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耳细说2013年8期

  韩国的古书,说过一个小故事。   一位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坐下来休息。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黄喜的耳朵边,低声细气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黄喜很奇怪,问:“你干吗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农夫答道:“牛虽是畜类,心和人是一样的。我要是大声地说这头牛好那头牛不好,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我的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很难过……”   由此想到人,想到孩子,想到青年。   无论多么聪明的牛,都不会比一个发育健全的人,哪怕是稍明事理的儿童,更敏感和智慧。对照那个对牛的心理体贴入微的农夫,世上做成人做领导做有权评判他人的人,是不是经常在表扬或批评的瞬间,忽略了一份对心灵的抚慰?   父母常常以为小孩子是没有或是缺乏自尊心的。随意地大声呵斥他们,为了一点小小的过错,唠叨不止。不管是什么场合,有什么人在场,只顾自己说得痛快,全然不理会小小的孩子是否承受得了。以为只要是良药,再苦涩,孩子也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地吞下去,孩子越痛苦,越说明对这次教育的印象深刻,越能够起举一反三的效力。   这样的父母,实在是想错了。   能够约束人们不再重蹈覆辙的唯一缰绳,是内省的自尊和自制。它的本质是一种对自己的珍惜和对他人的敬重,是对社会公有法则的遵守与服从。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在无穷的心理折磨中丧失了尊严,无论他今后所受的教育如何专业,心里的阴暗和残缺很难弥补,人格潜伏着巨大危机。   批评和表扬永远是双刃的剑。使用得好,犀利无比,斩出一条通达的道路,使我们快速向前。使用得不当,就可能伤了自己也伤了他人,滴下一串串淋漓的鲜血。   我想,对于孩子来说,凡是隶属天分的那一部分,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不必过多地拘泥于此。就像玫瑰花的艳丽和小草的柔弱,都有浓重的不可抵挡的天意蕴藏其中,无论其个体如何努力,可改变的幅度不会很大,甚至丝毫无补。玫瑰花绝不会变成绿色,小草也永无芬芳。   人也一样。我们有许多与生俱来的特质,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比如相貌,比如身高,比如气力的大小,比如智商的高低……在这一范畴里,都大可不必过多地表扬或者批评。夸奖这个小孩子是如何的美丽,那个又是如何的聪明,不但无助于让他人有的放矢地学习,把别人的优点转化为自己的长处,反倒会使没有受表扬的孩子滋生出满腔的怨怼,使那受表扬者繁殖出莫名的优越。批评也是一样,奚落这个孩子笨,嘲笑那个孩子傻,他们自己无法选择换一副大脑或是神经,只会悲观丧气,也许从此自暴自弃。旁的孩子在这种批评中无端地得了傲视他人的资本,便可能沾沾自喜起来,松懈了努力。   批评和表扬的主要驰骋疆域,应该是人的力量可以抵达的范围和深度。它们是评价态度的标尺而不是鉴定天资的明镜。   我们可以批评孩子的懒散,而不应指责儿童的智力。   我们可以表扬女孩子把手帕洗得很洁净,而不宜夸赏她的服装高贵。   我们可以批评临阵脱逃的怯懦无能,却不要影射先天的多病与体弱。   我们可以表扬经过锻炼的强壮机敏,却不必太在意来自遗传的高大与威猛……   不宜的批评和表扬,如同太冷的冰水和太热的蒸汽,都会对我们的精神造成破坏。孩子和年轻人的皮肤与心灵,更为精巧细腻。他们自我修复的能力还不够顽强,如果伤害太深,会留下终生难复的印迹,每到淫雨天便会阵阵作痛。遗下的疤痕,侵犯人生的光彩与美丽。   山野中的一个农夫,对他的牛都倾注了那样淳厚的爱心。人比牛更加敏感。因此无论表扬还是批评,让我们学会附在耳边,轻轻地说……   阅读提示:   “附耳细说”是对每个生命的尊严的实实在在的维护。一个人的尊严被呵护好了,他才会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自尊自信的人,才会拥有完整的人格。

  韩国的古书,说过一个小故事。   一位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坐下来休息。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黄喜的耳朵边,低声细气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黄喜很奇怪,问:“你干吗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农夫答道:“牛虽是畜类,心和人是一样的。我要是大声地说这头牛好那头牛不好,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我的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很难过……”   由此想到人,想到孩子,想到青年。   无论多么聪明的牛,都不会比一个发育健全的人,哪怕是稍明事理的儿童,更敏感和智慧。对照那个对牛的心理体贴入微的农夫,世上做成人做领导做有权评判他人的人,是不是经常在表扬或批评的瞬间,忽略了一份对心灵的抚慰?   父母常常以为小孩子是没有或是缺乏自尊心的。随意地大声呵斥他们,为了一点小小的过错,唠叨不止。不管是什么场合,有什么人在场,只顾自己说得痛快,全然不理会小小的孩子是否承受得了。以为只要是良药,再苦涩,孩子也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地吞下去,孩子越痛苦,越说明对这次教育的印象深刻,越能够起举一反三的效力。   这样的父母,实在是想错了。   能够约束人们不再重蹈覆辙的唯一缰绳,是内省的自尊和自制。它的本质是一种对自己的珍惜和对他人的敬重,是对社会公有法则的遵守与服从。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在无穷的心理折磨中丧失了尊严,无论他今后所受的教育如何专业,心里的阴暗和残缺很难弥补,人格潜伏着巨大危机。   批评和表扬永远是双刃的剑。使用得好,犀利无比,斩出一条通达的道路,使我们快速向前。使用得不当,就可能伤了自己也伤了他人,滴下一串串淋漓的鲜血。   我想,对于孩子来说,凡是隶属天分的那一部分,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不必过多地拘泥于此。就像玫瑰花的艳丽和小草的柔弱,都有浓重的不可抵挡的天意蕴藏其中,无论其个体如何努力,可改变的幅度不会很大,甚至丝毫无补。玫瑰花绝不会变成绿色,小草也永无芬芳。   人也一样。我们有许多与生俱来的特质,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比如相貌,比如身高,比如气力的大小,比如智商的高低……在这一范畴里,都大可不必过多地表扬或者批评。夸奖这个小孩子是如何的美丽,那个又是如何的聪明,不但无助于让他人有的放矢地学习,把别人的优点转化为自己的长处,反倒会使没有受表扬的孩子滋生出满腔的怨怼,使那受表扬者繁殖出莫名的优越。批评也是一样,奚落这个孩子笨,嘲笑那个孩子傻,他们自己无法选择换一副大脑或是神经,只会悲观丧气,也许从此自暴自弃。旁的孩子在这种批评中无端地得了傲视他人的资本,便可能沾沾自喜起来,松懈了努力。   批评和表扬的主要驰骋疆域,应该是人的力量可以抵达的范围和深度。它们是评价态度的标尺而不是鉴定天资的明镜。   我们可以批评孩子的懒散,而不应指责儿童的智力。   我们可以表扬女孩子把手帕洗得很洁净,而不宜夸赏她的服装高贵。   我们可以批评临阵脱逃的怯懦无能,却不要影射先天的多病与体弱。   我们可以表扬经过锻炼的强壮机敏,却不必太在意来自遗传的高大与威猛……   不宜的批评和表扬,如同太冷的冰水和太热的蒸汽,都会对我们的精神造成破坏。孩子和年轻人的皮肤与心灵,更为精巧细腻。他们自我修复的能力还不够顽强,如果伤害太深,会留下终生难复的印迹,每到淫雨天便会阵阵作痛。遗下的疤痕,侵犯人生的光彩与美丽。   山野中的一个农夫,对他的牛都倾注了那样淳厚的爱心。人比牛更加敏感。因此无论表扬还是批评,让我们学会附在耳边,轻轻地说……   阅读提示:   “附耳细说”是对每个生命的尊严的实实在在的维护。一个人的尊严被呵护好了,他才会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自尊自信的人,才会拥有完整的人格。


相关内容

  • 毕淑敏[附耳细说]阅读答案
  • 附耳细说 毕淑敏 韩国的古书,说过一个小故事. 一位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坐下来休息,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黄喜的耳朵边,低声细气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黄喜很奇怪,问, ...

  • 附耳细说(毕淑敏)阅读答案
  •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附耳细说(毕淑敏) 韩国的古书,说过一个小故事. 一位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坐下来休息,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黄喜的耳朵边,低声细气地说,告诉你吧,边上 ...

  • 毕淑敏散文精品赏析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附耳细说 (毕淑敏) 韩国的古书,说过一个小故事. 一位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坐下来休息,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黄喜的耳朵边,低声细气地说,告诉你吧,边 ...

  • 2015年衡水市高考模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 2015年衡水市高考模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高三 2015-04-08 10:14 2015年衡水市高考模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蜗居 网瘾 一柱香 形色可疑 B .惊蛰 洗涮 放冷剑 白头偕老 C .诀别 煤炭 下马威 好高 ...

  • 论毕淑敏创作中的母爱意识
  • 科技信息○高校讲坛○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2013年第5期 论毕淑敏创作中的"母爱意识" MaternalConsciousnessAnalysisinBiShumin'sWorks 丁一芳 (天津师范大学,中国天津300000) [ ...

  • 细节是一种态度
  • 细节是一种态度 甄岗小学 夏玲玲 2014/10/7 细节是一种态度,它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可以帮助一个人"轻易"地到达理想的彼岸,也可以将人拖入失败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细节是一种教学习惯,教师首先要做个"播种者" 一位名人说得好:"播种行 ...

  • 师德师风反思总结
  • 师德师风个人反思总结 教师既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又是人类社发展与进步的开拓者,是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光辉典范.因而,教师的言行是构成对学生影响的最现实的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状况及其效果,而且影响着学生人格等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 一. ...

  • 五年级数学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振兴教育的根本所在,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 通过师德师风的教育学习,我对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师德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就决定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 ...

  • 师德师风的论文
  • 中共中央about加强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主要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全面加强主义道德建设,"当前要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为重点".笔者认为,在当前所存在的管理混乱.政令不畅.法制疲软.腐败滋生.罪恶肆掠.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等现象一时难以扼制,行业不正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