进一步了解超级杂交稻。Q:杂交稻是转基因水稻吗,两者有何异同?

A:现阶段的超级杂交稻不是转基因水稻,但是两者之间其实并没有太大区别。

杂交水稻是在同一物种之间(即同种或近亲)进行的杂交,可以是与野生稻杂交,其所携带的基因依旧是水稻原有的基因,只是通过几代作出一个优化组合的选取;转基因水稻并不仅限于同一物种,是将其它生物体上取下需要的基因片段,嫁接到水稻的基因中去,使水稻具有新的性状,如抗虫、抗除草剂、抗病害,这些植入的基因片段可以来自同一物种,甚至也可以是跨越物种的,可以是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杂交水稻无论是田间试验还是在实验室通过转基因技术试验,都是要通过强迫一些基因组合使得新的品种表现出他们父代所不具有的性状,比如可以抗虫害、耐碱性等。袁隆平院士研究的超级杂交稻,就是利用水稻父本和母本(经科学选配)进行杂交而产生的第一代种子,其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所以在生产上增产效果十分突出。[详细]

Q:袁隆平院士试验的超级杂交稻有何优势?

A:超级杂交水稻的产量潜力,比目前杂交水稻高出约20%。

超级杂交稻通过形态改良和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来提高产量,稻不会改变水稻的原有结构;不会引起水稻的病变。在1997年袁隆平提出杂种优势利用与形态改良相结合的培育超级杂交稻技术路线:"所谓形态改良,就是要一个像姚明一样好的体型;所谓杂种优势,就是不能虚胖,要体力充沛。"

这意味着用3亩地产出4亩地的粮食,从而大幅度提高现有水稻的单产和总产,提高农民种粮的经济效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一粮食丰产工程2007年率先在湖南实施,目前已在河南、安徽、四川等10余个省份推广。"拯救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奖"、"世界粮食奖"、入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等多个世界奖项和荣誉,就是对袁隆平为全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肯定。 [详细]

Q:超级杂交稻为何会产生这种优势?

A:三方面原因共同促成超级稻优势:良种、良田及良法。

这一次超级杂交稻"Y两优2号"冲击亩产900公斤的成功,再次证明只要有好的品种、好的种植栽培方法和优质耕地,中国水稻仍有较大的增产空间和提升潜力。高产核心是良种,中国现已培育出数十个超级稻品种,条件具备,因此远缘有利基因;高产的基础是良田,尽管国内有50%以上的耕地是中低产田,但国家投入了巨额的资金正在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改造中低产田,从而能为作物的高产、稳产奠定更好的基础;良法是夺取高产的手段,包括栽培技术、水肥管理、防治病虫害等措施,其中合理用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使用肥料方面有一个很大的改进,就是缓控肥的推广应用,这对作物的高产、高效和环境友好具有重要意义。缓控释肥是根据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需求而释放养分的新型肥料,具有控制肥料养分释放、肥效周期长等特征,可使传统化肥利用率提高50%至一倍。[详细]

Q:超级杂交稻与普通水稻相比,营养、口感相比有什么优势?

A:袁隆平院士称其口感极好;水稻中增加维生素A、蛋白质等营养元素。

多年来水稻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高产不优质,即产量高的水稻品种,口感一般。尽管袁院士研发的超级杂交稻追求的是高产优质,而高产是放在首位,但他表示绝对不会以牺牲产量为代价而追求口感。

袁隆平在尝过超级杂交稻之后认为,米粒颗颗圆润饱满,富有油性光泽。饭到嘴里细腻清香,富有弹性,口感极好。除了增产外,袁隆平表示新型的超级杂交稻Y两优2号将更重视水稻营养,其研究团队已经致力于试验新品种中增加维生素A、蛋白质、淀粉及其他营养成分,以期减少贫血和视觉疾患。[详细]

Q:超级杂交水稻为何选择湖南隆回?

A:隆回生态条件好,土壤肥沃,水利设施完善,当地领导高度重视,以及农业干部、种粮户等积极参与。

湖南隆回的自然环境适合杂交稻生长。杂交稻一般感温性偏强、感光性偏弱,同一组合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生育期长短也有较大的变化。幼苗生长要求日平均气温不低于15℃。有利于分蘖的温度在20℃以上。出穗开花时若日平均气温低于23℃或高于30℃影响受精结实。灌浆结实期遇20℃以下低温或30℃以上高温,会造成籽粒发育不良。杂交稻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能力均比一般水稻品种偏高,尤其是出穗开花至乳熟期其生理需水强度更高。

在中等以上肥力稻田上,每公顷生产7500kg杂交稻稻谷水平下,其所需的养分大致是:氮150kg,磷60kg,钾260kg。杂交稻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不论山区、丘陵或平原,一般土质均可种植。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构建具"高冠层、矮穗层、重心低、库大而匀、高度抗倒"的优良株型的杂交稻组合;[详细]

Q:超级杂交稻是否完美?还有哪些缺陷?

A:超级杂交水稻不能留种,肥料用量较大。

为什么所有的杂交水稻和转基因作物都没有种子?这是因为杂交水稻从它的第二代起,就开始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如:生长不整齐、优势减退以及产量下降,一般不能继续作种子使用,所以需要每年进行生产性制种,以获得大量杂种一代种子,提供生产上使用。

随着超级杂交稻的推广,中国水稻施肥总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尽管有大量的肥料投入,但有资料显示水稻所做了45年的实验,种了134季水稻,年年种,年年施化肥,没有施一点有机肥,结果土壤地力不但没有下降,且略有提高。袁隆平在试验中发现硅肥在杂交水稻生产中的抗倒伏、抗病增产作用值得肯定。

在袁隆平的眼中,亩产900公斤的目标也是一个极为艰难的任务。因此袁隆平也认为,尽管超级杂交水稻亩产已经破纪录,但常规育种已经差不多到极限了,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分子育种是今后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要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就要借助于分子技术,而转基因就是分子技术的一个方面。

解读超级杂交水稻

从2010年开始,袁隆平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联合长江大学、湖南省水稻所等单位,在湖南浏阳、醴陵、隆回等地广泛开展杂交水稻亩产900公斤攻关试验田。2011年9月18日杂交稻攻关试验田收割并测重,平均亩产926.6公斤,创中国大面积水稻亩产最高纪录。我们试图通过几个关于超级杂交水稻的基本问题,进一步了解超级杂交稻。Q:杂交稻是转基因水稻吗,两者有何异同?

A:现阶段的超级杂交稻不是转基因水稻,但是两者之间其实并没有太大区别。

杂交水稻是在同一物种之间(即同种或近亲)进行的杂交,可以是与野生稻杂交,其所携带的基因依旧是水稻原有的基因,只是通过几代作出一个优化组合的选取;转基因水稻并不仅限于同一物种,是将其它生物体上取下需要的基因片段,嫁接到水稻的基因中去,使水稻具有新的性状,如抗虫、抗除草剂、抗病害,这些植入的基因片段可以来自同一物种,甚至也可以是跨越物种的,可以是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杂交水稻无论是田间试验还是在实验室通过转基因技术试验,都是要通过强迫一些基因组合使得新的品种表现出他们父代所不具有的性状,比如可以抗虫害、耐碱性等。袁隆平院士研究的超级杂交稻,就是利用水稻父本和母本(经科学选配)进行杂交而产生的第一代种子,其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所以在生产上增产效果十分突出。[详细]

Q:袁隆平院士试验的超级杂交稻有何优势?

A:超级杂交水稻的产量潜力,比目前杂交水稻高出约20%。

超级杂交稻通过形态改良和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来提高产量,稻不会改变水稻的原有结构;不会引起水稻的病变。在1997年袁隆平提出杂种优势利用与形态改良相结合的培育超级杂交稻技术路线:"所谓形态改良,就是要一个像姚明一样好的体型;所谓杂种优势,就是不能虚胖,要体力充沛。"

这意味着用3亩地产出4亩地的粮食,从而大幅度提高现有水稻的单产和总产,提高农民种粮的经济效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一粮食丰产工程2007年率先在湖南实施,目前已在河南、安徽、四川等10余个省份推广。"拯救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奖"、"世界粮食奖"、入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等多个世界奖项和荣誉,就是对袁隆平为全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肯定。 [详细]

Q:超级杂交稻为何会产生这种优势?

A:三方面原因共同促成超级稻优势:良种、良田及良法。

这一次超级杂交稻"Y两优2号"冲击亩产900公斤的成功,再次证明只要有好的品种、好的种植栽培方法和优质耕地,中国水稻仍有较大的增产空间和提升潜力。高产核心是良种,中国现已培育出数十个超级稻品种,条件具备,因此远缘有利基因;高产的基础是良田,尽管国内有50%以上的耕地是中低产田,但国家投入了巨额的资金正在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改造中低产田,从而能为作物的高产、稳产奠定更好的基础;良法是夺取高产的手段,包括栽培技术、水肥管理、防治病虫害等措施,其中合理用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使用肥料方面有一个很大的改进,就是缓控肥的推广应用,这对作物的高产、高效和环境友好具有重要意义。缓控释肥是根据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需求而释放养分的新型肥料,具有控制肥料养分释放、肥效周期长等特征,可使传统化肥利用率提高50%至一倍。[详细]

Q:超级杂交稻与普通水稻相比,营养、口感相比有什么优势?

A:袁隆平院士称其口感极好;水稻中增加维生素A、蛋白质等营养元素。

多年来水稻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高产不优质,即产量高的水稻品种,口感一般。尽管袁院士研发的超级杂交稻追求的是高产优质,而高产是放在首位,但他表示绝对不会以牺牲产量为代价而追求口感。

袁隆平在尝过超级杂交稻之后认为,米粒颗颗圆润饱满,富有油性光泽。饭到嘴里细腻清香,富有弹性,口感极好。除了增产外,袁隆平表示新型的超级杂交稻Y两优2号将更重视水稻营养,其研究团队已经致力于试验新品种中增加维生素A、蛋白质、淀粉及其他营养成分,以期减少贫血和视觉疾患。[详细]

Q:超级杂交水稻为何选择湖南隆回?

A:隆回生态条件好,土壤肥沃,水利设施完善,当地领导高度重视,以及农业干部、种粮户等积极参与。

湖南隆回的自然环境适合杂交稻生长。杂交稻一般感温性偏强、感光性偏弱,同一组合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生育期长短也有较大的变化。幼苗生长要求日平均气温不低于15℃。有利于分蘖的温度在20℃以上。出穗开花时若日平均气温低于23℃或高于30℃影响受精结实。灌浆结实期遇20℃以下低温或30℃以上高温,会造成籽粒发育不良。杂交稻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能力均比一般水稻品种偏高,尤其是出穗开花至乳熟期其生理需水强度更高。

在中等以上肥力稻田上,每公顷生产7500kg杂交稻稻谷水平下,其所需的养分大致是:氮150kg,磷60kg,钾260kg。杂交稻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不论山区、丘陵或平原,一般土质均可种植。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构建具"高冠层、矮穗层、重心低、库大而匀、高度抗倒"的优良株型的杂交稻组合;[详细]

Q:超级杂交稻是否完美?还有哪些缺陷?

A:超级杂交水稻不能留种,肥料用量较大。

为什么所有的杂交水稻和转基因作物都没有种子?这是因为杂交水稻从它的第二代起,就开始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如:生长不整齐、优势减退以及产量下降,一般不能继续作种子使用,所以需要每年进行生产性制种,以获得大量杂种一代种子,提供生产上使用。

随着超级杂交稻的推广,中国水稻施肥总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尽管有大量的肥料投入,但有资料显示水稻所做了45年的实验,种了134季水稻,年年种,年年施化肥,没有施一点有机肥,结果土壤地力不但没有下降,且略有提高。袁隆平在试验中发现硅肥在杂交水稻生产中的抗倒伏、抗病增产作用值得肯定。

在袁隆平的眼中,亩产900公斤的目标也是一个极为艰难的任务。因此袁隆平也认为,尽管超级杂交水稻亩产已经破纪录,但常规育种已经差不多到极限了,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分子育种是今后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要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就要借助于分子技术,而转基因就是分子技术的一个方面。


相关内容

  • 我国超级杂交水稻基因组学的最新研究
  • 个人自主学习研究报告 本次研讨方向:我国超级杂交水稻基因组学研究及其应用 本人承担的具体学习研讨主题:我国超级杂交水稻基因组学的最新研究 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与2000年5月12日启动,这是继我国顺利完成1%国际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图后更大规模的全基因组测序.中科院遗传所植物生物技术实验室作为中 ...

  • 惟愿苍生俱饱暖
  • 他一门心思研究水稻,研究杂交稻.超级杂交水稻,动机和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吃饱饭:他不仅为解决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作出了突出贡献,有力回答了世界?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更为世界和平与进步树立了丰碑:他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术成就等身.荣誉光环无数,但他淡泊名利, ...

  • 袁隆平爷爷来华农了,关我们什么事?
  • 都被一条消息轰炸了 知道这个消息后的小编 激动的把七个半小时的实验做失败了 相信袁隆平爷爷 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是民族偶像吧 那么他和华农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袁隆平与华南农大 攻关超级杂交稻 超级杂交稻良种良肥高产攻关启动仪式于2015年1月21日在华南农业大学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代表国家杂交 ...

  • 影响杂交水稻结实率的因素分析及其关键调控技术
  • 湖南农业科学 2003,(4):28-30,31 HunanAgriculturalSciences 影响杂交水稻结实率的因素分析及其关键调控技术 曾 翔,李阳生 1 1.2 ,李达模,肖国樱 11 (11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125;21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湖北武汉 43 ...

  • 芜湖市超级杂交稻推广工作探讨
  • 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1期农艺学 芜湖市超级杂交稻推广工作探讨 张卫东 丁卫东 吴支行 (安徽省芜湖市农业技术中心,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介绍了芜湖市超级稻推广取得的成效,从政府推动.企业运作.科技支撑.农民参与等方面总结了"芜湖模式"采取的主要做法,并提出了超级稻推广的 ...

  • "我们的水稻是核武器"
  • 方向没错,前途就是光明的 人物周刊:您从小就特别擅长数字.研究吗? 袁隆平:儿童时期,我非常笨.数学不好,负负得正,我就不理解为什么负负要得正?还有说几何的一个角不能三等分,因为我也不能理解,一个角90度怎么不能三等分呢?这个数学没搞清楚,不好,就放弃,所以说我现在数学得零分了.中学时期我同座位有个 ...

  • 永远执著的美丽练习题(小)
  • 永远执著的美丽 曲志红 ①从没想过非把"美丽"这个词和袁隆平拉扯在一起,尽管71岁的他,依然显得精干,活力充沛,不乏睿智和幽默. ②而且,也没有必要把他和美丽联系起来.他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才华,在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非凡的奇迹--目前在我国,有一半的稻田里播种着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每 ...

  • 粮食产量模型的建立
  • 粮食产量模型的建立 一. 问题提出 在已知1981-1996年每一年粮食的产量基本情况下,要求应用数学思想,和联系在粮食生产过程中,都将会受到国家政策因素.种植粮食面积的增长因素.自然因素.杂交水稻的改良与推广因素等影响的实际情况,综合建立数学模型,根据模型预测未来值,有助于国家粮食生产计划. 二. ...

  • 智慧农业合作协议模板
  •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武汉盛锐丰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农业"建设与发展 战略合作协议 二〇一五年六月 甲方: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乙方:武汉盛锐丰科技有限公司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是我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必经途径和重要战略,为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