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情报告之房地产行业

中国房地产行业状况

中国房地产业作为关乎人民生机的关键产业,一直以来占据着中国人的视线,楼市持续火热,而前不久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有可能成为楼市发展的另一个转折点。

中国房地产业虽然方兴未艾,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行业。从2003至今,房地产发展迅速,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日益成为GDP和政府财政收入重要支柱,在国民经济中占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而房价更是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最近几年随着房价不断攀升,有一些楼盘由于其价格昂贵之极,被称为“地王”如上海汤臣的房子,卖出天价11万/平米,大大超过了大部分普通民众承受范围,很多人望房兴叹。据第一太平戴维斯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1-8月,广州全市普通住宅成交均价为16059元/平方米,比2012年全年成交均价14044元/平方米增长14.4%,已超过今年定下的楼价调控目标。

一方面是普通民众买不起房,例如北漂,蚁族,而相反却是少数人拥有大量房产资源,例如前不久被曝光的房姐房叔。这些问题再一次把房地产行业推上了风口浪尖。

越来越多的人把买房作为一种投资,但是他们却没有搞清楚什么是房地产。 从宏观上来说,房地产是指土地、建筑物及固着在土地、建筑物上不可分离的部分及其附带的各种权益。但是房产和地产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房产是指房屋的经济形态,在法律上有明确的权属关系,在不同所有者和使用者之间可以进行出租出售或作其它用途的房屋。你在某开发商买的房子,你购买的只是这套房子的使用权,却没有土地的使用权。当你想出售时,只能按照二手房卖出,并且随着时间的增加,房屋的实际价值也会降低。 1中国房地产兴起与发展

从1958年开始,饱经战争摧残的中国一穷二白,房地产收归国有,中国房地产从此暂时退出历史舞台。1980年4月,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出售公房,调整租金,提倡个人建房买房”的设想,拉开了住房制度改革的序幕。1988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房地产开始迅速发展

起来掀起了房地产开发的高潮。2003年到达高峰,暴露出房价过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导致严重的社会矛盾,房地产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06年,房地产行业“多事之秋”,密集的调控政策难以撼动房价高攀。2007年房地产市场热潮推动土地市场的火爆,珠三角区域土地价格上涨迅猛,频频出现地价标王和抢地现象,土地价格在房地产商品价格中的结构比重越来越大,并呈现加速提升趋势。但到年末,受到国家政策和楼市成交量萎缩等原因影响,土地流标现在屡次上演。

为什么房假上涨如此迅猛,这是很多人想知道的答案,也是中国人至今十分困惑的问题。

2中国的房价上涨原因

2.1需求因素

从我国人口结构来说,我国人口的年龄高峰段就在于80年代、90初出生的人群,而这些人群正是当今社会的年轻一代,也正是庞大的购房需求人群。根据产品的供求关系,拥有了大量的需求者,就造成房屋供不应求的局面,房价就会因此而继续攀升。而且现在我国的人口增长数量依然庞大,未来的房价很可能持续直升不下。中国的安居乐业的传统观念影响着人们的消费心理,只有有房有车才能让人安心。中国人一个很诙谐的说法是中国的丈母娘提高了房价。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背井离乡,来城市扎根,进一步导致需求量的扩大。大城市的发达,就导致了它需要更多的资源,就令资源大量地向大城市聚集。这时,城市的资源依然短缺的话,资源的价格就会上升。例如,当建筑材料短缺的话,它的价格就自然会涨。既然建筑成本提高了,房价也自然会跟随上涨了。

同时由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分离的原因,导致中国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集聚了80%的公共资源,而农村地区教育医疗资源极度落后,而这些资源受益者是城市户口,要想获得城市户口,最好的办法的就是买房。很多人忍受着高消费,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也要生活在城市,因为城市给他们提供了一切,即使他们不属于这里。

2.2土地财政

在1994年中央财政启动分税制改革后,地方财政收入比由78%降到了44%。地方收入份额变少了,可要负担的事却没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得已,政府只好在土地上做文章。但中国面临着土地制度的约束性条件,无法让农村的土地,特别是宅基地产生集中的效应,并让农民的宅基地可以变成进城的资本。尤其是中国对粮食安全的顾虑不得不出台严守十八亿亩红线的政策。于是土地在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工业生产与城市发展的多项选择中成为了资源极度稀缺的产品。其实就一句话,政府没钱,只好卖地。但土地就那么点,不会凭空增加,怎么办,只有提高价格。土地出让金占了很多中小城市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

大家只看到房价在飞涨,实际上地价比房价涨得更快,有报道说,十年前买下的地,

至今未开发,光地价就翻了几百倍,比做开发还赚钱,又省事。地价是一年比一年高,象孙悟空翻筋斗似的。而地价占了房地产开发成本的一小半,地价上涨,房价肯定上涨。政府采用拍卖方式出让土地,也只会加速提升地价,人为把地价炒高,除非国家改变土地出让、流转形式,否则这一方式只会把地价不断推向高点。前些年出现的土地楼面价高过房价就充分说明了问题。

2.3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往往是同步的。一方面,地方经济发展必然会推动城市建设,加速城市改造和开发。城市一系列发展就会令土地开发商拥有巨大的商机,从而加速房地产的发展。发展城市的资金就会大量流入房地产,加速房价上涨。另一方面,发展经济也亟需房地产业的发展来拉动,房价上涨,增加房地产收入,就有助于经济发展。同时通货膨胀也导致手中的货币贬值,商品价格自然上涨。例如除土地价格暴涨外,房地产的其他方面的成本也在不断上升,钢材、水泥等建材价格的上涨,成了房价上涨的一个隐形幕后推手,成本增加,房屋售价无疑是会跟着增加的,并且房价的增加比成本增加的系数高很多。

2.4投资性需求

从2000年开始温州人开始在上海、杭州、苏州、厦门、北京、宁波、金华等地置业。“温州的房地产开发规模相当于江西一个省的总量,而温州市区的人口不过100万多一点。”在炒透本地楼市后,温州人开始大规模向外扩张,这就有了“温州购房团”。

当国务院督查组对上海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所取得的积极成效,给予充分肯定时,让他们始料不及的是,恰在此时,2010年“逃出”上海楼市的温州炒房团,又重新出手,并在上海楼市翻云覆雨。目前看来,“炒房团”的炒作,确实迎合了某些地方政府难以言说的期待。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何有些城市实施了“限购令”,炒房团依旧还能在这里顺畅囤货、兴风作浪的原因。督查组给出的也都是“地方楼市调控执行情况不错”的一片肯定之声,那么,南辕北辙的评估报告或将带来难以对症的调控政策。

除此之外,其他隐形行业也是推高房价的助手,这里先看一个数据:广州日报每年的广告总收入约在18亿左右,其中70%是房地产广告。南方都市报相差也不大,全国其他地方的大型、名牌纸媒也大都相似。一些房地产专业网站的收入,也普遍好于其他行业的网站收入。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房地产不行了,这些媒体的收入不仅仅是腰斩,而几乎去了三分之二,那他们的日子会比房奴还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媒体最不想看到房价下跌,房地产不行了,开发商日子固然不好过,但开发商可以转移投资方向,选投其他行业,而媒体还是媒体,不可能关门转投其他行业。房价下降,媒体会比开发商更紧张。

3房价是涨还是跌?

鄂尔多斯新城康巴什在2010年楼市均价为10000元,在2011年高利贷危机之后,

康巴什房价至2011年11月底暴跌至 3000多元,下跌六七成。如果说鄂尔多斯缺乏人居住,那外来人口云集的温州呢?2011年8-12月温州房价慢慢下跌了起来,温州房价基本跌去30%-40%,许多房子价格跌去50%。

十八届三中全会不再提房地产调控,而是开始涉及更深层次的问题,如农村土地流转改革、推进城镇化进程、提出房地产税立法与改革,这是市场化手段,是长效机制的体现。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让许多房地产行业业内人士看到长效机制的雏形。不过具体到当下的楼市调整政策,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迅速退出的可能性很小。不同的城市面临不同的情况,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限购、限价政策不会立马退出。 4 结语

房地产行业情况虽然只是中国国情中的一部分,但因为其牵扯的内容广泛,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很多中国的社会及经济状况,比如中国的年轻一代,大多数是买不起北上广的房子的,他们的生存状态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但是作为一个学习规划的学生来讲,我对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也有自己的一点儿浅见。从国外大都市与中国大都市的房价对比中,可以看出中国北上广房价并不是最高的,但是国外的中心区的住户大多数是租户,国外年轻一代和中国年轻一代相比,显得更适应高房价。诚然,这和中国人的心理习惯有关,这也许是中国还未从“农村”思维里摆脱出来的影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物质上成就斐然,然而广大的中国百姓们依然对于城市的消费文化和商业文化显得有些不适应。当然,其本质任然是发展的阶段性问题,我们不能要求人民大众立刻向西方思维靠齐,因为那样我们就不再是中国人,虽然我们仍然不如西方发达,不如他们富裕。但是至少,我们还有希望,我们还有得努力。

中国房地产行业状况

中国房地产业作为关乎人民生机的关键产业,一直以来占据着中国人的视线,楼市持续火热,而前不久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有可能成为楼市发展的另一个转折点。

中国房地产业虽然方兴未艾,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行业。从2003至今,房地产发展迅速,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日益成为GDP和政府财政收入重要支柱,在国民经济中占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而房价更是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最近几年随着房价不断攀升,有一些楼盘由于其价格昂贵之极,被称为“地王”如上海汤臣的房子,卖出天价11万/平米,大大超过了大部分普通民众承受范围,很多人望房兴叹。据第一太平戴维斯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1-8月,广州全市普通住宅成交均价为16059元/平方米,比2012年全年成交均价14044元/平方米增长14.4%,已超过今年定下的楼价调控目标。

一方面是普通民众买不起房,例如北漂,蚁族,而相反却是少数人拥有大量房产资源,例如前不久被曝光的房姐房叔。这些问题再一次把房地产行业推上了风口浪尖。

越来越多的人把买房作为一种投资,但是他们却没有搞清楚什么是房地产。 从宏观上来说,房地产是指土地、建筑物及固着在土地、建筑物上不可分离的部分及其附带的各种权益。但是房产和地产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房产是指房屋的经济形态,在法律上有明确的权属关系,在不同所有者和使用者之间可以进行出租出售或作其它用途的房屋。你在某开发商买的房子,你购买的只是这套房子的使用权,却没有土地的使用权。当你想出售时,只能按照二手房卖出,并且随着时间的增加,房屋的实际价值也会降低。 1中国房地产兴起与发展

从1958年开始,饱经战争摧残的中国一穷二白,房地产收归国有,中国房地产从此暂时退出历史舞台。1980年4月,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出售公房,调整租金,提倡个人建房买房”的设想,拉开了住房制度改革的序幕。1988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房地产开始迅速发展

起来掀起了房地产开发的高潮。2003年到达高峰,暴露出房价过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导致严重的社会矛盾,房地产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06年,房地产行业“多事之秋”,密集的调控政策难以撼动房价高攀。2007年房地产市场热潮推动土地市场的火爆,珠三角区域土地价格上涨迅猛,频频出现地价标王和抢地现象,土地价格在房地产商品价格中的结构比重越来越大,并呈现加速提升趋势。但到年末,受到国家政策和楼市成交量萎缩等原因影响,土地流标现在屡次上演。

为什么房假上涨如此迅猛,这是很多人想知道的答案,也是中国人至今十分困惑的问题。

2中国的房价上涨原因

2.1需求因素

从我国人口结构来说,我国人口的年龄高峰段就在于80年代、90初出生的人群,而这些人群正是当今社会的年轻一代,也正是庞大的购房需求人群。根据产品的供求关系,拥有了大量的需求者,就造成房屋供不应求的局面,房价就会因此而继续攀升。而且现在我国的人口增长数量依然庞大,未来的房价很可能持续直升不下。中国的安居乐业的传统观念影响着人们的消费心理,只有有房有车才能让人安心。中国人一个很诙谐的说法是中国的丈母娘提高了房价。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背井离乡,来城市扎根,进一步导致需求量的扩大。大城市的发达,就导致了它需要更多的资源,就令资源大量地向大城市聚集。这时,城市的资源依然短缺的话,资源的价格就会上升。例如,当建筑材料短缺的话,它的价格就自然会涨。既然建筑成本提高了,房价也自然会跟随上涨了。

同时由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分离的原因,导致中国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集聚了80%的公共资源,而农村地区教育医疗资源极度落后,而这些资源受益者是城市户口,要想获得城市户口,最好的办法的就是买房。很多人忍受着高消费,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也要生活在城市,因为城市给他们提供了一切,即使他们不属于这里。

2.2土地财政

在1994年中央财政启动分税制改革后,地方财政收入比由78%降到了44%。地方收入份额变少了,可要负担的事却没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得已,政府只好在土地上做文章。但中国面临着土地制度的约束性条件,无法让农村的土地,特别是宅基地产生集中的效应,并让农民的宅基地可以变成进城的资本。尤其是中国对粮食安全的顾虑不得不出台严守十八亿亩红线的政策。于是土地在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工业生产与城市发展的多项选择中成为了资源极度稀缺的产品。其实就一句话,政府没钱,只好卖地。但土地就那么点,不会凭空增加,怎么办,只有提高价格。土地出让金占了很多中小城市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

大家只看到房价在飞涨,实际上地价比房价涨得更快,有报道说,十年前买下的地,

至今未开发,光地价就翻了几百倍,比做开发还赚钱,又省事。地价是一年比一年高,象孙悟空翻筋斗似的。而地价占了房地产开发成本的一小半,地价上涨,房价肯定上涨。政府采用拍卖方式出让土地,也只会加速提升地价,人为把地价炒高,除非国家改变土地出让、流转形式,否则这一方式只会把地价不断推向高点。前些年出现的土地楼面价高过房价就充分说明了问题。

2.3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往往是同步的。一方面,地方经济发展必然会推动城市建设,加速城市改造和开发。城市一系列发展就会令土地开发商拥有巨大的商机,从而加速房地产的发展。发展城市的资金就会大量流入房地产,加速房价上涨。另一方面,发展经济也亟需房地产业的发展来拉动,房价上涨,增加房地产收入,就有助于经济发展。同时通货膨胀也导致手中的货币贬值,商品价格自然上涨。例如除土地价格暴涨外,房地产的其他方面的成本也在不断上升,钢材、水泥等建材价格的上涨,成了房价上涨的一个隐形幕后推手,成本增加,房屋售价无疑是会跟着增加的,并且房价的增加比成本增加的系数高很多。

2.4投资性需求

从2000年开始温州人开始在上海、杭州、苏州、厦门、北京、宁波、金华等地置业。“温州的房地产开发规模相当于江西一个省的总量,而温州市区的人口不过100万多一点。”在炒透本地楼市后,温州人开始大规模向外扩张,这就有了“温州购房团”。

当国务院督查组对上海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所取得的积极成效,给予充分肯定时,让他们始料不及的是,恰在此时,2010年“逃出”上海楼市的温州炒房团,又重新出手,并在上海楼市翻云覆雨。目前看来,“炒房团”的炒作,确实迎合了某些地方政府难以言说的期待。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何有些城市实施了“限购令”,炒房团依旧还能在这里顺畅囤货、兴风作浪的原因。督查组给出的也都是“地方楼市调控执行情况不错”的一片肯定之声,那么,南辕北辙的评估报告或将带来难以对症的调控政策。

除此之外,其他隐形行业也是推高房价的助手,这里先看一个数据:广州日报每年的广告总收入约在18亿左右,其中70%是房地产广告。南方都市报相差也不大,全国其他地方的大型、名牌纸媒也大都相似。一些房地产专业网站的收入,也普遍好于其他行业的网站收入。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房地产不行了,这些媒体的收入不仅仅是腰斩,而几乎去了三分之二,那他们的日子会比房奴还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媒体最不想看到房价下跌,房地产不行了,开发商日子固然不好过,但开发商可以转移投资方向,选投其他行业,而媒体还是媒体,不可能关门转投其他行业。房价下降,媒体会比开发商更紧张。

3房价是涨还是跌?

鄂尔多斯新城康巴什在2010年楼市均价为10000元,在2011年高利贷危机之后,

康巴什房价至2011年11月底暴跌至 3000多元,下跌六七成。如果说鄂尔多斯缺乏人居住,那外来人口云集的温州呢?2011年8-12月温州房价慢慢下跌了起来,温州房价基本跌去30%-40%,许多房子价格跌去50%。

十八届三中全会不再提房地产调控,而是开始涉及更深层次的问题,如农村土地流转改革、推进城镇化进程、提出房地产税立法与改革,这是市场化手段,是长效机制的体现。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让许多房地产行业业内人士看到长效机制的雏形。不过具体到当下的楼市调整政策,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迅速退出的可能性很小。不同的城市面临不同的情况,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限购、限价政策不会立马退出。 4 结语

房地产行业情况虽然只是中国国情中的一部分,但因为其牵扯的内容广泛,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很多中国的社会及经济状况,比如中国的年轻一代,大多数是买不起北上广的房子的,他们的生存状态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但是作为一个学习规划的学生来讲,我对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也有自己的一点儿浅见。从国外大都市与中国大都市的房价对比中,可以看出中国北上广房价并不是最高的,但是国外的中心区的住户大多数是租户,国外年轻一代和中国年轻一代相比,显得更适应高房价。诚然,这和中国人的心理习惯有关,这也许是中国还未从“农村”思维里摆脱出来的影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物质上成就斐然,然而广大的中国百姓们依然对于城市的消费文化和商业文化显得有些不适应。当然,其本质任然是发展的阶段性问题,我们不能要求人民大众立刻向西方思维靠齐,因为那样我们就不再是中国人,虽然我们仍然不如西方发达,不如他们富裕。但是至少,我们还有希望,我们还有得努力。


相关内容

  • 暑假广告行业的社会实践报告
  •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对广告行业的一些认识 一片叶子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谁说意气风发,我们年少轻狂,经受不住暴雨的洗礼?谁说象牙塔里的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书写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高校培养德 ...

  • 反洗钱监管_模式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_屈文洲
  • 论坛 反洗钱监管:模式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屈文洲 许文彬 内容提要:本文系统介绍.归纳了反洗钱监管的美国模式和英国模式,深入分析了其各自的形成条件和建构基础,并比较了两种模式在组织架构.交易报告制度以及具体运作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从而得出反洗钱监管绩效取决于制度设计与本国国情在多大程度上相契合这一 ...

  • 金融抑制导致中国房地产金融结构失衡
  • 金融抑制导致中国房地产金融结构失衡 摘自:宏观经济经济网-中国经济周刊葛丰2013-05-28 00:24 金融深化理论认为,金融深化能在市场的调控下更为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一个不受管制的金融体系将会把储蓄资金引向收益最高的投资部门,但是,由于中国"新兴加转轨"的特殊国情,中国的 ...

  • 新会计准则的确立背景.特点及影响
  • 新会计准则的确立背景.特点及影响 官员评价新会计准则体系 财政部部长金人庆:"这是中国会计和审计业的里程碑,它将推动中国向更现代的经济模式过渡,并帮助投资者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 ...

  •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对广告行业的一些认识
  •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对广告行业的一些认识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对广告行业的一些认识 一片叶子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谁说意气风发,我们年少轻狂,经受不住暴雨的洗礼?谁说象牙塔里的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书写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 教育整理) ...

  • 好未来4年30倍,教育股的牛市与中国社会的悲哀
  • 文|朱昂 导读:在美股的中概股,有一类股票在任何经济周期都在穿越牛熊.他们不会暴涨,但每年都会给投资者带来30-40%的回报率,是真正可以躺着睡觉的价值成长股.这类股票就是中国上市的教育公司,核心代表是好未来和新东方.点拾曾经写过一篇报告<教育,一条能看十年的赛道>,很鲜明的看多中国教育 ...

  • 国内云计算"恨铁不成钢
  • 国内云计算"恨铁不成钢 放眼全世界,云计算喊得最响的.新闻报道最多的,非中美两国莫属.两者区别在于:这边天天云大楼落成,那边天天云服务发布;这边各IT公司产品沾水贴云标签,那边云服务专业公司丛生;这边大手笔都有政府身影,那边云运营商都早已向企业收费运营. 如此概括,云计算在中国市场缺乏理性 ...

  • 大学生两会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三篇
  • 大学生两会思想汇报(1): 尊敬的党组织: 我在前不久郑重的向中央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在这期间我很兴奋,我终于能够距离成为党员的梦想越来越近了.现在我知道我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相信在我的努力下,在党组织的帮助下,我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和实 ...

  • 税收业务培训心得体会
  • 我于5月20日至6月18日参加了全省国税系统稽查业务培训班.通过为期一个月的税收稽查业务培训,我感到收获是多方面的.能克服了畏难情绪,学到了许多业务知识,提高了稽查技能,增强了干好税收稽查工作的信心,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通过学习,更新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学到了多种处理税收稽查业务问题的方法,增加 ...